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的失誤及改進_第1頁
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的失誤及改進_第2頁
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的失誤及改進_第3頁
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的失誤及改進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的失誤及改進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日益完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reim 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的發展十分迅速,臨床上可以鑒定性別,診斷多種單 基因病及染色體病,全世界已有近百例嬰兒經PGD后誕生。但臨床上PGD仍存在20%左右的誤 診率1,主要在于微活檢技術的有效性不足和PGD常用的兩種分析方法,即聚合酶 鏈反應(PCR)和熒光原位雜交(FISH)在利用單細胞做底物時存在著缺陷。許多學者針對這些 原因開展了一些新的方法,本文就PGD的誤診原因及改進作一綜述。 1顯微活檢技術的有效性PGD無論從卵細胞的極

2、體還是從卵裂球中取材,都需要運用微活檢技術,這是PGD技術的一 個難點。Reubinoff2報道:28%的卵細胞由于活檢操作失誤而不能用于PGD,原因 在于分離緊密連接的卵裂球能損傷細胞膜。Shee3把常規活檢時分別用來固定囊 胚、酸溶透明帶、抽吸卵裂球的3個吸管,減少為用2個,1個仍固定囊胚,另1個先用酸溶蝕 透明帶,然后把酸吸回再抽出卵裂球。這大大縮短了活檢時間,且在透明帶上溶開的孔徑與 吸管直徑相同但略小于卵裂球的直徑,從而避免活檢后細胞質流出和細胞膜破裂。該法使活 檢的有效性提高了10%3。另外,Cieslak報道新開展的三維透明帶部 分切開術用于卵裂球活檢,是在透明帶上做一個V形切開

3、(交叉裂口),造成一個三角邊口, 足夠微吸管進入胚胎取出裂殖細胞。行胚胎活檢時,轉動胚胎直至V形切口置于3點處,固定 胚胎,微管進入焦距,施少許壓力向上壓開三角形葉片即插入胚胎,能在不扭曲胚胎卵裂球 外形下吸出裂殖細胞,三角葉片在微管離去后復位,在移植過程中可保護胚胎。該術不同于 用微針在透明帶上造一裂口的傳統方法,是一種安全、簡單、有效的機械性透明帶部分切開 造口術。Markus用激光在透明帶上打孔但尚未用于人胚檢查。總之,如何提高顯微活檢技術 的準確性及有效性還需進一步研究。2如何避免PCR中等位基因的缺失及提高PCR的效率1985年PCR技術建立后,Handyside于1990年首先應用

4、于臨床PGD,1994年Ray利用單細胞底 物以PCR診斷囊性纖維病(CF)時,發現了等位基因的缺失現象(allele drop-out,ADO),即 :以單細胞底物診斷單基因缺陷病時,如在雜合子的單細胞中,兩個等位基因之一未被擴增 。這是導致PGD誤診的主要原因。ADO在理論上由Navidi和Arnheim在1991年提出,1994年才 在臨床上引起足夠重視。Grifo在1994年、Verlinsky在1996年相繼報道過ADO導致誤診的病 例。Ray在診斷CFF508基因突變時,出現了25%的ADO率4。Levinson在1992年利 用多重PCR鑒定胎兒性別的研究中其ADO率是21%。最

5、低的ADO率是Storm在168個雜合子細胞的 擴增中僅一個表現為ADO(0.6%)1。在原位PCR中,ADO的發生率也有12%5 。ADO發生的原因主要為:染色體嵌合體,尤其是除了具有二倍體細胞外,有些細胞是單 倍體時,易致誤診,減少這類誤診的唯一辦法是從1個囊胚中取2個細胞來分析。在操作前 溶細胞的方法對ADO率的影響較大,用強堿溶解,ADO率較低,Gitlin、Wu等用強堿和DTT及 蛋白酶K兩種方法溶細胞,然后用PCR診斷CFF508時,ADO率分別為10%和19%。PCR開始時 的變性溫度也非常關鍵,變性溫度分別為90、93、96時,用PCR診斷CFF508基因突 變時,ADO率依次

6、為21%、13%、5%6。此外,為了降低ADO率,除了上述嚴格的溶細胞條件、變性溫度外,許多學者建立了一些 新方法。Findlay提出熒光PCR,即PCR產物通過熒光標記的引物被標記上了熒光,較容易檢 測 ,此項技術較常規PCR靈敏7,8。Sermon利用熒光PCR診斷CFF508突變,ADO率 僅5%,用常規PCR對比則為21%1。Kuliev9利用細胞的第一、二極體 診斷-地中海貧血時,從一個雜合子細胞中同時擴增二個突變基因,如擴增結果表現為純 合子,則表明出現了ADO。Sermon又介紹了多態PCR:擴增CFF508突變和其附近的具有多態 性的第六內含子。根據兩個位點的一致性結果來做出診

7、斷是否出現了ADO,從而避免誤診 1。3FISH和原位PCRFISH運用于PGD,首先是鑒別胎兒性別以避免性連鎖遺傳病的發生,因可 同時檢測X、Y染色體,準確性較PCR高;其次可用來診斷染色體非整倍體。重要的是FISH可 以診斷復雜的染色體易位、轉位等畸變,但目前關于這方面的進展不大,主要是卵裂球中期 核染色體不易獲得;且每例病人都要用一種特異的DNA探針,探針的制備又較繁雜,一般實 驗室無法開展。針對這種情況,許多學者進行了嘗試:Munne10用自第一極體中 獲得的涂染染色體去分析第一極體中的染色體易位。共檢測8例平衡易位攜帶者,其中5例已 妊娠,2例健康的新生兒娩出,使平衡易位攜帶者的流產

8、率從95%降到12.5%;Conn11 用點探針檢測羅伯遜易位攜帶者的非整倍體,亦獲得一定效果。但這兩種方法只能檢 測來自母體的易位情況,比較局限。湖南醫科大學介紹了一種新的探針標記方法:直接對涂 染探針進行PCR標記,通過合適的PCR引物擴增,把生物素滲入到被擴增的DNA鏈中,該技術 縮短了探針制備的過程12。有專家預言:隨著DNA探針標記技術、制備技術、雜 交結果及像分析技術的發展以及高分辨的FISH作技術、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的問世,FI SH會得到不斷創新和發展,尤其是染色體平衡易位的診斷將廣泛應用于臨床,從而可大大提 高PGD的準確性和IVF的成功率。為了進一步提高以單細胞底物進行PG

9、D的效率,Thornhill13提出了原位PCR: 在固定于載玻片上的同一個單細胞上,先用PCR原位擴增,再用FISH檢測。該技術可使性別 鑒定、單基因病和染色體病的診斷同在一個細胞上進行,被稱為目前最先進的技術。經過一 段時間的探索和研究,目前PGD中應用原位PCR時,PCR的有效率為65%,FISH達85%。遺憾的 是Rechisty報道ADO率較常規PCR高。相信隨著引物設計及熒光PCR與原位PCR有效的結合,原 位PCR的不足會得到克服且可能逐步替代FISH在PGD中的作用。4結語經過近10年的發展,利用PGD已能成功地診斷囊性纖維化病、-地中海貧血,馬凡綜合征 、Staeinert病

10、、1-抗胰蛋白酶缺乏病、Lesch-Nyhan綜合征等近50種單基因病及染色體 病。據美國的一項問卷調查:PGD避免了流產的痛苦,倫理上易于接受。但在臨床應用中,P GD仍有幾個問題值得重視。首先,由于試管嬰兒成功率較低,妊娠率約20%,分娩率約10%, 而接受PGD的病人一般都有正常的生育率,故對他們而言臨床妊娠率低難以接受。其次,PGD 費用昂貴,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英美等發達國家,如何降低PGD的費用,從而使PG D廣泛開展,也是亟待解決的的問題。最后,PGD的歷史較短,對經PGD而誕生的兒童的未來 健康 狀況,尚需長時間隨訪。有理由相信,隨著分子生物學等技術的日新月異,PGD的前景將是

11、 非常令人振奮的!作者單位:朱前勇(第三軍醫大學附屬大坪醫院婦產科 重慶,400042)顏建華(第三軍醫大學附屬大坪醫院婦產科 重慶,400042)參考文獻1,Willy Lissens ,Karen Sermon.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curre nt status and new developments.Hum Reprod,1997;12(80):17562,Reubinoff BE,Shushan A.Preimplantation diagnosis in older patients to biopsy or not to biops

12、y.Hum Reprod,1996;11:207713,Shee U C,Kuang H C,Ming Y W,et al.The simplified two-pipe tte techniqe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conventional three-pipette method for b lastomere biopsy in human embryoes.Fertil Steril,1998;69(3):5694,Ray PF,Winston RML ,Handyside AH.Reduced allele dropout in single -c

13、ell analysis for PGD of cystic fibrosis.J Assist Reprod Genet,1996;13(2):1045,Rechitsky S,Freidine M,Verlinsky Y.Allele dropout in sequential PCR an d FISH analysis of single cell (cell recycling).J Assist Reprod Genet,1996;13(2) :1156,Gitlin SA,Lanzendorf SE,Gibbons WE.PCR amplification specificity

14、: incidence of alllele dropout using different SNA preparation methods for heteroz ygous single cell.J Assist Reprod Genet,1996;13(2):1077,Findlay I,Quirke P,Hall J.Fluorescent PCR:a new technique for PGD of s ex and single gene defcts.J Assist Reprod Genet,1996;13(2):968,Sermon K,Lissens W,Messiaen

15、 L,et al.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of Marfan syndrome with the use of fluorescent poly 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t he automated laser fluorescence DNA sequencer.Fertil Steril,1999;71(1):1639,Kuliev A,Rechitsky S,Verlinsky O,et al.Preimplantation diagnosis of t halassemias.J Assist Reprod Gen

16、et,1998;15(5):21910,Munne S,Morrison L,Fung J,et al.Reduction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aft t er preconception genetic diagnosis of translocations.J Assist Reprod Genet,1998; 15(4):29011,Munne S,Jingly Fung,Michael J,et al.Preimplantation genetic analysis of translocations:case-specific probes for interphase cell analysis.Hum Genet,19 98;102(10):66312,Lily.Constr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