蓯蓉丸_全生指迷方卷四引_指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蓯蓉丸_全生指迷方卷四引_指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蓯蓉丸_全生指迷方卷四引_指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蓯蓉丸_全生指迷方卷四引_指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蓯蓉丸_全生指迷方卷四引_指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蓯蓉丸_全生指迷方卷四引_指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蓯蓉丸_全生指迷方卷四引_指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11.原方81.1.組成: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81.2.功效:小便純血,血下則凝,亦無痛處,惙惙短氣,由陽氣不固,陰無所守,五液注下,其脈散失欲絕,而身冷者。81.3.來源:全生指迷方卷四引指南方。81.4.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82.相似度80%:蓯蓉丸82.1.組成:肉蓯蓉半兩,菟絲子半兩,桑螵蛸半兩,干地黃1兩,鹿茸1兩。82.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

2、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82.3.加:桑螵蛸82.4.功效:虛損溺血。82.5.來源:普濟方卷二一五引指南方。83.相似度75%:菟絲子丸83.1.組成:菟絲子(酒浸,別搗)2兩,鹿茸(去毛,酥炙)2兩,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2兩,五味子2兩。83.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83.3.加:五味子83.4.減:干地黃93.5.功效:虛勞小便利。93.6.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二。94.相似度60%:肉蓯蓉丸94.1.組成: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切,焙),附子1兩(炮裂,

3、去皮臍),牛膝1兩(去苗,酒浸1宿,切,焙),菟絲子(酒浸2宿,別搗末)1兩,鹿茸(酥微炙,去毛)半兩。94.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94.3.加:附子、牛膝94.4.減:干地黃94.5.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八六。95.相似度50%:鹿菟丸95.1.組成:鹿茸1兩,菟絲子2兩,山藥2兩。95.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95.3.加:山藥95.4.減:肉蓯蓉、干地黃95.5.功效:飲酒積熱,熏蒸五臟,津血枯燥,小便

4、并多,肌肉消爍,專嗜冷物寒漿。95.6.來源:醫學入門卷七。106.相似度50%:蓯蓉丸106.1.組成: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菟絲子(酒浸,別搗)1兩。106.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06.3.加:牛膝106.4.減:鹿茸、干地黃106.5.功效:柔風,舉體無力,四肢緩弱,不能行立。106.6.來源:圣濟總錄卷七。107.相似度50%:發灰煎107.1.組成:菟絲子4兩,鹿茸1兩,山藥1兩,發灰1分。107.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

5、)、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07.3.加:山藥、發灰107.4.減:肉蓯蓉、干地黃107.5.功效:五勞七傷,溺血淋瀝,胸腹撐悶。107.6.來源:普濟方卷二一五引十便良方。108.相似度50%:附子丸108.1.組成: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蛇床子2兩,鐘乳粉2兩,菟絲子2兩(酒浸3日,曬干,別杵為末),鹿茸1兩(去毛,涂酥炙微黃),肉蓯蓉2兩(酒浸,去皴皮,炙干)。118.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18.3.加:附子、蛇床子、鐘乳粉118.4.減:干地黃1

6、18.5.功效:腎臟衰弱絕陽,手足多冷。118.6.來源:圣惠卷七。119.相似度50%:干漆丸119.1.組成:鹿茸4兩,干地黃4兩,干漆半兩。119.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19.3.加:干漆119.4.減:菟絲子、肉蓯蓉119.5.功效:骨痹皮肉寒。119.6.來源:普濟方卷一八六引指南方。1110.相似度50%:龍鳳丸1110.1.組成:鹿茸(火燎去毛)1兩(酒浸,炙),山藥2兩,菟絲子(酒浸,炒)2兩。1110.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

7、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210.3.加:山藥1210.4.減:肉蓯蓉、干地黃1210.5.功效:消渴;飲酒多,發積為酷熱,熏蒸五臟,津液枯燥,血位,小便并多,肌肉消爍,專嗜冷物寒漿。1210.6.來源:得效卷七。1211.相似度50%:鹿茸地黃煎1211.1.組成:鹿茸(去毛,酥炙)1兩,肉蓯蓉(洗去砂土,切片)1兩,熟干地黃(洗)1兩,羊脊髓1兩。1211.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211.3.加:熟干地黃、羊脊髓1211.4.減:菟絲子、干地黃1211.5.來源:魏氏家藏方卷四。

8、1212.相似度50%:補真丸1212.1.組成:肉蓯蓉半斤(酒浸1宿,去皴皮,切,焙,為末),菟絲子(酒浸1宿,凈洗,焙,搗末)。1212.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212.3.減:鹿茸、干地黃1312.4.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八五。1313.相似度50%:鹿菟煎1313.1.組成:菟絲子5兩,北五味子5兩,白茯苓3兩半,鹿茸1兩半(鹽酒浸,炙)。1313.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313.3.加:北五味子、

9、白茯苓1313.4.減:肉蓯蓉、干地黃1313.5.功效:三消渴利。1313.6.來源:普濟方卷一八引澹竂。1314.相似度50%:玉真丸1314.1.組成:龍骨(搗羅,水飛3遍,重研令細,去水,干,入熟絹袋盛,縫合;置5斗米下炊1遍了,干,重研細)8兩,菟絲子(酒浸1宿,酒煮1宿令爛,去酒搗爛,焙干為末)8兩,鹿茸(新嫩帶血者,去毛,酥炙)6兩,韭子(凈揀,微炒)4兩半。1314.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314.3.加:龍骨、韭子1314.4.減:肉蓯蓉、干地黃1314.5.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八五

10、。1415.相似度50%:四精丸1415.1.組成:鹿茸(制)、肉蓯蓉(制)、山藥、白茯苓各等分。1415.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415.3.加:山藥、白茯苓1415.4.減:菟絲子、干地黃1415.5.功效:白濁煩渴。1415.6.來源:醫統卷七十二引濟生。1416.相似度50%:菟絲子丸1416.1.組成:菟絲子1兩(凈,酒浸1宿),五味子、白茯苓、肉蓯蓉(酒浸1宿)、(舟百)茴香(炒),鹿茸(酥炙)1兩。1416.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

11、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416.3.加:五味子、白茯苓、茴香1416.4.減:干地黃1416.5.功效:渴濁。1416.6.來源:普濟方卷一七七引鄭氏家傳渴濁方。1417.相似度50%:五味子丸1417.1.組成:五味子1兩,菟絲子(酒浸,別搗)1兩,鹿茸(去毛,酥炙)1兩,巴戟天(去心)1兩,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1兩,杜仲(去粗皮,炙,銼)1兩。1517.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517.3.加:五味子、巴戟天、杜仲1517.4.減:干地黃1517.5.功效:腎臟虛損,精

12、氣衰竭,陽道痿弱,腰膝無力。1517.6.來源:圣濟總錄卷五十二。1518.相似度50%:五味子丸1518.1.組成:五味子4兩,熟地黃6兩,肉蓯蓉8兩,菟絲子2兩(酒浸,蒸)。1518.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518.3.加:五味子、熟地黃1518.4.減:鹿茸、干地黃1518.5.功效:稟賦弱,小便數亦不禁。1518.6.來源:普濟方卷一八引經驗良方。1519.相似度50%:香茸丸1519.1.組成:熟干地黃5兩,菟絲子4兩(另末),鹿茸3兩。1519.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

13、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619.3.加:熟干地黃1619.4.減:肉蓯蓉、干地黃1619.5.來源:普濟方卷二二引十便良方。1620.相似度50%:羊腎丸1620.1.組成:鹿茸1兩,菟絲子1兩,茴香5錢。1620.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620.3.加:茴香1620.4.減:肉蓯蓉、干地黃1620.5.功效:腎虛腰痛,不能反側。1620.6.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1621.相似度50%:鹿茸丸1621.1.組成:鹿茸2兩,菟絲子1兩(浸,

14、酒蒸),天花粉半兩。1621.2.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621.3.加:天花粉1621.4.減:肉蓯蓉、干地黃1621.5.功效:渴疾。1721.6.來源:朱氏集驗方卷二。17161. 原方1.1. 組成: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2. 功效:小便純血,血下則凝,亦無痛處,惙惙短氣,由陽氣不固,陰無所守,五液注下,其脈散失欲絕,而身冷者。1.3. 來源:全生指迷方卷四引指南方。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

15、量。2. 相似度80%:蓯蓉丸2.1. 組成:肉蓯蓉半兩,菟絲子半兩,桑螵蛸半兩,干地黃1兩,鹿茸1兩。2.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2.3. 加:桑螵蛸2.4. 功效:虛損溺血。2.5. 來源:普濟方卷二一五引指南方。3. 相似度75%:菟絲子丸3.1. 組成:菟絲子(酒浸,別搗)2兩,鹿茸(去毛,酥炙)2兩,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2兩,五味子2兩。3.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3.3. 加:五味子

16、3.4. 減:干地黃3.5. 功效:虛勞小便利。3.6. 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二。4. 相似度60%:肉蓯蓉丸4.1. 組成: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切,焙),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牛膝1兩(去苗,酒浸1宿,切,焙),菟絲子(酒浸2宿,別搗末)1兩,鹿茸(酥微炙,去毛)半兩。4.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4.3. 加:附子、牛膝4.4. 減:干地黃4.5.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八六。5. 相似度50%:鹿菟丸5.1. 組成:鹿茸1兩,菟絲子2兩,山藥2兩。5.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

17、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5.3. 加:山藥5.4. 減:肉蓯蓉、干地黃5.5. 功效:飲酒積熱,熏蒸五臟,津血枯燥,小便并多,肌肉消爍,專嗜冷物寒漿。5.6. 來源:醫學入門卷七。6. 相似度50%:蓯蓉丸6.1. 組成: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菟絲子(酒浸,別搗)1兩。6.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6.3. 加:牛膝6.4. 減:鹿茸、干地黃6.5. 功效:柔風,舉體無力,四肢緩弱,不能行立。6.6. 來源:圣

18、濟總錄卷七。7. 相似度50%:發灰煎7.1. 組成:菟絲子4兩,鹿茸1兩,山藥1兩,發灰1分。7.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7.3. 加:山藥、發灰7.4. 減:肉蓯蓉、干地黃7.5. 功效:五勞七傷,溺血淋瀝,胸腹撐悶。7.6. 來源:普濟方卷二一五引十便良方。8. 相似度50%:附子丸8.1. 組成: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蛇床子2兩,鐘乳粉2兩,菟絲子2兩(酒浸3日,曬干,別杵為末),鹿茸1兩(去毛,涂酥炙微黃),肉蓯蓉2兩(酒浸,去皴皮,炙干)。8.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

19、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8.3. 加:附子、蛇床子、鐘乳粉8.4. 減:干地黃8.5. 功效:腎臟衰弱絕陽,手足多冷。8.6. 來源:圣惠卷七。9. 相似度50%:干漆丸9.1. 組成:鹿茸4兩,干地黃4兩,干漆半兩。9.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9.3. 加:干漆9.4. 減:菟絲子、肉蓯蓉9.5. 功效:骨痹皮肉寒。9.6. 來源:普濟方卷一八六引指南方。10. 相似度50%:龍鳳丸10.1. 組成:鹿茸(火燎去毛)1兩(酒浸,炙),山藥2兩

20、,菟絲子(酒浸,炒)2兩。10.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0.3. 加:山藥10.4. 減:肉蓯蓉、干地黃10.5. 功效:消渴;飲酒多,發積為酷熱,熏蒸五臟,津液枯燥,血位,小便并多,肌肉消爍,專嗜冷物寒漿。10.6. 來源:得效卷七。11. 相似度50%:鹿茸地黃煎11.1. 組成:鹿茸(去毛,酥炙)1兩,肉蓯蓉(洗去砂土,切片)1兩,熟干地黃(洗)1兩,羊脊髓1兩。11.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1

21、.3. 加:熟干地黃、羊脊髓11.4. 減:菟絲子、干地黃11.5. 來源:魏氏家藏方卷四。12. 相似度50%:補真丸12.1. 組成:肉蓯蓉半斤(酒浸1宿,去皴皮,切,焙,為末),菟絲子(酒浸1宿,凈洗,焙,搗末)。12.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2.3. 減:鹿茸、干地黃12.4.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八五。13. 相似度50%:鹿菟煎13.1. 組成:菟絲子5兩,北五味子5兩,白茯苓3兩半,鹿茸1兩半(鹽酒浸,炙)。13.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

22、,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3.3. 加:北五味子、白茯苓13.4. 減:肉蓯蓉、干地黃13.5. 功效:三消渴利。13.6. 來源:普濟方卷一八引澹竂。14. 相似度50%:玉真丸14.1. 組成:龍骨(搗羅,水飛3遍,重研令細,去水,干,入熟絹袋盛,縫合;置5斗米下炊1遍了,干,重研細)8兩,菟絲子(酒浸1宿,酒煮1宿令爛,去酒搗爛,焙干為末)8兩,鹿茸(新嫩帶血者,去毛,酥炙)6兩,韭子(凈揀,微炒)4兩半。14.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4.3. 加:龍骨、韭子14.4

23、. 減:肉蓯蓉、干地黃14.5.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八五。15. 相似度50%:四精丸15.1. 組成:鹿茸(制)、肉蓯蓉(制)、山藥、白茯苓各等分。15.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5.3. 加:山藥、白茯苓15.4. 減:菟絲子、干地黃15.5. 功效:白濁煩渴。15.6. 來源:醫統卷七十二引濟生。16. 相似度50%:菟絲子丸16.1. 組成:菟絲子1兩(凈,酒浸1宿),五味子、白茯苓、肉蓯蓉(酒浸1宿)、(舟百)茴香(炒),鹿茸(酥炙)1兩。16.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干地黃各等分。16.3. 加:五味子、白茯苓、茴香16.4. 減:干地黃16.5. 功效:渴濁。16.6. 來源:普濟方卷一七七引鄭氏家傳渴濁方。17. 相似度50%:五味子丸17.1. 組成:五味子1兩,菟絲子(酒浸,別搗)1兩,鹿茸(去毛,酥炙)1兩,巴戟天(去心)1兩,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1兩,杜仲(去粗皮,炙,銼)1兩。17.2. 原方對照:菟絲子(揀凈,酒浸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