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調查與解決方案_第1頁
水污染調查與解決方案_第2頁
水污染調查與解決方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報告理工河南北走向,北起南高教學士湖,往南就是學院南區教工食堂,往東還 通往學院的東外圍, 是理工的唯一河流, 為了讓理工河變的更加美麗, 我們對理 工河的河水進行了各種污染程度的測量。在化學實驗室中我們各小組成員根據實驗要求分別對20 瓶水樣進行了化學成分檢驗:1、氯離子濃度測定:量取100mL水樣于錐形瓶中,加2滴3滴1%酚酞指示 劑,若顯紅色,即用所配置的硝酸溶液滴定至無色;若不顯紅色,則用氫氧化鈉 溶液滴定溶液滴至微紅色,然后以硝酸標準滴定溶液滴回至無色,再加人 1mL10%鉻酸鉀指示劑。然后用硝酸銀標準溶液滴定至橙色,記錄硝酸銀標準溶 液的消耗體積。2、廢水化學需氧量測定: CO

2、Dcr 的測定采用微波密封消解分光光度法,用直吹 式移液管吸取水樣5.00ml置于消解罐中;準確加入 5.00ml重鉻酸鉀消解液(重 鉻酸鉀9.806g/L,硫酸汞25.0g/L,濃硫酸250mL/L )和5.00ml硫酸-硫酸銀催化 劑,搖勻;擰緊消解罐密封蓋,放入微波爐中消解一定時間后取出冷卻;最后將 消解罐中的樣品轉入HACH比色管中,進行比色測定;根據所測吸光度,在CODcr 標準曲線上查取所測式樣的 CODcr 。3、 污水中懸浮物(ss)的測定:將濾膜放在稱量瓶中,打開瓶蓋,在103-105 C 烘干 2h ,取 出冷 卻后 蓋好 瓶 蓋稱 重 ,直至恒 重(兩 次稱重相差 不超過

3、 0.0005g );去除懸浮物后震蕩水樣, 量取均勻適量水樣(使懸浮物大于 2.5mg ), 通過上面稱至恒重的濾膜過濾,用蒸餾水洗殘渣 3-5 次。如樣品中含有油脂,用 10ML 石油醚分兩次淋洗殘渣; 小心取下濾膜,放入原稱量瓶內,在 103-105 °C烘箱內,打開瓶蓋烘 2h,冷卻后蓋好蓋稱重,直至恒重為止。4、混凝實驗:測原水濁度及 pH 值;用 1000mL 量筒量取 6 個水樣置于攪拌燒 杯中;將測溫探頭放入儀器旁邊盛水燒杯中; 將第一組水樣置于攪拌機中, 啟動 儀器,編程序(快速攪拌 800rpm、1mi n、加藥;中速攪拌150rpm、10mi n;慢 速攪拌50

4、rpm、10min;靜沉30min);用移液管向1至6號加藥管中分別加入1、 2、 3、 4、 5、 6mL 混凝劑。 6. 運行程序,注意觀察并記錄礬花形成、沉淀的過 程,礬花外觀、大小、密實程度等,并記入表格中;程序運行結束后,由上部取樣口取杯中上清液約100mL (測濁度、pH即可),置于六個洗凈的100mL燒杯 中,測濁度及pH并記入。具體實驗數據如下:實驗數據整合表m目序號叫Cl-濃度 (mol/L)COD(g)SS(mg/L)濁度(NTUPH/10.00111695.333348.033.67.5920.00096338.666745.222.27.8830.00111305.33

5、3342.012.37.8640.00111655.333313.215.57.4450.00144435.333322.411.17.6960.0013898.414.47.507121.632.07.50884.818.97.51995.225.37.501034.37.5435.07.51波長掃描圖Abs0100200300400500700800結果分析測定后的感官性狀及一般的化學指標 :渾濁度除三組外其它都超過 15(NTU), 非常渾濁 ;而且有大量的雜物和垃圾 ,有很大的腐臭味 ,PH 值為 7.5 左右,硬度較大 , 為硬水。生化需氧量超過10ppm,水體明顯富營養化。可能的原

6、因:1. 理工河附近的高校污水處理設施不夠完善,排污管道沒有接入市政排污管網, 產生的污水對理工河造成了影響。2. 高校內部的排污系統不夠完善,生活園區內常常發生糞便堵塞事件,校內的理 工河段污染程度尤為嚴重。3. 食堂等餐飲業廚余污水流入河道。4學生環保意識不夠, 隨手扔垃圾現象隨處可見, 同學之間相互監督意識淡薄。5. 附近居民過度捕撈,造成生態平衡破壞,河道的生物圈的自凈能力下降。6. 學校對污水管理體制不夠,河水遭污染后,未及時對其采取補救措施,造成更 為嚴重的后果。處理方案:基本概念 :生物膜法是與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類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是一種固定膜法, 是生物凈化過程的人工化和強

7、化, 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 的有機污染物。生物膜法污水處理技術主要是利用附著生長于某些固體物表面的 微生物(即生物膜 )進行有機污水處理。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 兼性菌、真菌、 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等組成的生態系統, 其附著的固體介質稱為濾 料或載體。生物膜自濾料向外可分為厭氣層、好氣層、附著水層、運動水層。技術原理 :生物膜法凈化污水機理是: (1)依靠固定于載體表面上的微生物膜來 降解有機物,由于微生物細胞幾乎能在水環境中的任何適宜的載體表面牢固地附 著、生長和繁殖, 由細胞內向外伸展的胞外多聚物使微生物細胞形成纖維狀的纏 結結構,因此生物膜通常具有孔狀結構,并具有很強

8、的吸附性能。(2)生物膜附著在載體的表面, 是高度親水的物質, 在污水不斷流動的條件下, 其外側總是存 在著一層附著水層。 生物膜又是微生物高度密集的物質, 在膜的表面上和一側深 度的內部生長繁殖著大量的微生物及微型動物, 形成由有機污染物一細菌一原生 動物(后生動物 )組成的食物鏈。生物膜是由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后生 動物和其他一些肉眼可見的生物群落組成。 其中細菌一般有: 假單苞菌屬、 芽苞 菌屬、產堿桿菌屬和動膠菌屬以及球衣菌屬,原生動物多為鐘蟲、獨縮蟲、等枝蟲、蓋纖蟲等。后生動物只有在溶解氧非常充足的條件下才出現, 且主要為線蟲。 污水在流過載體表面時,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生物

9、膜中的微生物吸附, 并通過 氧向生物膜內部擴散,在膜中發生生物氧化等作用,從而完成對有機物的降解。 生物膜表層生長的是好氧和兼氧微生物,而在生物膜的內層微生物則往往處于厭 氧狀態,當生物膜逐漸增厚,厭氧層的厚度超過好氧層時,會導致生物膜的脫落, 而新的生物膜又會在載體表面重新生成, 通過生物膜的周期更新,以維持生物膜 反應器的正常運行。(3)生物膜法通過將微生物細胞固定于反應器內的載體上, 實現了微生物停留時間和水力停留時間的分離,載體填料的存在,對水流起到強 制紊動的作用,同時可促進水中污染物質與微生物細胞的充分接觸,從實質上強化了傳質過程。生物膜法克服了活性污泥法中易出現的污泥膨脹和污泥上

10、浮等問 題,在許多情況下不僅能代替活性污泥法用于城市污水的二級生物處理,而且還具有運行穩定、抗沖擊負荷強、更為經濟節能、具有一定的硝化反硝化功能、可 實現圭寸閉運轉防止臭味等優點。系統特點: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點:(1)對水量、水質、水溫變動適應性強;(2) 處理效果好并具良好硝化功能;(3)污泥量小(約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于固液 分離;(4)處理效率高、耐沖擊負荷性能好;(5)占地面積少、動力費用省、便于 運行管理等優點。生物膜法處理污水系統的基本流程:廢水經初次沉淀池后進入生物膜反應器,廢 水在生物膜反應器中經需氧生物氧化去除有機物后,再通過二次沉淀池出水。 微生物:沿水流方向為細菌原

11、生動物后生動物的食物鏈或生態系統。 具體生物以菌膠團為主、輔以球衣菌、藻類等,含有大量固著型纖毛蟲(鐘蟲、 等枝蟲、獨縮蟲等)和游泳型纖毛蟲(楯纖蟲、豆形蟲、斜管蟲等),它們起到 了污染物凈化和清除池內生物(防堵塞)作用。 污染物:重一輕(相當多污帶-a中污帶中污帶一寡污帶)。 供氧:借助流動水層厚薄變化以及氣水逆向流動,向生物膜表面供氧。 傳質與降解:有機物降解主要是在好氧層進行,部分難降解有機物經兼氧層和 厭氧層分解,分解后產生的H2S NH3等以及代謝產物由內向外傳遞而進入空氣 中,好氧層形成的N03 N NO2- N等經厭氧層發生反硝化,產生的N2也向 外而散入大氣中。 生物膜更新:經水力沖刷,使膜表面不斷更新(DO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