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訓練70個有用訓練游戲大合集剖析_第1頁
感統訓練70個有用訓練游戲大合集剖析_第2頁
感統訓練70個有用訓練游戲大合集剖析_第3頁
感統訓練70個有用訓練游戲大合集剖析_第4頁
感統訓練70個有用訓練游戲大合集剖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感統訓練70個有用訓練游戲大合集剖 析感統訓練70個有用訓練游戲大合集感覺統合就是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觀,從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并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感統訓練游戲就是以游戲的 形式進行感統訓練,更加有利于被兒童接受。為 媽媽們分享適合小朋友的70個感統訓練游戲:1、俯臥大龍球抓東西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強化手眼協調及雙側肢體的平衡控制,促進運動企劃能力。訓練要求:協助孩子俯臥到大龍球上,保持平衡姿勢。把孩子喜歡的一個玩具放在大龍球滾動時孩子伸手可觸的 地方。協助孩子臥在球上前后慢 慢滾動,讓孩子探身去摸玩 具,必要時可使用會發聲的玩具,以幫助

2、孩子辨 明玩具所在的方位。難度設置:A開始時玩具只放在很近的距離,讓孩子容易取到;B逐漸地玩具可以放稍遠一點,并在孩子探身取球時提醒他(她)盡量自己保持身體的平衡。幫助給予:1 .由始至終的身體協助;2 . 口頭指導或提醒。3 .壓馬路(3-6 )訓練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有抑制神經興奮程度的作用。訓練要求:讓孩子仰臥或俯臥在墊子上,用大龍球在其身上滾過去。若孩子喜歡這種壓力可嘗試加重一點壓力。4 .抱球翻滾(5-6)訓練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頸部張力反射。訓練要求:孩子躺在墊上,雙手抱著一個排球大小的球,高舉過頭。要孩子由墊子的一端再滾回來,球不可以松掉。難度設置:A滾3-4下;B從墊子一端

3、滾到另外一端。幫助給予:開始時孩子可能無法呈直線滾動,成人需要給予身體協助,推動他的肩膀或腳,把他的身體盡量推到呈直線的姿勢。5 .搖搖船(5-6)訓練目的:控制迷路張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體刺激,并改善身體概念及兩側協調。訓練要求:孩子躺在地上,兩手抱膝身體屈起成球狀, 前后搖動二十下,或左右滾動二十下。難度設置:一一幫助給予:開始時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 控制身體或搖不動,家長需要給予身體協助,從側面輕推孩 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順著給予的外來力量搖動身體。一旦 及時撤消幫助,鼓勵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搖動身體。6 .軟骨功(5-6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概念及計畫動作的能力,并提供觸訓練要求:用一

4、條粗棉繩,兩端結在一起成一個圈,讓下去,由腳下拿出來;或者由腳套進去,從 頭部拿出來。難度設置:A剛開始訓練時,繩圈可以相對做大一點,容易取出;B先訓練從頭套到腳,再訓練從腳套到頭。幫助給予:提醒孩子不要用蠻勁兒,要學習技巧。6 .拍氣球(4-6 )訓練目的:手眼協調能力,動作的計畫能力。訓練要求:把氣球往上拋,然后雙手輪流向上拍打氣球, 球落到地上。難度設置:A雙手輪流拍打;B在地上設置簡單的“路孩子掌握要領,覺刺激。孩子將繩由頭套盡量不要讓氣障”(如玩具或凳子),讓孩子繞過路障拍氣球。幫助給予:(1 )開始時教孩子把氣球拍高一點,延遲下落的時間,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計劃自己的動作和步子;(2

5、)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3)提醒孩子看腳下的“路障”。7,跳躍(3-5 )訓練目的:促進兩側協調及前庭刺激。訓練要求:在地面上擺放數個小號的呼啦圈,要孩子以 雙腳跳或單腳跳 的方式跳過所有的圈圈。難度設置:A雙腳跳,并把呼啦圈之間的距離放近一點;B把呼啦圈之間的距離放遠一點;C單腳跳;D單腳跳并連續跳完所有圈圈。幫助給予:開始時可站在孩子前方,等孩子雙腳落地時稍微扶他一下,幫助孩子保持身體平衡。8.鞋子走路(4-6)訓練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及計畫動作的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將兩手穿在鞋子里,沿著一定的路線 或腳印前進或向 側邊行走。9 .滑雪(4-6)訓練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與計畫動作的能

6、力。訓練要求:讓孩子兩腳分別踩著一張紙,當做是雪橇,可前進或后退地踩著紙行走難度設置:A只用一只腳踩紙前進;B雙腳踩紙前進;C赤腳踩紙前進;D赤腳踩紙前進或后退。幫助給予:給予適當的攙扶;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體的 平衡和適當的運 動。10 .運小球(4-5)訓練目的:訓練手眼協調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用塑 料球拍運送乒乓 球,一次放一個乒乓球在球拍上,運到距離 2米的大容器中。不可以用另外 一只手扶乒乓球。難度設置:A開始時可選用其他非圓形的小物品讓孩子訓練并且把距離設短一點;B孩子的技巧純熟以后可嘗試用大的塑料或布球;C使用乒乓球,5次運球中有3次球沒有掉地通過。幫助給予:無論孩子處于哪一階段

7、的開始階段,都要給 予手把手的幫助, 要確保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游戲規則以后才 增加難度。11 .打保齡球(3-5 )訓練目的:發展手眼協調能力訓練要求:把兒童保齡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離,讓兒童用黑色的大球擊球。難度設置:A開始時距離可以很近,以便讓兒童容易擊中,有成就感;B要求兒童按訓練要求的距離擊球;個地把球擺在地上讓兒童擊,開始時距離要近一些,5次擊球中有3次通過。幫助給予:(1 )開始時給予孩子大量的身體協助,直至孩子掌握 要領;(2)每一次增加難度時都需要隨時提醒、糾正并示范 給孩子看如何做。12 .跳數字訓練目的:增強身體平衡能力及重力感。訓練要求:用不粘膠剪出大的數目字1-10或1-2

8、0貼到圓形的不粘膠上再地板上,讓孩子從一個數字跨到另外一 個數字上,以跨到圓形內為勝。難度設置:A如果孩子還不懂得數字,可貼不同顏色的數字,然后 讓孩子按顏色跳;B讓孩子按指定的數字跳或者按單、雙數跳;C可玩雙人游戲,創造出各種玩法,以最終達到終點為 勝。幫助給予: 1如果孩子跳躍技巧不成熟,可在開始時握他(她)的雙手或夾著孩子的腋下幫助他(她)跳躍;2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游戲規則,要隨時給予身體或口頭的提示。13 .袋鼠跳;(5-6)訓練目的:強化前庭刺激,控制過敏信息。訓練要求:孩子站在袋中,雙手提起袋邊,雙腳同時向前跳。難度設置: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 2-3步的距離;B撤銷身體指導,

9、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離;幫助給予:在A階段要求給予全程身體指導,直至孩子技巧純熟。14 .手抱大型物擋住視線還能走至少3米遠;(5-6)訓練目的:改善孩子的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拿著或雙手抱著大型的物件向前走。難度設置:選擇重量適中的物品做訓練。幫助給予:注意隨時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勢和前面的方向,站在離孩子不遠的地方,隨時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況發生15 .拿著不同的物件走過20厘米寬的平衡木;(5-6 )訓練目的:改 善孩子的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拿著不同的物件走過平衡木。難度設置:A開始時拿小件的物品;B逐漸地拿大件的 物品;幫助給予:注意隨時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勢和

10、前面的方向,站在離孩子不遠的地方,隨時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況發生。16 .能在雙腳離地時,雙手同時拍一下;(5-6)訓練目的:加強手臂和腿的協調能力。訓練要求:孩子能在雙腳跳離地面的同時雙手舉過頭頂拍一下。難度設置:A先熟練雙腳跳;B再在跳的同時鼓勵孩子拍手。幫助給予:1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2給孩子做示范,邊做邊講解;3鼓勵孩子獨立完成,只在需要時給予適當的提示。17 .跳腳印訓練目的:訓練兩側性、空間距離、平衡、協調、柔軟、 眼一手協調、注意力、抑制異常肌張力、矯正姿勢(內外旋、內外反)、步態訓練。訓練要求:按照圖形所示,雙腳立定跳向下一目標腳印。難度設置:A可先用雙腳交替走幾回,讓孩子熟

11、悉大致的距離。B雙腳立定跳,按圖形要求跳;C聽著家長的口令(指令)跳;幫助給予:開始時家可站在孩子身后,雙手扶著孩子的腋下幫助其完成凌空雙腳跳起和落下的姿勢,指導孩子跳向 下一目標,等孩子的判斷和目測 水平提高后讓其自行練習, 家長只給予口頭提示即可。18,雙腳跳過一條慢慢地擺動著的繩子5次;(5-6)訓練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訓練計畫動作能力。訓練要求:將一條約兩米長的粗繩子固定在離地面 厘米處,上下或10 左右搖動繩索,使其象蛇一樣扭動,讓孩子 雙腳離地地從上面跳過。難度設置:A開始時可慢慢地擺動,動作幅度要小允許孩子偶爾碰到繩子;B快速地擺動,動作幅度大,讓孩子盡量不要碰到繩子。19?照鏡

12、子游戲;(4-5 )訓練目的:訓練空間方位知覺。訓練要求:家長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鏡子前面,家長做一 個動作,讓孩子 模仿。動作以點頭,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 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動身 體以及轉身等動作為主。難度設置:A開始時家長的動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復動作;B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強,可讓孩子邊模仿邊說出動作的方位。幫助給予:家長邊做邊說出動作的方位,孩子無法跟上便用身體指導逐漸地撤銷提示,并且加快動作的速度。20 .單腳向前跳5步;(4-5)訓練目的: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及雙腿的肌肉控制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抬起一只腳,向前方位置跳躍5步路的距離。難度設置:A開始時先讓孩子習慣保持抬起一只腳在空

13、中數秒的姿勢;B鼓勵孩子單腳向前跳躍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獎勵物;C鼓勵孩子增加跳躍的次數。幫助給予: 1跟孩子一起跳,營造寬松的氣氛讓孩子消除緊張情2隨時在孩子需要時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無論是身體或是口頭的幫助;3及時引入獎勵的方法來表揚和鼓勵孩子的嘗試。21 .用腳尖向前行3米;(4-5)3米的路程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掂起腳尖向前走約 難度設置:A只走2-3步路的距離;B逐漸地增加走 的距離直到達標。幫助給予:1站在孩子前面扶著他/她的雙手;2只在有需要時才給予及時的幫助;3在終點處放置獎勵物鼓勵孩 子堅持走到終點o22 .雙手各持一球走直線 2米;(4-5)球

14、沿直線路線行訓練要求:讓兒童兩手側平舉,掌心向上,兩手各托一小皮 走。難度設置:A開始時可先不讓孩子拿球,徒手走;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讓其嘗試持球并且腳尖跟著腳跟行走;幫助給予:不能單獨完成的孩子家長可跟在其身后,給 予身體指導;23 .雙手接住從1米遠彈來的中型球;(4-5)訓練目的:手眼協調能力和運動企畫能力。訓練要求:孩子能接住訓練者從約 1米遠的地方扔到地上彈起來的中型球(籃球大小的球)。難度設置:1距離設短一點,并且讓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邊教邊把要點告訴孩子;2幫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時才給予身體協助;3距離逐漸增大,盡量讓孩子自己嘗試接球;4如果孩 子接中型球有困

15、(4-5)難,可換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練后再 換成中型球。24 .跑向滾動著的球,把球向前踢; 訓練目的:動作企畫能力、方向感訓練要求:讓孩子邊跑邊踢滾到他/她腳下的中型或小型球難度設置:A先用中型球練習,孩子的技巧熟練后再用小型球練習;B開始時訓練人員以極慢的速度把球滾到孩子腳下并示意孩子踢球。C必要時可給予適當的身體幫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 在孩子身后一手 扶著他/她的身體,一手(或腳)推動他 /她的右腳。25 .雙腳被提起時,可用雙手向前走路;(4-5)訓練目的:增強手臂力量和協調能力。訓練要求:讓兒童趴在地上,雙手和雙膝接觸地面,成 人則在兒童身后 握其雙足足踝,示意兒童用雙手交替

16、運動往 前爬。難度設置:A先讓兒童習慣被提起雙腳的姿勢;B鼓勵兒童向前走1-2步;C訓練至兒童能自如地向前走。幫助給予:1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孩子習慣被短暫提起雙腳的姿勢和感覺;2延長提起孩子雙腳的時間;3鼓勵孩子嘗試向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歡的方法來強化。26 .能連續拍球3次而球不彈走;(4-5)訓練目的:加強手臂的控制能力,發展手眼協調能力。訓練要求:孩子能連續拍 3次中型球(籃球大小的球) 難度設置:A只拍1次;B拍2-3次;幫助給予:1訓練者拍一下,等球彈起后把著孩子的手拍一下;2把著孩子的手教孩子拍2-3下,球要盡量彈高,便于 孩子的手有足夠 的時間調節27 .能在20厘米寬,10厘

17、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保持 平衡;(3-4 )訓練目的: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體平衡的情況下走,走過規定尺寸的平衡木。難度設置:A只走一半的距離;B走完全程;C單手持物走;D雙手持物 走。幫助給予:1開始時成人需要反復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邊走,給予身體協助,如拉著孩子雙手或扶其雙肩;2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時拉著他/她的一只手給予扶持;3只在需要時給予扶持。28 .能用腳尖站立10次,每次站立3秒鐘;(4-5 )訓練目的: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雙腳腳跟著地,腳尖掂起地站立,每 次站立3秒鐘時 間。難度設置:A開始時讓孩子扶著墻壁或椅背站

18、立;B讓孩子嘗試徒手站立。幫助給予:1可以在墻壁上孩子掂腳可觸及的地方掛一 獎勵物,鼓勵孩子掂起腳去拿取;2給孩子數數,讓他/她知道要站多長時間。29 .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約2米外的目的地而乒乓球不掉下來;(4-5)訓練目的:增進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強動作企畫能力。訓練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2米外的地方。難度設置:A開始時嘗試先給孩子一個立方體的積木在距離極短的兩張桌子間傳送,讓孩子便于操作;B用不粘膠在地上貼兩條平衡線;C改用乒乓球嘗試;D按照預設距離訓練。幫助給予:1為提高孩子的興趣,建議開始時成人和孩子一起參與游戲;2孩子的技巧熟練后,鼓勵孩子和其他孩 子進行競賽30 .做5次

19、前滾翻;(4-5 )訓練目的:增進協調、平衡能力,刺激本體感覺。訓練要求:讓孩子模仿成人連續做5次前滾翻的動作。難度設置:A開始時只要求做2-3次;B要求孩子連 續做5次,并要求 孩子在動作過程中身體盡量保持直線。幫助給予:1開始時要全程給予身體協助,并用語言鼓 勵孩子嘗試;2盡量讓孩子自己完成,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要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31 .轉椅游戲;(3-4)訓練目的:調節中心與平衡力。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轉椅內,家長在一旁旋轉椅子,速度逐漸加快。難度設置:A開始時為避免孩子緊張,可讓其雙手抓住孩子習慣后要求其兩手自然放在腿上制重心,并閉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帶將其雙眼32

20、.能來回滾動身體;(4-5)訓練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體的控制能力及協調能力,孩子在墊子上或在床墊上從一端翻滾到另外一端。難度設置:A在訓練者的身體協助下進行翻滾;控制身體進行翻滾。椅子的扶手;B*身體控蒙住。訓練要求:讓B自己幫助給予:1給予大量的身體協助和口頭提示,讓孩子 從訓練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及翻動的速度和力量;2只在有需要時給予身體協助;3確保孩子的安全,避免碰傷。33 .做一連串手部和腿部動作時能保持平衡;(3-4)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和協調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動作,如: 跳舞、打功夫等。難度設置:A選擇簡單一點的動作;B選擇較為復雜的 動作,包括彈跳

21、、 跳躍等動作。幫助給予:1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邊,如果孩子失去 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時才給予扶持;2在孩子前后方均鋪上墊子,孩子跌倒后鼓勵他 /她自己起來繼續練習。34 .能學青蛙跳20厘米的距離10次;(3-4)訓練目的: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訓練要求:用不粘膠在地板貼兩條平衡線,成人給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幾次,然后指導孩子模仿。難度設置:A開始時,線段間的距離應該短一點,讓孩 子容易達標;B 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獎勵的辦 法,把獎勵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線條上,孩子跳到線上就獎勵;C逐漸地把線段間的距離增大。幫助給予:1身體協助;2每一難度中如果孩子遇到問 題,都要及

22、時給 予身體或口頭上的指導,重復示范并注意提 起孩子參與的興趣。36. 單腳原地跳;(3-4)37 .在10厘米寬2米長的地面線條上走保持身體平衡;(3-4)訓練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訓練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膠粘一條2米長10厘米寬的線條讓孩子在線條上走。難度設置:A開始時只走一半的距離,允許偶爾走出界外;B要求孩子走完全程,盡量不要走出界外。幫助給予:1訓練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著孩子的手向前走;2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腳下的線條,又要注意前方的路;3訓練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導孩子走,但不給予身體協助;3讓孩子自己嘗試獨自走。38 .能跳過5厘米高的繩;(3-4)39 .踏小三輪車轉彎避開障礙物;(3-

23、4)40 .扶物能單腳站立5秒;(3-4)訓練目的:平衡能力。訓練要求:孩子能扶著椅子或家長手握的棒子單腳站立約5秒。難度設置及幫助給予:A手把手地教孩子用雙手扶著椅子的*背,提起孩子的一條腿懸空約5秒,然后放下。過程中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怎么做,如:“抬腿!: “放下! ”B讓孩子自己嘗試5秒內(可用數數提醒他/她)不要 把腳放下;C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長雙手握住棒的兩端,孩子則抓住中間重復以上步驟。41 .雙腳一齊從最后一級樓梯跳下;(3-4)42 .雙腳原地跳;(3-4)43.自己上、下小三輪車;(3-4)44 .雙腳輪流跨過15厘米高的繩;(3-4)訓練目的:身體平衡能力。訓

24、練要求: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15C喻,讓孩子雙腳輪流抬高跨過繩子。幫助給予:1用姿勢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過繩子,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繩;2要時時口頭提醒孩子注意腳下的繩子,避免絆倒;3建議用有彈性的圓形橡皮繩。45 .一步1級上、下樓梯;(3-4 )訓練目的: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訓練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個階梯,連續上或下樓梯 難度設置:A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雙臂或雙手的拇指,讓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樓梯;B成人將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則在孩子右側腰間的位置,讓孩子在攙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樓 梯;C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攙扶孩子上、下樓梯;D讓

25、孩子獨自上、下樓梯。幫助給予:A雙手(或拇指)抬高給予協助;B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給予協助;C單手(拇指)給予協助;D撤消所有協助。46 .互動式投籃:(3-4)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增進與人互 動的能力。訓練要求:家長及孩子輪流投籃;家長投完后把球撿起 來給孩子投。47 .把豆袋或類似的玩具扔進1米距離左右遠的大盒子中;(2-3)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學習向著目 標拋擲物件。訓練要求:能連續5次把豆袋或類似的玩具扔進1米距離外的大盒子中。難度設置:A開始時把距離設短一點,如只要求兒童站在距離大盒子一步或兩步的距離;B逐漸地把距離拉大;C逐漸地把大盒

26、子換成小一點的盒子。幫助給予:A手把手地幫助孩子投擲;B只是在孩子姿 勢錯誤時才給予 幫助。48 .扔球3米遠;(3-4)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訓練要求:把一個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遠的地方。/她要扔的距幫助給予:1開始時如果孩子不領會扔球的動作,可手把手地教;2給孩子在前方畫一條線來提示他離;3為鼓勵孩子嘗試,可在線的旁邊放一玩具或小食品來作為獎勵物。49 .跳起并接觸懸掛著的物件10次;(2-3)訓練目的:腿部、膝蓋運動能力及身體協調能力。訓練要求:在空中孩子跳躍時可及的地方懸掛一個玩具(氣球或會彈跳的玩具),鼓勵孩子跳躍并伸手觸摸該玩具。難度設置:A懸掛物開始時掛得稍低一點

27、,讓孩子容易觸到;B孩子掌握了這一技能后,把懸掛物稍微掛高,鼓勵孩子利用自身的力量彈跳起來。幫助給予:1如果孩子不懂得掌握身體的力量,可先用 雙手扶著他/她 的腋下,幫助他/她練習彈跳;2通過跳彈床 和在床墊上跳躍來掌握彈跳;3 給予鼓勵和獎勵來促進孩子練習的興趣。50 、 坐上大龍球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不良,增強重力感的控制能力,建立和刺激前庭機能對多動和身體協調不佳的孩子有較大的幫助。訓練要求:協助孩子坐在大龍球上,指導者可以放手,只要協助保持大龍球的穩定即可,鼓勵孩子用屁股力量作上下躍動。孩子要作前后、左右搖晃時,指導者可以用手握住孩子雙手,以協助孩子保持身體的平衡。51 .會走S型的

28、線段;(2-3)訓練目的:空間概念,肢體的平衡能力。訓練要求:在地上用不粘膠粘出一條 S型線段,讓孩子 從一端走到另外一端幫助給予:1開始時可站在孩子的前面拉著他 /她的雙手引導他/她往前走;2也可以站在孩子的后邊,讓他 /她推 著一個手推玩具沿著線段向前走;3鼓勵孩子自己往前走,并在另外一端放一個玩具或小食品來獎勵孩子的成功嘗試。如果孩子因為見到獎勵物而不配合訓練,貝何以等孩子完成了路線后拿出神秘獎勵物獎勵給他/她。52 .坐在童車上被推,能保持雙腳在腳塔上(2-3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一一腿的控制能力、雙腿運動時 的協調能力、雙 腿肌肉的控制能力。訓練要求:把孩子放置在童車上(童車的選

29、擇要以孩子坐下后,臀部、膝蓋及腳踏三點的角度約為45度的車子為宜),家長在后面推動車子。輔助用品:改良的魔術帶。幫助給予:1身體指導并控制好車頭轉彎的位置;2盡量讓孩子自己嘗試。53 .能彎腰左右腿交替鉆過呼啦圈;(2-3 )訓練目的:肢體運動及平衡能力的控制。訓練要求:給孩子一個大號的呼啦圈,示范給他/她看如何雙手分別握著呼啦圈兩邊并把它放在正前方的位置。彎下腰,然后把一只腳跨入呼啦圈,接著跨入另外一只腳。難度設置:A開始時把呼啦圈放低一點, 并且幫助孩子 握著呼啦圈;B 高度稍微調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 要時給予幫助;C要求孩子 雙腳跨入后轉動雙手把呼啦圈由后往前翻轉到跨入前的位置(

30、在身體的 正前方) 。幫助給予:1如果孩子拒絕游戲,可以多做幾次練習,并且邀請孩子一同參與游戲;2注意確保孩子的安全,在每一需要的環節給予適當的身體和口頭幫助。3及時鼓勵和表揚孩子。54 .單手扶欄上、下樓梯,兩步一級;(2-3)55 .能把靜止的球踢向前方1米遠的距離;(2-3)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一一腿的伸展能力,發展眼、腿的協調能力;訓練要求:把一直徑10公分左右的軟球放置在孩子跟 前,讓孩子踢球。難度設置:A踢向前方1米遠的距離;B踢向前方1米遠距離的物體。幫助給予:A 口頭提示+身體指導+語言提示;B身體 指導;C偶爾的身 體指導+語言提示。56 .單手投中型球;(2-3)訓練目的:

31、手眼協調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站在一定的距離外把球單手投入球籃難度設置:A只在半步的距離外嘗試;B在1米左右的距離外把球投入球籃;C投5次有3次中為通過。幫助給予:1開始時給予足夠的身體協助并鼓勵孩子獨立嘗試;2只在孩子犯規時給予口頭提示。57 .拉物走2-3米;(2-3)項目要求:在一會發聲玩具車上系一條約50公分長的繩子,在繩子上纏一個圈套在孩子的手腕上,讓孩子拉著往、八一 、乙+ 刖走。難度設置:A繞大圓桌子;B繞2張距離1米左右的凳子;C繞3-5張不同距離的凳子(注意凳子擺放的距離要足夠孩子和車子通過)。幫助的給予:手把手,并不斷用語言提示看身后的車子 的運動軌跡及前 方要走的方向。5

32、8 .能推著物體向前走 2-3米;(2-3)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一一手臂推的能力;因果關系的概念;手、眼和腿的動作協調能力。訓練要求:把會發聲的“鴨子桿”或類似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里,讓他向前推行。難度設置:A繞大圓桌子;B繞2張距離1米左右的凳子;C繞3-5張不同距離的凳子(注意凳子擺放的距離要足夠孩子和“鴨子桿”通過)幫助給予:身體指導(即手把手地教)并不斷地用口頭 提示和身體接觸 來提示孩子看前面的玩具的運動軌跡,給孩子模仿玩具發出的聲音;轉彎時告訴孩子正在轉彎并用手糾 正、幫助他轉彎的方向。59 .能在協助下對墻推球和接球;(2-3) 訓練目的:手臂的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訓練要求:讓孩子雙

33、手抱著中型球,頓在地上用雙手把球往墻角推。難度設置:A開始時離墻的距離要在一步以內;B逐漸拉大離墻的距離,并要求孩子借助墻壁的反彈力接住彈回來的球。幫助給予:手把手的身體協助;逐步撤銷。60 .能推“趣怪球”至1米外的地方;(2-3)訓練目的:發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目測物體的 速度的能力、反應能力),發展大運動一一手部肘關節和手臂的活動能力。訓練要求:孩子和家長分別站在1米的距離內,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時要有另一成人協助孩子的動作。難度設置:A在一定范圍內接球;B聽從口頭指令去把 球撿回指定地點。幫助給予:盡量讓孩子在一定范圍內自己接球,必要時 給予口頭提示或身體指導。如果孩子對指

34、令沒有反應,需要加以身體指導及口語提、手勢提示。61 .刷子脫敏;(1-2)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減少觸覺防御。訓練要求:家長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觸覺防御性較少的部位, 然后漸漸過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腳的部位,先刷腳趾、腳跟、然后漸漸過渡到刷腳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復地嘗試,直至孩子習慣這種觸覺刺激。62 .呵癢癢;(1-2)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訓練要求:家長用手撓孩子的頭頸、胳肢窩、腳底等皮膚觸覺敏感處,手的力度一陣輕一陣重,如果孩子害怕,或 抗拒,先對其全身肌膚輕輕地撫 摩,等孩子習慣以后再逐漸 地把時間延長。63 .擦背訓I練目的:加強肌

35、膚的接觸刺激。訓練要求:給孩子洗澡時,用海綿或毛巾輕擦孩子的背部,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按順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64 .能倒走3-5步;(1-2 )訓練目的:空間概念,協調身體協調能力。訓練要求:孩子能沿著一條直線倒退著走路。難度設置:A開始時只要求孩子隨意在地板上倒走,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線倒著走;C要求孩子獨立地沿直線倒著走。幫助給予:1如果孩子開始時不領會,需要給予身體指 導,人口 :一人 在前面扶著他的雙手,另外一人在他身后輪流 抬起他的左右腳往后移。2偶 爾地給予身體協助。65 .會走上、下傾斜約15度的小斜坡;(1-2) 訓練目的:重心、平衡、膝蓋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訓練要求及幫助給予:上斜坡:開始時家長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著孩子的雙手協助;孩子的技巧純熟后可站 在其身后,只在他有需要的時候 推或扶持孩子前進。下斜坡:開始時家長站在孩子身后,雙手從孩子雙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勵他扶著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純熟后嘗試在他雙手放置兩件小玩具,讓他在不用攙扶的情況下下斜坡。難度設置:A走上斜坡;B雙手拿物走上斜坡;C攙扶下下斜坡;D獨自 下斜坡。66 .能彎腰并用手觸摸腳指頭 5-10次;(1-2)訓練目的:增進身體的柔軟度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