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知識點歸納_第1頁
《建筑材料》知識點歸納_第2頁
《建筑材料》知識點歸納_第3頁
《建筑材料》知識點歸納_第4頁
《建筑材料》知識點歸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筑材料一、 名詞解釋1. 晶體:晶體結構是有一定結晶形狀的固體。2. 玻璃體:玻璃體結構是無固定形狀的物質,其粒子的排列是沒有規律的。3. 膠體:膠體是極其微小的粒子分散在介質中形成的結構。4. 密實度:是指材料內被固體物質所充實的程度。5. 孔隙率:是指在材料體積內孔隙體積所占的比例。6. 填充率:是指散粒狀材料在其堆積體積中被其顆粒填充的程度。7. 空隙率:是指散粒狀材料的堆積體積內,顆粒之間的空隙體積所占的比例。8. 質量吸水率:是指材料吸水達到飽和狀態下吸入水的質量與材料在干燥狀態下的質量之比。9. 體積吸水率:是指材料吸收水分后水分占有的體積占干燥材料自然體積的百分數。10. 吸濕

2、性:是指材料在潮濕的空氣中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的性質。 用含水率Ww表示。11. 耐水性:是指材料長期在飽和水作用下不破壞、強度不顯著降低的性質。 用軟化系數Kp表示。12. 抗滲性:是指材料抵抗壓力水或其他液體的性 質。 可用抗滲等級P表示。13. 抗凍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飽和的狀態下,能夠經受多次凍融循環的作用而不破壞、強度不顯著降低(不大于25)、質量不顯著減少(不大于5)的性質。 用抗凍等級F表示。14. 強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15. 比強度:是指材料的強度與其表觀密度之比,是用來評價材料是否輕質高強性能的重要指標。16. 彈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當外力消除后

3、,變形完全消失并恢復到變形前的形狀尺寸的性質,這種變形被稱作彈性變形(可恢復變形)。17. 塑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當外力消除后,仍保持或部分保持變形后的形狀尺寸,并且不產生裂紋的性質,這種變形被稱作塑性變形(永久變形)。18. 脆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當外力達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壞而無明顯的塑性變形的性質。19. 韌性:是指材料在沖擊、振動荷載作用下,能吸收較大能量并產生塑性變形而不被破壞的性質。20.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其他較硬構件壓入或刻劃的能力。21. 耐磨性: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磨損的能力。22. 膠凝材料:在物理、化學作用下,能由液體或膏狀體變為堅硬的固體,并能膠結

4、其他材料制成整體,且具有一定機械強度的材料,統稱為膠凝材料。23. 氣硬性膠凝材料:只能在空氣中硬化,并保持或發展其強度的膠凝材料。適合:地上和干燥環境。24. 水硬性膠凝材料:不僅能在空氣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并保持或繼續提高其強度的膠凝材料。 適宜:即適宜于地上,也可用于地下和水中的環境。25. 陳伏:為保證石灰完全熟化,石灰必須放入坑中以水覆蓋保存兩星期以上,這個過程稱為“陳伏”26. 硬化:石灰漿在空氣中的硬化是物理變化和化學反應兩個過程同步進行的。27. 水玻璃(俗稱“泡花堿”):是由堿金屬氧化物和SiO結合而成的能溶于水的一種金屬硅酸鹽物質。28. 水泥漿的水灰比:拌和水泥

5、漿時水與水泥的質量比稱為水灰比(W/C)。29. 標準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凈漿達到規定稠度時所需的拌和用水量。30. 凝結時間:是指水泥從加水開始到水泥漿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時間。31. 水泥的初凝時間:是指水泥從加水到水泥漿開始失去可塑性的時間。32. 水泥的終凝時間:是指水泥從加水到水泥漿完全失去可塑性的時間。33. 體積安定性:是指水泥漿體硬化后體積變化的均勻性。34. 水化熱:水泥在凝結硬化過程中因水化反應所放出的熱量稱為水泥的水化熱。( 通常以KJ/Kg表示。)35. 硅酸鹽水泥:P30頁 3·2·136.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質量占砂、石總質量的百分率。37. 徐

6、變:混凝土在不變荷載的作用下,隨時間增長而沿受力方向增加的變形,稱為混凝土的徐變。38. 砂的粗細程度:是指不同粒徑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總體粗細程度。39. 砂的顆粒級配:是指不同粒徑的砂粒相互之間的搭配情況。40. 巖石立方體強度:是用母巖制成50mm×50mm×50mm的立方體,在水中侵泡48h,待吸水飽和后測其極限抗壓強度。41. 連續級配:是石子粒級呈連續性,即顆粒由大到小,每級石子占一定的比例。42.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易于各種施工工序操作并能獲得質量均勻、成形密實的性能。43.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具有一定的保持水分的能力。44. 砂率:是

7、指混凝土中砂的質量占砂、石總質量的百分率。45. 混凝土的徐變:混凝土在不變荷載的長期作用下,隨時間增長而沿受力方向增加的變形,稱為混凝土的徐變。46. 混凝土的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用量與水泥用量的比值。47. 單位用水量:是指1m³混凝土中的用水量。48. 輕集料混凝土:凡用輕集料、輕砂(或普通砂)、 水泥和水配制成的,干表觀密度不大于1950Kgm³的混凝土,稱為輕集料混凝土。49. 瀝青:是一種褐色或黑褐色的有機膠凝材料,是由高分子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合的及其復雜的混合物。50.溫度敏感性:是指石油瀝青的黏性和塑性隨溫度升降而變化的性能。51.大氣穩定性:

8、是石油瀝青在熱、陽光、氧氣和潮濕等因素長期綜合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52.建筑裝飾材料:是指在主體工程完工后,用于建筑物表面、主要起裝飾作用的材料。53.熱塑性塑料:以熱塑性樹脂為基材,添加增強材料或添加劑所制得的塑料稱為熱塑性塑料。54.熱固性塑料:在熱固性樹脂中添加增強材料、填料及各種助劑所得的塑料為熱固性塑料。55.絕熱材料:是指對熱流具有顯著阻抗的材料或材料復合體,是保溫材料和隔熱材料的總稱。二、知識點總結1.密度、表觀密度、堆積密度的區別:定義密度是指材料在絕地密實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表觀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堆積密度是指粉狀、顆粒狀或纖維狀材料在堆積狀態下單位體

9、積的質量。注: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下的體積是指不包括材料孔隙在內的固體物質體積。材料在自然狀態下的體積是指包含材料固體物質內部孔隙的體積。材料在堆積狀態下的體積不僅包含材料內部的孔隙體積,而且還包含顆粒之間的空隙(材料顆粒之間被空氣所占據的空間)體積。2.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親水性:潤濕角90°憎水性:潤濕角90°3.生石灰的水化特點:(1) 反應可逆(2) 水化熱大、水化速度快(3) 水化過程體積增大4.生石灰與其他膠凝材料相比具有以下特性:(1)保水性和可塑性好(2)硬化慢、強度低(3)干燥體積收縮大(4)耐水性差(5)吸水性強5.石膏的特點:具有質量輕、吸聲性好、吸濕性好

10、、體積飽滿、表面平整細膩、裝飾性好、容易加工。6.石膏的凝結硬化是一個連續的溶解、水化、膠化、結晶的過程。7.石膏的初凝時間不少于6min,終凝時間不超過30min.8.建筑石膏的技術性能:建筑石膏色白質輕,純凈建筑石膏為白色粉末,密度為2.60 2.75g³,堆積密度為800 1100kgm ³9.建筑石膏的特點:(1)孔隙率大、強度較低(2)硬化后體積微膨脹。 (其膨脹率約為1)(3)防火性好(4)凝結硬化快(5)耐水性差(6)可裝飾性10.水玻璃的性質:(1)黏結強度高(2)耐水性好(3)耐酸性強(4)耐堿性和耐水性較差11.水泥可分為:通用水泥、專用水泥和特殊水泥。

11、12.水泥按用途和性能可分為:硅酸鹽水泥、鋁酸鹽水泥、硫鋁酸鹽水泥和鐵鋁酸鹽水泥等。13.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通用水泥有: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等。14.硅酸鹽類水泥的生產工藝概括起來就是“兩磨一燒”。15.水泥(1)通用水泥有:硅酸鹽水泥(P·、P·)、普通硅酸鹽水泥(P·O)、礦渣硅酸鹽水泥(P·S)、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P·P)、粉煤灰硅酸鹽水泥(P·F)、復合硅酸鹽水泥(P·C)(2)專用水泥有:砌筑水泥、道路水泥和油井水泥(3)快硬硅酸鹽水泥、白

12、色硅酸鹽水泥、硅酸鹽膨脹水泥、快凝快硬硅酸鹽水泥等。16.硅酸鹽水泥一般由硅酸鹽水泥熟料、石膏和混合材料三部分組成。17常用的混合材料:(1)活性的有:粒化高爐礦渣(主要是活性Al2O3和活性SiO3)火山灰質混合材料(同上)粉煤灰(同上,且含有少量CaO)。(2)非活性的有石灰石、硅砂及各種廢渣等。18.影響硅酸鹽水泥硬化的主要因素:(1)水泥細度。(2)石膏摻量。(一般為水泥質量的35)(3)水泥漿的水灰比。(4)溫度與濕度。(5)養護齡期。19.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1)細度。(2)標準稠度用水量。(硅酸鹽水泥的標準稠度用水量一般為24%30%)(3)凝結時間。硅酸鹽水泥的初凝時間不得

13、早于45min ,終凝時間不得遲于6.5h 。(4)體積安定性。(影響水泥體積安定性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水泥中存在過多的游離Ca(f-CaO)和游離MgO(f-MgO)以及過量的石膏。)(5)強度。(6)水化熱。( 通常以KJ/Kg表示。)20.硅酸鹽水泥的特性:(1)凝結硬化快(2)抗凍性好(3)水化熱高(4)耐腐蝕性差(5)耐熱性差(6)抗碳化性好(7)干縮小21.普通硅酸鹽水泥:凡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再加入質量分數為6%15%的混合材料及適量石膏,經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普通硅酸鹽水泥(簡稱普通水泥),代號為P·O,活性混合材料的最大摻量不得超過15%(質量分數)。普通硅酸鹽

14、水泥早期硬化速度稍慢、3d強度稍低、抗凍性較差、水化熱稍小、耐腐蝕性稍好。初凝時間不得早于45min,終凝時間不得遲于10h。22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1)代號:礦渣硅酸鹽水泥(P·S)、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P·P)、粉煤灰硅酸鹽水泥(P·F)(2)技術要求:初凝時間不得早于45min,終凝時間不得遲于10h。(3)、特性:凝結硬化慢、早期強度低、后期強度高。對溫度敏感,適合高溫養護。耐腐蝕性好。水化熱小。抗凍性較差。(4)各自特征:礦渣硅酸鹽水泥。抗滲性較差,保水性差,干縮較大,但礦渣硅酸鹽水泥的耐熱性較好。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保

15、水性高,抗滲性較好,干縮大,耐磨性較差。粉煤灰硅酸鹽水泥。保水性差,泌水性大,抗滲性差,干縮較小,耐磨性也較差。23.復合硅酸鹽水泥(P·C):詳細在P4024.常用水泥的組成、性質:水泥品種(代號)硅酸鹽水泥(p·)(P·)普通硅酸鹽水泥(P·O)礦渣硅酸鹽水泥(P·S)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P·P)粉煤灰硅酸鹽水泥(P·F)復合硅酸鹽水泥(P·C)組成組成硅酸鹽水泥熟料,很少量(0 5%)混合材料和適量石膏硅熟料、少量(6 15%) 硅熟料、大量(20 70%)粒化高爐礦渣和 硅熟料、大量(20 50%)火山灰質

16、混合材料和 硅熟料、大量(20 40%)粉煤灰和 硅熟料、大量(15 50%)的兩種或兩種以上規定的混合材料和 共同點硅酸鹽水泥熟料、適量石膏不同點無或很少量的混合材料少量混合材料大量活性混合材料(化學組成或化學活性基本相同)大量活性或非活性混合材料粒化高爐礦渣火山灰質混合材料粉煤灰兩種以上活性或非活性混合材料性質(1)早期、后期強度高,凝結硬化快(2)耐腐蝕性差(3)水化熱大(4)抗碳化性好(5)抗凍性好(6)耐磨性好(7)耐熱性差(1)早期強度較高(2)耐腐蝕性稍差(3)水化熱較大(4)抗碳化性好(5)抗凍性好(6)耐磨性較好(7)耐熱性稍差早期強度低、后期強度高早期強度較高(1)對溫度敏

17、感,適合高溫養護。(2)耐腐蝕性好。(3)水化熱小。(4)抗凍性較差。(5)抗碳化性較差。(1)早期強度低,后期強度增長較快(2)保水性好(3)耐熱性較好(4)干縮較大(1)早期強度低,后期強度增長較快(2)保水性好、抗滲性好(3)干縮大(4)耐磨性差(1)早期強度低,后期強度增長較快(2)泌水性大,易產生失水裂紋、抗滲性差(3)干縮小、抗裂性好(4)耐磨性差干縮較大25.通用水泥的選用:詳細,見表3-8厚大體積的混凝土,優先選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可以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宜選用硅酸鹽水泥。26.混凝土分為:(1)重混凝土是指干表觀密度大于2

18、800Kg/ m ³的混凝土,主要用做防輻射的屏蔽材料;(2)普通混凝土的干表觀密度在2000 2800Kg/m ³之間,主要用于各種承重結構;(3)輕混凝土是指干表觀密度小于2000Kg / m ³,主要用于承重、保溫和輕質結構。27.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按適當比例配合而成。在混凝土硬化前,水泥漿主要起潤滑作用;水泥漿硬化后主要起膠結作用。28.對于一般強度的混凝土,水泥強度等級宜為混凝土強度等級的1.52.0倍。如:配置C25混凝土,可選用強度等級為42.5的水泥;配置C30混凝土,可選用強度等級為52.5的水泥。29.粒徑在0.154.75mm

19、之間的巖石顆粒稱為細集料(砂子)。砂子分為天然砂和人工砂兩類。30.拌制混凝土要選用質量良好的細集料,對砂的質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有害雜質的含量;(2)砂子的堅固性;(3)砂子的粗細程度與顆粒級配:砂的粗細程度砂的顆粒級配31.砂的細度模數Mx的計算公式:P51細度模數越大,表示砂越粗。Mx在3.73.1之間為粗砂,Mx在3.02.3之間為中砂,Mx在2.21.6為細砂。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細度模數一般應控制在3.52.0之間較為適宜。32.粒徑大于4.75mm的巖石顆粒稱為粗集料(石子)。石子分為卵石和碎石兩大類。(1).卵石的形狀多為圓形,表面光滑,與水泥的黏結較差,拌制的混凝土拌

20、和物流動性較好,但混凝土硬化后強度較低。(2).碎石多棱角,表面粗糙,與水泥黏結較好,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流動性較差,但混凝土硬化后強度較高。33.對石子的質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有害雜質含量。(2)強度。壓碎指標。(壓碎指標值越小,說明石子的強度越高。)巖石立方體強度。(巖石立方體抗壓強度與設計要求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之比,不應低于1.5。堅固性。(3)堅固性。(4)最大粒徑和顆粒級配。最大粒徑。粗集料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時不得超過鋼筋間最小凈距的3/4;對于混凝土實心板,粗集料最大粒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3,且不得超過40mm.顆粒級配。a. 連續級配。b. 單

21、粒級配。34.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術性質包括: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硬化后混凝土的強度、變形,混凝土的耐久性。35.和易性包括流動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含義。(1)流動性。流動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及外力作用下能產生流動,并均勻密實地填滿模板的性能。流動性反映出拌和物的稀稠。(2)黏聚性。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各顆粒間在施工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黏聚力,使混凝土保持整體均勻的性能。黏聚性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勻性。(3)保水性。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具有一定的保持水分的能力,在施工過程中不致產生嚴重的泌水現象。保水性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穩定性。黏聚性好時往往保水性也好;流動性增大時,黏聚性和保水性往往

22、變差。36.和易性的評定方法。通常評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方法是測定其流動性,以直觀經驗觀察其黏聚性和保水性。測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方法有坍落度試驗和維勃稠度試驗兩種。37.坍落度數值越大,表示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動性越好。根據坍落度大小,可將混凝土分為4級:大流動性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60mm)、流動性混凝土(坍落度為100150mm)、塑性混凝土(坍落度為1090mm)和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小于10mm)。38.影響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1)水泥漿的稠度(水灰比)。(2)水泥漿的數量。(3)砂率。(4)環境的溫度和濕度。(5)施工工藝。除上述的因素外,外加劑、水泥品種、集料種類及形

23、狀等,都對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一定影響。當集料的顆粒較大、外形圓滑及級配良好時,拌和物的流動性較大。39.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是混凝土結構設計的主要參數,也是混凝土質量評定的重要指標。40.混凝土的強度指標:(1)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及強度等級。(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用fcu表示。(2)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用fc表示。)(3)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很低,只有抗壓強度的1/201/10。抗拉強度對混凝土的抗裂性具有重要意義,是結構設計中確定混凝土抗裂度的重要指標,也用來衡量混凝土與鋼筋的黏結強度。(其劈裂抗拉強度的計算公式在P58)(4)混凝土的抗折強度。41.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

24、1)水泥強度等級和水灰比。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強度越高。(即公式在P59)(2)養護的溫度與濕度。(3)養護時間(齡期)。(4)集料的種類、質量、表面狀況。42.提高混凝土強度的主要措施:(1)選料方面:采用高強度水泥等級水泥可配制出高強度的混凝土,但成本較高;選用級配良好的集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選用合適的外加劑。 (2)采用機械攪拌和振搗。(3)養護工藝方面。 采用常壓蒸汽養護。 采用高壓蒸汽養護(蒸壓養護)。43.混凝土的變形1 非荷載作用下的變形(1) 化學收縮。一般水泥水化生成物的體積比水化反應前物質的總體積要小,因此會導致凝結硬化過程的體積收縮,這種收縮稱為化學收縮。(2) 干濕

25、變形。干濕變形取決于周圍環境的濕度變化。采取以下措施以減少混凝土的收縮: 加強養護,在養護期內使混凝土保持潮濕環境。 減少水灰比 減少水泥用量。 加強振搗。(3) 溫度變形。混凝土的熱脹冷縮變形稱為溫度變形。荷載作用下的變形(1) 在短期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混凝土是由水泥石、砂子和石子等組成的不均勻復合材料,是一種彈塑性體。(2) 長期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徐變。混凝土在不變荷載的長期作用下,隨時間增長而沿受力方向增加的變形,稱為混凝土的徐變。當形變穩定后,卸掉荷載,混凝土立即發生稍少于瞬時應變的恢復,稱為瞬時恢復。在荷載后的一段時間內,變形還會繼續回復,稱為徐變恢復。最后殘留下來的不能恢復的應變,稱

26、為殘余應變。44.的耐久性是一項綜合技術指標,包括抗滲性、抗凍性、抗侵蝕性及抗碳化性等。(1) 抗滲性 混凝土的抗滲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壓力液體(水和油等)滲透的能力。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抗凍性和抗侵蝕性。混凝土的抗滲性用抗滲等級(P)表示。(2) 抗凍性 混凝土的抗凍性是指混凝土在水飽和狀態下,能經受多少次凍融循環作用而不破壞,同時也不嚴重降低強度的性能。混凝土的抗凍性用抗凍等級(F)表示。同時滿足強度下降(損失)率不超過25%,質量損失率不超過5%。(3) 抗侵蝕性 混凝土抗侵蝕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外界侵蝕性介質破壞作用的能力。(4) 抗碳化性 (在常用水泥中,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碳化速度最快,普通硅

27、酸鹽水泥碳化速度最慢。44.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有:(1) 合理選擇水泥品種。(2) 控制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3) 選用較好的砂、石集料。(4) 摻入引氣劑或減水劑,可提高混凝土抗凍性、抗滲性。(5) 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操作方法,應攪拌均勻、振搗密實和加強養護等。50. 混凝土外加劑的類型:詳細請見P64 引氣劑 引氣劑的摻量十分微小,適宜摻量僅為水泥質量的0.005%0.012%。引氣劑是提高硬化混凝土的抗凍性和抗滲性。51. 混凝土的生產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施工工藝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的施工養護。52. 混凝土的合格性控制(1) 混凝

28、土強度評定評定的數理統計方法: 混凝土強度平均值cu. 標準差。 變異系數Cv。 強度保證率P。53.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要滿足以下4項基本要求: 滿足施工條件所要求的和易性。 滿足結構設計的強度等級。 滿足工程所處環境和設計規定的耐久性。 在保證混凝土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節約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經濟性)5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三個參數: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通常由水灰比、砂率和單位用水量三個參數來控制。5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步驟: 1.初步配合比的計算 確定配制強度fcu,o . 確定水灰比(W/C)。 確定1m³混凝土的用水量Wo . 確定1m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Co .

29、選取合理的砂率Sp . 計算1m³混凝土中砂子的用量So和石子的用量Go . 絕對體積法。 假定表觀密度法。54.輕集料混凝土具有表觀密度小、強度高、防火性和保溫隔熱性好等優點。55.建筑砂漿是由膠凝材料、細集料、摻和料和水按適當比例配制而成的。56.建筑砂漿的基本性質:(1)滿足和易性要求。(2)滿足設計種類和強度等級要求。(3)具有足夠的黏結力。57.新拌砂漿的和易性包括流動性和保水性兩個方面。 1.新拌砂漿的和易性: (1)流動性。砂漿的流動性(又稱稠度)是指砂漿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易產生流動的性能。砂漿流動性的大小可通過砂漿稠度儀測定,用稠度或沉入度(單位mm)表示。 (2)

30、保水性。新拌砂漿的保水性是指其保持水分的能力。為了改善砂漿的保水性,可摻入適量的石灰膏或微沫劑。砂漿的保水性用分層度(單位mm)表示,常用分層度測定儀測定。 2.硬化砂漿的性質:(1)砂漿的強度。 用于不吸水底面上(如致密的石塊)時,影響砂漿強度的因素主要取決于水泥強度等級及水灰比。用于吸水底面(如多孔材料)時,影響砂漿強度的因素主要取決于水泥強度和水泥用量。(2) 黏結力。58.普通抹面砂漿一般分為兩層或三層。底層抹灰的作用使砂漿與基面牢固黏結;中層抹灰主要是為了找平;面層的主要作用是裝飾。59.砂漿的強度等級是用邊長為70.7mm的立方體試件,在標準條件養護下,用標準試驗方法測得28d的抗

31、壓強度平均值(單位為Mpa),并考慮95%的強度保證率而確定的。60.墻體在結構中起著承重、圍護和分隔的作用。61目前所用的墻體材料有砌墻磚、砌塊和墻體板材三大類。62.磚具有較高的絕熱、耐火和耐久性,且造價低廉等優點;具有毀田取土、燒成能耗大、結構抗震性能差、體積小、勞動生產率低和不利于機械化施工等缺點。63.燒結磚若在磚窯中焙燒時為氧化氣氛,則磚中因有高價的三氧化二鐵(Fe2O3)生成而呈紅色,稱為紅磚:若在氧化氣氛中燒成后,再在還原氣氛悶窯而,而紅色的(Fe2O3)被還原成青灰色氧化亞鐵(FeO),產品為青磚。64.燒結普通磚為直角六面體,其主要規格標準尺寸為240mm×115

32、mm×53mm,故1m³磚砌體需用512塊磚。65.天然石材資源豐富、強度高、耐久性好、色澤自然。66.鋼材的性質:材質均勻、性能可靠、強度高、塑性和韌性好,具有承受沖擊和振動荷載的能力,能夠切割、焊接、 ,便于裝配,但易銹蝕、不耐火、維修費用大。67.鋼材在常溫下主要有鐵素體、滲碳體、珠光體三種顯微組織。 (1)鐵素體 鐵素體塑性和韌性好,但強度和硬度低。 (2)滲碳體 滲碳體晶體結構復雜、塑性差、抗拉強度低。 (3)珠光體 珠光體為層狀結構,塑性較好、強度和硬度較高。68.硅和錳大部分溶于鐵素體中,當硅的質量分數小于1%時,可提高鋼材的強度,但對塑性、韌性影響不大。猛的

33、質量分數一般在1% 2%之間,除具有強化作用外,還能削弱硫和氧引起的熱脆性,且能改善鋼材的熱加工性能。69.鋼材的銹蝕:化學銹蝕;電化學銹蝕。70.防止鋼材銹蝕的措施:非金屬保護層;金屬保護層;制成合金。71.鋁的特性:鋁為銀白色輕金屬,密度為2.78gcm³,塑性好,導電、導熱性能強,但強度低。72.鋁合金門窗與普通門窗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質量輕。 (2)性能好。 (3)色調美觀。 (4)耐腐蝕。 (5)便于工業化生產,有利于實行設計標準化、生產工業化、產品商品化。73.鑄鐵:碳的質量分數大于2%的鐵碳合金稱為生鐵。鑄鐵性脆、無塑性、抗壓強度較高,但抗拉強度和抗彎強度不高。

34、74.銅:純銅表面氧化生成氧化銅薄膜后呈紫紅色,銅為紫紅色金屬。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但強度較低、易生銹。銅分為黃銅和青銅。黃銅呈黃色或金黃色,強度較高、耐磨、耐腐蝕、裝飾性好;青銅為青灰色或灰黃色,硬度大、強度較高、耐磨及抗腐蝕性好。75.鉛:鉛是一種柔軟的低熔點金屬,抗拉強度很低,延展加工性能好,常用于鋼鐵管道接口的嵌縫密封材料。能經受濃度為80%的熱硫酸和濃度為92%的冷硫酸的侵蝕。76.石油瀝青 (1)石油瀝青的組分與結構 組分: 石油瀝青是由油分、樹脂和地瀝青質三個重要成分組成。 油分賦予瀝青流動性;樹脂使瀝青具有良好 的塑性和黏結性;地瀝青質則決定瀝青的耐熱性、黏性和脆性,其含量越多

35、,軟化點越高、黏性越大、越硬脆。結構:P125 (2)石油瀝青的技術性質 石油瀝青的技術性質主要包括防水性、黏性、塑性、溫度敏感性和大氣穩定性。還需了解石油瀝青的溶解度、閃點和燃點等性質。 (3)石油瀝青的選用 常用的建筑石油瀝青和道路石油瀝青的牌號與主要性質之間的關系:牌號越高,其黏性越小(即針入度越大)、塑性越大(即延度越大)、溫度穩定性越低(即軟化點越低)。(盡量選用牌號較大的石油瀝青,以保證較長的使用年限。) 【牌針黏塑延溫軟】 (4)瀝青混合料 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性質。主要性質包括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耐久性、施工和易性。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標準。主要包括穩定性、流值、空隙率、瀝青混合料

36、試件的飽和度。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用途。主要應用于各種高等級公路的路面材料。注:軟化點越高越硬,反之,越軟。 (5)瀝青的摻配和改性 瀝青的摻配: 式中 Q1:較軟瀝青摻量; Q2:較硬瀝青摻量; T:要求配置瀝青的軟化點; T1:較軟瀝青軟化點; T2:較硬瀝青軟化點。 聚合物改性: SBS改性瀝青。SBS具有橡膠和塑料的優點,常溫下具有橡膠的彈性,高溫下又能像橡膠那樣熔融流動,成為可塑性材料。 SBS改性瀝青具有以下特點: 彈性好,延生率大,延度可達200%低溫柔性顯著改善,冷脆點降至-40熱穩定性提高,耐熱度達90100耐候性好 APP改性瀝青,其軟化點高、延度大、冷脆點降低、黏度大,具有

37、優異的耐熱性和抗老化性。77.煤瀝青 煤瀝青的組成 煤瀝青的主要成分是油分、樹脂和游離碳。 油分。它賦予煤瀝青流動性,但降低黏性。 樹脂。可提高煤瀝青的黏性,使煤瀝青具有 塑性。 游離碳。提高煤瀝青的黏性和溫度穩定性。 此外,煤瀝青中含有少量堿性物質和酸性物質,他們都屬于表面活性物質,能改善煤瀝青與酸、堿性 礦物的黏結力。煤瀝青的素質特點: 溫度敏感性較大。 塑性較差。 大氣穩定性差。 防腐性較好。 黏結性較好。78.防水涂料 防水涂料的基本特點如下: 成膜快。防水性好。橡膠瀝青類防水涂料 橡膠瀝青類防水涂料是以石油瀝青為基料,加入改性材料、稀釋劑及輔助材料所組成的涂料。其特點是耐水性強,涂膜不脫落、不起皮、抗滲性好、抗裂性優異,有較好的彈性和延伸性,尤其是低溫下抗裂性能更好。79.建筑裝飾材料的基本要求 建筑裝飾材料主要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美化裝飾的要求 保護要求 其他要求建筑裝飾材料的選用原則 藝術性原則 技術性原則 安全性原則 經濟性原則 生態保護原則80.常用建筑裝飾材料 建筑裝飾石材天然裝飾石材的主要優點是: 蘊藏量十分豐富,分布很廣,便于就地取材。 石材結構致密、抗壓強度高,大部分石材的抗壓強度可達100MPa以上。 耐水性好。 耐磨性好。 裝飾性好。 耐久性很好。 天然裝飾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