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堅持”破解“空殼村薄弱村”難題_第1頁
“四堅持”破解“空殼村薄弱村”難題_第2頁
“四堅持”破解“空殼村薄弱村”難題_第3頁
“四堅持”破解“空殼村薄弱村”難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堅持”破解“空殼村薄弱村”難題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面對集體經濟空殼村、薄弱村較多, 發展后勁不足的困境,著力“四個堅持”,使出真功硬招,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一、堅持黨建引領、支部帶頭,夯實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為重點, 全面打響村集體經濟“破零消薄”攻堅戰。 一是筑牢戰斗堡壘激活發展動力。 扎實開展“三分類三升級”活動,促進 54 個軟弱渙散村補齊黨建工作短板。立足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 截至目前全縣培育專業大戶 2543 戶、家庭農場 285 個、專業合作社 1638 個。二是發揮模范作用提升發展能力。 依托縣委黨校、 農民

2、夜校、村政學院,對第一書記、村“兩委”成員、農村致富帶頭人專題培訓 8700 余人次。扎實開展農村黨員積分暨先鋒指數管理試點工作,大力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 廣大黨員立足崗位創先爭優, 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 三是落實主體責任集聚發展內力。 建立“縣級統攬、鄉鎮統籌、支部統抓”機制, 分層制定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建成 10 萬元以上的示范村 10 個, 3 萬元以上示范村119 個,基本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二、堅持力量整合、多方推進,匯聚村集體經濟發展合力。統籌整合資源,推動部門支持,強化縣域協作, 積極引導社會各 1 方面力量齊參與。 一是著眼人才支撐推動部門幫扶。 選派縣鄉村干部職

3、工 3890 人,組建由縣級部門實職副科級以上干部擔任第一隊長的駐村工作隊 516 個,明確把發展集體經濟作為幫扶工作主要內容。廣泛開展“兩新聯萬村黨建助振興”行動,56 家優質企業幫扶集體經濟薄弱村84 個,構建起“ 1+x 結對幫扶”模式。二是著眼要素支持回引鄉賢助力。發揮在外成功人士、 務工人員的信息、技術、資金優勢,通過優選項目回引、政策扶持回引、暢敘鄉情回引等辦法, 大力實施“鄉賢回歸”工程,成功回引返鄉創業人員 2522 名,帶動 73 個村集體經濟“破零消薄”。三是著眼產業支點強化地域協作。 把握青田平昌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尋求兩地“生態立縣”契合點,大力發展“ 3+1”農業農村

4、主導產業,推動平昌青花椒、生態富硒茶、鎮龍瓦灰雞等20 余個特色優勢品牌走進青田平昌扶貧雙創園區,借力僑鄉優勢遠銷東南亞、非洲等地。三、堅持因地制宜、創新突破,拓寬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立足各地經濟基礎、 區位特征、 資源條件, 分類施策、 循序漸進,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各具特色。 一是依托資產資源撬動發展。 整合山林、塘庫、老校舍等集體資產,通過承包、租賃等方式,盤活268 個村“沉睡”資產,成功“破零”攻堅。挖掘自然、歷史、人文等資源,大力開發鄉村游、農家樂等項目,發展田園經濟、 2 觀光經濟。西興鎮皇山村發揮地處國家4a 級旅游景區優勢,利用集體 35 畝閑置土地入股康養樂園,集體經濟年收入增

5、收超過6 萬元。二是注重綜合服務拉動發展。村集體組建中介服務組織,開展統防統治、農村電商、產業發展、 居民生活等綜合性管理服務,推動集體經濟增收。青鳳鎮龍井村挖掘花海項目,采取“黨支部 +公司 +群眾”方式, 為旅投公司承辦芍藥花節, 按利潤額的10%收取服務費, 每年可實現 10 萬元以上收入。 三是緊扣連片聯動抱團發展。采取“強村+弱村、富村 +窮村”等方式, 引導條件成熟的鄉鎮跨村聯建黨委( 總支 )6 個,破解部分村經濟實力薄弱、資源稟賦差、 項目開發難等問題。云臺鎮龍尾村聯合周邊3 個村成立三十二梁黨總支,連片種植茶葉、 花椒等特色產業2.7 萬余畝,集體經濟積累達56.8 萬元。四

6、是突出實體實業驅動發展。采取“ 5+1”模式在146 個建卡貧困村優選實施160 個黨員精準扶貧示范項目,86 個項目已形成規模效益,集體經濟村平增收近萬元。聚焦現代農業、新型工業及森林康養業,積極捆綁企業和農戶, 實現“投桃報李”互利多贏。白衣鎮黃鶴村利用產業扶持基金整合撬動各類資金70 余萬元,創辦秸稈炭化廠,2018 年預計可實現集體經濟收入23.5 萬元。四、堅持靶向施策、統籌跟進,強化村集體經濟發展保障。聚焦突出問題,瞄準靶心,通過輸血和造血并舉,管理和發展并 3 重,上下聯動內外發力,確保全縣村集體經濟“清零遞增”。 一是持續化推動保“輸血”。 印發基層黨建提升年“集體經濟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就項目扶持、評估、獎勵等方面出臺一系列辦法舉措。建立“破零消薄”機制,整合各類項目資金 1600 萬余元,重點打造集體經濟示范項目,著力消除“空殼”現象。二是均衡化發展強“造血”。 引導扶貧、 產業等各類項目與村級集體經濟掛鉤,凡到村發展產業的業主、公司、合作社等,村集體通過入股分紅、 參與管理等方式, 拓寬發展渠道增強造血功能,全縣村級集體經濟達 1350 萬余元。 建立“黨支部 +”機制, 采取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群眾參與等辦法, 強化多方聯動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三是制度化監管防“失血”。全面推行村級事務“陽光管理”,探索“ 122”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實行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