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見真章_第1頁
方寸之間見真章_第2頁
方寸之間見真章_第3頁
方寸之間見真章_第4頁
方寸之間見真章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方寸之間見真章留在書畫上的各式鑒藏印, 亦成了字幅上的一部分。 (資料圖 /圖)元大德六年,時年 49 歲的畫家趙孟頫完成了傳世 畫作水村圖卷 ,留在畫幅上的款識讓我們得以確認這幅 畫作誕生的精確紀年,也是我們所知最后一幅有準確紀年的 趙氏作品。時隔數百年,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展廳中,當我 們再次得以一睹這一傳世畫作的真容時,恐怕只能哭笑不得。清乾隆的兩次“御題”和十余方乾隆鑒藏璽將這幅橫長 1.2 米 的長畫卷塞得滿滿當當。如此一來畫卷清雅寧靜的氣質被大 打折扣。文人書畫家以印代款,或在自己所藏書畫上鈐印的 習慣由來已久,一方面以鈐印宣示其所有權,留下自己的蹤 跡;另一方面,印章本身也是文人藝

2、術領域的一份子。姓名 印、齋館印、書簡印、鑒藏印,印章的種類多樣,功用各自 有別,但就如同文房四寶一般,既是工具,亦是藝術品,既 可用來書寫鈐印,亦可把弄賞玩,是古代文人書齋生活、鴻 雁往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從大型書畫收藏愛好者乾隆 對印章的喜好中就可見一斑,據乾隆寶藪記錄,乾隆共 有一千余方印璽,其中最為重要的當數“乾隆五璽”,印文分 別是“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鑒璽”、“乾隆鑒 賞”、“宜子孫”。乾隆根據自己的喜好偏愛,將宮中所藏畫作 古書一一賞閱,并留下了各式鈐章,甚至喧賓奪主、不顧對 書畫本身的損害,足見這些小小的印章有時也是身份與權力 的象征。社會質:起于徵信,

3、入于鑒賞印章最早是作為交換 的信物而出現的,劉熙釋名中道:“印者,信也”。是信 用的保證。呂氏春秋孟冬紀中記載:統治者們要求工匠 在其制作的物事上留下刻印,即所謂“物勒工名,以考其誠, 工有不當, 以行其罪”,以印章作為約束工匠的手段。 在印章 歷史發展的早期,印璽最主要的社會功能在于“徵信于人”。春秋戰國時期,印、璽、節具有同等含義,不論是王公貴族 或是平民百姓都有使用的權利。 秦朝 ,建立璽印的等級制度建 立,使印章的使用出現了嚴格的等級劃分,開始成為權力和 個人地位的象征。這一制度延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到了強 盛平和的唐朝,隨著官員人數的擴張,官制的復雜化,官印 體制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

4、這段時間,印章的發展吸收了魏 晉時期的藝術文化成果,文人開始正式進入印章領域,公印 與私印的分流于是愈發明顯:一支繼續著過去實用主義的道 路前行,在今天我們常能在各機關部門中看到印章的身影; 另一支則開始了藝術道路的轉化,我們開始在珍貴的書法、 畫幅上看到那些格局各異的朱墨鈐印,端凝方正或是快鑿寫 意,融入熏黃紙張,成為美的角色之一。私印自古即有,但直以來限于姓名吉語等實用內容,至唐宋,開始被應用于 書畫鑒藏、代為名款上,也出現了完全脫離實用而純粹表達 文學志趣、哲理心得的閑章,使印章的藝術性大為增強。至宋元,文人印真正產生并走向成熟。文人用印在元代以后非 常普遍,并開始了自篆自刻,成為印章藝

5、術發展的一個重要 時期,給明清崛起的印章流派、篆刻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日漸成熟的印章文化,也給印章帶來了更深刻的文化內涵。資料圖 /圖)目前可見最早的印章, 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出現的三方銅璽,這三方被認為出于商朝的銅制印章的出現, 推翻了“三代無印”之說,成為研究印章起源的重要物證。 周 禮掌節中道:“璽印,古代所以持信之物也 者,今之印章也”。秦印制規定:天子之璽用玉,螭虎鈕,帝 有六璽。在天子璽之外,最為皇帝看重的是一以和氏璧雕制 的玉璽, 上有秦宰相李斯所書: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 后世稱其為“傳國玉璽”。漢代漢舊儀中詳細記載了印章 的等級劃分:“皇帝六璽,皆白玉螭虎鈕;諸侯王印

6、,黃金橐 駝鈕,文曰璽,赤地綬;列侯,黃金印龜鈕, 文曰?。回┫?、文人就大將軍,黃金印龜鈕,文曰章;御史大夫、匈奴單于,黃金 印橐駝鈕, 文曰章”。自秦宰相李斯書傳國玉璽以來, 與印章結下了緣分。鑒藏印是文人用印的里程碑,最早的鑒 藏印出現在東晉時期,但鑒藏用印之風真正興起卻是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嗜好書法,曾大費周章地搜集前朝書畫作品, 韋述敘書錄中稱其“出御府金帛,重為購賞,由是人間古 本,紛然畢進”,可謂“天下字畫盡入其彀中矣”。不僅如此, 唐太宗還以“貞觀”字印印在書畫的接縫上,以作識別,后來又出現唐內府“集賢”“翰林秘閣”等收藏印。由此,鑒藏鈐印之風起,在朝中官臣、民間商賈百姓間皆掀起

7、一股收藏熱。鑒藏印的發展到了宋代,則不能不談米芾。米芾精通鑒定, 專責宮廷書畫鑒定,其自用印即達百余方,沙孟海沙邨印 話中道:“米元章跋褚摹蘭亭,連用七印,曰:米黻之印、 米姓之印、米芾之印、米芾、米芾之印、米芾、祝融之后 此法前古所無、 后世亦罕見。 ”鑒藏印的獨特功能已卓然可見。鑒藏印的風行使書畫鈐印越來越常見。 ( 資料圖 /圖)在元代, 文人從收集、賞玩印章,發展到自篆自刻印章,這一轉變中 的重要人物是王冕。劉績霏雪路中道:“初無人以花藥石 刻印者,自山農始也”?;ㄋ幨椿ㄈ槭?,此石經王冕一用, 竟廣為流傳,開啟了石印篆刻之風,文人從這時起方真正包 攬了印章篆刻。明清兩代,印章篆刻在理

8、論和實踐上都走向 成熟,出現了一大批卓越的篆刻家,留下許多藝術品質卓著 的印章作品。更多適于篆刻的石材被發現,如明代文彭發現 的青田“燈光凍石”,隨后出現的壽山石等等。審美質:以篆 刻為冠,與印體共存玉不琢不成器,美石亦是。在一方精美 玲瓏的印章中,不僅包含著大自然蘊藏千年的通透靈秀,同時也寄寓著制作者的良苦用心和文化底蘊。現在我們所看到 由于受到文字本身發展的影響,印文字體經歷了數次變更。的印文多以篆書為主, 但在歷史中并非直如此。 魏晉以前,戰國時期,各國印制不一,印文各異,但總體上具有戰國時期文字自然圓轉、生動多變的特點,有別于后來以小篆代表 的漢印文字的方整之感。 秦統一之后, 采取了

9、“車同軌,書同 文,行同倫”的統治措施, 以小篆為官方統一文字, 大大影響 了當時璽印的發展。漢代是印章藝術史中極為重要與輝煌的頁,“西泠八家”中奚岡曾道:“印之宗漢也,如詩之宗唐、 字之宗晉”。漢印以小篆為主, 改變了戰國以來圓轉的印風而 走向方正平直,端莊嚴謹,與隸書相通,被稱為“繆篆”,取 其筆勢纏繞,結體綢繆之義。漢代官印中分鑄、鑿兩途,鑄 者平直,鑿者活潑,各有風韻。這一時期的印章對中國印章 發展影響深遠,尤其是元代以降的印人們,不僅在理論上提 出了“印宗秦漢”之觀念,在實踐中更是步步以趨。印文因其 字體不同,刀法之用也各有差異, 孔云白曾論述: “文有朱白, 印有大小,字有稀密,畫

10、有曲直。未可一概也。印大,肱力 宜重,重則沉著蒼勁。印小,指力宜輕,輕則流暢。朱文宜 秀雅清麗,白文宜莊重渾融。曲則宛轉而有筋派,直則剛健 而有精神。字畫疏密,輕重疾徐,宛轉高下,使其得字體結 構之神韻。 勿涉死板軟弱”。優質的印工印文需要作者深厚的 文化內涵作底,印章雖小,小不盈寸,大的就不過數寸,但 在這小小的方寸之間卻凝聚了大量的文化風韻。王文治銅 鼓書堂藏印譜序中道:“(漢?。┛s尋丈于尺寸中,屈伸變 化,有龍德焉”。瓷器上亦可以看到印章的身影。 (資料圖 / 圖)“材有美,工有巧”,除印中文字,印體本身也是印章藝術的一部分。在印體藝術中,印材的選擇往往是首當其沖的, 無數采自鐘秀山水中

11、,飽含自然滋潤與饋贈的印石在印人們 的手中變化出無限創意,表現了中國工藝美學的極大成就。印章的珍貴一方面出自其雕制流傳的藝術與史學價值,另 方面也必須考慮印材本身價值所帶來的增色。印材之于篆刻 就如宣紙之于書畫,印材的種類多樣,孔云白篆刻入門 中介紹道:“古印以銅為最多。金玉牙石鉛鐵等僅百之 已?!倍煌挠〔淖匀粠聿煌男Ч?,甘旸印章集說 中認為“以玉為印,取君子佩玉之意。其文溫潤有神”在古代 是天子才有的待遇;又有“(金印)其文和而光,雖貴重,難 入賞鑒(銀?。┢湮娜岫鵁o鋒,刻而膩刀,入賞鑒不清(銅?。┢湮膲呀《谢刂?。”但金屬印章多用于宮廷,以官 職別之,在文人之間,石料毫無疑問占據更

12、主要的位置。文 人對印材的選擇,首取其材質堅固,足資把玩保存。但諸如 金銀銅等金屬器、磁器紫砂類,雖可保存,但硬度較大,并 不適于自行篆刻;鉛鐵易銹爛;象牙、竹根則質粗軟,不足 玩。沈野印談中道:“印最上用玉”,但無奈玉價高昂, 不適于進行大量篆刻練習和賞玩。石價可貴可廉,又適于雕 制,因此很自然被當作首選之材。印材之上,早在漢魏時期 就出現了包括子母印、兩面印、帶鉤印、朱白文相間印等類 型,使印體本身即十分豐富多樣。而印鈕雕刻也是印體的重 要組成部分,其形象有動物類如螭、 虎、龜、獅、龍、橐等;器物類有圭、瓦、環、泉等,還有亭臺一類的建筑雕飾。印 體與印鈕的結合使整個印章顯得生趣非凡, 如子

13、母印: “母印 鈕鑄母獸,子則子獸,套成母抱子狀;或子印作獸首,母印 鈕作身,套之以完印” 。壽山石是石材中的珍品, 亦是匠人們獨運匠心之地。(資料圖 /圖)自然質:堅韌與高貴之和在 2017年西泠春拍上,篆刻印石各專場交出了成交額近7000 萬元的驕人成績,其中“文房清玩田黃及名家鈕工專場”就囊括了3320 萬元的成交額。據西泠春拍報道:“此次春拍呈拍田黃品質為近年較咼,其中素方章就征得五方。清皇六子奕?自 用田黃素方章, 320 萬起拍,經過多輪競價后,以 690 萬元 成交。” 印石種類繁多,但最受關注者主要是青田、壽山、 昌化、巴林等幾種,田黃石即是壽山石品種中的珍品,亦是印石三寶”之

14、一,被稱為“帝石”是,非常名貴的一種印章石材 青田石,出自浙江省青田縣,其成分以葉臘石與石英為主。青田石色彩種類多,有包括黃青綠白等多種顏色,但不以色 彩濃烈取勝,色彩中纏繞多變紋理。石質溫潤,易于拓印, 自明代文彭以來,一直被視為最重要的印章印材之一,孔云 白稱其:“細膩溫潤易刻,得盡筆意”。青田石中名貴品種有 燈光凍,通體明熒,以燈照之燦爛異常,因此名之。此外還 有魚腦凍色白,蘭花青明潤,封門青淡青微帶透明,皆是青 田石中的上品。壽山石,出自福建省福州市外,亦屬葉臘石。壽山石開采較早,有“田坑、水坑、山坑”之說,其實是開采壽山石的幾處礦區舊稱。在 1999 年中國寶石協會首次“國石 定名”活動中,壽山石名列榜首,其中最為名貴的當屬田黃、 芙蓉、桃花等幾種。 壽山石多質地純凈, 色澤不及青田多樣, 但著色濃郁澄澈, 表面有如羊脂細膩, 富有光澤,“白而明瑩, 黃而透熟”。造型簡潔大氣, 色澤圓融飽滿, 寥寥幾筆輕雕已 盡顯儀容。(資料圖 /圖)昌化石產自浙江省昌化鎮深山中, 其主要成為是地開石,因此質地不如青田、壽山細膩。石系內部硬度變化大,多砂石與筋亦不易于篆刻。昌化石的色澤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雞血石。雞血石中含有朱砂,因此色 如雞血,是印石三寶之一。雞血石中有地與血之分,其中的更為沉著,亦有田黃凍、角凍等品種,類似于青田石,但血色”有多重分布形狀,如塊血、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