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際貿易的現代與當代理論(國際貿易的現代與當代理論(IIII) 國際經濟學國際經濟學 第五章第五章重點問題重點問題v產品的同質性產品的同質性v產品異質性產品異質性v產業內與產業間貿易產業內與產業間貿易v擴大的擴大的H HO O模型模型v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 國際貿易對國際貿易對H HO O模型的挑戰模型的挑戰v 1 1、挑戰之一:發達國家間的貿易量增加、挑戰之一:發達國家間的貿易量增加v (1 1)傳統的)傳統的H HO O模型認為,國家間的要素稟賦差異是國際貿模型認為,國家間的要素稟賦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那么國際貿易應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資本易產生的原因,那么國際貿易應
2、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資本豐裕國)與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豐裕國)之間。豐裕國)與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豐裕國)之間。2020世紀世紀5050年年代之前的國際貿易大部分屬于代之前的國際貿易大部分屬于“南北貿易南北貿易”,但,但6060年代后,年代后,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成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部分。為國際貿易的重要部分。國際貿易對國際貿易對H HO O模型的挑戰模型的挑戰v(2 2)部分國家貿易量占總貿易量的份額)部分國家貿易量占總貿易量的份額(2010(2010年年) )出口到工業化國家的比例出口到工業化國家的比例從工業化國家
3、進口的比例從工業化國家進口的比例美美 國國0.560.51英英 國國0.810.76加拿大加拿大0.950.82日日 本本0.510.39德德 國國0.750.72意大利意大利0.730.69法法 國國0.770.80總計總計0.700.70國際貿易對國際貿易對H HO O模型的挑戰模型的挑戰v2 2、挑戰之二:產業領先地位不斷轉移、挑戰之二:產業領先地位不斷轉移v(1 1)國際貿易的發展中,許多產品曾經只由少)國際貿易的發展中,許多產品曾經只由少數發達國家生產和出口。然而,戰后這些產業的數發達國家生產和出口。然而,戰后這些產業的領先地位不斷發生變化,一些原來進口的發展中領先地位不斷發生變化,
4、一些原來進口的發展中國家開始生產并出口這類產品,而最初的出口的國家開始生產并出口這類產品,而最初的出口的發達國家反而需要進口。發達國家反而需要進口。6國際貿易對國際貿易對H HO O模型的挑戰模型的挑戰v(2 2)韓美日三國轎車產量相對比重趨勢圖)韓美日三國轎車產量相對比重趨勢圖46484954576058513241404037353336496816151312109600010203040506070801970198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日本美國韓國國際貿易對國際貿易對H HO O模型的挑戰模型的挑戰v3 3、挑戰之三:產業內貿易量增加、挑戰之
5、三:產業內貿易量增加v(1 1)古典和新古典貿易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根源)古典和新古典貿易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根源在于各國在產品生產方面的差異,包括技術差異、在于各國在產品生產方面的差異,包括技術差異、要素稟賦和產品要素密集度的差異等。按照這些要素稟賦和產品要素密集度的差異等。按照這些理論,各國之間的貿易主要是不同產品之間的貿理論,各國之間的貿易主要是不同產品之間的貿易,即易,即“產業間貿易產業間貿易”。但二戰后,各國同類產。但二戰后,各國同類產品之間的貿易,即品之間的貿易,即“產業內貿易產業內貿易”大大增加,這大大增加,這種現象突破了傳統貿易理論框架下的貿易模式,種現象突破了傳統貿易理論框架下的
6、貿易模式,是對傳統貿易理論的又一個挑戰。是對傳統貿易理論的又一個挑戰。國際貿易對國際貿易對H HO O模型的挑戰模型的挑戰v(2 2)部分國家制造業的產業內貿易指數)部分國家制造業的產業內貿易指數工業化國工業化國家家197019871999發展中國發展中國家家 197019871999美美 國國55.161.081.1印印 度度22.337.088.0法法 國國78.183.897.7土耳其土耳其16.536.382.2英英 國國64.380.091.9泰泰 國國 5.230.294.8意大利意大利61.063.386.0韓韓 國國19.442.273.3加拿大加拿大62.471.692.8阿
7、根廷阿根廷22.136.448.7西班牙西班牙41.267.486.7新加坡新加坡44.271.896.8平平 均均60.471.289.4平平 均均21.642.380.6第一節第一節 產業內貿易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一、產業內貿易定義一、產業內貿易定義v產業內貿易:指一國同時存在著進口和出口同種類產品的貿易活動。v同類產品:消費上能夠互相替代而生產上又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產要素的產品。v產業的特點:組成產業的廠商生產投入要素相近,產品用途可以相互替代。第一節第一節 產業內貿易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二、產業內貿易理論的假設前提v(1 1)從靜態出發,只側重于產業內貿易發生的原)從靜態出發,只側重于產業
8、內貿易發生的原因、結果而非過程。因、結果而非過程。v(2 2)不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市場。)不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市場。v(3 3)經濟中具有規模收益。)經濟中具有規模收益。v(4 4)考慮需求相同與不相同的情況。)考慮需求相同與不相同的情況。第一節第一節 產業內貿易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三、產品的同質性與異質性(一)產品的同質性與異質性產品的同質性與異質性v產品同質性或相同產品:產品間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彈性極高,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的消費偏好完全一樣。一般情況下大多屬于產業間貿易的對象。v產品的異質性或差異產品:產品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樣,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產品彼此之間不能完全替代但尚可
9、進行一定程度的替代,交叉彈性小于同質性產品,在生產中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大多數產業內貿易的產品都屬于這類產品。第一節第一節 產業內貿易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v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SITC)將國際貿易商品合并為十大部類:(0)食物與活禽畜;(1)飲料及煙類;(2)非食用或非燃料用的原料;(3)礦物燃料;(4)動植物油脂;(5)化學品;(6)按原料區分的制成品;(7)機械及運輸設備;(8)雜項制造品;(9)特殊處理商品。第一節第一節 產業內貿易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二)異質產品或差異產品的產業內貿易(二)異質產品或差
10、異產品的產業內貿易v水平差異:商品相同屬性的不同組合而產生的差異性v技術差異:用新技術制造的新產品帶來的差異,處于不同產品生命周期階段的同類產品往往在不同類型的國家進行生產,繼而在彼此間進行進出口貿易,便會產生產業內貿易。 v垂直差異:產品質量方面的差異第一節第一節 產業內貿易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三、產業內貿易衡量指標 v沃頓指數 接近于1時則表明貿易的結構屬于產業內貿易,若該數值遠離1,如為無窮小或無窮大,則該貿易的結構則為產業間貿易。目前這一指標已經基本不采用了。 jjjXSM第一節第一節 產業內貿易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v巴拉薩指數v貿易相關度即出口的絕對值量(價格量)在多大的程度上為進口所抵
11、銷。 v其經濟含義是:凈出口在多大程度上被進口所抵銷,當Xj或Mj為0時,Aj=1;當XjMj時,Aj0,這樣,該指數Aj與產業內貿易呈反比關系。01jjjjjjXMAAXM其 中第一節第一節 產業內貿易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v衡量同類加總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時,巴拉薩指數在進行了加權調整后也可以使用:v對個別產品加權的方法就需要改用為算術平均: 1()nijijijjjXMAXM11()njjijnjjiXMAXM第一節第一節 產業內貿易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v人們使用較多的是格魯貝爾 (H.G Grubel)勞埃德(P.J Lloyd)指數 v當Bj接近100時,該國的進出口更接近產業內貿易,我們考察
12、第i產業的G L指數:1100()jjjjjXMBXM()100()ijijijijiijijXMXMBXM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一、同質產品的產業內貿易同質產品的產業內貿易 v運輸成本引起的產業內貿易。v經濟合作或因經濟技術因素而產生產業內貿易。 v大量的轉口貿易。 v政府干預產生的價格扭曲。 v季節性產品貿易。 v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 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二、新HO模型v主要代表模型法爾維(Falvey E.R)模型。(一)新HO模型的假設條件v在新HO模型中,在一些模型分析的假設條件方面,仍然與傳統的HO模型相同:兩國的要素
13、相對豐饒程度的差異,因而資本報酬率和勞動報酬率上也存在著差異。 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v該模型的假設條件又與傳統HO模型有所區別:1. 在兩種投入要素中,一種可以跨部門自由流動,另一種卻不行;2. 兩國要素稟賦有差異;3. 兩種產品中,一種可以是同質、無差別產品,但經濟中至少有一個廠商生產差異產品;產品差異源于質量的區別,而質量的差異來自于與勞動力投入相關的資本量;4. 對于質量不同的商品的需求取決于商品價格和購買者的收入。5. 市場完全競爭。 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二)新HO模型的基本內容v 設某產品中,C:成本;W:工資率;
14、R:利息率;a:產品質量。則當a既定時,A、B兩國生產該產品的成本分別為:CA(a)WAaRA;CB(a)WBaRB。v 若:A為資本豐裕國,B為勞動豐裕國,產品質量與資本密集度正相關;則A在高質量產品上有比較優勢,B在低質量產品上有比較優勢。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v 證明:設存有某一邊際質量a0,使得:CA(a0)CB(a0),即:WAa0RAWBa0RB , 或:a0(WAWB)/(RARB),則有:v CA(a)CB(a)(WAaRA)(WBaRB) (WAWB)a(RARB) (WAWB)1 a(RARB)/(WAWB) (WAWB)(1a/a0) (W
15、AWB)/a0(a0a)v 由假設:WAWB,則 (WAWB)/a00,則:v 當aa0時,有CA(a)CB(a);v 當aa0時,有CA(a)CB(a)。v 所以A國在質量高于邊際質量的商品有比較優勢,在質量低于邊際質量的商品有比較劣勢;B國正相反。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三)新HO模型的實踐含義v在實踐中,新HO模型解釋的國際貿易類型,一般而言,屬于垂直型差異產品之間的交易。v在相似的產業中,由于生產差異產品需要不同的要素存量比率,而人們的需求在相同或相似產品上又存在著區別,貿易便有發生的可能。v但是針對這一理論,也有人提出過質疑,并非高資本密集度的生產就必
16、然決定發生高質量產品的出口。 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三、需求偏好相似(重疊)論(一)需求偏好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v國際貿易可以看成是一國國內貿易跨越國界的延伸,因為一國的廠商進行生產首先總是為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的即總是首先為自己所熟悉的國內市場而創新、而生產的。v實踐中,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的需求結構。v稟賦類似的國家之間的貿易則更多地從需求的角度來進行說明。 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二)需求偏好相似理論的圖形說明需求偏好相似理論的圖形說明 ABPbaxY(產品加工深度) 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
17、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三)需求偏好相似論的評價(三)需求偏好相似論的評價v需求偏好相似作為經濟水平相近國家之間發生貿易的解釋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說服力的。v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大多產生于“差異”,需求偏好相似理論卻從趨同的角度來分析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v在實踐中,需求偏好相似引發貿易的設想得到了驗證。 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四、規模經濟產生的貿易四、規模經濟產生的貿易(一)規模收益(一)規模收益v規模收益描述的是產出增加的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加幅度的現象,它是各國廠商所普遍追求的利益。(二)規模經濟與產業內貿易(二)規模經濟與產業內貿易 v產業內貿易的利益主要源于規
18、模經濟和差異產品的可選擇性。規模經濟是產業內貿易的基本原因。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v規模經濟可能出現的情況:v規模經濟生產可能性曲線凸向原點v規模不經濟生產可能性曲線凹向原點v規模經濟不變生產可能性曲線為直線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基于規模經濟的貿易基于規模經濟的貿易A B CCABXYOBA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三)對于規模經濟論的評價(三)對于規模經濟論的評價v規模經濟理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中的事實,具有一定的說服力。v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進行分析,如果某一產業存在著規模經濟產生的額外
19、的利益,而其他廠商卻不能很快的進入該行業牟利,這說明該行業顯然存在市場不完全競爭的情況,如果其他廠商能夠輕易地進入這一行業,則產生產業內貿易利益的規模經濟將不復存在,因此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很難有規模經濟的利益。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五、產業內貿易的綜合解釋五、產業內貿易的綜合解釋v產品的異質性是產業內貿易發生的基礎。v規模經濟是產業內貿易利益的來源。v兩國偏好相似是產業內貿易發生的條件。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六、對產業內貿易理論的評價v(一)產業內貿易的分析更為符合實際v(二)產業內貿易對于福利的分析具有相應的特色 FBCADYX
20、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v兩個完全相似的國家進行貿易,生產一種差別產品(兩個完全相似的國家進行貿易,生產一種差別產品(a a1 1、a a2 2)。對于)。對于B B國,消費者剩余增加(國,消費者剩余增加(d db b),生產者剩),生產者剩余增加(余增加(b bc c),則),則B B國福利增加國福利增加(d dc c)。)。第二節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三) 產業內貿易理論的不足v產業內貿易理論強調貿易的基礎是規模經濟,而在現實中,具有規模經濟的產業部門大多為制成品生產部門,它們又大多在收入相對較高的發達國家,因此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
21、呈現出優勢,而發展中國家由于產業較少具有規模經濟的特點,因此發展中國家在產業內貿易中顯現出劣勢的特點。第三節第三節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一、理論的提出v 戰略性政策貿易理論是1985年由斯賓瑟(B.Spencer)、布蘭德(J.Brander)、格羅斯曼(G.Grossman)、迪克西特(A.Dixit)等以不完全競爭和古諾雙寡頭為條件,運用產業組織理論、市場結構的分析為工具提出的,其目的是證明在一定條件下,自由貿易的最優性未必存在,而補貼、征收反補貼稅、運用關稅等手段,以國家干預為出發點,可以提高該國的經濟福利。v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與比較利益學說、HO模型主張的自由貿易相反
22、,它是各國在國際貿易中實行貿易干涉與干預的理論基礎。該理論認為,一國可以通過各種政策的干預(如稅收、補貼、經濟合作等),在對本國至關重要的生產領域中創造出比較優勢,這樣的干預雖然破壞了完全競爭,但卻可以增加一國的經濟福利。 第三節第三節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二、理論的假設前提 v規模經濟的存在是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前提之一。 v市場的不完全性是戰略性貿易理論的另一重要的前提。在這一理論中,存在著三種市場結構:可競爭市場、古諾寡頭市場和壟斷競爭市場。 第三節第三節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三、理論的內容v從規模經濟角度出發,擴大廠商的生產規模有多種途徑,技術因素是廠商
23、在生產中具有動態規模經濟的重要來源之一,這樣便將技術變化的因素歸納為推進國際貿易發展的內生變量,而技術變化的經常形式則是技術創新(Innovation)以及所謂的干中學(Learning by Doing 或譯為邊干邊學)。v所謂干中學,或邊干邊學是指,隨著產量的累積擴大,生產經驗、市場經驗、管理經驗不斷積累,邊際成本就會降低,從而改變生產函數。第三節第三節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v技術進步與成本降低T(時間)(成本)C第三節第三節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v在規模經濟與不完全競爭的條件下,政府應用補貼以及關稅等手段,支持國內戰略性的產業發展,帶動相關產業,提升本國的
24、國際競爭力,提高總體福利。v在實施戰略性貿易戰略時,政府需要完整掌握信息、決策及時到位且具有進行干預的有力手段。v克魯格曼曾經(1985年)研究過東亞一些產業迅速崛起并占據國際市場份額的過程,提出了所謂的“以保護進口促進出口”(IPAEP)的理論模型。 第三節第三節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四、戰略性貿易理論的政策結果分析v在戰略性貿易理論的政策分析中,人們往往使用所謂美國波音公司和歐盟空中客車公司假設的貿易政策結果分析來說明這一理論。雙方公司沒有補貼時的財務損益情況雙方公司沒有補貼時的財務損益情況生產生產不生產不生產生產生產 不生產不生產-10-100010000100波音公司空
25、中客車公司雙方公司有補貼時的財務損益情況雙方公司有補貼時的財務損益情況生產生產不生產不生產生產生產 不生產不生產-10100012000100波音公司空中客車公司v信息不完全 戰略性政策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是政府掌握充分的信息,做出準確的決策,否則貿易政策可能是錯誤決定。v外國報復問題 戰略性政策是一種以鄰為壑的政策,通過犧牲別國利益來改善本國福利的行為往往會招致外國的報復,貿易戰所帶來的風險是巨大的。v產業間資源競爭問題 在生產資源既定的情況下,一個產業通過補貼而獲得擴張,必然從其他產業吸收資源,導致其他產業競爭力下降。 即使補貼政策使國內企業在某個產業獲得戰略優勢,其他產業也可能會因可利用資
26、源的削減而處于戰略劣勢。 此消彼長的結果可能會使該國得不償失。第三節第三節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五、對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簡要評價v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在假設前提上做出了更為符合實際的發展v從理論模型的分析角度看,戰略性貿易理論更多地運用了經濟學中的新成果和新工具,如信息經濟學、博弈論、產業組織理論等v戰略性貿易理論具有相應的針對性 v戰略性貿易理論對于傳統的貿易理論中有益的部分進行了相應的吸收 第四節第四節 貿易扭曲理論貿易扭曲理論v帕累托改進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某一經濟變動改善了一些人的狀況,同時又不使另一些人蒙受損失,這個變動就增加了社會福利,成為帕累托改進;如果
27、不減少一些人的福利,就不能增加另一些人的福利,就標志著社會福利達到了最大化狀態,實現了帕累托最優。v帕累托最優狀態 任何改變都不可能使至少一個人的狀況變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狀況變壞。 考慮兩種既定數量的產品在兩個單個消費者之間的分配問題。AXYMRS交換的帕累托最優狀態條件的公式: =BXYMRSAXYMRS第四節第四節 貿易扭曲理論貿易扭曲理論 研究兩種既定數量的要素在兩個生產者之間的分配情況。CLKMRTS生產的帕累托最優狀態條件的公式: =DLKMRTSCLKMRTS第四節第四節 貿易扭曲理論貿易扭曲理論生產和交換的帕累托最優條件生產和交換的帕累托最優條件最優條件:MRSXY=MRTXY生
28、產和交換的帕累托最優條件生產和交換的帕累托最優條件第四節第四節 貿易扭曲理論貿易扭曲理論一、扭曲的發生(一)達到帕累托狀態的條件達到帕累托狀態的條件v在經濟學中這種狀態的獲得至少要具有以下兩個必要條件:其一邊際成本相等。其二私人成本等于社會成本,私人收益等于社會收益。(二)開放條件下的帕累托狀態(二)開放條件下的帕累托狀態v只有當產品對消費者而言,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邊際替代率一致時,社會福利才有可能達到最大化。以上條件如果沒有達到,則會出現扭曲。 第四節第四節 貿易扭曲理論貿易扭曲理論v扭曲扭曲(distortion)被定義為經濟活動對帕累托最優狀態的偏離。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認為,無干預的自由
29、貿易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態。然而,符合帕累托最優狀態的自由放任所要求的嚴格條件是不可能達到的,因為這些條件不僅要求所有的市場完美運轉、沒有外部性,而且要求所有的要素市場和商品市場(包括所有偶然事件)都是完美的,所有的市場參與者也具有對這些市場的完備知識。現實中的貿易總是與最理想的自由貿易狀態(first best)有所差距,扭曲的情形時常發生,于是經濟只能追求一種次優的狀態(second best)。第四節第四節 貿易扭曲理論貿易扭曲理論二、國際貿易條件下扭曲的形式國際貿易條件下扭曲的形式 v在滿足帕累托最優的完全競爭自由開放經濟兩商品模型中,經濟滿足: DRT=FRT=DRS 式中,DRT表示國
30、內生產邊際轉換率,FRT表示國外邊際轉換率,DRS表示國內消費邊際替代率。以上等式可以分解為三個等式:1.DRTFRT 2.DRTDRS 3.FRTDRS v但是經濟活動往往會偏離這一帕累托最優的狀態,當這三個等式中任意兩個不能成立而另一個成立時,即形成了以下四種扭曲: 第四節第四節 貿易扭曲理論貿易扭曲理論v 貿易扭曲貿易扭曲:FRTDRTDRS。國外邊際轉換率不等于國內生產邊際轉換率,但國內生產邊際轉換率與國內消費邊際替代率相等,即國外市場發生了扭曲。v 生產扭曲生產扭曲:DRTDRSFRT。國內生產邊際轉換率不等于國內消費邊際替代率,但國內消費邊際替代率與國外邊際轉換率相等,此時國內生產
31、發生扭曲。v 消費扭曲消費扭曲:DRSDRTFRT。國內消費邊際替代率不等于國內生產邊際轉換率,但國內生產邊際轉換率與國外邊際轉換率相等,這是消費扭曲。v 要素市場扭曲要素市場扭曲:DRS1DRS2。即一國的國內生產邊際轉換率與另一國的國內生產邊際轉換率不相等,生產點不是生產可能性曲線上有效的點,這時發生了要素市場扭曲。 第四節第四節 貿易扭曲理論貿易扭曲理論三、產生扭曲的原因及影響產生扭曲的原因及影響v在國際貿易中引起扭曲的原因有兩大類:1. 政府政策干預造成的政策性扭曲 2. 市場不完全,要素無法充分流動造成的內生性扭曲第四節第四節 貿易扭曲理論貿易扭曲理論v內生性扭曲是指使自由放任的競爭
32、性市場達不到帕累托最優的某種因素由于市場失靈所造成的扭曲。政策性扭曲是由各種經濟政策產生的扭曲,又可分為自主性扭曲和非自主性扭曲,自主性扭曲是政策并非作為實現某種特定目標的工具時出現的扭曲(如并非為了特定的政策目的而征收的關稅) ,非自主性扭曲則是經濟政策的工具性造成的扭曲(如為了抵制進口而征收的關稅) 。第四節第四節 貿易扭曲理論貿易扭曲理論市場條件市場條件(扭曲的原因扭曲的原因) 對帕累托最優條件的偏離對帕累托最優條件的偏離 結果結果(扭曲類型扭曲類型) 存在消費的外部性 DRSPd=DRT=MC1/MC2= FRT 消費扭曲存在生產壟斷 DRS=PdMC1/MC2=DRT生產扭曲存在生產
33、外部性 DRS=Pd=MC1/MC2DRT生產扭曲消費外部性和生產壟斷同時存在 DRSPdMC1/MC2=DRT生產扭曲存在貿易壟斷 DRT=MC1/MC2= PdPw =FRT貿易扭曲相同要素存在行業間價格差異 當(w/r)1(w/r)2時,DRS1DRS2要素市場扭曲市場不完善導致的內生性扭曲市場不完善導致的內生性扭曲第四節第四節 貿易扭曲理論貿易扭曲理論政策措施政策措施 正向作用正向作用 反向作用反向作用 結果結果 關稅提高進口品價格,限制進口,保護國內生產生產效率降低,消費者剩余損失不確定,但一般認為損失大于收益限額、許可證限制進口,保護國內生產特權產生超額利潤,尋租壟斷,消費者面臨高價格補貼降低成本,擴大出口政府多支出,引致反補貼報復與比較優勢相悖,導致資源錯置,當受報復時成無效努力出口稅控制出口,提高出口價格,引導資源配置,保護國內產業生產和出口縮小,收入凈減少不確定,但資源可能轉移到其它無出口稅的非優勢行業貿易干預導致的政策性扭曲貿易干預導致的政策性扭曲 第四節第四節 貿易扭曲理論貿易扭曲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紗廠能源管理與節能措施考核試卷
-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的耐熱循環性能考核試卷
- 磷肥廠設備升級與技術創新考核試卷
- 醫療器械用信息化學品的注冊與監管考核試卷
- 紡織品企業信息安全管理考核試卷
- 生物燃料生產與全球氣候治理參與考核試卷
- 筆的制造生產調度優化與決策支持考核試卷
- 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中的長期效應與安全性考核試卷
- 燈具的制造工藝創新與效率提升考核試卷
- 秘書工作與商務溝通考核試卷
- 2025-2030中國機電安裝工程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高考歷史總復習高中歷史必修二八大專題知識復習提綱
- 健合集團筆試在線測評題
- 第九講 全面依法治國PPT習概論2023優化版教學課件
- 固體礦產勘查原始地質編錄細則
- 如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教育的時代感和感召力
- 唐納森DonaldsonFilter濾芯大全
- 清產核資基礎報表(模板)
- 機械完整性管理ppt課件
- 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分析第六版第十四章中藥制劑分析ppt課件
- 工程詢價確認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