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班角色游戲中幼兒行為的解讀_第1頁
對中班角色游戲中幼兒行為的解讀_第2頁
對中班角色游戲中幼兒行為的解讀_第3頁
對中班角色游戲中幼兒行為的解讀_第4頁
對中班角色游戲中幼兒行為的解讀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中班角色游戲中幼兒行為的解讀游戲實錄:娃娃家里的爸爸媽媽正在做飯,爸爸拿著一只“烤雞”對著媽媽問:“我們家微波爐有沒有?”媽媽想了想說:“好象沒有?!庇谑牵职值酵尥藜依镎椅⒉t,他打開了一個又一個柜子,沒有找到微波爐。這時,肯德基的服務員送外賣來了。他有禮貌地按門鈴,嘴里發出“丁冬丁冬”的聲音。爸爸媽媽邊走過去開門邊問:“誰呀?”“我是肯德基送外賣的?!薄皻g迎,請進?!卑职终f道??系禄姆諉T把外賣遞給爸爸,爸爸問:“這是什么套餐。”“這是黃金蟹鉗和可樂。”“多少錢?”“十元錢”。于是,爸爸對正在洗衣服的媽媽喊道:“媽媽,拿錢?!眿寢尠岩恢环庞矌诺耐脒f給爸爸。爸爸一邊給錢一邊數:“1、2、

2、2、3、4?!笨系禄諉T收了錢說:“歡迎下次再來,再見?!卑职只卮穑骸霸僖姟!边^了一會兒,一個打扮得很漂亮的“新娘子”來到娃娃家按門鈴。爸爸問:“誰呀?”“我是新娘子,我給你送蛋糕來了?!薄芭?,歡迎歡迎”,爸爸媽媽一起迎接新娘子。新娘子把蛋糕打開,對著爸爸說:“爸爸,今天是你生日,我祝你生日快樂!”說完把蛋糕遞給爸爸。爸爸說:“謝謝,哎呀,沒有蠟燭怎么辦呢?我去找蠟燭?!彼叱黾议T,來到“百寶箱”前面,找啊找,他找到了兩根長條積木。他回到家說:“蠟燭找到了!”于是,他提議:“我們一起唱生日歌吧!”娃娃家里的媽媽、新娘子、爺爺和爸爸一起唱起了生日歌。唱完歌,他們開始切蛋糕,爸爸逐一分給客人們。

3、這時,新娘子從桌子上拿了一個玩具照相機說:“爸爸給你拍張照片?!卑职诌B忙說:“好啊!”他擺了好幾個姿勢連拍了幾張照片。新娘子又說:“拍張全家福吧!”爸爸看見一旁的媽媽喊道“媽媽,快來拍全家福吧!”爸爸、爺爺、媽媽抱著娃娃一起拍好照片。爺爺拿起“煙”開始抽煙,媽媽問:“爺爺,你在干什么呢?”爺爺說:“我在抽煙啊!”媽媽抱著娃娃直咳嗽:“娃娃咳嗽了,我要帶她去醫院?!眿寢尡е尥迊淼结t院里,小醫生問:“娃娃哪里不舒服呢?”媽媽說:“娃娃咳嗽了?!毙♂t生帶好聽筒放在娃娃胸前聽了聽說:“沒事,吃點藥就會好的?!庇谑撬麖囊粋€瓶子里拿出三粒橡皮泥做的藥,放入白色的小藥瓶里,對著媽媽說:“這是蘋果味道的,不

4、苦的,一天吃三粒,早中晚各一粒?!眿寢寙枺骸岸嗌馘X?”小醫生說:“一元錢?!眿寢尭读隋X,醫生把做藥的瓶子放回醫療盆里說:“有什么事情再來吧?!眿寢尡е尥弈弥庪x開了醫院一、裝扮行為1、從錄像中可以看出,中班孩子已有了較清晰的角色意識,角色認知水平也在提高。他們能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而且能逼真地表現出來。例如,娃娃家的“爸爸”扮演者,在肯德基送外賣時需要付錢,他很自然地說:“媽媽,拿錢。”在拍生日照這一情節中,第一次拍照片時媽媽抱著娃娃沒有參加。在拍全家福時,他發現媽媽不在旁,馬上叫道:“媽媽,快來拍全家福?!边@一情節體現了幼兒游戲是現實生活的再現,說明他在家里也感受到父母的愛,是幼兒真

5、實情緒體驗的流露。2、從孩子們的角色行為來看,孩子們的社會性經驗范圍有了很大的擴展,游戲的主題在小班的基礎擴展到了肯德基、理發店和超市等。這些豐富的場合都能反映社會生活的廣泛內容。但就游戲的情節而言,還是比較簡單的。如,醫生和病人的交往如果增添一些相關的經驗,創設相關環境更有利孩子的積極表現。分析:孩子在角色游戲中的行為,反映了他們的社會經驗是以日常生活為基礎的。裝扮行為的發展是中班孩子角色游戲的一個特點,反映了孩子的表征思維水平的提升。第一,在角色意識方面,幼兒拋開了自己,在扮演不熟悉的角色時。需要了解和認識角色的行為和活動,再將頭腦中已有的人物表像重新組合,概括性地反映出角色的行為,并用游

6、戲材料、動作、語言來扮演新形象。角色扮演可以促進兒童認知的發展,尤其可以促進想象力和自我意識的發展。第二,在游戲情景中,孩子們呈現出明顯的裝扮行為。中班幼兒根據生活經驗,構思的情節趨于豐富和復雜性。一個主題表現了五個以上的游戲情節,如:在娃娃家里有送外賣、過生日、切蛋糕、唱生日歌、拍全家福照片等等,游戲產生了復雜的戲劇效果。第三,教師創設了符合幼兒活動的主題游戲情境,提供了與主題相匹配的玩具與游戲材料,教師在游戲中還可以較好地運用語言進行啟發。如,用語言的引導來了解幼兒的想法,再用親切平和的語氣進行詢問,啟發幼兒發展游戲情節,增強幼兒獨立性和創造性。二、替代行為在“過生日”的情景中,用彩帶模仿

7、“放煙花”的行為就是孩子典型的替代行為。另外,娃娃家里的生日蛋糕是用橡皮泥做、當爸爸發現蠟燭沒有的時候,他到“百寶箱”里找到了積木做的蠟燭也是替代行為。娃娃家的爺爺用記號筆做杯子的吸管,因為它們都是長長的、圓圓的,而且爺爺抽的煙也是用記號筆來替代的。這里的記號筆既替代了吸管,又替代了香煙,體現了一物多用。分析:在游戲中,兒童擺脫眼前對實物的感知,以表像代替實物,作為思維的支柱。如,把記號筆想象成吸管和香煙。其實,對物品的假想有一個發展過程。首先,要依賴于實物的提示對物品進行假想,這要求實物與假想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然后,脫離實物對物品進行假想,這對實物的要求大大降低,兒童可以把許多實物想象為假

8、想物。中班幼兒已經能夠在沒有玩具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意愿尋找替代物了,并追求替代物與被替代物之間的相似形,有時為了滿足替代的需要,會通過簡單的制作實現替代,以實現游戲繼續進行的意愿。同時,中班幼兒已經能靈活使用替代物,根據主題和情節的需要,同時使用多個替代物來進行裝扮,同一個物品可以根據情節的展開,隨時替代成不同的物品,實現一物多替,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教師要支持幼兒的想法,提供有用的材料。如,提供“百寶箱”(里面提供各種成品、半成品材料等),讓幼兒自主、自由地選擇替代物進行創造性行為,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 三、規則行為活動中,孩子也表現出了一定的規則意識,規則行為已經出現了。比如說肯德基

9、的服務員在送外賣時,他們有買賣交易和付錢的行為,一塊錢、兩塊錢這樣數錢的行為也反映了孩子知道買東西要付錢的規則意識。小醫生在給病人看完病后,將藥瓶放回藥盤里,這樣的將物品歸還原處的行為也體現了孩子有了較好的規則意識。分析:中班幼兒已經能用游戲規則來協調玩伴關系,開展簡單的規則游戲。這些規則行為,反映出了孩子對角色的理解、判斷等邏輯思維水平。但是,他們經常發生玩伴之間的規則糾紛。對于游戲中的日常行為規則的要求能夠理解接受,但認識和行為常常發生沖突。教師需要與幼兒討論、學習遇到矛盾后的處理方法等,如,猜拳、輪換、謙讓、合作玩等等。此外,孩子的規則行為是一個逐漸養成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老師起到了重要的

10、引導作用。老師要對幼兒表現出的創造性及正向的游戲行為加以肯定。并對幼兒在游戲中能自覺遵守規則,克服困難,堅持游戲等良好的意志品質給予贊揚,以強化幼兒的正向行為。三、合作交往行為娃娃家的“過生日”的情景中、新娘子送來蛋糕后,大家一起為爸爸過生日,唱生日歌,這也是幼兒的合作行為表現。娃娃家里過生日時,新娘子給爸爸拍照片,這也是合作行為。還有游戲中出現的送外賣情節,角色之間進行了互動,與其它主題進行聯合游戲。這個過程也反映了中班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范圍的擴大,有了初步的群體意識。其實在游戲中,不論是送外賣,拍照片還是送生日蛋糕的游戲情節,都向老師傳遞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在不斷提高的這樣一個信息。同時

11、,中班角色游戲的情節比小班時更具有豐富和復雜性,在一個主題中往往會呈現出多個游戲情節。分析:游戲是培養孩子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活動。游戲可以讓孩子擺脫“自我中心”,培養他們團結協作、友好交往的社會性能力。幼兒在角色游戲中表現出來合作交往有多種。如,“肯德基買賣交易”和“看醫生”是社會性的交往,家庭中的成員與客人是家庭中的交往。幼兒通過角色模仿,不但強化了他們的交往意識和角色規范,同時在游戲中積累了更多的合作交流的經驗。中班幼兒都能較好地表現合作,有主題、情節、替代物和角色之間的協商和協調。游戲中幼兒的交往增多了,交往能力提高了,能克服游戲中的小困難,和同伴做較穩定的主題游戲。因此,在游戲的過程

12、中,教師要盡可能創設幼兒自由交往的機會,細心觀察各種交往行為。鼓勵幼兒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引導他們友好相處,讓他們感受到在游戲中交往的樂趣。提升其社會經驗,為其適應將來的社會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四、教師介入(一)當幼兒出現不健康行為時當娃娃家出現爺爺用記號筆替代煙開始吸煙這個行為時,娃娃家里還有媽媽和孩子,那他們豈不是吸了二手煙了嗎?這種當幼兒出現不健康行為時,老師該介入進行指導。1、直接介入。肯定幼兒的替代行為,但也要幫助孩子認識吸煙有害健康。吸煙本來就不好。希望幼兒不模仿這種行為。應該告訴爺爺,吸煙有害健康,為了大家的健康請你不要吸煙。2、間接介入。孩子抽煙是在模仿真實生活中爺爺抽煙的情

13、節,如果這時候老師直接介入、制止了他的行為的話,會不會影響他游戲的情緒體驗呢?可以用間接介入的方法。老師可以扮演阿姨的角色進入游戲,對爺爺說:煙味好大哦!娃娃都咳嗽啦!你可以到外面的吸煙區里去吸煙嗎?分析:教師發現了孩子在游戲中既有替代行為,又有不健康的行為。當孩子在游戲中出現不健康的游戲行為時,老師需要介入與指導,引導幼兒積極和健康的生活行為。教師介入游戲的方法有多種,但以不干擾和打斷幼兒的游戲為前提。游戲過程有時會發生一些不確定的偶發事件,會影響幼兒游戲的正常進行。教師可作為玩伴參與到某一主題的游戲中去,或在一旁與幼兒開展平行游戲以示范和暗示,也可作為游戲旁觀者給予建議、欣賞和鼓勵。(二)

14、當幼兒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錄象的一開始,爸爸要做烤雞翅,可是沒有微波爐,這個時候他找遍了家里所有的櫥,沒有發現微波爐。1、當幼兒需要微波爐時,而沒有找到的時候可以介入,幫助他一起到百寶箱里找材料做一個微波爐,滿足孩子的愿望,讓游戲繼續下去。2、如果當時沒有材料怎么辦,可以在游戲后評議時,發動大家做一個也可以。3、也可以在娃娃家里找一個與原型物相似的物體來代替,如烤面包的那個也挺像微波爐的。4、如果要烤雞的話,不一定用微波爐,也可以建議孩子用烤箱烤也一樣的。分析:老師可以根據游戲時的情景和材料情況確定介入和回應的策略。其實,介入的方法還有很多,當幼兒遇到不安全的情況時、當幼兒出現過激行為和爭吵的情況時、當幼兒主動尋求老師幫助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