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CECS 02:2005中國工標準化標準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強度技術規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ng strength of concrete by ultrasonic-rebound combined method2005 北京中國工標準化標準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強度技術規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ng strength of concrete by ultrasonic-rebound combined methodCECS 02:2005主編:中國科學批準:中國工標準化施行日期:2005 年 1
2、2 月 1 日中國工業2005 北京- 1 -前言標準化2000 年第一批推根據(2000)建標協15 號文中國工薦性標準制、修訂計劃的要求,對原規程進行了修訂。本規程在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強度技術規程CECS 02:88 的基礎上,吸收了國內外超聲檢測儀器的最新成果和超聲檢測技術的新經驗,結合我國建設工程中混質量檢測的實際需要進行了修訂。本規程的主要內容是:1 總則,2 術語、符號,3 回彈儀,4 混超聲波檢測儀器,5測彈值和聲速值的測量及計算,6結構混強度推定。本規程主要修訂的內容是:1 規定了混回彈儀的檢定方法;2 增加了超聲波角測、平測及其聲速計算方法;3 擴大了測強曲線的適用范圍;4
3、 改變了結構混強度的推定方法。根據計委19861649 號文關于請中國工標準化委員會負責組織推薦性工標準試點工作的要求,現批準發布標準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強度技術規程,編號為 CECS 02:2005,推薦給工程設計、施工、使用采用。自本規程施行之日起,原規程 CECS 02:88 廢止。本規程由中國工標準化混結構專業委員會 CECS/TC5 歸口管理,由中國(北京北三環東路 30 號,:100013)負責解釋。在施科學結構行過程中,如發現需要修改或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資料徑寄解釋。主編:中國科學參編:陜西省科學研究設計院、廣西區科學研究設計院、湖南大學土木工、中建科研設計院、浙江省科學、山東
4、樂陵市回彈儀廠。主要起草人:邱 平、成、成、張 曉、王明堂。中國工標準化2005 年 10 月 1 日- 2 -目次1總則2術語、符號2.1 術語2.2 主要符號3回彈儀3.1一般規定3.2檢定要求3.3維護保養4 混超聲波檢測儀器4.1一般規定4.2換能器技術要求4.3校準和保養5 測彈值和聲速值的測量及計算5.1一般規定5.2回彈測試及回彈值計算5.3超聲測試及聲速值計算6 結構混強度推定附錄 A建立或地區混強度曲線的基本要求附錄 B超聲波角測、平測和聲速計算方法B.1超聲波角測方法B.2超聲波平測方法附錄 C測區混強度換算C.1 測區混強度換算表(卵石)C.2 測區混強度換算表(碎石)附
5、錄 D綜合法測定混強度曲線的驗證方法附錄 E用實測空氣聲速法校準超聲儀附錄 F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表附錄 G結構混抗壓強度計算表本規程用詞說明附:條文說明- 3 -1 總則1.0.1為了統一采用中型回彈儀、混超聲波檢測儀綜合檢測并推斷混結構中普通混抗壓強度的方法,做到技術先進、安全可靠、合理、方便使用,制定本規程。1.0.2在正常情況下,混強度的驗收和評定應按現行有關標準執行。當對結構中的混有強度檢測要求時,可按本規程進行檢測,并推定結構混的強度,作為混結構處理的一個依據。1.0.3本規程不適用于檢測因凍害、化學侵蝕、火災、高溫等已造成表面疏松、剝落的混。1.0.4按本規程進行工程檢測的,應通過
6、專業培訓并持有相應的資格。1.0.5采用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及推定混強度,除應遵守本規程外,尚應符合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 4 -2 術語、符號2.1 術語2.1.1 檢測單元 Detective element按照檢測要求確定的混結構的組成單元。2.1.2 測區 Detecting region在進行結構或構件混強度檢測時確定的檢測區域。2.1.3 測點 Detecting point測區內的檢測點。2.1.4 超聲回彈綜合法 Ultrasonic-rebound combined method根據實測聲速值和回彈值綜合推定混強度的方法。本方法采用帶波形顯示器的低頻超聲波檢測儀,并配置頻
7、率為 50100kHz 的換能器,測量混中的超聲波聲速值,以及采用彈擊錘沖擊能量為 2.207J 的混回彈儀,測量回彈值。2.1.5 超聲波速度 Velocity of ultrasonic wave在混中,超聲脈沖波時間內的距離。2.1.6 波幅 Amplitude of wave超聲脈沖波通過混被換能器接收后,由超聲波檢測儀顯示的首波信號的幅度。2.1.7 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值 Conversion value for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ofconcrete at detecting region根據測區混中的聲速代表值和回彈代表值,通過測強曲線換算所得的該
8、測齡期混的抗壓強度值。2.1.8 混抗壓強度推定值 Inferable value for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concrete根據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值推定的結構或構件中現齡期混的抗壓強度值。- 5 -2.2主要符號er 相對誤差;f c 結構或構件第i 個測區的混抗壓強度換算值;cu,if cu,e 結構混抗壓強度推定值;f c 結構或構件最小的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值;cu,minf o 混立方體試件的抗壓強度實測值;cuf o 混芯樣試件的抗壓強度實測值;corli 第i 個測點的超聲測距;m c 結構或構件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值的平均值;fcun 測,測點數,立方
9、體試件數,芯樣試件數;Ri 第i 個測點的有效回彈值;R 測彈代表值;Ra 后的測彈代表值;R a a 測試角度為時的測彈值;R t 、 Rb 測量混澆筑頂面或底面時的測彈值;aas 結構或構件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值的標準差;cfcuTk 空氣的攝氏溫度;ti 第i 個測點的聲時讀數;t0 聲時初讀數;v 測區混中聲速代表值;v a 后的測區混中聲速代表值;vk 空氣中聲速計算值;vo 空氣中聲速實測值;- 6 -vi 第i 點個測點的混 回彈儀測試角度;中聲速值;b 超聲測試面的聲速系數;系數;l 平測聲速系數。- 7 -3回彈儀3.1一般規定3.1.1 所采用的回彈儀應符合計量檢定規程混回彈
10、儀JJG 817 的要求,并通過技術鑒定,必須具有證和檢定證,并應具有中國計量器具CMC證標志。3.1.2所采用的回彈儀應符合下列標準狀態的要求:1水平彈擊時,在彈擊錘脫鉤的瞬間,回彈儀彈擊錘的沖擊能量應為 2.207J;2彈擊錘與彈擊桿碰撞的瞬間,彈擊拉簧應處于自由狀態,檢定器上指針滑塊刻線應置于“0”處;3在洛氏硬度 HRC 為 60±2 的鋼砧上,回彈儀的率定值應為 80±2。3.1.3回彈儀使用時,環境溫度應為-440。3.2檢定要求3.2.1回彈儀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經檢定檢定后方可使用:1新回彈儀啟用前;2超過檢定有效期;3累計彈擊次數超過 6000 次;4經常
11、規保養后,鋼砧率定值不;5嚴重撞擊或其他損害。3.2.2回彈儀應由有資格的檢定按照現行計量檢定規程混回彈儀JJG 817的規定進行檢定。3.2.3在下列情況之一時,回彈儀鋼砧上進行率定試驗:1回彈儀當天使用前后;2測試過程中對回彈儀性能有懷疑時。當回彈儀率定值不在 80±2 范圍內時,應按本規程第 3.3 節的要求,對回彈儀進行常規保養后再進行率定。若再次率不到要求,則應送檢定檢定。3.2.4 回彈儀率定試驗宜在干燥、室溫 535條件下進行。率定時,鋼砧應穩固地平放在剛度大的物體上。測定回彈值時,取連續向下彈擊三次的穩定回彈值計算平均值。彈擊桿應分三次旋轉,每次宜旋轉 90°
12、;。每旋轉一次彈擊桿,率定平均值應為 80±2。- 8 -3.3維護保養3.3.1回彈儀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常規保養:1彈擊超過 2000 次;2對檢測值有懷疑時;3鋼砧上的率定值不符合要求。3.3.2回彈儀的常規保養應符合下列規定:1使彈擊錘脫鉤后取出機芯,卸下彈擊桿,取出緩沖壓簧,并取出彈擊拉簧和拉簧座;2機芯各零部件,重點中心導桿、彈擊錘和彈擊桿的內沖擊面。后在中心導桿上薄薄涂抹鐘表油,其他零部件均不得抹油;3機殼內壁,卸下刻度尺,并檢查指針,其摩擦力應為 0.50.8N;4不得旋轉尾蓋上已緊固的調零螺絲;5不得或更換零部件;6保養后按本規程第 3.2.4 條的要求進行率定
13、試驗。3.3.3回彈儀使用完畢后,應使彈擊桿伸出機殼,清除彈擊桿、桿前端球面、刻度尺表面和外殼上的污垢、塵土。回彈儀不使用時,彈擊桿壓入儀器內,經彈擊后用按鈕鎖住機芯,將回彈儀裝入儀器箱,平放在干燥陰涼處。- 9 -4混超聲波檢測儀器4.1一般規定4.1.1所采用的混超聲波檢測儀應通過技術鑒定,必須具有證和檢定證。4.1.2用于混的超聲波檢測儀可分為下列兩類:1模擬式: 接收的信號為連續模擬量,可由時域波形信號測讀聲學參數;2數字式: 接收的信號轉化為離散數字量,具有、儲存數字信號、測讀聲學參數和對數字信號處理的智能化功能。4.1.3 所采用的超聲波檢測儀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超聲波檢測儀JG/
14、T 5004 的要求,并在計量檢定有效期內使用。4.1.4超聲波檢測儀應滿足下列要求:1具有波形清晰、顯示穩定的示波裝置;聲時最小分度值為 0.1s;23具有最小分度值為 1dB 的信號幅度調整系統;4接收放大器頻響范圍 10500kHz,總增益不小于 80dB,接收靈敏度(信噪比 3:1時)不大于 50 V;5電源電壓波動范圍在標稱值±10%情況下能正常工作;6連續正常工作時間不少于 4h。4.1.5模擬式超聲波檢測儀還應滿足下列要求:1具有手動游標和自動整形兩種聲時測讀功能;2數字顯示穩定,聲時調節在 2030s 范圍內,連續靜置 1h 數字變化不超過±0.2 s。4.
15、1.6數字式超聲波檢測儀還應滿足下列要求:1具有、儲存數字信號并進行數據處理的功能;2具有手動游標測讀和自動測讀兩種方式。當自動測讀時,在同一測試條件下,在 1h內每 5min 測讀一次聲時值的差異不超過±0.2s;3自動測讀時,在顯示器的接收波形上,有光標指示聲時的測讀位置。4.1.7超聲波檢測儀器使用時,環境溫度應為 040。4.2換能器技術要求4.2.1換能器的工作頻率宜在 50100kHz 范圍內。- 10 -4.2.2 換能器的實測主頻與標稱頻率相差不應超過±10%。4.3校準和保養4.3.1 超聲波檢測儀的聲時計量檢驗,應按“時-距”法測量空氣中聲速實測值vo(
16、附錄 E),并與按下列公式計算的空氣中聲速計算值vk 相比較,二者的相對誤差不應超過±0.5%。vk = 331.4 1 + 0.00367Tk式中 331.4 0時空氣中的聲速值(m/s);(4.3.1)vk 溫度為Tk 時空氣中的聲速計算值(m/s);Tk 測試時空氣的溫度()。4.3.2 檢測時,應根據測試需要在儀器上配置合適的換能器和高頻電纜線,并測定聲時初讀數t0 。檢測過程中如更換換能器或高頻電纜線,應重新測定t0 。4.3.3超聲波檢測儀應定期保養。- 11 -5測彈值和聲速值的測量及計算5.1一般規定5.1.1測試前宜具備下列資料:1工程名稱和設計、施工、建設、委托名
17、稱;2結構或構件名稱、施工圖紙和混設計強度等級;3水泥的品種、強度等級和用量,砂石的品種、粒徑,外加劑或摻合料的品種、摻量和混配合比等;4模板類型,混澆筑、養護情況和成型日期;5結構或構件檢測的說明。5.1.2檢測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按單個構件檢測時,構件上均勻布置測區,每個構件上測量不應少于10個;2同批構件按批抽樣檢測時,構件抽樣數不應少于同批構件的 30%,且不應少于 10 件;對一般施工質量的檢測和結構性能的檢測,可按照現行標準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 的規定抽樣。3 對某一方向不大于 4.5m 且另一方向不大于 0.3m 的構件,其測量可適當減少,但不應少于 5 個。5.
18、1.3按批抽樣檢測時, 符合下列條件的構件可作為同批構件:1混設計強度等級相同;2混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藝、養護條件和齡期基本相同;3構件種類相同;4施工階段所處狀態基本相同。5.1.4構件的測區布置宜滿足下列規定:1在條件時,測優先布置在構件混澆筑方向的側面;2測在構件的兩個對應面、相鄰面或同一面上布置;3測均勻布置, 相鄰兩測區的間距不宜大于 2m;4測避開鋼筋密集區和預埋件;5測區宜為 200 mm×200 mm;采用平測時宜為 400mm×400mm;- 12 -6 測試面應清潔、平整、干燥,不應有接縫、施工縫、飾面層、浮漿和油垢, 并應避開蜂窩、麻面部位。 必要
19、時,可用砂輪片清除雜物和磨平不平整處, 并擦凈殘留粉塵。5.1.5結構或構件上的測編號, 并測區位置和外觀質量情況。5.1.6對結構或構件的每一測區,進行回彈測試, 后進行超聲測試。5.1.7計算混抗壓強度換算值時,非同一測區內的回彈值和聲速值不得混用。5.2回彈測試及回彈值計算5.2.1回彈測試時,應始終保持回彈儀的軸線垂直于混測試面。宜首先選擇混凝土澆筑方向的側面進行水平方向測試。如不具備澆筑方向側面水平測試的條件,可采用非水平狀態測試, 或測試混澆筑的頂面或底面。5.2.2 測量回彈值構件測區內超聲波的發射和接收面各彈擊 8 點;超聲波單面平測時,可在超聲波的發射和接收測點之間彈擊 16
20、 點 。每一測點的回彈值,測讀精確度至 1。5.2.3測點在測區范圍內宜均勻布置, 但不得布置在氣孔或外露。相鄰兩測點的間距不宜小于 30mm;測點距構件邊緣或外露鋼筋、鐵件的距離不應小于 50 mm,同一測點只彈擊一次。5.2.4 測彈代表值應從該測區的 16 個回彈值中剔除 3 個較大值和 3 個較小值, 根據其余 10 個有效回彈值按下列公式計算:10110å iR =R(5.2.4)i=1式中R 測彈代表值, 取有效測試數據的平均值,精確至 0.1;Ri 第 i 個測點的有效回彈值。5.2.5 非水平狀態下測得的回彈值, 應按下列公式:Ra = R + Ra彈代表值;(5.2
21、.5)式中Ra Ra 后的測值, 按表 5.2.5 的規定采用。測試角度為時的測彈- 13 -表 5.2.5 非水平狀態下測試時的回彈值 Ra注:1. 當測試角度等于 0 時,值為 0; R 小于 20 或大于 50 時,分別按 20 或 50 查表;2. 表中未列數值, 可采用內插法求得,精確至 0.1。5.2.6在混澆筑的頂面或底面測得的回彈值, 應按下列公式:R = R + (R t + R b )(5.2.6)aaaR t 測量頂面時的回彈式中值, 按表 5.2.6 的規定采用;aR b 測量底面時的回彈值, 按表 5.2.6 的規定采用。a澆筑頂面或底面時的回彈值 R t 、 R b
22、表 5.2.6 測試混aa值為 0; R 小于 20 或大于 50 時,分別按 20 或 50 查表;時,采用后的回彈代表值 Ra ;注:1 .在側面測試時,2. 當先進行角度3 表中未列數值, 可采用內插法求得,精確至 0.1。5.2.7測試時回彈儀處于非水平狀態, 同時測試面又非混澆筑方向的側面,則應對測得的回彈值先進行角度, 然后對角度后的值再進行頂面或底面。- 14 -測試面R 或 Ra頂面 R t a底面 R b a20+2.5-3.025+2.0-2.530+1.5-2.035+1.0-1.540+0.5-1.0450-0.55000測試角度Ra回彈儀向上a回彈儀向下+90+60+
23、45+30-30-45-60-9020-6.0-5.0-4.0-3.0+2.5+3.0+3.5+4.025-5.5-4.5-3.8-2.8+2.3+2.8+3.3+3.830-5.0-4.0-3.5-2.5+2.0+2.5+3.0+3.535-4.5-3.8-3.3-2.3+1.8+2.3+2.8+3.340-4.0-3.5-3.0-2.0+1.5+2.0+2.5+3.045-3.8-3.3-2.8-1.8+1.3+1.8+2.3+2.850-3.5-3.0-2.5-1.5+1.0+1.5+2.0+2.55.3超聲測試及聲速值計算5.3.1 超聲測點應布置在回彈測試的同一測區內,每一測區布置
24、3 個測點。超聲測試宜優先采用對測或角測,當被測構件不具備對測或角測條件時,可采用單面平測(附錄 B)。5.3.2 超聲測試時,換能器輻射面應通過耦合劑與混測試面良好耦合。5.3.3 聲時測量應精確至 0.1ms, 超聲測距測量應精確至 1.0mm,且測量誤差不應超過±1%。聲速計算應精確至 0.01km/s。5.3.4 當在混澆筑方向的側面對測時,測區混中聲速代表值應根據該測3 個測點的混中聲速值,按下列公式計算:li13åv =(5.3.4)- t3ti=1i0式中 v 測區混中聲速代表值(km/s);li 第i 個測點的超聲測距(mm)。角測時測距按本規程附錄 B 第
25、 B.1 節計算;ti 第i 個測點的聲時讀數(ms);t0 聲時初讀數(ms)。澆筑的頂面或底面測試時, 測區聲速代表值應按下列公式5.3.5 當在混:va = b × v(5.3.5)式中 va 后的測區混中聲速代表值(km/s);b 超聲測試面的聲速系數,在混澆筑的頂面和底面間對測或斜測時,b =1.034;在混澆灌的頂面或底面平測時,測區混中聲速代表值應按本規程附錄 B 第 B.2 節計算和。- 15 -6結構混強度推定6.0.1 本規程規定的強度換算方法適用于符合下列條件的普通混:1 混用水泥應符合現行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 175、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
26、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GB 1344 和復合硅酸鹽水泥GB 12958 的要求;2 混用砂、石骨料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普通混用砂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的要求;3可摻或不摻礦物摻合料、外加劑、粉煤灰、泵送劑;4人工或一般機械攪拌的混或泵送混;5自然養護;6齡期 72000d;7混強度 1070MPa;結構或構件中第i 個測區的混6.0.2抗壓強度換算值,可按本規程第 5.2 節和第 5.3后的測彈代表值 Rai 和聲速代表值vai 后,優先采用節的規定求得測強曲線或地區測強曲線換算而得。和地區測強曲線時,按本規程附錄 D 通過驗證后,可按附錄 C 規定的6.0.3 當無統一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表換算
27、,也可按下列統一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公式計算:1 當粗骨料為卵石時:f c= 0.0056 v1 439 R1 769(6.0.3-1)cu,iaiai2 當粗骨料為碎石時:= 0.0162v1 656 R1 410f c(6.0.3-2)cu,iaiaif c 第i 個測區混式中抗壓強度換算值(MPa),精確至 0.1MPa。cu,i6.0.4測強曲線或地區測強曲線應按本規程附錄 A 的規定制定,并經工程質量監督主管部門組織審定和批準實施。或地區測強曲線的抗壓強度相對誤差er 應符合下列規定:測強曲線 相對誤差er £ 12% ;地區測強曲線 相對誤差er £ 14% 。其
28、中,相對誤差er 應按式(A.0.8-2)計算。- 16 -6.0.5 當結構或構件中的測不少于 10 個時,各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值的平均值和標準差應按下列公式計算:n= 1 åmf c(6.0.5-1)ccu,ifcuni=1s=(6.0.5-2)f ccuf c 結構或構件第i 個測區的混式中抗壓強度換算值(MPa);cu,im 結構或構件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值的平均值(MPa),精確至 0.1 MPa;cfcus 結構或構件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值的標準差(MPa),精確至 0.01 MPa。cfcun 測。對單個檢測的構件,取一個構件的測;對批量檢測的構件,取被抽檢構件測之總和。6
29、.0.6當結構或構件所采用的材料及其齡期與制定測強曲線所采用的材料及其齡期有較大差異時, 應采用同條件立方體試件或從結構或構件測取的混芯樣試件的抗壓強度進行。試件數量不應少于 4 個。此時,采用式(6.0.3)計算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值應乘以下列系數 。1采用同條件立方體試件時:nh = 1 åf of c/(6.0.6-1)cu,icu,in采用混芯樣試件i=12時:nh = 1 åf of c/(6.0.6-2)cor,icu,ini=1式中系數, 精確至小數點后兩位;f c 對應于第i 個立方體試件或芯樣試件的混抗壓強度換算值(MPa), 精cu,i確至 0.1MPa;
30、f o 第i 個混立方體(邊長 150mm)試件的抗壓強度實測值(MPa), 精確至cu,i0.1MPa;f o 第i 個混芯樣(100×100mm)試件的抗壓強度實測值(MPa),精確cor,i至 0.1MPa;- 17 -nå( f c ) 2 - n(m) 2cu,if ccu i=1n - 1n 試件數。fcu,e ,應按下列規定確定:6.0.7 結構或構件混抗壓強度推定值1當結構或構件的測區抗壓強度換算值中出現小于 10.0MPa 的值時,該構件的混抗壓強度推定值 fcu,e 取小于 10MPa。2當結構或構件中測少于 10 個時ff c=(6.0.7-1)cu,
31、ecu,minf c式中 結構或構件最小的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值(MPa),精確至 0.1MPa。cu,min3當結構或構件中測不少于 10 個或按批量檢測時f= m1.645 s(6.0.7-2)cu,ec cuc cuff6.0.8對按批量檢測的構件,當一批構件的測區混抗壓強度標準差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該批構件應全部重新按單個構件進行檢測:一批構件的混抗壓強度平均值mMPa,標準差 s>4.50 MPa;1c 25.0cfcufcu一批構件的混抗壓強度平均值m c = 25.050.0 MPa,標準差 s>5.50 MPa;2cfcufcu一批構件的混抗壓強度平均值m c 50.
32、0 MPa,標準差 s>6.503MPa。cfcufcu- 18 -附錄A建立或地區混強度曲線的基本要求A.0.1采用中型回彈儀, 并應符合本規程第 3.1 節的各項要求。A.0.2采用低頻超聲波檢測儀, 并應符合本規程第 4.1 節的各項要求。A.0.3選用的換能器應符合本規程第 4.2 節的各項要求。A.0.4混用水泥應符合現行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 175、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GB 1344 和復合硅酸鹽水泥GB12958 的要求, 混用砂、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普通混用砂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的要求。A.0.5 選用本地區常用水泥、粗骨料、細骨
33、料, 按常用配合比制作混強度等級為 C10C60 的、邊長 150mm 的立方體試件。A.0.6試件準備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試模應采用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鋼模;2每一混強度等級的試件數宜為 21 塊, 采用同一盤混均勻裝模振動成型;3試件拆模后如采用自然養護, 宜先放置在水池或濕砂堆中養護 7d, 然后按“品”字形堆放在不受日曬雨淋處,備在各齡期測試用;如采用蒸氣養護, 則試塊的養護制度應與構件預設的養護制度相同;4試件的測試齡期宜分為 7d、14d、28d、60d、90d、180d 和 365d;5對同一強度等級的混,在每個測試齡期測 3 個試件(一組)。A.0.7試件的測試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34、1整理試件。將被測試件四個澆筑側面上的塵土、污物等擦拭干凈,以同一強度等級混的 3 個試件作為一組,依次編號;2在試件測試面上標示超聲測點。 取試塊澆筑方向的側面為測試面, 在兩個相對測試面上分別畫出相對應的 3 個測點(圖 A.0.7);3 測量試件的超聲測距。采用鋼卷尺或鋼板尺,在兩個超聲測試面的兩側邊緣處逐點測量兩測試面的垂直距離,取兩邊緣對應垂直距離的平均值作為測點的超聲測距值l1 、l2 、l3 ;4測量試件的聲時值。在試件兩個測試面的對應測點位置涂抹耦合劑, 將一對發射和接收換能器耦合在對應測點上,并始終保持兩個換能器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逐點測讀聲時讀數t1 、t2 、t3 ,精確
35、至 0.1ms;5 計算聲速值。分別計算 3 個測點的聲速值vi 。取 3 個測點聲速的平均值作為該試件的混中聲速代表值v ,即:- 19 -3li1åv =(A.0.7)- t3ti=1i0式中 v 試件混中聲速值(km/s), 精確至 0.01km/s;li 第i 個測點超聲測距(mm),精確至 1mm;ti 第i 個測點混中聲時讀數( s),精確至 0.1s;t0聲時初讀數( s)。澆筑面圖 A.0.7 聲時測量測點布置示意6 測量回彈值。將試件超聲測試面的耦合劑擦拭干凈,再置于機上下承壓板之間,使另外一對側面朝向便于回彈測試的方向,然后加壓至kN并保持此。分別在試件兩個相對側
36、面上按本規程第5.2.1 條規定的水平測試方法各測點回彈值, 精確至 1。 剔除個最大值和個最小值,取余下個有效回彈值的平均值作為該試件的回彈代表值 R ,計算精確至 0.1。7 抗壓強度試驗。回彈值測試完畢后, 卸荷將回彈測試面放置在機承壓板正中,按標準普通混力學性能試驗方法GB/T 50081 的規定速度連續均勻加荷至破現行壞。計算抗壓強度實測值 f o ,精確至 0.1MPa。cuA.0.8 測強曲線應按下述步驟進行計算:1數據整理匯總。將各試塊測試所得的聲速值v 、回彈值 R 和試塊抗壓強度實測值f o 匯總;cu2 回歸分析。宜采用下列形式的回歸方程式計算:f c= avb Rc(A
37、.0.8-1)cu式中 a 常數項;- 20 -b=150mmb 、c 回歸系數;f c 混試件抗壓強度換算值(MPa)。cu3 誤差計算。測強曲線的相對誤差er 應按下列公式計算:f onå i=1cu,i(-1)2ccu infe =´100%(A.0.8-2)r式中er 相對誤差;f o 第 i 個立方體試件的抗壓強度實測值(MPa); 第i 個立方體試件按式(A.0.8-1)計算的抗壓強度換算值(MPa)。cu,if ccu,iA.0.9 回歸方程式的誤差如符合本規程第 6.0.4 條的要求, 則經有關部門批準后, 可作為或地區測強曲線。A.0.10 可根據回歸方程
38、(A.0.8-1),按系列回彈代表值和聲速代表值計算出混抗壓強抗壓強度換算表(- v - R )”,供速查用。f c度換算值, 列出“測區混cuaaA.0.11 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表只限于在建立測強曲線的立方體試件強度范圍內使用,不得外延。- 21 -附錄B超聲波角測、平測和聲速計算方法B.1超聲波角測方法B.1.1 當結構或構件被測部位只有兩個相鄰表面可供檢測時,可采用角測方法測量混中聲速。每個測區布置 3 個測點,換能器布置如圖 B.1.1 所示。墻2F柱子主筋S箍筋圖 B.1.1 超聲波角測示意B.1.2 布置超聲角測點時,換能器中心與構件邊緣的距離l1 、l2 不宜小于 200mm。B
39、.1.3 角測時超聲測距應按下列公式計算:l =+ l 2l 2(B.1.3)i1i2ili式中 角測第i 個測點的超聲測距 (mm);l1i 、l2i角測第i 個測點換能器與構件邊緣的距離(mm)。B.1.4 角測時,混中聲速代表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3v = 1 åli(B.1.4)- t03 i=1 ti式中 v 角測時混中聲速代表值(km/s);ti 角測第i 個測點的聲時讀數( s);t0 聲時初讀數( s)。- 22 -1B.2 超聲波平測方法B.2.1 當 結構或構件被測部位只有一個表面可供檢測時,可采用平測方法測量混中聲速。每個測區布置 3 個測點。換能器布置如圖 B.
40、2.1 所示。FSG(a) 平面圖(b)立面圖圖 B.2.1 超聲波平測示意F發射換能器;S接收換能器; G鋼筋軸線B.2.2 布置超聲平測點時,宜使發射和接收換能器的連線與附近鋼筋軸線成4050º,超聲測距l 宜采用 350450mm。B.2.3 宜采用同一構件的對測聲速vd 與平測聲速vp 之比求得系數l ( l =vdvp),對平測聲速進行。B.2.4 當被測結構或構件不具備對測與平測的對比條件時,宜選取有代表性的部位,以測距l =200mm、250mm、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逐點測讀相應聲時值t ,用回歸分析方法求出直線方程l = a +
41、 bt 。以回歸系數b 代替對測聲速vd ,再按本規程第 B.2.3條的規定對各平測聲速進行。B.2.5 平測時,后的混中聲速代表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lli3åva =(B.2.5)- t3ti=1i0式中 va 后的平測時混中聲速代表值 (km/s);liti 平測第i 個測點的超聲測距(mm); 平測第i 個測點的聲時讀數( s);l 平測聲速系數。- 23 -SFB.2.6 平測聲速可采用直線方程l = a + bt ,根據混澆筑的頂面或底面平測數據求得,后的混中聲速代表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v = lb3liå(B.2.6)- t3ti=1i0式中 bb =1.05,
42、底面平測b =0.95。超聲測試面的聲速系數,頂面平測- 24 -附錄C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C.1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表(卵石)注:1 表內未列數值可采用內插法求得,精確至 0.1MPa;2 表中 va (km/s)為后的測區聲速代表值, Ra 為后的測彈代表值;3 采用對測和角測時,表中 va 用 v 代替;當在側面水平回彈時,表中 Ra 用 R 代替;4 f c (MPa)為測區混抗壓強度換算值,也可按公式(6.0.3-1)計算。cu- 25 -vaf c cuRa3.803.823.843.863.883.903.923.943.963.984.004.024.0423.0-10.010.0
43、10.110.210.310.310.410.510.610.610.724.010.610.610.710.810.911.011.111.111.211.311.411.511.525.011.4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112.212.312.426.012.212.312.412.5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27.0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28.0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
44、14.814.915.115.229.014.814.915.015.115.215.315.415.615.715.815.916.016.130.015.715.815.916.016.216.316.416.516.616.816.917.017.131.016.616.716.917.017.117.317.417.517.617.817.918.018.232.017.617.717.818.018.118.218.418.518.718.818.919.119.233.018.618.718.819.019.119.319.419.619.719.820.020.120.334.0
45、19.619.719.920.020.220.320.520.620.820.921.121.221.435.020.620.820.921.121.221.421.521.721.922.022.222.322.536.021.721.822.022.122.322.522.622.823.023.123.323.523.637.022.722.923.123.223.423.623.823.924.124.324.524.624.838.023.824.024.224.424.624.724.925.125.325.525.725.826.039.024.925.125.325.525.7
46、25.926.126.326.526.726.927.127.240.026.126.326.526.726.927.127.327.527.727.928.128.328.541.027.327.527.727.928.128.328.528.728.929.129.329.629.842.028.428.728.929.129.329.529.730.030.230.430.630.831.143.029.729.930.130.330.630.831.031.231.531.731.932.232.444.030.931.131.331.631.832.132.332.532.833.033.233.533.745.032.132.432.632.933.133.433.633.934.134.334.634.835.146.033.433.733.934.234.434.734.935.235.435.736.036.236.547.034.735.035.235.535.836.036.336.636.837.13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創業公司股權轉讓合同
- 個人轉租租房合同協議
- 住建委房屋租賃合同樣本
- 短期臨時運輸合作協議2025
- Brand KPIs for pet supply online shop PetSmart in the United States-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2025年度行政訴訟法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150題)
- 2025年度個人消費貸款擔保合同樣本
- 2025年度采購服務的合同
- 家居裝修裝飾工程合同管理
- 中藥材購銷合同范本2025年
- 鐵路客車車輛電氣系統維護考核試卷
- DB34∕T 4235-2022 濃香窖泥檢測操作規程
-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辨識媒介信息
- 2024年東南亞紙巾商銷(AFH)市場深度研究及預測報告
- 服務質量保障措施及進度保障措施
- 七層垂直循環式立體車庫
- 中國子宮內膜增生管理指南(2022)解讀
- 酸棗仁湯的劑型研究
- 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附課標解讀)
-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答案及解析
- 人口社會學(第二版) 課件 第八章 婚姻家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