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制約因素及發展對策_第1頁
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制約因素及發展對策_第2頁
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制約因素及發展對策_第3頁
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制約因素及發展對策_第4頁
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制約因素及發展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制約因素及發展對策第19卷第5期2009年5月長春大學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V01.19No.5May2009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制約因素及發展對策王元松(長春大學黨委組織部,吉林長春130022)摘要i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的共享是國家信息化體系建設中的難點.目前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過程中,主要存在信息宣傳力度不夠,資源利用率低,組織規劃不合理,信息共享成本較高等制約因素.為了促進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發展,必須統一標準和建設模式,創新信息共享服務手段,加強信息資源的安全管理.關鍵詞: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

2、制約因素中圖分類號:I)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9072009)05003202我國電子政務最早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吉林省電子政務從80年代后期由辦公自動化起步,走過了與全國同樣的發展歷程.進入21世紀,吉林省政府對電子政務建設加大了推動力度.2002年2月,吉林省政府印發了吉林省政府系統政務信息化建設規劃,全面啟動未來5年以"三網一庫"為架構的政務信息化建設工程,以中央l7號文件為標志,在省政府系統全面推行電子政務建設.經過lO多年特別是近些年的積極工作,這項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全省政府辦公業務資源系統已基本建成,實現了政府系統公文,信息的數字化傳輸

3、;省和市州政府機關大多數工作部門的內部主要辦公業務實現了數字化和網絡化;面向社會監管和為公眾服務的稅務,工商,海關,公安,審計等業務系統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結合政府職能轉變和政務公開,全省已建立政府網站110多個;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省,市政府政務大廳的建立,有力地促進了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以網絡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享為目標的網絡融合,資源整合工作初見成效;政府機關T作人員信息化意識,現代辦公技能普遍增強,培養,造就了一批既懂信息技術又熟悉機關辦公業務的復合型人才.1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制約因素1.1軟硬發展不均衡部分政府部門對信息資源開發共享認識不夠,或者說認識的角度有偏差,只把開發的

4、重點放在信息技術等硬件建設上,而忽略了包括自身政務信息的整合和管理等具體內容的軟件方面.有些網站信息更新的頻率不高,本地重要信息發布不及時,法規規章,政府公文,專項經費,財政預決算,政府采購等信息內容較少,信息內容的有效性差,缺少貼近公眾需求的實際內容等.這樣就使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變成了"有骨無肉"的空殼子.1.2法律法規相對滯后政府信息資源的公開,采集,儲存,發布,交換,監督等方面都具有公開性,安全性,合法性及有效性等特點,缺少相關法律法規的保障支持,或者原有的法律法規已不適應目前的情況,就會造成信息共享無法可依.1.3信息宣傳力度不夠.資源利用率低信息資源,尤其是通過

5、網絡共享的政府信息資源應有更多的用戶使用,不但包括政府內部用戶而且還應包括百姓用戶,這樣才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更能發揮政府資源共享的為人民服務的目的.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共享宣傳力度還遠遠不夠,用戶數量較少,形不成規模,信息用戶不知道到哪里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不知道怎么去查找這些信息,已有的信息資源甚至在政府內部利用率都很低.1.4共享組織規劃不合理共享信息系統缺乏總體的,系統的規劃,系統類型復雜多樣,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差,信息交流不暢.信息采集,加工,處理,維護,管理分散在不同信息系統中,信息組織缺乏整體性,加工處理多頭進行,信息發布和服務多個獨立系統并行,造成人力,物力,資

6、源浪費,致使信息資源無法實現統一的集成,整合,管理,多個信息服務系統用戶權限互不兼容.1.5信息共享成本較高.信息資源共享系統建設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收稿日期:20090311作者簡介:SE元松(1972一),男,吉林通化人,碩士,主要從事電子通信與工程專業研究.第5期王元松: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制約因素及發展對策33工程,硬件設備一次性投入并不高,最主要的是維護成本較高,需要支付較高的數據預處理成本,包括對數據的編碼,整理,規范化以及相應數據庫維護,而且是持續性的,這部分費用目前還沒有專門的財政撥款.同時,由于不同部門的投入收益差異比較大,而且缺乏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影響了政務信息資

7、源共享活動的開展.1.6信息安全顧慮大擁有重要信息系統的部門,一般都擔心共享會增加系統的不安全性,如病毒,黑客,程序故障及各種意想不到的復雜I生等等,而且信息系統越重要,這種擔心和顧慮就越嚴重,從而影響了政務信息共享的推進.2吉林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發展對策2.1統一標準和建設模式參照國務院辦公廳的機構設置,省級和縣級政府應該盡快明確電子政務,政府網站建設的管理機構,賦予其明確的管理指導,統籌規劃的職能;充實人員隊伍機構,吸收既懂業務又熟悉網絡信息技術的專門人才,做好政府業務上網需求說明和各種先進技術使用之間的有效銜接.按照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制定總體規劃,避免重復建設.要正確處理

8、好中央,地方,部門間的關系,明確各自的建設目標和重點,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分類指導,分層推進,分步實施,從而構建全面的,完整的,系統的,全方位的,多層次的政府信息資源服務體系,促進資源開發,緩解閑置與短缺矛盾,提高政府信息使用價值.2.2制定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目錄梳理政府信息資源底數,統一規范數據標準,便于發現,定位政務信息資源,為整合共享奠定基礎.可以利用文本智能從主題,應用等多個角度對政府信息資源進行管理,識別,定位,發現,評估與選擇,從而實現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的快速部署;可以通過總結和借鑒,在結合自身實際的情況下構建符合當地民眾需求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系統;可以通過與一站式辦公和場景式服務

9、的有效結合使信息公開資源真正應用于公民辦事和交互服務之中,有效激發信息公開資源的活力.2.3創新信息共享服務手段加強服務意識,運用創新的服務手段,提高電子政務信息的利用率.要做好多功能,深層次的信息服務工作,利用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開放鏈接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充分發揮網絡信息優勢,創建以讀者為中心,集網上信息咨詢,信息檢索,信息傳遞于一體的,主動的電子政務信息服務模式,充分利用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提高信息利用率,爭取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2.4加強信息資源的安全管理為了提高信息資源的安全性,有必要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各政府部門,各企業內部要設立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負責制定各自內部信息資

10、源的使用制度,保證用戶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正常使用,防止內部用戶利用網絡進行各種非法活動及外部用戶對本網站的非法訪問.加強安全技術的研發,提高系統的安全防護能力.要加大對信息安全技術的投入,加強自主的信息和網絡技術的開發,盡快推動開發和生產我省自己的電腦核心硬件和電腦軟件操作平臺,要盡快研制一些關鍵技術,如唯一性身份識別技術,信息的完整性檢驗檢測技術,安全審計跟蹤評測技術,電子信息系統電磁信息泄露防護技術等.同時,要大力發展基于自主技術的信息安全產業,為自主安全技術的研發創造良好的環境.參考文獻:1秦曉東,徐燕.電子政務基礎M.貴陽:貴陽科技出版社,2003:1316.2楊明波.淺論電子政務與和諧

11、政府構建的關系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12):4950.3何振.政府信息資源共享的制約因素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07(12):8485.4袁靜.電子政務建設項目的組織與管理J.信息化建設,2004(1/2):4243.5劉曉輝.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1):6364.責任編輯:沈玲(下轉第41頁)第5期張高遠:名詞化結構體現的作格性以英漢語為例41槽"的"能量傳遞"方式是由幾個方面共同作用的,構成了"主格一賓格"系統的編碼基礎.然而,名詞化取消了次第掃描,將一個事件物化為一種不受時間影響的靜態&q

12、uot;事物",由原來的能量傳遞方式轉而采取作格標記,亦即對事件采取一種"自主核心識解".名詞化結構之所以采取作格模式,其動因即如上述.參考文獻:i汪立榮.英語教材編寫應重視作格動詞的一價用法J.重慶師院:哲社版,2002(1):107111.2BussmannH.RoutledgeDictionaryofLanguageandLinguisticsM.Beijing:Fomig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l'ess,2OO0.3LemmensM.LexicalPerspectivesonTransitivityandErgat

13、ivityM.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1998.4ManningCD.Ergativity:ArgumentStructureandGrammaticalRelationsM.California:CSLIPublications,1996.5PerlmutterDM.ImpersonalpassivesandunaccusativehypothesisJ.BerkeleyLinguisticSociety,1978(4):157.6BurzioL.ItalianSyntax:AGovernmentBindingApproachM.Do

14、rdreeht:D.Reidel,1986.7楊素英.從非賓格動詞現象看語義與句法結構之間的關系J.當代語言學,1999(1):3043.8夏曉蓉.英漢V.R結構與非賓格現象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3):172177.91012131415161718KeyserSJ,TRoeper.OnthemiddleandergativeconstructionsinEnglishJ.LinguisticInqui,1984,15(3):381-416.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HarperC

15、ollinsPublishers.CollinsCobuildGrammarpatterns1:Verbs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TaylorJR.PossessivesinEnglish:AnExplorationinCognitiveGrammarM1.Oxford:ClarendonPress,1996.LangackerRW.ThesymbolicnatureofcognitivegralnmarThemeaningofofandof-periphrasisC/MartinPatz.ThirtyYearsofLinguisticEvolution.Philadelphi

16、a: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1992.HuangJC.T.ExistentialsentencesinChineseand(in)definite-nessCEJReuland,AGBterMeulen.TheRepresentationof(In)definiteness.Cambridge:MITPress,1987.LiYafei.OrderandConstituencyinMandarinChineseM.Dordrecht: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91.顧陽.生成語法及詞庫中動詞的一些特性J.國外語言學,1996(3

17、):16.王玲玲.何元建.漢語動結結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沈家煊.不對稱和標記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l999.責任編輯:柳克TheergativecharactersmanifestedinEnglishandChinesenominalizationZHANGGaoyuan(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Nanji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Nanjing210046,China)Abstract:Theergativecharactersmanifestedinnominalizationcanberega

18、rdedastheeffectfromnontimecharacteroftheactionprocess.Thesemanticrelationof"Agent.ActionPatient"anditscorrespondinggrammaticalpattern"SubjectPredicateObject''istheexpressionofaneventbasedonenergytransmission.Thenominalizationstructures,withtheeffectfromnontimecharacter,turntot

19、heergativepatternfortheexpressionofmatterprocess,astheyarenomoreadaptedtothetypicaltypeofenergytransmission.Keywords:nominalizationstructure;ergativecharacter;energytransmission;effectfromnontimecharacter(上接第33頁)Analysisontherestrictivefactorsofe-governmentinformationresourcesharinginJflinProvinceandthedevelopmentstrategiesWANGYuansong(OrganizationDepartmentofPartyCo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