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子長紅彥中學課時教案年級 八年級 學科 語文 周 次教學時間 年 月 日執教者薛靜課 題29.滿井游記課 型自讀課課時安排1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技能、創見)1積累文言詞匯,掌握難字、難詞和一詞多義。2體會本文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運用。教學重點、難點1掌握難字、難詞和一詞多義。 2掌握比喻的運用。教法設計及總體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能閱讀較淺易的文言文。學習文言文貴在積累,“滴水穿石”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學習這篇文章的方法主要是讀,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分以下幾步去做: 第一步,通讀全文,解決字音字義問題,然后疏通文意。 第二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
2、后由教師作總結、歸納,學生自己理解掌握比喻的用法和作用。較前準備(儀器、教具、參考書籍)1準備課文朗讀帶。 2制作知識歸類和問題思考的投影。教學內容 和步驟師生互動探究過程教學札記一、導入二、解題三、朗讀課文,歸納段意1要求: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重音,讀出作者喜悅的感情。2學生先朗讀后回答,老師歸納:“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種“然”的用法主要也有三種四、自讀課文,疏通文意五、集體朗讀,思考討論 閱讀思考: 1北京一帶早春氣候有什么特征? 2寫城中余寒景象表達作者什么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2自然段描寫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還寒”、萬物復蘇的特點,分析作者描寫了哪
3、些景物,怎么描寫的? 4第3自然段表達了作者什么愿望? 5本文在記敘描寫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試舉例說明六、自讀小結七、布置作業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記游小品。滿井是明、清兩朝北京近郊的一個風景區。文章用極精簡的文字記游繪景、抒情諭理。歷歷如畫的景物描寫,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氣息,勃勃生機。作者借景抒感,給讀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明神宗萬歷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起游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為國子監助教。本文就寫于這一年的春天。(1)讀準字的音,特別是一些難字。
4、 廿鵠鬣蘑蹇倩髻鬟浹乍澈面 曝呷 (2)對一些較長的句子能恰當地斷句。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歸納加點詞的意義。 局促一室之內 髻鬟之始掠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 呷浪之鱗,悠然自得 然然徒步則汗出浹背(1)當助詞,可譯為“的”,也可不譯,如;(2)當代詞,第三人稱,可代人。,也可代物,如;(3)作動詞,可譯為“到、往”,如。 (1)在形容詞詞尾,表示“的彈子”,如;(2)用在詞頭或句首,表示轉折如;(3)?!罢_,對”的意思,如。討論明確,歸納要點: 1氣候特征是“余寒猶厲”“凍風時作”“飛沙走礫”。 2表達作者“局促一室之內,欲
5、出不得”的無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襯的手法,欲揚先抑,寫出燕地的氣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為后文做了鋪墊。 3先寫全景:“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及其獨特的感受:“若脫籠之鵠”;再以獨特感受為審美中心,分別描寫“冰皮”“山巒”“柳條”“麥田”“游人”“鳥”“魚”等種種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運用新穎生動的比喻,描繪了一幅幅生機勃勃、喜氣洋洋的畫卷。在景物的描寫中也寄寓了作者歡快、恬適的心情。寫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的內容,表現了作者的歡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對哲理的追求。從這次出
6、游他認識到城居時所以不知有春,是因為自己“局促一室之內”,而實際上春已降臨人間。這是思想境界升華的表現。這就表明:美是一種客觀存在,而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由于這樣那樣的限制而看不到它,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這個道理,人們才能自覺地擺脫某種限制,不斷地去擴大自己的視野,去發現生活中本來就有的美好的東西。表達自己將以這次游覽滿井為起點,在公事之余繼續出游的愿望。 5(1)若脫籠之鵠: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2)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3)如倩女之釀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4)麥田淺鬣寸許:以物比物。1本文是寫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種,特點是:在說理
7、上深入淺出,在記敘上簡明生動。明清兩代這種體裁最為盛行。這篇游記短文,在寫景狀物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白描的筆法。作者寫景,不堆砌詞藻,而是用極為簡練的筆法勾勒出來。 (2)擬人的寫法。作者寫山,用倩女新妝作喻;寫魚鳥,說它們洋溢著喜氣,都是用了擬人的寫法。這種表現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動感或“靈氣”,同時也融人作者的主觀情感。把景物擬人化,是袁宏道常用的寫景方法。 (3)生動的比喻。比喻的表現方法雖然很常見,但在這篇游記中,比喻大多是用來寫景的,也有的是寫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為“脫籠之鵠”。這些比喻都很恰當,因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體會和感受。 2袁宏道反對復古,并努力實踐,他寫文章強調。性情”,強調自然、天真、趣味。他主張自然地流露個性,語言流利凈潔。這篇游記,就是他這種主張的實踐范例。他的缺點是題材狹窄,往往只是寫些風景名勝之類,因而成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3我國游記的傳統寫法,在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碳酸飲料行業新興市場機會考核試卷
- 棉麻行業生產設備選型與評價考核試卷
- 環境監測無人機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液力機械在游樂設施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碳超級電容器制造技術發展現狀考核試卷
- 漁業電子商務案例分析考核試卷
- 經濟林樹種育種新技術考核試卷
- 武漢晴川學院《環境土壤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廣告職業學院《診斷學A》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夷山職業學院《生物質復合材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升學規劃指導講座模板
- 定密培訓課件
- 中醫護理方案的應用
- 《馬克思主義原理》課件
- 新生兒常見導管護理
- 家政服務行業環保管理制度
- 完整的欠貨款協議書范文范本
- 2024年山東省濟寧市中考生物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 浙美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及教案全冊
- 健合集團在線測評原題
- 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18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