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第12課題文言文閱讀四_第1頁
中考語文第12課題文言文閱讀四_第2頁
中考語文第12課題文言文閱讀四_第3頁
中考語文第12課題文言文閱讀四_第4頁
中考語文第12課題文言文閱讀四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 / 9 中考語文第12課題文言文閱讀四 復習教案蘇教版復習過程 一。導入談話: 積累文言實詞,是解決文言閱讀的關鍵一步。需要我們理解、背誦、運用。 二。導學:鞏固拓展延伸 積累常用實詞 1衣食所安(養)2小信未孚(為人所信服)3既克,公問其故(已經) 5蹴爾而與之(踐踏) 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9引喻失義(恰當)4我孰與城北徐公美(誰,哪一個)6乞人不屑也(認為值得) 8而后喻(了解) 10悉以咨之(全,都;詢問)11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給予) 12躬耕于南陽(親自) 13夙夜憂嘆(早)14以彰其咎(顯示;過失)16眾妙畢備(全,都;具備)18仿佛若有光(隱隱約約)15臨表涕零(落下

2、) 17寒暑易節(交換) 19并殺兩尉(一道,共同)20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等待) 21借第令毋斬(僅) 23皆刑其長吏(懲罰) 25欲窮其林(盡) 2 / 9 27咸來問訊(都)22非咨詢不窮其致(追究到底)24緣溪行(沿著) 26嘗貽余核舟一(贈送) 28時而獻焉(到時候) 30便扶向路(沿著;從前)29余人各復延至其家(邀請) 抽查上述解釋,口答。 31詣太守,說如此(拜見)32欣然規往(打算,計劃) 33負勢競上(憑借;爭著)34爭高直指(向上) 35可以已大風(止,治愈)36無凍餒之患矣(饑餓) 37當其租入(充抵)38不宜妄自菲薄(輕視,小看)3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迷惑而

3、無所得;精神疲倦而無所得)40犯寒暑(冒著)41秋天漠漠向昏黑(漸近,將近)43連月不開(放晴) 45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雄偉景象)47朝暉夕陰(日光)42薄暮冥冥(迫近) 44前人之述備矣(詳盡) 46橫無際涯(邊) 48觥籌交錯(酒杯)49野芳發而幽香(花) 50陳勝吳廣喜,念鬼(考慮、思索)5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52惟吾德馨(只是) 54不若燔土(燒)53殊不沾污(一點也不) 55用訖再火令藥熔(完畢,終了)57稍稍正坐(漸漸) 59幾欲先走(幾乎,差點兒)56便有婦人驚覺欠伸(睡醒) 58意少舒(稍微) 3 / 9 60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借)61可愛者甚蕃(多) 抽查上述解釋,

4、口答。 62落英繽紛(花)63援疑質理(提出;詢問)64卒獲有所聞(最終) 66寵辱偕忘(一起)65來此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67生以鄉人子謁余(拜見)69來此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68言和而色夷(溫和;平和) 70齊之習辭者也(熟練)71皆嘆惋(驚) 73面刺寡人之過(指責) 75悄愴幽邃(深) 77略無闕處(完全,全部)72今方來,吾欲辱之(將要) 74語時了不悲(說話;完全) 76日光下徹(通) 78人不知而不慍(惱恨,怨恨) 79誨女知之乎(教導) 80默而識之(記)81舉一隅不以三隅反(方角;類推)82微斯人,吾誰與歸(如果沒有) 83讀之竟日(整天) 84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哪

5、里;這樣的事)85亭亭凈植(樹立)86陶后鮮有聞(少) 88不以疾也(快)87香遠益清(更加) 89晴初霜旦(早晨) 90良多趣味(的確,實在)91項燕為楚將,數有功(多次) 抽查上述解釋,口答。 92是馬也(這樣) 4 / 9 94火燒令堅(使)93策之不以其道(方法)95遽契其舟(立即,匆忙;刻)97求劍若此,不亦惑乎(迷惑,糊96是吾劍之所從墜(這兒) 涂) 98嘗奏薦某人為某官(曾經)99晏子將使楚(出使) 100未果,尋病終(實現;不久) 101匠師如其言(遵照) 102遂不得履(鞋)103遂逐齊師(追擊;軍隊)104鄒忌修八尺有余(長,身高) 105方七百里(方圓) 106叩石墾壤

6、(敲,鑿) 108向吾不為斯役(從前)107執經叩問(請教) 10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110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哪里) 111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莫非)112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樣)11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只)114罔不因勢象形(無,沒有;依據) 抽查上述解釋,口答。 三導練:點撥誘導深入 (六)乘騎者皆賤騾而貴馬。夫煦之以恩,任其然而不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不得不然者,世之所謂賤者也。煦之以恩,任其然而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行止出于其心,而堅不可拔者,世之所謂貴者也,然則馬賤而騾貴矣。雖然,今夫軼之而不善,摜楚以威之而可以入于善者,非人耶?人豈賤于騾哉?然則騾之剛愎

7、自用,而自以為不屈也久矣。 嗚呼!此騾之所以賤于馬歟? (選自劉大櫆騾說) 注煦:溫暖,愛悅。拔:移易。軼:通“逸”,放任。槚(ji6假)楚:用于笞打的一種刑具。 5 / 9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乘騎者皆賤騾而貴馬( ) (2)任其然而不然( ) (3)行止出于其心( )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世之所謂貴者也。 譯文: (2)此騾之所以賤于馬歟?(4)而堅不可拔者( ) 譯文: 3選文闡述如何看待“人才”的問題,觀點是(用文中原話回答)。 4結合選文,說說你對人才的看法。 (七)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

8、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個數。于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 傳) 注孝公:秦孝公。衛鞅:人名,即商鞅。虔:人名。黥:古代的一種肉刑。 1解釋下列旬中的加點詞。 6 / 9 (1)令行于民期年( ) (3)以明不欺( )(2)將法太子( ) (4)于是太子犯法( )(選自史記&

9、#183;商君列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民怪之,莫敢徙。 譯文: 四互學互助:小組合作探究,課堂展示成果 (八)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謂郭隗曰:“齊因孤之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誠得賢士以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愿也。先生視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從隗始。況賢于隗者,豈遠千里哉!”于是昭王為隗改筑宮而師事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趨燕。燕王吊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國殷富,士卒樂軼輕戰,于是遂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楚、三晉合謀以伐齊。齊兵敗,滑王出亡于外。燕兵獨追北,入至臨淄,盡取齊寶,燒其宮室宗廟。 注

10、共國:共同治理國家。致:招致,引來。趨:奔赴。追北:追擊敗北的敵人。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卑身厚幣以招賢者( ) (2)孤之愿也( ) (3)燕國殷富( )(4)燕王吊死問孤( )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郭隗日:“王必欲致士,先從隗始。況賢于隗者,豈遠千里哉!” 譯文: 7 / 9 (九)公孫儀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孫儀不受。其弟子諫日:“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雖嗜魚,彼必不能常給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

11、恃也,明于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注公孫儀:史記·循吏列傳作公儀休,春秋時魯穆公的相。下人:遷就他人。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公孫儀相魯而嗜魚( ) (3)夫唯嗜魚,故不受也( ) 2翻譯下面的句子。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 譯文: 3公孫儀為什么將“受魚”與“枉法”聯系在一起?這表現了他什么樣的思想品格? (十)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云之勇且壯,不聽其語,疆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

12、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 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 愈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出,即牽頭,將斬去,將斬之;又降霽云,云未應。巡呼云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云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注南霽云:魏州頓丘人,安祿山叛亂時,從軍討賊,后成為防守睢陽的張巡的部將。賀蘭:賀蘭進明,賀蘭是復姓。當時任河南節度使,擁重兵(2)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 )(4)枉于法,則免于相( ) 8 / 9 駐臨淮。遠:許遠,睢陽太守,安祿山攻睢陽時,與張巡共同守城

13、。浮圖:佛塔。愈:韓愈自稱。相語:告訴我。南八:即南霽云。八,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1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 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 2下列旬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具食與樂,延霽云坐(請) C賊以刃脅降巡(投降)B雖食,且不下咽(即使) D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罷了)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 譯文: (2)此矢所以志也。 譯文: 4本文通過三件事,刻畫了南霽云頑強勇敢、忠誠愛國的英雄形象。這三件事依次是:箭射浮圖、。(分別用四字短語進行概括)(十一)故槐里令朱云上書求見,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頭以厲其余。”上問:“誰也?”對日:“安昌侯張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云下,云攀殿欄,欄折。云呼曰:“臣得下從龍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將云去,于是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叩頭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 是,不可誅,其言非,固當容之。臣敢以死爭。”慶忌叩頭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當治欄,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 9 / 9 注匡:輔助。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