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1頁
《岳陽樓記》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2頁
《岳陽樓記》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初三語文岳陽樓記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句容市行香中學 李菊香 212400【教材簡解】 岳陽樓記一文被安排在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學會讀書”借助注釋學文言。單元前言提到,文言文學習難在背景復雜,古今漢語的差異,文化常識豐厚。岳陽樓記一文就是這樣一篇需要查閱很多資料才能讀懂的文章,尤其是范仲淹借“記”這種體裁,深沉地表達古仁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和遠大政治理想,使得文章主旨深奧,音韻深長。此文的安排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學習過程既是對之前小石潭記和桃花源記學習經驗的嫁接,又充實進來新的內容,放大了“記”的體裁功能,體現了“記”靈活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的特點,這也為后面一篇醉翁亭記的

2、學習做了準備。【目標預設】1、 歸類、積累文言文中重要的實詞和虛詞,注意特殊字句的讀音和譯義,豐富文言文學習的基礎知識體系。2、 了解“記”的特點,研讀文中三段集中寫景的段落,賞析語言,體悟不同的景物描寫中情感的“異”,為敘和議鋪設。3、 誦讀寫景段落,體驗駢散句式在寫景傳情上的豐富和深刻?!局攸c難點】重點:研讀文中三段集中寫景的段落,賞析語言。難點:體悟不同的景物描寫中情感的“異”?!驹O計理念】本文也是一篇“記”,它和前面學習的小石潭記、桃花源記相比,“游記”的特點弱了點,抒情議論的特點明顯增強,體現了“記”這種體裁的靈活性?!坝洝笔怯伤娝劊l所思所感的文字記錄,但本文并非自己的所見所

3、感,而是綜合地比較了以“我”為代表的古仁人和遷客騷人登樓望景的所見所聞,生發出對不同人生境界的探討和感悟,表達了自身崇高的精神追求和遠大的政治理想,既是自勉又是對友人的勸勉,更是和眾多“斯人”的共勉。所以,本文主旨的體會可以從寫景的文字入手,這既是對前面同類課文學習經驗的建構,又是突破重點難點的切口,鮮明地體現出文眼“異”?!驹O計思路】1、 作為第一課時,讀準讀通文章是理解和感悟的前提,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用歸類整理的方法持續組織文言文學習的基礎知識體系,做到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雙重訓練,教師做好評價和指導。2、 從“記”這種體裁入手,迅速打開寫景的切口,找到這一課時研讀內容,即三段寫景的文

4、字,分析感悟。3、 賞析語言,體會寫景的精妙,感悟不同的景物中傳達的不同情感,體現“異”的內涵。4、 通過誦讀,感受、感悟“景為心聲”的特點,體會駢散句式的獨特表達效果。【教學過程】一、導入 有人站在岳陽樓上看洞庭湖,今天,我們站在這里看岳陽樓。這座歷經千年滄桑的名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墻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水天一色,風月無邊。自唐代張說晚年貶官岳陽后,常有文人遷客登樓賦詩,對山水樓觀的敘述詳盡。今天學習的岳陽樓記,就是北宋范仲淹的一篇佳作。 我們一起去欣賞。2、 初讀積累。1、 教師范讀,學生圈畫教師朗讀中字音節奏特殊的地方,讀后師生交流,積累文學知識。2、 學生朗讀重點句子,

5、讀準,讀通順。3、 賞讀寫景的句子,體會景異情異。1、 回憶學習過的小石潭記桃花源記核舟記記承天寺夜游,從表達方式的角度歸納“記”的特點。明確:“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敘事,可寫景,可狀物,而記事寫景的目的往往在于抒發作者的情懷和抱負,或者闡述作者的某些觀點。2、從初讀文章感知的內容來看,岳陽樓記主要是通過寫景來抒情或議論的。在文中劃出寫景的句子。明確:“予觀夫巴陵勝狀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薄叭舴蛞牿[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此樂何極!”(1) 這些景物都是作者的所見所聞嗎?你從文中哪些句子看出的?明確:予觀夫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2) 賞讀不同

6、的人眼中不同的景物,能用詞語概括景物的特點嗎?雄壯、有氣勢悲涼、陰晦明快、欣喜(3) 你覺得哪些句子、詞最能體現這樣的特點?朗讀指導。預設:(對話、引導)運用對偶、比喻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形象生動的效果;多用四字短句,也用了駢散結合的句式,讀來瑯瑯上口,增強了語言氣勢;抓住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扣住特點寫景,巧妙用詞,語言精練,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動靜結合,有聲有色有味的多角度描寫,使用分號,寫景有層次,通過人的活動表現景物的特點,突出觀賞者的心情;先寫景后抒情,表達了景為心聲的特點。(4) 文中說“前人之述備矣”,聯系自己的閱讀積累,能寫出前人描寫洞庭湖風光的詩句嗎?示例: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唐代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望洞庭劉禹錫 唐代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杜甫 唐代4、 探討“古仁人之心”和“遷客騷人之心”1、我們發現一樣的山水樓觀在不同的人眼中風光不同,我們就比較范仲淹的寫景和遷客騷人的兩段寫景,你發現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預設:范仲淹是總寫,文筆遼闊,不拘泥于具體的景色,視域高遠,包容天下,氣勢雄偉。 遷客騷人的描寫,有明顯的情感傾向且感情強烈,描寫具體的景色。2、 文中有沒有這樣的句子照應了我們剛才分析的這種不同呢?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