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家圖書館國際敦煌項目的創立與發展一、敦煌遺書的發現及流散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始建于公元四世紀的東晉時期。1900年6月22日,道士王圓箓無意間發現了藏經洞,其中堆滿了4至11世紀的中國古代遺書及其它文物。藏經洞發現后,英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日本大谷光瑞探險隊、俄國奧登堡探險隊、美國人華爾納等聞訊后紛至踏來,采取種種手段,將大批敦煌遺書、絹畫、壁畫及雕塑擄掠運往國外。敦煌遺書的流失零落令人扼腕痛惜,成為中華民族與中國學術界之一段傷心史。由于敦煌遺書分藏于中、英、法、俄、日等地,至今缺乏一個完整的聯合目錄,藏經洞內到底藏有多少遺書,至今仍無確切統計。現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16000余件;英國圖書
2、館藏13000余件;法國國家圖書館藏5700余件;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10000余件。另外敦煌研究院、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敦煌市博物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單位都有收藏,總數在5萬件以上。這五萬件漢文文獻大致分為佛教類文獻與非佛教類文獻兩大類,其中尤以佛教文獻數量為最多,占總數的近95左右。敦煌藏經洞發現以來,社會上乃至學術界一直流傳著一種誤解:認為敦煌遺書之精華部分已然被外國“探險家”們搜刮殆盡,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者均是價值不大之棄余糟粕,這種看法大謬不然。三十年代,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錄序中曾經列舉大量事例,著重批駁了這種不實說法,如
3、西涼建初十二年(417年)寫本律藏初分,是館藏敦煌遺書確切紀年最早的一件,歷經近1600余年仍完好如初;舞譜、摩尼教經典等為國內碩果僅存之資料,其珍貴稀有不言自明;辯亡論、姓氏錄等皆為敦煌遺書中之稀世精品;解放后數十年來,通過各種途徑不斷有散落的敦煌遺書回歸于中國國家圖書館,其中不乏大量珍貴文獻,如尚書、毛詩、春秋、老子、莊子、文選等抄本。今天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敦煌遺書不但在數量上占據世界第一位,而且在內容質量方面與世界上任何一所敦煌遺書收藏機構相較毫不遜色,有過之而無不及。國家圖書館在敦煌遺書入藏之初即派專人負責,整理編目。約于1912年編撰完成敦煌石室經卷總目,著錄8679號敦煌文獻。但其
4、編排方式為流水草目,不便學者使用。1922年陳垣先生在敦煌石室經卷總目基礎上主持編撰分類編目敦煌劫余錄,1931年3月作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第四種出版,著錄8653號。1929年成立的寫經組,負責編撰館藏敦煌文獻目錄,至1935年完成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敦煌石室寫經詳目及續編。1981年7月,善本組將新字號部分整理編目,完成敦煌劫余錄續編,著錄1065號。1990年,在館長任繼愈先生親自主持下,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總目錄的編纂工作正式啟動,現在目錄初稿已經完成,正在定稿。總之,敦煌文獻作為國家圖書館的專藏之一,歷來倍受重視,在妥為珍藏的基礎上,進行了長期的整理、修復與編目,并對研究
5、者開放閱覽。這些對推動敦煌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二、國際敦煌項目的創立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敦煌莫高窟的藝術品及藏經洞所出古代文獻是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近百年來,收藏敦煌文獻文物的各國圖書館、博物館和研究機構,為保護這一遺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各國專家學者也為敦煌學研究的發展做了積極的貢獻。尤其是近二三十年來,隨著交流的不斷增進、合作的日益加強與信息的逐漸暢通,人們獲得敦煌資料的條件大大地改善了,世界敦煌學研究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隨著國內外敦煌寫卷的相繼公布,以及敦煌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學者們希望充分利用敦煌文獻的要求越來越強烈,這就突出地顯現出敦煌學研究中存在的
6、三個問題。首先,收集整理資料是研究工作的基礎和起點,敦煌研究也不例外。由于敦煌文獻分藏世界各地,一般學者很難全部看到,這使得研究工作受到很大的局限,難免不深入,或者留下遺憾。第二,研究所借助的縮微膠卷,限于拍攝時的技術條件,許多寫卷影像不清。而且,由于沒有敦煌學專家的指導,拍攝的膠片上漏掉了許多重要信息。而根據膠卷印成的敦煌寶藏所含的信息內容還不及膠卷,無法滿足學者研究的需要。第三,這些記錄人類文明的寫卷是世界文化的遺產,它們需要永久的保存與保護,為避免原件受損,應盡量減少流通,這就造成了研究與保存保護之間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更好地為學界服務,國家圖書館開始考慮如何使用更先進的手段保存保
7、護敦煌文獻,并且不影響為讀者提供服務。當然據我們了解,這三個問題也普遍存在于敦煌文獻的收藏單位。隨著時代發展,海內外學術界越來越認識到,將散落的敦煌文獻珠聯璧合,將是世界學術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因此,敦煌學國際合作呼之而出。1993年,中國國家圖書館、大英圖書館、新德里國立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圣彼得堡東方研究院、柏林國家圖書館倡議成立國際敦煌項目。1994年在大英圖書館設立秘書處,每年出版三期通訊,每兩年舉辦一次會議。1994年開始在專門設計的國際敦煌項目數據庫中錄入文獻資料,1997年開始文獻圖像數據化。1998年10月數據庫上網,網址:http:/idp.bl.
8、uk,目前上網圖片已達上數十萬幅。三、中國國家圖書館國際敦煌項目的創立與發展自1997年,國家圖書館即開始與英國國家圖書館磋商合作開展國際敦煌學項目(簡稱IDP)。經過反復商討,最后經文化部審批,2001年3月7日中英雙方簽訂了合作諒解備忘錄,開始了中國國家圖書館與英國國家圖書館為期五年的IDP項目合作。這個項目的目的就是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將敦煌文獻的編目數據和手稿圖像按統一的標準和格式整合成數據庫,放在互聯網上,無償地供研究人員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合作數據庫的版權,備忘錄做了明確規定:各館所做的圖像和數據的版權歸制作者所有;任何一方不得修改和刪除對方數據;中英雙方和第三方可以存取圖像
9、,但不得復制,也不得用于其它目的等。為使學者們可以看到與原卷一樣逼真的圖像,項目使用了專門設計的4D數據庫,用精密的PHASE1數碼掃描設備將敦煌寫卷制成一幅幅高清晰度的圖像。圖像將展示寫卷的全部內容正面、背面,甚至沒有文字的地方,它比實際尺寸要大,圖像的清晰度與看原卷沒有區別。學者可以從任何地點、在任何時間通過網絡檢索到高質量的彩色圖像。圖像放大之后,還可以觀察到過去用普通放大鏡不易觀察到的字的細部、墨的層次、紙張的纖維等問題。學者查閱敦煌文獻既不必再有舟車勞頓之苦,也無需接觸珍貴又容易損壞的原卷,解決了保護與研究的矛盾。經過中英兩館一年多的共同努力,2002年11月11日國際敦煌項目中文網
10、站在國家圖書館正式開通,網址:,首批上網資料文獻目錄達上萬條,寫卷500余件,圖片5000多拍,近期還將上網敦煌文獻研究索引近4萬條,今后幾年內,將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所有敦煌文獻將陸續數字化后上網提供讀者閱覽。中國國家圖書館國際敦煌學項目的最終目標是將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的寫卷全部數字化,放在網絡上讓全世界的學者自由讀取,以促進學術研究的發展。合作以來,中英雙方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發揮各自所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很多外國專家專門向我們了解這個項目,國際會議也特別邀請該項目人員演講、演示。敦煌文獻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如何保護好這份遺產是學界關注的熱
11、點,也是圖書館員艱巨的責任。用先進的技術無損傷地揭示人類文明史中最古老的紙本文獻,這項工作是極具挑戰性和創造性的。我們已經解決了許多遇到的問題,我們還將繼續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四、中國國家圖書館敦煌數字化計劃中國國家圖書館與大英圖書館合作的國際敦煌學項目為中國國家圖書館敦煌文獻數據化提供了實踐和經驗,經過幾年的積極探索,我們根據中國國家圖書館的自身特點,制定了中國國家圖書館敦煌文獻數字化的總體發展思路,即:以國際敦煌學項目為契機,建立具有國際水平的敦煌吐魯番學研究數據信息中心,提高國家圖書館在學術界的地位;以國家圖書館的基礎業務工作支持國際敦煌學項目的發展,使兩者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在這個指導思
12、想下,在我館所做的IDP數據庫基礎上,我們設計了中國國家圖書館的敦煌數據庫結構,包括如下內容:l 中國國內散藏敦煌文獻聯合目錄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敦煌文獻分藏世界各地,人為地造成整理研究的困難。編輯一部敦煌文獻總目是中國老一輩敦煌學家揮之不去的夢想。王重民先生在敦煌文獻總目索引后記中就提到應編輯一部“新的、統一的、分類的、有詳細說明的敦煌文獻總目”。當時世界各國館藏尚未全部公布,要編成一部“總目”的時機還不成熟。但是,70年代以后中國國內散藏目錄相繼公布,特別是90年代以后俄藏、北京大學、天津藝術博物館、甘肅等地所藏敦煌文獻相繼出版 七十年代以后出版的敦煌文獻目錄及圖錄如下:1、敦煌文物研究所
13、藏敦煌文獻目錄/敦煌文物研究所資料室編/文物資料叢刊第1期/1977;2、關于甘肅省博物館藏敦煌文獻之淺考和目錄/秦明智編/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文集·文史·遺書編/1987;3、西北師范學院歷史系文物室藏敦煌經卷錄/曹懷玉整理/西北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1983年第4期;4、敦煌縣博物館藏敦煌文獻目錄/榮恩奇整理/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論集第三輯/1986;5、上海圖書館藏敦煌文獻目錄/吳織、胡群云編/敦煌研究/1986年第23期;6、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敦煌文獻目錄/劉國展、李桂英編/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7、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敦煌文獻書目/張玉范編/敦煌吐魯番文
14、獻研究論集第五輯/1990;8、重慶市博物館所藏敦煌寫經目錄/楊銘編/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9、上海博物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1-2)/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博物館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公布上海博物館所藏80件敦煌文獻。10、北京大學藏敦煌文獻(1-2)/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公布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敦煌文獻286件。11、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敦煌文獻(1-7)/天津藝術博物館、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998,公布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敦煌文獻350件。12、甘肅藏敦煌文獻(1-6)/段文杰主編/甘肅人民出版社/1999,其中影印敦煌研究
15、院、酒泉市博物館、甘肅省圖書館、西北師范大學、永登縣博物館、甘肅中醫學院、張掖市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敦煌市博物館、定西縣博物館、高臺縣博物館所藏敦煌文獻共計696件。13、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1-4)/上海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公布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187件。14、浙藏敦煌文獻/浙藏敦煌文獻編委會編/2000。公布浙江省博物館、浙江圖書館、杭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靈隱寺等單位藏品201件,附錄溫州博物館所藏浙江出土五代以前寫經2件。,編輯國內散藏敦煌文獻聯合目錄時機業已成熟。我館于2001年10月份開始了這一工作,現在已經完成。l 研究論著目錄數據
16、敦煌學作為國際顯學之一,研究論著不斷增加,研究者往往有望洋興嘆之感,編制目錄便成為研究者殷切的期求。早在1994年敦煌吐魯番資料中心成立之初,中心就把收集資料、編輯目錄作為首要任務。根據學界的需要該中心正在編輯兩個專題書目數據庫:敦煌文獻研究論著目錄數據庫(含中、英、法、俄及其它館藏):資料中心于2001年出版了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研究論著目錄索引,收錄了19102001年國內外發表的有關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研究論著8576條,已經制成電子文本,即將在中國國際敦煌學網站上公布。從今年始,中心日夜加緊編輯英、法、俄及其它館藏敦煌文獻研究目錄,至今已經收集近4萬余條。 敦煌吐魯番學中文論著目錄數據
17、庫:此部分內容已經完成上網,讀者可以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網上查詢。本庫收錄1908年至2001年中國大陸及港臺地區出版的報刊、論文集中有關敦煌吐魯番學的論文和專著目錄,以公開發行的圖書、報刊為主,兼收部分內部資料。為方便檢索,發表在不同刊物上的同一文章一并收錄。現有資料2.5萬余條,以后每年補充新資料。l 敦煌吐魯番學學者檔案數據庫敦煌資料中心1994年開始建立學者檔案工作,得到學界同仁的支持與襄助,為一百多位學者建立檔案,專架存列,與所藏書刊資料相互補充,為學界服務。現在,中心將參考IDP數據庫中的中國學者資料庫,相互補充,建立更加完備的中國學者檔案數據庫。該數據庫已錄入學者檔案信息400余條。
18、l 敦煌文字數據庫敦煌文字數據庫是國際敦煌項目的一個子項目,該數據庫由國際敦煌項目高奕睿先生設計,目標是利用敦煌寫卷建立一個互動的中文文字數據庫。這個項目的價值不但能幫助學者研究寫卷,而且為學者研究每一個字提供一個工具。由于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人們對研究早期漢字字形越來越有興趣。然而盡管敦煌文獻發現已經有一個多世紀,然而利用這批文獻進行文字研究所作的工作還很少。目前僅有的成果有潘重規敦煌俗字譜、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應該說它們還不是很全面,比喻潘著僅是利用臺灣所藏的144件敦煌文獻。還需要提及的是現代人所提供的字書詞典多是描摹、復印剪貼等手段,有明顯人工痕跡或模糊不清,讀者很難確認其精確的字形。
19、敦煌文字數據庫則克服這一缺點,完全使用精確掃描的圖像制作的,原原本本反映原貌。研究敦煌字體另外一個重要意義是敦煌文獻是中國現存的唯一中古時代寫本,這項研究可為古代字體演變提供一個坐標。此外,敦煌寫卷擁有如此龐大的數量,將此制作成一個完整的數據庫所提供的信息是其它文獻所不能比擬的。敦煌文字數據庫完全可以建立一個可靠的、有代表性的中國某一特定時期的文字數據庫,而用其它文獻構建的數據庫其精確性、廣泛性根本不能與之相提并論。即使到今天,文字數據庫仍采用紙本字典形式,而沒有充分利用電腦處理文字的優勢。網絡數據庫不僅要有從各個途徑檢索的功能,而且能使用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檢索,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希望的
20、方式把它作為工具進行研究。敦煌文字數據庫目標即在此。目前尚沒有有關敦煌字體或中古時期字體綜合性工具書,不管是紙本的或電子本的。研究敦煌文獻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專門的學問,但是沒有充分注意敦煌字體的研究。敦煌文字數據庫則旨在幫助學者填補這一空白,并促進相關研究。傳統的字書有一個很大的不足,即文字與原書相脫節,而敦煌文字數據庫則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它既能反映某一個字字體的演變,又能把字和原來的卷子關聯在一起,進行綜合的研究。敦煌文字數據庫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使用,其基本功能如下:1、數據顯示:文字和寫卷使用高清晰圖像,用戶無需再查閱其它文獻; 點擊某一字可立即看到其所在的原卷;可以將某一字按照一定的順序排
21、列起來,以便進行比較。如按照時代的順序排列可以發現字體演變規律;可以將同時期內佛經、道經以及世俗文書中的相同文字進行比較;也可以將傳統字典中某一字與敦煌文獻中的字相對比。敦煌文字數據庫可以使學者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各種比較研究,這項工作過去學者主要靠手工操作來實現,費時費力,現在學者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因此它會成為一個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2、文字數據:傳統文字數據庫,例如字典、詞典,其文字檢索無一例外地采用標準字體。從敦煌文獻上切割下來的敦煌文字其結構不同于現代文字結構,同一個字甚至有十幾種寫法,有的文字結構甚至沒有一個現代的對等結構。另外即使文字的結構基本一致,其讀音、字義仍是學者認真討論的熱
22、點。因此,在敦煌文字數據庫收入相關的標準字體,因此一個文字有時與若干個現代字相連接,而不是一個。此外,尚有一些字沒有相對應的現代漢字,數據庫仍然包括這部分。有現代標準字的數據庫自動生成,沒有標準現代漢字的則需人工增加。文字的圖像信息包括寫卷的日期、出土地、出土日期,收藏地以及研究目錄。3、數據庫外部信息: 數據庫也將收集文字外部信息,標準字庫包括三方面主要信息,標準字的構成、音標,以及現代字典中的信息。A.標準字的構成:這部分是文字的分解與檢索。每一個字被分割成幾個基本部分,允許研究者根據這些基本部分自由進行檢索。一般來說一個字可以分成兩部分,當然有的部分還可以繼續分下去。比如,“體”可以分成
23、“骨”和“豐”,“豐”還可以繼續分成“豆”和“曲”。B.拼音的價值是用來檢索的,如其說是漢語拼音列表不如說是韻書。本課題最終成果將包括廣韻等數據,但是目前我們只是利用現代字典的拼音。C.數據庫其它外部數據來自于像干祿字書、五經文字、龍龕手鑒等傳統字書詞典。這些字典包括8至10世紀使用的標準字和非標準字。在敦煌文字數據庫中兩者可以直接比較。4、檢索:用戶可以依據以下原則搜尋特定的文字:一般文字的默認檢索,可以檢索出所要檢索文字的圖像;在傳統偏旁部首檢索的基礎上,敦煌數字數據庫擴而大之,可以根據字的任何一個部分來檢索該字;因為敦煌文獻中存在大量外來語,利用傳統的拼音檢索只能檢索出其中一部分。敦煌文字數據庫將設計一個更開放的拼音檢索系統,盡量滿足敦煌文字的需要;除了以上原則之外,用戶還可以通過寫卷的日期、存放地、文獻的分類來限制檢索結果。 敦煌文字數據庫設計思路:1、大容量:現存敦煌文獻不下5萬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498.2-2025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一卡通規范第2部分:應用規范
- GB/T 45454-2025壓縮模和注射模澆注系統零件
- 課題申報書超字怎么辦
- 證券分析師的職責與技能試題及答案
- 高通過率:微生物檢驗技師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中的法律合規要求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技師證書考試中備考的試題
- 微生物檢驗新研究成果的試題與答案
- 小班兒童安全守則教育計劃
- 創造思想的碰撞計劃
- 養殖業勞動合同樣本
- 保險公司增額終身壽主講課件
- 上海市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第1-3單元期中模擬測試數學試卷(滬教版)
- 廠房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工程日常質量巡查記錄表
- 中考語文真題雙向細目表
- 老年護理中的跌倒風險評估與干預計劃
- 《小兒支氣管炎肺炎》課件
- 基于時序數據的深度學習異常檢測技術
- 第六章 內輪廓加工
- 工程力學答案
- 2023年新高考生物江蘇卷試題真題答案解析版(精校打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