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 第一節 第一課時 弱電解質的電離【學習目標】1、了解電解質的概念,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2、了解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學習重點】強、弱電解質的概念和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基礎知識梳理】1、以下幾種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原因。石墨能導電,所以是電解質。 由于BaSO4不溶于水,所以不是電解質。鹽酸能導電,所以鹽酸是電解質。SO2、NH3、Na2O溶于水可導電,所以均為電解質。2、 下列物質中Cu、NaCl固體、NaOH固體、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_ 是電解質。_ 是非電解質。一、強弱電解質1、定義強電解質: ;常見有
2、 弱電解質: ;常見有 2、 強弱電解質的比較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相同點電離程度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微粒形式物質的種類2、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1、電離平衡狀態的建立 弱電解質在水中的電離是可逆的,存在電離平衡如根據醋酸電離過程中體系各粒子濃度的變化,填寫下表c(H)c(CH3COO)c(CH3COOH)CH3COOH初溶于水時達到平衡前達到平衡時2、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在一定條件下, 3、 電離平衡的特征:弱 等 動 定 變3、 電離平衡常數1、概念:在一定溫度下,當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達到 時,溶液中電離出的各離子濃度系數冪次積的乘積與反應物分子濃度的比值是一個常數。2、表達式:對于HAHA,K。注
3、:弱電解質的電離常數表達式中的C(H+)、C(A-)和C(HA)均為達到電離平衡后各粒子在溶液中的濃度值,并不是直接指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值。同一弱電解質在同一溫度下發生濃度變化時,其電離常數不變。在溫度一定時,其電離常數就是一個定值,即K值只隨溫度變化。K值越大,電離程度越大,相應酸 (或堿)的酸(或堿)性越強。同一溫度下,不同種弱酸,電離常數越大,其電離程度越大,酸性越強。【當堂練習】1、(2013·雅安高二檢測)下列按純凈物、混合物、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順序排列的是() A.鹽酸、空氣、醋酸、干冰 B.冰醋酸、堿石灰、硫酸鈉、乙醇 C.蛋白質、油脂、苛性鈉、石灰石 D.膽礬、漂白粉、
4、氯化鉀、硫酸鋇2、甲酸的下列性質中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質的是( ) A.1 mol·L1的甲酸溶液的c(H)約為0.01 mol·L1 B.甲酸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10 mL 1 mol·L1甲酸恰好與10 mL 1 mol·L1NaOH溶液完全反應 D.在相同條件下,甲酸的導電性比一元強酸溶液的弱 3、已知25下,醋酸溶液中存在下述關系:K=1.75×10-5,其中K的數值是該溫度下醋酸的電離平衡常數。有關K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當向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時,K值增大 B.升高溫度,K值增大C.向醋酸溶液中加水,K值增大 D.向醋酸溶
5、液中加氫氧化鈉,K值增大4、下列電解質中,NaCl、NaOH,NH3·H2O、CH3COOH,BaSO4,AgCl,Na2O,K2O,Na2O2_是強電解質_是弱電解質。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根據溶液中有CH3COOH、CH3COO和H即可證明CH3COOH達到電離平衡狀態B根據溶液中CH3COO和H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可證明CH3COOH達到電離平衡狀態C當NH3·H2O達到電離平衡時,溶液中NH3·H2O、NH和OH的濃度相等D電離平衡是相對的、暫時的,外界條件改變時,平衡就可能發生移動【鞏固練習】 1、下列屬于電解質的是: ( )A.硫酸溶液 B.食鹽晶
6、體 C.金屬銅 D.氯化氫氣體2、下列物質中屬于非電解質,但放入水中后所得溶液導電性明顯增強的是( )A金屬鈉B三氧化硫 C氯化鈉 D乙醇3、下列物質中屬于電解質,但在給定條件下不能導電的是 ( ) A.稀硫酸 B.液態溴化氫 C.鋁 D.蔗糖4、下列關于電解質電離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碳酸鈣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電阻率很大,所以碳酸鈣是弱電解質B.碳酸鈣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被溶解的碳酸鈣全部電離,所以碳酸鈣是強電解質C.氯氣和氨氣的水溶液導電性都很好,所以它們是強電解質D.水難電離,純水幾乎不導電,所以水是弱電解質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電離,故
7、二氧化碳屬于電解質。B.硫酸鋇難溶于水,但硫酸鋇屬于強電解質。C.氯化鈉溶液在電流作用下完全電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D.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不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強。6、相同溫度下,物質的量濃度均為1mo/L的下列溶液,鹽酸、硫酸、醋酸,導電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A、鹽酸=硫酸=醋酸 B、鹽酸>硫酸>醋酸C、硫酸>鹽酸>醋酸 D、醋酸>鹽酸>硫酸7、醋酸的下列性質中,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的是 ( )A、1mo/L醋酸溶液的PH值約為2 B、醋酸能與水任何比例互溶C、溶液的導電能力比鹽酸弱 D、溶液中存在著醋酸分子8下列電離方程式正確的是 ( ) A.
8、在熔化時NaHSO4=Na+H+SO42- B.H2SO32H+SO32-CNaHCO3Na+H+CO32- DCaCO3=Ca2+CO32-9、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 A鋁片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HAlO2H2B硫酸鎂溶液跟氫氧化鋇溶液反應:SO42Ba2BaSO4C碳酸鈣跟醋酸反應: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D銅片跟稀硝酸反應:CuNO34HCu2NO2H2O10、下列物質中Cu、NaCl固體、NaOH固體、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_是電解質;_ _是非電解質;_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11、下列電
9、解質中,NaCl、NaOH,NH3·H2O、CH3COOH,BaSO4,AgCl,Na2O,K2O,Na2O2_是強電解質_是弱電解質。1在溶液導電性實驗裝置里,分別注入20 mL 6 mol·L-1 醋酸和20 mL 6mol·L-1 氨水,燈光明暗程度相似。如果把這兩種溶液混合后再實驗,則 ( ) A燈光明暗程度不變 B燈光變暗 C燈光明暗程度變化不大 D燈光變亮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強電解質的水溶液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強B強電解質都是離子化合物,弱電解質都是共價化合物C強電解質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質分子D不溶性鹽都是弱電解質,可溶性酸和具有
10、極性鍵的化合物都是強電解質。3下列敘述中,能證明某物質是弱電解質的是 ( ) A熔化時不導電 B不是離子化合物,而是極性共價化合物C水溶液的導電能力很差 D溶液中已電離的離子和未電離的分子共存4NaHSO4在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都存在的離子是 ( ) AH+ BNa+ CSO42- DHSO4-5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的是 ( ) ACa(OH)2 BCH3COOH CBaSO4 DCH3COONa6把0.01molNaOH固體分別加入下列100mL液體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不大的 ( ) A自來水 B0.1mol/LHNO3 C0.1mol/L醋酸 D0.1mol/LNH4Cl7一
11、定量的稀H2SO4與過量鐵粉反應時,為了減緩反應速率,且又不影響生成的氫氣的總量,可向稀H2SO4溶液中加入 ( ) AH2O BNaOH固體 CCH3COONa固體 DNH4C1固體8下列各組物質反應中,溶液的導電性比反應前明顯增強的是 ( ) A向亞硫酸鈉溶液中加入液態溴 B向硝酸銀溶液中通入少量氯化氫 C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氣 D向硫化氫飽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氣13.問題討論:幾個一定和幾個不一定:溶液的導電性 與溶液中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成正比相同溫度,相同濃度的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 強于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強電解質的導電性 強(如硫酸鋇,碳酸鋇等難溶性鹽溶液),弱電解質的導電性_
12、弱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 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強,反之亦然.14在a、b兩支試管中,分別裝上質量相等形狀相同的一顆鋅粒,然后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相同體積的稀鹽酸和稀醋酸。填寫下列空白: (1)a、b兩支試管中的現象:相同點是 ;不同點是 ;原因是 。 (2)a、b兩支試管中生成氣體的體積開始時是a b,反應完畢后生成氣體的總體積是a 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 第二課時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因素 【學習目標】1、了解電離平衡的影響因素 2、了解弱電解質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基礎知識梳理】一、電離平衡的影響因素(1)內因:電解質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其電離程度的
13、大小。(2)外因2.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移動(1)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符合 原理。(2) 影響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因素有: 溫度: ; 濃度: ; 同離子反應:加入與弱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將 弱電解質的電離; 加入能反應的物質,將 弱電解質的電離。練習:醋酸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CH3COOHHCH3COO,分析改變下列條件對醋酸電離平衡的影響,填寫下表:條件改變平衡移動方向c(H)c(CH3COO)升高溫度加H2O加鹽酸加少量NaOH(s)加少量CH3COONa (s)二、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的書寫用“”表示。NH3·H2O的電離方程式是 多元弱酸是分步
14、電離的,電離程度逐步減弱,以第一步為主。可分步書寫電離方程式。多元弱酸分步電離,酸性的強弱主要由第 步電離決定。H2CO3的電離方程式是 多元弱堿的電離也是分步進行的,但是一般按一步電離的形式書寫。Fe(OH)3的電離方程式是 強酸的酸式鹽(如NaHSO4):熔融態:NaHSO4=NaHSO 水溶液中:NaHSO4=NaHSO弱酸的酸式鹽(如NaHCO3):水溶液中NaHCO3=NaHCO,HCOHCO。【當堂練習】1.H3PO4的電離:H3PO4 H+ + H2PO4- K1=a;H2PO4- H+ + HPO42- K2=b ;HPO42- H+ + PO43- K3=c 其中a、b、c的
15、大小關系 2.以0.1mol/L CH3COOH溶液中的平衡移動為例,完成下列空白 改變條件平衡移動方向c(H+)c(CH3COO-)溶液導電能力加少量硫酸加CH3COONa (s)加NaOH(s)加水稀釋 滴入純醋酸加熱升溫加醋酸銨晶體3甲酸的下列性質中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質的是( )A.1 mol·L1的甲酸溶液的c(H)約為0.01 mol·L1B.甲酸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10 mL 1 mol·L1甲酸恰好與10 mL 1 mol·L1NaOH溶液完全反應D.在相同條件下,甲酸的導電性比一元強酸溶液的弱 4用水稀釋0.1 mol·L1氨
16、水時,溶液中隨著水量的增加而減小的是( )A.c(OH)c(NH3·H2O)B.c(NH3·H2O)c(OH)C.c(OH) D.OH的物質的量5當溶液中HSH2OS2H3O達到平衡時,欲使c(S2)增大,應加入( )A.Cu2B.CO C.H2OD.HCl6在RNH2·H2ORNHOH形成的平衡中,要使RNH2·H2O的電離程度及c(OH)都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A.通入HCl B.加少量NaOH固體 C.加水D.升溫7.下列電離方程式中,正確的是()AH2S2HS2 BNaHCO3NaHCOCNaCl=NaCl DCH3COOH=CH3COOH8
17、.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OH,如進行下列操作,則NH3、NH、H、OH濃度如何變化?試用“增大”“減小”“不變”填寫。(1)通適量HCl氣體時,c (NH3) ,c (H) 。(2)加入少量NaOH固體時,c(NH) ,c (OH) 。(3)加入NH4Cl晶體時,c (NH) ,c (OH) 。9.寫出下列弱電解質電離方程式: NH3·H2O:_ _ H2O:_ CH3COOH: _ 【鞏固練習】 1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電離平衡,故可用作酸堿指示劑,HIn(溶液)H+(溶液)+In-(溶液) 紅色 黃色濃度為0.02mol/L的下列溶液 鹽酸石灰水NaCl溶
18、液NaHSO4溶液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劑變紅的是 ( ) A B C D2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過量時,溶液的導電能力將發生相應的變化,其電流強度(I)隨加入氨水的體積(V)變化的曲線關系是下圖中的 ( )3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 ( ) CH3COOHCH3COO-+H+ 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加水,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滴加少量0.1molLHCl溶液,溶液中C(H+)減少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區分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
19、依據是A溶解度的大小B屬于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C是否存在電離平衡D導電性的強弱5關于強、弱電解質的敘述,有錯誤的是 ( )A強電解質的溶液中完全電離,不存在電離平衡B在溶液里,導電能力強的電解質是強電解質,導電能力弱的電解質是弱電解質C同一弱電解質的溶液,當溫度、濃度不同時,其導電能力也不相同D純凈的強電解質在液態時,有的導電,有的不導電6.在二氧化碳的飽和溶液中,C(H+)和C(CO32-)的比值( )A等于1B等于2 C大于2 D12之間7甲酸的下列性質中,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質的是( )A甲酸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B1mol/L甲酸溶液的PH約為2C10mL1mol/L甲酸恰好與10mL1
20、mol/LNaOH溶液完全反應D在相同條件下,甲酸溶液的導電性比強酸溶液的弱8如圖所示的試管中盛的是較濃的氨水,氨水中因加有酚酞而顯淺紅色9在平衡體系Ca(OH)2(s) Ca2+2OH-中,能使c(Ca2+)減小,而使c(OH-)增大的是( )A加入少量MgCl2固體 B加入少量Na2CO3固體 C加入少量KCl固體 D加入少量Ba(OH)2固體 10 在0.01mol/L醋酸中加入少量硫酸后,其變化結果是( ) A氫離子濃度變小 B醋酸的濃度減小C酸性增強,PH變小D醋酸根離子濃度變小11.在含有酚酞的0.1 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體,則溶液顏色 A.變藍色 B
21、.變深 C.變淺 D.不變12、弱電解質的電離運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填寫下表:250.1mol/L醋酸CH3COOH CH3COO - + H+改變的條件電離平衡移動方向C(CH3COO-)變化C(CH3COOH)變化C(H+)變化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入少量鹽酸加入醋酸鈉粉末加入濃醋酸少許加水稀釋加熱13碳酸是一種弱酸,其電離方程式為H2CO3H+HCO3,HCO3H+CO32-。在碳酸稀溶液中, 離子最多, 離子最少(碳酸電離的離子)。14已知HClO是比H2CO3還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2+H2OHCl+HClO,HClOH+ClO-,達到平衡后要使HClO濃度增加,可加入下列物
22、質 (填代號)ASO2 BNa2CO3 CHCl DNaOH由此說明在實驗室可用排飽和食鹽水收集Cl2的理由是 。導電能力加水體積Oabc15一定溫度下,將一定質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如左圖所示, O點導電能力為0的理由是 a、b、c三點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a、b、c三點醋酸的電離程度最大的是 要使c點c(Ac )增大,c(H+)減少,可采取的措施是(至少寫出三種方法) 。16使用簡單的實驗證明,在醋酸溶液中存在CH3COOHCH3COO- + H+的電離平衡(要求寫出簡單操作、現象及實驗能說明的問題)。(1)對試管以熱水浴的方式加熱,觀察試管中的溶液,結果
23、是 (有現象就寫明現象的內容,無現象就寫明無現象的原因)。(2)將加熱后的試管放入約20的水中冷卻,試管中的溶液里有明顯的現象,它是 。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1、掌握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常數。2、掌握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3、運用水的離子積常數計算溶液中的H+、OH-的濃度。【學習重點】水的離子積,c(H+)、c(O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基礎知識梳理】一、水的電離1、水是一種 電解質,電離方程式可表示為: 或簡寫成 : 寫出水的電離常數表達式 : 注:與化學平衡一樣,當電離達到平衡時,電離產物H和OH濃度之積與未電離的H
24、2O的濃度之比也是一個常數。2、水的離子積常數在25時,實驗測得1L純水只有 mol H2O電離,因此純水中c(H)c(OH) mol/L。c(H+)c(OH)=K電離c( H2O),電離前后, H2O的物質的量幾乎不變,c( H2O)可以看做是個常數,K電離·c(H2O)必然為一個新的常數,用 表示,即為水的離子積常數,簡稱水的離子積。 t Kw = c(H+)c(OH)。由于250C時,c(H+)= c(OH)= 1×10-7mol/L所以250C時,Kw = c(H+)c(OH)= 3、影響水的電離平衡的因素【閱讀】閱讀下表數據并思考回答下列問題t()01020254
25、05090100Kw/10-140.1140.2920.6811.012.925.4738.055.0從以上數據中發現什么遞變規律? 以上數據說明溫度與水的電離程度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影響水的電離平衡的因素變化情況改變條件平衡移動方向c(H) 的變化c(OH) 的變化c(H)與c(OH) 的關系KW升高溫度加入少量NH4Cl(s)加入少量CH3COONa(s)加少量Na加入少量H2SO4加入少量NaOH(s)加入少量NaCl(s)歸納:KW不僅適用于純水,還適用于 性或 性的稀溶液,不管是哪種溶液均有: KW= C(H)溶液·C(OH)溶液水中加酸或堿均 (抑制或促進)水的電離,但由
26、水電離出的c(H+)與c(OH)總是 ,即C(H)水 = C(OH)水 。任何電解質溶液中,H+與OH總是共存,c(H+)與c(OH)此消彼長,且Kw = c(H+)·c(OH)保持 。【當堂練習】1、分析下列條件的改變對水的電離平衡H2OHOH的影響,并填寫下表:改變條件平衡移動方向溶液中c(H)溶液中c(OH)pH溶液的酸堿性Kw升高溫度加入酸加入堿加入活潑金屬(如Na)2、25 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H2O = H + OH ;H > 0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向水中加人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不變C向水中加
27、人少量固體CH3COONa ,平衡逆向移動,c(H)降低D將水加熱,Kw增大,pH不變3、將純水加熱至較高溫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呈酸性 B. 水的離子積不變、pH不變、呈中性C. 水的離子積變小、pH變大、呈堿性 D. 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呈中性4、t 時,水的離子積為KW。在該溫度下,混合可溶性的一元酸HA和一元堿BOH的溶液,下列有關混合液的各種關系中,可確認混合液呈中性的是 ( ) ApH=7 Bc (H+) c (OH) Cc (OH)= Dc (H+)c (OH) 第二課時 【知識梳理】一、溶液的酸堿性與pH1、判斷溶液酸堿性的依據判斷
28、方法一(無條件判據)該判據是無條件的,任何溫度、濃度都適用 酸性溶液:c (H+) _ c (OH) 堿性溶液:c (H+) _ c (OH) 中性溶液:c (H+) _ c (OH) 判斷方法二(有條件判據),條件是 酸性溶液:c (H+) _ 1.0×10-7mol/L 堿性溶液:c (H+) _ 1.0×10-7mol/L中性溶液:c (H+) _ 1.0×10-7mol/L2、溶液酸堿性的表示方法-pH定義:pH= 意義:pH大小能能反映出溶液中C(H+)的大小,即能表示溶液的酸堿性。p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即:溶液的酸堿性判斷方法三(有條件判據),條件是
29、 pH ,溶液呈 ,pH越 ,溶液的 性越 ;pH每減小1個單位,C(H+)就增大 倍。 pH ,溶液呈 ,pH越 ,溶液的 性越 ; pH每增大1個單位, C(OH)就增大 倍。pH的適用范圍:當溶液的酸堿性用pH表示時,其C(H+)的大小范圍一般為:1.0×10- 14 mol/LC(H+)1 mol/L,即pH范圍為: 注意:當C(H+) 1 mol/L、C(OH-)1 mol/L時,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堿性,用物質的量濃度直接表示溶液的酸堿性更方便。溶液pH的測定方法(a) 酸堿指示劑(定性測量范圍)指示劑變色范圍酸色堿色甲基橙石蕊酚酞(b) pH試紙(定量粗略測量),測
30、定讀數數值為 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值的操作方法是取一小塊pH試紙于干燥潔凈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潔凈的玻璃棒蘸取試液點在試紙上,當試紙顏色變化穩定后迅速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pH。注意:不能用水潤濕 要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待測液滴于試紙上(c) pH計(定量精確測量) (讀至小數點后2位)【當堂練習】1、下列溶液肯定呈堿性的是 ( )A溶液中c(OH)c(H) B溶液中含OH離子C滴加甲基橙后溶液顯紅色 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顯黃色2、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pH7 的溶液 B. c(H+)1×10-7mol/L的溶液C. c(OH) = c(H)的溶
31、液 D.鹽酸跟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3、若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OH)1×1014mol·L1,滿足此條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Al3 Na NO3 Cl BK Na Cl NO3CK Na Cl AlO2DK NH4 SO42 NO34、下列有關水的離子積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任何條件下,水的離子積均為常數B隨溫度的升高,水的離子積增大C溫度一定,只有純水中,c(H)和c(OH)的乘積為常數D溫度一定,無論任何稀溶液,水電離出的c(H)和c(OH)的乘積為常數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鹽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B、pH=7的溶
32、液一定顯中性C、氯化鈉溶液不一定顯中性 D、c(OH)c(H)的溶液一定顯堿性6、某探究小組在某溫度下測定溶液的pH值時發現,0.0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c(OH)=1022(mol·L1)2,則該小組在該溫度下測得0.1mol·L1的NaOH溶液pH值應為 ( )A.13 B.12 C.11 D.10計算:常溫下,濃度為pH=5的鹽酸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H+)是多少?常溫下,濃度為pH=9的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OH)是多少?在常溫下,由水電離產生的C(H+)=1×10-9 mol/L的溶液
33、,則該溶液的酸堿性如何?pH等于多少? 【鞏固練習】 1如果25 時,Kw1.0×1014,T 時,Kw1.0×1012。這說明()AT 時的電離常數較大 B前者的c(H)較后者大C水的電離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 DKw和K電離無直接關系2水的電離過程為H2OHOH,在25 時,水的離子積Kw1.0×1014,在35 時,水的離子積Kw(35 )2.1×1014,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c(H)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B35 時,c(H)<c(OH)C35 時的水比25 時的水電離程度小 D水的電離是吸熱的4在某溫度時,測得純水中的c(H)2.0
34、5;107 mol·L1,則c(OH)為()A2.0×107 mol·L1 B0.1×107 mol·L1C1.0×1014/2.0×107 mol·L1 D無法確定5能影響水的電離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操作是()A向水中投入一小塊金屬鈉 B將水加熱煮沸C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D向水中加食鹽晶體6向純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在溫度不變時,溶液中()Ac(H)/c(OH)增大 Bc(H)減小C水中c(H)與c(OH)的乘積增大 Dc(OH)增大7將純水加熱至較高溫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35、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呈酸性 B水的離子積不變、pH不變、呈中性C水的離子積變小、pH變大、呈堿性 D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呈中性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強酸的水溶液中不存在OH BpH0的溶液是酸性最強的溶液C在溫度不變時,水溶液中c(H)和c(OH)不能同時增大D某溫度下,純水中c(H)2×107 mol·L1,其呈酸性9在25 時,某稀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H濃度為1.0×1013 mol·L1,下列有關該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溶液可能呈酸性 B該溶液一定呈堿性C該溶液的pH一定是1 D該溶液的pH不可能為131025 時的下列溶液中,
36、堿性最強的是()ApH11的溶液 Bc(OH)0.12 mol·L1C1 L中含有4 g NaOH的溶液 Dc(H)1×1010 mol·L1的溶液11在25 時,若10體積的某強酸溶液與1體積的某強堿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則混合之前,該強酸的pH與強堿的pH之間應滿足的關系是_。12(1)某溫度(t )時,水的Kw1×1012,則該溫度_25 (填“>”、“<”或“”),其理由是_(2)該溫度下,c(H)1×107 mol·L1的溶液呈_(填“酸性”、“堿性”或“中性”);若該溶液中只存在NaOH溶質,則由H2O電離出來
37、的c(OH)_mol·L1。13在水的電離平衡中,c(H)和c(OH)的關系如圖所示:(1)A點水的離子積為1×1014,B點水的離子積為_。造成水的離子積變化的原因是_。(2)100 時,若向溶液中滴加鹽酸,能否使體系處于B點位置?為什么?_。(3)100 時,若鹽酸中c(H)5×104 mol·L1,則由水電離產生的c(H)_。14已知室溫時,0.1 mol·L1的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 0.1% 發生電離,回答下列各問題:(1)該溶液的pH_。(2)HA的電離平衡常數K_。(3)升高溫度時,K將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pH將_
38、(填“增大”、“減小”或“不變”)。(4)由HA電離出的c(H)約為水電離出的c(H)的_倍。15中學化學實驗中,淡黃色的pH試紙常用于測定溶液的酸堿性。在25 時,若溶液的pH7,試紙不變色;若pH<7,試紙變紅色;若pH>7,試紙變藍色。而要精確測定溶液的pH,需用pH計。pH計主要通過測定溶液中H濃度來測定溶液的pH。(1)已知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OH2OH3OOHH>0現欲使平衡向右移動,且所得溶液呈酸性,選擇的方法是_(填字母序號)A向水中加入NaHSO4B向水中加入Cu(NO3)2C加熱水至100 其中c(H)1×106 mol·L1D在水中加入(NH4)2SO4(2) 現欲測定100 沸水的pH及酸堿性,若用pH試紙測定,則試紙顯_色,溶液呈_(填“酸”、“堿”或“中”)性;若用pH計測定,則pH_7(填“>”、“<”或“”),溶液呈_(填“酸”、“堿”或“中”)性。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1、學會pH的簡單計算。2、了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跨境公共交通工具融資考核試卷
- 紡織品市場的市場競爭策略考核試卷
- 通信設備在智能停車場管理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紗線市場趨勢分析與預測考核試卷
- 無機酸在油墨工業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私募股權投資文化娛樂產業投資考核試卷
- 花卉的種植與傳統文化考核試卷
- 玉石行業人才培養與職業規劃考核試卷
- 油料作物種植與農業科技創新驅動考核試卷
- 血液感染護理常規
- 小學語文近義詞辨析的方法
- 腦出血恢復期患者護理課件
- 樓板配筋計算表格(自動版)
- T∕TAF 071.1-2020 智能家居終端設備 通用安全能力技術要求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暑期自測專項-一詞多義2【含答案】
- 細胞培養實驗指導4
- EN779-2012一般通風過濾器——過濾性能測定(中文版)
- 水中氯離子測定方法
- 安全生產責任協議書
- 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
- 西門子S7-200自動售貨機課程設計(共16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