公允價值在新會計準則的引入_第1頁
公允價值在新會計準則的引入_第2頁
公允價值在新會計準則的引入_第3頁
公允價值在新會計準則的引入_第4頁
公允價值在新會計準則的引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公允價值在新會計準則的引入 -武漢辦證 編輯:王鵬 來源:新浪【摘要】財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頒布了新企業會計準則,新準則包括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為基礎的“一項基本會計準則”,38項具體會計準則和相關應用指南。其中有關公允價值的引入作為這次新準則改革的亮點頗受業內人士的關注。早在1998年我國也曾在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交易業務中引用了公允價值概念,引發了資本市場的利潤操縱風潮。此次,新會計準則針對計量屬性做出重大的調整,全面引入公允價值、現值等計量屬性。 盡管相比國際會計準則,我國新準則在公允價值的使用程度上仍有所保留。但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環境是否能適應這一改變,是否會造成利潤操縱,都有待研究及

2、實踐驗證。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公允價值 Abstract Chinese treasury department has published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on 15th February 2006. The new standard has basically realized its convergence to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t contains one basic accounting standard, 38 material standards and some oth

3、er guides. During the changes of the new standards, the import of fair value attracts peoples attention so much. Its not the first time of using fair value. The concept of fair value was brought in CAS at 1998 in the standards of dept reorganization and non-currency transaction which had initiated t

4、he capital market profit operation unrest. This time,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makes significant adjustment in the measuring attribute, and comprehensive introducing the measurement of fair value as also as current value. Although compared with IAS/IFRS and FASB, CAS still has some reservation i

5、n using fair value. But our country present stage economic environment whether can adapt this change, whether can create the profit operation, all waits for the research and the practice confirmation. Key Words: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Fair Value 目 錄 一、序言•••&#8226

6、;•••••••••••••••••••••••••••&a

7、mp;#8226;••••••••••••••••••1 二、文獻回顧•••••••&#82

8、26;•••••••••••••••••••••••••••

9、••••••••••2 三、國外會計準則中關于公允價值的應用•••••••••••••••&

10、#8226;••••••3 (一)公允價值在國際會計準則中的應用••••••••••••••••••&#8226

11、;••••3 (二)公允價值在美國會計準則中的應用•••••••••••••••••••••&

12、;#8226;•3 四、中國會計準則中關于公允價值的應用•••••••••••••••••••••••5 (一)公允價值

13、的引入背景••••••••••••••••••••••••••&#822

14、6;•••••••5 (二)公允價值在新準則的具體體現••••••••••••••••••&

15、#8226;•••••••6 債務重組•••••••••••••••••••&a

16、mp;#8226;••••••••••••••••••••••••••&

17、#8226;•7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822

18、6;•••••••••••••••7 投資性房地產•••••••••••&

19、;#8226;••••••••••••••••••••••••••&#8

20、226;•••••7 企業合并•••••••••••••••••••••&

21、;#8226;••••••••••••••••••••••••••8 金融工具確

22、認和計量••••••••••••••••••••••••••&#8226

23、;•••••••••••8 五、公允價值實際應用的研究 ••••••••••••••&#82

24、26;•••••••••••••••••9 (一)選取樣本•••••••••&a

25、mp;#8226;••••••••••••••••••••••••••&

26、#8226;••••••••9 (二)樣本分析•••••••••••••••••&#8226

27、;••••••••••••••••••••••••••9 (三)結論&#

28、8226;••••••••••••••••••••••••••&#822

29、6;••••••••••••••••••••14 (四)合理運用公允價值的思考•••••&#

30、8226;••••••••••••••••••••••••15 附錄••&

31、;#8226;••••••••••••••••••••••••••&#8

32、226;•••••••••••••••••••••••15 資料來源和參考文獻••&#822

33、6;•••••••••••••••••••••••••••&

34、amp;#8226;••••••••17 一、 序言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39項企業會計準則(以下簡稱新準則)和48項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在新的會計準則體系中,包括1項基本準則、38項具體準則和相關應用指南,其中包括了22項新推出的會計準則,充實了原有的會計準則體系。 新會計準則體系構成圖11 圖1新準則突出強調了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重要性,確認了基本準則作為概念框架的地位,同時也確定了我國的會計目標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

35、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內容完整。企業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的目的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績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2 在眾多的變化中有一個十分吸引眼球的亮點公允價值的應用。本文將分為5個部分進行論述,5個部分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1部分是序言,闡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對文章的框架結構和研究方法進行簡要的介紹。 第2部分是文獻回顧,回顧研究歷程,評述國內外的研究情況及成果。 第3部分是通過表格的方式列舉出IA

36、S/IFRS和SFAS對公允價值應用的應用歷程,用以歸納出公允價值引入的規律。 第4部分重點討論公允價值在CAS中的應用,針對其引入背景、具體體現展開論述。 第5部分選取樣本公司對公允價值引入的影響進行分析提出幾點建議以促進公允價值能夠更合理更廣泛的得到運用,配合新會計準則的順利實施,同時也為我國經濟環境得以持續健康的發展提出幾點思考。 二、 文獻回顧 (一)公允價值的內涵與外延 公允價值(fair value),美國會計準則(FASB)將其定義為:在當前的非強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的雙方之間進行資產(或負債)的買賣(或發生于清償)的金額。國際會計準則(IASB)的定義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

37、情況的當事人自愿據以為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我國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的定義與IASB相同。可見公允價值的定義雖然表述不同但實質相同,并且都基于一個假設前提,即假定企業處于持續經營狀態,不打算或不需要清算,不打算大幅度削減其經營規模,或以不利的條件進行交易。其實,公允價值的定義實際上是一個很廣的概念范疇,它反映了交易和事項內涵的公平、允當的價格,并同時兼具可靠、相關的信息質量特征。 相對于歷史成本來說,公允價值會計信息能夠更加真實的反映資產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和企業在清償債務時需轉移資產的價值。正是因為其提供了會計信息的高度相關性,得到了眾多投資者和債權人的青睞,其運用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38、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現狀 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公認會計準則(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中就已使用“公允價值”術語,但是在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FAS)1984年發布的專門論述會計計量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5輯企業財務報表項目的確認與計量中仍未使用。 1990年前后復雜衍生金融工具的日新月異,使得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FASB(2000)發布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7輯在會計計量中運用現金流量信息和現值以及一系列文獻表明,自20世紀90年

39、代以來,公允價值計量和報告有關的具體技術問題在國際會計界和有關政府所受到的高度重視,并且也已取得了大量重要的研究成果。 總體來說,國外相關研究文獻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公允價值的定義,確認、計量、報告和審計公允價值的原則和方法,公允價值在某些領域(如金融工具、自創商譽、企業合并、人力資本、股票期權等)的應用問題,以及公允價值運用的可靠性及其實證研究等。3 2、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的相關研究始于1995年左右,討論的焦點在公允價值在我國應用的意義及其在會計上的應用所會導致的影響。但是對于公允價值會計問題系統深入的專門研究尚不見多:葛家澍以第五種屬性 描述公允價值4;黃世忠也曾明確提出了“公允價值會計:面

40、向21世紀的會計模式”的觀點。當時我國許多學者都是持有倡導我國會計積極穩妥的采用公允價值的態度。直到1997年,在公允價值運用上的觀點分歧,造成我國在會計標準中對公允價值“先用后棄”、“用而無方”。并且由于1998年由公允價值應用而導致操縱利潤現象的升溫,進而影響了我國經濟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造成了公允價值在我國廣泛推廣的巨大障礙。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會計準則的全球趨同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我國作為IASC的成員國,采取了積極的態度面對國際趨同的挑戰,經歷了10年本土會計事務研究,大膽采用了一步到位的策略,于2006年2月15日頒布的新會計準則體系。其中公允價值問題是新會計準則實施

41、的一大難關,實際運用中可能遇到的眾多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三、國外會計準則中關于公允價值的應用 (一)公允價值在國際會計準則中的應用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作為公允價值應用的積極推動力量,對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推廣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截止2006年4 月底, IASB 發布的7項IFRS及仍然有效的30項IAS中, 據筆者統計, 直接涉及 公允價值的就有24項(詳見表1),占65% 。 表1 IASC頒布的直接涉及公允價值的IAS/IFRS (二)公允價值在美國會計準則中的應用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作為公允價值的堅定支持者,在公允價值的應用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對于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推廣做出了

42、巨大的貢獻。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發布的有關公允價值的會計準則見表2 表2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發布的有關公允價值的會計準則 公允價值之所以能在美國財務會計準則中得到廣泛應用,與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更注重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密不可分。而且,從現實條件來看,美國具備發達的資本市場,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健全的中介服務機構,完善的企業財務預算、決策系統,具有了公允價值應用的現實條件。 可見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對公允價值的應用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類似,都是先解決披露問題,然后制訂確認和計量的標準。 四、中國會計準則中關于公允價值的應用 (一)公允價值引入背景 將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應用分為三個階段:提倡

43、使用階段,回避階段和重新引入階段。5 1、 提倡使用階段 1997年2000年,財政部大力提倡使用公允價值,共頒布了10項具體會計準則,涉及的債務重組、投資和非貨幣性交易。1998年6月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中首次出現了公允價值。 我國財政部當時對于公允價值的認識是從客觀的角度出發,引入公允價值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對使我國會計準則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環境、與國際會計協調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2、回避階段 2001年2006年,由于當時我國要素市場不夠成熟,缺乏活躍的市場,使得公允價值難以獲得,導致了企業在運用會計準則時隨意性大,出現了大量的利用公允價值操縱利潤的現象。因此,200

44、1年財政部重新修訂了具體會計準則,強調真實性和謹慎性,明確回避了公允價值計量。 財政部主要修訂了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和投資三項準則,具體應用情況修訂前后見表4 表4 公允價值在三項具體會計準則修訂前后的應用情況 這三項準則中應用的轉變,防止對公允價值的濫用和人為操縱利潤情況的進一步惡化。但從長遠來看,放棄公允價值應用可能產生另一些問題。以債務重組為例,以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入賬,對債權人不公平。同時,重組過程中債權人往往會有一定的損失,按照修訂后的準則,債權人在承擔債務重組損失的同時還要將它計入資產價值或長期投資,不能得到免去部分所得稅的優惠,加重了債權人的負擔。此外,從公允價值在美國財務會計

45、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中的應用情況來看,回避公允價值與國際慣例相悖。 3、 重新引入階段 我國的證券市場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和完善,在構建上市公司綜合監管體系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股權分置試點,加強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舞弊查處的力度;財政部加大了對會計信息質量和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監督檢查;上市公司內外治理水平進一步提高,獨立董事、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的理性經濟選擇為上市公司的違規行為構筑了多道“防火墻”;廣大投資者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有效甄別的能力也有所加強,證券市場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勢異時移,這些都有助于公允價值應用的環境已初步實現。6 另外,多年來眾多研究表明公允價值只是利潤操縱的一個手段

46、,與利潤操縱之間并無必然聯系,即使在歷史成本會計模式下也存在利潤操縱的情況。當上市公司管理層蓄意造假、會計審計人員失去職業道德與證券市場監管失控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時,公允價值就會成為利潤操縱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制度都不能有效的發揮防護作用。 因此,財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發布新會計準則,將公允價值重新引入。此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7 (1)公允價值計量的引入實質上反映了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 無論是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還是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在制定會計準則時正不斷從傳統的歷史成本會計向公允價值會計轉變。這次新準則的改革為了消除我國會計準則同國際

47、會計準則之間理解會計政策和會計信息的隔閡,促進國際間的貿易與投資活動的發展,提高我國企業財務信息的可比性,同時促使我國資本市場面向全球化的發展,激發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資本市場以及境外戰略投資者購并中國企業的積極性。 (2)應用公允價值是為了滿足新準則體系的需要。 新會計準則體系將關注的重點從工商企業擴展到很多新行業、新領域和新業務。在這些新行業、新領域和新業務中,歷史成本的計量屬性已經難以滿足會計核算的需求了。因此,新準則借鑒了國際會計準則,在經濟環境和市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膽而謹慎地引入公允價值,對特定資產或者交易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3)公允價值的應用能夠提高會計信息相關性的需要 公

48、允價值立足于現在和未來,充分吸收市場價格中蘊涵的信息,能真實反映資產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更確切的披露企業的經營能力、償債能力和財務風險,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好的做出正確的決策。 (二)公允價值在新準則的具體體現 新準則中涉及公允價值的具體準則見表5 表5 2006年新會計準則中涉及公允價值的準則8 選取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產生影響較大的幾個準則,對其變動加以說明 1、債務重組 新準則中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債務重組業務采用公允價值作為交易價格9。基本回到了我國1998年時的情形,與國際會計準則中相關規定大致相同。脫離了原來以賬面價值作為記賬基礎、增值部分作為權益的思路,將轉出資產原賬面價值和現時公允價

49、值之差作為重組收益處理,并將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 新準則的規定意味著,一旦債權人讓步,上市公司獲得的利益將直接計入當期收益,從而使上市公司獲得巨額利潤。特別是對于那些滬深股市無力清償債務的上市公司而言,極有可能通過債務的全部或部分豁免來提高每股收益。其實,通過公允價值而獲得的利潤屬于非經常性損益,若能從監管指標入手,將原來以凈利潤、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的計算標準改變為以按凈利潤與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兩者孰低為基礎,定能大大遏制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的積極性,從而確保新準則的順利實施。 2、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新準則規定,當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50、時,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均能夠可靠計量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確認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除非有確鑿證據表明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交易雙方存在關聯關系,則可能導致發生的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 之前的非貨幣性交易準則規定企業發生的非貨幣性交易按照交易的賬面價值入賬,只有在收到補價的情況下按比例確認收益,會計處理中沒有涉及公允價值。修訂后的非貨幣性交易引入公允價值和評估計價作為入賬基礎。運用公允價值來計量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換入資產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

51、損益,結果是產生利潤。這便給房地產投資企業孕育了一定的機會,由于可能每年重估地產價值,并以市值反映其賬面價值,此舉將直接大幅提高每股的凈資產,降低市凈率 。此外,折舊的消失亦會提高公司利潤,從而有效提升公司股票的估值水平10。 3、 投資性房地產 新準則規定,在會計報表中須單列“投資性房地產”項目,改變了之前與企業自用房地產一樣納入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反映企業房地產的實際構成情況及各類房地產對企業經營成果的貢獻情況。 新準則規定,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企業可以在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之間自由選擇。在有確鑿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情況下,可以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1)投資性房地產所在地有活躍的房地產交易市場;(2)企業能夠從房地產交易市場上取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及其他相關信息,從而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作出合理的估計。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不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應當以資產負債表日投資性房地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