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研究_第1頁
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研究_第2頁
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研究_第3頁
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研究_第4頁
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研究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研究    王秋瑜【摘要】目的: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從2017年1月開始篩選患者入組,選擇醫院肛腸科收治的潰瘍性直腸炎患者,每入選1名對象,便隨隨機抽簽分組,截止2018年4月,觀察組、對照組各完成研究40例。對照組西醫治療,觀察組中西醫結合治療,持續8周,對比療效、復發情況。結果:未見退出。觀察組治愈率、愈顯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組內對比腸道癥狀、全身癥狀評分高于治療前,組間對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

2、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中醫癥候評分低于治療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療效肯定,可以減輕癥狀,提升生活質量,降低復發風險?!娟P鍵詞】潰瘍性直腸炎;中西醫結合;臨床療效潰瘍性直腸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腸炎,成人發生率約為1120/10萬,近年來,因人口年齡的增長、生活環境的改變、飲食結構改變特別是紅肉攝入的增多、煙草的泛濫,發生率呈上升趨勢1。潰瘍性直腸炎患者以肛門疼痛、反復性腹瀉以及便秘、消化道出血為主要癥狀表現,該病與食欲不振、營養不良、結直腸癌關系密切,嚴重損害患者的生活質量,早治療早獲益。西醫治療潰

3、瘍性直腸炎以口服質子泵抑制劑為主,療效個體差異較大,長期使用質子泵抑制劑還可能引起骨質疏松等不良反應,潰瘍性直腸炎復發率居高不下。中醫診治潰瘍性直腸炎經驗豐富,本文采用對照研究,選擇2017年1月2018年4月,醫院肛腸科收治的潰瘍性直腸炎80例入組,中西醫結合的療效。1 資料及方法1.1 一般資料從2017年1月開始篩選患者入組,選擇醫院肛腸科收治的潰瘍性直腸炎患者。納入標準:經內鏡明確診斷為潰瘍性直腸炎,直腸處出現黏膜潰瘍表現;病程>6周,慢性;年齡1865歲;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最終診斷為惡性病變、息肉等病變,符合手術適應癥,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其他炎癥性、特異性腸病,如結腸克羅恩病

4、;急性發作,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如腸梗阻、全身中毒;合并肛腸感染等其他肛腸疾病;合并其他重大的器質性、系統性疾病,如腦卒中后遺癥;過敏體質,存在中藥禁忌癥;妊娠、哺乳期女性;對所需藥物過敏,或存在相關的禁忌癥,如心律失常、嚴重的骨質疏松癥。退出標準:嚴重不良反應;依從性差;參與其他研究。每入選1名對象,便隨隨機抽簽分組,截止2018年4月,觀察組、對照組各完成研究40例。其中對照組40例,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齡(44.5±7.4)歲。病程(4.2±1.5)年。內鏡檢查腸黏膜分級:i級5例,n級25例、iii級10例。中醫癥候積分(16.4±5.5)分。觀察組40

5、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齡(45.2±7.7)歲。病程(4.3±1.4)年。內鏡檢查腸黏膜分級:i級4例,n級24例、iii級12例。中醫癥候積分(15.7±5.2)分。兩組對象年齡、性別、病程、內鏡分級、中醫癥狀積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 方法1.2.1 對照組對照組:美沙拉嗪腸溶片,口服,1次lg,1日4次,持續8周。同時給予西藥灌腸,康復新液50ml+錫類散6g+生理鹽水50ml,3840,排空大便后左側臥位,石蠟潤腸,采用灌腸儀注藥,速度5ml/mm,可以變換體位,以利于藥液的充分擴散,臥床30minth,1日1次,持續l周。

6、醫囑加強飲食管理,清淡飲食,禁辛辣厚味,若急性發作,出現出血、疼痛、肛門燒灼感,可流質飲食,適量運動運動,勞逸結合,避免熬夜,禁研究。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中醫藥治療。口服藥物:急性期四神丸或牛黃解毒丸,1次5-6丸,1日3次,緩解期、后遺癥期給予補中益氣丸1次5-6丸,1日3次,飯前口服,持續8周。住院期間,自擬方劑,組方黃苓、黃連、黃柏、白芷、防風、白及、當歸、荔枝殼、芡實各20g,加水500ml,取汁,過濾至100ml,加入錫類散6g,灌腸方法與對照組同。1.3 觀察指標8周后,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價療效3。治療前、后,中醫癥候評分、炎癥

7、性腸病生活質量問卷評分。6個月內復發率。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癥候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服從正態分布,采用(x±s)表示,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采用t檢驗、配對t檢驗,臨床療效分級采用秩和檢驗,具體療效有效率、復發率等指標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 結果2.1 臨床療效、復發情況未見退出。觀察組治愈率、愈顯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l。2.2 療效指標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組內對比腸道癥狀、全身癥狀評分高于治療前,組間對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

8、t;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中醫癥候評分低于治療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3 討論西醫治療潰瘍性直腸炎以口服質子泵抑制劑、抗菌以及黏膜保護藥物灌腸為主,療效肯定。本次研究中,對照組的治愈率達到40.0%,總有效率也可以達到90.0%,但是仍然有部分對象無明顯的療效,同時6個月內復發率達到27.5%。潰瘍控制、黏膜的修復是一種長期的過程,干擾因素較多,微生態紊亂、灌注不足等都可能影響潰瘍的愈合,特別是那些內鏡下表現病情嚴重的對象。中醫認為潰瘍性結直腸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平素嗜食辛辣厚味、久坐、飲食不節、平素體弱、中氣不足等都可能導致該病發

9、生,在辨證上該病多見腸道氣滯證、陰虛腸燥證、大腸濕熱證等證。相較于西醫治療,中醫治療更具有整體性,重視協調臟腑功能,辨證論治。理氣通降在急性期多見大腸濕熱證,四神丸清熱利濕化熱,久病對象多見中氣不足、陰虛腸燥、腸道氣滯,口服的補中益氣丸起到補中益氣作用,可以調理氣機升降,改善腸道功能。采用中藥灌腸可以發揮中藥中的多種有效成分,發揮抗菌、促黏膜損傷修復、抗炎、止血等作用,一項基于7篇文獻的meta分析也證實中藥保留灌腸潰瘍性結腸炎可以增進療效,提升總有效率or=6.34,95%ci(3.97,10.14)。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也提示中醫在去除病因病機預防復發方面的作用。4 小結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療效肯定,可以減輕癥狀,提升生活質量,降低復發風險。參考文獻1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草案)j.中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