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備考2011高效學習方案生物考點專項1概述格里菲思與艾弗里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過程及結論。2概述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及其結論。3比較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與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在實驗設計上的統一性及實驗方法上的差異性。4闡明DNA粗提取與鑒定的原理、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一、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三、結論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是極少數生物(如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DNARNA1.實驗材料:兩種肺炎雙球菌種類項目S型細菌R型細菌菌落光滑粗糙菌體有多糖類莢膜無多糖類莢膜毒性有毒性,使小鼠患敗血癥死亡無毒性2.體內轉化實驗研究人1928年格里菲思(英)過程·結果R型細菌
2、小鼠存活S型細菌 小鼠死亡 S型活細菌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 小鼠存活R型活細菌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 小鼠死亡 S型活細菌 S型活細菌分析組結果說明R型細菌無毒性組結果說明S型細菌有毒性組結果說明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已失活組小鼠死亡,證明已由R型無毒細菌轉化為S型有毒細菌,說明S型細菌內含有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的物質結論組實驗中,已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體內含有“轉化因子”,促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主要通過組證實)3.體外轉化實驗研究人1944年艾弗里(美)過程·結果 分析S型細菌的DNA使R型細菌發生轉化S型細菌的其他物質不能使R型細菌發生轉化結論S型細菌體內只有DNA才是“
3、轉化因子”,即DNA是遺傳物質4.體內轉化實驗與體外轉化實驗的比較 體內轉化實驗體外轉化實驗實驗者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同事培養細菌用小鼠(體內)用培養基(體外)實驗原則R型細菌與S型細菌的毒性對照S型細菌各成分作用的相互對照實驗結果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能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S型細菌的DNA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實驗結論S型細菌體內有“轉化因子”S型細菌的DNA是遺傳物質兩實驗的聯系: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是基礎,僅說明S型細菌體內有“轉化因子”,體外轉化實驗進一步證明“轉化因子”是DNA兩實驗都遵循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特別提示(1)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其
4、蛋白質變性失活,但其內部的DNA在加熱結束后,隨溫度的恢復又逐漸恢復其活性。(2)在S型細菌DNA的作用下,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應屬可遺傳變異中的基因重組。思維深化高中生物教材中放射性同位素應用歸納:用3H標記亮氨酸追蹤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用3H或15N或32P標記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T)追蹤DNA復制過程或細胞周期中間期歷時時間;用3H或15N或32P標記尿嘧啶核糖核苷酸(U)追蹤RNA合成過程;用14CO2追蹤光合作用中“C”轉移途徑;用 和C18O2相互對照探究光合作用中O2的來源。分別用32P、35S標記噬菌體DNA和蛋白質探究噬菌體遺傳物質的化學本質。【例1】(2009·
5、廣東,2分)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赫爾希與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都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這兩個實驗在設計思路上的共同點是()A重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應B誘發DNA突變,研究其表型效應C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D應用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DNA在親代與子代之間的傳遞解析本題考查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經典實驗,意在考查考生對實驗的理解能力。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都是設法將DNA與蛋白質分離開來,單獨地、直接地研究各自在遺傳中的作用。答案C(2009·山東省高考模擬)通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實的是()A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DNA是遺傳物
6、質B基因位于染色體上C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D在不含DNA的生物體內,RNA就是該生物的遺傳物質解析: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只能證實蛋白質等不是遺傳物質,DNA是遺傳物質。答案:A1.T2噬菌體(1)T2噬菌體結構T2噬菌體是一種專門寄生在大腸桿菌體內的病毒(無細胞結構),頭部和尾部的外殼都是由蛋白質構成,頭部內含有DNA。2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1)實驗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2)實驗思路: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直接單獨地去觀察它們的作用。(3)實驗步驟及結果與結論3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為何都有放射性?(1)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上清液中為何也含少量放射性?保
7、溫時間過短,有一部分噬菌體還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經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現放射性。噬菌體和大腸肝菌混合培養到用離心機分離,這一段保溫時間過長,噬菌體在大腸桿菌內增殖后釋放子代,經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會使上清液中出現放射性。(2)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沉淀物中為何也具有一定放射性若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理論上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但可能由于攪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吸附在細菌表面,隨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沉淀物中出現很低的放射性。4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比較相同點均使DNA和蛋白質分開,單獨處理,觀察它們各自的作用都遵
8、循了對照原則都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但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不同點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直接分離;分離S型菌的DNA、多糖、蛋白質等,分別與R型菌混合培養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同位素標記法: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特別提示(1)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32P和35S的存在部位:(2)通過兩個實驗可以體現出DNA作為遺傳物質的以下特點:穩定性;可以自我復制,保持連續性;可以指導蛋白質合成。深化拓展1培養含放射性標記的噬菌體不能用培養基直接培養,因為病毒營寄生生活,故應先培養細菌,再用細菌培養噬菌體。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但是沒有證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3因放射性檢測時只能檢
9、測到部位,不能確定是何種元素的放射性,故35S(標記蛋白質)和32P(標記DNA)不能同時標記在同一噬菌體上,應將二者分別標記,即實驗分成兩組。4因為P只存在于DNA中,而S絕大多數存在于蛋白質中,所以用32P標記DNA,用35S標記蛋白質;因為DNA和蛋白質中都含有C、H、O、N元素,所以此實驗不能用放射性的14C、3H、16O、14N元素標記。5(1)用32P標記實驗時,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的原因有二:一是保溫時間過短,有一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經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現放射性;二是從噬菌體和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到用離心機分離,這一段保溫時間過長,噬菌體在大腸桿菌內
10、增殖后釋放子代,經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會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2)用35S標記實驗時,沉淀物中出現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由于攪拌不充分,有少量32S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吸附在細菌表面,隨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現少量的放射性。【例2】(2009·哈爾濱模擬)以含(NH4)SO4、KH31PO4的培養基培養大腸桿菌,再向大腸桿菌培養液中接種以32P標記的T2噬菌體(S元素為32S),一段時間后,檢測子代噬菌體中的S、P元素,下表中對結果的預測,可能發生的是()選項S元素P元素A全部32S全部31PB全部35S多數32P、少數31PC全部32S少數32P、多數31PD全部35
11、S少數32P、多數31P解析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只有32P標記的DNA進入大腸桿菌,含32S的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在大腸桿菌細胞內,噬菌體DNA按照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菌內的原料、酶、合成場所和能量復制出子代DNA,并合成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所以在釋放出的子代噬菌體中,所有個體的外殼都只含有35S,只有2個個體的DNA中含32P,其他個體的DNA含31P。答案D(2009·通化模擬)赫爾希和蔡斯分別用35S和32P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下列被標記的部位組合正確的是()ABCD解析:圖中為氨基酸的R基,、依次為組成DNA的磷酸、脫氧核糖和含氮堿基。35S
12、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其中35S位于氨基酸的R基中;32P標記T2噬菌體的DNA,其中32P位于DNA的磷酸中。答案:A1.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實驗實驗過程與實驗結果 實驗結論RNA是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結論:由于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特別提示若某生物的遺傳物質為RNA,表明該生物無DNA。【例3】(2009·江蘇,2分)科學家從煙草花葉病毒(TMV)中分離出a、b兩個不同品系,它們感染植物產生的病斑形態不同。下列4組實驗(見下表)中,不可能出現的結果是()實驗編號實驗過程
13、實驗結果病斑類型病斑中分離出的病毒類型a型TMV感染植物a型a型b型TMV感染植物b型b型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質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b型a型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質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a型a型A.實驗B實驗C實驗D實驗解析本題借助實驗設計與結果分析考查生物的遺傳物質,意在考查學生對生物遺傳的理解。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實驗中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質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病斑類型為b型,病斑中分離出來的病毒類型也為b型。答案C分別選出下列各項內容(1)控制生物性狀的主要物質是()(2)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是()(3)大部分生物的遺傳物質是()(4)生
14、物性狀的控制者是()(5)病毒的遺傳物質是()(6)狗的遺傳物質是()(7)SARS病毒的遺傳物質是()(8)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A核酸 BDNACRNA DDNA或RNAEDNA和RNA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核酸(朊病毒由于無核酸是極特殊類型)。凡有DNA的生物遺傳物質均為DNA,無DNA只有RNA的生物,遺傳物質為RNA,上述各項中控制生物性狀的主要遺傳物質應為DNA(因絕大多數生物均為含DNA并以DNA為遺傳物質),一切生物遺傳物質應為核酸,大部分生物的遺傳物質應為DNA,生物性狀的控制者也為核酸,病毒的遺傳物質應為DNA或RNA,狗及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應為DNA,而SA
15、RS病毒為RNA病毒,因此其遺傳物質應為RNA。答案:(1)B(2)A(3)B(4)A(5)D(6)B(7)C(8)B1.實驗原理(1)DNA在物質的量濃度為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因此,可將DNA析出。(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細胞中某些化合物則溶于酒精溶液,因此可提取含雜質較少的DNA。2方法步驟方法步驟操作方法實驗原理或現象(1)制備雞血細胞液取質量濃度為0.1g/mL的檸檬酸鈉溶液100mL與新鮮的雞血混合并攪拌,然后靜置一天防止血液凝固,使血細胞與血漿分離(2)提取細胞核物質取20mL蒸餾水與約7mL的雞血細胞液混合并充分攪拌,然后用單層紗布過濾,取濾液于燒
16、杯中使血細胞過度吸水而破裂方法步驟操作方法實驗原理或現象(3)溶解細胞核內的DNA取物質的量濃度為2mol/L的氯化鈉溶液40mL與上述濾液混合后,再用玻璃棒攪拌1minDNA在高濃度氯化鈉溶液中溶解度較大(4)析出含DNA的黏稠物并濾取沿燒杯內壁慢慢加入蒸餾水并輕輕攪拌,至絲狀黏稠物不再增加時停止加蒸餾水,然后用多層紗布過濾,取紗布上的黏稠物DNA的溶解度隨氯化鈉溶液濃度的降低而降低方法步驟操作方法實驗原理或現象(5)DNA的黏稠物再溶解與濾取用鈍頭鑷子夾取紗布的黏稠物放入20mL物質的量濃度為2mol/L的氯化鈉溶液中,攪拌使其盡可能多地溶解,然后用兩層紗布過濾,取其濾液放入小燒杯中DNA
17、溶于濾液中(6)提取含雜質較少的DNA取體積分數為95%的冷卻的酒精溶液50mL與濾液混合攪拌,待出現絲狀物時用玻璃棒將其卷起DNA不溶于酒精溶液,出現沉淀方法步驟操作方法實驗原理或現象(7)鑒定DNA在兩支潔凈試管中各加入5mL 0.015mol/L的氯化鈉溶液,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絲狀物并攪拌使之溶解。然后再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4mL的二苯胺試劑并沸水浴加熱5min加絲狀物的試管內出現藍色,另一支不變藍(作對照),說明絲狀物為DNA3.關注實驗中的“二、三、四”實驗中兩次使用蒸餾水,三次使用紗布過濾,四次使用NaCl溶液。實驗步驟實驗過程兩次使用蒸餾水加到雞血細胞液中,使血細胞吸水破裂加到含D
18、NA的2mol/L NaCl溶液中,使DNA析出三次使用紗布過濾過濾血細胞破裂液,提取細胞核物質(取濾液)濾取0.14mol/L NaCl溶液中析出的DNA(取黏稠物)過濾溶有DNA的2 mol/L NaCl溶液(取濾液)四次使用NaCl溶液加2mol/L NaCl溶液,溶解提取的細胞核物質(加蒸餾水)0.14mol/L NaCl溶液使DNA析出加入2mol/L NaCl溶液,溶解濾取的DNA黏稠物加入0.015mol/L NaCl溶液將絲狀物放入其中,使絲狀物(DNA)溶解,然后用二苯胺試劑鑒定4.實驗材料為何選用雞血細胞由于雞的紅細胞中含完整的細胞核,且作為鳥類因其代謝旺盛,血液中紅細胞數
19、量也多,便于提供豐富的DNA(哺乳動物與人一樣,其成熟紅細胞中無細胞核,不能用于提取DNA,但因肝臟具細胞核,故可用哺乳動物肝臟細胞作實驗材料)。5實驗材料為何不使用全血雞的全血包括血漿和血細胞,血漿中無DNA,全血中除去血漿后即為濃縮的血細胞DNA含量相對提高了。特別提示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不適于提取DNA,然而正是由于其無細胞核及各種細胞器因而無核膜及各種細胞器膜的干擾,使其成為提取細胞膜(血影)的理想材料。【例4】(2009·蘇州模擬)在“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中,將提取獲得的含DNA的黏稠物(還含有較多雜質)分別處理,以下過程獲得的濾液和黏稠物中,因含DNA少而可
20、以丟棄的是()第一,放入0.14mol/L的氯化鈉溶液中,攪拌后過濾,得濾液A和黏稠物a。第二,放入2mol/L的氯化鈉溶液中,攪拌后過濾,得濾液B和黏稠物b。第三,放入冷卻的95%的酒精溶液中,攪拌后過濾,得濾液C和黏稠物c。Aa、b、C BA、B、CCA、b、C DA、B、c 解析DNA在0.14mol/L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解度最小,DNA析出,呈絲狀物,過濾后存在于黏稠物中;DNA在2mol/L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解度最大,所以DNA呈溶解狀態,過濾后存在于濾液中;在冷卻的95%的酒精溶液中DNA凝集,呈絲狀物,過濾后存在于黏稠物中。答案C(2009·汕頭模擬)回答下列有關“DNA的
21、粗提取和鑒定”實驗的問題:(1)下列有關“DNA的粗提取和鑒定”實驗原理的敘述正確的是()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隨NaCl溶液濃度的降低而減小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質,可除去細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質而得到較純的DNACDNA是大分子有機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機溶劑D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會出現紫色反應(2)由于雞血較難找到,某學生試圖用人血代替,結果沒有成功,其原因最可能是()A操作方法不對 B人血含DNA太少CNaCl溶液濃度太高 D加二苯胺太少(3)下圖為該實驗過程中的一些重要操作示意圖: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上圖C、E步驟都加入蒸餾水,但其目的不同,分別是_和_。上圖A步驟
22、所用酒精必須是經過_才能使用,該步驟的目的是_。(4)為鑒定A中所得到的絲狀物的主要成分為DNA,可滴加_試劑,沸水浴,如果出現_則該絲狀物的主要成分為DNA。答案:(1)B(2)B(3)CBEDA加速血細胞的破裂降低NaCl溶液的濃度,使DNA析出充分預冷提取含雜質較少(或較純凈)的DNA(4)二苯胺(或甲基綠)藍色(藍綠色)1在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幾個著名經典實驗中,實驗設計思路中最關鍵的是()A要用同位素標記DNA和蛋白質B要分離DNA和蛋白質C要區分DNA和蛋白質,單獨觀察它們的作用D要得到噬菌體和肺炎雙球菌解析:本題考查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與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設計思路。在證明DNA
23、是遺傳物質的實驗中,最關鍵的是利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如機械分離、化學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等)將DNA和蛋白質分開,單獨地、直接地去觀察DNA和蛋白質的作用,體現實驗設計的對照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從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答案:C2通過對細胞的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研究,以及對染色體化學成分的分析,人們認為染色體在遺傳中起重要作用。那么,從細胞水平看,染色體能起遺傳物質作用的理由是()A細胞中的DNA大部分在染色體上B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CDNA在染色體中含量穩定,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染色體在生物傳宗接代中能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解析:從細胞水平看,在細胞增殖產生子代細胞過程中,上下
24、代細胞間保持穩定與連續性的物質是染色體,具備遺傳物質應具有的特征。答案:D3從用DNA酶處理的S型細菌中提取DNA使之分解,就不能使R型細菌發生轉化。下列關于這一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實驗證實DNA分解產物不是遺傳物質B該實驗從反面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C該實驗證實了DNA分解產物不是轉化因子D該實驗是格里菲思實驗的主要環節解析:用DNA酶處理的S型細菌這一實驗操作是為了進一步對照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該實驗不是格里菲思實驗的主要環節。答案:D4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進行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證實了()DNA是遺傳物質RNA是遺傳物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糖類不是遺傳物質
25、DNA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ABC D解析:此題考查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格里菲思的實驗結果表明R型細菌發生了性狀轉化,產生了可遺傳的變異,并得出S型細菌中含有“轉化因子”的結論。艾弗里為了弄清轉化因子,他從S型活細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質和多糖等物質,然后將它們分別加入培養R型細菌的培養基中,結果表明DNA是轉化因子(遺傳物質),蛋白質和多糖不是。答案:A5用35S和32P標記噬菌體的具體操作方法是()A先把大腸桿菌放置在含有35S和32P的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再讓噬菌體去侵染該大腸桿菌B把噬菌體放在含有35S和32P的培養基中培養C利用已分別標記35S和32P的活雞胚培養噬菌體D利用含35S
26、和32P的培養基培養植物細胞形成愈傷組織后,再用噬菌體侵染植物愈傷組織細胞答案:A6用含15N、35S、32P的噬菌體去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細菌,則釋放出的子代噬菌體中()A都含32P B大多數含有15N和32PC少數含15N、35S和32P D全部不含35S答案:D7利用同位素作為示蹤元素,標記特定的化合物以追蹤物質運行和變化過程的方法叫做同位素標記法。下列各項所選擇使用的同位素及相關結論不正確的是() 同位素應用A35S標記噬菌體,證明DNA是遺傳物質B15N標記DNA分子,證明DNA分子半保留復制C14C標記CO2,得知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轉移途徑D18O分別標記CO2和水,證
27、明光合作用所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于水解析:S只存在于蛋白質中,用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不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只能證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答案:A8下列有關遺傳物質的描述錯誤的是()A正常情況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組織,DNA結構一定相同,數量也一定相同B正常情況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組織,DNA結構一定相同,數量可能不同C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D任何生物個體的遺傳物質只有一種解析:正常情況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組織,由于其代謝程度不同,細胞質中的DNA含量會有所不同。任何一種生物,即使體內同時含有兩種核酸,遺傳物質也只能是其中的一種,如人的遺傳物質是DNA,不能說人的遺傳物質是DNA和
28、RNA(當然可以說人的遺傳物質是核酸)。答案:A9如圖為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部分圖解,該實驗是在格里菲思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其目的是證明“轉化因子”的化學成分。請據圖回答:(1)在對R型細菌進行培養之前,必須首先進行的工作是_。(2)依據上面實驗的圖解,可以作出_的假設。(3)為驗證上面的假設,設計了下面的實驗:該實驗中加DNA酶的目的是_。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4)通過上面的兩步實驗,仍然不能說明_,為此設計了下面的實驗: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該實驗能夠說明_。解析:解答本題應結合實驗操作示意圖進行。本實驗要證明的是“DNA是遺傳物質”,DNA經DNA酶處理的產物不是遺傳物質
29、,蛋白質和莢膜多糖也不是遺傳物質。答案:(1)分離并提純S型細菌的DNA、蛋白質、多糖等物質(2)DNA是遺傳物質(3)分解從S型細菌中提取的DNA培養基中只長R型細菌(4)蛋白質、多糖等不是遺傳物質培養基中只長R型細菌蛋白質、多糖不是遺傳物質教學建議在本章內容中,遺傳的物質基礎部分,通過掌握DNA的結構,能幫助理解生物的遺傳現象和生物的多樣性;DNA的復制與細胞分裂和生物的遺傳變異等知識密切相關;基因的有關知識則是學習遺傳的基本規律和基因突變等知識的基礎。因此,DNA的結構、DNA的復制和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是本章的重點知識。在上述知識點中,“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是復習的重點,對
30、這一重點知識的復習應從分析兩個實驗入手,得出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的結論,再從以下幾點歸納出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是核酸;細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在只含RNA的少數病毒中,RNA才作為遺傳物質。對DNA是遺傳物質證據的兩個實驗的理解是本節的難點。關于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通過對實驗過程的研究,弄清S型細菌中,DNA是轉化因子,DNA是遺傳物質;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要抓住實驗過程中的兩個關鍵階段:注入和釋放,即抓住噬菌體侵染細菌過程中起作用的是DNA,以及子代噬菌體在大小、形態等方面都保持著原來親代噬菌體的特點這兩點內容,并通過分析實驗過程
31、,對比DNA所具有的遺傳物質的特點,使教材相關的聯系更加緊密,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關于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是本節的又一重點,這主要是由真核細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染色體上決定的。此外,在認識染色體是遺傳物質主要載體的同時,不要忽略了細胞中還有少量DNA存在于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受細胞核中染色體上DNA控制的遺傳現象叫細胞核遺傳,受細胞質中DNA控制的遺傳現象叫細胞質遺傳。備用選題1(2008·江蘇生物,8)某研究人員模擬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小鼠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小鼠R型
32、菌DNA酶高溫加熱后冷卻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小鼠S型菌DNA酶高溫加熱后冷卻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小鼠以上4個實驗中小鼠存活的情況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解析:中S型菌DNA已被DNA酶分解,小鼠存活;中可完成細菌的轉化,小鼠死亡;高溫加熱后,細菌被殺滅,小鼠存活。答案:D2(2007·江蘇生物,21)在采用雞血為材料對DNA進行粗提取的實驗中,若需要進一步提取含雜質較少的DNA,可以依據的原理是()A在物質的量濃度為0.14mol/L的氯化鈉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小B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的條件下會
33、染成藍色CDNA不溶于酒精而細胞中的一些物質易溶于酒精D質量濃度為0.1g/mL的檸檬酸鈉溶液具有抗凝血作用解析:用無水乙醇沉淀DNA,這是實驗中最常用的沉淀DNA的方法。乙醇的優點是可與水以任意比例相混溶,乙醇與核酸不會起任何反應,對DNA很安全,因此是理想的沉淀劑。也可改用95%的酒精來替代無水乙醇(因為無水乙醇的價格遠遠高于95%的酒精)。答案:C3(2006·全國)肺炎雙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類莢膜,R型則不具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培養R型活細菌時加S型細菌的多糖類物質,能產生一些具有莢膜的細菌B培養R型活細菌時加S型細菌DNA的完全水解產物,不能產生具有莢膜的細菌C培養R型活細菌時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園藝師考試壓力管理試題及答案
- 無錫光伏電站施工方案
- 混凝土穩管如何施工方案
- 2025年注會各科目復習時長試題及答案
- 生物檢測與微生物檢驗的融合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中的時間優化方法試題及答案
- 秘書性格與職業要求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應試能力試題及答案
- 江蘇彩色地面施工方案
- 微生物檢驗中的法律責任問題試題及答案
- 《冷鏈物流管理》教學大綱
- 事故隱患內部舉報獎勵制度
- 礦山地質環境監測信息平臺
- GB/T 44562-2024航空用鈦合金100°沉頭大底腳螺紋抽芯鉚釘
- 2024年浙江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社會試題
- 建筑智能化配管-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
- 在建工程評估報告
- 鐵路工程管理平臺-EBS分解子系統用戶手冊
- 《創傷失血性休克中國急診專家共識(2023)》解讀課件
- 車輛出借責任協議(2024年)
- 大橋小學四年級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測試考試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