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現澆支架檢算書_第1頁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現澆支架檢算書_第2頁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現澆支架檢算書_第3頁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現澆支架檢算書_第4頁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現澆支架檢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0+64+4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812#815#)現澆支架檢算書計算:復核:審核:中鐵建安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Jian An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二一六年三月目 錄1 設計依據12 支架設計說明13 施工荷載取值34 材料性能3鋼材3貝雷梁主要材料及桁架桿件性能4其他桿件截面特性值45 結構檢算6荷載區域劃分6區域荷載計算6滿堂支架支架結構計算9跨貝雷梁支架計算115.4.1 支架計算模型11梁底縱梁(貝雷梁)12橫梁(三拼40b工字鋼)17鋼管支墩及橫向聯結系檢算185.5 9m跨貝雷梁支架計算195.

2、5.1 支架計算模型19梁底縱梁(貝雷梁)20橫梁(三拼40b工字鋼)25鋼管支墩及橫向聯結系檢算265.5.5 雙拼槽40b縱梁驗算28模板、方木及工10橫梁計算29臨時支墩基礎計算316 結論321 設計依據(1)鐵路橋涵設計基本規范(2)TB10203-2002鐵路橋涵施工規范(3)TB10110-2011鐵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現澆施工技術規程(4)鋼結構設計手冊(5)公路橋涵鋼結構及木結構設計規范(6)新建北京至沈陽鐵路客運專線施工圖設計2 支架設計說明本橋采用梁-柱式與碗口支架相結合現澆支架進行簡支梁施工。支架梁采用貝雷梁拼接組成,橫橋向按照梁體截面共設置9榀,貝雷梁上鋪及工10作為分配

3、梁;支架柱采用()的鋼管柱作支墩,橫橋向設置5排支墩;支墩墩頂采用三拼工字鋼作為橫梁;支架邊支墩座落在兩側橋墩承臺上,中支墩座落在臨時混凝土基礎上。支架布置形式如圖2-1、2-2所示。 圖2-1 支架橫橋向布置(mm) 圖2-2支架順橋向布置(mm)3 施工荷載取值根據TB10110-2011鐵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現澆施工技術規程,(第4章支架結構設計,荷載種類及組合表,表荷載取值標準及采用公式表),采用以下標準取值:(1)鋼筋混凝土容重:取,(2)施工人員及機具:取(3)傾倒混凝土產生的沖擊荷載:取(4)振搗混凝土產生的荷載:取(5)模板:(外模),(內模),(底模)(6)支架荷載:倍鋼筋混凝土

4、自重4 材料性能鋼材Q235鋼材:容許應力鋼材:容許應力竹膠板容許應力:方木容許應力:根據公路橋涵鋼結構及木結構設計規范,臨時鋼結構容許應力可提高30%。貝雷梁主要材料及桁架桿件性能(1)貝雷梁主要由桁架、桁架連接銷及保險銷等組成;(2)桁架單元桿件性能如表4-1所示。表4-1 桁架單元桿件截面特性表桿件名稱材料斷面形式橫截面積()理論容許承載能力()弦桿10豎桿8斜桿8其他桿件截面特性值(1)鋼管截面特性:極貫性矩:軸慣性矩:截面積:單位重量:每米外表面積:(2)三拼工字鋼截面積:單位重量:(3)10號工字鋼截面積:單位重量:(4)20b槽鋼截面積:5 結構檢算荷載區域劃分根據縱梁布置形式,

5、將截面劃分為3部分如圖5-1所示。CBA圖5-1荷載區域劃分區域荷載計算梁端部區域荷載計算5.2.1.1 A 區荷載統計混凝土荷載:計算混凝土面積為:混凝土自重為:施工人員及機具;計算橫向長度,則本項荷載為:傾倒混凝土產生的沖擊荷載:振搗混凝土荷載:模板荷載:外模長度則本項荷載為:支架荷載:根據TB10110-2011鐵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現澆施工技術規程的有關規定對以上荷載進行組合。計算強度荷載組合:計算剛度荷載組合:穩定性計算荷載組合:區域B、C計算方法與區域A類似。表5-1邊跨區域荷載計算 單位:零號塊區域荷載計算表5-2 零號塊區域荷載計算 單位:滿堂支架支架結構計算碗扣支架布置如圖紙所示

6、。承載力按照最大荷載進行計算。每根立柱所承受的堅向力按其所支撐面積內的荷載計算。縱橋向橫桿間距滿堂支架驗算:箱底:  P1=194×,腹板:P2=300×0.3=90KN,翼緣:P3=58×則單根碗扣支架承受的最大力為:(1) 立桿強度驗算:則強度滿足要求。(2)立桿長細比驗算:,滿足要求。 (3)立桿穩定性驗算:,則穩定性滿足要求。縱橋向橫桿間距滿堂支架驗算:箱底:  P1=188×,腹板:P2=138×,翼緣:P3=63×則單根碗扣支架承受的最大力為:(2) 立桿強度驗算:則強度滿足要求。(

7、2)立桿長細比驗算:,滿足要求。 (3)立桿穩定性驗算:,則穩定性滿足要求。跨貝雷梁支架計算5.4.1 支架計算模型圖5-2 支架Midas計算模型計算模型的豎向位移與應力如圖5-3、5-4所示。其中貝雷梁最大豎向位移。圖5-3支架豎向位移(mm) 圖5-4支架應力云圖(Mpa)5.4.2梁底縱梁(貝雷梁)區域A圖5-5區域A貝雷梁豎向位移(mm)貝雷梁豎向最大位移:圖5-6區域A貝雷梁桿件應力(Mpa)桿件最大應力:圖5-7區域A貝雷梁桿件軸力(kN)弦桿最大軸力:豎桿最大軸力:斜桿最大軸力:區域B圖5-8區域B貝雷梁豎向位移(mm)貝雷梁豎向最大位移:圖5-9區域B貝雷梁桿件應力桿件最大應

8、力:圖5-10區域B貝雷梁桿件軸力(kN)弦桿最大軸力:豎桿最大軸力:斜桿最大軸力:區域C圖5-11區域C貝雷梁豎向位移(mm)貝雷梁豎向最大位移:圖5-12區域C貝雷梁桿件應力(Mpa)桿件最大應力:圖5-13區域C貝雷梁桿件軸力(kN)弦桿最大軸力:豎桿最大軸力:斜桿最大軸力:橫梁(三拼40b工字鋼)圖5-16橫梁彎矩(kN.m)圖5-17橫梁剪力(kN),鋼管支墩及橫向聯結系檢算630mm鋼管圖5-18 63cm鋼管軸力圖(kN)鋼管墩穩定性計算:,查表得:;穩定性滿足要求。; 9m跨貝雷梁支架計算5.5.1 支架計算模型圖5-2 支架Midas計算模型計算模型的豎向位移與應力如圖5-3

9、、5-4所示。其中貝雷梁最大豎向位移。圖5-3支架豎向位移(mm) 圖5-4支架應力云圖(Mpa)梁底縱梁(貝雷梁)區域A圖5-5區域A貝雷梁豎向位移(mm)貝雷梁豎向最大位移:圖5-6區域A貝雷梁桿件應力(Mpa)桿件最大應力:圖5-7區域A貝雷梁桿件軸力(kN)弦桿最大軸力:豎桿最大軸力:斜桿最大軸力:區域B圖5-8區域B貝雷梁豎向位移(mm)貝雷梁豎向最大位移:圖5-9區域B貝雷梁桿件應力桿件最大應力:圖5-10區域B貝雷梁桿件軸力(kN)弦桿最大軸力:豎桿最大軸力:斜桿最大軸力:區域C圖5-11區域C貝雷梁豎向位移(mm)貝雷梁豎向最大位移:圖5-12區域C貝雷梁桿件應力(Mpa)桿件

10、最大應力:圖5-13區域C貝雷梁桿件軸力(kN)弦桿最大軸力:豎桿最大軸力:斜桿最大軸力:橫梁(三拼40b工字鋼)計算可知,靠近主墩處橫梁受力最大,故取此處橫梁檢算。圖5-16橫梁彎矩(kN.m)圖5-17橫梁剪力(kN),鋼管支墩及橫向聯結系檢算由受力分析可知,靠近主墩鋼管受力最大。630mm邊墩側鋼管圖5-18 63cm邊墩側鋼管軸力圖(kN)鋼管墩穩定性計算:,查表得:;穩定性滿足要求。630mm主墩側鋼管圖5-18 63cm鋼管中支墩軸力圖(kN),鋼管墩穩定性計算:,查表得:;穩定性滿足要求。為確保支墩穩定性,支墩與永久墩之間每隔45m設置一道聯結系,詳見圖紙。;5.5.5 雙拼槽4

11、0b縱梁驗算對于雙拼40b槽鋼縱梁取荷載最大的分區進行驗算。圖5-14雙拼40b槽鋼應力(Mpa)桿件最大應力為。圖5-15雙拼40b槽鋼豎向位移(mm) 桿件貝豎向最大位移:模板、方木及工10橫梁計算模板采用12mm厚竹膠板,模板下方木間距為30cm,竹膠模板面板寬。因此,面板按連續梁進行計算,計算中取1m寬模板。產生的最大彎矩值為:竹膠板(12mm厚)截面抵抗矩:,滿足要求。縱橋向模板下方木采用100×100mm方木,等效為簡支梁進行計算。滿堂支架縱橋向間距為60cm和30cm,對兩種間距分別進行計算。間距為60cm:,間距為30cm:,橫橋向模板下方木采用100×100mm方木,等效為簡支梁進行計算,滿堂支架橫橋向間距為60cm。腹板下間距60cm:,底板下間距60cm:,,滿足要求。橫橋工10橫梁等效為簡支梁進行計算,貝雷梁橫橋向間距為145cm和55cm,將梁底處的荷載分配到工10上。腹板下間距55cm:,底板下間距145cm:,,滿足要求。臨時支墩基礎計算因支架邊支墩直接作用在橋梁承臺上,故不進行基礎檢算。中支墩出采用C25混凝土條形基礎,基礎尺寸為:15.5m(長)×(寬)×1m(高),基礎斷面形式如下圖所示:圖5-19 基礎斷面圖(mm)中支墩基底反力和為: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