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講學稿(含答案)_第1頁
《傷仲永》講學稿(含答案)_第2頁
《傷仲永》講學稿(含答案)_第3頁
《傷仲永》講學稿(含答案)_第4頁
《傷仲永》講學稿(含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傷仲永講學稿主備人:梁加昀 審核人:梁詠梅 教學內容:新授課 時間:2013年2月學習目標 1、掌握常用文言實詞及“之”、“于”等虛詞的用法。2、對課文熟讀成誦,并能流利地翻譯全文。 3、懂得本文所寓含的道理,認識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學習。 學習重點 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自己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學習難點 1、學習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說理的寫作方法。 2、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寫法,揣摩精當的語言。學習過程: 一、自主預習1、我知道:本文作者是北宋朝代的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他是個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唐宋八大家有: 唐代的韓愈、柳宗元

2、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曾經拜過歐陽修為師)。2、我會讀:世隸耕(lì) 父異焉(yn)邑人(yì)扳(pn)耶(yé)環謁(yè)不能稱前時之聞(chèn)泯然(mn) 卒之(zú)參照以下示例,舉一反三,將文章讀兩遍: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余聞之也/久。3、我能譯:世隸耕( ) 未嘗識書具( ) 父異焉( ) 旁近( ) 收族( )自是( )指物作詩立就( ) 文理( ) 邑人( ) 奇之( ) 稍稍( )賓客其父( ) 或( ) 乞( ) 利( )扳(

3、 ) 環謁( ) 先人( ) 稱( ) 泯然( )眾人( ) 通悟( ) 受之天( )( ) 耶( ) 卒( )賢( )于( )材人( ) 受于人( ) 不至( )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不能稱前時之聞。 4、我質疑(針對全文,字詞或者內容): 我還搞不清楚的問題有:我質疑的問題有:二、合作交流(一)導入。(二)朗讀課文(可采用齊讀、分組朗讀、自由誦讀等多種形式)(三)交流預習情況并就質疑內

4、容進行探討。(四)研讀賞析:1、方仲永具有怎樣的非凡才能?(用原文回答)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并自為其名。”“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2、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你認為哪一個階段寫得最詳細?再想想:作者為什么要詳寫這一階段呢?第一階段:方仲永幼時天資聰明,極有作詩的才能;第二階段:十二三歲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階段:方仲永又過了七年后完全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 詳寫第一階段。這樣寫,暗示仲永本應該前途無量,與后文中因父親貪利之舉變成平常人的情形形成對照,引人深思,深化主題。 3、仲永的父親“不使學”的原因是什么?

5、其具體做法怎樣?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4、開頭介紹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表明他家庭出身以及他絕無受詩禮的熏陶的可能,為下文“不使學”做鋪墊。 5、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 從個人情況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貪圖小利,目光短淺,不讓他學習)。 從道理上講: “其受于人者不至” (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6、最后一段作者講了什么道理? 闡述了后天教育對一個人成才的重要性。 7、我們可以從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訓?答:人的智力發展存在著某些差異,但這不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學習。青少年應正確認識自己

6、:天資好的,加上勤奮學習,可能成為棟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資再好,如不學習,同樣會碌碌無為。另一方面,即使天資差的人,如勤奮學習,也可以成為有用之才。 8、王安石對仲永的遭遇持什么態度,你如何得知?傷感、惋惜、哀嘆的態度。從題目看出,題目中的“傷”意即悲傷哀痛,體現了作者傷感的感情基調。三、當堂反饋(一)歸納與積累:1、請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注解:2、一詞多義自: 1.并自為其名( ) 2.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 聞: 1、余聞之也久( ) 2、不能稱前時之聞( ) 其: 1、其詩以養父母( )2、稍稍賓客其父( ) 然: 1、父利其然也( ) 2、泯然眾人矣( ) 賓客:1、稍稍賓客其父( )

7、 2、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 ) 3、古今異義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 (或)以錢幣(乞)之( )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 (稍稍)賓客其父( ) 泯然(眾人)矣( )4、詞類活用父異焉: 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邑人奇之:父利其然也: 稍稍賓客其父(二)閱讀下列文章,完成文后問題: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誕撻。已而復如初。母曰:“日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咒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1.解釋句中加點的字。(1)聽已,輒默記。 輒: (2)父怒撻之。 撻: (3)瑯瑯達旦。 旦: (4)冕因去。 去: (5)竊入學舍。 竊: 2.翻譯句子。(1)已而復如初。 譯: (2)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 3.文中最能表現出王冕讀書專心入迷的一句是 4.這則故事給了你什么啟示? 1、(1)就 (2)鞭打 (3)天亮 (4)離家 (5)偷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