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政治學導論[2]課件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d52cc3a2-63ea-47f9-ac76-8eeafaebfe00/d52cc3a2-63ea-47f9-ac76-8eeafaebfe001.gif)
![大一政治學導論[2]課件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d52cc3a2-63ea-47f9-ac76-8eeafaebfe00/d52cc3a2-63ea-47f9-ac76-8eeafaebfe002.gif)
![大一政治學導論[2]課件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d52cc3a2-63ea-47f9-ac76-8eeafaebfe00/d52cc3a2-63ea-47f9-ac76-8eeafaebfe003.gif)
![大一政治學導論[2]課件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d52cc3a2-63ea-47f9-ac76-8eeafaebfe00/d52cc3a2-63ea-47f9-ac76-8eeafaebfe004.gif)
![大一政治學導論[2]課件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d52cc3a2-63ea-47f9-ac76-8eeafaebfe00/d52cc3a2-63ea-47f9-ac76-8eeafaebfe0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一政治學導論2第十章政治參與第十章政治參與 大一政治學導論2第一節政治參與的含義第一節政治參與的含義 v一、政治參與的定義一、政治參與的定義v二、政治參與的方式與機制二、政治參與的方式與機制 大一政治學導論2一、政治參與的定義1 1、代表性的觀點、代表性的觀點政治參與是合法的參與。政治參與是合法的參與。思考:非法的參與是否屬于政治參與?思考:非法的參與是否屬于政治參與?政治參與是自愿的行為。政治參與是自愿的行為。思考:動員性參與是否屬于政治參與?思考:動員性參與是否屬于政治參與?政治參與包括政治態度。政治參與包括政治態度。思考:你認為閱讀政治文章、了解政治知識是政思考:你認為閱讀政治文章、了
2、解政治知識是政治參與嗎?治參與嗎?大一政治學導論22 2、涵義(、涵義(293293頁)頁)v政治參與就是政治參與就是普通公民普通公民通過一定的通過一定的方式方式去去直接或間接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政府的決定影響政府的決定或與或與政府活政府活動相關的公共政治生活動相關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為。的政治行為。大一政治學導論2二、政治參與的方式與機制二、政治參與的方式與機制 1 1、投票、投票v作為政治參與的方式,投票的目的有兩個:作為政治參與的方式,投票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一是選舉政治官員選舉政治官員,二是進行,二是進行全民公決全民公決以以決定重大國事。決定重大國事。v投票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聲音、手
3、勢、投票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聲音、手勢、姿勢、書面、電子信號等來表達。姿勢、書面、電子信號等來表達。大一政治學導論22 2、選舉、選舉v投票等于選舉嗎?投票等于選舉嗎?v投票投票不等于不等于選舉,除了投票以外,選舉活選舉,除了投票以外,選舉活動還包括組黨活動、政治宣傳、組織選民、動還包括組黨活動、政治宣傳、組織選民、政治捐助、培養干部等。政治捐助、培養干部等。大一政治學導論2 選舉,分為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兩種類型。選舉,分為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兩種類型。v直接選舉直接選舉,是由選民直接投票選出應選公,是由選民直接投票選出應選公職人員。職人員。v間接選舉間接選舉,是由選民先選出代表,再由代,是由
4、選民先選出代表,再由代表來選舉應選公職人員。表來選舉應選公職人員。大一政治學導論23 3、結社、結社v結社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結社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v結社,是指具有相同政治結社,是指具有相同政治目的目的的公民結成的公民結成的社會組織。的社會組織。v結社包括組織、參與政黨活動和組織、參結社包括組織、參與政黨活動和組織、參與其它社團活動兩種情況。與其它社團活動兩種情況。大一政治學導論24 4、意見表達、意見表達v意見表達,是公民通過法律規定的途徑表意見表達,是公民通過法律規定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和政治態度,從而影響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和政治態度,從而影響政府決策。政府決策。v主要途徑有:集會
5、、請愿、游行示威、辦主要途徑有:集會、請愿、游行示威、辦報刊、接觸政府官員、信訪等。報刊、接觸政府官員、信訪等。大一政治學導論2思考:思考:v在當代中國,公民有哪些意見表達渠道?在當代中國,公民有哪些意見表達渠道?這些渠道的效果如何?這些渠道的效果如何? 選舉;信訪;網絡;民意調查;熱線電話;選舉;信訪;網絡;民意調查;熱線電話;在線交流等。在線交流等。大一政治學導論25 5、政治冷漠、政治冷漠v政治冷漠應歸為消極參與類型,即公民對于政治問政治冷漠應歸為消極參與類型,即公民對于政治問題和政治活動冷淡,不關心,甚至不參加政治生活。題和政治活動冷淡,不關心,甚至不參加政治生活。v政治冷漠可能出自兩
6、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政治浩劫政治冷漠可能出自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政治浩劫之后,公民對政治產生反感;二是有些公民覺得參之后,公民對政治產生反感;二是有些公民覺得參與政治與否無所謂,從而也就不作為。與政治與否無所謂,從而也就不作為。v政治冷漠可以在特定的意義上影響政策,但不利于政治冷漠可以在特定的意義上影響政策,但不利于政府掌握實際情況。政府掌握實際情況。大一政治學導論2第二節政治參與的制約因素第二節政治參與的制約因素v一、社會經濟發展一、社會經濟發展v二、社會環境與社會地位二、社會環境與社會地位v三、政治制度三、政治制度v四、政治心理四、政治心理 大一政治學導論2一、社會經濟發展一、社會經濟發展大
7、一政治學導論2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政治參與的水平也越高。政治參與的水平也越高。社會經濟地位提高社會經濟地位提高公民結社意識增強公民結社意識增強利益沖突增多利益沖突增多政府職能擴張政府職能擴張大一政治學導論2v但是,經濟發展與政治參與的水平并不必但是,經濟發展與政治參與的水平并不必然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然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v經濟發展并不是決定政治參與的唯一因素,經濟發展并不是決定政治參與的唯一因素,社會結構、政治文化等因素也會影響著政社會結構、政治文化等因素也會影響著政治參與。治參與。大一政治學導論22 2、社會環境與社會地位、社會環境與社會地位構成社會環境的因素有哪些?構成社會環境的因素有哪些? 如,教育、職業、收入、年齡、種族、如,教育、職業、收入、年齡、種族、宗教信仰、性別、居住地等。宗教信仰、性別、居住地等。 其中,教育與收入是影響力最大的兩個其中,教育與收入是影響力最大的兩個因素。因素。 新意見群體新意見群體/ /新意見階層新意見階層大一政治學導論23 3、政治制度、政治制度(1 1)政治平等與自由)政治平等與自由(2 2)政黨制度)政黨制度大一政治學導論24 4、政治心理、政治心理 羅伯特羅伯特達爾達爾總結了心理變量對政治參與總結了心理變量對政治參與的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熱愛生命的詩歌朗誦(14篇)
-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月總結(4篇)
- 學生感恩老師演講稿集錦(10篇)
- 海上貨物運輸合同(16篇)
- 2025辭職報告申請書范文(18篇)
- 中學生尊師演講稿(4篇)
- 新課標視野下一年級適應性教學研究
- 禮儀協會的總結(4篇)
- 公司助理年終工作總結(5篇)
- 營銷專業實習報告(15篇)
- GB/T 21220-2024軟磁金屬材料
- 光伏發電設備檢修維護工(一級)崗位能力認證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網絡安全知識競賽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查房課件
- OPPO手機在泰國營銷現狀及優化策略研究
- DB45-T 2840-2024 陸川豬疫病防治技術規程
- DL∕T 843-2010 大型汽輪發電機勵磁系統技術條件
- 材料腐蝕與防護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山東建筑大學
- 《水泥窯爐富氧(全氧)燃燒技術規范》
-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課件
- 2024年福建省高中生物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