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三章 貨幣政策 貨幣與銀行 貨幣的產生 一、物物交換階段 二、實物貨幣階段 三、金屬貨幣階段 四、紙幣階段階段 五、電子貨幣階段 一、物物交換 (一)商品 (二)多種價值表現形式 (三)價值鏈過長 (四)價值的表現形式不一 二、實物貨幣階段 (一)排他性 1、質上是相同的 2、量上是不同的 (二)重要性 1、使用價值轉化成了價值 2、私人勞動轉化成了社會勞動 (三)海貝、鹽、牛羊、布匹 三、金屬貨幣階段 (一)銅、白銀、黃金是一般等價物 (二)貨幣是體現生產關系的特殊的商品 1、商品 2、特性:能夠表現一切產品的價值,能夠直接進行交換 3、體現生產關系 貨幣調節資源配置,反映生產關系 四、
2、紙幣階段 (一)可兌換的紙幣 (二)不可兌換的紙幣 (三)銀行的產生、發展與現狀 銀行 (一)銀行的產生 (二)可兌換的私人銀行 (三)不可兌換的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 1、“布雷頓森林體系” 1944 1973 2、解體 五、電子貨幣 (一)銀行卡 (二)信用卡 第三章 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 第一節 中央銀行 第二節 貨幣政策的內涵 第三節 貨幣政策工具 第四節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第五節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相配合 第六節 中國的貨幣政策 第一節 中央銀行 一、定義 二、職能 一、定義 中央銀行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統領全國銀行的銀行。 二、職能 (一)發行的銀行 (二)政府的銀行 (三)銀行的銀行
3、(四)調控的經濟的銀行貨幣政策 (一)發行的銀行 1、發行貨幣的方法:流出回籠 2、發行貨幣的保證:壟斷性和信用性 3、根據經濟發展形勢發展貨幣 4、根據政府的財政赤字發行貨幣 (二)政府的銀行 1、代理國庫 2、對政府提供信貸 3、代表政府參加金融活動 4、監管金融 (三)銀行的銀行 1、保管銀行儲備金 2、最后的貸款人 3、再貼現 (四)調控的經濟的銀行 貨幣政策 一、利率 二、再貼現率 三、市場方法 通貨的量 四、匯率 五、銀行儲備金率 第二節 貨幣政策的內涵 一、定義 二、目標 一、定義 (一)狹義 中央銀行根據一定時期的經濟和金融形勢,對貨幣、信貸總量與結構進行控制與調節的行為準則。
4、 (二)廣義 除了包括狹義定義之外,還包括一般行為過程;貨幣的長期目標;貨幣的中介指標和檢測指標的選擇;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貨幣政策行為的傳遞;貨幣政策與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 1、調節對象是貨幣的供給數量。 2、實施主體是中央銀行 3、是經濟理論和貨幣理論在經濟生活中的實踐。 二、貨幣政策的目標 (一)最終目標 (二)中介目標 (一)最終目標 1、穩定物價 2、充分就業 3、經濟增長 4、國際收支平衡 (二)中介目標 1、為什么要具有中介目標 (1)可控性(2)可測性(3)相關性 2、具體內容 (1)利率 (2)貨幣供給量 債券 (3)匯率 第三節 貨幣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二、選
5、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一)存款準備金率 (二)再貼現政策與再貸款政策 (三)公開市場業務 (一)存款準備金率 金融機構根據規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準備金占存款總數的比例。 1、影響銀行的信貸數量與流通的貨幣數量 2、優點:作用巨大 3、缺點:不能頻繁的調整 4、調節方法 (二)再貼現政策與再貸款政策 1、貼現與再貼現 (1)貼現:提前兌換銀行票據 (2)再貼現:商業銀行找中央銀行以票據為抵押進行兌現 2、再貸款 3、優點:具有行業導向 缺點:被動 (三)公開市場業務 1、中央銀行通過買賣債券來調節經濟 2、例子:國庫券 3、優點:可以微調 缺點:受市場環境的影響較大 二、
6、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一)消費者信用控制 (二)證券市場信用控制 (三)不動產信用控制 (四)優惠利率 - 政策性銀行 (五)預繳進口保證金 進口抵押美金 信用控制 銀行對貸款相對方抵押物數量和質量的控制。例如房貸比例,信用卡申請“門檻”等等。 第四節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一、凱恩斯主義學派的傳導機制 二、貨幣主義學派的傳導機制 三、二者的分歧 一、凱恩斯主義學派的傳導機制 (一)代表人物 (二)傳導機制 貨幣供給量 利率投資 消費收入 (三)重點是利率的變化 二、貨幣主義學派的傳導機制 (一)代表人物:弗里德曼 (二)傳導機制 貨幣供給量 利率 資產價格的變化 投資消費收入 (三)重點是貨幣
7、量的變化 三、二者的分歧 (一)凱恩斯認為利率是中間目標 (二)弗里德曼認為傳導與利率無關,貨幣的發行量引起收入和消費的增加。 第五節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 相配合 一、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關系 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三、配合的手段與方式 一、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關系 (一)區別 (二)聯系 (一)區別 1、含義不同 2、政策的實施者不同 3、政策的實施工具不同 (二)聯系 1、都是調控政策 2、相互配合 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一)貨幣政策傳導過程長 財政政策傳導過程短 (二)貨幣政策調整快 財政政策調整慢 (三)貨幣政策是整體調節 財政政策是結構調節 三、配合的手段與方式 (一)“雙緊”政策 (二)“松貨幣,緊財政”政策 (三)“緊貨幣,松財政”政策 (四)“雙松”政策 第五節 中國的貨幣政策 一、計劃經濟時期 二、改革開放之后 一、計劃經濟時期 (一)目標 保障計劃貨幣的供給與流通。執行的失敗。 (二)貨幣政策工具 1、中央人民銀行 2、企業 二、改革開放之后 (一)目標 (二)貨幣政策工具 (三)貨幣政策的傳導 (一)目標 通過幣值穩定實現經濟增長。 (二)貨幣政策工具 1、銀行準備金率 2、再貸款 3、再貼現 4、利率 5、公開市場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