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區排水及防澇專項規劃_第1頁
中心城區排水及防澇專項規劃_第2頁
中心城區排水及防澇專項規劃_第3頁
中心城區排水及防澇專項規劃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心城區排水及防澇專項規劃 德陽市中心城區排水及防澇專項規劃 公示材料 一、 規劃 范圍 本次規劃范圍為德陽市中心城區,依據德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212030)確定的 120 平方公里中心城區范圍。 圖 1 規劃范圍圖 二、 規劃 目標 城市內澇防治系統實現暴雨全過程控制,規劃建成一套完整、合理、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統,通過該系統順利排水,有效防止積水現象發生,保障城市排水安全。當發生城市雨水管網設計標準以內的降雨時,地面不應有明顯積水,發生城市內澇防治標準以內的降雨時,城市不能出現內澇災害,發生超過城市內澇防治標準的降雨時,城市運轉基本正常,不得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三、

2、 規劃 方案 1. 城市雨水徑流控制與資源化利用 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 70%的降 雨就地消納和利用。規劃通過源頭控制、中途控制及末端削減,控制徑流污染比例達到40%以上,通過利用本地雨水資源,改善城市水資源利用結構,提升水安全。 2. 平面 與豎向 控制 規劃 規劃盡量保留現狀道路豎向,為滿足行車及路面雨水排除要求,規劃道路縱坡不大于 8%,不小于 0.1%。當小于 0.1%時,應設置鋸齒形邊溝或采取其他排水設施。 規劃提出了對水系、綠地及道路等建設用地的 lid 理念及防洪排澇的需求,建設用地自然排水坡度不宜小于 0.3%,場地高程宜比周邊最低路

3、段地面或地面雨水收集點高出 0.2m 以上。場地豎向設計時,應保證超標徑流雨水可沿路面或地表流至臨近排水出路內。 3. 水系 工程規劃 規劃中心城區構建旌西河鐵西排洪河綿遠河旌東河壽豐河"五縱'防洪通道,減少進入城區洪水量,降低城區洪澇風險。規劃綿遠河、石亭江等河流防洪等級為100 年一遇;鐵西排洪河、30 支渠等支渠防洪等級為 50 年一遇;壽豐河、安樂堰、穿城堰等堰渠防洪等級為 30 年一遇。 綿遠河西片區水系通過沿天星大道新建旌西河,攔截西部丘陵區過境洪水,減少片區內各河道排洪量。通過連通三十一支渠(菠蘿堰)鐵西排洪河石亭江、三十一支渠(字庫堰)綿遠河兩大通道,將西北部

4、外圍洪水攔截入外河。通過梳理連通、擴寬維護、清淤整治內河水系,形成以片區內二十九支渠、三十支渠、堰渠為骨架的內河排澇體系,及時排除片區澇水。 綿遠河東片區水系通過開展四十支渠整治工程,連通河道上下游,提高四十支渠過流量。即:結合原有的肖家院子排洪溝等,改建為四十支渠 1#、2#排洪溝;在信江路新建分洪渠道,與現狀沁河路排洪渠,截排山洪水入綿遠河,減輕四十支渠老城區段壓力。規劃對安樂堰、勝利堰等暗涵進行清淤疏浚,提高排澇能力,保障片區澇水及時排除。 加強壽豐河及其支流的水系整治,加強防洪堤建設,提高壽豐河及其支流的行洪流量。山區地塊開發建設,需要建設截洪溝,直接排水河道,避免地塊遭遇山洪水威脅。

5、 4. 內澇 防治系統 規劃 規劃按照 30 年一遇標準進行排澇系統設計與校核。 規劃按照水系工程規劃的要求進行內河水系治理,做為中心城區澇水行泄通道;規劃結合地形和排水分區排澇需求,規劃苗山街、廬山路等 11 條道路為澇水行泄通道;規劃地下暗涵為各片區澇水行泄通道。 規劃結合中心城區內河道建設及河道景觀營造需求,規劃共設置閘壩 32 座,其中新建 27 座,保留現狀 11 座。中心城區共新建排澇泵站 9 座,改造 4 座,按照 10 年一遇標準設計,30 年一遇排澇標準校核。 規劃結合內澇風險評估結果,在內澇積水易發區域結合公園、水體、濕地公園、廣場建設雨水調蓄設施。規劃共建設 25 處雨水

6、調蓄設施。 規劃結合防洪排澇體系,針對不同內澇成因,對德陽市中心城區現狀和模擬內澇點進行改造。 圖 3 內澇防治設施布局規劃圖 5. 雨水 工程規劃 規劃區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制,規劃雨水管道設計重現期一般地區不低于 2 年一遇,重要地區按不低于 10 年一遇標準進行設計。規劃雨水管網就近、分散排入受納水體,以排水分區為基礎,布置雨水管道,管徑 d800d1800。 6. 污水工程 規劃 規劃中心城區的排水體制為雨、污分流制,現狀合流制區域逐步改造成分流制。 規劃中心城區共劃分為 4 個污水排放分區,分別為:綿遠河西污水分區、綿遠河東污水分區、天元污水分區、石亭江污水分區。 規劃至 2030

7、年,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規模達到 44.5 萬噸/日。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滿足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2311-2021)的指標要求。 四、 近期 建設重點 結合規劃區近期地塊、道路開發計劃及防洪排澇整治、景觀提升、水系治理等建設項目,對水系工程、內澇治理、雨水工程、污水工程近期建設重點進行梳理,指導近期實施。 1. 水系 工程近期建設 結合中心城區內正在施工、正在開展景觀設計,并考慮規劃區整體建設風貌,確定水系近期建設工程項目,近期工程量約為 98.62 公里,規劃近期新建閘壩 27 座。 2. 雨水 工程近期建設 近期新建、改建雨水管道 122.5 公里。結合規劃內的建設計劃、內澇治理計劃及各片區發展計劃,逐步完成新建、改建雨水管道工程。 3. 污水 工程近期 建設 近期污水管網建設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1)現有污水管網問題點改造:對污水管網斷點、倒坡、接入水系、管徑偏小等問題點進行改造。(2)未成系統管網完善:通過新建管道連接管網,提升管網系統性,提高現有管網的污水收集能力。(3)管網分流制改造:基于環境保護等需求,開展天元片區 4.8 平方公里合流制管網改造,近期將該片區改造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體制,遠期改造雨污完全分流制。 4. 內澇設施 近期 建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