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標系找規律題型分類匯總解析(共20頁)_第1頁
平面直角坐標系找規律題型分類匯總解析(共20頁)_第2頁
平面直角坐標系找規律題型分類匯總解析(共20頁)_第3頁
平面直角坐標系找規律題型分類匯總解析(共20頁)_第4頁
平面直角坐標系找規律題型分類匯總解析(共20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平面直角坐標系找規律題型解析1、如圖,正方形ABCD的頂點分別為A(1,1) B(1,-1) C(-1,-1) D(-1,1),y軸上有一點P(0,2)。作點P關于點A的對稱點p1,作p1關于點B的對稱點p2,作點p2關于點C的對稱點p3,作p3關于點D的對稱點p4,作點p4關于點A的對稱點p5,作p5關于點B的對稱點p6,按如此操作下去,則點p2011的坐標是多少? 解法1:對稱點P1、P2、P3、P4每4個點,圖形為一個循環周期。設每個周期均由點P1,P2,P3,P4組成。第1周期點的坐標為:P1(2,0),P2(0,-2),P3(-2,0),P4(0,2)第2周

2、期點的坐標為:P1(2,0),P2(0,-2),P3(-2,0),P4(0,2)第3周期點的坐標為:P1(2,0),P2(0,-2),P3(-2,0),P4(0,2)第n周期點的坐標為:P1(2,0),P2(0,-2),P3(-2,0),P4(0,2)2011÷4=5023,所以點P2011的坐標與P3坐標相同,為(2,0)解法2:根據題意,P1(2,0) P2(0,2) P3(2,0) P4(0,2)。根據p1-pn每四個一循環的規律,可以得出:P4n(0,2),P4n+1(2,0),P4n+2(0,2),P4n+3(2,0)。2011÷4=5023,所以點P2011的坐

3、標與P3坐標相同,為(2,0)總結:此題是循環問題,關鍵是找出每幾個一循環,及循環的起始點。此題是每四個點一循環,起始點是p點。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螞蟻從原點O出發,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斷移動O1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xy,每次移動1個單位其行走路線如下圖所示(1)填寫下列各點的坐標:A4( , ),A8( , ),A10( , ),A12( );(2)寫出點A4n的坐標(n是正整數);(3)按此移動規律,若點Am在x軸上,請用含n的代數式表示m(n是正整數)(4)指出螞蟻從點A2011到點A2012的移動方向 (5)指出螞蟻從點A100到

4、點A101的移動方向(6)指出A106,A201的的坐標及方向。解法:(1)由圖可知,A4,A12,A8都在x軸上,小螞蟻每次移動1個單位, OA4=2,OA8=4,OA12=6,A4(2,0),A8(4,0),A12(6,0);同理可得出:A10(5,1) (2)根據(1)OA4n=4n÷2=2n,點A4n的坐標(2n,0);(3)只有下標為4的倍數或比4n小1的數在x軸上,點Am在x軸上,用含n的代數式表示為:m=4n或m=4n-1;(4)2011÷4=5023,從點A2011到點A2012的移動方向與從點A3到A4的方向一致,為向右(5)點A100中的n正好是4的倍數

5、,所以點A100和A101的坐標分別是A100(50,0)和A101(50,1),所以螞蟻從點A100到A101的移動方向是從下向上。(6)方法1:點A1、A2、A3、A4每4個點,圖形為一個循環周期。設每個周期均由點A1,A2,A3,A4組成。第1周期點的坐標為:A1(0,1), A2(1,1), A3(1,0), A4(2,0)第2周期點的坐標為:A1(2,1), A2(3,1), A3(3,0), A4(4,0)第3周期點的坐標為:A1(4,1), A2(5,1), A3(5,0), A4(6,0)第n周期點的坐標為:A1(2n-2,1),A2(2n-1,1),A3(2n-1,0),A4

6、(2n,0)106÷4=262,所以點A106坐標與第27周期點A2坐標相同,(2×27-1,1),即(53,1)方向朝下。 201÷4=501,所以點A201坐標與第51周期點A1坐標相同,(2×51-2,1),即(100,1)方向朝右。方法2:由圖示可知,在x軸上的點A的下標為奇數時,箭頭朝下,下標為偶數時,箭頭朝上。106=104+2,即點A104再移動兩個單位后到達點A106,A104的坐標為(52,0)且移動的方向朝上,所以A106的坐標為(53,1),方向朝下。同理:201=200+1,即點A200再移動一個單位后到達點A201,A200的坐

7、標為(100,0)且移動的方向朝上,所以A201的坐標為(100,1),方向朝右。3、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軸、y軸上跳動,在第一秒鐘,它從原點跳動到(0,1),然后接著按圖中箭頭所示方向跳動即(0,0)(0,1) (1,1) (1,0),且每秒跳動一個單位,那么第35秒時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標是多少?第42、49、2011秒所在點的坐標及方向?解法1:到達(1,1)點需要2秒到達(2,2)點需要2+4秒到達(3,3)點需要2+4+6秒到達(n,n)點需要2+4+6+.+2n秒n(n+1)秒當橫坐標為奇數時,箭頭朝下,再指向右,當橫坐標為偶數時,箭頭朝上,再指向左。35=5×6+5,所以

8、第5*6=30秒在(5,5)處,此后要指向下方,再過5秒正好到(5,0)即第35秒在(5,0)處,方向向右。42=6×7,所以第6×7=42秒在(6,6)處,方向向左49=6×7+7,所以第6×7=42秒在(6,6)處,再向左移動6秒,向上移動一秒到(0,7)即第49秒在(0,7)處,方向向右解法2:根據圖形可以找到如下規律,當n為奇數是n2秒處在(0,n)處,且方向指向右; 當n為偶數時n2秒處在(n,0)處,且方向指向上。35=62-1,即點(6,0)倒退一秒到達所得點的坐標為(5,0),即第35秒處的坐標為(5,0)方向向右。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得到第

9、42、49、2011處的坐標及方向。4、如圖,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標原點,且各邊與x軸或y軸平行從內到外,它們的邊長依次為2,4,6,8,頂點依次用A1,A2,A3,A4,表示,頂點A55的坐標是()解法1:觀察圖象,每四個點一圈進行循環,根據點的腳標與坐標尋找規律。觀察圖象,點A1、A2、A3、A4每4個點,圖形為一個循環周期。設每個周期均由點A1,A2,A3,A4組成。第1周期點的坐標為:A1(-1,-1), A2(-1,1), A3(1,1), A4(1,-1)第2周期點的坐標為:A1(-2,-2), A2(-2,2), A3(2,2), A4(2,-2)第3周期點的坐標為:A1(-3

10、,-3), A2(-3,3), A3(3,3), A4(3,-3)第n周期點的坐標為:A1(-n,-n), A2(-n,n), A3(n,n), A4(n,-n)55÷4=133,A55坐標與第14周期點A3坐標相同,(14,14),在同一象限解法2:55=4×13+3,A55與A3在同一象限,即都在第一象限,根據題中圖形中的規律可得:3=4×1-1,A3的坐標為(1,1), 7=4×2-1,A7的坐標為(2,2),11=4×3-1,A11的坐標為(3,3); 55=4×14-1,A55(14,14)5、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于平面內

11、任一點(m,n),規定以下兩種變換:(1)f(m,n)=(m,n),如f(2,1)=(2,1);(2)g(m,n)=(m,n),如g(2,1)=(2,1)按照以上變換有:fg(3,4)=f(3,4)=(3,4),那么gf(3,2)等于()解:f(3,2)=(3,2),gf(3,2)=g(3,2)=(3,2),6、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于平面內任一點(a,b),若規定以下三種變換:1、f(a,b)=(a,b)如:f(1,3)=(1,3);2、g(a,b)=(b,a)如:g(1,3)=(3,1);3、h(a,b)=(a,b)如:h(1,3)=(1,3)按照以上變換有:f(g(2,3)=f(-3,2

12、)=(3,2),那么f(h(5,-3)等于()(5,3)7、一質點P從距原點1個單位的M點處向原點方向跳動,第一次跳動到OM的中點M3處,第二次從M3跳到OM3的中點M2處,第三次從點M2跳到OM2的中點M1處,如此不斷跳動下去,則第n次跳動后,該質點到原點O的距離為()解:由于OM=1, 所有第一次跳動到OM的中點M3處時,OM3=OM=,同理第二次從M3點跳動到M2處,即在離原點的2處,同理跳動n次后,即跳到了離原點的處8、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若干個橫坐標分別為整數的點,其順序按圖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據這個規律,

13、第2012個點的橫坐標為( )45解:根據圖形,以最外邊的矩形邊長上的點為準,點的總個數等于x軸上橫坐標的平方,例如:右下角的點的橫坐標為1,共有1個,1=12,右下角的點的橫坐標為2時,共有4個,4=22,右下角的點的橫坐標為3時,共有9個,9=32,右下角的點的橫坐標為4時,共有16個,16=42,右下角的點的橫坐標為n時,共有n2個,452=2025,45是奇數,第2025個點是(45,0),第2012個點是(45,13),9、(2007遂寧)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若干個整數點,其順序按圖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根據這

14、個規律探究可得,第88個點的坐標為( )解:由圖形可知:點的橫坐標是偶數時,箭頭朝上,點的橫坐標是奇數時,箭頭朝下。坐標系中的點有規律的按列排列,第1列有1個點,第2列有2個點,第3列有3個點第n列有n個點。1+2+3+4+12=78,第78個點在第12列上,箭頭常上。88=78+10,從第78個點開始再經過10個點,就是第88個點的坐標在第13列上,坐標為(13,13-10),即第88個點的坐標是(13,3)10、如圖,已知Al(1,0),A2(1,1),A3(1,1),A4(1,1),A5(2,1),則點A2007的坐標為( )解法1:觀察圖象,點A1、A2、A3、A4每4個點,圖形為一個

15、循環周期。設每個周期均由點A1,A2,A3,A4組成。第1周期點的坐標為:A1(1,0), A2(1,1), A3(-1,1), A4(-1,-1)第2周期點的坐標為:A1(2,-1), A2(2,2), A3(-2,2), A4(-2,-2)第3周期點的坐標為:A1(3,-2), A2(3,3), A3(-3,3), A4(-3,-3)第n周期點的坐標為:A1(n,-(n-1), A2(n,n), A3(-n,n), A4(-n,-n)因為2007÷4=5013,所以A2007的坐標與第502周期的點A3的坐標相同,即(-502,502)解法2:由圖形以可知各個點(除A1點和第四象

16、限內的點外)都位于象限的角平分線上,位于第一象限點的坐標依次為A2(1,1) A6(2,2) A10(3,3)A4n2(n,n)。因為第一象限角平分線的點對應的字母的下標是2,6,10,14,即4n2(n是自然數,n是點的橫坐標的絕對值);同理第二象限內點的下標是4n1(n是自然數,n是點的橫坐標的絕對值);第三象限是4n(n是自然數,n是點的橫坐標的絕對值);第四象限是1+4n(n是自然數,n是點的橫坐標的絕對值);因為2007÷4=5013,所以A2007位于第二象限。2007=4n1則n=502, 故點A2007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線上,即坐標為(502,502)11、如圖,一個

17、機器人從O點出發,向正東方向走3米到達A1點,再向正北方向走6米到達A2點,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達A3點,再向正南方向走12米到達A4點,再向正東方向走15米到達A5點、按如此規律走下去,當機器人走到A6,A108點D的坐標各是多少。 解法1:觀察圖象,點A1、A2、A3、A4每4個點,圖形為一個循環周期。設每個周期均由點A1,A2,A3,A4組成。第1周期點的坐標為:A1(3,0), A2(3,6), A3(-6,6), A4(-6,-6)第2周期點的坐標為:A1(9,-6), A2(9,12), A3(-12,12), A4(-12,-12)第3周期點的坐標為:A1(15,-12), A2

18、(15,18), A3(-18,18), A4(-18,-18)第n周期點的坐標為:A1(6n-3,-(6n-6),A2(6n-3,6n), A3(-6n,6n), A4(-6n,-6n)因為6÷4=12,所以A6的坐標,與第2周期的點A2的坐標相同,即(9,12)因為108÷4=27,所以A108的坐標與第27周期的點A4的坐標相同,(-6×27, -6×27)解法2:根據題意可知,A1A2=3,A2A3=6,A3A4=8,A4A5=15,當機器人走到A6點時,A5A6=18米,點A6的坐標是(9,12);12、(2013蘭州)如圖,在直角坐標系中,已

19、知點A(3,0)、B(0,4),對OAB連續作旋轉變換,依次得到1、2、3、4,則2013的直角頂點的坐標為( ) 解:點A(3,0)、B(0,4),AB=5,由圖可知,每三個三角形為一個循環組依次循環,一個循環組前進的長度為:4+5+3=12,2013÷3=671,2013的直角頂點是第671個循環組的最后一個三角形的直角頂點,671×12=8052,2013的直角頂點的坐標為(8052,0)12(2013聊城)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動點從原點O出發,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斷地移動,每移動一個單位,得到點A1(0,1),A2(1,1),A3(1,0),A4

20、(2,0),那么點A4n+1(n為自然數)的坐標為( )解:由圖可知,n=1時,4×1+1=5,點A5(2,1),n=2時,4×2+1=9,點A9(4,1),n=3時,4×3+1=13,點A13(6,1),所以,點A4n+1(2n,1)13(2013湛江)如圖,所有正三角形的一邊平行于x軸,一頂點在y軸上從內到外,它們的邊長依次為2,4,6,8,頂點依次用A1、A2、A3、A4表示,其中A1A2與x軸、底邊A1A2與A4A5、A4A5與A7A8、均相距一個單位,求點A3和 A92的坐標分別是多少,解法1:觀察圖象,點A1、A2、A3、每3個點,圖形為一個循環周期。

21、根據計算A3的坐標是(0,1)設每個周期均由點A1,A2,A3,組成。第1周期點的坐標為:A1(-1,-1), A2(1,-1), A3(0, 1)第2周期點的坐標為:A1(-2,-2), A2(2,-2), A3(0, )第3周期點的坐標為:A1(-3,-3), A2(3,-3), A3(0, +1)第n周期點的坐標為:A1(-n,-n), A2(n,-n), A3(0, +n-2),因為3÷3=1,所以A3的坐標與第1周期的點A3的坐標相同,即(0, 1)因為92÷3=302,所以A92的坐標與第31周期的點A2的坐標相同,即(31, -31)解法2:A1A2A3的邊長

22、為2, A1A2A3的高線為2×=,A1A2與x軸相距1個單位, A3O=1, A3的坐標是(0,1);92÷3=302, A92是第31個等邊三角形的初中第四象限的頂點,第31個等邊三角形邊長為2×31=62,點A92的橫坐標為×62=31,邊A1A2與A4A5、A4A5與A7A8、均相距一個單位,點A92的縱坐標為31,點A92的坐標為(31,31)14、如圖是某同學在課外設計的一款軟件,藍精靈從O點第一跳落到A1(1,0),第二跳落到A2(1,2),第三跳落到A3(4,2),第四跳落到A4(4,6),第五跳落到A5_到達A2n后,要向_方向跳_個單

23、位落到A2n+1 解:藍精靈從O點第一跳落到A1(1,0),第二跳落到A2(1,2),第三跳落到A3(4,2),第四跳落到A4(4,6),藍精靈先向右跳動,再向上跳動,每次跳動距離為次數+1,即可得出:第五跳落到A5(9,6),到達A2n后,要向右方向跳(2n+1)個單位落到A2n+117(2012萊蕪)將正方形ABCD的各邊按如圖所示延長,從射線AB開始,分別在各射線上標記點A1、A2、A3、,按此規律,點A2012在那條射線上 解:如圖所示:點名稱射線名稱ABA1A3A10A12A17A19A26A28CDA2A4A9A11A18A20A25A27BCA5A7A14A16A21A23A30

24、A32DAA6A8A13A15A22A24A29A31根據表格中點的排列規律,可以得到點的坐標是每16個點排列的位置一循環,因為2012=16×125+12,所以點A2012所在的射線和點 A12所在的直線一樣因為點A2012所在的射線是射線AB,所以點A2012在射線AB上,故答案為:AB 18、(2011欽州)如圖,動點P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按圖中箭頭所示方向運動,第1次從原點運動到點(1,1),第2次接著運動到點(2,0),第3次接著運動到點(3,2),按這樣的運動規律,經過第2011次運動后,動點P的坐標是_ 解法1:觀察圖象,每4個點,圖形為一個循環周期。設每個周期均由點P1

25、,P2,P3,P4組成。第1周期點的坐標為:P1(1,1), P2(2,0), P3(3, 2), P4(4,0)第2周期點的坐標為:P1(5,1), P2(6,0), P3(7, 2), P4(8,0)第3周期點的坐標為:P1(9,1), P2(10,0), P3(11, 2), P4(12,0)第n周期點的坐標為:P1(4n-3,1), P2(4n-2,0), P3(4n-1, 2),P4(4n,0)因為2011÷4=5023,所以P2011的坐標與第503周期的點P3的坐標相同(503×4-1, 2),即(2011,2)解法2、根據動點P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按圖中箭頭所

26、示方向運動,第1次從原點運動到點(1,1),第2次接著運動到點(2,0),第3次接著運動到點(3,2),第4次運動到點(4,0),第5次接著運動到點(5,1),橫坐標為運動次數,經過第2011次運動后,動點P的橫坐標為2011,縱坐標為1,0,2,0,每4次一輪,經過第2011次運動后,動點P的縱坐標為:2011÷4=502余3,故縱坐標為四個數中第三個,即為2,經過第2011次運動后,動點P的坐標是:(2011,2) 19、將正整數按如圖所示的規律排列下去若用有序實數對(n,m)表示第n排,從左到右第m個數,如(4,3)表示實數9,則(7,2)表示的實數是_解:第1排的第一個數為1

27、, 第2排的第一個數為2,即2=1+1 第3排的第一個數為4,即4=1+1+2 第4排的第一個數為7,即7=1+1+2+3 第n排的第一個數為1+1+2+3+n-1=1+n(n-1)/2 將7帶入上式得1+n(n-1)/2=1+7×3=22,所以第七排的第二個數是23,即(7,2)表示的實數是23.20、(2011錦州)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上有點A(1,0),點A第一次跳動至點A1(1,1),第四次向右跳動5個單位至點A4(3,2),依此規律跳動下去,點A第100次跳動至點A100的坐標是( )。點A第103次跳動至點A103的坐標是( )解法1:觀察圖象,點A1、A2每2個點,圖

28、形為一個循環周期。設每個周期均由點A1,A2組成。第1周期點的坐標為:A1(-1,1), A2(2,1)第2周期點的坐標為:A1(-2,2), A2(3,2) 第3周期點的坐標為:A1(-3,3), A2(4,3)第n周期點的坐標為:A1(-n,n), A2(n+1,n), 因為103÷2=511,所以P2011的坐標與第52周期的點A1的坐標相同,即(-52,52)解法2:(1)觀察發現,第偶數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橫坐標是次數的一半加上1,縱坐標是次數的一半,即第n次跳至點的坐標為第2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是A2(2,1),第4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是A4(3,2),第6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是A6(

29、4,3),第8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是A8(5,4),第n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是An,第100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是(51,50)(2)觀察發現,第奇數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橫坐標是次數加上1的一半,縱坐標是橫坐標的相反數,即第次跳動至點A的坐標為第1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是A1(-1,1),第3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是A3(-2,2),第5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是A5(-3,3),第7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是A7(-4,4),第n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是,第103次跳動至點的坐標是(-52,52)21、(2008泰安)如圖,將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OAP沿x軸正方向連續翻轉2008次,點P依次落在點P1,P2,P3P2008的位置,則點P20

30、08, P2007的橫坐標分別為為( )( )解法1:觀察圖象,點P1、P2、P3每3個點,圖形為一個循環周期。設每個周期均由點P1、P2、P3組成。第1周期點的坐標為:P1(1,0), P2(1,0), P3(2.5,y)第2周期點的坐標為:P1(4,0), P2(4,0), P3(5.5,y)第3周期點的坐標為:P1(7,0), P2(7,0), P3(8.5,y)第n周期點的坐標為:P1(3n-2,0), P2(3n-2,0), P3(3n-1+0.5,y)因為2008÷3=6691,所以P208的坐標與第670周期的點P1的坐標相同,(3×670-2,0),即(20

31、08,0)所以橫坐標為2008因為2007÷3=669,所以P2007的坐標與第669周期的點P3的坐標相同,(3×669-1+0.5,y),即(2006.5,y)所以橫坐標為2006.5解法2:觀察圖形結合翻轉的方法可以得出P1、P2的橫坐標是1,P3的橫坐標是2.5,P4、P5的橫坐標是4,P6的橫坐標是5.5依此類推下去,能被3整除的數的坐標是概數減去0.5即為該點的橫坐標。P2005、P2006的橫坐標是2005,P2007的橫坐標是2006.5,P2008、P2009的橫坐標就是2008故答案為20082007÷3=667,能被3整除,所以P2007的橫

32、坐標為2006.5其實,關鍵是確定P2008對應的是P4這樣的偶數點還是對應的P8這樣的偶數點,可以先觀察P3、P6、P9的可以發現3個一循環。由2008÷3=6691即在第669個循環后面,所以應該是類似P4這樣的偶數點,它們的特點是點P4對應的橫坐標是4,所以點P2008對應的橫坐標是200822、(2006紹興)如圖,將邊長為1的正方形OAPB沿z軸正方向連續翻轉2006次,點P依次落在點P1,P2,P3,P4,P2006的位置,則P2006的橫坐標x2006是多少?P2012的橫坐標又是多少解法1:觀察圖象,點P1、P2、P3、P4每4個點,圖形為一個循環周期。設每個周期均由

33、點P1、P2、P3、P4組成。第1周期點的坐標為:P1(1,1), P2(2,0), P3(2,0), P4(3,1)第2周期點的坐標為:P1(5,1), P2(6,0), P3(6,0), P4(7,1)第3周期點的坐標為:P1(9,1), P2(10,0), P3(10,0), P4(11,1)第n周期點的坐標為:P1(4n-3,0),P2(4n-2,0), P3(4n-2,0), P4(4n-1,1)因為2006÷4=5012,所以P2006的坐標與第502周期的點P2的坐標相同,(4×502-2,0),即(2006,0)所以橫坐標為2006.因為2012÷

34、4=503,所以P2012的坐標與第503周期的點P4的坐標相同,(4×503-1,1),即(2011,1)所以橫坐標為2011解法2:從P到P4要翻轉4次,橫坐標剛好加4,2006÷4=5012,501×41=2003,(之所以減1,是因為p點的起始點的橫坐標為-1)由上式可知,P2006的位置是正方形完成了501次翻轉后,還要再翻兩次,即完成類似從P到P2的過程,橫坐標加3,即2003+3=2006則P2006的橫坐標x2006=2006故答案為:20062012÷4=503,即正方形剛好完成了503次翻轉因為每4個一循環,可以判斷P2012在503

35、次循環后與P4的一致,坐標應該是2012-1=2011P2012的橫坐標x2012=2011xyO23、(2012山東德州中考,16,4,)如圖,在一單位為1的方格紙上,都是斜邊在x軸上、斜邊長分別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的頂點坐標分別為 (2,0), (1,-1), (0,0),則依圖中所示規律,的坐標為( )解法1:觀察圖象,點A1、A2、A3、A4每4個點,圖形為一個循環周期。設每個周期均由點A1、A2、A3、A4組成。第1周期點的坐標為:A1(2,0), A2(1,-1), A3(0,0), A4(2,2)第2周期點的坐標為:A1(4,0), A2(1,-3), A3(-2,0

36、), A4(2,4)第3周期點的坐標為:A1(6,0), A2(1,-5), A3(-4,0), A4(2,6)第n周期點的坐標為:A1(2n,0), A2(1,-(2n-1), A3(-(2n-2),0), A4(2,2n)因為2012÷4=503,所以P2012的坐標與第503周期的點P4的坐標相同,(2,2x503)即(2,1006)解法2:畫出圖像可找到規律,下標為4n(n為非負整數)的A點橫坐標為2,縱坐標為2n,則的坐標為(2,1006)24、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上有個點P(1,0),點P第1次向上跳動1個單位至點P1(1,1),緊接著第2次向左跳動2個單位至點P2(1

37、,1),第3次向上跳動1個單位,第4次向右跳動3個單位,第5次又向上跳動1個單位,第6次向左跳動4個單位,依此規律跳動下去,點P第100次跳動至點P99,P100,P2009的坐標分別是多少 解法1:觀察圖象,點P1、P2、P3、P4每4個點,圖形為一個循環周期。設每個周期均由點P1、P2、P3、P4組成。第1周期點的坐標為:P1(1,1), P2(-1,1), P3(-1,2), P4(2,2)第2周期點的坐標為:P1(2,3), P2(-2,3), P3(-2,4), P4(3,4)第3周期點的坐標為:P1(3,5), P2(-3,5), P3(-3,6), P4(4,6)第n周期點的坐標

38、為:P1(n,2n-1),P2(-n,2n-1), P3(-n,2n), P4(n+1,2n)因為99÷4=243,所以P99坐標與第25周期點P3的坐標相同(-25,2×25)即(-25,50)100÷4=25,所以P100的坐標與第25周期的點P4的坐標相同(25+1,2×25)即(26,50)2009÷4=5021,所以P2009坐標與第503周期點P1的坐標相同(503,2×503-1)即(503,1005)解法2:經過觀察可得:以奇數開頭的相鄰兩個坐標的縱坐標是相同的,所以第100次跳動后,縱坐標為100÷2=50

39、;其中4的倍數的跳動都在y軸的右側,那么第100次跳動得到的橫坐標也在y軸右側P1橫坐標為1,P4橫坐標為2,P8橫坐標為3,依次類推可得到:Pn的橫坐標為n÷4+1故點P100的橫坐標為:100÷4+1=26,縱坐標為:100÷2=50,點P第100次跳動至點P100的坐標是(26,50)25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B、C的坐標分別是A(-2,5),B(3,1),C(1,1),在第一象限內找一點D,使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那么點D的坐標是多少。解:由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可知D點的縱坐標一定是5;又由C點相對于B點橫坐標移動了1(3)=4,故可得點D橫坐標為

40、2+4=2,即頂點C的坐標(2,5)26(2005濟寧)如圖,在直角坐標系中,第一次將OAB變換成OA1B1,第二次將OA1B1變換成OA2B2,第三次將OA2B2變換成OA3B3已知:A(1,3),A1(2,3),A2(4,3),A3(8,3);B(2,0),B1(4,0),B2(8,0),B3(16,0)觀察每次變換前后的三角形有何變化,按照變換規律,第五次變換后得到的三角形A5,B5的坐標分別是多少解:A、A1、A2An都在平行于X軸的直線上,縱坐標都相等,所以A5的縱坐標是3;這些點的橫坐標有一定的規律:An=2n因而點A5的橫坐標是25=32;B、B1、B2Bn都在x軸上,B5的縱坐

41、標是0;這些點的橫坐標也有一定的規律:Bn=2n+1,因而點B5的橫坐標是B5=25+1=64點A5的坐標是(32,3),點B5的坐標是(64,0)27、(2013湖州一模)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我們把橫、縱坐標都是整數的點叫做整點已知點A(0,3),點B是x軸正半軸上的整點,記AOB內部(不包括邊界)的整點個數為m當點B的橫坐標為3n(n為正整數)時,m= 3(用含n的代數式表示) 根據題意,分別找出n=1、2、3、4時的整點的個數,不難發現n增加1,整點的個數增加3,然后寫出橫坐標為3n時的表達式即可解:如圖,n=1,即點B的橫坐標為3時,整點個數為1,n=2,即點B的橫坐標為6

42、時,整點個數為4,n=3,即點B的橫坐標為9時,整點個數為7,n=4,即點B的橫坐標為12時,整點個數為10,所以,點B的坐標為3n時,整點個數為3n-228、(2013撫順)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B、C的坐標分別是(-1,-1)、(0,2)、(2,0),點P在y軸上,且坐標為(0,-2)點P關于點A的對稱點為P1,點P1關于點B的對稱點為P2,點P2關于點C的對稱點為P3,點P3關于點A的對稱點為P4,點P4關于點B的對稱點為P5,點P5關于點C的對稱點為P6,點P6關于點A的對稱點為P7,按此規律進行下去,則點P2013的坐標是 分析:根據對稱依次作出對稱點,便不難發現,點P6與

43、點P重合,也就是每6次對稱為一個循環組循環,用2013除以6,根據商和余數的情況確定點P2013的位置,然后寫出坐標即可解:如圖所示,點P6與點P重合, 2013÷6=3353,點P2013是第336循環組的第3個點,與點P3重合, 點P2013的坐標為(2,-4)29、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1,1),B(-1,1),C(-1,-2),D(1,-2)把一條長為2013個單位長度且沒有彈性的細線(線的粗細忽略不計)的一端固定在點A處,并按A-B-C-D-A-的規律緊繞在四邊形ABCD的邊上,則細線另一端所在位置的點的坐標是 解:A(1,1),B(-1,1),C(-1,-2),D

44、(1,-2),AB=1-(-1)=2,BC=1-(-2)=3,CD=1-(-1)=2,DA=1-(-2)=3,繞四邊形ABCD一周的細線長度為2+3+2+3=10,2013÷10=2013,細線另一端在繞四邊形第202圈的第3個單位長度的位置,14(2013東營)如圖,已知直線l:y=x,過點A(0,1)作y軸的垂線交直線l于點B,過點B作直線l的垂線交y軸于點A1;過點A1作y軸的垂線交直線l于點B1,過點B1作直線l的垂線交y軸于點A2;按此作法繼續下去,則點A2013的坐標為(0,42013)或(0,24026)(注:以上兩答案任選一個都對)分析:根據所給直線解析式可得l與x軸

45、的夾角,進而根據所給條件依次得到點A1,A2的坐標,通過相應規律得到A2013坐標即可解答:解:直線l的解析式為;y=x,l與x軸的夾角為30°,ABx軸,ABO=30°,OA=1,AB=,A1Bl,ABA1=60°,AA1=3,A1O(0,4),同理可得A2(0,16),A2013縱坐標為:42013,A2013(0,42013)故答案為:(0,42013)點評:本題考查的是一次函數綜合題,先根據所給一次函數判斷出一次函數與x軸夾角是解決本題的突破點;根據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特點依次得到A、A1、A2、A3的點的坐標是解決本題的關鍵16(2012威海)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線段OA1=1,OA1與x軸的夾角為30°,線段A1A2=1,A2A1OA1,垂足為A1;線段A2A3=1,A3A2A1A2,垂足為A2;線段A3A4=1,A4A3A2A3,垂足為A3;按此規律,點A2012的坐標為(503503,503+5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