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專題復習之常見自然景觀圖的判讀課后練習題_第1頁
高三專題復習之常見自然景觀圖的判讀課后練習題_第2頁
高三專題復習之常見自然景觀圖的判讀課后練習題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三專題復習之常見自然景觀圖的判讀課后練習題一、選擇題K群島各島嶼地勢崎嶇高峻,每年有330多天是晴天。夏半年,在盛行風的吹拂和陽光的照耀下,海浪在每座小島的一側海面呈現出條帶狀銀白色的波紋,島嶼猶如行駛在海洋上的巨輪。以下圖是K群島的衛星照片。據此完成12題。1.該群島夏半年盛行 A.東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西北風2、.該群島中的特內里費島被評為全球某種欣賞活動的最正確島嶼,這種活動是欣賞A.星空 B.冰山漂浮 C.極光 D.高山冰川 落淤層主要由河水中懸浮細泥沉積而成,在憩水期河水流速極慢時布滿河道。圖甲示意1月份我國江南某河流江心洲表層物分布,該江心洲洲心落淤層呈逐年增厚趨

2、勢。圖乙示意1月份江心洲PQ方向的地形剖面。據此完成以下34小題。3. 以下有關江心洲邊緣區表層落淤層殘缺的原因分析,正確的選項是 A.江心洲邊緣區常年出露水面,無細泥沉積 B.江心洲邊緣區地勢較陡,憩水期懸浮細泥難以沉積C. 江心洲邊緣區落淤層松散,漲水時易被流水侵蝕 D.江上風力強勁,江心洲邊緣區落淤層易被風力侵蝕4. 有關圖示河段河流特征描繪正確的選項是 A.結冰期較短 B.甲、乙兩岸以侵蝕作用為主 C.河流寬度較小 D. 自東北流向西南 、K群島各島嶼地勢崎嶇高峻,每年有330多天是晴天。夏半年,在盛行風的吹拂和陽光的照耀下,海浪在每座小島的一側海面呈現出條帶狀銀白色的波紋,島嶼猶如行

3、駛在海洋上的巨輪。以下圖是K群島的衛星照片。據此完成56題。5該群島夏半年盛行 A.東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西北風6.該群島中的特內里費島被評為全球某種欣賞活動的最正確島嶼,這種活動是欣賞A.星空 B.冰山漂浮 C.極光 D.高山冰川 2019江蘇地理中國山水畫家多師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以下圖為我國四幅山水畫作品。讀圖答復78題。7、畫中描繪江南丘陵景觀的是A. B. C. D.8、畫中描繪的地貌類型形成原因是A.冰川作用、風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風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高考剛完畢,家住北京的小明,接收到遠在外地旅游的小亮傳來的照片

4、以下圖,小亮在微信中告知小明:當時天空晴朗,但有大風,我面向北方快速咔嚓的據此讀圖,完成911題。9.據提供的信息可知,小亮旅游所在地是A.海南島 B.蘇門答臘島 C.臺灣島 D.新西蘭南島10.據圖可判斷,小亮拍照時,當地吹A.西南風B.西北風 C.偏東風 D.偏西風11.在北京的小明看看桌上的臺歷,此時節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A.立夏 B.小滿 C.芒種 D.夏至二、綜合題12、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內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 mm,蒸發量超過3000 mm。沙漠東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 m集中分布以下圖所示。研究發現,湖泊水由深部斷裂帶的地下水補給,湖泊及附近出現鈣華含碳酸

5、氫鈣的地熱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時,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鈣的化學沉淀物及鈣質膠結層。沙山底部以鈣華及鈣質膠結層為“內核,且沙山內部較潮濕。1判斷該地的主導風向,并說明理由。2分析該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3) 推斷沙山迎風坡和背風坡從坡底到坡頂表層沙粒粒徑的變化,并分析原因。 高三專題復習之常見自然景觀圖的判讀課后練習題參考答案1選C,2選C,第1題,由材料、圖像可知,波紋的形成與盛行風和島嶼有關,波紋是在盛行風和島嶼阻擋作用下形成的,波紋的延伸方向與風的方向相反,夏半年時,波紋向西南方向延伸,故盛行風為東北風。第2題,該群島位于非洲大陸西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來自陸地的信風帶影響

6、,每年晴朗日數特別多,故主導因素是大氣環流。3 C 4. B 3. C項,根據圖甲可看出江心洲邊緣區以礫石和沙為主,構造松散,易被流水侵蝕,故C項正確。A項,根據圖乙可得江心洲邊緣地區不是全部出露水面,故A項錯誤。B項,從圖中無法判斷江心洲所有邊緣區地勢情況,故B項錯誤。D項,風力侵蝕一般發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區,且從題干中無法得到該地區風力狀況,故D項錯誤。綜上所述,此題正確答案為C。4. B項,由圖甲可以看出甲岸和乙岸相對于江心洲都是凹岸,根據“凹岸侵蝕可知甲、乙兩岸以侵蝕作用為主,故B項正確。A項,從題干所給信息無法判斷該河流結冰期長短,故A項錯誤。C項,從題中所給的比例尺大致估測該河流寬度

7、為1500米以上,河流寬度較大,故C項錯誤。D項,流水在上游的侵蝕才能與搬運才能較強;在下游的侵蝕才能與搬運才能較弱。圖甲中P處沉積物較Q處沉積物大,說明P處流水的搬運才能比Q處強;且圖乙中P處坡度較Q處坡度大,說明P處的流水侵蝕作用比Q處強。因此P處為河流上游,Q處為河流下游,河流流向為西南流向東北,故D項錯誤。綜上所述,此題正確答案為B。5選C,6選A第5題,由材料、圖像可知,波紋的形成與盛行風和島嶼有關,波紋是在盛行風和島嶼阻擋作用下形成的,波紋的延伸方向與風的方向相反,夏半年時,波紋向西南方向延伸,故盛行風為東北風。第6題,特內里費島緯度較低,降水較少,晴天多,是欣賞星空的最正確島嶼;

8、冰山漂浮、極光是在高緯度地區;高山冰川是在陸地上的高山上。7、D 8、C7、D選項符合江南丘陵的特點,應選D。A符合山地特征,B符合喀斯特地貌特征,C符合黃土高原特征,8、解答此題,應理解各項作用的特點,再結合黃土高原的特點,故C正確。 易錯點:冰川分布于高緯度和高山地區,故A,B錯。生物作用難以形成大的地表形態,故D錯。9、B,10、C,11、C。第9題,由圖可知,高考時間是6月7日、8日,此時太陽直射20N緯線附近,而此時人和動物的影子朝南,故小亮旅游所在地在赤道附近的蘇門答臘島。第10題,小亮拍照時,圖中椰子樹的樹枝、樹葉向西飄動,故當地吹偏東風。第11題,結合二十四節氣的時間分布可知,

9、高考剛完畢是6月份的第一個節氣芒種。12、綜合題答案1西北風偏西風;理由:沙山鏈東北西南延伸;沙山西北坡緩,受風力侵蝕,應為迎風坡。2風力強盛,沙源豐富;鈣華及鈣質膠結層對風沙的阻擋,風沙在此沉積;水及水汽對沙的吸附沙山內部潮濕,使風力對沙山的侵蝕減弱,沙山不斷長高。3迎風坡和背風坡從坡底到坡頂沙粒粒徑均由大到小變化;原因:迎風坡隨著坡面升高,風力搬運才能減弱,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背風坡一側,顆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第1題,讀圖可以看出,沙山呈東北西南延伸,而且沙山西北坡緩,受風力侵蝕,應為迎風坡,因此主導風向為西北風。第2題,根據題意,結合學習過的內容可知,該地風力強盛,沙源豐富,鈣華及鈣質膠結層對風沙的阻擋,風沙在此沉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