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知識_第1頁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_第2頁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_第3頁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_第4頁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手足口病的健康宣教 尊敬的 患者(家屬): 感謝您對我們的信任、選擇來我院就醫,我們將盡力為您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使您早日康復。您的主管醫生: 責任護士: 科主任:高景華 護士長:姜克蓮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等并發癥。流行環節及流行特征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流行期間,患者是主要傳染源。患者在發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約3-5周從糞便中排出病毒,皰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潰時病毒即溢出。發病后一周內傳染性最強。【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 手足口病主要通過患者

2、的糞便污染的食物傳播,直接接觸患者穿破的水泡亦會傳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患者的糞便在數周內仍具傳染性。【易感人群】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4歲以內占發病數85%-95%。據國外觀察報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本病如無合并癥,預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痊愈。【治療原則】主要對癥處理,可用維生素B,C及抗病毒、抗感染藥物治療。【護理措施】1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穿柔軟的衣服,發現破潰及時處理,并經常用溫水沖漱口腔,禁食冰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以促進潰瘍的早期愈合。2根據患兒的病情及喜好,配以清淡、溫性、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減輕對口腔的刺激。3加強

3、心理護理,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及患兒的心理變化,用溫和的態度消除患兒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對年齡稍大的患兒可采取簡單易懂的方法解釋其疾病及配合治療的重要性,鼓勵患兒多進食,以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健康教育】1飯前便后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2流行時,做好環境、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3家長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4平時應加強體質鍛煉5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6發現疑似病例要及早到醫院就診,以早日康復。【手足口病能治好嗎?】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絕大多數情況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會留下后遺癥,皮膚上也不會留下疤痕,根據以往的發病與治愈情況看,只

4、有個別重癥患者可能出現腦膜炎、肺炎等,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多數可以痊愈。水痘的健康宣教尊敬的 患者(家屬): 感謝您對我們的信任、選擇來我院就醫,我們將盡力為您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使您早日康復。您的主管醫生: 責任護士: 科主任:高景華 護士長:姜克蓮 【概念】 水痘及帶狀皰疹是由同一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兩種不同表現的疾病。水痘為小兒常見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征是分批出現的皮膚黏膜的斑、丘、皰疹及結痂,全身癥狀輕微。帶狀皰疹多見于成人,其特征為沿身體單側感覺神經相應皮膚節段出現成簇的皰疹,常伴局部神經痛。【發病機制】:水痘呈全球分布,全年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節多見,散發性,但偏僻地

5、區偶可爆發,城市可每23年發生周期性流行。帶狀皰疹多見于成人,90%病例為50歲以上老年人或有慢性疾病及免疫缺陷者。1 傳染源 病人為唯一傳染源。病毒存在于病變皮膚粘膜組織、皰疹液及血液中,可由鼻咽分泌物排出體外,出疹前1d至皰疹安全結痂均有傳染性。2 傳播途徑 水痘傳染性很強,易感兒接觸后90%發病,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水痘皰疹液(水痘痂皮無傳染性)和空氣飛沫傳播,亦可通過污染的用具傳播,處于潛伏期的供血者可通過輸血傳播,孕婦分娩前6d患水痘可感染胎兒,出生后1013d內發病。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水痘主要見于兒童,20歲以后發病者2%。【臨床表現】水痘潛伏期1221d,平均14d.臨床上

6、可分為前驅期和出疹期。前驅期可無癥狀或僅有輕微癥狀,如低熱或中等度發熱及頭痛、全身不適、乏力、食欲減退、咽痛、咳嗽等,持續12日即迅速進入出疹期。皮疹特點:1 皮疹形態 初為紅斑疹,數小時后變為紅色丘疹,再經數小時發展為皰疹。位置表淺,形似露珠水滴,橢圓形,35mm大小,壁薄已破,周圍有紅暈。皰夜透明,數小時后變為混濁,常因瘙癢使患者煩躁不安。一般不留疤痕,若繼發感染則脫痂時間延長,甚至可能留有疤痕。2 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陸續出現,每批歷時16d ,皮疹數目為數個至數百個不等,皮疹數目愈多,則全身癥狀亦愈重。呈向心分布,先出現于軀干和四肢近端,軀干皮疹最多,次為頭面部,四肢遠端較少,手

7、掌、足底更少。 3 發展過程 一般水痘皮疹經過斑疹、丘疹、皰疹、結痂四階段,但最后一批皮疹可在斑丘期停止發展而消退,發疹23d后,同一部位常可見斑、丘、皰疹和結痂同時存在。即所謂“多發性發疹”。 水痘為自限性疾病,約10d左右【健康教育】心理指導(1)因出現皮疹有癢感,會有煩躁不安的情緒,多關心患者,轉移患者的注意力。 (2)向患者或患者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預后情況。飲食指導(1)患病期間,應忌油膩、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忌吃燥熱和滋補性食物。(2)給予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和半流質飲食。如:小麥湯、綠豆湯、面片、粥、龍須面幾面條。(3)注意飲食衛生,多飲水。疾病指導(1)向患者及家屬解

8、釋本病病因、臨床表現,爭取患者及其家屬的配合。 (2)預防水痘的關鍵在于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 (3)預防感染的傳播,采取呼吸道隔離至皰疹全部結痂或出疹后7日止【治療原則】1. 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及給易消化和富含營養的飲食,做好口腔及皮膚護理。2 清熱、解毒、抗炎3 對癥 腮腺炎的健康宣教尊敬的 患者(家屬): 感謝您對我們的信任、選擇來我院就醫,我們將盡力為您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使您早日康復。您的主管醫生: 責任護士: 科主任:高景華 護士長:姜克蓮 【概念】流行性腮腺炎俗稱“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流行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于冬春季。【發病機制】: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及眼結合膜,在局部粘膜

9、上皮細胞中增殖,引起局部炎癥和免疫反應(包括IgA分泌,水腫、淋巴細胞侵潤和血管通透性增加)。病毒在局部大量增殖后侵入血循環,成為第一次病毒血癥,播散侵入不同器官包括腮腺和中樞神經系統等器官,引起腮腺炎和腦膜炎。在這些器官中增殖后,病毒再次侵入血循環,成為第二次病毒血癥,播散侵入第一次病毒血癥未曾侵入的器官引起不同器官的炎癥。故臨床上有不同器官病變相繼發生。腮腺炎一非化膿性炎癥為特征。包括間質組織水腫,點狀出血,淋巴細胞侵潤和腺泡,腺管中充滿壞死細胞,滲出物及多形核細胞。并有局部上皮細胞水腫,壞死。因之唾液腺淀粉酶排出受阻,使血及尿中淀粉酶增加。此種病變也見于睪丸,胰腺及其他器官。腦組織病變可

10、呈急性病毒性腦膜炎病變,包括神經細胞變性、壞死和炎性侵潤,亦可呈感染后腦脊髓炎變化,包括血管周圍脫髓鞘,淋巴細胞侵潤和星狀細胞增生等。有時可見室管細胞壞死,結疤使大腦導水管狹窄,形成顱內積水。【臨床表現】 :潛伏期1425日,平均18日。部分病例發病前有非特異性的前驅癥狀,如發熱、畏寒。頭痛、食欲減退全身不適等。12日后有顴骨弓后酸痛,腮腺逐漸明顯腫大,體溫上升可達39以上。兒童患者癥狀較輕,可無明顯前驅癥狀。腮腺腫大先有一側開始,14日后又累及對側。雙側腮腺腫大者約占75%。腫大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后、下發展,疼痛明顯,觸之有彈性感及壓痛。局部皮膚發亮但不紅,表面發熱但不化膿。表面皮下軟組織

11、可有水腫。腫脹在13日達于高峰,再持續45日后逐漸消退。全程1014日。腮腺管口早期可有紅腫。 頜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時受累,或單獨出現。頜下腺腫大,頸前下頜腫脹,可觸及橢圓形腫大的腺體。舌下腺腫大可見舌及頸前下頜腫脹,并出現吞咽困難。 妊娠前3月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常引起胎兒死亡及流產。 除腮腺腫大外,病者可出現腦膜炎、腦膜腦炎、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為腮腺炎病毒侵犯所引致可伴隨腮腺炎先后出現,一般認為是并發癥。【健康教育】 :1、要保持口腔衛生,防止繼發細菌感染。指導和協助病人經常用生理鹽水或復2、方硼酸水漱口,多飲水,以利于降溫。3、流行期間不串門,外出戴口罩。4、對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及污

12、染物應進行消毒處理。5、一旦出現并發癥,應立即住院治療。6、如病人出現睪丸炎并發癥時,應用丁字帶將睪丸托起。飲食指導(1)患病期間,應忌油膩、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忌吃燥熱和滋補性食物。(2)給予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和半流質飲食。如:小麥湯、綠豆湯、面片、粥、龍須面幾面條。(3)注意飲食衛生,多飲水。疾病指導(1)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本病病因、臨床表現,爭取患者及其家屬的配合。 (2)預防水痘的關鍵在于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 (3)預防感染的傳播,采取呼吸道隔離至皰疹全部結痂或出疹后7日止【治療原則】1. 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及給易消化和富含營養的飲食,做好口腔及皮膚護理。2 清熱、解毒、抗炎3 對

13、癥 申請書 為了配合南陽衛計委對我院手足口病的督導工作順利進行,需院方購置的物品列舉如下:病房(PICU)需醫療設備: 小兒無創呼吸機1臺 除顫儀1臺 小兒喉鏡 1套 氣管插管(型號大、中、小)各1 簡易呼吸氣囊面罩(中、小型號) 外科口罩 小噴壺(2個)人員配備需:醫護人員 各1名 發熱門診需設備:電腦1臺留觀室:被褥3套 申請人:高景華 姜克蓮 2016-05-10肺部感染的健康宣教 尊敬的 患者(家屬): 感謝您對我們的信任、選擇來我院就醫,我們將盡力為您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使您早日康復。您的主管醫生: 責任護士: 科主任:高景華 護士長:郭玉變 肺部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損傷、等引起的肺部炎癥。【傳播途徑】 主要是通過病原體可通過以下途徑引起感染。(1)、吸入,包括空氣中的病原體和上呼吸道的定植菌誤吸(2)、血行播散(3)、臨近部位感染蔓延。 【臨床表現】 細菌性肺炎變化大,可輕可重,決定于病原體和宿主狀態。常見癥狀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癥狀加重,伴或不伴胸痛。肺部病變范圍大者可有呼吸困難、呼吸窘迫。發熱較常見,重癥者可有呼吸急促、鼻翼煽動、發紺等。早期肺部體征不明顯,肺實變時可有語顫增強,叩診濁音及濕性啰音。【治療原則】 主要抗感染及對癥治療。【護理措施】1保持病室安靜調節適當的溫度和濕度,并經常用溫水沖漱口腔,禁食冰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