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古詩詞閱讀初步(十三)_第1頁
中學生古詩詞閱讀初步(十三)_第2頁
中學生古詩詞閱讀初步(十三)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學生古詩詞閱讀初步(十三)發布時間:2010-05-02 20:32九、諧音雙關 諧音雙關是漢語特有的修辭手法。它是根據漢語語音的特點,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語音同或音近的條件,使詩句產生明暗雙重意義。而這雙重意義,一層是字面的,一層是暗含的,暗含的意思往往才是作者的真意所在。諧音雙關作為一種辭格,在古代詩歌中占著特殊的地位。在中古時期的民歌中,也有許多運用雙關語的例子。這種手法在漢魏古詩中偶有出現,到了南朝樂府時就被大量的運用起來,并形成了一種嚴格的表達形式,即:上句述其語,下句釋其意。以兩句為一組,上句僅敘述一種事物或行為(行動),而下句則用雙關諧隱點明其意。特別是吳聲歌和

2、西曲歌,它們的風格多為纏綿婉轉,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細膩的感情。如: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懷絲”即諧音“懷思”。利用這種修辭手法,使感情曲折含蓄,表達出男女之間的纏綿之意。吳歌中運用諧音的還不止“絲”呢,他們還經常以芙蓉為夫容,以碑為悲,以布匹之匹為匹配之匹,以油為由,以髻為計,以星為心,以棋為期,以梳為疏。這些諧音字,大多為眼前常見的物名,生動形象,易在民間流傳。因此,諧音雙關成為吳聲西曲的重要藝術特點。唐詩也喜歡用諧音雙關表現愛情。而且,很多都是抒寫女主人公對愛情的無比堅貞。這類詩,由于諧音雙關的巧妙運用,把熱烈的愛,深厚的情,表達得形象具體,生動感人。竹枝詞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

3、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是巴渝(今四川省東部重慶市一帶)民歌中的一種。唱時,以笛、鼓伴奏,同時起舞。聲調宛轉動人。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依調填詞,寫了十來篇,這是其中一首摹擬民間情歌的作品。它寫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她愛著一個人,可還沒有確實知道對方的態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慮;既歡喜,又擔憂。詩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將這種微妙復雜的心理成功地與以表達。第一句寫景,是她眼前所見。江邊楊柳,垂拂青條;江中流水,平如鏡面。這是很美好的環境。第二句寫她耳中所聞。在這樣動人情思的環境中,她忽然聽到了江邊傳來的歌聲。那是多么熟悉的聲音啊!一飄到耳里,就知道是誰唱的了。第

4、三、四句接寫她聽到這熟悉的歌聲之后的心理活動。姑娘雖然早在心里愛上了這個小伙子,但對方還沒有什么表示哩。今天,他從江邊走了過來,而且邊走邊唱,似乎是對自己多少有些意思。這,給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這個人啊,倒是有點象黃梅時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它是晴天吧,西邊還下著雨,說它是雨天吧,東邊又還出著太陽,可真有點捉摸不定了。這里晴雨的“晴”,是用來暗指感情的“情”,“道是無晴還有晴”,也就是“道是無情還有情”。通過這兩句極其形象又極其樸素的詩,她的迷惘,她的眷戀,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畫出來了。這種根據漢語語音的特點而形成的表現方式,是歷代民間情歌中所習見的。它們是諧聲的雙

5、關語,同時是基于活躍聯想的生動比喻。它們往往取材于眼前習見的景物,明確地但又含蓄地表達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吳聲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這種諧聲雙關語來表達戀情。如子夜歌云:“憐歡好情懷,移居作鄉里。桐樹生門前,出入見梧子。”(歡是當時女子對情人的愛稱。梧子雙關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歡的的,子行由豫情。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的的,明朗貌。由豫,遲疑貌。芙蓉也就是蓮花。見蓮,雙關見憐。)七日夜女歌:“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桑蠶不作繭,晝夜長懸絲。”(因為會少離多,所以朝思暮想。懸絲是懸思的雙關。)這類用諧聲雙關語來表情達意的民間情歌,是源遠流長的,自來為人民群眾所喜愛。作家偶爾加以摹仿

6、,便顯得新穎可喜,引人注意。劉禹錫這首詩為廣大讀者所愛好,這也是原因之一。如唐朝詩人李商隱的名篇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首詩寫女子對情人刻骨銘心的思念和至死不渝的愛情。其高明之處是在頷聯:巧用諧音,一通過“絲”諧音“思”,比妙精警,巧用諧音,以蠶絲諧情思,以燭淚喻相思之淚,春蠶吐絲,連綿不斷,吐之既盡,命亦逐亡,蠟燭流淚,流之既干,身亦成燼。表明女子對愛情執著不渝,至死方休,其情足可以感天地,泣鬼神。再如以“柳”諧音的詩句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李白憶秦娥)從古到今,人們都一

7、直認為,“柳”是帶有離別意味的東西,折柳就代表惜別。“柳”,“留”的諧音,使折柳有相留之意,而且,在李白的眼中,西安霸陵橋的兩邊長滿垂柳,而霸陵橋是首都的門戶,這里是送別的地方,在霸陵橋折柳送別特別能表達傷離別的情感。故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因此,柳永在雨霖鈴中也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再如以“藕”諧“偶”(匹偶),以“蓮”諧“憐”的詩句殺荷不斷藕,蓮心已復生。(讀曲歌)這里以“藕”諧“偶”(匹偶),以“蓮”諧“憐”,委婉地表達了女子對戀人的思念。恰當地運用雙關手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可使語言幽默,饒有風趣。另一方面,諧音雙關的運用也能適應某種持殊語境的需要使其表達含蓄曲折、生動活潑,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如:我失驕楊君失柳,場柳輕肘直上重霄九。(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楊柳"表面上指的是楊花、柳絮,實際上指的是楊開慧、柳直荀兩位烈士。毛澤東同志在這里使用了諧音雙關這一修辭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