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與內能第1節 分子動理論 【授課時間】 1課時【儀器材料】藍墨水、清水和燒杯一教學目標要求1 知道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2 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 知道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與斥力。二過程與方法1 回顧人類對物質結構的認識歷程,了解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2 經歷對擴散現象的探究、計論,并借助生活經驗,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 用分子動理論的觀點解釋某些生活、生產及大自然中的現象。三重點與難點本節的重點是:經歷觀察實驗的過程,應用分子動理論解釋某些生活、生產以及自然現象中的實例。本節的難點是:從某些宏觀熱象中推斷出其微觀本質。四教學
2、過程本節分三個教學板塊,分別討論分子動理論的三個要點:(1) 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1教學過程設計小學自然(科學)課程中,已了解“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通過觀察實驗中的宏觀現象,分析推理構成物質分子的特點及其運動規律。()教師講解人類從古至今探索物質組成奧秘的歷程。具體解讀“大量”的含義:分子非常小,可從尺度(直徑)和質量兩個側面展示。正因為其非常小,不借助儀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古人對物質結構的認識僅屬猜想。今天,人們不僅能借助電子顯微鏡“看到”分子、原子,并能“測出”分子、原子的大小和質量;而且能利用掃描隧道顯
3、微鏡和探針操縱單個原子和分子,使之服從、服務于人類。關于分子大小的數量級10-10m,要設法直觀化。直觀化的方法可以是比喻,可用宏觀物體間的尺寸對比來形象說明,也可以使學生由具體計算得到感悟。可簡要介紹油膜法測分子直徑大小的實驗。 32g氧氣中含有6.02×10-23個氧分子;18g的水中含有6.02×1023個水分子;2g氫氣分子中含有6.02×1023個氫分子假如有100位同學數這6.02×1023個分子,每個同學每秒鐘數10個,大約要數20萬億年才能數完! 每個水分子的質量是多少?(3.0×10-26kg)每個氫分子的質量是多少?(3.3
4、×10-27kg)每個氧分子的質量是多少?(5.3×10-26kg) 1億個分子排成一排,大約是多長?(幾個厘米)設想把分子一個挨一個地排起來,要多少個分子才能排滿1m的長度?(近100億個)把水分子放大1000萬倍,它也僅有綠豆般大小。若把分子比喻成足球那么大,則一滴水(1.6×1021個水分子)就會有地球那么大。設想全世界的人都化為分子,一個挨一個地排起來,僅有0.5m長! 將分子視為小球,則水分子的直徑約為4×10-10m,氫分子的直徑約為2.3×10-10m,鎢原子的直徑約為2×10-10m。 把1g酒精倒入容積為100億立方
5、米的水庫(三峽水庫的庫容約300億立方米)中,酒精分子均勻分布在水中以后,每1cm3水中的酒精分子數,仍然在100萬個以上。究竟什么是“分子”?組織學生討論好“分糖假說”:取一粒糖,設法分割成2粒,而后將這2粒分成4粒,8粒,16粒,32粒每分一次,取一粒加以檢查,如果這粒仍具有糖的性質甜味,就再往下分,假設分到某種程度而取一粒再分時就失去了糖的本性,那么這個最小的顆粒就是糖分子。物質也都與糖一樣是由它們各自的分子組成的。()分子動理論的核心在于分子的運動,而且這種運動永不停息、無規則。從“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分子運動”著手討論,然后再讓學生想想:將一束鮮花放在屋中一角,為什么整個屋內都能聞到花
6、香?并適時引入“擴散”概念。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藍墨水在清水中擴散演示實驗,以使學生對擴散現象得到進一步的體驗,尤其對“永不停息”和“無規則”兩點的體會。分子的運動方向雜亂無章,有時兩個分子甚至會撞在一起。一種分子混入另一種分子中去,在宏觀上就是擴散現象。引導學生認識到不僅氣體,而且液體、固體中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基于以上認識,鼓勵學生從現象的本質解釋“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墻內開花墻外香”等。()既然分子在不停地運動,為什么液體和固體沒有飛散開,而是聚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體積呢?使學生首先認識到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然后,進一步提出問題:為什么被壓縮的彈簧能恢復原狀?為什么固體和液體
7、很難被壓縮?為分子之間存在斥力提供例證。 觀察兩段光潔平滑、表面緊密接觸的粗熔絲懸吊書本而不分開(可用兩塊表面光潔的鉛柱壓合,下吊一個相當重的物體)。 由于實驗時排除了兩鉛絲(塊)間的空氣,有的學生可能認為是大氣壓作用的結果。此時,可要求學生估算,得出下邊懸吊的鉛絲(塊)連同重物所受重力遠大于大氣壓力的結論,從而證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推壓封閉開口的塑料注射器活塞,難以壓縮針筒中的水。物質三態的分子模型幫助學生理解以下的物質形態特點:固體難以壓縮也難以拉伸,能保持一定形狀;液體難以壓縮伸展,但易改變形狀;氣體既易壓縮也易擴散且無固定形狀。2教學過程設計說明()教學重點放在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的過程,使學生在觀察眾多現象的過程中,提煉出能夠印證分子動理論觀點的現象來,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能力。()用分子動理論的觀點解釋一些生產、生活及自然界中的現象,屬于分子動理論的實際應用。在教學中,除了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外,更多的是使學生聯系生活、生產及大自然中的現象實例,分析、交流,讓學生親自體驗物理知識的應用性。實驗設計藍墨水在清水中擴散演示實驗【 教學反饋 】教學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的過程。探索是經過某些活動完成的,教師的教學過程應當是設計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在參與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物醫學影像技術實驗室共建與臨床轉化協議
- 第二學期幼兒園數學活動計劃
- 四年級音樂教學資源整合計劃
- 城市公共設施資金投入計劃
- 2025年半自動精密印刷機項目申請報告
- 2025年纖維增強塑料制品項目規劃申請報告
- 2025年補償裝置項目立項申請報告
- 2025年射頻消融治療儀項目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谷物細粉項目提案報告模板
- 教育行業跨越發展經驗總結心得體會
- “教-學-評”一體化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評價措施
- 2025團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全國防災減災日專題培訓課件
- 2025-2030中國氯氧化鉍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視頻監控介紹課件
- 2025年軟件測試工程師考試題及答案
- 血管內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預防與診治指南(2025)解讀課件
- 2025年高考數學考前最后一課
- 茶葉加工考試題及答案
- 跨學科實踐制作微型密度計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學期
- 2025屆高考語文作文備考之審題立意30道選擇題訓練(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