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信息經濟學》2015年6月期末考試指導講解_第1頁
0908《信息經濟學》2015年6月期末考試指導講解_第2頁
0908《信息經濟學》2015年6月期末考試指導講解_第3頁
0908《信息經濟學》2015年6月期末考試指導講解_第4頁
0908《信息經濟學》2015年6月期末考試指導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908信息經濟學2015年6月期末考試指導一、考試說明:本課程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考試題型如下:1、填空題(每題5分,6小題,共30分)2、簡答題(每題 8分,5小題,共40分)3、案例分析題(每題10分,3小題,共30分)二、復習重點內容第01章信息經濟學概述1不確定性、風險與信息(1) 風險與不確定性差別(2) 市場參加者的風險偏好及假定(3) 信息的概念2生活中的信息經濟學3信息經濟的研究對象與學科范疇(1) 信息經濟學研究的對象一一信息,信息技術。(2) 信息經濟學的研究方法(3) 信息經濟學的研究體系4信息經濟學的實踐意義(1) 對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參考

2、價值a. 有助于在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中建立合理有效的委托-代理關系b. 關于企業與市場經濟的關系 ;c. 關于政府與市場的關系;(2) 信息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實踐意義a. 只要有合理的機制,市場經濟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良好地自主運行;b. 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干預主要應放在政策和機制上 第02章市場信息的基本形式1. 公共信息與私人信息(1) 公共信息的概念;(2)公共市場知識;私人信息的概念;(4)對私人、公共信息的評價2. 完全信息與不完全信息(1) 完全信息;(2)完全市場假設中的信息(3) 不完全信息;(4)不完全信息導致市場機制失靈3. 對稱信息與非對稱信息(1) 對稱信息;(2)非對稱

3、信息;(3)非對稱信息存在的意義第03章博弈論簡介博弈論又稱為“對策論”,研究決策主體發生直接作用時的決策行動以及這種決策行動的均衡問題。 在傳統經濟學里,個人在決策時既不考慮自己的選擇對其他人的影響,也不考慮其他人的選擇對自 己的影響。但是在博弈論里,個人的選擇要受到其他人選擇的影響,個人的最優選擇是其他人選擇 的函數。1. 作為信息經濟學方法論基礎的博弈論(1) 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主要區別及各自特點(2) 博弈論的應用范圍(3) 博弈論的發展成就2博弈的基本概念(1) 參與人(players)(2) 行動(actio ns)策略(strategies)得益(pay-off)3占優策略均

4、衡(1) 占優策略均衡的概念(2) 占優策略均衡的求解方法(3) 占優策略均衡與納什均衡比較4博弈概念總結(1) 完美信息;(2)完全信息;(3)海薩尼轉換5基本博弈類型(1)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完全信息動態博弈(3) 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4) 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6均衡概念總結(1)納什均衡;(2)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3) 貝葉斯納什均衡(4) 精煉貝葉斯納什均衡7博弈型經典模型(1) 完全信息靜態博弈的古諾模型(2) 完全信息動態博弈的斯坦克爾伯格模型(3) 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的古諾模型第04章逆向選擇信息經濟學將舊汽車買主在購買舊汽車時由于非對稱信息而導致的不利選擇環境,稱為逆向選擇。 逆向

5、選擇是在簽定委托一代理合同前常見的隱蔽信息環境。現實市場可以通過如下機制來減少不對稱信息的不利影響:(1)聲譽;(2)政府與制度;(3)信號發送與信息甄別第05章信號發送與信息甄別1信號發送指擁有私人信息的代理人通過采取某種可被觀察的行動(即發送信號)來向委托人顯示 自己的真實信息。2勞動力市場的分離均衡:個人的受教育水平作為不同的生產率信號而發揮作用。每個類別的個人 都可以做出使其與其他類別的個人相分離的抉擇。3混同均衡:不同類別的個人都做出相同的抉擇。4信息甄別則指委托人設計某種方案來主動識別代理人的私人信息。由不掌握私人信息的委托人主 動來設計特定的契約對不同的代理人進行篩選。5在信息甄

6、別機制下,不存在混同均衡,存在惟一的分離均衡。第06章道德風險1道德風險也稱為敗德行為,是指經濟代理入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時,損害委托人或其他代 理人效用的行為。2關于道德風險與 MM定理3關于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的差異第07章激勵機制設計1委托-代理關系事實上就是居于信息優勢與處于信息劣勢的市場參加者之間的相互關系。2代理人與委托人都面臨著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且他們二者之間所掌握的信息處于非對稱狀態。3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達成均衡合同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1)激勵相容條件;(2)參與約束條件;(3)收益最大化條件4激勵的概念5設計激勵機制的目標都是“如何讓人說真話”和“不偷懶”。6顯示原

7、理:任何一個說假話機制都可以由一個說真話機制來取代并得到相同的均衡結果。7“搭便車”現象分析8經濟學給出三種常見的解決“搭便車”機制:(1)中央集權制; 投票制,少數服從多數;克拉克稅。第08章資源與信息資源1資源與資源經濟學(1)資源的一般概念及其性質;(2)資源經濟學的發展歷史;(3)資源經濟學的研究內容與原理;(4)新古典經濟學關于資源配置的研究2信息資源概述(1)信息資源的概念;(2)信息資源的經濟特征3信息資源的經濟學研究(1)經濟學角度研究信息資源管理的必要性;(2)信息資源經濟學研究的意義;信息資源經濟學的研究內容;第09章信息資源的配置與開發1信息資源配置(1)信息資源配置的理

8、論研究(效率、最優和可持續性);(2)政府機構的信息資源配置;(3)非營利信息 機構的信息資源配置;(4)企業信息資源的配置2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1)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概念;(2)信息資源開發的類型與步驟;(3)信息資源的開發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一)信息對資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二)信息資源開發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三)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是企業創新與發展的基礎第10章 信息商品與信息市場1信息租金與信息搜尋(1)信息租與信息尋租;(2)信息搜尋問題;信息搜尋模型; 信息搜尋與信息商品的出現2. 信息商品與信息成本(1)信息商品的性質:(2)信息成本的概念及其特點3. 信息商品的價值與定價(1)信

9、息的效用價值分析;(2)信息商品的差別定價策略第11章信息產業的結構與發展1. 信息產業的結構(1)信息產業的形成;(2)信息產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3)信息產業的結構與分類;(4)信息產業 的發展規律2信息產業的測度(1)波拉特測算方法;(2)信息產業的統計評價指標3我國信息產業的區域發展(1) 區域不平衡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2) 東中西部地區的環境條件(3) 東部沿海地區的信息產業第12章企業信息化1行業信息化與企業信息化(1)信息化的起源;(2)我國行業信息化概述(3) 信息問題與企業競爭力;(4)企業信息化的概念與意義2. 企業信息化戰略與規劃(1)企業信息化戰略的選擇;(2)企業

10、信息化規劃的制定;3. 企業信息化項目組織與管理(1)企業信息系統與信息化項目;(2)企業業務流程重組;(3)企業信息悖論:是指企業對信息技術的投資與所得到的回報與預期相差太遠。4. 企業信息化政策(1)企業信息政策的含義;(2)企業信息化政策的國際比較;(3)我國企業信息政策制定存在的問題第13章信息系統的經濟分析1. 信息系統的成本測算(1) 信息系統的成本構成:(一)按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階段劃分;(二)按信息系統的成本用途劃分;(2) 信息系統的成本估算指標;(3)信息系統的成本估算模式2. 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及其評價(1)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2)信息系統經濟效益的評價;信息系統的費用

11、效益分析3. 信息系統的定價(1)信息系統利潤的特點;(2)信息系統的定價原理;信息系統的定價模式:(一)滲透定價法;(二) 差別定價法或價格歧視法;(三)捆綁定價法第14章網絡與電子商務的經濟分析1. 網絡經濟分析(1)網絡經濟的概念;(2)網絡經濟的特征;(3)網絡經濟的基本原理(1、摩爾定律;2、梅特卡夫法則;3、馬 太效應;4、吉爾德定律)2. 電子商務的經濟分析(1)電子商務及其特征;(2)電子商務“三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3. 電子商務的經濟學研究(1)電子商務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2)電子商務經濟學的研究框架;(3)電子商務市場的基本法則第15章 電子商務數字產品1. 信息

12、和數字產品(1)定義與假設;(2)數字產品分類及物理特征信息和數字產品的生產成本與使用規模無關的特征,形成了數字產品規模經濟和收益遞增的特征。2. 數字產品的經濟學特性(1)信息/數字產品成本;(2)數字產品的經濟特征 數字產品的成本結構決定數字產品市場的需求與供給特征。3. 數字產品的消費者消費者的時間價值;消費者外部性與轉換成本;數字產品需求函數;(4)壟斷與消費者福利與傳統的壟斷形式相比,數字產品的壟斷具有新的形式。4. 數字產品創新與市場結構(1)數字產品創新;(2)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結構 數字產品的捆綁、微產品與微生產、注意力經濟創新構成目前數字產品創新的主要形式。第16章電子商務企業

13、1. 企業分類及其商業模式(1)電子商務企業分類;(2)電子商務企業的商業模式2. 價值鏈與價值鏈再造(1)價值鏈;(2)價值鏈再造3. 中介與網絡組織(1)中介;(2)網絡組織4. 企業成本與知識優勢(1)電子商務企業成本的轉換與收縮;(2)企業知識優勢;(3)國家知識優勢第17章電子商務市場1. 定價規則與在線市場價格(1)價格形成規則;(2)市場競爭假設與測度方法;(3)在線市場價格2. 在線市場與離線市場(1)在線市場結構;(2)在線B2B市場結構;3. 價值創造與價值轉移(1)在線交易的價值創造;(2)在線B2B價值創造;(3)在線B2C價值創造;(4)在線C2C價值創造 小結:1.

14、討價還價、標簽價格、拍賣和反向拍賣構成四種基本的在線市場價格決定方式。2. 盡管電子商務市場的均衡結果還遠不是完全競爭的結果,但它已經使得市場的均衡結果進一步趨近于完全競爭。3. 基于布賴約夫遜和斯密斯等人的研究,電子商務市場中的競爭水平主要體現在價格水平、價格離散、價格調整等方面。4. B2B交易、在線拍賣構成電子商務市場的典型形式。5. 在線交易市場的價值創造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聚集機制,二是匹配機制,三是市場外部性機 制,四是市場技術創新降低交易成本機制。第18章電子商務市場中的競爭1. 產品差別化及競爭2. 在線價格競爭(1)價格歧視;(2)個性化定價;(3)數量定價;(4)群體定價

15、;(5)捆綁3. 在線非價格競爭(1)在線營銷;(2)在線廣告;(3)鎖定小結:1.產品差別化構成廠商競爭的基本策略之一。產品差別化可以分為產品的水平差別化與垂直 差別化兩種基本形式。2. 與傳統市場相類似,電子商務廠商的市場競爭主要分為價格競爭和非價格競爭。3. 電子商務使市場營銷活動的側重點從賣出特定的產品轉變為服務于特定的顧客。填空題6#1、1921 年,)對不確定性做了開拓性研究。不確定性概念導致本世紀經濟學五個主要流78)和派或知識的誕生,它們分別是( )。2、 博弈的基本要素包括:();();();();等等。3、逆向選擇問題的解決方案有(1)():賣方可以通過()等手段將自己區別

16、于其他賣主;或者交易者之間建立一種“誠信”的社會慣例。(2)():強制性措施,以制度化的方式來實施;或者如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障金的繳納制度,可糾正保險市場的市場失靈。(3)():通過可行的辦法,降低信息的不對稱程度;或者代理人采取有效的(),委托人建立有效的()。4、根據廠商為客戶提供的時間和信息組合服務的類型進行分類,可以將電子商務企業分為六個類別:第一類企業為();第二類企業為();第三類企業是();第四類企業是();第五類企業為();第六類企業為()。5、拍賣的最大好處是可以使交易的價值更大化,使交易給買賣雙方帶來的剩余更多。與拍賣相對應,存在著兩種投標法:1)()投標法,由標金最高或最

17、低者中標,且交易價格按()支付,對應于()拍賣;2)()投標法,依然由標金最高或最低者中標,交易價格按照()支付,對應于()拍賣。參考答案:1答案:1921年,弗蘭克奈特對不確定性做了開拓性研究。不確定性概念導致本世紀經濟 學五個主要流派或知識的誕生,它們分別是不確定性經濟學、合理預期學派、制度經濟學、經濟博弈論和信息經濟學。2、 答案:博弈的基本要素包括:參與人(players); 行動(actions or moves): 策略(strategies); 得益(pay off)(或支付、報酬);等等。3、 答案:逆向選擇問題的解決方案有(1)聲譽:賣方可以通過 建立品牌、商標、做廣告 等

18、手段將自己區別于其他賣主;或者交易者之間建立一種“誠信”的社會慣例。(2)政府與制度: 強制性措施,以制度化的方式來實施;或者如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障金的繳納制度,可糾正保險市場的市場失靈。(三)信號發送與信息甄別:通過可行的辦法,降低信息的不對稱程度;或者代理人采取有效的信號發送,委托人建立有效的信息甄別機制。4、答案:根據廠商為客戶提供的時間和信息組合服務的類型進行分類,可以將電子商務企業分為六個類別:第一類企業為 信息服務型廠商;第二類企業為在線銷售型廠商:第三類企業是交易所型廠商:第四類企業是電子社區型廠商:第五類企業為門戶網站型廠商:第 六類企業為信息中介型廠商。5答案:拍賣的最大好處

19、是可以使交易的價值更大化,使交易給買賣雙方帶來的剩余更多。與拍賣相對應,存在著兩種投標法:1)第一密封 投標法,由標金最高或最低者中標,且交易價格按其標出的價格 支付,對應于 荷式拍賣;2)第二密封 投標法,依然由標金最高或最低者中 標,交易價格按照 第二高或第二低出標者的標價 支付,對應于 英式拍賣。(二)簡答題1、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有多位經濟學家因其在信息經濟學領域的開創性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請簡述其中的四位經濟學獎得主,包括其姓名、獲獎年份,及其理論貢獻。2、信息資源的經濟學研究應包括哪些主要內容?3、簡要解釋網絡經濟的技術經濟原理。參考答案:1答題要點:下列九位經濟學家中任舉四

20、位。(1)阿羅(K.J.Arrow )因把信息同經濟行為、經濟分析、風險轉移聯系起來,對信息的特征、成本、以及信息對經濟的影響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而 獲得了 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2)維克里(W.Vickrey)和莫里斯(J.Mirrlees)因從事非對稱信息條 件下激勵理論的研究同獲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3 )阿克洛夫(G.Akerlof)因1970提出檸檬理論,斯賓賽(M.Spenee)因1973年提出“信號”理論,斯蒂格利茨( J.E.Stigliz)在1976-1980年因提出和 補充的市場效率與市場效率的“悖論”而同獲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4)赫維茨、馬斯金和羅杰B

21、.邁爾森分享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為機制設計理論奠定基礎。2、答題要點:信息資源的經濟學研究屬于信息經濟學的分支,它的主要研究內容應該包括:現有信息資源的分布、定價、豐度評估與比較;運用市場及政策手段有效配置資源的方法與原理研究;信 息資源開發的成本與收益分析;信息資源管理當中的投入產出分析及效益評價;信息資源及其 開發產業對國民經濟的作用分析;信息資源開發產業的發展以及信息資源的污染及其控制問題3、答題要點:(1) 摩爾定律:這一定律是以英特爾公司創始人之一的戈登 ?摩爾命名的,他在1965年預測到單 片硅芯片的運算處理能力每 18個月就會翻一番,而與此同時,價格則減半。(2)

22、 梅特卡夫法則:網絡經濟的價值等于網絡節點數的平方,網絡產生和帶來的效益將隨著網絡用戶的增加而呈指數形式增長。(3) 馬太效應:在網絡經濟中,在一定條件下,優勢或劣勢一旦出現并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 不斷加劇而自行強化,出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壟斷局面。(4) 吉爾德定律:美國技術理論家喬治?吉爾德預測,在可預見的未來(10年內),通信系統的總 帶寬將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長。網絡經濟的4大定律是人們對網絡經濟發展實證觀察結果的總結,不僅展示了網絡經濟自我膨脹的規模與速度,而且揭示了其內在的發展規律。(三)案例分析題1、經紀人是負責安排雙方簽訂合同的角色。過去,婚姻經紀人將兩個有可能相互合適的人帶 到一起。股票經紀人為買賣雙方溝通。汽車經紀人同樣將汽車的買賣雙方聯系在一起。在所有 情況里,經紀人的存在是因為信息的不完全。如果你想買一輛車,只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