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暢游學海敢搏風浪誓教金榜題名。決戰(zhàn)高考,改變命運。凌風破浪擊長空,擎天攬日躍龍門第一節(jié) 地球和地球儀第一課時【重點】(1)會觀察地球儀。(2)準確辨認經線和緯線、緯度和經度、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難點】(1)會觀察地球儀、使用地球儀。(2)東西半球劃分。(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課前準備】1、學生課前準備:分小組、每小組至少準備一小地球儀、乒乓球、鐵絲、膠布等。2、教學器材:教學地球儀。教學設計: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學生討論、小組交流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學生舉例反映地球形狀的事例。學生
2、看圖“地球的大小”,讀出地球的大小提問、引導,師生共同總結。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觀察地球儀,制作簡易地球儀引導、指導、評定、表揚緯線和經線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問題,看圖思考、回答。指圖、引導,邊提問、邊啟發(fā)、邊與學生討論,讓學生分析、歸納規(guī)律,并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利用經緯網定位學生讀圖回答問題,小組討論,互幫互學。提問,及時糾正、輔導?!窘虒W過程】(導入新課)同學們,在晴朗的白天,我們能夠看到太陽像一個火紅的圓球;在十五的夜晚,我們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圓盤。那么,我們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樣的? (板書)地球的形狀、大小1、地球的形狀(展示圖片)地球衛(wèi)星照片(提問)地球是什么形狀?(引導)地球是
3、一個球體,在今天看來已經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在古代卻是一個難解的謎。人們對地球的認識,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提供的圖片“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學生討論學習,小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天園地方 天如斗笠 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證實球體 地球衛(wèi)星照片)(提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根據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說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狀的事例嗎?A、(可能出現的事例):站在海邊,搖望遠處駛來船只,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目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圖“觀測帆船”)B、(事例2)發(fā)生月食偏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日
4、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C、還有地球儀和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航行。(提問)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組同學可以充分的討論,教師啟發(fā)、解釋。)(總結)準確反映地球形狀科學證明是地球衛(wèi)星照片。(討論)從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總結)任何一個真理的發(fā)現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甚至以生命為代價。板書:2、地球的大?。ǔ修D)現代的科學技術不僅認識了地球的形狀,而且精確的測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展示圖片)地球的大?。▽W生活動)讓學生讀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地球周長約4萬千米。(
5、講解)精確測量表明,從地心到北極的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赤道半徑的長度比北極半徑的長度多21千米。實際上這些差別同巨大的地球來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我們通常用平均半徑來表示地球的大小。(板書)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展示)地球儀(提問)1.地球儀與地球真實的原貌有什么區(qū)別?2、地球儀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啟發(fā)學生積極回答)(講述)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教師再繼續(xù)總結補充地球儀的特點。地球儀是地球縮小的模型。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等。地球儀上
6、有一些在地球上實際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確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經緯網和經緯度。地球儀上還有一個能使地球模型轉動的地軸,而這個地軸在地球上卻沒有。(板書)三、制作簡易地球儀(學生活動)引導學生參看教材提供的關于地球儀模型制作的活動進行制作。在制作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導,強調制作環(huán)節(jié)中的要領,通過制作地球儀起到鞏固本節(jié)知識的作用。最后,評出制作最好的優(yōu)勝組,進行表揚。(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回憶本節(jié)學習的主要內容?!景鍟O計】第一節(jié) 地球和地球儀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1、地球的形狀2、地球的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三、制作簡易的地球儀第二課時 “地球和地球儀”【重點】(1)會觀察地球儀。(2
7、)準確辨認經線和緯線、緯度和經度、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倦y點】(1)會觀察地球儀、使用地球儀。(2)東西半球劃分。(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課時內容】認識緯線和經線【教學過程】(展示圖片)教材提供的圖“簡化地球儀上的點和線”(學生活動)結合自己的地球儀觀察思考,同學先小組交流,推薦發(fā)言人回答下列問題:1、緯線的特點,經線的特點。2、認識地軸、南極、北極。(提問)地球真有一根軸嗎?地球表面能畫出多少條經線和緯線?(學生活動)(展示圖片)教材提供的“地球儀上的經線”、“地球儀上的緯線”(引導學生讀圖并回答下列問題)1、經線呈什么形狀?緯線又是什
8、么形狀?2、認識本初子午線、赤道;區(qū)別南緯、北緯、東經、西經。讓學生讀出赤道、本初子午線的度數。(展示地圖)五帶分布圖(學生活動)1、引導學生繼續(xù)找出:北回歸線、北極圈、南回歸線、南極圈。2、請同學們在圖上描畫出00、300、600三條緯線,教師補充低、中、緯度的劃分。(讓學生在地球儀標出低緯、中緯、高緯的三個區(qū)域。)(展示圖片)教材提供的圖片“南北半球的劃分”和“東西半球的劃分”(學生活動)結合地球儀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組成的經線圈。(提問)1、南北半球是怎樣劃分的?2、東西半球是怎樣劃分的?(南北半球的劃分比較容易,讓學生說出。東西半球的劃分比較難,教師指圖引導,讓學生充分
9、想象、理解。)(學生活動)結合地球儀,教師采取問題教學法,邊提問、邊啟發(fā)與學生討論,完成下列問題:1、比較不同的經線長度有什么變化。不同的緯線的長度是否相等?2、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呢?讓學生完成教材的“活動”中第二問題“小明的暑期夏令營”,問:小明能否找到夏令營地點?為什么?(總結:找不到該點,400的緯線南北半球各有1條,1160的經線有2條。)(學生活動)1、在地球儀上找出分別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兩側的大洲。2、在地球儀上找出分別位于低緯、中緯、高緯三個區(qū)域的國家各一個。(通過上面的練習,強化練習了地球儀的使用,對發(fā)言積極、答案正確的同學,教師應及時表揚鼓
10、勵)【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回憶本節(jié)學習的主要內容?!景鍟O計】四、緯線和經線第三課時 “地球和地球儀”【重點】(1)會觀察地球儀。(2)準確辨認經線和緯線、緯度和經度、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倦y點】(1)會觀察地球儀、使用地球儀。(2)東西半球劃分。(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課時內容】利用經緯線確定位置【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了經緯線的特征和經緯度的劃分,為了鞏固所學知識,希望同學們認真完成下列表格。 緯線(圈)經線(圈)形狀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長度的分布
11、0; 標度的范圍 度數的變化規(guī)律 經緯度的表示方法 劃分地球半球的界線 數量特征 五、利用經緯網定位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怎樣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確切地理位置?(展示圖片)教材提供的地圖“經緯網”,在圖上選出經緯網的交點A、B、C點。(讓學生讀出A、B、C 點的經緯度。教師及時糾正,輔導。)引入:通過上面的練習,你認為用經緯網確定某一點的位置,有什么規(guī)律?(啟發(fā)學生與生活實際聯系一下,不難發(fā)現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樣。)引入:如果有一航行的輪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難,你怎樣能準確的報出遇難輪船的位置,而及時的救援?(學生運用經緯網知識,不難回答)展示地球儀:讓學生在地球儀上找出北京、倫敦、莫斯科的經緯線度數。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下列事件的發(fā)生地。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第一批碎片墜落在44.40S、1500W 。臺風“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經移至2800N、125.30E。強化訓練:1、組織學生討論,填出下表:最后讓學生互相對答案。經緯度數判斷東西半球判斷南北半球300E、200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推動產教融合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
- 保障校園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與執(zhí)行方案
- 雙11的活動策劃方案
- 班主任如何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計劃
- 班級共建共享的理念推廣計劃
- OA工作流系統(tǒng)操作培訓大綱
- 幼兒園科學實驗活動設計計劃
- 小企業(yè)主的財務管理技巧計劃
- 年度報告及建議書計劃
- 保安工作與客戶關系管理的關聯計劃
- 小升初數學銜接講座
- HR用工風險課件
- 第一類醫(yī)療技術目錄(一甲醫(yī)院)
- 護理給藥制度課件
- 輥涂型卷煙接嘴膠動態(tài)流變性能對其上機適用性的影響
- 《高一歷史百日維新》課件
- 攪拌站安全生產檢查與隱患排查表格清單
- DB36T+744-2023廢舊輪胎橡膠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 智能化巖土工程監(jiān)測
- 人力資源合作對接協(xié)議范文正規(guī)范本(通用版)
- 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生物的多樣性》測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