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章 接入網的接口3.1.1 業務節點的概念 業務節點(Service Node,SN)是指提供某種業務的實體(設備和模塊),是一種可以接入各種交換型或永久連接型業務的網絡單元。可以提供規定業務的業務節點有多種,例如:本地交換機、路由器、X.25節點、租用線業務節點(如DDN節點機)、特定配置下的點播電視和廣播電視業務節點等。 3.1 業務節點接口 3.1.2 業務節點的類型 1. 接入網業務節點的類型 僅支持一種接入類型; 可支持多種接入類型,但是所有接入類型支持相同的接入能力; 可支持多種接入類型,并且每種接入類型支持不同的接入能力。 3.1 業務節點接口 3.1.2 業務節點的類型 2
2、. 支持某種特定業務的業務節點 單個本地交換機,例如:公用電話網業務、窄帶ISDN業務、寬帶ISDN業務和分組數據網業務等; 單個租用線業務節點,例如:以電路方式為基礎的租用線業務、以ATM為基礎的租用線業務和以分組交換方式為基礎的租用線業務等; 特定配置下提供數字圖像和聲音點播業務的業務節點; 特定配置下提供數字或模擬圖像和聲音廣播業務的業務節點。 3.1 業務節點接口 3.1.2 業務節點的類型 2. 支持某種特定業務的業務節點 3.1 業務節點接口 圖3-1 支持單個業務的業務節點配置 3.1.2 業務節點的類型 2. 支持某種特定業務的業務節點 3.1 業務節點接口 圖3-2 支持多個
3、業務的業務節點配置 3.1.3 業務節點接口的類型 傳統的交換機是通過模擬的Z接口與用戶設備相連接的。在接入網的演變過程中,作為一種過渡性措施,還存在著模擬業務節點接口的應用。DLC系統的SNI就是模擬Z接口。但是,在DLC系統中,因為對每一個話路都要進行A/D和D/A轉換,從而導致話路成本提高、可靠性降低,系統的維護量大、業務升級困難,所以,模擬SNI不適合業務節點的發展。 數字業務的發展要求從用戶到業務節點之間是透明的純數字連接,即要求業務節點能提供純數字用戶的接入能力。因此,要求新開發的業務節點都具有數字的業務節點接口,數字SNI稱為V接口。3.1 業務節點接口 3.1.3 業務節點接口
4、的類型 按照SNI的定義,SNI可以支持多種不同類型的接入。傳統的參考點只允許單個接入,例如,當ISDN用戶從BA接入時使用V1參考點時,V1僅僅是參考點,沒有實際的物理接口,而且只允許接入單個UNI;當ISDN用戶從PRA接入時使用V3參考點時,V3參考點也只允許接入單個UNI;當用戶以B-ISDN方式使用VB1參考點接入時,VB1參考點仍只允許接入單個UNI。3.1 業務節點接口 3.1.3 業務節點接口的類型 近年來,ITU-T開發并規范了兩個新的綜合接入接口,即V5.1和V5.2,從而使長期以來封閉的交換機用戶接口成為標準化的開放型接口,使本地交換機可以與接入網經標準接口任意互連,而不
5、再受到單一廠商的限制,也不再局限于特定傳輸介質和網絡結構,因此,具有極大的靈活性。V5接口的標準化代表了接入網技術的重大演變,具有非常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一個V5.1接口只具有一個2.048Mbps鏈路,而在一個V5.2接口上則有116個2.048Mbps鏈路。 3.1 業務節點接口 用戶網絡接口是用戶和網絡之間的接口,在接入網中則是用戶和接入網的接口。由于使用的業務種類的不同,用戶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終端設備,因此會有各種各樣的用戶網絡接口。在引入接入網之前,用戶網絡接口是由各業務節點提供的。引入接入網以后,這些功能被轉移給接入網,由接入網向用戶提供這些接口。 用戶網絡接口包括模擬話機接口(Z接
6、口)、ISDN-BA的U接口、ISDN-PRA的基群接口和各種租用線接口等。3.2 用戶網絡接口 3.2.1 Z接口 Z接口是交換機和模擬用戶線的接口。在目前的電信網中,模擬用戶線和模擬電話機應用的比例很高。在未來的電信網中,這樣的局面仍然會持續。因此,任何一個電信接入網都需要安裝Z接口,用以接入數量眾多的模擬用戶線(包括模擬電話機、模擬調制解調器等)。 Z接口提供了模擬用戶線的連接,用于傳送話音信號、話帶數據信號和多頻信號。另外,Z接口必須對話機提供直流饋電,并且在不同的應用場合中提供諸如直流信令、雙音多頻(DTMF)、脈沖、振鈴、計時等功能。 3.2 用戶網絡接口 3.2.2 U接口 3.
7、2 用戶網絡接口 1. U接口的概念 在ISDN基本接入的應用中,將網絡終端(NT)和交換機線路終端(LT)之間的傳輸線路稱為數字傳輸系統,又稱為U接口。在引入接入網以后,U接口是指接入網與網絡終端NT1之間的接口,是一種數字的用戶網絡接口。 3.2.2 U接口 2. U接口的功能 發送和接收線路信號功能 遠端供電功能 環路測試功能 線路的激活與再激活功能 電路防護功能 3.2 用戶網絡接口 3.2.3 其他接口 除了Z接口和U接口以外,常見的用戶網絡接口還有多種,例如64kbps數據接口、話帶數據接口V.24和V.35等。 V.24是由 ITU-T 定義的數據終端設備(DTE)和數據通信設備
8、(DCE)間的接口;而V.35則是通用終端接口,是對60-108kHz群帶寬線路進行48Kbps同步數據傳輸的調制解調器接口。 3.2 用戶網絡接口 3.3.1 電信管理網的概念 電信管理網(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etwork,TMN)是現代電信網運行的支撐系統之一。為保持電信網正常運行和服務,對它進行有效地管理所建立的軟、硬件系統和組織體系的總稱。 3.3 電信管理網接口 3.3.1 電信管理網的概念 電信管理網主要包括網路管理系統、維護監控系統等。電信管理網的主要功能是:根據各局間的業務流向、流量統計數據有效地組織網路流量分配;根據網路狀態,經過分析判
9、斷進行調度電路、組織迂回和流量控制等,以避免網路過負荷和阻塞擴散;在出現故障時根據告警信號和異常數據采取封閉、啟動、倒換和更換故障部件等,盡可能使通信及相關設備恢復和保持良好運行狀態。隨著網路不斷地擴大和設備更新,維護管理的軟硬件系統將進一步加強、完善和集中,從而使維護管理更加機動、靈活、適時、有效。 3.3 電信管理網接口 3.3.1 電信管理網的概念 電信管理網的基本概念是提供一個有組織的網絡結構,以取得各種類型的操作系統(Operation System,OS)之間,操作系統與電信設備之間的互連它是采用商定的具有標準協議和信息的接口進行管理信息交換的體系結構提出TMN體系結構的目的是支撐
10、電信網和電信業務的規劃,配置,安裝,操作及組織。 3.3 電信管理網接口 3.3.3 電信管理網的體系結構 1. 電信管理網的體系結構 3.3 電信管理網接口 3.3.3 電信管理網的體系結構 2. 電信管理網的參考點 3.3 電信管理網接口 3.3.3 電信管理網的體系結構 3. TMN管理分層模型與功能模塊的關系 OSF功能模塊 協調功能模塊 數據通信功能模塊 網元功能模塊 工作站功能模塊 3.3 電信管理網接口 3.3.4 電信管理網接口 1. Q3接口 目前的接入網的標準化主要集中在Q3接口上,Q3接口與一般的接口有很多差異,例如RS-232接口是單一的通信接口,而Q3接口則是一個集合
11、,而且是跨越了整個OSI七層模型的協議的集合。從第一層到第三層的Q3接口協議標準是Q.811,稱之為低層協議。從第四層到第七層的Q3接口協議標準是Q.812,稱之為高層協議。Q.811/Q.812適用于任何一種Q3接口。Q.812中最上層的兩個協議是CMIP與FTAM,前者用于面向事物處理的管理應用,后者用于面向文件傳輸的文件傳送,接入與管理。 3.3 電信管理網接口 3.3.4 電信管理網接口 2. Qx接口 在管理系統的實施中,很多產品采用Qx接口作為向Q3接口的過渡。Q3接口連接OS與OS、OS與MD、OS與QA。而Qx是不完善的Q3接口,基于成本和效率方面的考慮,Qx舍去了Q3中的某些
12、部分,但是Q3的哪些部分可以被去掉并沒有標準,因此往往是非標準的廠家的Q3接口。 Qx與Q3的不同之處是: 參考點不同 Qx在qx參考點處,代表中介功能與管理功能之間的交互需求; 所承載的信息不同 Qx上的信息模型是MD與NE之間的共享信息,Q3上的信息模型是OS與其他TMN實體之間的共享信息。 3.3 電信管理網接口 3.3.4 電信管理網接口 3. F接口 F接口處于工作站(WS)與具有OSF,MF功能的物理構件之間(如WS與MD)。它將TMN的管理功能呈現給人,或將人的干預轉呈給管理系統,解決與TMN的五大管理功能領域相關的人機接口的支持能力,使用戶(人)通過電信管理網(TMN)接入電信
13、管理系統。人-機接口(HMI)使用戶與系統之間交換信息。用戶與控制系統的交互是基于輸入/輸出,特殊動作和人機對話處理等各種交互機制。 3.3 電信管理網接口 3.3.4 電信管理網接口 4. X接口 X接口在TMN的x參考點處實現。提供TMN與TMN之間或TMN與具有TMN接口的其他管理網絡之間的連接。在這種情況下,相對Q接口而言,X接口上需要更強的安全管理能力,要對TMN外部實體訪問信息模型設置更多的限制。為了引入安全等級,防止不誠實的否認等,也需要附加的協議,但X接口應用層協議與Q3的是一致的。 3.3 電信管理網接口 3.4.1 V5接口的概念 為了適應接入網范圍內多種傳輸介質、多種接入
14、配置和業務的需要,世界各國都希望有標準化的新接口出現,以支持多種類型的用戶接入。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貝爾通信研究所最早把交換機與接入設備間的模擬連接改進為標準化的數字連接,解決了過去模擬連接傳輸性能差、設備成本高、數字業務發展困難等問題。國際電聯標準部(ITU-T)于1994年1月召開發V5新型接口規范研討會,第13研究小組分別于1994年1月和1994年11月通過了V5.1和V5.2接口的建議,即G.964和G.965。隨后又著手進行速率為STM-1的V5接口和支持B-ISDN的V5接口的研究。 3.4 V5接口 3.4.1 V5接口的概念 為了促進并規范我國接入網的發展,郵電部以ITU
15、-T的G.964和G.965建議為主要依據,編制了本地數字交換機和接入網之間的V5.1接口技術規范和本地交換機和接入網之間的V5.2接口技術規范,經過多次論證和修改,于1996年12月由原郵電部正式頒布,并在1997年3月起實施。 V5接口是接入網與交換機之間的接口,是一種標準化、完全開放的接口。用來支持窄帶電信業務,根據接口容納的鏈路數目(速率)和是否具備集線功能,可以分為兩種形式,即V5.1和V5.2。V5.1接口用一條2.048Mbps鏈路連接交換機和用戶接入網,它具有復用功能,除了可以支持模擬電話接入外,也可以支持ISDN基本接入,還可以支持專線業務等;V5.2接口最多可以連接16條2
16、.048Mbps鏈路,具有集線功能,可以支持ISDN基群接入。通過V5接口,用戶可以與各種交換機相連。 3.4 V5接口 3.4.1 V5接口的概念 V5接口的應用,使帶內語音能透明地經過V5接口,由交換機而不是接入網負責它們的傳送和控制。由于V5接口并不局限于某種專門的接入技術和傳輸介質,因此,不僅受到光纖接入網的青睞,而且在無線接入網上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V5接口對實現不同運營商所屬的電信網之間的互連有很大的作用。從V5接口的角度來分析,接入網是一個黑盒子,它所關注的是與接口有關的邊界上的特性,對接入網的內部傳輸系統則并不關心。 3.4 V5接口 3.4.2 V5接口的類型 3.4 V5
17、接口 3.4.2 V5接口的類型 V5.1接口由一條單獨的2.048Mbps鏈路構成,交換機與接入網之間可以配置多個V5.1接口。V5.1接口支持多種接入類型:PSTN接入、64Kbps的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基本速率接入(Base Rate Access,BRA),以及用于半永久連接的、不加帶外信令的其他模擬接入或數字接入。這些接入類型都由指配的承載通路來分配,用戶端口與V5.1接口內的承載通路指配有固定的對應關系,即V5.1接口不含集線功能。V5.1接口使用一個64Kbps時隙傳送公共控制信號,其他時隙傳送話音信號。 3.4 V5接口 3.4.2 V5接口的類型 V5.2接口可以按需要
18、由116條并行的2.048Mbps鏈路構成,它能支持PSTN接入、ISDN基本接入(2B+D),還支持ISDN一次群接入(30B+D)和用于半永久連接的,不加帶外信令的其他模擬接入或數字接入,通路類型為B、H0和H12通路。這些接入類型都具有靈活的、基于呼叫的承載通路分配方式,即V5.2接口具有集線功能。V5.2接口還支持多鏈路運用的鏈路控制協議和保護協議。原則上,V5.1是V5.2的一個子集,可通過指配而升級為V5.2。 3.4 V5接口 3.4.2 V5接口的類型 V5.1和V5.2的區別在于:V5.1是一個純歐洲電信標準(ETS 300 324-1),只用于一個E1速率的鏈路(2.048
19、Mbps),不支持集線功能,不支持用戶端口的ISDN基群速率接入,沒有通信鏈路保護概念。而V5.2(即ETS 300 347-1)參考了V5.1(即ETS 300 324-1),可以使用大于E1速率的鏈路(最多16個E1速率),能使用承載通路連接(BCC)協議,以允許本地交換機向接入網發出請求,完成接入網用戶端口和V5接口指定時隙間的連接建立和釋放,支持用戶端口的ISDN基群速率接入,提供了專門的保護協議進行通信通路保護。 3.4 V5接口 3.4.2 V5接口的類型 在V5接口接入模型中,本地線路分配網(Local Line Distribution Network,LLDN)包括了除接入網
20、以外的從交換機延伸到用戶前端設備(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的部分,其中接入網由V5接口定義,而延伸部分還包括饋線傳輸系統(Feed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FTS)和遠端數字段(remote Digital Section,rDS)。 接入網中的饋線傳輸系統(FTS)允許將接入網的前端放在遠離交換機的地方。當采用SDH環時,可將ADM復用器同時設置在交換機的一側和接入網的另一側,這樣,接入網的接入范圍就得到了延伸。 3.4 V5接口 3.4.2 V5接口的類型 如果考慮將FTS包含在接入網中,就需要建立一個兩級接入網,第一級是在
21、交換機和各種遠端之間傳輸業務凈荷;第二級在遠端和終點之間傳送較少量的凈荷,也可以借助復雜的光纖傳輸系統將整個傳輸合為一級,此時該系統應具有到遠端的多種路由選擇功能,以保證其安全性,并具有到達各遠端這一大范圍內的遠距離運行能力。這樣,FTS的功能就可以包含在接入網中,而在圖3-6中單獨的FTS功能塊就不存在了。圖中有可能在ISDN用戶的用戶前端設備(CPE)和接入網之間存在遠端數字段(rDS)部分,而在大多數情況下,無需rDS部分,因為這部分功能已經包括在接入網中。遠端數字段最初用于對ISDN開發的數字段(Digital Section,DS),從功能上包括了交換機中的ISDN線路終端到遠端NT
22、1的相應數字傳輸形式,它不作為接入網的一部分進行獨立管理,而是受控于交換機。 3.4 V5接口 3.4.3 V5接口的主要功能 3.4 V5接口 3.4.3 V5接口的主要功能 3.4 V5接口 1 承載通路 承載通路為ISDNBRA和ISDN-PRA用戶端口分配B通路或為PSDN用戶端的 PCM 64kb/s通路信息提供雙向的傳輸能力。2 ISDN D通路 ISDN D通路為ISDNBRA和ISDN-PRA用戶端口的D通路提供雙向的傳輸能力。3 PSDN信令信息 PSDN信令信息為PSTN用戶端口的信令信息提供雙向的傳輸能力。4 通用控制信息 通用控制信息提供ISDN和PSTN每一用戶端口狀
23、態和V5接口重新啟動、同步指配數據等公共控制信息傳輸能力。 3.4.3 V5接口的主要功能 3.4 V5接口 5 鏈路控制信息 鏈路控制信息對2.048Mbps鏈路的幀定位,復幀同步,告警指示和CRC信息進行管理控制。6 保護協議 當有多個2.048Mbps鏈路存在時,保護協議支持在不同的2.048Mbps鏈路上交換邏輯通路的能力。7 承載通路控制協議 承載通路控制協議(Bearing Channel Control,BCC)用于在LE控制下,分配承載通路。8 定時信息 定時信息提供比特傳輸、字節識別和幀同步必要的定時信息。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3.4.4 V
24、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1. V5接口的物理層 (1)物理層的特性 V5接口鏈路的電氣和物理特性均符合G.703建議的規定,即采用HDB3(High Density Bipolar Three Zeros,三階高度雙極性)碼。V5接口的實現方式可以采用同軸75非平衡接口方式和120平衡接口方式。允許在LE和AN之間介入附加的透明數字鏈路來增加接口的應用范圍。接口輸入抖動應符合建議G.823對低Q時鐘恢復的要求,輸出抖動則應符合G.823對高Q時鐘的要求;V5接口可以提供比特傳輸、字節識別和幀同步必要的定時信息。這種定時信息用于LE和AN之間的同步。 3.4.4 V5.2接口的協
25、議結構 3.4 V5接口 V5接口的物理特性按照G.703建議,基本特性如下: 接口基本特性 比特率為2.048Mbps 代碼為HDB3 阻抗為75(同軸線,不平衡),120(對稱線對,平衡) 電平幅度:75時,2.37V(傳號),00.237V(空號) 120時,3V(傳號),00.3V(空號) 同步關系 AN通過V5接口或者通過同步接口與LE保持同步,在實際應用中,一般都采用從V5接口鏈路中提取時鐘和進行幀定位。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V5接口的物理特性按照G.703建議,基本特性如下: 抖動性能 V5接口的抖動性能按照G.823建議的要求。接口的輸入抖動按
26、照G.823建議對于低Q時鐘恢復的要求,輸入接口能夠容忍接收信號的最大抖動。輸出抖動則應符合高Q時鐘恢復的要求,從而使得V5接口的實現與網絡中采用不同的Q值的時鐘恢復電路無關,也與附加的數字鏈路無關,便于V5接口在接入網中應用。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2) 物理層的幀結構 物理層一幀由32個時隙(TS)組成,其中TS0作為幀開銷,主要用于幀定位和CRC-4程序,TS0幀結構如表3-1所示。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CRC-4復幀結構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V5接口物理層的幀結構中CRC-4校驗程序有
27、兩個作用: 對假幀定位的防護 CRC-4校驗程序被用作對復用信號接收側的假幀定位的防護。由于非話業務的增加,用戶終端可能模擬一個與幀定位信號相同的假信號,這個假信號有可能出現在鏈路上,如果僅僅采用固定比特信號進行幀同步,當接收端收到這些比特時,就可能檢測出假幀信號,從而產生錯誤。而CRC-4校驗規則較為復雜,是根據所有時隙的信號比特進行計算,參與幀定位,這樣,就能夠避免假幀定位。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V5接口物理層的幀結構中CRC-4校驗程序有兩個作用: 比特誤碼監測 使用CRC-4校驗程序可以增強誤碼的監測能力,能夠經濟、準確地實現傳輸性能的在線監測。以前采
28、用幀定位差錯監測、違反HDB3編碼規則的監測方法不夠準確。采用CRC-4校驗進行差錯監測則有較高的準確度,而且誤碼率很低。 在V5接口接入網運行維護中,可以基于G.826建議,采用CRC-4校驗塊進行2.048Mbps鏈路的不中斷業務的差錯性能測試。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2.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 (1)數據鏈路層的子層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是僅對C通路而言的,使用的規程稱為V5接口的鏈路訪問協議(Link Access Protocol,LAPV5),其目的是為了靈活地將不同的信息流復用到C通路上去。LAPV5基于ISDN的D通道鏈路訪問協議(Link Ac
29、cess ProtocolChannel D,LAPD)規程,分為兩個子層,即封裝功能子層(Link Access Protocol V5 - Envelope Function,LAPV5-EF)和數據鏈路子層(Link Access Protocol V5 - Data Link,LAPV5-EF)。此外,AN的第二層功能中還應包括幀中繼子層(AN-FR),它用于支持ISDN D通路信息。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2.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 (2) 封裝功能子層 封裝功能子層(LAPV5-EF)用于封裝AN和LE間的信息,實現透明傳輸;數據鏈路子層(LAPV5
30、-DL)定義了AN和LE間對等實體的信息交換方式;鏈路控制協議(Link Control Protocol)定義了AN或LE如何轉達每個獨立2.048Mbps鏈路上用于鏈路控制的協調信息。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2.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 (2) 封裝功能子層 封裝功能子層的幀結構如圖3-9所示。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2.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 (3) 數據鏈路子層 在C通路上提供一個或多個數據鏈路連接,數據鏈路連接之間是利用包含在各幀中的數據鏈路地址來加以區別的; 幀的分界、定位和透明性,允許在C通路上以幀形式發送一串比特; 順
31、序控制,以保持通過數據鏈路連接的各幀的次序; 檢測差錯,即檢測一個數據鏈路連接上的傳輸差錯、格式差錯和操作差錯; 數據恢復,即根據檢測到的傳輸差錯、格式差錯和操作差錯進行恢復; 差錯通知,把不能恢復的差錯通知管理實體; 流量控制。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2.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 (4) 幀中繼子層接入網幀中繼子層(AN-FR)的主要功能是將與ISDN端口相關的ISDN D通路上的幀在數據鏈路層上進行統計復用,送到V5接口的C通路上,并將從V5接口的C通路上接收到的幀分路到ISDN D通路上。在數據鏈路層內,各子層之間的通信是由映射功能完成的。接入網幀中繼的過程
32、如下: 幀定界、幀同步和透明傳輸; 利用ISDN數據鏈路層的地址字段進行復用和分解; 幀檢查,以確保在比特插入前和刪除之后幀的完整性; 檢查無定界幀或者過短的幀; 在無數據鏈路層幀發送時,插入HDLC的標志; 檢測傳輸差錯。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2.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 (5) 接入網的幀中繼、映射和封裝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2.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 (5)接入網的幀中繼、映射和封裝 數據鏈路地址字段 數據鏈路地址字段包含兩個八比特組,分為擴展比特EA、命令/響應比特C/R和數據鏈路地址。其中C/R占一位,取值“0”或“1
33、”,用于識別該幀是命令還是響應。這里,命令是指對幀的接收端提出的特定操作要求,而響應是指對方通知已執行的操作或者本端所處的狀態。如果接入網發出的C/R比特置為“0”,就是接入網向本地交換機發出的命令;而置為“1”,就是向接入網向本地交換機發出命令。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2.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 (5)接入網的幀中繼、映射和封裝 控制字段 控制字段由一個或兩個八比特組構成,用于識別幀的類型??刂谱侄伟ū硎編念愋秃驮儐?終止比特(P/F)。P=1的命令是要求對方端發來響應,F=1是表示對方端對P=1命令的應答。 信息字段 數據鏈路子層的格式A不包括信息字段。
34、而數據鏈路子層格式B的信息字段位于控制字段的后面,其最大容量為260比特組。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2.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 (5)接入網的幀中繼、映射和封裝 無效幀的判斷和處理 如果一個幀屬于下列情況之一,則該幀視作無效幀: 包含序號且長度少于4 Bytes的幀; 不包含序號且長度少于3 Bytes 的幀; 包含鏈接地址字段且長度不等于2 Bytes 的幀; 包含不支持鏈接地址字段格式的幀。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2.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 (6) 數據鏈路層規程 用于控制通路或PSTN信令通路的數據鏈路層規程(LAPV5-DL
35、),是基于Q.920/Q.921中規定的D通路上的點到點鏈路接入規程(LAPD),但LAPV5-DL只選擇了LAPD中部分的幀類型。LAPV5-DL幀的類型如下: 信息幀 信息幀的功能是通過數字鏈路連接有序地傳送包含信息字段的編碼幀。通常信息幀在點到點數據鏈路連接的多幀操作中使用。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2.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 (6) 數據鏈路層規程 監視幀監視幀包括接收準備好幀(RR)、接收未準備好幀(RNR)和拒絕幀(REJ)。RR幀和RNR幀用于監視數據鏈路連接的狀態以便進行流量控制。RR幀表示存放接收幀的緩存器空閑,可以接收對方端發來的幀。RNR表示緩
36、存器已經全部被占用,不能接收外來的幀。REJ表示由于傳輸線路等故障,接收端檢測出對方端發來的信息幀有差錯,要求對方端重新發送信息幀。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2.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 (6) 數據鏈路層規程 無編號幀 無編號幀沒有順序編號,共分為6種。其中,SABME是在請求建立多幀時發送;DISC幀在要求結束多幀操作時發送;DM幀是向對方端表示數據鏈路層處于拆線狀態,無法執行多幀操作;UA幀是對SABME幀和DISC幀等幀的響應;FRAM幀是向對方端顯示處于不正常的狀態;UI幀是無證實操作方式下傳遞的信息幀,用于進行不加編碼的信令傳送。 控制信息交換幀 控制信
37、息交換幀用于兩端之間進行與協議有關的參數的商議。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3. V5接口的網絡層 V5接口內,支持不同的、面向消息的網絡層協議有:PSTN信令協議、控制協議(公共控制和用戶端口控制)、鏈路控制協議、BCC協議和保護協議,后三個協議僅用于V5.2接口。所有的網絡層協議都使用相同的協議鑒別語,因此,網絡層協議可以看成由不同子協議組成的一個獨特的V5協議。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3. V5接口的網絡層 PSTN信令協議 圖3-11 從用戶端發起呼叫的信令過程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3. V5
38、接口的網絡層 PSTN信令協議 圖3-12 從交換機發起呼叫的信令過程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3. V5接口的網絡層 PSTN信令協議 V5接口上的PSTN信令協議基本上是一個激勵協議,它不控制AN中的呼叫規程,而是通過V5接口傳送有關模擬線路狀態的信息。V5接口的PSTN規程需要與LE中的國內協議實體一起使用。LE中的國內協議實體既可用于與LE直接相連的用戶線,也可用于控制通過V5接口而連接的用戶線上的呼叫。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3. V5接口的網絡層 PSTN信令協議 多數線路信號不被V5 PSTN信令協議解釋,而僅僅是在AN
39、中的用戶端口和LE中的國內協議實體之間進行透明傳輸。V5 PSTN協議只有相對較少的部分功能與V5接口中路徑的建立與釋放、V5接口上的呼叫沖突解決以及與LE在過載條件下對新呼叫的處理有關。由于各國在LE中的協議實體功能上的差異,因此每個國家在制定本國V5接口規范時,都將提供適用于本國的PSTN信令信息單元全集以及適用于本國的國內PSTN協議映射規范技術要求。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3. V5接口的網絡層 PSTN信令協議 LE通過V5接口負責提供業務,包括呼叫控制和附加業務。雙音多頻(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DTMF)發送器和接收器、
40、信號音發生器和通知音發生器都位于LE內,采用DTMF的號碼信息和通過話路的音頻信息,在用戶端口和LE之間透明地傳輸。一些線路狀態信號不能直接通過話路傳送,這些信息由AN接收和解釋,然后以網絡層消息的形式在V5接口上傳送。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3. V5接口的網絡層 PSTN信令協議 AN內部也有部分國內信令協議實體,它要處理與模擬信令識別時間、時長、計費脈沖的電壓與頻率、振鈴電路或信令序列的特點細節與協議有關的參數,這些參數在AN內可通過軟件或硬件來設置。那些對用戶信號有時間限制的響應,需要AN按用戶信令的時間要求自動響應,例如振鈴和拔號音。 3.4.4 V5
41、.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圖3-13 PSTN信令協議結構示意圖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3. V5接口的網絡層 PSTN信令協議 無論是PSTN用戶端口還是ISDN端口,其用戶端口狀態指示都是基于AN和LE職責分離的原則的,只有那些與呼叫控制相關的用戶端口狀態信息才可以通過V5接口,并影響LE中的狀態機。端口的測試由AN負責實現,例如端口的環回操作。測試會對業務造成干擾,只有在端口處于“阻塞”情況下才能進行。端口阻塞可以由AN側或LE側發起,也可以通過AN請求并得到LE允許進行。端口阻塞可以應用于多種情況,例如故障、關閉端口業務等。3.4.4 V5.
42、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3. V5接口的網絡層 控制協議的消息結構與PSTN協議的結構相似,但第三層(L3)地址信息單元的格式與不同的控制功能有關。第三層地址信息單元用于識別ISDN或PSTN用戶端口,或指示V5公共控制功能。 圖3-14為標識PSTN端口的L3地址信息單元格式,與PSTN協議中的L3地址可標識有用戶端口數量相同,格式一致。 圖3-14 標識PSTN端口的L3地址信息單元格式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3. V5接口的網絡層 圖3-15為標識PSTN端口或公共V5控制功能的L3地址信息單元格式。在ISDN用戶端口用于控制信息時,L3地址用
43、作該用戶端口D通路信令數據EF地址(V5 EF addr)的復制;在用于公共控制功能的地址時,即為控制協議的V5數據鏈路地址(V5 DL addr),數值為8177。 圖3-15 標識PSTN端口或公共V5控制功能的L3地址信息單元格式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鏈路控制協議 由于V5.2接口可以由多個鏈路組成,因此需要有一個特定鏈路ID識別和鏈路阻塞功能,這些功能通過鏈路控制協議完成。 多鏈路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控制鏈路甄別、鏈路阻塞、鏈路故障管理功能。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鏈路
44、控制協議圖3-16 多鏈路的管理和控制過程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鏈路控制協議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鏈路控制協議圖3-17 鏈路控制協議的消息結構格式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鏈路控制協議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鏈路控制協議圖3-18 鏈路控制功能信息單元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鏈路控制協議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BCC協議 BCC協議用來把一特定2.048Mbps鏈路上的承載通路基于呼叫分配給用戶端口,從而實
45、現V5.2接口的承載通路和用戶端口的動態連接,以實現V5接口的集線功能,其過程由LE指定,AN執行,用來檢查AN用戶端口與V5.2接口之間承載通路的建立和釋放。另外,BCC協議還可以提供AN內部故障報告功能,用來通知LE有關AN內部影響承載通路連接的故障。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BCC協議 BCC協議的進程包括3種,即分配進程、解除分配過程和審計進程。 分配進程根據呼叫或LE管理的控制使用分配進程,規定AN和LE之間的交互操作,用來向一個特定的用戶端口分配V5.2接口上一定數量的確定鏈路、時隙的承載通路。 解除分配過程與上述的分配進程相反,用來釋放用戶端口和承載通
46、路的連接。 審計進程用來檢查V5.2接口上一個承載通路的路由以及用戶端口處的后續連接。LE利用審計功能獲得AN側某個承載通路的連接信息。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BCC協議 BCC協議支持的承載連接類型有3種,即在V5.2接口內基于呼叫的交換連接、在LE內基于呼叫的交換連接、在LE和AN內建立的半永久連接。在V5.2接口內基于呼叫的交換連接,支持PSTN和ISDN的可交換業務,并在AN內具有集線功能。在每一個呼叫的開始,使用BCC協議的分配進程;在呼叫結束,使用BCC協議的解除分配進程。BCC協議支持多時隙的成組分配和解除分配。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47、 3.4 V5接口 BCC協議 原來在LE內基于呼叫的交換連接,在V5.2接口則為預連接,在AN內不集線,以支持特殊需要的PSTN和ISDN交換業務,例如高話務量PBX線路,不允許呼叫阻塞的緊急業務線路。 在LE和AN內建立的半永久連接,可支持半永久的租用線路業務。 對于半永久連接和預連接,需要在LE管理的控制下應用BCC程序,提供或結束交換業務或者租用線業務。BCC協議只支持AN用戶端口和V5.2接口之間的連接,不支持內部交換(用戶端口到用戶端口的連接)。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BCC協議圖3-19 BCC協議的消息結構格式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48、3.4 V5接口 表3-8 BCC協議的消息類型和相關的信息單元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保護協議 保護協議只應用在V5.2接口存在多個2.048Mbps鏈路的情況下。它的主要作用是:在一個2.048Mbps鏈路發生故障時或應系統操作者(OS)的請求,實現C通路的切換。 一個V5.2接口最多可以由16條2.048Mbps鏈路組成。根據協議結構和復用結構,一條C通路可以傳送與多個業務端口相關的業務信息。因此,一條C通路的故障可能會影響大量的用戶業務。特別是對于BCC協議、控制協議和鏈路控制協議,在有關的C通路出現故障的情況下,所有的用戶端口都會受到影響。 3.4.4
49、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保護協議 為了提高V5.2接口的可靠性,V5.2接口提供在出現故障時,C通路切換的保護程序。保護機制將用于保護所有活動的C通路。保護機制還將保護用于控制保護切換的保護協議C通路本身。 保護協議不保護承載通路,也就是說,允許在承載通路所屬的2.048Mbps鏈路出現故障的情況下,重新配置承載通路。在這種故障情況下,這些承載通路上的用戶連接將出現故障。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保護協議 要求保護的主要事件是2.048Mbps鏈路的故障。保護協議還將防止持續的V5數據鏈路故障(即數據鏈路中用于PSTN信令協議、控制協議、鏈路控制
50、協議、BCC協議或保護協議的任一條數據鏈路持續的故障)。 另外,應連續監視所有物理C通路(活動的和備用的)上的標志,以防止第一層檢測機制沒有檢測出的故障。如果在一個備用的C通路上檢測出故障,則應通知系統管理,在沒有正常的備用C通路時,切換就不能進行。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保護協議 在只有一條2.048Mbps鏈路的情況下,不存在邏輯C通路的保護,在系統啟動時,也不需要建立用于保護的數據鏈路。 在切換后,除了保護協議的數據鏈路(在主鏈路和次鏈路上的第16時隙)之外,所有受影響的LAPV5數據鏈路都應重新建立。在主鏈路或次鏈路的第16時隙出現故障的情況下,在故障恢
51、復后,應自動重新建立用于保護協議的數據鏈路。由于進行了保護切換程序,可能還由于LAPV5數據鏈路層的重建,第二層的幀和/或第三層的消息可能會丟失。有關的第三層協議實體應負責處理這些情況。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保護協議 由于主鏈路或次鏈路都出現故障而丟失保護的控制協議、鏈路控制協議或BCC協議的C通路,只能通過另一條2.048Mbps鏈路重新指配而恢復。 用于保護協議的C通路應當始終指配在主鏈路和次鏈路的第16時隙,并且不能被保護機制所切換。 控制協議、鏈路控制協議和BCC協議的C通路應在主鏈路的第16時隙啟動。次鏈路的第16時隙應用于控制協議、鏈路控制協議和B
52、CC協議的C通路的保護。 在相同的物理C通路上,保護協議消息在幀的傳送上應比其他消息優先。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保護協議 除了第一層監視,應使用另外兩個監視功能檢測C通路的故障和觸發一個自主的保護切換。這兩種方法是,標志監視和數據鏈路監視。 當從AN或LE中檢測到鏈路處于非工作狀態時,AN或LE中的系統管理應為該2.048Mbps鏈路中所有活動C通路觸發一個自主的切換。 保護協議應連續監視活動C通路和備用的C通路上的標志。如果在1秒鐘的時間內沒有接收到物理C通路上的標志,則認為物理C通路不可利用(處于非工作狀態),應向系統管理發出一個差錯指示;如果在1秒鐘的時
53、間內至少接收到一個物理C通路上的標志,則認為物理C通路可以利用。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保護協議圖3-20 保護協議的消息結構格式 3.4.4 V5.2接口的協議結構 3.4 V5接口 保護協議3.5.1 VB5接口的基本特性3.5 VB5接口 1. VB5接口的功能特性 3.5.1 VB5接口的基本特性3.5 VB5接口 1.VB5接口的功能特性 虛通路鏈路和虛信道鏈路 VB5支持用戶平面(用戶數據)、控制平面(用戶到網絡信令)、管理平面(元信令、RTMC功能)信息的ATM層功能。這些信息可能承載于虛信道鏈路(Virtual Channel Link,VCL)
54、上,也可以在虛通道鏈路(Virtual Path Link,VPL)上運載。在VB5參考點,接口具有靈活的虛通道鏈路分配和虛信道鏈路分配功能。 實時管理平面協調(Real Time Management Coordination,RTMC)功能 利用VB5參考點的專用協議(RTMC協議),在AN和SN之間通過交換時間基準管理平面信息來實現管理平面的協調,包括同步和一致性。 3.5.1 VB5接口的基本特性3.5 VB5接口 1.VB5接口的功能特性 寬帶承載通路連接控制(B-BCC)功能 這個功能使SN即時地根據協商好的連接屬性(如業務量鑒別語和QoS參數),請求AN建立、修改和釋放AN中的虛
55、信道(VC)鏈路,實現有限的SNI帶寬支持多個UNI。 OAM信息流 提供與層相關的操作管理與維護(OAM)信息的交換。OAM信息流既可以存在于ATM層,也可以存在物理層。 定時 這個功能為比特傳輸、字節同步和信元定界(即信元同步)提供所需的定時信息 。 3.5.1 VB5接口的基本特性3.5 VB5接口 2. VB5參考點模型 VB5參考點的參考模型 3.5.1 VB5接口的基本特性3.5 VB5接口 2. VB5參考點模型 VB5參考點的功能模型 3.5.1 VB5接口的基本特性3.5 VB5接口 3. VB5支持的接入類型 VB5接口提供寬帶和窄帶SNI的綜合接入能力,它支持ITU-T
56、I.435建議所定義的下列B-ISDN用戶接入,這些用戶接入具有通用UNI的特性。 155.52 Mbps和 622.08 Mbps的基于同步數字序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或基于信元的B-ISDN接入。 1.544 Mbps和 2.048 Mbps的基于PDH的B-ISDN接入。 51.84 Mbps或 25.6 Mbps的B-ISDN接入。 為了提供從窄帶接入網到寬帶接入網的融合功能和適應已有業務節點的安排,按照ITU-T G.902建議的綜合方案,VB5接口也支持V5.1接口和V5.2接口的窄帶接入。 3.5.1 VB5接口的基本特性3.5
57、VB5接口 3. VB5支持的接入類型 除了支持B-ISDN用戶和窄帶用戶接入外,VB5接口還支持下列非B-ISDN用戶接入。 不對稱/多媒體業務的接入,例如視頻點播(VOD)。 廣播業務的接入。 局域網(LAN)互連功能的接入。 通過虛擬通道(VP)交叉連接可以支持的接入。 3.5.1 VB5接口的基本特性3.5 VB5接口 4. VB5接口的應用 圖3-24 VB5的基本應用13.5.1 VB5接口的基本特性3.5 VB5接口 4. VB5接口的應用 圖3-25 VB5的基本應用23.5.2 VB5接口的協議配置 3.5 VB5接口 1. 物理層3.5.2 VB5接口的協議配置 3.5 V
58、B5接口 1.物理層 在進行物理層VB5接口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接口的拓撲結構和轉移能力 傳輸匯聚功能的最大數 定時 OAM 保護 傳輸路徑標識 物理層使用的預分配信元頭 3.5.2 VB5接口的協議配置 3.5 VB5接口 2. ATM層 用戶信息與連接相關的信息(例如用戶到網絡的信令)和OAM信息(在ATM層或高層)由VC鏈路和VP鏈路中的ATM信元來運載。 信元頭的格式和編碼以及ATM層使用的預分配信元頭,遵循ITU-T I.361中的NNI規范。根據網絡的條件,信元丟失優先級(CLP)置為“1”的信元被CLP置為“0”的信元丟棄。含RTMC協議的虛電路連接(Virtual C
59、ircuit Connection,VCC)的虛通路連接(VPC)和含B-BCC VCC的VPC,不運載任何用戶數據或用戶信令業務量。ATM層中基于F4和F5 OAM信息流的工作原理在ITU-T I.610建議中規定。 3.5.2 VB5接口的協議配置 3.5 VB5接口 3. 高層接口 在用戶平面中,對于基于ATM的接入,ATM層以上的層對接入網是透明的。為支持非B-ISDN的接入類型,由于這種接入類型不支持ATM層,因此要在接入網中提供ATM適配層(ATM Adaptation Layer,AAL)功能。 用戶到網絡的信令以及相關的過程屬于用戶前端設備(Customer Premises
60、Equipment,CPE)、AN和SN的控制平面的功能。在CPE上的用戶到網絡的信令,在接入網中被透明地處理,對等實體在SN中。為支持一些非B-ISDN的接入,AN還需有B-UNI信令。在VB5.2接口中,SN的連接接納控制(Connection Access Control,CAC)和資源管理功能是通過B-BCC與AN中的對等實體進行通信的,VB5.2參考點上的信令VCC是半永久連接的。 3.5.2 VB5接口的協議配置 3.5 VB5接口 4. 元信令 寬帶元信令和相關的各種程序用于用戶前端設備(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AN和SN的管理平面功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初級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筆試備考資料
- 平洞施工方案
- 戶口代辦授權書模板3篇
- 實驗室教學試劑購銷協議3篇
- 工程中介服務合同
- 2025新學期小學六年級班主任工作計劃(31篇)
- 禮儀隊個人工作總結(6篇)
- 掛職學習工作述職報告(3篇)
- 2025新入職工作總結(10篇)
- 合同管理口訣建3篇
- AQ/T 2059-2016 磷石膏庫安全技術規程(正式版)
- 青島超銀中學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階段性調研地理試題【帶答案】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級)學業水平考試初二會考生物+地理試卷真題
- 火針療法在皮膚科:國際視角
- 4000m3d制藥廢水計算書
- 越劇古裝衣介紹
- 人事行政工作成功典范總結
- 英國皇室文化課件
- 咯血個案護理
- 第6課+呵護花季+激揚青春【中職專用】《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規劃》(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博士生入學復試面試報告個人簡歷介紹(完美版)模板兩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