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第二課時_第1頁
《陳涉世家》第二課時_第2頁
《陳涉世家》第二課時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陳涉世家第二課時知識與能力目標:1、了解陳勝少年懷有大志;2、進一步掌握文言文字詞;過程與方法目標:3、通過誦讀、句讀,學習第一、二段,明確起義的原因及謀劃;情感與價值目標:4、讓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立志為國家多作貢獻。重點難點:目標3教學過程:一、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也讓同學們課后進行了通釋課文,現我們就請一位同學來復述一下課文。 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本文,體會一下起義當時的情境。二、新授 (一)學習第一段 1、學生齊讀第一段2、第一段主要寫什么?(要求用一句話作答)這段主要寫陳勝年輕時給人做傭工之時,胸中已懷有大志(“鴻鵠之志”)。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陳涉的?是以姓名、籍

2、貫、身世、志向等幾個方面來介紹陳勝的。為什么先寫這段?先寫這段主要是表明陳勝后來發動起義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 3、本段字詞句理解(1)“之”字的三種不同用法。 (2)“者也”句式的理解。 (3)“也”“哉”所表達的語氣。 (4)“嘗”“茍”等詞的含義。 (5)口味“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含義作用。明確:輟耕之壟上。之:去、往,動詞。 悵恨久之。之:語氣助詞,不譯。 鴻鵠之志。之:助詞,的。“者也”句式表判斷。其變式有:“,也。” “者,。” “也”“哉”所表達的語氣分別為反詰和蔑視。重點字詞的解釋勾在書上。“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含義作用:此句畫龍點睛,提摯下文,表現出陳勝青年時代的

3、遠大抱負。(二)學習第二段1、學生齊讀第二段。2、請找出起義的時間、地點、發起者、參加者及其人數。 時間:秦二世元年七月,地點:大澤鄉,發起者:陳勝、吳廣,參加者及人數:“閭左適戍漁陽”的九百人。 起義爆發的原因是什么? “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專制統治給人民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造成全社會普遍的怨憤和仇恨,這是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斬”,秦朝嚴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這是起義發生的直接原因。 為起義作輿論準備的辦法是什么?將寫有“陳勝王”的布條置魚腹中,戍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吳廣在駐地旁的叢詞中,狐嗚呼口:“大楚興,陳勝王。”從一、二段看,怎樣認識陳涉?志向遠大,足智多謀。

4、3、重點字詞句的理解。“發”:征發。 “適”:通假“謫”,責罰。“戍”:防守。 “屯”:駐守。“次”:編到。“當行(hang2)”:應差。“為”:擔任,當。“屯長”:戍邊軍隊中的小吏。“會”:適逢。“度”(duo2):估計。 “失”,耽誤,錯過。“法”:依照秦法規定,名詞作狀語。“乃”:于是,就。 “亡”:逃亡。“舉”:起事,發動。 “等”:同樣。“死國可乎?”為國而死,好嗎?“死”,為動用法,為而死。 “苦”:苦于,為某種事物或境況所苦。“ “當”:應該。“乃”:是。“以”:因為。“數”(shuo4):屢次。 “將”(jiang4):統率。三、本堂小結這一節課我們知道了起義的原因,謀劃,下一節課我們將真正領略起義的場面,請同學們先預習一下。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