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5舊瀝青路面冷熱再生應用_第1頁
G205舊瀝青路面冷熱再生應用_第2頁
G205舊瀝青路面冷熱再生應用_第3頁
G205舊瀝青路面冷熱再生應用_第4頁
G205舊瀝青路面冷熱再生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件:交通行業第二批節能減排示范項目推薦表項目名稱G205黃河大橋至柳橋段路面改建工程舊瀝青路面材料冷熱再生應用主要經驗簡介G205路面破壞嚴重,按照常規設計方案在改建時需要挖除和廢棄大量老瀝青路面材料,占用土地,污染環境,增加工程投資,為解決這一問題,在G205路面改建工程進行了冷熱再生應用項目。冷再生項目是按照無機穩定半剛性結構機理,采用水泥穩定再生利用;熱再生項目是通過技術、設備等手段還原回收舊瀝青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與新瀝青混合料熱拌融合成再生瀝青混合料。該項目從設計上優化,全線有20.15km老瀝青面層進行了挖除回收利用,19.1km的瀝青底面層設計采用熱再生混合料;對基層破壞嚴重的

2、12.26km采用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單位投資1280余萬元新購置或更新再生機械設備,滿足冷熱再生設計和施工的要求;聘請省交科所對該項目全面進行技術指導和檢測和服務,確保技術和質量。該項目的實施,減少了老路開挖30.6萬方,挖除的老路材料10萬方(22.4萬噸)全部再生利用;冷再生替代節約了9.3萬方土;沒有廢料棄運占地和新增取土場,節約土地200多畝,保護了環境,并減少了礦山資源的開采和破壞。該項目的綜合經濟效益1008.99萬元,其中施工企業收益136.23萬元,政府受益872.76萬元。由于路面翻修的廢料再生利用,節約了土地和礦山資源,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保護了人類生存的環境,符合了我國

3、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廢物資源化的要求,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遠遠大于其直接經濟效益。項目單位意見G205再生應用項目,解決了老路改造中的廢料利用問題,節約了土地和礦產資源,保護了環境,節省了投資,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公 章)2009年 6 月 29日推薦單位意見(公 章)年 月 日G205黃河大橋至柳橋段路面改建工程舊瀝青路面材料冷熱再生應用濱州市公路管理局 蔡長松一、項目的實施背景G205黃河大橋至柳橋轉盤段全長30.3公里,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加寬改造至20米,之后經過中修罩面,瀝青路面厚度達到1214cm, 二灰碎石基層達到223

4、2cm,下部還有25cm老瀝青碎石和3545cm老石灰土。2008年改造前路面破壞嚴重,大部分瀝青面層出現波浪、搓板、擁包,有些段落出現基層及以下結構層的破壞,尤其是由南向北通行重車及超載較多的車道,破壞的面積和程度更加嚴重。按照傳統設計方案,對基層破壞嚴重的段落全部挖除廢棄,并處理不少于60cm的路基,然后按新路面結構設計,同時需要備運大量的路基和底基層所用土方;對老瀝青面層破壞的段落,進行補強設計,瀝青面層上加鋪基層,老瀝青面層被蓋在下面,浪費了這部分資源。按照G205路面的破壞情況,需要挖除的舊路面材料大約20.6萬方,其中老瀝青混合料3.6萬方,老基層碎石礦料7萬方,如果這部分材料廢棄

5、運到專門場地,大約占地160多畝,同時還要挖除老路土方大約16.7萬方,并進行回填處理,如果老路土方中含有較多垃圾不能夠利用,還要增加新的取土場,廢方棄運也增加新占地;補強設計蓋在下面的老瀝青面層材料大約2.3萬方,這就表明一方面廢料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環境污染,廢料中有價值的瀝青和礦料等白白浪費掉,另一方面新設計的結構方案又需要新增大量的土方和礦料,占用土地,開采礦山,破壞資源和環境,帶來一系列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正是基于解決這一問題,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并聘請省交通科研所進行技術服務,G205路面改建工程全面實施了舊瀝青路面材料冷熱再生實際應用。二、項目的基本原理 一)舊瀝青路面材料冷再

6、生:按照無機結合料半剛性基層成型機理,采用專用的路拌再生機對舊瀝青路面結構層現場銑刨、破碎,摻入水泥、石灰等活性結合料和水,經過常溫拌和、碾壓等工序,一次性實現舊瀝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二)舊瀝青路面材料熱再生:根據瀝青的化學性能和化學特性,發生老化的瀝青通過添加軟瀝青或再生劑,能夠恢復瀝青的溶劑、溶質比例和組分比例,改善瀝青的相溶性;通過技術設計和設備手段還原回收舊瀝青路面材料的物理性能,然后與新瀝青和新礦料進行熱拌融合,獲得優良的再生瀝青混合料,鋪筑成再生瀝青路面。三、主要做法及措施一)根據G205路面的破壞情況,本著少開挖、多利用、不廢棄、不新增取土的原則,全線30.3公里分不同段落進行

7、了優化設計。1、僅瀝青表層有病害、路況尚好的9.335公里,不進行挖除,補強利用,上面加鋪10cm瀝青大碎石柔性基層和(4+3)cm瀝青混凝土面層;2、破壞較嚴重的12.265公里,挖除1214cm老瀝青面層回收,再銑刨16cm老二灰碎石基層后,下部設計為18cm就地水泥冷再生底基層,上面加鋪(15+18)cm二灰碎石基層和(6+4)cm瀝青混凝土面層;3、19.1公里6cm瀝青混凝土底面層,全部設計為熱再生瀝青混合料;4、除加鋪瀝青大碎石的9.335公里和橋梁結構物外,其他段落19.1公里、計24萬平方的舊瀝青層全部進行回收再生利用;5、銑刨的16cm老二灰碎石基層破碎料攤鋪到加寬的2.5米

8、上,進行就地水泥冷再生,一并作為設計的18cm底基層二)為實施舊瀝青路面冷熱再生利用,濱州公路工程公司購置了價值400萬元德國產維特根路面銑刨機械,該銑刨機可滿足舊瀝青路面銑刨、傳輸和冷再生就地預破碎的功能;投資800萬元引進日工技術和設備對瀝青拌合站進行了熱再生技術改造,瀝青破碎料加熱采用間接順流式加熱爐拉長燃燒室(第二烘干筒)連續加熱設備,相當于連續式雙層滾筒拌和機,破碎料不直接與火焰接觸,而是通過熱氣流進行加熱,防止破碎料中瀝青燃燒或老化。另外還投資80余萬元購置了反擊式碎石破碎機,滿足把舊瀝青塊破碎為合格粒徑并分檔的要求。三)舊瀝青路面材料熱再生施工工藝:先將舊瀝青路面挖除后運回拌和場

9、,用風鎬先進行初級破碎,再送入破碎機進行破碎分檔:分為0-10mm和10-20mm兩檔舊瀝青破碎料,然后對破碎料中瀝青含量、瀝青老化程度、碎石級配等指標進行檢測,與新瀝青混合料進行配合比設計,確定舊瀝青路面破碎料的合理摻配比例為20%。之后通過再生設備加熱破碎料至140-150,按確定的20%比例加入拌和鍋與新的瀝青混合料進行拌和,生產出合格的再生瀝青混合料,隨后按照正常的瀝青混合料進行運輸、攤鋪和壓實,鋪筑成再生瀝青路面。四)與山東省交通科研所簽訂技術服務協議,從技術支持和施工質量檢測上做保障,對G205所有的路面配合比試驗、舊瀝青路面冷熱再生試驗及施工與質量控制等進行全面的技術指導和試驗檢

10、測。除正常的試驗檢測指標外,重點對舊瀝青路面材料中回收瀝青的老化評價、冷熱再生混合料的抗疲勞試驗、路用性能等進行了驗證與評價,如冷再生的劈裂強度、抗凍性、水穩性、收縮系數,熱再生的高溫穩定性,水穩定性,低溫抗彎拉性能試驗及美國德州試驗方法及評價標準的漢堡輪轍試驗(Hamburg Wheel-tracking Test)。通過各項試驗檢測結果表明冷熱再生混合料的技術指標能夠滿足相應混合料的性能要求。五)為了保證舊瀝青層材料的質量,使其得到充分利用,挖除的舊瀝青混凝土塊和破碎分檔后的材料,都必須分別進行覆蓋防潮,保持干燥狀態,避免因破碎料受潮而影響再生混合料的質量和產量;如果挖除時瀝青塊較潮濕,破

11、碎前必須在天氣晴好時先晾曬干燥。四、取得的效果一)節能減排效果該項目通過采用冷熱再生設計,一是減少了老路面結構層開挖量14.2萬方,老路土方16.4萬方;二是挖除的老路面瀝青層5.6萬方(計12.8萬噸破碎料)、銑刨的老二灰碎石基層4.4萬方(計9.6萬噸礦料),全部得到再生利用;三是冷再生替代節約了9.3萬方土;四是因為廢料全部再生利用,沒有廢料棄運占地,沒有新增取土場,比較傳統設計標準,節約土地220畝,沒有破壞土地資源和污染環境,同時也減少了礦山資源的開采和破壞。二)經濟效益1、熱再生節約瀝青和碎石材料的投資瀝青材料節約的投資G205熱再生項目摻加了20%的舊瀝青材料用于6厘米厚的底面層

12、,路面寬24m,每方瀝青混合料密度2.422噸,則每公里瀝青底面層需用的瀝青混合料為 1000米*24米*0.06米*2.422噸/方=3484.8噸,其中瀝青用量為160.3噸,摻加20%舊瀝青材料后能節約18.2%的瀝青,每公里節省瀝青29.2噸,按2008年瀝青材料價格為4650元/噸計算,每公里節約投資135780元。該工程實際應用16.9公里,共節約投資229.47萬元。砂石材料節約的投資G205熱再生瀝青路面所節約的砂石材料,可以近似地認為摻加的20%舊集料替代20%的新集料數量。按2008年碎石價格70元/m3計算,每公里利用的碎石材料1000米*24米*0.06米*20%=28

13、8米3,可節約投資20160元。該工程實際應用16.9公里,共節約投資34.07萬元。2、冷再生節約老路面碎石材料的投資G205冷再生項目就地冷再生18厘米后,節省兩層底基層(18+20)厘米以及30厘米路基填筑(開挖60厘米老路基按50%利用率)所需的土方,路面寬24米,毎公里節約備運土方1000米*24米*0.68米=16320米3 ,每方土(含土場占用費)按25元,則每公里可節約土方投資408000元。該工程實際冷再生12.2公里,共節約投資497.76萬元(政府承擔)。3、節約占用土地及廢料處理費用:按照傳統設計方案,大約要產生25萬多方(計35萬噸)廢棄材料,需要外運至專門的場地處理

14、,占用200多畝的土地。按運距5公里、每公里運費1元/T,需要增加175萬元的運費;占地每年、每畝按2000元、占用5年計算,需要增加占地費用200萬元。4、冷熱再生設備及施工增加的投資冷再生施工必須配備專用設備,其機械能耗大,每拌合1平方米底基層較普通路拌機增加5-6元,G205冷再生項目共計拌合12200米*24米=292800米3 ,按每平米5.5元計算,增加機械投資161.04萬元;G205熱再生項目增加了機械設備和舊路面材料加工的費用。a、增加的加工費:挖除舊瀝青路面1.4元/T、運至拌和站2.2元/T、破碎分檔1.5元/T、裝載機分堆存放1.3元/T、再生設備增加燃料費9元/T,每

15、生產1噸再生混合料增加成本合計15.4元;b、再生設備折舊按每年20萬噸計算每噸6.2元;G205熱再生項目共計生產熱再生混合料58941.8噸,合計增加設備及施工投資費用127.31萬元。5、綜合上述經濟效益:(1+2+3)項-4項=1008.99萬元,其中施工企業節約資金136.23萬元,政府配套資金節約872.76萬元。三)社會效益G205冷熱再生項目能夠充分再生利用老路面材料,節約了土地資源,減少了新石料的開采,解決了瀝青路面翻修所產生大量廢料對環境污染問題,保護了人類生存的環境,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廢物資源化的要求,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良好,遠遠大于其直接經濟效益。五、適用范圍G2

16、05冷熱再生項目設計時,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JTG F41-2008)還沒有頒布實施,缺乏相應的標準,因此,其使用范圍比較慎重,冷再生采用了水泥穩定,且只使用于底基層;熱再生瀝青混合料只摻加了20%的舊瀝青材料,且只使用于底面層;再生技術規范實施后,其使用范圍得到了明確,通過G205冷熱再生項目和其他冷再生項目的總結,我們提出如下意見:1、老瀝青路面的挖除利用,適用于類似G205老瀝青路面層較厚、路面破壞較嚴重,按照傳統設計方案必須進行挖除翻修的一、二級公路改建項目以及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大修項目,其挖除的老瀝青層數量較大,再生利用經濟價值較高。2、熱再生瀝青混合料可用于無硬質巖石材料要求的

17、各個瀝青結構層,可廣泛使用于各個等級的公路,尤其二級以下公路瀝青面層其使用比例可達到70%以上。3、舊瀝青路面材料冷再生項目,可適用于老瀝青路面層較薄、路面破壞較嚴重,按照傳統設計方案必須進行挖除翻修的一、二級及以下公路改建項目,可使用于各個破壞的層次;為了提高路面整體強度保證率,對于一級公路,冷再生結構層建議只用于底基層,二級公路可使用于下基層和底基層,二級以下公路可用于基層。六、幾點建議舊瀝青路面材料冷熱再生利用,對于處治廢料,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沒有得到深入、廣泛地應用,再生利用的成本很高。通過G205冷熱再生項目經濟效益分析,施工企業投入較高的成本,國家受益很大,而企業收益較小,同時受到技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