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本科生實習報告書教學單位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專 業 采礦工程 班 級 采礦14-2 學生姓名 劉振宇 學 號 1401020220 指導教師 韋峰 目錄前言3第一章 實習目的,要求及準備31.1 實驗要求31.2實驗儀器和工具3 1.3 實驗小組分配安排.3第二章 實習內容42.1水準測量42.1.1目的與要求52.1.2 步驟與方法52.1.3 實驗注意事項62.1.4 數據處理52.2經緯儀導線測量72.2.1步驟與方法72.2.2 實驗注意事項82.2.3 數據處理82.3 井下三角高程測量92.2.1步驟與方法92.2.2 實驗注意事項102.2.3 數據處理11 附表
2、一:圖根水準測量 附表二:三角高程測量 附表三:導線測量原始數據水平角觀測 附表四:平面距離測量 附表五:經緯儀閉合導線坐標計算 心得體會22 前言:2016年6月20日到2016年6月24日我們在阜新大巴溝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實習,模擬井下環境,進行巷道內部空間的測量計算。包括井下水準測量,經緯儀的使用和水平角的測量,井下三角高程計算。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本次實習的內容是對課程上所學習的基礎知識進行實踐,通過實習讓我們鞏固我們所學到的知識、這次實習與之前的課程相比,更加廣泛,更加系統。加深我們對書本上理論知識的認知能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而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第一章 實習目
3、的要求及準備1.1實驗要求 1. 加深我們對測繪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實際操作能力,促進理論和知識相結 合。培養我們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2.要求每位同學都能獨立操作儀器以及內業計算能力。3.通過本次實習,能夠更加熟練經緯儀和水準儀的操作能力,并能夠獨立進行相 應的測繪工作的要求。1.2實驗儀器和工具1.S3水準儀(含腳架)2.J6經緯儀(含腳架)3.拉力計,手電筒2個,溫度計,鋼尺(1個),水準尺(2個)4.記錄本,鉛筆,小刀,橡皮1.3實習小組分配安排組長:許廷昆組員:劉振宇,段佳偉,韓雨,苗春桐,張彥杰,王曾,辛奇第2章 實習內容2.1水準測量2.1.1目的與要求1. 掌
4、握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記錄和計算方法。 2掌握四等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指標,進行四等水準測員測站及路線檢核2.1.2方法與步驟1.首先是安置水準儀,張開三角架,調節其長度,是架頭大致水平,壓緊腳架,將儀器從箱中取出,放在腳架上,并把連接螺旋擰緊. 2.粗平,先將三角螺旋的高度調成一樣,并處于適中的位子,然后用右手前后左右移動腳架的一條腿,使圓氣泡大致居中,旋轉腳螺旋,使氣泡居中 3.瞄準,瞄準是用望遠鏡準確地瞄準目標。首先是把望遠鏡對向遠處明亮的背景,轉動目鏡調焦螺旋,使十字絲最清晰。再松開固定螺旋,旋轉望遠鏡,使照門和準星的連接對準水準尺,
5、擰緊固定螺旋。最后轉動物鏡對光螺旋,使水準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絲平面上,再轉動微動螺旋,使水準尺的像靠于十字豎絲的一側。 4.精平,讀書之前,應用微傾螺旋調整管水準氣泡居中,使視線精確水平.由于氣泡的移動有慣性,所以轉動微傾螺旋的速度不能快,特別在符合水準器的兩端氣泡影像將要對齊的時候更要注意,只有當氣泡已經穩定不動并完全符合的時候才達到精平的目的. 5.讀數 1)轉動目鏡調焦螺旋,使十字絲清晰 2)轉動儀器,使儀器的粗瞄器瞄準標尺,擰緊自動螺旋 3)轉動物鏡調焦螺5旋,使水平尺分劃清晰
6、,在旋轉水平微動螺旋,使十字絲的豎絲貼進水準尺的邊緣 4)轉動微傾螺旋,使符合水準氣泡影像嚴格符合,即精平. 5)先估讀毫米數,然后將米,分米,厘米共四位數一起讀出,一毫米為單位. 實習任務(2):經緯儀 實習過程:經緯儀的整置1.架好三腳架,保持架頭大致水平,掛上吊錘.移動三腳架使吊錘與地面標志中心大致對齊,取下吊錘,將腳架睬緊,安上儀器2.用腳螺旋整平圓氣泡,將管氣泡平行任意兩個腳螺旋3.將儀器旋轉90度,旋轉腳螺旋,使氣泡居中4.重復上述步驟,使管氣泡在兩個方向都水平5.然后將儀器旋轉180度,使氣泡
7、偏差不超過一格. 儀器的安置。 在實驗場地上選擇一點,作為測站,另外兩點作為觀測點。 將全站儀安置于點,對中、整平。 在兩點分別安置棱鏡。 豎直度盤和水平度盤指標的設置。 豎直度盤指標設置。 松開豎直度盤制動鈕,將望遠鏡縱轉一周(望遠鏡處于盤左,當物鏡穿過水平面時),豎直度盤指標即已設置。隨即聽見一聲鳴響,并顯示出豎直角。 水平度盤指標設置。 松開水平制動螺旋,旋轉照準部360,水平度盤指標即自動設置。隨即一
8、聲鳴響,同時顯示水平角。至此,豎直度盤和水平度盤指標已設置完畢。注意:每當打開儀器電源時,必須重新設置和的指標。 調焦與照準目標。 操作步驟與一般經緯儀相同,注意消除視差。 角度測量 1)首先從顯示屏上確定是否處于角度測量模式,如果不是,則按操作轉換為距離模式。 2)盤左瞄準目標1,按置零鍵,使水平度盤讀數顯示為0°0000,順時針旋轉照準部,瞄準目標2,讀取顯示讀數。 3)同樣方法可以進行盤右觀測。 4)如果測豎直角,可在讀取水平
9、度盤的同時讀取豎盤的顯示讀數。 距離測量 1)首先從顯示屏上確定是否處于距離測量模式,如果不是,則按操作鍵轉換為坐標模式。 2)照準棱鏡中心,這時顯示屏上能顯示箭頭前進的動畫,前進結束則完成坐標測量,得出距離,HD為水平距離,VD為傾斜距離。 測量步驟及圖示 : 123| | | | | | | |654在1點處架設經緯儀對中、整平,并將豎盤氣泡居中,進行盤左觀測。首先盤左 瞄準點2,并將水平度盤調至一定初始值,讀取數據并記錄,。然后盤左順時針 瞄準點6,讀數并記錄,同樣計算1-6斜邊長真值。再進行盤右觀測,
10、瞄準7點 后逆時針旋轉再瞄準2點,分別讀取數據并記錄。計算半測回和一測回較差,要 求不超過規定限差,否則重新測量。改變水平度盤初始值,按照此方法在1點處 進行第二測回觀測,計算、檢核。同樣,按順序進行2、3、4、5、6點處的角度 測量和斜邊長測量。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前后視距不等差前后視距不等差累計差K+黑紅黑紅面高差之差視線最長距離中絲最小讀數值閉合差以及往返較差6mm4mm實驗方法與步驟 1. 選取一條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其長度以安置6個測站為宜。沿線標 定待定點的地面標志。 2. 在起點與第一個立尺點之間設站,安置好水準儀后,按以下順序觀測:
11、 后視黑面尺,讀取下、上絲讀數;精平,讀取中絲讀數;分別記入記錄表(1)、(2)、(3)順序欄中; 前視黑面尺,讀取下、上絲讀數;精平,讀取中絲讀數;分別記入記錄表(4)、(5)、(6)順序欄中; 前視紅面尺,精平,讀取中絲讀數;記入記錄表(7)順序欄中; 后視紅面尺,精平,讀取中絲讀數;記入記錄表(8)順序欄中; 這種觀測順序簡稱“后前前后”,也可采用“后后前前”的觀測順序。 3. 各種觀測記錄完畢應隨即計算: 黑、紅面分畫讀數差(即同一水準尺的黑面讀數 + 常數K - 紅面讀數)填入記錄表(9)、(
12、10)順序欄中; 黑、紅面分畫所測高差之差填入記錄表(11)、(12)、(13)順序欄中; 高差中數填入記錄表(14)順序欄中; 前、后視距(即上、下絲讀數差乘以100,單位為m)填入記錄表(15)、(16)順序欄中; 前、后視距差填入記錄表(17)順序欄中; 前、后視距累積差填入記錄表(18)順序欄中; 檢查各項計算值是否滿足限差要求。 4. 依次設站同法施測其它各站。 5. 全路線施測完畢后計算:
13、路線總長(即各站前、后視距之和); 各站前、后視距差之和(應與最后一站累積視距差相等); 各站后視讀數和、各站前視讀數和、各站高差中數之和(應為上兩項之差的1/2); 路線閉合差(應符合限差要求); 各站高差改正數及各待定點的高程。2.1.3注意事項1. 每站觀測結束后應當即計算檢核,若有超限則重測該測站。全路線施測計算完畢,各項檢核均已符合,路線閉合差也在限差之內,即可收測。 2 有關技術指標的限差規定見表。3四等水準測量作業的集體觀念很強,全組人員一定要互相合作,密切配合,相互體諒。&
14、#160;4. 記錄者要認真負責,當聽到觀測值所報讀數后,要回報給觀測者,經默許后,方可記入記錄表中。如果發現有超限現象,立即告訴觀測者進行重測。 5. 嚴禁為了快出成果,轉抄、照抄、涂改原始數據。記錄的字跡要工整、整齊、清潔。 6. 四等水準測量記錄表內( )中的數,表示觀測讀數與計算的順序。(1)-(8)為記錄順序,(9)-(18)為計算順序。 7. 儀器前后尺視距一般不超過80m。 8. 雙面水準尺每兩根為一組,其中一根尺常數K1=4687m,另一根尺常數K2=4787m,兩尺的紅面讀數相
15、差0.100m(即4687與4787之差)。當第一測站前尺位置決定以后,兩根尺要交替前進,即后變前,前變后,不能搞亂。在記錄表中的方向及尺號欄內要寫明尺號,在備注欄內寫明相應尺號的K值。起點高程可采用假定高程,即設0=100.00m。 9. 四等水準測量記錄計算比較復雜,要多想多練,步步校核,熟中取巧。10. 四等水準測量在一個測站的觀測順序應為:后視黑面三絲讀數,前視黑面三絲讀數,前視紅面中絲讀數,后視紅面中絲讀數,稱為“后前前后”順序。當沿土質堅實的路線進行測量時,也可以用“后后前前”的觀測順序。11.儀器的安置保持前后視距大致相等,每次觀測讀數前,應使符合水
16、準管氣泡嚴格居中,并消除望遠鏡視差。12.已知水準點和待定水準點上不放尺墊。儀器未搬遷,后視點尺墊不能移動,儀器搬遷時,前視點尺墊不能移動,遷站時應防止摔碰儀器或丟失工具。限差要求:黑、紅面水準尺讀數之差(黑+K-紅)小于4mm;同一測站黑、紅面(兩次儀器高)所測高差之差應小于6mm;路線高差閉合差應在±40或±12 (mm)之內,L為公里數,n為測站數。超限應重測。2.1.4數據處理(見表)2.2經緯儀導線測量概念:經緯儀導線測量是利用經緯儀進行測站之間角度的測量工。2.2.1方法與步驟(一) 經緯儀的認識與使用 1在指定點位上安置經緯儀并熟悉儀器各部件的名稱和作用。2經
17、緯儀的操作:對中和整平: 在測站上安放腳架,使其高度適當,架頭大致水平; 用光學對中器瞄準測點的標志進行對光,使影像清晰,同時用腳架進行粗略對中。 用腳螺旋進行精確對中; 粗平:通過伸縮腳架使圓水準氣泡居中; 精平:轉動腳螺旋,使水準管氣泡精確居中,氣泡偏移不超過兩格; 略松一下中心螺旋,平移儀器進行精確對中,對中誤差3mm; 再看一下長水準氣泡是否居中,如不居中則重復項步驟。 瞄準:用望遠鏡上的照門和準星瞄準目標,使用標位于視場內。旋緊望遠鏡和照準部的制動螺旋,轉動望遠鏡的目鏡螺旋,使十字絲清晰,轉動物鏡調焦螺旋,使目標影像清晰;轉動望遠鏡和照準部的微動螺旋,使目標被十字絲的單根縱絲平分,或
18、被雙根縱絲夾在中央。 讀數:調節反光鏡的位置,使讀數窗亮度適當,旋轉讀數顯微鏡的目鏡套,使度盤及分微尺的刻劃清晰,讀取度盤刻劃線位于分微尺所注記的度數,從分微尺上該刻劃線所在位置的分數估讀至0.1´(即6"的倍數)。 (二)測回法觀測水平角 1度盤配置:設共測n個測回,則第i 個測回的度盤位置為略大于( i-1 )180/n。轉動照準部,使水平度盤讀數在該測回的度盤位置,扳下復測扳手,瞄準起始目標,扳上復測扳手(或采用度盤變換手輪配置度盤)。 2一測回觀測: 盤左:瞄準左目標 A ,進行讀數記a;順時針方向轉動照準部;瞄準右目標B,進行讀數記b;計算上半測回角值 ß
19、; = b- a。 盤右:瞄準右目標B,進行讀數記b;逆時針方向轉動照準部,瞄準左目標A,進行讀數記 a ;計算下半測回角值ß = b- a 。 檢查上、下半測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如不超限,計算一測回角值ß=(ß+ ß)/2。 3測站觀測完畢后,當即檢查各測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計算平均角值。2.2.2注意事項1瞄準目標時,盡可能瞄準其底部,以減少目標傾斜引起的誤差。 2同一測回觀測時,切勿誤動復測扳手或度盤變換手輪,以免發生錯誤。 3觀測過程中若發現氣泡偏移超過兩格時,應重新整平重測該測回。 4計算半測回角值時,當左目標讀數a大于右目標讀數b時,則應加3
20、60° 。 5限差要求為:對中誤差小于3mm;上、下半測回角值互差不超過±40",超限重測該測回;各測回角值互差不超過±24",超限重測該測站。2.2.3數據處理(見表)2.2.3.1計算公式:2.3 三角高程測量三角高程測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通過觀測兩點間的水平距離和天頂距(或高度角)求定兩點間高差的方法。它觀測方法簡單,受地形條件限制小,是測定大地控制點高程的基本方法。三角高程測量的基本原理如圖, A、B為地面上兩點,自A點觀測B點的豎直角為1.2,S0為兩點間水平距離,i1為A點儀器高,i2為B點覘標高,則
21、A、B兩點間高差為:h1.2=S0tga1.2+i1i2上式是假設地球表面為一平面,觀測視線為直線條件推導出來的。在大地測量中,當兩點距離大于300m時,應考慮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對高差的影響。 三角高程測量,一般應進行往返觀測(雙向觀測),它可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為了提高三角高程測量的精度,通常采取對向觀測豎直角,推求兩點間高差,以減弱大氣垂直折光的影響。2.3.1方法與步驟觀測在測站上安置經緯儀,量取儀器高iA;在目標點上安置標桿或覘牌,量取覘標高VB。iA和VB用小鋼卷尺量2次取平均,讀數至1mm。用經緯儀望遠鏡中絲瞄準目標,將豎盤水準管氣泡居中,讀豎盤讀數,盤左盤右觀測為一測回
22、,此為中絲法。豎直角觀測的測回數及限差規定見表7-1。表7-1 豎直角觀測測回數與現差項目一、二、三級導線圖根導線 DJ2 DJ6 DJ6測回數 1 2 1各測回豎直角互差15" 25" 25"各測回指標差互差15" 25" 25"如果用電磁波測距儀測定斜距D,則按相應平面控制網等級的測距規計算三角高程測量測量地面點高程的一種方法。在測站點上測定至照準點的高度角,量取測站點儀器高和照準點覘標高。若已知兩點間的水平距離廳,根據三角學原理按
23、下式求得兩點間的高差為:h=S×tg+儀器高一覘標高由對向觀測所求得往、返測高差(經球氣差改正)之差fh 的容許值為:fh=±0.1 D (m)式中:D為兩點間平距,以km為單位。圖7-2圖7-2所示為三角高程測量控制網略圖,在A、B、C、D四點間進行三角高程測量,構成閉合線路,已知A點的高程為234.88m,已知數據及觀測數據注明于圖上,在表6.18中進行高差計算。本例水平距離D為已知。圖7-2 三角高程測量實測數據略圖由對向觀測所求得高差平均值,計算閉合環線或附合線路的高差閉合差的容許值為:精度1、觀測高差中誤差如何估算三角高程測量外業的精度,在理論
24、上很難推導出一個普遍適用的精度估算公式。我國根據不同地區地理條件20個測區實測資料,用不同邊長的三角形高差閉合差來估算三角高程測量的精度,有經驗公式:Mh=P·s式中,Mh對向觀測高差平均值的中誤差(m) s邊長(km)P每公里的高差中誤差(m/km),P=0.0130.022,取P=0.025 Mh=0.025s高差中誤差與邊長成正比。2、對向觀測高差閉合差的限差 3、環形閉合差的限差三角形高差閉合差 2.3.2注意事項1儀器高和棱鏡高在量取的時候盡量準確.2在觀測的時候應該注意儀器的指標差.測回差,及對向觀測的高差.3導線點間應互相通視,邊長視實驗場地而定。若邊長較短,測角時應特
25、別注意對中和瞄準的精度。 4如無起始邊方位角時,可按實地大致方位假定一個數值。起始點坐標也可假定。5限差要求為:同一邊往,返測相對誤差應小于12000。導線角度閉合差的限差為±60",n為測角數,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的限差為12000。超限應重測。2.3.3數據處理(見表)附表一:圖根水準測量測站編號后尺上絲前尺上絲方 向 及 尺 號標尺讀數K+黑減紅高 差 中 數下絲下絲后視距前視距黑面紅面視距差dd129402813后28867576-3+018728252701前26997488-211.511.2后-前 +0187 +0086-1-0.3-0.330502740 后2
26、9887677-1224382623前27607549-2+022811.211.7后-前 +0228 +0128+1-0.5-0.8328602997 后29207606+1+010826452784前 2812 7598+121.521.3后-前+0108 +0008 0+0.2-0.6425432862后24307115+2-029323212631前 27227508+122.2 23.1后-前-0292-0393+1-0.9-1.5526102763后247371600-034025752726前28127600 -13.53.7后-前-0339-440+1-0.2 -1.76274
27、22883 后28127499-1-003226132751 前 28437631-1 12.913.2后-前-0032-1320-0.3-2.027點名觀測高差h/m距離l(m)高差改正數v/m高程11 0.187 20.331-0.00214.2131214.400.228 20.342 -0.0021314.2810.108 5.832-0.00236 14.125-0.293 20.151 -0.0023714.686-0.340 20.091-0.0023814.630-0.032 5.942-0.0021114.213-0.14292.689-0.002 內業處理Fh=(-0.07
28、+0.06-0.01-0.07-0.07+0.02)=-0.002 <20L 未超限高差改正數v=fh/L=-0.002H12=14.213+0.187=14.40 H13=14.40+0.228=14.281 H36=14.281+0.108=14.125H37=14.125-0.293=14.686 H38=14.686-0.340=14.630 H11=14.630+0.032=14.213附表二:井下三角高程測量測站測點豎盤位置豎盤讀數半測回豎直角指標差垂直角儀器高(cm)艦標高(cm)°°° 1138左 89 52 30 00 07 30 0 00
29、 07 30 145 262右 270 07 30 00 07 3012左 90 14 12 -00 14 12 13-00 13 54右 269 46 24 -00 13 36 12 11左 89 36 00 00 24 00 3 00 24 00 156 254右 270 24 06 00 24 00 13左 91 34 24 -01 34 24 18-01 34 06右 268 26 12 -01 33 481312左 90 08 00 -00 08 00 -3-00 08 03 155 256右 269 51 54 -00 08 06 36左 88 12 36 01 47 24 24
30、01 47 48右 271 48 12 01 48 12 3613左 90 54 54 -00 54 54 0-00 54 54 149 253右 269 05 06 -00 54 5437左 89 26 36 00 33 24 21 00 33 45右 270 34 06 00 34 063736左 87 57 00 02 03 00 3 02 03 03 150 276右 272 03 06 02 03 0638左 91 34 06 -01 34 06 21-01 33 45右 268 26 36 -01 33 2438 37左 87 48 30 02 11 30 -15 02 11 15
31、 148 282右 272 11 00 02 11 0011左 88 38 48 01 21 12 24 01 21 36右 271 22 00 01 22 00 三角高程內業處理 11點:20.331×tan00°2400”+1.45+2.62=4.21312點:20.342×tan-00°0800”+1.56+2.54=4.05313點:5.832×tan-00°5454”+1.55+2.56=4.01736點:20.151×tan02°0300”+1.49+2.53=4.97937點:20.091×
32、tan02°0130”+1.50+2.76=4.97038點:5.942×tan00°0730”+1.48+2.82=4.312H11 12=0.187 起始點高程為H11=4.213+10=14.213(儀器底部中心高程為10)H12 13=0.228 H12=4.213+0.187+10=14.40 H13 36=0.108 H13=4.053+0.228+10=14.281 H36 37=-0.293 H36=4.017+0.108+10=14.125 H37 38=-0.340 H37=4.979-0.293+10=14.686 H38 11=-0.032
33、 H38=4.970-0.340+10=14.630 H11=4.312-0.032+10=14.213 附表三:導線測量原始數據水平角觀測角測站豎盤位置目標水平度盤讀數半測回角值讀 數一測回角值讀數 平均值° ° ° º 111左A 00 00 06 91 37 49 91 37 52 91 37 49B 91 37 55右A180 19 06 91 37 55B271 57 012左A 90 01 06 91 37 51 91 37 46B181 38 57右A267 37 14 91 37 41B359 14 55121左A 00 02 30179
34、 42 24179 42 22179 42 27B179 44 54右A181 36 00179 42 20B 01 18 202左A 90 02 30179 42 12179 42 32B269 44 42右A269 53 00179 42 52B 89 35 52131左A 00 05 00 90 38 54 90 38 48 90 38 25B 90 43 54右A180 04 06 90 38 42B270 42 482左A 90 01 30 90 37 56 90 38 02B180 39 26右A270 01 30 90 38 08B 00 39 38361左A 00 00 30
35、87 01 36 87 01 38 87 01 54B 87 02 06右A179 55 00 87 01 40B266 56 402左A 90 03 30 87 02 16 87 02 10B177 05 46右A276 17 30 87 02 04B 03 19 34371左A 00 04 00180 06 30180 06 27180 06 22B180 10 30 右A180 04 30180 06 24B 00 10 542左A 90 02 30180 06 04180 06 17B270 08 34 右A269 52 06180 06 30B 89 58 36381左A 00 03
36、 00 91 19 30 91 19 46 91 20 03B 91 22 30右A179 56 54 91 20 02B271 16 562左A 90 01 30 91 20 06 91 20 20B181 21 36右A270 06 00 91 20 14B 01 26 14附表四:點平面距離測量邊名讀數平均值一次讀數二次讀數 11-12 20.228 20.334 20.331 12-13 20.340 20.344 20.342 13-36 5.830 5.884 5.832 36-37 20.149 20.153 20.151 37-38 20.088 20.094 20.091 3
37、8-11 5.940 5.944 5.942附表五:經緯儀閉合導線坐標計算點號觀測角(左角)°改正數 °改正角 °坐標方位角° 距離D(m)增量計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標值點號x(m)y(m)x(m)y(m)x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10.00010.000 11 20 00 00 20.331 19.101 6.254 19.109 6.259 12 179 42 27 00 04 30 179 37 57 29.10916.259 12 19 37 57 20.342 19.162 6.135 19.171 6.
38、140 13 90 38 25 00 04 30 90 33 55 48.28022.399 13 290 11 52 5.832 2.013-5.473 2.021-5.469 36 87 01 54 00 04 30 86 57 24 50.30116.930 36 197 09 16 20.151-19.254-6.644-19.245-6.639 37 180 06 22 00 04 30 180 01 52 31.05610.291 37 197 11 08 20.091-19.192-5.936-19.183-5.932 38 91 20 03 00 04 30 91 15 33 11.8734.359 38 108 26 41 5.942 -1.881 5.637-1.873 5.641 11 91 37 49 00 04 30 91 33 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標代理注冊合同協議
- 商城vip會員合同協議
- 咨詢及顧問合同協議
- 向農戶收購稻谷合同協議
- 2025年未簽訂勞動合同企業面臨什么風險
- 2025天貓電商平臺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 比亞迪合同協議書范本
- 志愿崗勞務合同協議
- 模特助理簽約合同協議
- 模具鋼材報價合同協議
- 第24課《蛟龍探海》課件
- 《膝關節半月板》
- 2025年職教高考對口升學 護理類 專業綜合模擬卷(5)(四川適用)(原卷版)
- 聲學裝修施工方案
- 裝飾裝修方案
- 《歐洲古典建筑》課件
- 2024年度貨運代理服務合同運輸安全與事故預防3篇
- 高校實驗室雙重預防機制方案
- 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面試試題與參考答案(2025年)
- 定密培訓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半導體設備租賃行業發展狀況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