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Z32上行式移動模架_第1頁
DSZ32上行式移動模架_第2頁
DSZ32上行式移動模架_第3頁
DSZ32上行式移動模架_第4頁
DSZ32上行式移動模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業專注專一、上承式移動模架造橋機特點、上承式移動模架造橋機特點 上承式移動模架主要特點為:承重的主梁系統位于橋上承式移動模架主要特點為:承重的主梁系統位于橋面上方,外模系統吊掛在承重主梁上,主梁系統通過支腿面上方,外模系統吊掛在承重主梁上,主梁系統通過支腿支撐在梁端、墩頂或承臺上。支撐在梁端、墩頂或承臺上。 過孔時外模系統橫向開啟過孔時外模系統橫向開啟(或打開)以避開橋墩。外模系統隨主梁系統一同縱移。(或打開)以避開橋墩。外模系統隨主梁系統一同縱移。支腿可自行向前倒裝或利用輔助吊機倒裝。上承式移動模支腿可自行向前倒裝或利用輔助吊機倒裝。上承式移動模架占用橋下凈空小,對低矮橋墩具有很強的適應性

2、,且施架占用橋下凈空小,對低矮橋墩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且施工首跨和末跨或跨連續梁施工更方便(不需拆除主梁),工首跨和末跨或跨連續梁施工更方便(不需拆除主梁),能滿足通過高壓線等障礙物的凈空要求。短距離轉場方便,能滿足通過高壓線等障礙物的凈空要求。短距離轉場方便,拆除外模系統可直接通過隧道。拆除外模系統可直接通過隧道。2、上承式移動模架的分類、上承式移動模架的分類2.1 外模旋轉打開式外模旋轉打開式2.2 底模平開式底模平開式2.3 外模系統平開式外模系統平開式3、結構組成、結構組成 DSZ32/900上承自行式移動模架系針對鐵路客運專線雙線整上承自行式移動模架系針對鐵路客運專線雙線整孔橋梁施工而

3、設計,為上承式結構,能夠自行倒裝支腿。主要由主孔橋梁施工而設計,為上承式結構,能夠自行倒裝支腿。主要由主梁系統、外模系統、后主支腿、中主支腿、前輔助支腿、吊掛小車、梁系統、外模系統、后主支腿、中主支腿、前輔助支腿、吊掛小車、橋面軌道、電氣液壓系統及輔助設施等部分組成。橋面軌道、電氣液壓系統及輔助設施等部分組成。3.1 主梁系統主梁系統 主梁系統由并列的主梁系統由并列的2組縱梁組縱梁+連接梁、挑梁組成,主要連接梁、挑梁組成,主要吊掛外模板系統等設備重量及鋼筋、混凝土等結構材料重吊掛外模板系統等設備重量及鋼筋、混凝土等結構材料重量。量。 每組縱梁由每組縱梁由3節承重鋼箱梁節承重鋼箱梁(13m+12

4、m+13m)+3節導梁節導梁(2*10m+12m)組成,全長組成,全長70m,相鄰兩組縱梁中心距為相鄰兩組縱梁中心距為6米。澆注狀態時,鋼箱梁的設計剛度大于米。澆注狀態時,鋼箱梁的設計剛度大于1/700。鋼箱梁。鋼箱梁長長13米,高米,高2.92米,翼緣板寬米,翼緣板寬1.6米,腹板中心距米,腹板中心距1.5米。米。鋼箱梁接頭采用螺栓節點板聯結。鋼箱梁接頭采用螺栓節點板聯結。 導梁桁架式結構,接頭為銷軸連接。導梁桁架式結構,接頭為銷軸連接。3.2 外模系統外模系統 外模系統由吊掛框架、吊桿、底模、側模、可調支撐系組成,荷載通過外外模系統由吊掛框架、吊桿、底模、側模、可調支撐系組成,荷載通過外模

5、板經可調支撐系傳遞給吊掛框架,吊掛框架通過吊桿和主梁的牛腿最后傳遞給模板經可調支撐系傳遞給吊掛框架,吊掛框架通過吊桿和主梁的牛腿最后傳遞給主梁系統。底模和側模的線性調整通過可調支撐系調整,以達到精度要求。主梁系統。底模和側模的線性調整通過可調支撐系調整,以達到精度要求。 外模系統的底模及吊掛框架底部外模系統的底模及吊掛框架底部從中部剖分,便于橫向打開和合攏從中部剖分,便于橫向打開和合攏。模板由面板及骨架組焊而成,其面板模板由面板及骨架組焊而成,其面板厚為:厚為:6mm8 mm;每塊模板在橫向;每塊模板在橫向和縱向都有螺栓連接。墩柱處的底模和縱向都有螺栓連接。墩柱處的底模現場使用散模組立并固定牢

6、靠。外模現場使用散模組立并固定牢靠。外模板應起拱,起拱度的設置應按造橋機板應起拱,起拱度的設置應按造橋機主梁承受的由實際混凝土荷載(包括主梁承受的由實際混凝土荷載(包括鋼筋)鋼筋)+內模自重產生的曲線特征值以內模自重產生的曲線特征值以及設計要求的預下拱度進行,以使成及設計要求的預下拱度進行,以使成橋后橋梁曲線與設計值吻合。模架就橋后橋梁曲線與設計值吻合。模架就位后,應調整底模標高(側模、翼模位后,應調整底模標高(側模、翼模也應隨底模一起起拱且必須是同一線也應隨底模一起起拱且必須是同一線型同一拱量),使其與所提供(或修型同一拱量),使其與所提供(或修正后)的預拱曲線特征值吻合。正后)的預拱曲線特

7、征值吻合。 外模的設計滿足外模的設計滿足32米梁且兼顧米梁且兼顧24m高梁的預制施工。高梁的預制施工。3.4后主支腿后主支腿 后主支腿共后主支腿共1套,位于主梁系統的尾部,支撐于已澆筑好的橋套,位于主梁系統的尾部,支撐于已澆筑好的橋梁端部,主要有立柱、下走行機構、液壓支撐系統等組成。梁端部,主要有立柱、下走行機構、液壓支撐系統等組成。 下走行機構為輪軌式,電機驅動,下走行機構為輪軌式,電機驅動,以實現主梁系統攜外模系統縱移過以實現主梁系統攜外模系統縱移過孔。孔。 豎向支撐油缸用于重載支撐,豎向支撐油缸用于重載支撐,并有機械鎖緊螺母,在打梁狀態實并有機械鎖緊螺母,在打梁狀態實現機械支撐。現機械支

8、撐。3.5 中主支腿中主支腿 中主支腿共中主支腿共1套,由支撐立柱豎和向支撐油缸等組成。套,由支撐立柱豎和向支撐油缸等組成。 中主支腿位于主梁系統的中部,直接支撐在墩頂上。中主支腿位于主梁系統的中部,直接支撐在墩頂上。3.6 前輔助支腿前輔助支腿 前輔助支腿共前輔助支腿共1套,由托棍機構、橫梁和立柱等組成。套,由托棍機構、橫梁和立柱等組成。 前輔助支腿設置在導梁前端,作為中主支腿吊掛過孔時的臨時支撐。前輔助前輔助支腿設置在導梁前端,作為中主支腿吊掛過孔時的臨時支撐。前輔助支腿直接支撐在墩頂。支腿直接支撐在墩頂。 縱移滑道與主梁腹板和縱移滑道與主梁腹板和導梁下弦桿相對,縱移支座導梁下弦桿相對,縱

9、移支座上設有減摩材料,以減少造上設有減摩材料,以減少造橋機縱移過孔的摩擦阻力。橋機縱移過孔的摩擦阻力。主梁下蓋板和導梁上蓋板上主梁下蓋板和導梁上蓋板上設置縱移軌道。設置縱移軌道。3.7 吊掛小車吊掛小車 吊掛小車共吊掛小車共1套,可沿導梁頂部的軌道縱向運動,用于吊掛前輔套,可沿導梁頂部的軌道縱向運動,用于吊掛前輔助支腿縱向移位過跨及前輔助支腿和中主支腿的位置調整。助支腿縱向移位過跨及前輔助支腿和中主支腿的位置調整。 吊掛小車主要由四輪臺車吊掛小車主要由四輪臺車 、1臺泵站和臺泵站和2根吊掛油缸組成,油缸用根吊掛油缸組成,油缸用于吊掛中主支腿和前輔助支腿。于吊掛中主支腿和前輔助支腿。3.8 液壓

10、系統簡介液壓系統簡介該系統由液壓泵站、垂直支承油缸、橫移水平油缸、控制元件及管路組成。該系統由液壓泵站、垂直支承油缸、橫移水平油缸、控制元件及管路組成。1)液壓泵站:包括油箱、液壓泵、電機、吸油濾清器、回油濾清器、溢流閥、壓力表、)液壓泵站:包括油箱、液壓泵、電機、吸油濾清器、回油濾清器、溢流閥、壓力表、油溫液位計等。支腿液壓泵站主要參數為:油溫液位計等。支腿液壓泵站主要參數為: 電機功率:電機功率:15kw;工作壓力:工作壓力:25Mpa; 額定壓力:額定壓力:31.5 Mpa;額定流量:額定流量:19.44L/min 液壓泵站共液壓泵站共4臺,每臺泵站可連接臺,每臺泵站可連接4根油缸根油缸

11、。2)400噸垂直支承油缸:該油缸為特殊訂貨購件,配有機械鎖定機構。噸垂直支承油缸:該油缸為特殊訂貨購件,配有機械鎖定機構。其主要參數為:其主要參數為: 缸徑桿徑:缸徑桿徑:410290;最大行程:最大行程:150mm;最大推力:最大推力:400t400噸垂直支承油缸共噸垂直支承油缸共4臺,安裝在造橋機的后主支腿和中主支腿上。臺,安裝在造橋機的后主支腿和中主支腿上。3)橫移水平油缸:該油缸配有液壓鎖定機構。其主要參數為:)橫移水平油缸:該油缸配有液壓鎖定機構。其主要參數為:缸徑桿徑:缸徑桿徑:9045;最大行程:最大行程:620mm最大推力拉力:最大推力拉力:15.9t11.9t(25Mpa)

12、銷軸孔徑銷軸孔徑40 mm;RT(厚)厚)=4545安裝距安裝距370+620 橫移水平油缸共橫移水平油缸共16臺,布置在主梁系統的兩側牛腿上,勇用于外模系統的橫向打開和臺,布置在主梁系統的兩側牛腿上,勇用于外模系統的橫向打開和閉合。閉合。4)吊掛油缸:該油缸配有液壓鎖定機構。其主要參數為:)吊掛油缸:該油缸配有液壓鎖定機構。其主要參數為:缸徑桿徑:缸徑桿徑:9045;最大行程:最大行程:620mm最大推力拉力:最大推力拉力:15.9t11.9t(25Mpa)銷軸孔徑銷軸孔徑40 mm;RT(厚)厚)=4545安裝距安裝距370+620吊掛油缸共吊掛油缸共2臺。臺。3.9 電氣控制系統電氣控制

13、系統 電氣系統采用電氣系統采用380V三相四線制交流供電,零線與機體連接,電源三相四線制交流供電,零線與機體連接,電源進線電纜容量不得小于進線電纜容量不得小于250A,由主梁配電柜接入后,分成由主梁配電柜接入后,分成4路:給路:給各泵站供電。各液壓站電氣系統采用變壓器和整流電路,為控制回各泵站供電。各液壓站電氣系統采用變壓器和整流電路,為控制回路提供路提供24V直流電源。直流電源。 整機設置相應的照明系統,滿足夜間施工作業要求。整機設置相應的照明系統,滿足夜間施工作業要求。3.10 輔助設施輔助設施 輔助設施包括爬梯、操作平臺、欄桿等。操作平臺和輔助設施包括爬梯、操作平臺、欄桿等。操作平臺和爬

14、梯是保證作業人員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以及方便模架爬梯是保證作業人員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以及方便模架的開啟與閉合。的開啟與閉合。 4、施工作業流程、施工作業流程 4.1 作業原理作業原理 移動模架造橋機利用橋梁端部、承臺和橋墩安裝支腿,支腿支移動模架造橋機利用橋梁端部、承臺和橋墩安裝支腿,支腿支撐主梁系統,外模及模架吊掛在主梁系統上撐主梁系統,外模及模架吊掛在主梁系統上 ,形成一個可以縱向移,形成一個可以縱向移動的橋梁制造平臺,完成橋梁的施工。動的橋梁制造平臺,完成橋梁的施工。 移動模架下落脫模,橫向開啟使其能夠通過橋墩,縱向前移過移動模架下落脫模,橫向開啟使其能夠通過橋墩,縱向前移過孔到達下一

15、施工位,橫向合攏再次形成施工平臺,完成下一孔施工。孔到達下一施工位,橫向合攏再次形成施工平臺,完成下一孔施工。4.2 標準作業流程標準作業流程 步驟步驟1:混凝土澆注完畢并達到張拉強度后:混凝土澆注完畢并達到張拉強度后,拆除內模撐桿拆除內模撐桿,張拉張拉,橋橋面鋪設軌道面鋪設軌道;解除吊桿、外模架下落脫模解除吊桿、外模架下落脫模,后主支腿作用在軌道上后主支腿作用在軌道上,前前輔助支腿托輥與軌道接觸輔助支腿托輥與軌道接觸,外模系統橫移開啟。外模系統橫移開啟。步驟步驟2:中主支腿脫空:中主支腿脫空,驅動后支腿下走行機構驅動后支腿下走行機構,使模架前移使模架前移一跨,此時前、中支腿重合;中支腿在墩頂

16、安裝錨固。一跨,此時前、中支腿重合;中支腿在墩頂安裝錨固。步驟步驟3:吊掛框架攜外模系統橫向合攏就位:吊掛框架攜外模系統橫向合攏就位;利用吊掛小車利用吊掛小車將前輔助支腿吊掛前移一孔就位,并在墩頂安裝錨固。將前輔助支腿吊掛前移一孔就位,并在墩頂安裝錨固。步驟步驟4:支腿系統豎向標高調整,鋼筋幫扎。:支腿系統豎向標高調整,鋼筋幫扎。步驟步驟5:穿吊桿,澆筑混凝土。穿吊桿,澆筑混凝土。4.3 首跨施工首跨施工 施工第一跨梁時,后主支腿站位在橋臺上,其余與標施工第一跨梁時,后主支腿站位在橋臺上,其余與標準跨施工時相同。準跨施工時相同。4.4 末跨施工末跨施工 末跨施工時,中支腿直接支撐在橋臺或既有橋

17、梁端部,前輔末跨施工時,中支腿直接支撐在橋臺或既有橋梁端部,前輔助支腿直接支撐在路基上或既有橋梁端部(原支腿立柱拆除)。助支腿直接支撐在路基上或既有橋梁端部(原支腿立柱拆除)。4.5 橋間轉場橋間轉場 移動模架施工完一座橋梁的最后一跨時,如要繼續架設另外一座橋梁,則架移動模架施工完一座橋梁的最后一跨時,如要繼續架設另外一座橋梁,則架橋機需要進行橋間轉移,移動模架的橋間轉移是用支腿橫梁下部安裝走行機構實橋機需要進行橋間轉移,移動模架的橋間轉移是用支腿橫梁下部安裝走行機構實現的。現的。 具體操作如下:具體操作如下: 最后一孔梁施工完畢后,整機橫移開啟,拆除中主支腿和前輔助支腿最后一孔梁施工完畢后,

18、整機橫移開啟,拆除中主支腿和前輔助支腿另外安另外安裝裝2 2套下走行機構套下走行機構驅動前、后走行機構,移動模架轉場。驅動前、后走行機構,移動模架轉場。4.6 過隧道方案過隧道方案 DSZ32移動模架造橋機可以在主梁不解體的情況下自行通過隧道,具體實現移動模架造橋機可以在主梁不解體的情況下自行通過隧道,具體實現步驟如下:步驟如下:完全拆除外模系統及主梁兩側的牛腿;拆除前、中支腿;完全拆除外模系統及主梁兩側的牛腿;拆除前、中支腿;另外安裝另外安裝2 2套下套下走行機構走行機構;驅動前、后走行機構,前進通過隧道。驅動前、后走行機構,前進通過隧道。序號序號 項項 目目 技術規格及特性技術規格及特性

19、1 設備型號設備型號 DSZ32/900 上承自行式移動模架(自定義)上承自行式移動模架(自定義) 2 施工使用工法施工使用工法 逐跨整孔原位現澆逐跨整孔原位現澆 3 總體方案總體方案 橋面上或墩頂支撐,兩根縱向主梁吊掛模板系統橋面上或墩頂支撐,兩根縱向主梁吊掛模板系統 4 適用橋跨適用橋跨 跨度跨度32.7m,梁重小于,梁重小于 900t/的簡支或先簡支后連續的簡支或先簡支后連續預應力混凝土雙線整孔箱梁預應力混凝土雙線整孔箱梁 5 適應縱坡適應縱坡 2.0 6 適應曲線半徑適應曲線半徑 2500m 7 環境風壓要求環境風壓要求 移位時最大允許風壓移位時最大允許風壓 150N/ m2 澆注時最

20、大允許風壓澆注時最大允許風壓 800 N/ m2(否則錨固)(否則錨固) 8 自動化方式自動化方式 豎向頂落用大噸位分離式千斤頂實現豎向頂落用大噸位分離式千斤頂實現 縱向移位用電機驅動完成縱向移位用電機驅動完成 模架橫向開、合采用液壓油缸完成模架橫向開、合采用液壓油缸完成 支腿自動前行倒裝支腿自動前行倒裝 9 前主支腿最大支點反力前主支腿最大支點反力 約約 2*385 噸噸 10 后主支腿最大支點反力后主支腿最大支點反力 約約 2*280 噸噸 11 前輔助支腿最大支點反力前輔助支腿最大支點反力 約約 2*95 噸噸 12 整機使用總功率整機使用總功率 約約 95 kW 13 動力條件動力條件

21、 4AC、380V、50Hz 14 液壓系統壓力液壓系統壓力 32MPa 15 移位速度移位速度 1.5m/min 18 主梁撓度主梁撓度 小于小于 L/700 (僅考慮混凝土荷載和內模的自重引起的撓度(僅考慮混凝土荷載和內模的自重引起的撓度) 19 過孔穩定系數過孔穩定系數 K1.5 20 運輸條件運輸條件 最大單件重小最大單件重小于于22t, 最大單件尺寸小于最大單件尺寸小于 13 m2.9 m1.72 m,滿足鐵路、公路運輸限界,滿足鐵路、公路運輸限界 21 單臺總重量單臺總重量 約約 530t(不含支座處散模)(不含支座處散模) 22 設計施工周期設計施工周期 12 天天/跨跨 5、主要技術參數、主要技術參數6 6、主要技術特點、主要技術特點 DSZ32/900型上承自行式移動模架采用上承自行式結構,利用梁端、橋墩安型上承自行式移動模架采用上承自行式結構,利用梁端、橋墩安裝支腿,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其具體特點為:裝支腿,具有良好的穩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