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的“溜索姑娘”十年郵路讓愛回家]梅里雪山_第1頁
[梅里雪山的“溜索姑娘”十年郵路讓愛回家]梅里雪山_第2頁
[梅里雪山的“溜索姑娘”十年郵路讓愛回家]梅里雪山_第3頁
[梅里雪山的“溜索姑娘”十年郵路讓愛回家]梅里雪山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梅里雪山的“溜索姑娘”,十年郵路讓愛回家梅里雪山 一個藏族女投遞員,只身徒步走郵路。山路兇險,溜鋼索,攀山頭,行走在萬丈懸崖之間。十個年頭里,她風雨無阻,從未延誤一封信。郵件投遞精確率百分之百。南省德欽縣云嶺鄉是瀾滄江、金沙江和怒江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區,也是神圣漂亮的梅里雪山所在地。在那里,有三種人常年跋涉在曲折曲折的山間小路上。一種人,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佛教信徒。他們手舉轉經輪。身背干糧,進行著他們一生中很重要的轉山朝圣活動;一種人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旅游愛好者,他們被神奇的梅里雪山和壯闊的瀾滄江大峽谷所吸引,發覺的渴望驅使著他們徒步前行;而最終就是信息的使者投遞

2、員。 命懸一線的“溜索郵路”“郵件就是生命,鄉親們時時都在盼著這些信呢!”今年32歲的尼瑪拉木是一位藏族女投遞員,至今沒遺忘10年前老所長桑稱交給她接力棒時說過的話。10年前,云嶺鄉郵政所的老所長桑稱年齡大了,他為自己選擇接班人,在眾多的應聘者中,尼瑪拉木為人本分,是惟一讀過學校又到外面打過工的人,因此,老所長桑稱打算把這份工作交給尼瑪拉木,當時她一個月的工資是350元。雪山下、峽谷中、瀾滄江邊,那一條條看上去猶如白線的小路就是尼瑪拉木每天要走的郵路。這條郵路其實就是一條僅能容納一人走過的羊腸小道。在羊腸小道的兩邊,一邊是高聳的石頭山,另一邊則是萬丈懸崖。尼瑪拉木要翻越十座坡度極大的山頭。尼瑪

3、拉木投遞的路線一共有3條,一條是沿著瀾滄江順流而上,穿過九曲十八彎的月亮灣峽谷,始終到40公里以外的明永村,這條路線徒步來回需要46天;其次條路是從月亮灣峽谷人口直上翻越梅里雪山,經過4500米雪線,到達雨崩村,徒步來回需要3天;第三條路線是從海拔2400多米的云嶺鄉政府動身上山,走10公里的山路。到達海拔4000多米的紅坡村,然后穿越瀾滄江,到達對岸的3個村子。三條郵路加起來總長達到350公里,而整個郵路過程幾乎完全是靠雙腳徒步行走。對于土生土長的尼瑪拉木來說,爬山,走羊腸小道,并不算什么難事,倒是瀾滄江邊的溜索,對她來說。是一個生死考驗。下面是怒吼的瀾滄江。兩根已經銹跡斑斑、乒乓球粗的鋼索

4、橫跨兩岸,要走完郵路,尼瑪拉木就必需順著這兩根鋼索溜到對岸。溜索下面,江水洶涌,再英勇的人看了也會害怕。22歲的尼瑪拉木從來沒有溜索的閱歷,望著奔騰湍急的瀾滄江,心里布滿了恐驚。老所長在為尼瑪拉木做示范時,剎不住了,差點發生意外。尼瑪拉木嚇傻了,可是老所長非常冷靜,走過來幫她掛上溜索,然后用力一推。尼瑪拉木閉上眼睛,只聽見風聲在耳邊呼呼地響。順當過江后,這位“溜索姑娘”從今暗下決心以老所長為榜樣,開頭穿越命懸一線的“溜索郵路”。走在山路上,這會兒還是晴空萬里,說不定過一會兒就會大雨瓢潑。有一次,尼瑪拉木看著天氣晴朗,就沒有帶雨具,結果在一個山崖間突然下起了一場大雨。尼瑪拉木知道郵件絕不能受潮,

5、于是,她快速找到一塊大石頭,把郵件藏在石頭縫里,人只好站在懸崖邊任憑雨水沖刷,又冷又餓又可怕,直到傍晚雨停才連續趕路。以后,尼瑪拉木每次出行都帶著3塊不同大小的油布,小的包裹郵件,中等的包裹郵包,而大的自己使用。這樣既不會弄濕郵件,也不耽擱行程,還可以將信早點送出早點回家。在陡峭的山道上,尼瑪拉木還要當心提防雨季多發的滑坡、泥石流,以及隨時從山上滾落的石頭。很多次尼瑪拉木都機敏地躲過了危急,而2021年冬天的那一次她卻沒有躲過,一群山羊蹬落下一些碎石,直奔山下的尼瑪拉木而來。尼瑪拉木身背沉重的郵包,略微跑慢了一步,茶杯大的石塊砸在她的右腳背,立刻鮮血直流。鉆心的痛苦,讓尼瑪拉木難以忍受。想到鄉

6、親們還在等著郵件,她硬是咬緊牙關,用地下的土灰堵住傷口,一瘸一拐地連續前行。比翼雙飛那是愛的承諾尼瑪拉木喜愛郵政的綠色,但是她很少穿自己那身綠色的工作服,而是常常穿一身艷麗的紅色外套。由于穿著綠色的工作服,走在大山里簡單混入四周的景色,紅色衣服顏色艷麗,遇到危急的時候,鄉親們簡單觀察她。尼瑪拉木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紅衣信使”,可在丈夫扎史農布的眼中,尼瑪拉木是他的“紅衣天使”。鄉親們開玩笑地把扎史農布叫做“尼瑪拉木的媳婦”,扎史農布已經習慣了這個稱呼,由于那是對妻子的承諾,他最了解妻子,這個“紅衣信使”已經和雪域高原的郵路、和藏族同胞的需要緊緊連在一起了。這位康巴漢子開小面包車跑運輸,成了鄉里的

7、致富能手,經常利用業余時間,開車送尼瑪拉木上郵路,成了郵政所的半個職工。在家里,扎史農布擔當了大部分的家務活。尼瑪拉木每次出行前,他都給妻子做好香濃的酥油飯,對于長期登山又有胃病的尼瑪拉木來說,能吃上口熱飯就是很浪費的事情,她覺得自己特殊幸福。尼瑪拉木說,“每5天投遞一班,我大部分時間是在郵路上,很多時候也在老鄉家留宿,回不了家,不能盡到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責任。”近年來,隨著梅里雪山的名氣在海內外產生的影響,明永冰川、雨崩神瀑、月亮灣大峽谷等越來越成為世人憧憬的旅游勝地,游客紛至沓來,尼瑪拉木負責投遞的郵件量也成倍增多。為了便利鄉親們,尼瑪拉木還把家搬到了郵政所里。每次,扎史農布都要開車來回20

8、0多公里,和尼瑪拉木一起拉郵件。“郵件太多。他怕我一個人背不動。雖然通了大路、通了小客車,但有時趕不上班車,包車又太貴,而且郵件也擔心全,所以,老公每次都充當我的駕駛員。”說到動情處,尼瑪拉木的鼻子有點酸酸的。有好多次,早起外出的老鄉出門時,尼瑪拉木家的汽車已經停在了村口。原來,當地路況差,尼瑪拉木和扎史農布總是天不亮就動身,趕到投遞點時天還沒有亮,她不情愿打擾鄉親們的好夢,就把車停在村口,等到天亮了,才進村送信。在尼瑪拉木心中,她覺得最虧欠的是兒子,7年前,沒出世的兒子還曾“陪伴”著她走了9個月的郵路,直到臨產前,尼瑪拉木才停下送郵件的腳步。一轉瞬,小家伙已經長大了,甚至開頭埋怨媽媽不能常常

9、陪他了。只要看著尼瑪拉木背起郵包,小家伙就知道媽媽要離開了,便緊緊地環繞著她的腰,不讓她出家門。尼瑪拉木只好與兒子玩起了捉迷藏。每天早上,天還沒亮,看著兒子熟睡的小臉,尼瑪拉木有一種本能的失落感,但她深知,自己的郵包有多沉重,那里面裝著鄉親們的期盼和盼望。每次聽說孩子醒來大哭著找媽媽,尼瑪拉木心疼極了,她內疚地對丈夫說:“不能照看你和孩子,真是太委屈你了!”見妻子淚光閃閃的樣子。扎史農布“撲哧”一聲笑了,說:“我們雖然辛苦,但是在暖和的家里,你在荒山野嶺里比我們苦多了,我能有什么委屈?”尼瑪拉木忍不住緊緊地抱住了扎史農布。兒子過生日時,是尼瑪拉木一家最幸福的時刻。尼瑪拉木買來蛋糕、飲料,招呼鄰

10、居家的孩子們來到家 里,和兒子一起過個興奮的生日。小家伙嘴里唱著:“媽媽,媽媽,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媽媽,媽媽,我的好媽媽,快快來坐下”但這樣其樂融融的場景,這幾年來尼瑪拉木卻很少經受。對她來說,自己虧欠孩子太多太多。她說:“有時候,我送完郵件,間或搭上老公的車,觀察兒子一個人蜷縮在副駕駛的座位上睡覺,臉上花里胡哨的,心疼極了,忍不住會掉下眼淚。”尼瑪拉木很在乎丈夫和兒子,丈夫也很能掙錢,有人勸她在家相夫教子,別在雪山里受苦了。尼瑪拉木卻悄悄地說:“送郵件的確辛苦,還不能顧家,我慶幸我有一個好丈夫始終在支持我。但10年了,我對郵政建立的感情,與云嶺雪山上的鄉親們建立的感情,是什么力氣都難以

11、動搖的。當我把郵件送到鄉親們手中,把報刊送到村村寨寨,看到鄉親們興奮的笑容,我很快樂,全部的苦、全部的累都是值得的。”郵路十年情滿雪山為了便利送信,尼瑪拉木常常和村里人拉家常,了解誰家去哪里投親靠友,誰家的親朋到內地的哪個城市打工、做生意,由此形成了自己的一個資料庫,再后來,遇到重名的信件,她投遞起來就輕松多了。她做著一份簡潔的工作,但她卻始終堅持一個高標準郵政投遞標準。為了核準一封信的仆人,尼瑪拉木往往要多走很多路,但看到鄉親們打開信件和報刊時快樂的樣子,她把全部的苦和累全都拋到了腦后。她覺得自己從事的工作無比光榮!有一年,拉木收到幾封來自國外的信件,寫信人是50多年前出國的藏族同胞,由于始

12、終在國外,地址只能根據當年的印象寫,很難找到收件人。按規定,這樣的信件完全可以退回,可拉木覺得有責任把這斷了的線再連接起來。于是,她就有意在投遞過程中打聽,特殊是遇到年紀大的老人,就多問多引導,關心他們回憶當年的狀況。過了3個多月,拉木差不多把全村人問遍了,這根親情之線最終在她的努力下重新連接起來。這封信是寫給紅坡村一個名叫多吉的老鄉,寫信人是他的哥哥。多吉看了信后,對拉木謝了又謝,他跟鄉親們說,原來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哥哥了,沒想到有消息了,多虧尼瑪拉木把信送來!有機會肯定要請哥哥回家鄉,看看家鄉的變化,看看自己現在的大房子和汽車,看看藏胞現在過上的幸福美滿生活。七八月份錄用通知書比較

13、多,這是尼瑪拉木最辛苦的時候。通知書一到,必需馬上動身,盡快投送給本人。藏民在忙完農活后一般都上山放牧,求學的孩子回到家里就變成了牧民。尼瑪拉木遇到的最困難的一次高考錄用通知書的投遞花了她6天時間,她不斷穿梭于鄉鎮和村子之間,最終在一個高山牧場才最終找到了這名正在放羊的考生。為了到羊咱村民小組魯追家送一份錄用通知書,她連闖3道泥石流,整條褲子浸滿了泥漿,當魯追從尼瑪拉木凍僵了的手里接過無半點污損的信件時,感動不已。在.,曾經有這么一首山歌。是一個雪山郵遞員和藏族婦女對唱的歌曲,郵遞員唱道:“阿妹啊,我觀察你成天圍著這小片地在苦,你啊,一輩子為這塊地生,為這塊地忙,你一輩子都是這小塊地的苦役(藏語中郵遞員的發音和苦役相像),只會圍著巴掌大的地方轉。”藏族婦女唱道:“阿哥啊,我觀察你常常圍著這群山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