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高層超限審查報告(可供參考)_第1頁
某超高層超限審查報告(可供參考)_第2頁
某超高層超限審查報告(可供參考)_第3頁
某超高層超限審查報告(可供參考)_第4頁
某超高層超限審查報告(可供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東方(國際)廣場-A塔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超限高層抗震專項審查報告 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東方(國際)廣場-A塔 超限高層抗震設防專項審查送審報告東方(國際)廣場-A塔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審 核:鄭生慶 簽 字: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國家特許注冊巖土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注冊結構工程師:鄭生慶 簽 字: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國家特許注冊巖土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專 業 負 責 人:張季茂 簽 字: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主 要 設 計 人:周 建 簽 字: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 工程師廖 雷 簽 字:工程師 莫雅崴 簽 字: 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 工程師sev

2、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n valu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ueswhile on horizontal vertical errors

3、 for measurement, General in iron angle code bit at measurement level points grid errors, specific method is from baseline to methyl vertical box center line distance for a, to b vertical box distance for b, list can measured47目 錄1 工程概況42 設計依據82.1 設計規范82.2相關規定及文件82.3 工程技術文件82.4 建筑安全等級和使用年限83 材料93.1

4、主要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93.2 鋼筋93.3 鋼材94設計荷載94.1 典型樓面 荷載標準值(kN/m2)94.2 風荷載效應114.2.1 規范風荷載114.2.2 風洞試驗114.3 地震作用124.3.1 規范地震動參數124.3.2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124.3.3 場地設計地震動參數124.4 溫度考慮125 場地地質條件135.1 地形地貌及地質構造135.2 水文地質條件135.3 巖土分層135.4 巖層主要力學指標146基坑邊坡支護設計146.1 概述:146.2 與輕軌9#線下穿道的支護關系。156.3 基坑支護結構與主體結構關系157 基礎設計及結構嵌固部位的確定157.1

5、 持力層選擇157.2 基礎方案157.3 抗浮設計157.4 抗滑移、抗傾覆驗算157.4.1 抗滑移驗算167.4.2 抗傾覆驗算167.5 地下室埋深及周邊嵌固作用分析168結構體系設計說明簡述168.1 簡述168.2 主體結構體系168.2.1 主要的抗震(風)設計思想168.2.2 鋼筋混凝土核心筒178.2.3 鋼管疊合柱178.2.5結構構件主要尺寸及混凝土強度:188.2.6 典型樓層平面示意圖及層高示意圖199 建筑結構超限情況說明239.1 建筑高度及高寬比239.2 平面規則性判斷239.2.1 結構平面及外形凹凸不規則判斷239.2.2 周期比239.2.3 扭轉不規

6、則判斷239.2.4 樓板不連續判斷239.3 豎向規則性判斷249.3.1 建筑形狀及收進249.3.2 相鄰樓層側向剛度比249.3.3 相鄰樓層受剪承載力比249.3.4 質量沿樓層的分布249.3.5 其他249.4 結構超限項總結249.5 抗震性能目標2510 抗震概念設計及超限加強措施2610.1抗震概念設計2610.2 加強措施2610.2.1 框架柱采用鋼管混凝土疊合柱:2610.2.2 樓板薄弱部位強措施2610.2.3 核心筒加強措施:2610.2.4 平面扭轉不規則加強措施:2710.2.5 穿層柱、斜墻、斜柱的加強措施2711.1 分析軟件及輸入數據2711.1.1

7、結構計算模型2711.1.2 結構計算分析輸入參數2811.2 結構彈性分析結果2811.3 多遇地震彈性時程分析3011.3.1 天然波和人工波的選取3011.3.2 彈性時程分析計算結果3111.3.3 彈性時程分析結論3311.4 風荷載舒適度分析3311.4.1 按規范進行風載舒適度分析3312 設防地震彈性分析3313 構件驗算3413.1 豎向構件截面承載力驗算34筒體剪力墻布置圖3414 彈塑性動力時程分析4614.1計算軟件4614.2 中震彈塑性時程分析主要計算結果4614.3 大震彈塑性時程分析主要計算結果4614.4結構彈塑性驗算結論4715 結構連續倒塌分析4715.1

8、設計規范4715.2抗連續倒塌概念設計4716 抗震超限結論48附錄一:重慶市高層建筑工程結構抗震基本參數表48附錄二:結構初步設計圖紙附錄三:建筑初步設計圖紙附錄四:結構計算書 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申報表 編號: 申報時間:2013年3月工程名稱重慶東方(國際)廣場-A塔申報人聯系方式倪念設單位重慶潤山置業有限公司建筑面積 約11萬平米設計單位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設防烈度6度(0.05g),設計一組勘察單位重慶607勘察實業總公司設防類別重點類建設地點重重慶市江北區江北嘴建筑高度,層數建筑高度:249.7m(n=55)結構高度:256.1m

9、地下26.0m(n=5)場地類別液化判別I0類,波速>800m/s 覆蓋層05m液化等級:不液化 液化處理無平面規則性長寬比1:1基礎持力層塔樓柱樁基礎,樁長:6m,筒體筏板基礎,厚3m,埋深5米中風化泥巖 承載力:7.2Mpa豎向規則性高寬比6.14:1(計算到嵌固端)結構類型框架-核心筒抗震等級框架一級,內筒一級計算軟件Satwe及Etabs材料強度 (范圍)梁:C30C40 柱:C30C70墻:C30C60 樓板:C30C40計算參數周期折減0.85 樓面剛度:剛性地震方向:雙向梁截面下部 600X900 剪壓比 0.20標準層 600X700 600X900 600X1200地上

10、總重剪力系數 (%)GE= 210839tX=1.08Y=0.97柱截面下部1650X1650軸壓比<0.8中部1500X15001400X1400頂部1400X1400900X900頂部1400X14001000X1000自振周期(SAT)(s)X:5.91Y:6.18T:3.62墻厚下部850,550軸壓比<0.6中部700,500,400頂部500,400最大層間(SAT)位移角X=1/1067Y=1/828柱斜柱截面形式:矩形長細比8.75扭轉位移比(偏心5%)X =1.14 (塔樓 )Y =1.26 (附樓 )短柱位置范圍:全樓彈塑性位移角X=1/ 259Y=1/198轉

11、換層剛度比無錯層無連體含連廊無加強層剛度比無框架承擔的比例傾覆力矩X=18% Y=21%總剪力 X=13% Y=13%多塔上下偏心無X=0.088 Y=0.058大跨空間結構無超限設計簡要說明性能設計目標:C級核心筒底部加強區剪力墻、有斜柱的剪力墻、外框柱、斜柱按中震彈性驗算;一般部位剪力墻受剪按中震彈性驗算,壓彎、拉彎按不屈服驗算,受彎按中震不屈服驗算;主要加強措施:底部加強區核心筒主要剪力墻四角設置芯柱;提高剪力墻水平分布筋及豎向分布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強區及薄弱層約束邊緣構件配筋加強。提高底部加強區筒體內部小墻肢的分布筋的配筋率,并在核心筒外墻小墻肢內設置芯柱,確保小墻肢延性。筒體剪力墻在

12、樓層標高處增設暗梁,增強筒體剪力墻的整體性;適當的提高連梁箍筋配筋,在跨高比較小的連梁中增設交叉暗撐,提高連梁延性,避免脆性破壞。底部加強區框架柱采用鋼管疊合柱,其上區段采用帶芯柱的框架柱。并控制柱軸壓比,以提高框架柱的承壓能力和延性。超限問題:結構高度超限;附樓平面扭轉不規則;局部穿層柱、斜柱。1 工程概況東方(國際)廣場建于重慶市江北區江北嘴中央商務區A08地塊,場地東側有重慶大劇院,南邊為嘉陵江北岸,周邊城市道路和設備管網已形成,該區域已建和在建項目多為超高層寫字樓,已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保險等多家金融機構入駐,是規劃中的重慶市金融中心。本工程總用地面積19235平米,總建

13、筑面積273982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92941平米,地下建筑面積81041平米,項目用地規整,東西長約140米,南北長約150米,高程在248.00255.00之間,北高南低,高差約7.0米,平均海拔高度約251.00,建筑±0.00標高為250.00。項目由兩個塔樓和裙房商業組成,其中A塔建筑面積110000平米,建筑高度247米,主要為商業、辦公和酒店;B塔建筑面積27675平米,建筑高度142.3米,主要為辦公;裙房建筑面積85759平米,建筑高度43米,主要為商業。本工程地下室共5層,總埋深為26m,最大平面尺寸為140mX108m;裙樓共7層,共43.9米高,最大平面

14、尺寸為140mX108m;A塔樓地上共55層,結構總高度約249.7m,結構最大平面尺寸為44m×46m,核心筒尺寸為23m×19m; B塔樓地上共31層,結構總高度約149.2m,結構最大平面尺寸為45m×31m,核心筒尺寸為24m×9m。A塔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B塔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裙房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2 設計依據2.1 設計規范(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1;(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4)高層建筑

15、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6)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7)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8)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9)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10)鋼管混凝土疊合柱結構技術規程CECS 188:2005;(1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12)型鋼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規程JGJ 138-2001;(13)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JGJ 94-2008;(14)建筑工程抗震性態設計通則(試用) CECS160-20042

16、.2相關規定及文件(1)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9年版)(2)建設部令第111號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管理規定(3)渝建發2010 156號文及重慶市超限高層建筑工程界定(2010年版)2.3 工程技術文件(1)重慶東方國際廣場主體結構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重慶東方國際廣場基坑邊坡詳細勘察報告,重慶607勘察實業總公司 2012年3月(2)重慶東方國際廣場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重慶地震研究所 2013年3月(3)重慶東方國際廣場風荷載數值模擬報告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13年3月(4)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管理規定建設部111號(5)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

17、技術要點 建質【2010】 109號2.4 建筑安全等級和使用年限根據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第1.0.8條,該建筑安全等級為二級。根據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第1.0.5條,該建筑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3 材料3.1 主要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構件位置混凝土等級塔樓基礎樁C40筏板C40塔樓墻、連梁C60C30柱C70C30標準層梁、板C30薄弱層梁、板C403.2 鋼筋鋼筋使用位置鋼筋類別直徑板內受力鋼筋HRB400812柱、墻、基礎內縱向受力鋼筋HRB4001232梁HRB5001625箍筋(受力較小的構件或構造鋼筋)HPB3006

18、10箍筋(受力較大或重要構件)HRB4006163.3 鋼材構件位置鋼材等級鋼管疊合柱內鋼管Q345、Q345GJ其它Q3454 設計荷載4.1 典型樓面 荷載標準值(kN/m2)辦公層樓層荷載取值:功能分區吊頂面層、找平層可移動隔墻活載活載規范要求辦公樓辦公房間0.52.01.03.02.0辦公走道0.52.003.02.5衛生間0.52.0(無回填)1.02.52.5設備間0.51.570或按實際7.0樓梯間0.51.53.53.5電梯及樓梯前室0.51.53.53.5避難層、設備轉換層0.51.5(基座另計)70或按實際7.0辦公大堂1.52.03.02.5酒店層樓層荷載取值:功能分區吊

19、頂面層、找平層可移動隔墻活載活載規范要求酒店區客房0.51.5按實際布置2.02.0酒店區走道0.51.52.02.0套內衛生間0.52.0(無回填)1.02.52.5設備間0.51.570或按實際7.0樓梯間0.51.53.53.5電梯及樓梯前室0.51.53.53.5避難層0.51.5(基座另計)70或按實際7.0酒店大堂1.52.04.02.5屋面(有設備)4.510.0或按實際重量A塔商業及地下室荷載取值:功能分區吊頂面層、找平層可移動隔墻活載活載規范要求裙房與地下室商業1.02.0按建筑布置計算43.5餐飲廚房1.57.0(包括墊層)按建筑布置計算4.04.0停車場(小車)1.01.

20、24.04.0停車場(貨車)1.01.215.0裝卸貨區0.51.215.0公共衛生間0.52.0(無回填)按建筑布置計算2.52.5設備間0.51.570或按實際7.0樓梯間0.51.53.53.5電梯及樓梯前室0.51.53.53.5避難層0.51.5(基座另計)70或按實際7.0大堂1.52.04.03.5庫房、儲物房、后勤0.51.25.05.0廣場、屋頂綠化區5.05.0消防車道5.0按提供消防車計算20/35上人屋面4.52.02.0屋面(有設備)4.510.0或按實際重量注:a)消防車荷載根據最終確定的大型消防車荷載計算。b)裙樓屋頂施工堆載按業主提供的荷載進行考慮。c)設備管線

21、特別集中的區域按實際情況考慮d) 辦公部分輕質隔墻等效面載1.0 kN/m2c) 外玻璃幕墻等效面載1.5 kN/m2 e) 其余荷載按荷載規范取用。4.2 風荷載效應4.2.1 規范風荷載4.2.1.1基本風壓重慶地區基本風壓按100年一遇取值k=0.45kN/m2。構件計算時基本風壓乘以1.1的系數4.2.1.2體型系數根據GB50009-2012,續表7.3.1,矩形建筑體型系數取1.3;根據JGJ3-2010第4.2.3條第4款第3小條,“高寬比大于4,長寬比L/B不大于1.5的矩形鼓形平面建筑體型系數取1.4;根據JGJ3-2010附錄B,根據高寬比計算得體型系數取1.45。最終體形

22、系數取三條規定的大者1.45。4.2.1.3 周圍建筑風干擾增大系數由于周邊在建和待建的超高建筑密集,風干擾系數取1.1。4.2.1.4地面類別根據荷載規范,地面粗糙度為C類。4.2.1.5阻尼比風荷載作用下舒適度計算時,阻尼比采用0.02。4.2.1.6順風向風振響應根據規范,建筑為懸臂型結構,順風向風振響應可以通過風振系數予以考慮。4.2.1.7 橫風風振響應根據GB50009-2012第8.5節,當房屋高度大于150米或高寬比大于5的高層建筑要考慮橫風向風振的影響。高寬比HB×D=6.14滿足48,深寬比D/B=1.00滿足0.52, TT1×VHD×B=5

23、.39,滿足10的要求。需考慮橫風風振。建筑平面為矩形,橫風等效靜風載參考規范附錄G確定4.2.1.8 扭轉風振響應根據GB50009-2012第8.5節,對扭轉效應明顯的高層建筑應考慮扭轉風振的影響。深寬比D/B=1.00不滿足1.55,高寬比HB×D=6.14大于6(不滿足要求)。可以不考慮扭轉風振的影響。4.2.2 風洞試驗根據規范規定高度大于200m的建筑應進行風洞試驗以確定風載相關參數。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提供了風洞試驗結果,風洞試驗考慮了既有建筑風環境和今后待建建筑風環境的影響。根據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風洞試驗結果和規范要求,設計采用以下數據進行風荷載計算。(1)本工程為

24、超限高層建筑,應以100年一遇的基本風壓作為設計依據。(2)用于結構設計的順風向整體體型系數1.45。(3)局部體型系數較大的部位應加強處理。既有建筑物風環境下的風洞試驗4.3 地震作用4.3.1 規范地震動參數場地特征周期Tg=0.25S小震水平影響系數最大值max=0.04小震彈性時程分析用地震加速度最大值 amax=18cm/s2規范暫沒有規定周期大于6秒的延長段反應譜,參考相關資料及類似工程擬采用規范譜5Tg6s段直線延長作為規范譜的延長:。4.3.2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重慶地震研究所為東方國際廣場工程提供了場地地震安全評價報告。對本工程場地地震進行了評價,提供了各基準期下地震的反映譜,

25、符合本工程場地特性的人工合成地震波和天然地震波。4.3.3 場地設計地震動參數依據場地工程地震地質條件,根據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GB17741-2005),地震動參數見下表。超越概率T1(s)Tg(s)Amax(gal)maxcKHmax50年63%0.10.50252.60.90.0250.06550年10%0.10.60602.60.90.0600.15650年2%0.10.601002.60.90.1000.260注:1.KH為水平地震系數,KH=Amax/g,g為重力加速度(1000cm/s2);2.max為最大地震影響系數,max=Amax·max/g。4.4 溫度考慮

26、本工程嵌固層及以下不設永久縫,在計算中考慮了溫度導致的附加荷載和應力。同時對于超長結構樓板采取添加微膨脹劑、設膨脹加強帶、板面通長配筋和提高配筋率等措施綜合解決。主體塔樓結構尺寸較小(44mx44m)在溫度變化下附加荷載和應力對建筑結構的影響較小,將于施工圖設計階段做進一步分析5 場地地質條件5.1 地形地貌及地質構造建筑場地位于嘉陵江左岸級階地地貌,原始地貌為構造剝蝕淺丘地貌,后被改造成居民區,后居民搬遷,場地整平,建筑場地整體上北高南低。建筑場地大部地段被第四系土層覆蓋。場地位于龍王洞背斜東翼,無區域性斷層通過,巖層呈單斜狀產出,其產狀為傾向80°90°,傾角18

27、76;25°,優勢產狀取85°22°,層面結合很差,屬軟弱結構面。同一根據場地周圍出露基巖進行調查和鉆探揭露表明:巖體裂隙發育。組優勢裂隙為270°55°;組優勢裂隙為180°70°,巖體結構類型為塊狀結構。基巖層間裂隙局部較發育,其砂巖、泥巖分界面平直光滑,局部粘土質充填,結合程度差。場地類別為0類,屬抗震一般地段,設計地震特征周期為0.20s5.2 水文地質條件擬建場地周圍無地表水體,建筑場地整體上北高南低。地下水主要由大氣降水補給,受季節影響較大。當大氣降水后形成地表徑流向地勢低洼處排泄,儲水條件較差。南側屬嘉陵江水系

28、,三峽水庫的庫尾。據調查嘉陵江在本地的常年洪水位高程約為186.21m(均為黃海高程,以下同),20年一遇洪水位為189.45m,50年一遇洪水位為193.75m。三峽庫區水位及嘉陵江洪水位均低于場地最低設計地下室高程(5F=224.00m),對場地基本無影響。勘察資料顯示勘察期間在鉆孔深度范圍內地下水量小,雨季在建筑場地填土層較厚處有形成局部滯水條件,但城市排水系統較完善,除排水溝附近有少量的雨污水滲漏外,其余地段無地下水。場地內基坑局部存在少量基巖裂隙水,水量小。場地內地下水及場地土對鋼筋弱腐蝕性、對砼微腐蝕性。5.3 巖土分層場地內地層巖性由上至下分述如下:土層: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Q

29、4ml)、殘坡積粉質粘土(Q4el+dl)(1)素填土(Q4ml):棕褐色褐色,主要由粘性土和砂巖碎石組成。硬質物粒徑一般0.020.05m不等,含量約占10%,僅分布于場地北部填方區,基坑開挖后,多為基巖出露。(2)粉質粘土(Q4el+dl):黃褐色,成份不均,韌性中等,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無搖震反應,呈可塑狀軟塑狀。該層在僅在1個鉆孔有揭露,鉆探中揭露厚度1.60m(ZY24)。巖石:侏羅系中統沙溪廟組的泥巖和砂巖(J2S)泥巖:紫紅色,主要有粘土礦物組成,泥質結構,局部夾砂質條帶或團斑,厚層狀巨厚層狀構造,強風化巖石較破碎,巖芯呈塊狀,巖質較軟,完整性較差,鉆探揭露層厚15m(3)0.

30、69m(28);中等風化帶巖體完整性較好,巖芯多呈柱狀,局部呈塊狀,節長0.080.75m,鉆探揭露層厚2m(41)24.35m(ZY39),該層分布于整個場地,是場地內的主要巖層。 砂巖:褐黃色灰色,礦物成分主要為長石、石英、云母等,泥鈣質膠結,細粒中粒結構,厚層狀巨厚層狀構造,部分砂巖巖體內含薄層狀泥巖,強風化巖體較破碎,巖芯呈碎塊狀,巖質軟,完整性差,鉆探揭露層厚1m(ZY44)1.04m(ZY24);中等風化帶巖體完整性較好,巖芯呈柱狀,節長0.100.75m,鉆探揭露層厚1.07m(35)22.70m(ZY51),該層分布場地大部。場地基巖強風化帶厚度一般小于0.50m。局部地段基巖

31、由于爆破的影響,強風化帶厚度較大,厚度達1.30m。基巖強風化帶巖體破碎,風化裂隙發育,巖質軟。中等風化帶厚度較大,巖石較完整,巖質相對較硬。5.4 巖層主要力學指標中等風化基巖力學性質統計表 表參數指標名稱重度(kN/m3)巖石抗壓強度標準值(MPa)地基承載力特征值(MPa)抗剪強度(巖體)巖體天然飽和天然飽和(°)C(MPa)彈形模量(MPa)泊松比中等風化泥巖25.2625.387.224.672.52729°300.3414950.35中等風化砂巖24.3124.4619.6114.295.00232°060.8131290.196基坑邊坡支護設計6.1

32、 概述:本工程地下室5層,基坑開挖將形成高2530m深的基坑邊坡,根據地質情況,地下室基坑邊坡主要為巖質邊坡和巖土邊坡。采取的主要支護形式為錨桿肋板支護和樁板錨桿支護。邊坡施工采用逆作法施工。根據渝建發【2010】166號文,已對該深基坑進行專家審查并通過審查。根據各段邊坡特點分別敘述如下:1. 西側邊坡: 按照設計環境高程整平后將在西側形成高23.929.3m的人工邊坡,主要由厚巨厚層狀基巖和少量素填土(厚度為0.000.95m)組成的巖質邊坡,邊坡坡向90°,長度約135m。邊坡開挖線距西側已建公路人行通道約4.0m,且地下管網密集,距離西南側地下人行通道8.2m。根據巖體邊坡的

33、坡向、巖層產狀及巖體內裂隙分析,組裂隙傾向與邊坡坡向相反,組裂隙傾向與邊坡坡向正交,對邊坡整體穩定性影響小,邊坡坡向與巖層傾向同向,為順向坡。邊坡的穩定性受巖層層間裂隙控制。結構面傾角度22°結構面內聚力3560Kpa,結構面內摩擦角1520°。西側邊坡沿泥巖、砂巖界面和基坑邊坡坡底失穩的可能性大,邊坡開挖后為基本穩定邊坡和不穩定邊坡。據此,設計采用逆作法并跳槽施工鋼筋混凝土錨桿擋墻支護。2. 北側邊坡:當按照設計環境高程整平后將在北側形成高25.429.3m的人工邊坡,坡向180°,長度約為99m。其中西段主要由厚巨厚層狀基巖和少量素填土組成的巖質邊坡,土層厚度

34、為0.253.0m;下部基巖厚度為24.625.89m,邊坡巖層主要由互層狀泥巖和砂巖組成。東北側距離地下人行通道8.3m。根據巖體邊坡的坡向、巖層產狀及巖體內裂隙分析,組裂隙傾向與邊坡坡向正交,邊坡坡向與巖層傾向正交,對邊坡整體穩定性影響小,組裂隙傾向與邊坡坡向同向,為外傾結構面,邊坡的穩定性受組裂隙控制,結構面傾角度70°結構面內聚力90Kpa,結構面內摩擦角27°。邊坡開挖后為不穩定邊坡。據此,采用逆作法施工鋼筋混凝土錨桿擋墻支護。 3. 東側邊坡:按照設計地環境高程整平后將在東側形成高21.524.9m的人工邊坡,坡向270°,長度為153m,坡頂距已建公

35、路約12.818.8m,東北側距離地下人行通道最近8.0m,東南側距離地下人行通道14.5m。邊坡巖層為互層狀泥巖和砂巖組成,北段為巖土質邊坡,長度約51m,填土厚度0.513.5m,南段為巖質邊坡。根據巖體邊坡的坡向、巖層產狀及巖體內裂隙分析,組裂隙傾向與邊坡坡向正交,邊坡坡向與巖層傾向相反,對邊坡整體穩定性影響小,組裂隙傾向與邊坡坡向同向,為外傾結構面,邊坡的穩定性受組裂隙控制,結構面傾角度55°結構面內聚力90Kpa,結構面內摩擦角27°。邊坡開挖后為不穩定邊坡。東側邊坡存在放坡條件,北段邊坡上段土層采用放坡開挖。北段上部土層部分采用樁板錨桿進行支護,下部巖層部分采用

36、板肋式錨桿擋墻支護。西段采用逆作法施工鋼筋混凝土板肋式錨桿擋墻支護。4. 南側邊坡:當按照設計環境高程整平后將在南側形成高23m的巖土質邊坡,坡向0°,長度約115m,主要由厚巨厚層狀基巖和少量填土(土層厚度為0.901.50m)組成的巖質邊坡。根據巖體邊坡的坡向、巖層產狀及巖體內裂隙分析,組裂隙傾向與邊坡坡向正交,組裂隙傾向與邊坡坡向相反,邊坡坡向與巖層傾向正交,對邊坡整體穩定性影響小,邊坡無外傾結構面,且無不利組合,邊坡的穩定性受巖體強度控制。據此,設計采用巖石表面砂漿封閉及錨釘支護處理。6.2 與輕軌9#線下穿道的支護關系。根根據規劃局設計方案,設計軌道九號線從該地塊由南向北通

37、過,輕軌設計線路分左線和右線雙軌道,隧洞拱高7.0m,跨度6.0m。輕軌隧道左線進口(西側邊坡南段)頂板高程213.65m,隧道底板高程為206.87m,出口(北側邊坡東段)頂板高程220.50m,出口底板高程為208.39m,在本場地穿越長度約158.0m。輕軌隧道右線進口(西側邊坡南段)頂板高程215.89m,底板高程209.17m,出口(北側邊坡東段)頂板高程220.66m,底板高程213.51m,在本場地穿越長度約161.5m。軌道基坑采用部分明挖、部分暗挖的方式。軌道頂板上部的建筑基礎不直接放置在洞室頂板上,采用梁板跨越法處理,以確保基礎的穩定性。根據廈門市政設計院所做東方國際廣場項

38、目對軌道九號線劉家臺至江北城區間隧道影響結構安全評估報告,本工程對軌道九號線劉家臺至江北城區間隧道無不利影響,確定為安全。6.3 基坑支護結構與主體結構關系為保證地下室周圍巖土對地下室結構側限作用,基坑支護結構與地下室鋼筋混凝土側墻要求回填密實,壓實系數不得小于0.94。7 基礎設計及結構嵌固部位的確定7.1 持力層選擇根據地勘報告,采用中等風化基巖作基礎持力層。7.2 基礎方案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為充分保證基礎嵌固,主樓外框柱下采用嵌巖樁基礎,一柱一樁,嵌巖深度不小于6m。筒體采用筏板基礎,筏板基礎均嵌入中風化基巖內。7.3 抗浮設計地勘報告表明,場地內無穩定地下水,故可不進行抗浮設計。

39、對于滲水采用防水及盲溝收集集中排出。7.4 抗滑移、抗傾覆驗算7.4.1 抗滑移驗算僅以塔樓對應部分基礎為例,本工程基礎埋深滿足規范要求,初步估算結構抗滑移安全。7.4.2 抗傾覆驗算以嵌固端以上結構進行抗傾覆計算,分別考慮風荷載和大震彈性分析,結果見下表:抗傾覆力矩Mr傾覆力矩Mov比值Mr/Mov零應力區(%)X風荷載58757196208789128.140Y風荷載67431648233859928.830X 地 震56710852386657114.670Y 地 震65083204350615018.560以上結果表明,在預期水平力作用下結構具有足夠的抗傾覆安全度。7.5 地下室埋深及

40、周邊嵌固作用分析本工程場地北高南低,北端環境標高255米,南端環境標高248米,室外地坪最低點(248m)至基礎頂高度約24m。采取措施保證地下室四周能與巖石緊密接觸,結構嵌固端擬定為標高243.6米處(-6.4米), 至基礎頂深度約19.6m,約為結構總高度,256.1m(從塔樓嵌固端起算)的1/13,且為巖石地基,滿足規范對埋深的要求。通過初步計算結果,-6.4米層樓層剛度遠大于A塔塔樓0.00層樓層剛度的2倍,滿足高層建筑結構整體計算中,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嵌固部位時,地下一層與首層剛度比的要求(JGJ32010第5.3.7條)。同時,為滿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及水平力的有效傳遞,地下室樓

41、板降不設縫,以保證其完整性。該層樓板厚度取為200mm,雙層雙向配筋,配筋率不小于0.25%。故地下室-6.4米樓板作上部結構的嵌固層是安全可靠的。8 結構體系設計說明簡述8.1 結構設計主要參數東方國際廣場A塔地上55層,地下5層,嵌固層以上塔樓結構高度256.1m,地上附樓高約43m,帶側墻地下室19.8m,高寬比約為6,大樓使用人數超過8000人,抗震類別屬重點設防類。所在地為6度抗震設防烈度區,根據提供的安評報告,地震影響系數大于規范取值,采用地震安評取值可充分保證結構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能。結構設計主要參數表:建筑安全等級設計基準期抗震設防類別建筑場地類別二級50年重點類I類地基基礎設

42、計等級地面粗糙度類別甲級C類8.2 主體結構體系主體結構采用帶鋼管疊合柱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核心筒體系,形成雙重抗側力結構體系,分別由鋼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架構成核心筒與外框架之間相互作用抗側力體系,共同承擔地震作用和風荷載所產生的水平剪力及傾覆力矩。樓蓋采用鋼筋混凝土梁板體系。典型層及加強層結構平面布置詳8.2.6圖,結構主要構件的幾何尺寸及混凝土強度見表8.218.24。8.2.1 主要的抗震(風)設計思想根據我國相關規范規程對于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要求,針對本工程的特點,結合相關超限工程的設計經驗,就結構整體體系,抗震(風)設計思想如下:¨ 采用成熟體系,實施雙道設防結構整體采用

43、較為成熟且已被多項工程成功采用的雙重抗側的外框架+核心筒,滿足結構抗震及抗風的設防要求。¨ 控制結構規則性通過平面及豎向結構合理布局,形成平面規則、均勻的總體結構方案,減低扭轉效應不利影響,控制豎向剛度比,盡量避免薄弱層出現。¨ 提高外框二道防線安全水平通過增加外框梁截面,外框柱采用鋼管疊合柱以提高外框架對結構整體剛度貢獻率,降低結構對鋼筋混凝土內筒的依賴,提高外框二道防線整體安全水平。¨ 運用動力時程補充分析由于結構自振周期較長,在加速度反應譜的基礎上,采用動力時程反應,對結構進行補充分析,充分考慮其高階振型對結構整體的不利影響,相應提高結構薄弱部位的設計內力水

44、平,滿足規范要求。¨ 落實性能化設計目標整體結構及構件融入抗震性能化設計思想,關鍵、主要抗側力構件滿足中震彈性設計目標,外框柱、筒體滿足所設定的大震性能目標,并有一定富余。¨ 重點部位及構件合理選型外框柱采用鋼管疊合柱,加強梁柱節點合理設計。斜柱內設置芯柱,加強關鍵構件的抗震性能。8.2.2 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凝土核心筒從基頂伸至屋面,核心筒在強震下的延性是結構安全性的主要保證,為了改善鋼筋混凝土延性,將于核心筒角部沿全高設置約束邊緣構件。減小墻軸壓比,加強配筋、底部加強區筒體主要剪力墻設置芯柱等綜合措施。由于建筑在酒店部分平面內收,使得該部分樓層核心筒Y向剛度小于X向剛度

45、,對Y向剛度采取加強處理,以使筒體剛度平面布置均勻及對稱。對筒體收進處在施工圖階段進行詳細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加強構造。8.2.3 鋼管疊合柱鋼管砼疊合柱具有抗震性能好、截面承載力高、構件尺寸小等特點。本工程鋼管疊合柱采用高強度鋼材Q345和高強混凝土C70使鋼與混凝土組合。其主要優點有: 1.鋼管內澆筑高強度混凝土,鋼管的約束作用克服了高強混凝土的脆性,同時,使管內混凝土的軸心抗壓強度大幅提高,充分發揮了高強混凝土受壓能力高的優勢,從而減小柱截面尺寸,增大使用空間。 2.由于鋼管外鋼筋混凝土部分承擔的軸壓力較小、軸壓比低,通過配置適量的縱筋和箍筋,容易實現具有延性的大偏心受壓破壞形態。 3.

46、截面中部的鋼管混凝土提高了柱的抗剪承載力,容易實現強剪弱彎。 4.鋼管混凝土提高了節點核芯區的抗剪承載力,可簡化核芯區構造,方便施工。 5.在軸壓力和往復水平力作用下,由于鋼筋混凝土的存在,延長了疊合柱從屈服到破壞的過程,提高了柱端塑性皎的轉動能力,是疊合柱具有良好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6.鋼管內和鋼管外都有混凝土,鋼管壁不會發生屈曲。7.鋼管外的混凝土可起防火作用。¨ 鋼管疊合外框架梁柱節點設計外框架梁柱節點為重要節點,為保證梁、柱傳力可靠,抗震性能可靠,采用鋼筋混凝土梁縱筋穿過疊合柱核心鋼管錨固的構造,鋼管上開孔在工廠完成,如下圖所示:8.2.4 樓板體系各層樓蓋均采用鋼筋混凝土

47、梁板體系。較大的板塊以單向次梁分割,次梁支座避開筒體連梁。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和重要性,樓板厚度取值見下表:部位一般部位四角區域核心筒屋面地下室頂板(嵌固層)板厚(mm)110120120200200部位裙樓頂層裙樓頂層上一層大堂避難層板厚(mm)1801201201508.2.5結構構件主要尺寸及混凝土強度: 建筑標準層(地面)層高核心筒外墻厚度柱尺寸混凝土強度備注-51430064008001600×1600(鋼管直徑1200壁厚30)柱C70、墻C60地下室27550075008001600×1600(鋼管直徑1200壁厚30)柱C70、墻C60塔樓與裙樓斷開85100

48、8001600×1600(120025)柱C70、墻C60設備層、疊合柱頂層核心筒“芯柱”頂91043008001600x1600柱C70、墻C60框架柱采用芯柱111743007001500x1500柱C65、墻C60框架柱采用芯柱1843007001400x1400柱C65、墻C60框架柱采用芯柱1954006001400x1400柱C65、墻C60設備層202243006001400x1400柱、墻C60232743006001350x1350 柱、墻C60282943005001300x1300柱、墻C60303143005001300x1300柱、墻C503237510070005001200x1200柱、墻C50斜墻、斜柱層3839510055005001100x1100柱、墻C50柱、墻內收層404237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