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27.100F 23備案號:102642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 DL/T 8192002 火力發電廠焊接熱處理技術規程 The code of the welding heat treatment for power plant 2002-04-27發布 2002-09-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 發布 目 次 前言1 范圍2 規范性引用文件3 術語4 一般規定5 焊接熱處理加熱方法與設備6 焊接熱處理工藝7 焊接熱處理工藝措施8 質量檢查與技
2、術文件附錄A (規范性附錄) 柔性陶瓷電阻加熱器技術要求附錄B (資料性附錄) 常用鋼的預熱溫度附錄C (資料性附錄) 常用鋼的焊后熱處理溫度與時間附錄D (資料性附錄) 焊接熱處理工藝卡、焊接熱處理操作記錄、焊接熱處理統計表 前 言 本標準是根據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電力司關于確認1999年度電力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通知(電力200022號文)的安排編制的。國家電力公司電力建設研究所組織行業內有關單位組成標準編制組,經過調查研究,編制了本標準。 本標準考慮了火力發電廠鋼制承壓管道、容器、部件在制作、安裝、檢修過程中有關焊接熱處理的實際情況,并參照了有關的國
3、際標準、國家標準和國內的有關標準。本標準對焊接熱處理人員的資格、設備及工藝、技術措施、質量與安全等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定,為電力行業焊接熱處理工作提供了依據。 電力行業焊接工作的主干標準是DL 50071992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火力發電廠焊接篇)和DLT 6781999電站金屬鋼結構焊接通用技術條件。本標準為支持上述標準的相對獨立的標準。 本標準附錄A是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附錄B、D是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國電電力建設研究所提出。 本標準由電力行業電站焊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電電力建設研究所、河南第一火電建設公司、湖北省電力試驗研究院、山西省電力科學研究院、廣西電力
4、試驗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郭軍、常建偉、章亞林、徐德錄、梁軍、邱明林、饒勤。 本標準由電力行業電站焊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本標準是首次發布。 火力發電廠焊接熱處理技術規程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火力發電廠鋼制承壓管道、部件(包括承壓部件與非承壓部件)在制作、安裝、檢修過程中對焊件進行焊接熱處理的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用加熱方法對焊件進行的預熱、后熱和焊后熱處理。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
5、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 94521988 熱處理爐有效加熱區測定方法 GBT 12341992 高電阻電熱合金 GBT 164001996 絕熱用硅酸鋁棉及其制品 GBT 173941998 金屬里氏硬度計試驗方法 SD 3401989 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焊接工藝評定規程 DL 50071992 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火力發電廠焊接篇) DLT 7522001 火力發電廠異種鋼焊接技術規程 3 術語 下列術語在本標準中出現時,除非另有說明,
6、其意義如下定義:3.1 焊接熱處理 welding heat treatment 在焊接之前、焊接過程中或焊接之后,將焊件全部或局部加熱到一定的溫度,保溫一定的時間,然后以適當的速度冷卻下來,以改善工件的焊接工藝性能和力學性能,是改善焊接接頭的金相組織的一種工藝方法。焊接熱處理包括預熱、后熱和焊后熱處理。3.2 預熱 preheat 焊接開始前,對焊件的全部或局部進行加熱的一種焊接熱處理工藝。3.3 后熱 postheat 焊接工作停止后,立即將焊件加熱到一定的溫度(300400),保溫一定的時間(2h4h),使焊件緩慢冷卻下來,以加速氫的逸出的一種焊接熱處理工藝。3.4 焊后熱處理 post
7、weld heat treatment 焊接工作完成后,將焊件加熱到一定的溫度(材料的相變溫度Acl以下),保溫一定時間,使焊件緩慢冷卻下來,以改善焊接接頭的金相組織和性能或消除殘余應力的一種焊接熱處理工藝。 4 一般規定 4.1 人員 焊接熱處理人員應該經過專門的培訓,取得資格證書。沒有取得資格證書的人員只能從事輔助性的焊接熱處理工作,不能單獨作業或對焊接熱處理結果進行評價。焊接熱處理人員包括熱處理技術人員和熱處理工。 熱處理技術人員的職責是: a) 應熟悉相關規程,熟練掌握、嚴格執行本規程,組織熱處理人員的業務學習; b) 負責編制焊接熱處理施工方案、作業指
8、導書等技術文件; c) 指導并監督熱處理工的工作; d) 收集、匯總、整理焊接熱處理資料。 熱處理工的職責是: a) 執行本規程,按焊接熱處理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工藝卡進行施工; b) 記錄熱處理操作過程; c) 在熱處理后進行自檢。4.2 安全要求 焊接熱處理作業時應穿戴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防止燙傷、觸電。 應遵守施工現場對電器設備、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規定,工作場所應放置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并設置高溫、有電等警示牌。 采用電加熱時,至少應有兩人值班;采用中頻感應加熱時,控制室應采取屏蔽措施。拆裝熱處理加熱裝置之前必須確認已切斷電源;焊接熱處理工作完畢應檢查現場,確認無引起火災的危險后方可離開
9、。 作業過程中,應對含苯電容采取措施防止苯污染。 保溫材料的性能應滿足工藝及環保要求。產品質量應符合GBT 164001996絕熱用硅酸鋁棉及其制品的要求。 5 焊接熱處理加熱方法與設備 5.1 加熱方法 焊接熱處理常用的加熱方法有電加熱(如電阻爐加熱、柔性陶瓷電阻加熱、遠紅外加熱、工頻感應加熱、中頻感應加熱)和火焰加熱(如氧-乙炔、高壓煤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 中頻感應加熱宜用于對厚度小于或等于30mm的焊件進行加熱。5.2 加熱設備 設備應滿足工藝要求,參數調節靈活、方便,通用性好,運行穩定、可靠,并滿足安全要求。 設備的控溫精確度應在±5以內。計算機溫
10、度控制系統的顯示溫度應以自動記錄儀的溫度顯示為準進行調整。計算機打印的焊接熱處理記錄曲線與標準記錄紙對照,其背景表格的讀數誤差不大于0.5%。 焊接熱處理所使用的計量器具必須經過校驗,并在有效期內使用。維修后的計量器具,必須重新校驗。 電阻爐加熱設備的基本要求是: a) 電熱元件應合理布置,爐內有效加熱區的范圍應符合GB 94521988的要求; b) 工作溫度應滿足熱處理工藝的要求,有效加熱區的溫度不均勻性應小于等于20。 柔性陶瓷電阻加熱設備的基本要求是: a) 加熱器的技術要求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 b) 當同爐使用多根(片)加熱器時,其電阻值的偏差值應不超過5%。 感應加熱設備的基本要求
11、是: a) 根據焊件的幾何形狀來確定感應線圈的形狀,對管座、接管進行感應加熱時,應避免尖角效應; b) 感應線圈應采取絕緣措施; c) 輸出功率和頻率必須能滿足工作要求,輸出功率誤差應不超過±5%。 火焰加熱設備的基本要求是:當使用氧-乙炔加熱時,應采用瓶裝氣體。在乙炔氣瓶上應裝設止回閥,防止回火。 6 焊接熱處理工藝 6.1 評定 焊接熱處理工藝必須按照SD 3401989的規定, 在相應的焊接工藝評定工作中進行評定。 實際采用的焊接熱處理工藝應與所評定的內容一致。6.2 預熱 預熱方式.1 預熱方式分為局部預熱和整體預熱。.2 電加熱適用于整體預熱
12、和局部預熱。火焰加熱適用于現場局部預熱。.3 當管子外徑大于219mm或壁厚大于等于20mm時,應采用電加熱進行預熱,預熱升溫速度應符合的要求。預熱寬度從對口中心開始,每側不少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預熱溫度.1 確定焊件的預熱溫度時,應綜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a) 鋼材的焊接性; b) 焊件厚度、接頭型式; c) 環境溫度; d) 焊接材料的潛在含氫量和結構拘束度; e) 異種鋼焊接時,預熱溫度的選擇應根據合金成分高的一側或焊接性差的一側進行選擇。.2 常用鋼的預熱溫度見附錄B。 重新焊接 按要求應該預熱的焊件重新焊接時應重新預熱。6.3 后熱 有冷裂紋傾向的焊件,當焊接工作
13、停止后,若不能立即進行焊后熱處理,應進行后熱。其加熱寬度應不小于預熱時的寬度。 對馬氏體型鋼(如F12鋼或P91鋼等)的焊接,如要進行后熱, 應在馬氏體轉變結束后進行。6.4 焊后熱處理 當符合DL 50071992中條、條、DLT 7522001中7.1、7.3條規定,或其他規程、工藝文件有要求時,應進行焊后熱處理。 焊后熱處理溫度選擇應按下述原則綜合考慮: a) 不能超過Acl,一般應在Acl以下3050; b) 對調質鋼,應低于調質處理時回火溫度; c) 對異種鋼,按合金成分低一側鋼材的Acl選擇。 常用鋼的焊后熱處理溫度與恒溫時間見附錄C。6.4.4 升、降溫速度應按下述原則控制: a
14、) 對承壓管道和受壓元件,焊接熱處理升、降溫速度為6250(單位為h,其中為焊件厚度mm)且不大于300h。降溫時,300以下可不控制。 b) 對主管與接管的焊件(如管座),應按主管的壁厚計算焊接熱處理的升、降溫速度;對返修焊件其恒溫時間按焊件的名義厚度計算,計算方法見附錄C。 在制定焊后熱處理工藝時,應考慮下列因素: a) 對有再熱裂紋傾向的鋼種,焊后熱處理溫度應避開敏感溫區,升、降溫時,應盡快通過溫度敏感區,且避免在此溫度區間停留; b) 對有第二類回火脆性的鋼種,焊后熱處理應采用快速冷卻的方式; c) 冷拉焊接接頭所用的加載工具,必須待焊接熱處理完畢后,方可拆除。 7 焊接熱處
15、理工藝措施 7.1 溫度測量 根據加熱方法,可以選用接觸法或非接觸法測定焊件溫度。柔性陶瓷電阻加熱、電阻爐加熱一般采用接觸法測溫;感應加熱可以采用接觸法測溫,也可采用非接觸法測溫;火焰加熱一般采用非接觸法測溫。 接觸法測溫一般采用熱電偶、測溫筆、接觸式表面溫度計等;非接觸法測溫一般采用紅外測溫儀。 熱電偶測溫應按如下要求: a) 應根據熱處理的溫度和儀表的型號選擇熱電偶。宜選用防水型的鎧裝熱電偶。熱電偶的直徑與長度應根據焊件的大小、加熱寬度、固定方法選用。 b) 熱電偶的安裝位置,應以保證測溫準確可靠、有代表性為原則。對于管徑大于或等于273mm的管道,測溫點應在焊縫中心按圓周對稱布
16、置,且不少于兩點;水平管道,測溫點應上下對稱布置;分區控溫時,熱電偶的布置應與加熱裝置相對應;當用一個熱電偶同時控制多個焊件時,該熱電偶應布置在有代表性的焊接接頭上。 c) 采用柔性陶瓷電阻加熱進行預熱時,熱電偶應布置在加熱區以內,同時, 還應使用其他方法檢測坡口處的溫度。 d) 熱電偶固定采用儲能壓焊的方法,安裝時必須保證熱電偶的熱端與焊件接觸良好,熱處理結束后應將點焊處打磨干凈。 e) 在安裝熱電偶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感應加熱時,熱電偶的引出方向應與感應線圈相垂直。 2) 熱電偶冷端溫度不穩定時,必須使用補償導線,必要時應采取補償措施。熱電偶與補償導線的型號、極性必須相匹配。7.2
17、 加熱范圍與加熱裝置的安裝 加熱范圍.1 對承壓管道及其返修焊件的加熱,宜采用整圈加熱的方法,加熱寬度從焊縫中心算起,每側不小于管子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60mm。同時應采取措施降低周向和徑向的溫差。.2 主管(或殼體)與接管的加熱,宜采用環形加熱的方法,加熱寬度應不小于兩者中較大厚度的3倍。 柔性陶瓷電阻加熱器的安裝.1 安裝加熱器時,應將焊件表面的焊瘤、焊渣、飛濺清理干凈,使加熱器與焊件表面貼緊,必要時,應制作專用的夾具。加熱器的布置寬度至少應比要求的加熱寬度每側多出60mm。.2 當用繩形加熱器對管道進行預熱時,坡口兩側布置的加熱器應對稱,加熱器的纏繞圈數、纏繞密度應盡可能相同,纏繞方向應
18、相反。.3 對水平放置的直徑大于273mm的管道或大型部件進行焊后熱處理時,宜分區控制溫度。.4 用一個測溫點同時控制多個焊接接頭加熱時,各焊接接頭加熱器的布置方式應相同,且保溫層寬度和厚度也應盡可能相同。 感應線圈的安裝 感應線圈安裝時,應避免匝間短路,且應避免剩磁。7.3 溫差控制與保溫 焊接熱處理恒溫過程中,承壓管道在加熱范圍內,任意兩點間的溫差應小于50;壓力容器在加熱范圍內,最大溫差不宜大于65。 焊接熱處理的保溫寬度從焊縫坡口邊緣算起,每側不得少于管子壁厚的5倍,且每側應比加熱器的安裝寬度增加不少于100mm。 焊接熱處理的保溫厚度以40mm60mm為宜,感應加熱時,可適當減小保溫
19、厚度。對水平管道,可以通過改變保溫層厚度來減小管道上下部分的溫差。7.4 火焰加熱工藝措施 用火焰加熱進行熱處理時,應根據焊件大小選擇噴嘴型號與數量;當使用多個噴嘴時,應對稱布置,均勻加熱。 火焰焰心至工件的距離應在10mm以上;噴嘴的移動速度要穩定,不得在一個位置長期停留。火焰加熱時,應注意控制火焰的燃燒狀況,防止金屬的氧化或增碳。 火焰加熱應以焊縫為中心,加熱寬度為焊縫兩側各外延不少于50mm。火焰加熱的恒溫時間按每毫米焊件厚度保溫1min計算。加熱完畢,應立即使用干燥的保溫材料進行保溫。 8 質量檢查與技術文件 8.1 質量檢查 焊接熱處理升溫前應進行下列核查: a)
20、 加熱及測溫設備、器具是否符合工藝要求; b) 加熱裝置的布置、溫度控制分區是否合理; c) 加熱范圍是否符合標準或規范要求,保溫層的寬度、厚度是否合適; d) 溫度測點的安裝方法、位置和數量是否符合工藝要求; e) 設定的加熱溫度、恒溫時間、升、降溫速度等是否符合工藝要求; f) 是否符合現場安全要求。 焊接熱處理后自檢的要求是: a) 工藝參數在控制范圍以內,并有自動記錄曲線; b) 熱電偶無損壞、無位移; c) 焊接熱處理記錄曲線與工藝卡吻合; d) 焊件表面無裂紋、無異常。 硬度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a) 當熱處理自動記錄曲線與工藝卡不符或無自動記錄曲線時,應做硬度檢查,硬度檢查結果應
21、符合DL 50071992中條和DLT 7522001中8.5條或其他規程、工藝文件的要求。 b) 應對焊接接頭的焊縫和母材進行硬度檢驗。當管道直徑大于或等于273mm時,檢驗部位不少于兩處,各檢驗部位應周向均勻分布。若采用里氏硬度計檢驗,其檢驗方法和表示方法應符合GB 173941998的要求。 c) 硬度檢查結果超過規定范圍時,應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如果重新熱處理,則應在熱處理后重新檢驗硬度。8.2 技術文件 焊接熱處理施工必須有與焊接工藝評定相適應的作業指導書和熱處理工藝卡,應有熱處理操作記錄、熱處理統計表(其推薦格式見附錄D)。 下列焊接熱處理技術資料在工程竣工后與焊接技術資料一起移交
22、: a) 焊接熱處理自動記錄曲線; b) 焊接熱處理統計表; c) 硬度檢驗報告。 附 錄 A(規范性附錄)柔性陶瓷電阻加熱器技術要求 A.1 柔性陶瓷電阻加熱器一般由電阻絲、陶瓷套管(片)、引出線及附件組成,可以是繩型加熱器、指狀加熱器和片狀加熱器。其工作溫度不超過1000。A.2 電阻絲應采用Cr20Ni80合金材料,單股直徑以為宜,質量符合GBT 12341992的要求。在絞制電阻絲時,不允許有接頭、斷絲。A.3 陶瓷套管(片)應使用氧化物和復合氧化物陶瓷制作。其軟化溫度應大于1200,絕緣強度應大于20kV/mm。其抗熱震性要求為在750淬入25水中3次
23、不開裂。A.4 加熱器引出線與電阻絲的連接,宜采用雙不銹鋼導管連接壓制,壓接前應檢查不銹鋼導管有無毛刺;也可采用低電阻合金焊接材料進行焊接來保證接頭的質量。每根鎳鉻電阻絲引出線的長度應大于或等于400mm,銅絲截面積大于或等于10mm。加熱器電阻絲接插件應采用承插式。A.5 加熱器的耐壓性能應在2000V交流電壓下1min無擊穿,絕緣電阻大于或等于100M(400以下),高溫泄漏值小于等于0.5mAkW(750時) 。A.6 有效發熱部分的尺寸誤差:繩型加熱器、指狀加熱器不大于1%;片狀加熱器不大于3%。A.7 采用冷態電阻計算加熱器的功率,其計算功率與額定功率誤差應小于或等于5%。A.8 對
24、繩形加熱器,在750X3h的工作條件下,使用3次后電阻絲的伸長量不大于0.5%。對履帶式加熱器的兩端,應根據加熱器的寬度放置適當數量的帶連接孔的陶瓷件,且兩端位置應一致。A.9 要求有產品合格證明和質量證明書,質量證明書至少應包含下列內容: a) 電阻絲的單絲直徑、股數和質量證明; b) 加熱器的有效尺寸; c) 額定工作電壓; d) 額定功率; e) 設計冷態電阻。 附 錄 B(資料性附錄)常用鋼的預熱溫度 鋼 種管 材板 材厚度mm預熱溫度厚度mm預熱溫度含碳量0.35%的碳素鋼及其鑄件261002003028100150C-Mn(16Mn、16MnR)15
25、150200Mn-V(15MnV、15MnVNR、18MnMoNbR)0.5Cr-0.5Mo(12CrMo)151502001Cr-0.5Mo(15CrMo ZG20CrMo)101502501.5Mn-0.5Mo-V(14MnMoV 18MnMoNbg)1Cr-0.5Mo-V(12Cr1MoV)2003001.5Cr-Mo-V(15Cr1Mo1V)2Cr-0.5Mo-VW(12Cr2MoWVB)1.75Cr-0.5Mo-V2.25Cr-1Mo(12Cr2Mo 10CrMo910)3Cr-1Mo-VTi(12Cr3MoVSiTiB)62503509Cr-1Mo-V25030012Cr-1Mo,
26、9Cr-1Mo 350400 1Cr5Mo250ZG15Cr1Mo1V60100(冷焊時),100150(熱焊時)ZG15Cr2Mo160100(冷焊時),150200(熱焊時)ZG20CrMoV250300(熱焊時) 注1: (1)表中的溫度為根據壁厚確定的最低預熱溫度。當采用鎢極氬弧焊打底時,可按下限溫度降低50預熱。 (2)壁厚大于或等于6mm的合金鋼管子或管件,大厚度板件在負溫下焊接時,應比最低的預熱溫度高2050。壁厚小于6mm的低合金鋼管子及壁厚大于15mm的碳素鋼管子,在負溫下焊接,也應適當預熱。 (3)承壓件與非承壓件焊接時,應按承壓件進預熱行。
27、接管座與主管焊接時,應按主管進行預熱。 注2:對外徑小于60mm,壁厚小于6mm的管子,采用氬弧焊時,預熱溫度為50100。 附 錄 C(資料性附錄)常用鋼的焊后熱處理溫度與時間 鋼 種wt%溫度焊件厚度mm12.512.5252537.537.550507575100100125恒溫時間hC0.35(20、ZG25)C-Mn(16Mn)6006501.522.252.52.750.5Cr-0.5Mo(12CrMo)6507000.511.522.252.52.751Cr-0.5Mo(15CrMo、ZG20CrMo)6707000.511.522.252.52.
28、751Cr-0.5Mo-V(12Cr1MoV、ZG20CrMoV)1.5Cr-1Mo-V(ZG15Cr1Mo1V)1.75Cr-0.5Mo-V7207500.511.523452.25Cr-1Mo7207500.511.523452Cr-0.5Mo-VW(12Cr2MoWVTiB)3Cr-1Mo-VTi(12Cr3MoVSiTiB)7507800.751.251.752.253.254.255.259Cr-1Mo-V12Cr-1Mo0.511.52345 注:接管與主管的焊件(管座)或返修焊件,其恒溫時間可按焊件的名義厚度替代焊件厚度來確定,但應不少于30min。焊件的名義厚度可按下式計算:h
29、5mm時,3h5h5mm10mm時,2h10h10mm時,h20式中:h焊縫高度或返修焊厚度,mm。 附 錄 D(資料性附錄)焊接熱處理工藝卡、焊接熱處理操作記錄、焊接熱處理統計表 表D.1 焊接熱處理工藝卡 工程名稱 編 號 部件名稱 材 質 規 格 焊口數 預 熱加熱方法 升溫速度h預熱溫度打底: ;預熱: 層間溫度測溫方法 加熱措施 保溫措施 后 熱加熱溫度恒溫時間h其他要求 焊后熱處理升溫速度h降溫速度h加熱方法 加熱寬度 m
30、m保溫層寬度 mm恒溫溫度恒溫時間h熱電偶型號 數 量 工藝曲線圖:注意事項:編制 日期 審批 日期 表D.2 焊接熱處理操作記錄 工程名稱 日期 天氣 環境溫度 部件名稱 焊接接頭編號 材質 規格 加熱方法 升降溫速度/h 恒溫溫度 恒溫時間h 工藝卡編號 時間h &
31、#160; 溫度 時間h 溫度 要求:(1)嚴格按作業指導書或工藝卡作業。 (2)完整、清晰地記錄。 (3)每半小時到熱處理現場巡查一次。 (4)每半小時記錄一次。交接班記錄異常情況記錄:負責人 記錄人 開始時間 結束時間 表D.3 焊接熱處理統計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疫情心理干預研究-全面剖析
- 預取緩存優化分析-全面剖析
- 行業經濟形勢與投資分析關聯性分析-全面剖析
- 人類行為與進化環境-全面剖析
- 財政政策思想演變-全面剖析
- 酒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面剖析
- 2025年中藥現代化產業鏈與國際市場合作模式研究報告
- 醫用酒精合同樣本
- 別墅餐飲出租合同標準文本
- 光纜買賣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模擬卷及答案:圖表解讀與地理學科創新試題
- 陰道炎考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全國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情況報告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積累之《黑鏡》:科技狂歡與文明困境
- DB3307T 128-2023 共富工坊建設與星級評價規范
- 口腔科醫療垃圾與生活垃圾分類
- 五年級數學下冊每日計算小紙條
- 腦心健康管理師培訓匯報
- 2024年學校安全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疊衣服》
- 家裝設計師個人簡介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