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cacy of MS -222a nd ben zoea ine as an aesthetics un der simulated tran sport conditi ons of a tropical orn ame ntal fish Pun tius filame ntosus (Vale ncie nnesJ.Aquaculture research, 2010,41(2:309-31417劉長琳,何力,陳四清,等.魚類麻醉研究綜述J.漁業現代化,2007,34(5:21-2518 Kiessli ng A,Joha nsson D,Zahl I H, et al. Pharmac
2、ok in etics,plasmacortisol and effective ness of ben zoca in e,MS -222a nd isoeuge nol measured inin dividual dorsal aorta -ca nnu lated Atla ntic salm on(Salmo salar followi ng bath admi nistrati on J.Aquaculture,2009,286(3/4:301-30819 Tang S,Thorarensen H,Brauner C J,et al. Modeling the accumulati
3、onof CO 2duri ng high den sity,re-circulat ing tran sport of adult Atla ntic salmon ,Salmo salar,from observati ons aboard a sea -go ing commercial live-haulvesselJ.Aquaculture,2009,296(1/2:288-29220Velisek J,Svobodova乙Piackova V.Effects of clove oil an aesthesiaon Rai nbow Trout (On corhy nchus myk
4、issJ.Acta Veteri naria Brno,2005(74:139- 14621Park M O,Im S Y,Seol D W,et al. Efficacy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 ses of rock bream, Opleg nathus fasciatus to an esthetizati on with cloveoilJ.Aquaculture, 2009,287(3/4:427-43022Iversen M,Eliassen R A. The Effect of AQUI -S -(R Sedation onPrimary,Sec on
5、 dary,a nd Tertiary Stress Resp on ses duri ng Salm onSmolt,Salmo salarL. Tran sport and Tran sfer to SeaJ.Jour 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2009,40(2:216-22523趙艷麗,楊先樂,黃艷萍,等.丁香酚對大黃魚麻醉效果的研究J.水產科技報,2002,29(4:163-16524 Coyle S DQurborow R M,Tidwell J H. An esthetics in AquacultureR.Southern Reg
6、io nal Aquaculture Cen ter (SRACPublicatio n, 2004, No. 3900收稿日期:2012-03-19益生菌的篩選及安全性研究進展董秋月,陳檬燕,辛楊,秦雪艷,程卓,石陸娥*(杭州師范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浙江杭州310036)摘要:評價益生菌安全性的方法很多,如研究益生菌的特性、益生菌的藥物動力 學及益生菌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等。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益生菌獨特的營養與保健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廣泛 關注。就益生菌的篩選鑒定,生物安全性以及功能的最新研究進展作一綜述。關鍵 詞:益生菌;安全性;篩選;研究Safety Research and Sel
7、ectio n in ProbioticsDONG Qiu-yue,CHEN Meng-yan,XIN Yang,QIN Xue-yan,CHENGZhuo,SHI Lu-e(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i Sciences,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36 Zhejiang,Chi na)Abstract:Evaluation of security of Probiotics have many methods, such as studying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bio
8、tics,the pharmacokinetics of Probiotics,the in teract ionbetwee n the Probiotics and the host and so on. With the deepe ning of the study,Probioticsunique nutrition aaithheare effect have got more and more peoplesattention. The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Probiotics screening
9、 andidentification, bio-security and function.Key words:Probiotics;safety;screening;research食品研究與開發F 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 nt作者簡介:董秋月(1992),女(漢),本科,研究方向:生物技術。*通 信作者:石陸娥(1979-),女(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物技術。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開始更多地關注健康,人們對食品的要求也不再僅 限于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于是,像益生菌、益生元這類有益于身體健康的食品添加劑逐漸吸引了人們的眼球。雖然目前益生菌的多種益生
10、性能已經被大家所認可,但是益生菌制品卻沒有得到充 分的開發。這主要是因為益生菌的保藏不易,更重要的是益生菌的種類繁多。篩選 出動物體內的不同益生菌,研究益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進行安全性鑒定是近年來微生物研究中重要的重要組!專題論述2012年10月第33卷第10期228成部分1。益生菌在促進人體健康和防止疾病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未來 功能食品發展的重要領域。1益生菌的來源、種類益生菌來源主要是動物腸道正常生理性菌和非腸道菌。科學家已發現的益生菌 大體上分成3大類,其中包括:(1)乳酸桿菌類(如嗜酸乳桿菌、干酪乳桿菌、 詹氏乳桿菌、拉曼乳桿菌、短乳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等);(2)雙歧桿菌類(如長
11、雙歧桿菌、短雙歧桿菌、卵形雙歧桿菌、嗜熱雙歧桿菌、青春雙歧桿菌等)2(3)革蘭氏陽性球菌(如糞鏈球菌、乳球菌、中介鏈球菌等)。此外,還有 一些釀酒酵母菌、布氏酵母菌、部分霉菌與非致病性大腸桿菌亦可歸入益生菌的范 疇。2益生菌的選擇32.1安全性要求(1)人類用的益生菌要來自于人體;(2)分離來自于健康人的胃腸道;(3)不能產生某些疾病(如心內膜炎或胃腸道紊亂);(4)沒有可傳遞的抗生素 基因。2.2功能性要求(1)耐膽汁;(2)耐酸和耐胃液;(3)可黏附在胃腸道等上皮表面并且能夠存 活(定植和黏附力);(4)刺激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力,并不引起某些炎癥;(5)對病原菌有拮抗作用(抑菌作用),如幽
12、門螺桿菌、沙門氏菌桿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6)有抗誘變和防癌功能。2.3加工性要求(1)成本低廉且容易處理;(2)具有好的感官特性;(3)能夠抗噬菌體;(4)在產品和儲藏過程中能夠保持穩定性;(5)在加工過程中能夠保證穩定有效 的活菌數。3益生菌的傳統分類篩選方法傳統的分類鑒定方法通常指表型分類法,包含形態特征、生理生化反應、血清學反應等,方法原理都是基于微生物表面受體的特異性。形態結構和培養特征試驗:形態結構觀察是指利用顯微鏡對被染色的微生物形狀、大小、排列方式、細胞結構及染色特性進行鏡下直接觀察。不同微生物在相同 的培養基中形成的菌落特征有很大的差異,而
13、在一定的條件下,同一種微生物的培 養特征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因此可以區別不同微生物的一依據4。細菌生理生化試驗:包括含碳化合物利用、淀粉水解試驗、糖或醇類發酵試驗、過氧化氫測定等。4益生菌的敏感性和存活力采用濾紙片抑菌圈法或牛津杯法可辨別不同種類益生菌對各種抗生素的敏感性,馬艷等 進行了益生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實驗,結果表明:乳酸菌對鹽酸林 可霉素、慶大霉素敏感,而對丁胺卡那霉素不敏感;芽抱桿菌對慶大霉素敏感,對 鹽酸林可霉素不敏感,對丁胺卡那霉素中度敏感,視具體情況配伍使用;糞鏈球菌 對慶大霉素敏感,而對鹽酸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不敏感;而3種菌的復合菌可以分別與以上3種抗生素混合使用。有研究發
14、現要獲得所期望的治療效果,益生菌的數量必須達到足夠的數量。因 此提高益生菌活菌數量己成為商業中的重點研究課題。日前,提高生菌存活力的方 法有:(1)選擇耐酸和耐膽鹽的菌株,有助于提高原生菌的生存能力;(2)229選擇合適的接種量;(3)利用二步發酵法,可以使產品中的益生菌數量比原來提高4倍5倍;(4)微膠囊技術,以此來降低細胞的損傷或死亡;(5)抗性調整,有助于提 高益生菌體對不同環境的耐受性;(6)添加微量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肽和氨基 酸;(7)添加抗壞血酸(作為除氧劑);(8)選擇合適的包裝容器;(9)利用 超聲波降解乳酸菌釋放a斗乳糖酶。5益生菌功能性的研究進展5.1緩解腹瀉和調 節腸道菌
15、群的功能根據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夠預防和改善腹瀉,由于飲食習慣或食用抗生素均會 打破腸道菌群的平衡,從而會導致腹瀉,補充益生菌能夠增加腸道蠕動,防止細菌 過度生長,調節腸道菌群及恢復腸道正常的pH值,從而提高腸道機能,緩解腹瀉癥狀7。具有改善胃腸道功能的益生菌必須具備某種特性才能在微環境中保持優 勢,如鉆附、競爭排斥、占位和產生抑制物等。以雙岐桿菌和乳酸桿菌為主的專性 厭氧菌與黏膜上皮表面特異性受體相結合形成組分相當同定的菌膜結構和生物屏 障,構成腸道定植力,可有效抵御過路菌對機體的侵襲。目前已證實對胃腸炎具有 預防與治療功效的專利菌株包括LGG,L. rhumnosus 19070-2 L.
16、reuteri DSM 12246,Bifidobuterium Bl)-12和L.purucasei ST11等8-9。5.2降低血脂膽固醇水平的功能針對益生菌降低血脂膽固醇水平的機制,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目前產生了多種不同的假說,包括(1)膽鹽的脫結合;(2)膽固醇摻入細胞膜(膽固醇摻入或附著在細胞上將有可能減少膽固醇由腸道進入血液中);(3)益生菌對膽固醇的吸收;(4)菌體董秋月,等:益生菌的篩選及安全性研 究進展專題論述對膽固醇的吸附;(5)菌體對膽固醇的轉化(益生菌產生的膽固醇還原酶的 作用將膽固醇轉化為糞烯醇排出體外從而起到了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最的作用) 等。目前已申報具有
17、降低血脂脂膽固醇功能的專利菌株眾多,包括L. ucidophilusRP32L. uci dophilus ATCC 4962L.delbrueckiisubsp. bulgaricus ATCC 33409 L. plunturum 299V等10。5.3調節血壓的功能根據研究表明益生菌的降血壓作用在于其能夠代謝產生蛋白酶,從而降解蛋白 質,產生ACE活性抑制肽。益生菌代謝產生的蛋白酶,包括肽鏈內切酶以及氨基 肽酶,在這些酶系的連續作用下,限制性水解蛋白,主要是酪蛋白,產生分子大小 以及作用各有差異的生物活性肽段,其中包括已經發現的具有抑制ACE活性的小肽,如從啤酒酵母和瑞士乳桿菌中分離的三
18、肽物質(Val-Pro-Pro或Ile-Pro- Pro),具有抑制血管緊張素轉移酶I活性的作用11-12。此外Saivacla等13發現L. casei細胞壁成分對自發性高壓血大鼠(SHR)和 和腎性高血壓大鼠(RHR)具有明顯降壓作用,這種降壓作用呈現出一定的劑量 效應。以上研究說明益生菌的菌體或其代謝產物都可能具有調節血壓的效果。5.4具有營養功能目前,有營養特性的益生菌主要是芽抱桿菌、其次是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14。益生菌(如芽抱桿菌)可產生多種揮發性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等,這 些有機酸能夠降低動物腸道的pH,抑制病原菌的生長,為乳酸菌的生長提供條 件。也有一些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和
19、乳酸桿菌等)可產生多種機體所需要的維生 素,包B 6,VB 12以及煙酸和葉酸等,使機體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此外部分益生菌可代謝產生人體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短鏈脂肪 酸等,均對人體骨骼成長和心臟健康有重要作用。5.5刺激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功能益生菌對機體免疫系統的影響,包括體液免疫調節作用,細胞免疫調節作用及 非特異性免疫調節作用。實驗證實,雙歧桿菌在胃腸道中能夠刺激B淋巴細胞活化增殖和分泌抗體,來發揮體液免疫功能。Gately等給小鼠喂短雙歧桿菌發酵乳,發現小鼠的腸粘膜下 淋巴結增生,在機體外實驗中,短雙歧桿菌能夠促進小腸粘膜下淋巴結細胞增殖。 經檢驗發現,這些淋巴細胞主要是B淋巴細胞15。目
20、前人類研究表明,益生菌對宿主細胞免疫系統具有正面作用如增強抵抗力。 一些益生菌已被證明是 使Th1/Th2的平衡傾向于Th1細胞,這可以解釋它們對過 敏和抵抗力的影響,缺點可能是益生菌可以刺激Th1細胞介導的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16。此外雙歧桿菌作為機體消化道內的優勢菌群,能夠明顯激活作為機體天然抵抗 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一吞噬細胞的活性,進而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Guari no等研究發現,健康人口服兩雙歧桿菌,可以提高粒細胞和單核白血球的吞噬活性。益生菌對免疫抵抗力,接種疫苗的反應,過敏性濕疹,和潰瘍性結腸炎的影響 公布的數據表明,某些益生菌可能是有效的。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
21、實這一 點。5.6抗突變抗癌功能人們發現, 以大鼠和小鼠作為模型, 一些雙歧桿菌和乳桿菌在體外具有抗癌和 抗腫瘤作用17。人體實驗表明,益生菌可以通過結合、阻斷或移除來抑制致癌物和前致癌物。 還可以對前致癌物轉化為致癌物的細菌及轉化酶的活力進行抑制。說的簡單點,益 生菌可以吸附致癌物和對致癌物質進行加工或轉移,減弱它們的毒性。益生菌能夠 幫助身體遠離有害細菌和有害的酶,它們就沒有加工致癌物的機會了。最典型的例 子就是益生菌能降低糞便酶的活力,有效預防結腸癌。第二,益生菌能酸化腸道, 調節腸道菌群,從而減少有害菌的數量和改變膽汁溶解性。使膽汁減少向致癌物二 次膽汁酸的轉化。 第三, 益生菌能促進
22、腸道蠕動, 加快對糞便中有害的致癌物的排 出。除以上生理功能外益生菌還具有其他功能,包括:緩解不耐乳糖癥狀;預 防生殖系統感染;緩解關節炎;促進消化作用;延緩衰老(抗氧化作用); 抑菌作用。6益生菌的潛在危害性研究益生菌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研究益生菌在胃腸道的存活、移位、定居 和代謝,可用來評價食用益生菌的正面作用和負面作用。益生菌所帶來的益處很 多,但也存在著一些潛在危害,包括:可能產生條件性感染(如心內膜炎和敗血 癥等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可能產生炎癥(超敏反應);可能產生具有潛在危 害性代謝產物和對機體有影響的代謝酶(如D型乳酸、 氨基脫羧酶和硝基還原酶等)可能會轉移抗生素基因等18
23、-19。7分子水平上益生菌研究進展7.1菌株的分離與鑒定應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能夠根據益生菌基因組董秋月,等:益生菌的篩選及安全性研究進展專題論述230DNA序列的特異性,進行群間、屬間、種間、亞種間、乃至菌株之間的鑒定,幫助從復雜的培養物中間分離菌株20。鑒定益生菌的分了生物學方法主要包括PCR技術、基因組探針技術、基因組 指紋技術(如RFLPs技術、RAPD技術和AFLPs技術)等21。PCR技術相對簡單快速,指利用專一性的引物,分析復雜菌群的菌種分布情況檢測染色體上是否存在致病因子的基因,幫助進行菌株鑒定。探針技術與生物 芯片技術結合,能夠從復雜微生物環境中快速檢出并追蹤感興趣的菌株,探
24、針技術 使用的探針包括核糖體寡核苷酸探針(一般是16S rRNA)、全染色體探針、根據基因組的特殊的序列設計的DNA片段、質粒DNA探針等。基因組指紋技術利用DNA片段長度的多態性,能夠區分不同的菌株,幫助分析多樣的、動態的微生物 菌群22-23。7.2益生菌基因遺傳修飾目前基因工程技術在益生菌研究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包括:構建能合成有 用的特殊營養成分的益生菌菌株、構建能產生動物生理性缺乏的物質的益生菌株、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抗耐性 菌株以及提高定植和黏附力益生菌等24。呂道俊等采用PCR方法擴增,對益生芽抱桿菌進行遺傳改造,得到了地衣芽 抱桿菌天門冬氨酸激酶基因,為研制既有益生功能,又可
25、以在體內直接產生供機體 需要的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的多功能基因工程益生菌提供了基礎。此外利用益生菌作 為體內生物反應器,可以表達外源基因主要包括酶基因和抗病基因,對促進消化的 外源激素、酶基因的克隆和表達的報道也比較多。可見益生菌作為基因工程受體菌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8展望隨著益生菌產品的不斷壯大,益生菌的研究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深入,亟待研究 的領域總結如下:通過直接對人進行口服益生菌產品等試驗,確定益生菌的生理 學功能、作用機理及其產生的影響程度。益生菌的功能評價,特別是對免疫系統、癌 癥和腸道微生態的調節功能。評價益生菌對腸道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的影響,基 因重組技術在這一領域有較大的應用潛能。確
26、立載體對益生菌的影響。提高益 生菌分類的可靠性并使之易于分類,提高菌株的性能和活性。參考文獻:1Adams M R. Safety of in dustrial lactic and bacteriaJ.J Biotech nic,1999,68:171-1782Angela Botes, Svetoslav D Todorov, Johan W von Mollendorff, et al. Identification of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yeast from boza J.Process biochemistry,2007,42:267-2703 D R
27、oy. ProbioticsJ.Agricultural a nd Related Biotech nologies. 2011,4:591-6024邵虎.不同分類鑒定方法在益生菌菌株研究中的應用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0(7:27-295馬艷,常志州,朱力寶.飼用益生菌對抗生索敏感性 的試驗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02(5:50-526Shah N P. Probiotic bacteria:selective enumeration and survival in dairy foodsJ.DairySci, 2000(83:894-9077陳霞.具有益生功能的Bifidobacter
28、ium animalis subsp.lactisV9的安全性評估、生理功效及其全.基因組學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內蒙古農業大 學,20108黃永坤,楊美芬,李海林.常見胃腸病患兒胃腸道菌群變化研究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7:481-4849Santiago Ruiz -Moyano, Alberto Mart n, Mar a Jos Bnito, et al. Safety and functionalaspects of pre-selected lactobacilli for probiotic use in Iberian dry- ferme ntedsausa
29、gesJ.Meat scie nce,2009, 83:460-46710王俊國,武文博,包秋華.益生菌降膽固醇作用的研究現狀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1(4:3211 Maria Isabel T D Correia, Julia na C Liboredo, Marcella L D Co nsoli.The role of probiotics in gastrointe stinal surgeryJ.Nutrition, 2012, 28:230-23412徐麗丹.降血壓益生菌的篩選及安全性評價研究D.碩士論文,黑龍江大學,201013 Mrda Z, Ziva no vic M
30、, Rasic J. Therap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using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J.Melitsinski Pregled.1998,51:343-34514 Ja nine Eze ndam, Henk van Lovere n,lm mune effects, safety and effi-cancy evaluation of probioticsJ.Toxicology Letters, 2008, 180:S515Jin Lee,Hyun Sun Yun, Kyu Won Cho, et al.
31、Evaluati on of probioticcharacteristics of n ewly isolatedLactobacillusspp.:lm mune modula- ti on andIon gevityJ.l nternatio 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11, 148:80-8616 Geoffrov M, Cvril G, Brigitte Q, et al. Use of green fluoresce nt protein to tag lactic acid bacterium stra ins un derr deve
32、lopme nt as live vacci ne vectorsJ.Applied and en viro mn eutal microbiology, 2000, 66(1:383-39117何國慶,孔青,丁立孝.益生菌的功效與潛在危害J.食品科技,2004(1:12-1518舒娜,芮漢明.益生菌的作用機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廣州食品工業科技,2003,19(s1:67-6919劉小杰,何國慶,袁長貴.益生菌的安全性及其功能J中國乳品工業,2002,30(1:17-1820 Franco L Vladimir, K Camilla C, et al. Specific detectio
33、n of a probiotic Lactobacillus strain in faecal samples by using multiple PCR.FEMSJ.Microbiology Letters,1998,158:273-27821 Application 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 s for studyiy prohiotic董秋月,等:益生菌的篩選及安全性研究進展專題論述231食用色素作為目前食品添加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常分為合成色素和天然 色素兩大類。現代醫學試驗證明, 長期和過量使用合成色素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部分合成色 素還具有致
34、癌、致毒、致畸、致瀉等作用1-2。而天然色素以其色香誘人、無毒無 害、色調自然、口感甘純,同時具有生理保健等優點,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3。因此,尋找和開發更多的天然色素資源已成為食品工業的發展趨勢。當歸藤(Embelia parviflora Wall.)系紫金牛科酸藤子屬植物,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云南等地4。當歸藤sand the gut flora. BritishJ.Joumal of Nutrition,2002, 88(Suppl 1:S29-S3722袁鐵錚,姚斌.分子水平上益生菌研究進展J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4,24(10:27-3323 Ra ndazzo C L, Ca
35、ggia C, Nevia ni E. Applicati on of molecular approaches to study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artisa nal cheesesJ.Jour nal ofMicrobiological Methods,2009,78:1-924吳信,江寧,印遇龍,等.基因工程在益生菌中的研究進展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7(1:152-156收稿日期:2012-08-07當歸藤紅色素穩定性研究管海波1,黃忠京2,銀小玲1,覃江克1,梁敏1,羅艷3,楊瑞云1,*(1.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西師范大
36、學化學化工 學院,廣西桂林541004;2.廣西民族大學化學與生態工程學院,廣西南寧530006;3.廣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廣西南寧530021)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環境條件對當歸藤紅色素穩定性的影響。結 果表明,當歸藤紅色素在440nm處有最大吸收峰,酸性條件下較穩定,見光不穩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還 原性及耐熱性,葡萄糖、蔗糖、麥芽糖、苯甲酸鈉對該色素無明顯影響,金屬離子 對其影響較大。關鍵詞:當歸藤;紅色素;穩定性Study on Stability of Red Pigme nt from Embelia Parviflora Wall. GUAN Hai-bo1,HUANG Zhong-jing 2,YIN Xiao-ling 1,QIN Jiang-ke 1,LIANG min 1,LUO Yan 3,YANG Rui-yun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關招聘面試真題及答案
- 《財務會計崗位職責》課件
- 《周期與持續時間的探究》課件
- 《混凝土結構中預制混凝土構件》課件
- 《商務溝通技巧》課件
- 四川高考英語復習重點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核能原理》課件
- 《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解析》課件
- 用友U8K312.0競爭分析報告(財務)
- 電的創造者:摩擦起電與兩種基本電荷的課件
- 職場心態-培訓課件
- 第四屆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決賽-儀器儀表制造工(儀器儀表與智能傳感應用技術)賽項競賽平臺主要設備技術標準
- 統編版 高中語文 選擇性必修下 第二單元《邊城》
- 白內障患者護理教學查房
- 幼兒園 中班心理健康《我會傾訴》
- 機械租賃保障措施
- 2024-2030年中國病號服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報告
- 洗煤廠安全應急預案
- 抖音火花合同模板
- 掬水月在手-古典詩詞與現代人生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南開大學
- 北京市通州區社區工作者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一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