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及村寨旅游開展_第1頁
鄉村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及村寨旅游開展_第2頁
鄉村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及村寨旅游開展_第3頁
鄉村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及村寨旅游開展_第4頁
鄉村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及村寨旅游開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鄉村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及村寨旅游開展摘 要:以云南省蘭坪縣玉獅場村為例,在實地調研的根底上,分析了玉獅場生態旅游資源的現狀,結合玉獅場普米族生存環境的旅游資源特色及其蘊含的資源特色,討論其鄉村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并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鄉村生態旅游資源開發提供參考。關鍵詞:鄉村生態旅游;旅游資源;旅游開發;玉獅場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1 引言鄉村生態旅游,是以鄉村聚落為平臺,以生態環境為支撐,以鄉村資源為根底,促進鄉村社區開展為目的,將農業、農民和鄉村開展高度結合起來,使旅游業成為鄉村重要的產業及社區經濟內容的一種新型綜合性旅游。它在很大程度上交融了旅游經濟與環境保護、生態建立以及鄉村社區

2、開展之間的聯絡,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立提供了有效的現實途徑,并成為21世紀重要的旅游趨勢之一。云南鄉村生態旅游在這種特定范圍內形成的“真、土、古、始主體特色的同時,外來文化以及不良示范效應等也為其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現代化過程初期會“造成大量的社會解體和全然悲慘的現象,目前傳統少數民族村落的劇烈變化正說明了這一點。普米族是云南少數民族之一,隨著市場經濟不斷打破原有封閉的民族村落,導致了普米母語、風俗、祭祀、服飾等傳統民族在年輕一代中淡去。雖然開展旅游對傳統民族文化來說是把“雙刃劍,但在進展保護性開發和合理規劃后,旅游對提升民族文化認同、文化傳承、族群意識、社區經濟等有重要作用。2 玉獅場村旅

3、游資源分析及特征2.1 玉獅場概況2.2 玉獅場旅游資源根本類型2.3 玉獅場旅游資源特色玉獅場旅游資源特色以原生態的普米族文化和自然景觀為核心。通過對旅游區資源的分析,總結如下:2幽:玉獅場處于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地區老君山中,村寨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且多珍貴原始樹種,山中生長著多種蕨類以及野生菌、野果等形成幽深的原生態森林景觀。3險:該村寨谷深山陡,河流縱橫,地勢險峻,瀑布急流。走在陡峭的人馬驛道上,穿梭在高深莫測的山間峽谷中,別有洞天。尤其適宜于科考、探險旅行。4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普米族信奉的宗教是“韓歸教,有很多的鬼神,傳統宗教儀式有:祭龍潭、祭山神、祭樹神。這說明普米族對自然有著

4、濃重的崇拜,對水源、林地、以及一些古老的樹種有著敬畏之情,不會隨意破壞。5旅游資源、地域組合性較好:普米族作為玉獅場的主體民族,它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極具外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其獨特的木楞房建筑、具有北方游牧文化特色的生活風俗與手工藝品、以人馬驛道為代表的獨特交通、內涵豐富的節慶與祭祀文化在青山古樹中孕育,嫣然構成了一副別致的民族田園風畫卷,形成了民族文化與自然旅游資源的極佳組合。此外,玉獅場周邊坐落納西族、傈僳族、彝族等多個極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村寨,高原生態森林與民族村寨互相襯托,且空間分布良好。這些都為玉獅場鄉村旅游開發奠定了良好的旅游資源根底。3 玉獅場村寨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3.1

5、 經濟欠興隆本區域雖蘊含著大量的旅游資源,但當地居民以種植、畜牧為主要經濟來源,生活貧困。貧困導致相關旅游配套根底設施缺乏。由于高門檻的旅游業需要經濟建立作為后盾,故玉獅場鄉村生態旅游的開展需要首先進步社區居民的生活程度和根底設施建立。3.2 鄉村交通不便利,景區可進入性差地處三江并流世界遺產地老君山脈中的玉獅場,整座村莊四面環山,交通方式仍以人背馬馱為主。從村里到箐花村和河西鄉的道路蜿蜒曲折,時常受到雨天影響致使道路泥濘難行。交通不便遏制了旅游的開展。3.3 旅游資源方面宣傳力度不夠上世紀80年代中期,玉獅場最初受到關注是當地居民為保護生態森林而回絕修路的報道。而后,陳哲的“土風方案,使玉獅

6、場名聲大震。外界議論更多的是當地開展的經濟問題,而關于旅游資源卻鮮為人知。因此,直接影響鄉村旅游的開展進程。3.4 相關專業人才缺乏,經營才能非常弱目前,玉獅場缺乏外界的投資經營,當地村民長期與土地打交道,缺乏現代效勞觀念,市場開拓才能弱,這些都制約其鄉村生態旅游的進一步開展。3.5 缺乏社區管理經過田野調查發現當地政府有開展旅游業的意愿,并講述了旅游開展的瓶頸:缺乏一個社區共同參與和進展旅游管理的組織。當地村民對待開展旅游業有不同看法:少數村民堅持陳哲的“土風方案,他們抵抗旅游業甚至“回絕道路,認為這樣會破壞他們的傳統文化;多數村民支持開展旅游,但前提保證不破壞當地原始森林和生活環境。總的講

7、,當地人渴望開展,希望旅游業能改善他們的生活。 4 玉獅場村寨旅游開發的對策4.1 玉獅場旅游開展目的及開發指導思想4.1.1 玉獅場旅游開展目的根據自身獨特的民風和原生態森林資源創立一個自己的品牌,例如可以擬建“滇西北普米族原生態民族文化村。堅持可持續開展以及適度規劃的理念,以保護促開展,在不破壞當地原始森林和普米族文化的前提下規劃旅游業。堅持國家西部大開發開展戰略和云南旅游開展規劃戰略以及?滇西北旅游開展規劃?,結合當地詳細情況開展旅游開展的布局。堅持以鄉村生態旅游為主題,以市場為導向,以開發普米族原生態文化為核心,以生態探險科考旅游作為補充,突出旅游脫貧的功能,強化當地旅游特色。4.2

8、旅游開發原那么1文化性。玉獅場進展旅游主題開發要始終圍繞著普米族的核心文化體系展開,如“生態文化、“火塘文化、“祭祀文化等。2特殊性。緊抓原生態普米族村寨和原始森林的特色,開發多元、專項的旅游產品。3民族性。突出普米族民族傳統文化特色,進展文化深度籌劃開發。4參與性。調動當地村民積極參與旅游業意愿,使當地人民共享旅游業開展成果。4.3 加強根底設施建立和人員培訓進一步加強根底設施建立,如改善交通,加強對當地普米族村寨的保護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科學規劃村寨住宅布局,杜絕一切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工程。游客需在本區域享受美的自然和設施的同時,更好的認識和保護自然,這要求當地居民具有全面的知識較高的素質

9、。通過引進人才和培訓的方式加強鄉村生態旅游開發中的人力資源的建立,進步村民的旅游接待程度。4.4 建立普米族文化傳習館,加強旅游宣傳經當地村委會指導,玉獅場成立了民族文化傳習館包括圖書資料室、陳列室等。但并未充分表達普米族的民族文化。應輔助開展舉辦培訓和展覽、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宣傳等活動。陳列室可展示當地普米族日常生活器具,如羊毛羊皮服飾、四弦等;依附當地豐富珍貴的紅豆杉等稀有樹種資源,可舉辦“認領綠色環保活動,即外界人士可在此地出資認領一株幼苗,附上認領人的根本信息,待成木后回歸自然;也可通過類似公益方式或環保行動擴大玉獅場知名度。4.5 營造活潑濃重的民族文化氣氛在開發旅游資源的的過程

10、中,加強對當地居民的素質提升培訓,通過廣泛發動村民與當地旅游業開發既得利益聯絡,并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保持淳樸的普米族文化風俗,講普米話、跳普米族舞蹈、唱普米族山歌,全方位營造生態民族村寨的文化氣氛。組建一支高質量的普米族民族風情表演團隊,打造普米族的文化品牌。4.6 加強與周邊村寨的旅游合作,建立旅游資源組合區由于玉獅場旅游資源同質性情況普遍,應加強與周圍彝族、傈僳族村寨的協同開展,以吸引旅游者,延長背包客的停留時間。徒步旅游者來到這里不僅可以品味到普米族的文化盛宴還能欣賞到不同文化特質的其他少數民族村寨。4.7 建立景區與社區一體、游人與居民一體的適宜當地特色的社會運轉機制玉獅場內居民人口數量雖少,但也急需一支可以駕馭當地旅游經營的管理力量,除發揮原有玉獅場各級組織的管理職能外,也應該順勢成立類似于“玉獅場旅游管理協會組織管理,并設不同職能的工作小組,如環衛組主要負責將來景區環境衛生、旅游廁所、垃圾處理等等。通過控制一系列影響因素,力求到達玉獅場人口數量穩定、農民收入增加、社區活力增強等目的的和諧統籌開展。4.8 玉獅場鄉村生態旅游產品設計設想5 結語鄉村生態旅游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紀歐洲的“農村旅游,隨著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可持續開展觀以及環保意識的深化,鄉村生態旅游得到了空前開展。鄉村生態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