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會議紀要_第1頁
電梯會議紀要_第2頁
電梯會議紀要_第3頁
電梯會議紀要_第4頁
電梯會議紀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FJSEIFQPJ29-R03-2008內部工作聯系單M:內部工作-JS-0099-2010受單部門/人各特檢分院、機電中心、監檢部、福州發單部門技術部/省院二部抄送部門/人曾欽達副院長、林堯副院長、龔凌諸總工、質管部主 題電梯新檢規檢驗技術研討會議紀要內容:2010年9月8日和9日,總工辦組織院各檢驗業務部門機電類技術負責人召開電梯新檢規檢驗技術專題研討會,會議就電梯新檢規執行5個月以來,各小門在檢驗流程、檢驗方法、原始記錄與報告的填寫、施工單位自檢記錄報告 “收集填寫、歸檔資料、檢驗確認方式等方面展開了分析與討論,指出了檢驗 g程中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處理意見和措施,達成了如下共識,請各分

2、院、 小門一并宣貫執行:一、電梯檢驗規程附件A的若干補充解釋1.項目(3)原文:產品質量證明文件,注有制造許可證明文件編號、該電 ”的產品出廠編號、主要技術參數,以及門鎖裝置、限速器、安全鉗、緩沖器、 ,有電子元件的安全電路(如果有)、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驅動主機、控 “柜等安全保護裝置和主要部件的型號和編號等內容,并且有電梯整機制造單 ”的公章或者檢驗合格章以及出廠日期;補充意見:對于門鎖只需要采集到型號即可,出廠編號不作強制要求。若 有生產批號的,也可以采集生產批號。2 .項目(5)原文:機房或者機器設備間及井道布置圖,其頂層高度、底 坑深度、樓層間距、井道內防護、安全距離、井道下方人可

3、以進入的空間等滿 足安全要求;補充意見:井道布置圖中必須注明“頂層高度”、“底坑深度”、“ 樓 層間距”, 對于“井道內防護”、“安全距離”和“井道下方人可以進入的 空間”圖紙上可不作強制要求標注說明。3 .項目使用單位資料補充意見:檢驗員要按照要求嚴格審查相關的文件資料,其中要注意查看 是否有“應急救援演習記錄”,對該記錄的格式和內容不作統一的要求。4 .項目通道與通道門補充意見:將原始記錄的(1)分成2款,以區分出用梯子作通道和不用 梯子作通道的2種形式。在監檢時需要記錄相關數據,定檢時不需要記錄相關 數據。5 .項目2.8.3曳引輪磨損補充意見:該條款適用于改造、維修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

4、安裝監督檢驗 時按“無此項”處理。當出現以下三種情況之一時,可以認為曳引輪繩梢的磨損可能影響曳引能 力:(1)曳引輪繩梢磨損導致對重壓在緩沖器上而曳引機按電梯上行方向旋 轉時能提升空載轎廂。(2)曳引輪繩梢磨損導致轎廂空載以正常運行速度上行時,切斷電動機 與制動器供電,轎廂無法可靠制停。(3)曳引輪繩梢磨損后,導致曳引鋼絲繩與曳引輪梢底部相接觸。6 .項目緊急操作補充意見:所有電梯均需要有手動的緊急操作裝置或者電動的緊急操作裝 置,在停電或停梯故障造成人員被困時,專業人員能夠按照制造廠家提供的應 急救援程序來實現電梯空載、半載和滿載三種工況下的緊急救援,及時解救被 困人員。緊急救援的程序應張貼

5、在機房或者緊急操作屏上。現場檢驗時要求施 工單位根據制造廠家的說明,進行現場演示。7 .項目(2)原文:限速器或者其他裝置上應當設有在轎廂上行或者下行速 度達到限速器動作速度之前動作的電氣安全裝置,以及驗證限速器復位狀態的 電氣安全裝置。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對山西省質監局的請示的回復,原文如下:(1)限速器和安全鉗動作,應屬于電梯的嚴重故障,因此必須由有資格 的專業人員進行復位,專業人員應了解和掌握完整的復位過程。在采取了下述 措施后,此類限速器動作后復位過程中的剩余風險是可以接受的,可不采取其 他措施。(2 )此類限速器的制造商應在產品使用說明書中將限速器的復位步驟告知用戶,如果說明書中還沒有復

6、位操作步驟的,應予以補充完善。限速器制造 廠商應免費提供。因此,滿足上述2個條件的,可以不設“驗證限速器復位狀態的電氣安全 裝置”,該款按無此項(“ /”)處理。8 .項目(3)原文:應當由經許可的電梯檢驗機構或者電梯生產單位 對限速器進行動作校驗,并由該單位出具校驗報告。補充意見:電梯生產單位包括有許可資質的電梯制造、 安裝、改造、維修、 日常維保單位以及限速器制造單位,由其對限速器進行校驗并出具報告。9 .項目 曳引驅動電梯頂部空間的數據測量的測量方法當對重完全壓縮緩沖器后:(1)導軌的進一步制導行程測量點從轎廂上導靴上緣量到導軌頂端。(2)轎頂可站人的最高面積的水平面與相應井道頂最低部件

7、的水平面之間 的自由垂直距離是從可站人的轎頂底面量到垂直上方井道頂。(3)井道頂的最低部件與轎頂設備的最高部件之間的間距 (不包括導靴、 鋼絲繩附件等),其轎頂設備的最高部件可以是轎頂護欄、反繩輪及其防護罩、 轎廂上梁、檢修操縱盒等,從該部件的最高點量到垂直上方井道頂。(4)井道頂的最低部件與轎頂設備的最高部件之間的間距,其轎頂設備的最高部件可以是轎頂護欄、反繩輪及其防護罩、轎廂上梁、檢修操縱盒、導靴、 油杯、鋼絲繩連接裝置(含繩結、繩套和錐套)、鋼絲繩繩頭板等,從該部件 的最高點量到垂直上方井道頂。(5)若井道頂部有局部向機房方向凸時, 其對應測量點的井道頂可量到該 凸出位置最高點,但距離不

8、應大于其它部件到對應的井道頂的距離。補充意見:在監檢原始記錄附錄 B中,增加“XX 0.8”的測量記錄。10 .項目井道內防護補充意見:項目(1),當對重護欄采用玻璃鋼等材料時,玻璃鋼應當具有 足夠的剛度,即(1)應要求電梯安裝單位提供由電梯制造單位出具的設計證 明資料。(2)現場檢驗時,以300N的力作用在10cm2的面積上時,護欄變 彩量不應大于護欄與對重之間的間隙值。11 .項目編號底坑空間的檢驗原文要求:(2)底坑底面與轎廂最低部件的自由垂直距離不小于0.50m,當垂直滑動門的部件、護腳板和相鄰井道壁之間,轎廂最低部件和導軌之間的水 平距離在0.15m之內時,此垂直距離允許減少到 0.

9、10m;當轎廂最低部件和導 軌之間的水平距離大于0.15m但不大于0.5m時,此垂直距離可按線性關系增 加至0.5m。檢驗方法:(1)如圖6所示,(以下其它的圖號順改)先測量轎廂護腳板與井道壁之 間的最小距離A,如果AA0.15m,則護腳板下端與底坑地面的距離 B應當A 0.5m,轎廂護腳板為轎廂最低部件;如果 A 0.1m,轎廂護腳板 不作為轎廂最低部件考慮。圖中X:水平距離Y:垂直距離 圖8(2)如圖7所示,再測量導靴或安全鉗及其附件最外緣與導軌之間的距離L,如果L0.15m則導靴或安全鉗及其附件的下端與底坑地面之間的距離應當A 0.1m,此時導靴或安全鉗及其附件不作為轎廂最低部件考慮;如

10、果 0.15mL0.5m,則H2A0.5m,此時導靴或安全鉗及其附件作為轎廂最低部件考慮。(3)如圖7所示,如果轎廂護腳板、導靴、安全鉗及其附件不作為轎廂最 氐部件考慮,則最后測量轎廂下橫梁或其它部件(如安全鉗拉桿)與底坑地面 之間的距離H1, H1應當A 0.5m,轎廂下橫梁或其它部件作為轎廂最低部件考原文要求:(3)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和轎廂最低部件之間的距離不小于0.30m檢驗方法:按照(2)的檢驗方法判定出轎廂最低部件后,測量出轎廂最低部 件與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之間的最小直線距離,該距離不小于0.30m。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是指轎廂地板垂直投影面內所包括的部件,但不包括緩沖器 X具基

11、座,一般是指補償鏈的導向裝置、補償繩張緊裝置及其附件。如果底坑 中沒有固定的最高部件,則該距離是指轎廂最低部件與底坑地面之間的距離。12 .項目緩沖器補充意見:(1)根據省質監局特安處關于對聚胺脂緩沖器被壓碎情況處理意見的批復的通知,處理如下:a、在實施電梯安裝、改造、重大維修監督檢驗時,應當要求電梯制造或 改造單位提供聚胺脂緩沖器的設計使用年限說明文件并存檔,未能提供相關說 明文件的該項判斷為不合格。b、在實施電梯定期檢驗時,應當審查緩沖器的相關文件資料,同時按電 檢監督檢驗和定期限檢驗規則一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 TSG T7001-2009)的 要求,對緩沖器進行嚴格檢驗。(2)項目(2)

12、原文:緩沖器上應當設有銘牌或者標簽,標明制造單位名 稱、型號、規格參數和型式試驗機構標識,銘牌或者標簽和型式試驗合格證內 容應當相符;檢驗方法:緩沖器上應當有銘牌或者標簽,對于聚氨酯緩沖器或者彈簧緩 沖器,銘牌或者標簽應當采用不容易丟失或者損壞的措施來保護。(3)項目(5)原文:對重緩沖器附近應當設置永久性的明顯標識,標明 當轎廂位于頂層端站平層位置時,對重裝置撞板與其緩沖器頂面間的最大允許 垂直距離;并且該垂直距離不超過最大允許值。檢驗方法:對重越程的“最大允許垂直距離”是指電梯轎廂在頂層平層時, 在滿足頂層空間各項數據要求的前提下的最大允許垂直距離,“最大允許值”理解為滿足GB10060電

13、梯驗收安全技術規范 中要求的最大值400mm (耗能 型緩沖器)或者350mm (蓄能型緩沖器)。原則上“最大允許垂直距離”不超 過“最大允許值”,如果設計有要求時,按照設計的最大允許垂直距離執行。13 .項目原文:如果對重(平衡重)之下有人能夠到達的空間,應當將對重 緩沖器安裝于一直廷伸到堅固地面上的實心樁墩,或者在對重(平衡重)上裝 設安全鉗。補充意見:所有新安裝的電梯,應嚴格執行該款要求,不得監護使用。14 .項目轎頂護欄當頂層空間距離難以滿足要求而采用伸縮式護欄時,測量護欄高度可以測量護欄處于升高狀態,測量頂層空間數據可以測量護欄處于壓縮的狀態。同時 采用風險識別的方法來分析,伸縮式護

14、欄必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必須由一個電氣安全裝置來驗證護欄的伸縮狀態;(2)當護欄處于升高狀態時,不允許電梯正常運行;當護欄處于壓縮狀 態時,不允許電梯檢修運行。15項目緊急報警裝置補充意見:監督檢驗時要求嚴格執行,采用對講系統以便與救援服務保持 聯系。定期檢驗時,對于2005年1月1日(含)以后出廠的電梯,必須采用對 講系統,對于2005年1月1日以前出廠的電梯,允許采用等效的警鈴,并將 警鈴設置在有人值守的監控室或者易于引起電梯管理人員警覺的電梯門口等處所。16 .項目4 .10超載保護裝置補充意見:監督檢驗時按照 B類項目檢驗,定期檢驗時要求電梯維保單位 或者使用單位進行加載試驗,檢

15、驗員按照 C類項目的要求檢驗。17 .項目防止門夾人的保護裝置補充意見:對于2005年1月1日以前出廠的電梯在定期檢驗時允許只裝 設一側的安全觸板。檢驗時可以建議使用單位在另一側門扇上加裝防擠壓保護 裝置。18 .項目門刀、門鎖滾輪與地坎間隙補充意見:將監檢原始記錄附錄 D的相應內容修改成與檢規表述一致。19 .項目7 .中關于“設置檢查機械鎖定裝置工作位置的電氣安全裝置,當 該機械鎖定裝置處于非停放位置時,能防止轎廂的所有運行”的條款。補充意見:對于在 TSGT7001-2009頒布前出廠的電梯(即 2010年4月1 日前出廠的無機房電梯),對本條款可不強制要求,按“無此項”處理。20 .項

16、目耗能緩沖器試驗補充意見:采用資料確認的方法進行檢驗。21 .項目電梯速度補充意見:對于無機房電梯的速度測量,可以采用EVA-625在轎廂內測試c 二、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原始記錄填寫規范的修改內容1 .修改:封面“檢驗日期”欄,監督檢驗時填寫檢驗開始的日期到檢驗結束的日期。2 .增加:設備概況中有關部件的型號和編號等數據在現場檢驗時受客觀條 件影響確實無法采集齊全的,用文字填寫“不明”,不得填寫“/”。3 .增加:“上行超速保護裝置型號和編號”填寫上行超速保護裝置的執行 元件的型號和編號。例如當采用“雙向限速器-雙向安全鉗”作為上行超速保護 裝置時,填寫雙向安全鉗的型號和編號。4 .增加:

17、項目2.8.3關于曳引輪梢磨損的檢驗,在安裝監督檢驗時填寫 T 定期檢驗或者改造、大修監督檢驗時判斷。5 .增加:項目2.11.3如果由檢驗機構出具校驗報告,原始記錄用表 示,如果由電梯生產單位出具校驗報告,原始記錄用“”,并存檔校驗報告。6 .增加:項目在安裝監督檢驗時,若原始記錄用表示,理解為鋼絲 繩或者補償鋼絲繩檢驗合格。現場檢驗時也可以采用“資料確認”的方式。7 .修改:項目,屬于改造和重大維修監督檢驗時,須在“備注”欄注明監 督檢驗性質(即改造監檢或重大維修監檢)和不適用的檢驗條款項目編號,其 他檢驗項目按照定期檢驗。8 .增加:屬于資料確認的(在原始記錄的檢驗記錄中填寫“”),在原

18、 始記錄的附錄中不再填任何數據、文字或符號;同時在原始記錄的資料確認描 述或存在問題描述中,應注明該資料的名稱和至少相應條款所在的頁碼。9 .增加;對重限速器的編號不采集,原始記錄設備概況中,下行限速器指轎 廂側的限速器。三、檢驗原始記錄與報告的修改內容1 .原始記錄中“樓盤性質”增加“中小學”、“幼兒園”、“敬老院”等字段。2 .定期檢驗報告的正文中“注1,注2”不能輸出打印3 .定期檢驗的原始記錄檢驗時間要求在做原始記錄時自動生成。4 .只適用于檢規中的 C類項目。但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原始記錄的檢驗項目編號為“; 8.7”的7個項目在默認值中刪除“”,這7 個檢驗項目根據目前實際情況按照 B類項目檢驗。5 .原始記錄附錄中默認值中刪除“ /,,只保留 X。四、其他1 .對于鋼結構井道和舊樓加裝電梯的井道要求另行通知。2 .電梯定期檢驗的歸檔目錄中增加一項:限速器動作速度校驗報告(如 果有)3 .電梯施工過程自檢記錄進行改版和簡化,有原來的單頁型式改成整 本的記錄型式,刪除2個附表,只保留4個附表。4 .電梯定期檢驗自檢記錄表進行改版和簡化,簡化了數據填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