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及防_第1頁
內蒙古自治區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及防_第2頁
內蒙古自治區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及防_第3頁
內蒙古自治區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及防_第4頁
內蒙古自治區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及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蒙古草原是我國最大的天然牧場,從古代起 ,蒙古族牧民就在這里放牧著牛羊。近一百多年來,由于盲目開墾、采伐、過牧等破壞了植被,結果使草原退化,出現了大面積沙漠。解放后,在防治草原退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總的趨勢來看,草原退化還在繼續發展。六十年代初,內蒙古草原退化面積占草原總面積的十分之一,目前退化面積已占草原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因此,防治草原退化已刻不容緩。一、xx退化現狀國家環保局統計(1999)資料顯示,內蒙古自治區退化草原面積已占自治區草原面積的%。 20 世紀60 年代內蒙古草原面積億畝,80 年代下降為億畝,90年代下降為億畝。內蒙古科爾沁草原退化面積達50%左右,每年以%的

2、速度增長。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退化面積從60 年代占草原面積的15%增加到80 年代的 49%。錫林郭勒盟草原面積億畝,可利用草場面積億畝,截至2005 年,草原退化占可利用草場的74%。據內蒙古草原勘探院調查顯示,內蒙古33 個典型牧區旗縣從 20 世紀 60 年代到 21 世紀初,都出現了大面積的退化現象,截至2002 年除極個別外退化面積占可利用草原面積均超過了50%,有的旗縣像翁牛特旗、烏審旗、鄂溫克自治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東烏珠穆沁旗、烏拉特中旗甚至達到了100%,這樣的退化速度是令人害怕的。本來內蒙古有五大草原: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科爾沁草原、烏蘭察布草原、鄂爾多斯草

3、原,現如今,科爾沁草原、烏蘭察布草原、鄂爾多斯草原三大草原基本消失,特別是烏蘭察布草原成為內蒙古土地沙化最嚴重、環境最惡劣、生活最貧困的地區。二、xx退化原因分析草原退化的因素多種多樣,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氣候干旱內蒙古草原大部分地區年雨量在100-400毫米之間,而且雨量的年際變化很大。一年中六、七、八三個月占年降雨量的70%左右,尤其七、八兩月最多,冬春雨雪稀少,春旱經常發生,如遇夏早,給草原帶來的危害更大。 沙多風大內蒙古草原的土質多為砂壤土、輕壤土,少數為中壤土,通常表層覆蓋著砂層。錫林郭勒盟西北部年平均大風日數在10 天以上,陰山以北在50天以上,鄂爾多斯在 40天以上,呼倫貝

4、爾在30天以上。干早的冬春季節是草原上風大而多的季節,大風日數占全年的60%以上,風力一般八、九級。春季地表解凍后風蝕與沙埋現象最嚴重,特別是靠近沙漠的農村、牧區,經常遭受風沙危害。 鼠害、蟲害嚴重由于草原生態環境發生變化,導致生態系統的食物鏈縮短,食物網趨于簡單化。草原上害鼠、害蟲的天敵,如鷹、雕、蛇、刺猬、蜻蜓、螳螂、瓢蟲都急劇減少。相反,鼠害、蟲害大量繁衍,泛濫成災。目前內蒙古自治區草原鼠害面積4700萬公頃,蝗蟲成災面積常年達66 萬公頃,嚴重地區蟲口密度每平方米存200頭以上,牧草全部被啃光。大規模鼠蟲害的發生嚴重破壞草原植被,加劇草原的退化。 過渡放牧過度放牧,使牧草的正常生長受到

5、抑制或破壞,使植物喪失繁殖能力,生草土被踏緊,土壤營養減低,以致植物種類改變,優良牧草衰退,生產力下降。適口性和營養價值都相隨降低。造成內蒙古草原過渡放牧的原因有: 草場使用權不固定,雙方都盡量哄趕畜群到邊界地方放牧,結果造成這些地區的草場嚴重退化; 借場放枚,農區或半農半牧區每年都把牲畜趕到毗鄰的牧區放牧,這就增加了毗鄰牧區草場的負擔; 無計劃亂牧。內蒙古草原過去有些地區實行二季或三季放牧營地制度,由于牲畜數量增加,季節營地比例失調,因而出現亂牧、濫牧現象;畜量過高由于盲目追求牲畜數量,結果導致草場載畜量日益加重。 開墾內蒙古草原地區的大面積沙漠主要是歷史上濫墾的結果。據不完全統計 ,從 1

6、958年到 1973年開墾草原1400多萬畝 ,嚴重地破壞了草場資源,阻礙了牧業生產的發展。被開墾的草原一般都是豐美的天然牧場。開墾后一般三年左右 ,由于風蝕和土壤肥力下降,最后撂荒。由于撂荒地缺乏植被保護,很快就變成了沙化地和沙源地。 亂砍、亂伐亂砍亂伐也對我去草原退化造成了很大影響,主要包括: 砍伐野生植物。牧區絕大部分地區居民主要依靠天然植物作嫩料、蓋房、圍庫倫、修栩圈等也需要相當數量的天然植物,甚至擰繩子也要用艾友草和馬藺,因此草原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據伊克昭盟統計,每年砍伐沙篙,沙柳 10億斤以上,三十年來因采樵草原退化、沙化面積達30 多萬畝。 挖藥材。據伊克昭盟統計,每年收購甘草3

7、0 多萬斤,麻黃20 多萬斤,三十年來,該盟因挖藥材破壞草原也有幾十萬畝。打草、樓草。呼倫貝爾草原連年打草,既不留草帶,又不輪休,結果導致打草場退化。據調查未打草地段羊草高40 厘米上下,蓋度60% ,一平方米內284株 ,產量占草群總重量的60%。多年連續打草地段羊草高30 厘米,蓋度20%,一平方米內僅有 82株 ,在草群中的重量下降為12%。錫林郭勒草原草層低矮,有的地方使用鐵耙子樓黃草,不但把草根都刨了出來,而且破壞了地表結構,使土壤沙化,從而影響翌年牧草再生。此外,在草地上隨意開車造路對草原的破壞也是嚴重的。如錫寶公路沿線的草場產草量和二十年前比下降了70%。三、xx退化防治措施 x

8、x 為主。實踐證明, “林牧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是符合內蒙古的自然規律的。應嚴格禁止開墾草原,對已開墾的地方應退耕還林還牧。種樹種草要因地制宜,沙漠及沙漠化土地以林為主,林牧結合 ,在牧區以牧為主,以林養牧;在干早缺水不能種樹的地方或土壤鈣積層深厚,樹木不能扎根的地方,要大力種草;局部自然條件較好的下濕灘地,可以發展農業,建立飼料基地。 造林治沙、防風、護牧,解決群眾用材問題。內蒙古草原地區沙漠面積億畝,沙漠化面積億畝,二者合計億畝,相當草原面積的。所以治沙是草原建設的重要措施,治沙的方法和措施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造林、種草。應建立帶、網、片結合,喬、灌、草結合的綜合性防護林體系,同時還應考

9、慮解決群眾的燒柴、用材問題。在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依靠社隊集體造林 ,鼓勵社員個人植樹。 封育和補播退化草場。對于輕度退化的草場,首先要著眼于合理利用,防止繼續退化;對于嚴重退化的草場要圍建庫倫(圍欄)進行封育,有些地方需要進行補播。 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固定草場使用權。為了克服邊界地段的搶牧和過牧現象,必須固定草場使用權。這對草場的經營管理與保護都有利,同時可以加快草場的建設。目前有不少旗縣已把基本核算單位的草場使用權固定下來,調動了群眾管理、保護草原的積極性。以草定畜,畜草平衡。過去衡量畜牧業的發展總是單純的以牲畜存欄頭數為標準,因而大部分地區牲畜頭數超過了天然草場的生產力和載畜量,造成草原過牧而退化。為了使草原植被得以恢復,就要控制牲畜數量,提高牲畜質量,達到畜草平衡。劃區輪牧。劃區輪牧是一種合理利用草場的放牧制度,它可以使草場植物得到恢復的機會,從而克服過牧現象,防止草場退化,提高其載畜能力。內蒙古草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天然草場仍然是畜牧業經營的主要物質基礎。在草場面積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可利用庫倫劃分兩季或三季營地放牧,再逐步實行小區輪牧和劃分放牧場、割草場。 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