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二年級下學期語文閱讀理解重點知識練習題_第1頁
北師大二年級下學期語文閱讀理解重點知識練習題_第2頁
北師大二年級下學期語文閱讀理解重點知識練習題_第3頁
北師大二年級下學期語文閱讀理解重點知識練習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師大二年級下學期語文閱讀理解重點知識練習題班級:_ 姓名:_一、 同步閱讀。云是怎么變成雨的我們都知道云是水蒸氣變的。云如果遇到了冷空氣,云里的一些小水珠就結成一粒粒的小冰晶。這些小冰晶碰來撞去,小冰晶不斷地合并到小冰晶的身體上,小冰晶變得胖胖的、重重的,在半空里站不住腳就會往下掉,往下掉,往下掉。小冰晶們往下掉時,遇到下邊的熱空氣,就又化成了一滴滴的小雨點兒。滴滴答,滴滴答!雨點兒落在山上、地上,落在海洋里、江河里、池塘里。1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一片片 一粒粒 一滴滴。(_)小冰晶 (_)云 (_)小雨點2填空。云是_變成的,小冰晶是_變成的。小冰珠往下掉時,遇到下邊的_,就化成_。3雨點

2、兒都落在了哪些地方?_二、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小水滴旅行記小水滴告別大海媽媽去旅行。太陽公公讓小水滴變成水汽向空中飛去,小水滴來到了云媽媽的懷里。云媽媽一下變胖了。它帶著小水滴到處旅行,看到了茂(mào)密的樹林和可愛的動物。幾天后,小水滴來到了北極,北極真冷啊!小水滴不禁哆嗦(du suo)起來,一陣大風吹過,小水滴從云媽媽的身上掉下來。寒冷的風讓它變成了雪花,一片一片地飄落到了北冰洋。小水滴順著北冰洋一路游去,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家。1這篇短文描寫的是_的旅行。2短文共有_個自然段,第4自然段共有_句話。第_自然段描寫了小水滴來到云媽媽的懷里。3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_)的樹林

3、 (_)的動物 (_)的風4猜一猜,文中的“哆嗦”這一詞與下面意思相近的詞語是(_)。啰嗦 發抖 呼嚕5朗讀全文,排一排小水滴變身的過程。水汽變雪花 水滴變水汽 雪花變水滴按先后順序排:_。三、 課外閱讀。鋸是怎么發明的木工用的鋸,傳說是魯班發明的。有一回,魯班造一座宮殿,需要很多大木料,就和他的徒弟上山去砍樹。當時還沒有鋸子,樹全靠斧子,一天也砍不了幾棵樹。魯班很著急,就親自上山去砍。山很陡,魯班抓住樹根和雜草,一步一步往上爬。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棵小草劃破了,流出血來。一棵小草怎么會這樣厲害?魯班仔細一看,發現小草的葉子邊上有許多小齒。他試了試,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這可提醒了魯班,他想“

4、如果照小草的葉子那樣,用鐵打一把有齒的工具,在樹上來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強得多嗎?”他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去試,果然比斧子又快又省力。魯班就這樣發明了鋸。1根據短文內容填空。沒有鋸之前,木匠要用 砍樹,一天 幾棵樹。 發明了鋸以后,用鋸來樹,又 又 。2“這可提醒了魯班”中“這”是指( )A小草的葉子。B小草的葉子上有許多小齒。C小草葉子上的小齒把手拉了一道口子。3魯班發現小草葉子邊上的小齒能把手指劃破后,他有什么想法?用“ ”畫出來。4讀了魯班發明鋸的故事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發?_四、 課內閱讀。畫楊桃(節選)于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對第一個坐下的同學說:“現在你看看

5、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好,下一個。”老師讓這幾個同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顏悅色地說:“大家發現了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老師的教誨讓我終生難忘。1“和顏悅色”在這里指老師_。2老師共講了_句話。老師講的最重要的話是第_句。3“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是什么?_4讀了這段話,你懂得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_五、 課外閱讀_猴子在河邊玩,看見魚兒在水里游得那樣歡,心里很羨慕。后來,它又看見蝦兒、蟹兒在水里也都游得挺好。猴子覺得游泳是一件很容易

6、的事,也想跳下水試試。這時,一只青蛙“撲通”一聲跳到了水里,快活地游起來。“哈哈!原來游泳這么簡單,不學也會。”猴子信心十足,也“撲通”一聲跳到了水里。1這篇小短文有 _個自然段,主要寫了_ 的故事。2給短文加個題目。3從文中找下面詞語的反義詞,并寫下來。困難(_) 復雜(_) 嫌棄(_)4因為小猴_ ,所以自己也跳到水里游泳。5續寫結尾。(就在猴子跳到水里后,發生了什么事?有誰救了它,結果怎樣?請你展開想象,續編故事。)_六、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尋找食物。一只狐貍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撲過去,把狐貍逮住了。狐貍眼珠子骨碌碌一轉,扯著嗓子問老虎:“你敢吃我?”“為

7、什么不敢?”老虎一愣。“老天爺派我來管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爪子。1故事的地點發生在_。2用“_”在文中畫出狐貍被抓到之后的動作短語。3根據短文,選擇組合。老虎 狐貍 狡猾 愚笨4老虎聽了狐貍的話,是怎么做的呢?用“”畫出來。5你還知道哪些四字詞語里面有“虎”或者“狐”,把它寫出來吧。(至少寫兩個)_七、 同步閱讀神農嘗百草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有一位太陽神炎帝。他發現了稻、黍、稷、麥、豆這“五谷”,還制作了農具,教人們耕種和收割。人們尊稱他為“神農”。神農對人類還有一個很大的貢獻,就是發現了治療疾病的各種草藥。他走遍山山水水,品嘗各

8、種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看它們是苦是甜,是寒是熱。為此,他曾經一天里中毒70次,幸虧他及時吃下解毒藥,才沒有被毒死。神農摸清了百草的藥性,配成藥方,傳給后人。于是,人類有了醫治病痛的辦法,能更健康地生活和勞動。一次,神農嘗了“斷腸草”。這種草有毒,他來不及吃解毒藥,就中毒死了!神農是為人類健康而死的,人們永遠紀念他。1找出文中的兩組反義詞。(_)(_) (_)(_)2從文中的“_”可以看出神農采藥的辛苦,從“_”可以看出神農親口品嘗是有危險的。3人們為什么要紀念神農?_八、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彩虹和石橋雨后,藍天上出現了一道彩虹。那彎彎的彩虹有許多種顏色,非常漂亮。雨后的古橋卻不是那樣,樸

9、樸素素的,不聲不響的,把古老的根扎在堅實的地上,任人們自由地來來去去。彩虹看了看古橋,從牙縫里擠出一聲笑:“嘻嘻!你也能叫橋!瞧我五彩繽紛高掛在藍天,多么時髦,多么威風啊!可你,腰彎得就像個駝背的小老頭,你也配叫橋!”古橋沒吭聲,依然靜靜地、一聲不響地迎接著南來北往的人。彩虹變得更加得意。可是,連它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突然間,它發現自己漸漸地消失了。而那古橋,卻依然堅實地站著。1從文中找出“五顏六色”的近義詞。_2文章共有_個自然段。從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個和“一言不發”意思一樣的詞。_。3第3自然段中說彩虹從牙縫里擠出一聲笑,這是什么笑呢?你能用一個詞表示嗎?_。請再寫三個表示笑的詞語_

10、、_、_。4彩虹說古橋不配叫橋的理由是_。5彩虹和古橋,你喜歡誰?請說說理由。_九、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 老鼠的皮鞋車草地上有一只破皮鞋。小白兔經過這兒,用腳踢了踢說:“多臟的皮鞋!”然后蹦蹦跳跳地走了。小松鼠走過這兒,用鼻子聞了聞說:“啊,多臭的破皮鞋!”然后溜溜達達地走了。小老鼠走過這兒,左看右看,笑瞇瞇地說:“多好的一只皮鞋,我來給你打扮一下!”它提來一桶水,把皮鞋刷得干干凈凈,又給鞋子刷上油漆,安上四只輪子,把皮鞋改裝成了車子。小老鼠擦擦汗,滿意地說:“哈哈!我有一輛皮鞋車了!”嘀嘀!小老鼠開著皮鞋車送小白兔去上學。小白兔說:“嘿!多漂亮的皮鞋車!可惜,我沒有。”嘀嘀!小老鼠開著皮

11、鞋車給小松鼠送去新鮮的果子。小松鼠說:“謝謝你,小老鼠。我要是能有一輛皮鞋車該多好呀!”1照樣子,寫詞語。(從文中找。)例:高高興興 _ _2照樣子,寫句子。(用上感嘆號。)例:我要是能有一輛皮鞋車該多好呀!_3小老鼠把破皮鞋變成一輛皮鞋車,它做了哪些事?用“ ”在文中畫出相關句子。4故事中有小白兔、小松鼠和小老鼠,你最喜歡誰?為什么?_十、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有一天,風和太陽碰到了一起,都說自己的本領大。正巧,前面來了一個孩子。太陽說:“誰能脫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誰的本領大。”風說:“那還不容易!”說著就“呼呼”地吹起來,誰知孩子將外衣裹得更緊了。太陽對風說:“看我的吧。”說著便發出強烈的光

12、。孩子覺得熱極了,就把外衣脫了下來。第二天,風和太陽又碰到了一起。太陽得意地對風說:“風先生,你還敢同我比本領嗎?”風看見河里來了一條船,就說:“誰能讓那條船走得快些,就算誰的本領大。”太陽說:“這有什么難的!”于是,它又發出強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搖船。可是,太陽光越強,船夫越是熱得難受,他哪有力氣再搖船呢?這時,風“呼呼”地吹了起來。船夫高興地喊:“起風了!快掛帆吧!”只見風推著帆,帆帶著船,像箭一樣飛快地前進。太陽驚訝地說:“風先生,你的本領也不小哇!”1給短文加一個標題:_2短文共有_個自然段,文中風和太陽進行了_次比賽。第一次比賽內容是_,第二次比賽內容是_。3在文中找出一個比喻句。

13、_4短文告訴我們什么呢? _十一、 課文綜合閱讀。海邊的沙灘是我們的快樂天地。在沙灘上,我們壘起城堡,城堡周圍筑起圍墻,圍墻外再插上干樹枝,那就是我們的樹。不知誰說了一句:“這城堡里住著一個兇狠的魔王。”有人補充:“他搶走了美麗的公主!”第三個小伙伴說:“你們快聽,公主在城堡里哭呢!”就這樣,我們編織著童話。轉眼間,我們親手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們也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1比一比,再組詞。狠(_) 保(_) 功(_)狼(_) 堡(_) 攻(_)2填上合適的詞語。例:(兇惡)的魔王(_)的童話 (_)的城堡 (_)的公主例:(攻打)魔窟(_)童話 (_)城堡 (_)公主3孩子們為什么把沙灘稱為

14、“快樂的天地”?_。十二、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喜鵲的新發現喜鵲在半空中飛著,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見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蟲在低空中飛,便叫起來:“看來,世界上要算我飛得最高了。”哪知,頭上傳來鴿子咕咕的歌聲,喜鵲吃了一驚!難道上面還有飛鳥?往上一看,一群鴿子在頭上飛。它伸長脖子向上面喊道:“鴿兄,看樣子天上數你飛得最高了吧?”“不,不,我飛得不算高,上面還有大雁呢!”鴿子對喜鵲說。喜鵲抬頭一看,真的,雁群排著“人”字行,整整齊齊地飛向遠方。“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哪!”喜鵲說。1本文共有_節,第1節有_句話。2寫出與“整整齊齊”形式相同的詞語。 _3把下列鳥名按從低到高的飛行方式排

15、列。 A鴿子 B喜鵲 C蜻蜓 D大雁_4喜鵲的新發現是(    )A蜻蜓飛得最低。B大雁飛得最高。C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十三、 讀文段,完成練習。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縣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在島上讀書。秀才賢惠勤勞的娘子常常做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后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的那層厚厚的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并且在吃的時候再放佐料和米線,還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煮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將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后用滾油燙熟之后再加

16、入米線,吃起來鮮香滑爽。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后世就把它叫作“過橋米線”。1過橋米線已有_的歷史。2雞油的作用是_。3為什么叫“過橋米線”?_十四、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我的家鄉有一個美麗的(de dì)湖,名叫天鵝湖。據說許多年以前,有一群天鵝在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湖呈圓形,湖水清可見底,綠得發亮。湖水的四周有茂密的樹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垂( cuí chuí)柳,在微風的吹( chu cu)拂下,柳條迎風起舞,看得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樹下是一片嫩(nèn nùn)綠的草地,草地上開著黃的、

17、藍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麗的小橋,把天鵝湖打扮得更加美麗。1用“”畫出文中加點字的正確讀音。2文中哪個詞語說明了水清?( )A清可見底B引人注目3第二自然段先寫了湖水的_和_,再寫湖的四周最引人注目的是_,樹下有_和_,最后寫湖上有_。4短文主要講了( )A天鵝湖的美麗景色。B家鄉的天鵝湖里什么有。5用幾句話寫一寫你家鄉的美景吧!_答案1、1 一粒粒 一片片 一滴滴 2 水蒸氣 小水珠 熱空氣 小雨點 3山上、地上、海洋里、江河里、池塘里。2、1小水滴2 5 3 2 3 茂密 可愛 寒冷 453、1斧子 砍不了 魯班 快 省力2C3如果照小草的葉子強得多嗎?4在生活中,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4、

18、1態度和藹可親2 4 4 3因為我看楊桃的角度不同。4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5、1 3 猴子游泳 2猴子學游泳3 容易 簡單 羨慕 4看魚兒、蝦兒、蟹兒和青蛙游得很好5到了水里猴子發現自己不會游泳,于是大聲叫:“救命啊!救命啊!”海龜聽見了連忙讓猴子趴在它的背上,慢慢馱猴子上岸。海龜問:“你為什么在水里啊?”猴子難為情地說:“當我看魚兒、蝦兒、蟹兒和青蛙游得很好就跳到水里了,可是我不會游泳,就只好喊救命了。”從此以后,猴子跟著青蛙學游泳。經過不懈的努力,猴子終于學會了游泳。6、1森林里2眼珠子骨碌碌一轉 扯著嗓子問34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爪子。5示例:如虎添翼 狼吞虎咽 狐朋狗友7、1 苦 甜 寒 熱 2 他走遍山山水水 他曾經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