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8電解質溶液說課講解_第1頁
考點8電解質溶液說課講解_第2頁
考點8電解質溶液說課講解_第3頁
考點8電解質溶液說課講解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溫馨提示:此題庫為Word 版,請按住 Ctrl, 滑動鼠標滾軸, 調節合適的觀看比例,關閉Word 文檔返回原板塊。考點 8 電解質溶液一、選擇題1.(2013·安徽高考· 13)已知 NaHSO3 溶液顯酸性 ,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H2OH2SO3+OH-HSH+S向 0.1 mol·L -1 的 NaHSO3 溶液中分別加入以下物質,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加入少量金屬 Na,平衡左移 ,平衡右移 ,溶液中 c(HS)增大B.加入少量 Na2SO3 固體 ,則 c(H+ )+c(Na+)=c(HS)+c(

2、OH-)+ c(S)C.加入少量 NaOH 溶液 ,、的值均增大D.加入氨水至中性 ,則 2c(Na+)=c(S)>c(H+ )=c(OH-)【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時應注意 :(1)能判斷出為 HS的水解平衡 ,為 HS的電離平衡 ;(2)能根據溶液顯酸性 ,判斷出 HS的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3)熟悉水解和電離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4)熟悉電荷守恒等三大守恒的應用。【解析】選 C。NaHSO3 溶液顯酸性 ,說明 HS 的電離程度比水解程度大 ,因而在含 HS 的溶液中 ,以第個平衡為主。加入 Na,Na 與水反應生成 NaOH,NaOH 與 NaHSO3 反應 ,故 c(HS )減

3、小 ,A 錯誤 ;該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 :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c(H+ )+c(Na+)=c(HS)+c(OH- )+2c(S ),故 c(S)前應乘以 2,B 錯誤 ;加入少量NaOH溶液 使- 增大,OH-與 H+反應 ,促進平衡 (電離平衡 )右移 ,c(S )增, c(OH )大,c(HS)減小 ,c(H+)減小 ,故 C 正確 ;加入氨水至中性 ,則 c(H+ )=c(OH-),由電荷守恒式 c(H+ )+c(Na+)+c(N )=c(HS )+c(OH -)+2c(S)可知:c(Na+)+c(N )=c(HS )+2c(S )>c(H+)=c

4、(OH -),D 錯誤。2.(2013·福建高考·8)室溫下 ,對于0.10 mol · L -1 的氨水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與 AlCl 3 溶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Al 3+3OH- Al(OH) 3 B.加水稀釋后 ,溶液中 c(N )·c(OH-)變大C.用 HNO3 溶液完全中和后 ,溶液不顯中性D.其溶液的 pH=13【解題指南】【解析】 選 C。選項具體分析A 氨水屬于弱電解質 ,在離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為離子B0.10 mol·L -1 的氨水加水稀釋時N、OH- 濃度均減小 ,二者的乘積變小C氨水與硝酸完全中和生成

5、的硝酸銨屬于強酸弱堿鹽,由于N 水解使溶液顯酸性D 由于弱電解質不能完全電離 ,所以 0.10 mol ·L -1 的氨水中c(OH-)小于 0.10 mol·L -1,pH 小于 13結論錯誤錯誤正確錯誤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3.(2013·北京高考· 10)實驗 :0.1 mol·L -1AgNO 3 溶液和 0.1 mol·L -1NaCl 溶液等體積混合得到濁液 a,過濾得到濾液 b 和白色沉淀 c; 向濾液 b 中滴加 0.1 mol·L -1KI 溶液 ,出現渾濁 ; 向沉淀 c

6、中滴加 0.1 mol·L -1KI 溶液 ,沉淀變為黃色。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 濁液 a 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Ag+ (aq)+Cl-(aq)B.濾液 b 中不含有 Ag +C.中顏色變化說明AgCl 轉化為 AgID.實驗可以證明 AgI 比 AgCl 更難溶【解析】 選 B。由于硝酸銀和氯化鈉混合后一定生成氯化銀的懸濁液,所以在該懸濁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 (aq)+Cl-(aq);向過濾后的濾液中加入0.1 mol·L -1 的 KI, 出現渾濁 ,說明在濾液 b 中仍然存在 Ag+ ;沉淀總是向著生成物溶解度更小的方向移動

7、,所以由實驗可知 ,由于沉淀由白色轉化成黃色 ,所以是由氯化銀轉化成碘化銀 ,所以碘化銀比氯化銀更難溶。4.(2013·山東高考· 13)某溫度下 ,向一定體積 0.1 mol·L-1 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濃度的 NaOH 溶液 ,溶液中 pOH(pOH=-lgOH - ) 與 pH 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則()A.M 點所示溶液的導電能力強于Q 點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B.N 點所示溶液中 c(CH3COO-)>c(Na+)C.M 點和 N 點所示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同D.Q 點消耗 NaOH 溶液的體積等于醋酸溶液的體積

8、【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時應注意以下兩點:(1)pH 與 pOH 相等時溶液呈中性。(2)充分利用電荷守恒。【解析】 選 C。醋酸為弱酸 ,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小 ,加入等濃度的 NaOH 溶液后生成 CH3COONa 為強電解質 ,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增大 ,溶液導電能力增強 ,A 項錯誤 ;由圖示可知 ,Q 點時 pH=pOH,即 c(H+ )=c(OH-),繼續加入 NaOH溶液 ,溶液呈堿性 ,故 N 點時 c(H+ )<c(OH -),根據電荷守恒可知c(H+ )+c(Na+)=c(CH3COO-)+c(OH-),故 c(CH3COO-)<c(Na+),B 項錯誤

9、;M 點溶液呈酸性 ,其 pOH=b,由水電離出的 c(OH-)=10-bmol·L -1;N 點溶液呈堿性 ,其 pH=b,由水電離出的 c(H+ )=10-bmol·L -1,兩溶液中 c(H+ )=c(OH- ),對水的電離的抑制程度相同 , 水的電離程度相同 ,C 項正確 ;當醋酸與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 ,溶液呈堿性。 Q 點溶液呈中性 ,故滴加的 NaOH 量偏少 ,消耗的 NaOH 體積比醋酸體積小 ,D 項錯誤。5.(2013·新課標全國卷·9)N0 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L-1 的 NaAlO 2

10、 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為 2N0 B.12 g 石墨烯 (單層石墨 )中含有六元環的個數為 0.5N0C.25時 pH=13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OH-的數目為 0.1N0D.1 mol 的羥基與 1 mol 的氫氧根離子所含電子數均為9N0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解題指南】 阿伏伽德羅常數的相關計算涉及以下知識點:原子守恒、石墨的結構、溶液 pH 的計算、原子團和離子所含電子數的計算。【解析】 選 B。選項具體分析結論A 偏鋁酸鈉溶液中有水 ,水分子中也有氧原子存在 ,故氧原子數 錯誤大于 2N0B 石墨層內是正六邊形結構 ,每個六元環有 6 個碳原子

11、 ,而每個碳 正確原子同時為三個六元環所共有 ,故每個六元環平均只占有 2 個碳原子。12 g 石墨烯含碳原子數為 1 mol,故其中含六元環的個數應為 0.5N0C因為溶液的體積未知 故只能求出OH-的濃度 ,無法求出其數目錯誤,D1 個羥基中含 9 個電子 ,1 個氫氧根離子中含10 個電子 ,故此選錯誤項錯誤6.(2013 · 新 課 標 全 國 卷 · 13) 室 溫 時 ,M(OH) 2(s)M2+(aq)+2OH- (aq)K sp=a,c(M2+)=bmol·L -1 時,溶液的 pH 等于 ()A. lg()B. lg( )C.14+ lg( )D

12、.14+ lg()【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時應掌握溶度積常數的表示方法 ,會用水的離子積常數求溶液的 pH。【解析】 選 C。由題知該反應的溶度積常數Ksp=c(M 2+)·c2(OH- )=a,由此得出c(OH-)=( )1/2,則 c(H+)=10-14÷c(OH-),pH=-lgc(H +),經過計算即可得到正確答案為C。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7.(2013·廣東高考·12)50時 ,下列各溶液中 ,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A.pH=4 的醋酸中 :c(H+)=4.0 mol·L -1B.飽和小蘇打

13、溶液中 :c(Na+)=c(HC)C.飽和食鹽水中 :c(Na+)+c(H+)=c(Cl - )+c(OH-)D. pH=12 的純堿溶液中 :c(OH -)=1.0×10-2 mol·L -1【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要注意以下兩點:(1)溫度升高 ,K W 增大。(2)水解對離子濃度的影響。【解析】 選 C。pH=4 的醋酸中 ,c(H+ )=1×10 4mol ·L -1,A 錯誤 ;飽和小蘇打溶液中 ,HC會發生水解反應導致濃度減小,c(Na+)>c(HC),B 錯誤 ; 飽和食鹽水中,c(Na+)+c(H +)=c(OH )+c(Cl )符合

14、電荷守恒的關系 ,C 正確 ;50時 ,水的離子積常數大于 1×1014,pH=12 的碳酸鈉溶液中 ,c(OH )=>1.0×102(mol ·L -1),D 錯誤。8.(2013·新課標全國卷·11)已知Ksp(AgCl)=1.56 × 10-10,Ksp(AgBr)=7.7 ×10-13,Ksp(Ag 2CrO4)=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 -、Br-和 Cr,濃度均為0.010mol·L-1,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 -1 的 AgNO 3 溶液時 ,

15、三種陰離子產生沉淀的先后順序為 ()A.Cl -、Br-、CrB.Cr 、Br-、Cl -C.Br-、Cl -、CrD.Br-、Cr 、Cl-【解題指南】 根據各物質的 Ksp,算出 Cl -、Br-、Cr濃度均為 0.010 mol·L-1 時,要產生沉淀所需 Ag+的最小濃度 ,從而確定沉淀順序。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解析】 選 C。當 Cl -濃度為 0.010 mol ·L -1 時,要產生 AgCl 沉淀 ,所需 Ag +的最小濃度為 1.56×10-8mol·L-1 ,當 Br-的濃度為 0.010 mol&

16、#183;L-1 時,要產生 AgBr 沉淀,所需 Ag +的最小濃度為 7.7×10-11· -1當Cr濃度為molL,·-1 時,要產生 Ag2CrO4沉淀 ,所需 Ag +的最小濃度為 3.0×10-5· -1,0.010 mol LmolL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 -1 的硝酸銀溶液時 ,Ag+的濃度逐漸增大 ,所以Br-最先沉淀 ,Cr最后沉淀。應選C。9.(2013·天津高考· 5)下列有關電解質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 在蒸餾水中滴加濃H2SO4,KW 不變B.CaCO3 難溶于稀

17、硫酸 ,也難溶于醋酸C.在 Na2S 稀溶液中 ,c(H+)=c(OH -)-2c(H2S)-c(HS- )D.NaCl 溶液和 CH3COONH4 溶液均顯中性 ,兩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同【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時應注意以下3 點:(1)濃硫酸溶于水放熱 ,KW 受溫度的影響。(2)會書寫溶液中的質子守恒式。(3)注意離子在溶液中的變化。【解析】選 C。該題考查電解質溶液的基本知識。 A 選項在蒸餾水中滴加濃硫酸 , 放出熱量 ,溶液溫度升高 ,K W 變大 ,錯誤。B 選項 CaCO3 難溶于稀硫酸 ,但能溶于醋酸,錯誤。C 選項是溶液中的質子守恒 ,即水電離出的 OH- 等于溶液中的 H+

18、 加上陰離子水解結合的 H+,正確。D 選項 CH3COONH4 發生水解相互促進的反應 ,促進水的電離 ,水的電離程度增大 ,錯誤。10.(雙選 )(2013·海南高考· 8)0.1 mol·L -1HF 溶液的 pH=2,則該溶液中有關濃度關系式不正確的是()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A.c(H + )>c(F-)B.c(H + )>c(HF)C.c(OH- )>c(HF)D.c(HF)>c(F -)【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時應注意以下兩點:(1)弱電解質溶液中存在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電離平衡。(2)溶液中

19、存在 c(H +)·c(OH-)=K w。【解析】 選 B、C。0.1 mol·L -1HF 溶液 pH=2 說明 HF 為弱電解質 ,有0.01 mol·L -1HF 發生了電離 ,0.09 mol·L -1HF 沒有電離 ,考慮到溶液中 H2O 的電離,所以 A 項正確 ,B 項錯誤 ,D 項正確 ;pH=2 的溶液中 c(OH-)=10-12mol·L -1,C 項錯誤。11. (雙選 ) (2013·江蘇高考· 1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反應 NH3(g)+HCl(g)NH 4Cl(s)在室溫下可自發進行

20、,則該反應的H<0B.電解法精煉銅時 ,以粗銅作陰極 ,純銅作陽極C.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釋后 ,溶液中的值減小D.Na2CO3 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 固體 ,C水解程度減小 ,溶液的 pH 減小【解析】選 A 、C。根據該反應中各物質的聚集狀態可知,該反應的S<0,在室溫下該反應能自發進行 ,則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A 正確 ;在電解法精煉銅中 ,粗銅作陽極,純銅作陰極 ,B 錯誤 ;醋酸加水稀釋過程中 ,c(H+ )減小 ,但電離常數不變 ,由 K 電離=得 C項中式子的比值將減小,C 正確 ; 向 Na2CO3溶液中加入Ca(OH)2 后生成 CaCO3沉淀且溶液

21、的 pH 變大 ,溶液中 c(C)減小 ,促使其水解程度增大 ,D 錯誤。雙選·江蘇高考·一定溫度下三種碳酸鹽32+、Ca2+、12. () (201314),MCO (M:Mg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Mn 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下圖所示。已知 :pM=-lgc(M),p(C)=-lgc(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MgCO 3、CaCO3、MnCO 3 的 Ksp 依次增大B.a 點可表示 MnCO3 的飽和溶液 ,且 c(Mn2+)=c(C)C.b 點可表示 CaCO3 的飽和溶液 ,且 c(Ca2+)<c(C )D.c 點可表

22、示 MgCO3 的不飽和溶液 ,且 c(Mg2+ )<c(C)【解題指南】橫線上的點代表沉淀溶解的平衡點。 pM 和 p(C)與 c(M) 和 c(C)為反比關系。【解析】 選 B、D。因為 c(M)=10 -pM 、c(C )=1,而 Ksp=c(M) ×c(C),由圖像可知 A 項中的三者 K sp 依次減小 ,A 錯誤 ;由圖像可知 ,在斜線上的點都是飽和溶液 ,點 a 在對角線上 ,B 正確 ;點 b 也是飽和溶液 ,但 c(Ca2+)>c(C ),C 錯誤 ;通過 c點 作 橫 軸 的 垂 線 后 可 看 出 ,c(Mg2+) × c(C )<K

23、 sp, 故 溶 液 不 飽 和 , 且 c(Mg 2+)<c(C ),D 正確。13.(2013·上海高考· 5)374、 22.1 MPa 以上的超臨界水具有很強的溶解有機物的能力 ,并含有較多的 H+和 OH- 由此可知超臨界水(),A. 顯中性 ,pH 等于 7B.表現出非極性溶劑的特性C.顯酸性 ,pH 小于 7D.表現出極性溶劑的特性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應注意以下兩點:(1)純水一定顯中性 ,但只有常溫時 pH=7。(2)相似相溶原理。【解析】 選 B。超臨界水含有較多的H+ 和 OH-,因此 pH&

24、lt;7,但水中 c(H+)=c(OH -),因此超臨界水呈中性 ,A 、C 均錯誤。超臨界水具有很強的溶解有機物的能力,根據相似相溶原理 ,可以確定超臨界水表現出非極性溶劑的性質,B 正確 ,D 錯誤。14.(2013· 上海 高 考 · 11)H2S 水 溶液中 存 在 電離平 衡H2SH+HS- 和HS-H+S2-。若向 H2S 溶液中()A. 加水 ,平衡向右移動 ,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大B.通入過量 SO2 氣體 ,平衡向左移動 ,溶液 pH 增大C.滴加新制氯水 ,平衡向左移動 ,溶液 pH 減小D.加入少量硫酸銅固體 (忽略體積變化 ),溶液中所有離子濃度都減小

25、【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著重注意以下兩點:(1)理解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2)掌握 H2S 的化學性質。【解析】 選 C。向 H2S溶液中加水 平衡向右移動,但溶液體積增大 溶液中H+ 濃,度減小 ,A 錯誤。通入 SO2可發生反應:2H2222 過量時 ,SO2,S+SO3S+2H O,SO與水反應生成的H2SO3 酸性比氫硫酸強 ,因此溶液 pH 減小 ,B 錯誤。滴加新制氯水,發生反應 :H2S+Cl22HCl+S,H2S 濃度減小 ,平衡向左移動 ,反應生成的鹽酸為 強 酸 , 溶 液 酸 性 增 強 ,pH減 小 ,C正 確 。 加 入 少 量CuSO4, 發 生 反應:CuSO

26、4+H2S CuS+H2SO4,溶液中 S2-濃度減小 ,H+ 濃度增大 ,D 錯誤。15.(雙選) (2013·上海高考· 19)部分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如下表: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弱酸HCOOHHCNH2CO3電離平衡常數Ki=1.77×10-4Ki =4.9×10-10Ki1 =4.3×10-7(25)×-11Ki2 =5.610下列選項錯誤的是()A.2CN -+H2O+CO22HCN+CB.2HCOOH+C2HCOO-+H2O+CO2C.中和等體積、等pH 的 HCOOH 和 HCN 消耗 N

27、aOH 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等體積、等濃度的HCOONa 和 NaCN 溶液中所含離子總數前者小于后者【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應注意以下兩點:(1)正確根據電離平衡常數判斷可能發生的反應。(2)正確運用電荷守恒比較兩種一元酸的鹽溶液中離子數目。【解析】 選 A、D。根據電離平衡常數 ,HCN 的電離程度介于 H2CO3 的一級電離和二級電離之間 ,因此 A 中反應錯誤 ,應為 CN-+H2O+CO2 HCN+HC 。HCOOH的電離程度大于 H2CO3 的一級電離 ,因此 B 正確。等 pH 的 HCOOH 和 HCN,HCN 溶液的濃度大 ,中和等體積、等 pH 的 HCOOH 和 HCN,后

28、者消耗 NaOH 的量大 ,C 正 確 。 在 HCOONa 和 NaCN 中 存 在 電 荷 守恒 :c(Na+)+c(H+)=c(HCOO -)+c(OH -),c(Na+ )+c(H+ )=c(CN-)+c(OH-) 。 等 濃 度 的HCOONa和NaCN溶液,NaCN水解程度大 溶液中OH濃度大 ,H+濃度小。根據,電荷守恒 ,兩溶液中離子總濃度為2c(Na+ )+c(H+ ),而 Na+濃度相同 ,H+ 濃度后者小 ,因此等體積、等濃度的兩溶液中離子總數前者大于后者,D 錯誤。16.(2013·四川高考· 5)室溫下 ,將一元酸 HA 的溶液和 KOH 溶液等體

29、積混合 (忽略體積變化 ),實驗數據如下表 :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下列判斷不正確 的是()A. 實驗反應后的溶液中 :c(K + )>c(A - )>c(OH- )>c(H+ )B.實驗反應后的溶液中 :c(OH- )=c(K + )-c(A -)=mol·L-1C.實驗反應后的溶液中 :c(A -)+c(HA)>0.1 mol ·L -1D.實驗反應后的溶液中 :c(K + )=c(A - )>c(OH- )=c(H+ )【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時應按照以下流程:【解析】選 B。由表中得 HA 為弱酸且酸堿物質

30、的量相等,因此得 A 正確 ;由中電荷守恒得c(OH-)=c(K +)-c(A -)+c(H+)=Kw /1×10-9mol ·L-1 ,故 B 錯誤 ;C 中由得 x>0.2 mol·L -1 故-· -1(因為溶液體積是原溶液的2倍),c(HA)+c(A )>0.1 molL故 C 正確 ; 實驗反應后的溶液顯中性,故c(OH-)=c(H+), 由電荷守恒可得c(K + )=c(A -),故 D 正確。17.(2013·浙江高考·12)25時 ,用濃度為 0.100 0 mol·L -1 的 NaOH 溶液滴

31、定 20.00mL 濃度均為 0.100 0 mol·L-1 的三種酸 HX 、HY 、HZ, 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A. 在相同溫度下 ,同濃度的三種酸溶液的導電能力順序:HZ<HY<HXB.根據滴定曲線 ,可得 Ka(HY) 10-5C.將上述 HX 、HY 溶液等體積混合后 ,用 NaOH 溶液滴定至HX 恰好完全反應時:c(X -)>c(Y -)>c(OH -)>c(H+ )D.HY 與 HZ 混合 ,達到平衡時 :c(H +)=+c(Z-)+c(OH -)【解題指南】 解答

32、本題應著重注意兩點:(1)正確理解圖像信息 ,掌握鹽類水解與弱電解質電離的關系;(2)掌握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方法。【解析】選 B。用 0.100 0 mol·L -1 的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 0 mol·L-1 的三種一元酸 ,完全反應時消耗 NaOH 應為 20.00 mL。根據題干圖像 ,可以看到三種 酸 與 NaOH 完 全 中 和 時 , 溶 液 的 pH:NaX>NaY>NaZ, 即 三 種 酸 的 酸性:HZ>HY>HX, 這點也可從 NaOH 體積為 0 時三種酸的 pH 進行判斷。因此相同溫度下同濃度的三

33、種酸導電能力 :HZ>HY>HX,A 錯誤。根據圖像 ,0.100 0 mol·L-1 的 HZ 溶液 pH=1,因此 HZ 為強酸 ,則 HX 和 HY 為弱酸。將等濃度的 HX 、HY 混合 ,用 NaOH 溶液進行滴定 ,當 HX 完全反應 ,則 HY 已經完全反應,溶液為 NaX 和 NaY 的混合液 ,酸性 HY>HX, 則溶液中 X-水解程度大于 Y-水解程度 ,因此 c(Y -)>c(X -)>c(OH-)>c(H+),C 錯誤。在 HY 和 HZ 的混合液中 ,根據電荷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守恒 ,則

34、有 c(H+)=c(Y -)+c(Z- )+c(OH- ),根據 HY 的電離常數 :K a(HY)=,即有:c(Y -)=。所以達平衡后 :c(H +)=+c(Z-)+c(OH -)因此 D 錯誤。根 據 圖 像 ,HY溶 液 中 加 入10mLNaOH溶 液 時 , 溶 液pH=5, 則c(H+ )=10-5mol · L -1 ,c(OH- )=10-9mol · L-1 。 c(Na+)=mol · L -1, 根 據 電 荷 守恒:c(H+)+c(Na+)=c(Y -)+c(OH -),則 10-5mol·L -1+ mol·L -1

35、=c(Y -)+10-9 mol·L -1,由于c(H+ ) 和c(OH- ) 都 遠 小 于c(Na+ ), 因 此c(Y -)=mol · L-1 。c(HY)=- mol·L -1 = mol·L -1。Ka(HY)=10-5,B 正確。18.(2013·重慶高考·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KClO 3 和 SO3 溶于水后能導電 ,故 KClO 3 和 SO3 為電解質B.25時 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濃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 NaOH,C.向 NaAlO 2 溶液中滴加 NaHCO3 溶液 ,有沉淀和氣體

36、生成D.AgCl 沉淀易轉化為 AgI 沉淀且 K(AgX)=c(Ag + )·c(X-),故 K(AgI)<K(AgCl)【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時應注意以下兩點:(1)電解質必須是在水溶液中自身能電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2)難溶的電解質容易轉化成更難溶的電解質。【解析】 選 D。選項具體分析結論A KClO 3 是電解質 ,三氧化硫溶于水后 ,生成硫酸 ,其水溶液能導電 , 錯誤并非三氧化硫自身電離導電 ,因此三氧化硫是非電解質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B 等濃度的醋酸與氫氧化鈉等體積混合 ,若恰好完全反應 ,則溶液 錯誤顯堿性 ,若溶液顯中性 ,

37、則醋酸過量 ,即 V 醋酸 >V NaOHC 向 NaAlO 2 溶 液 中 加 NaHCO3 溶 液 發 生 反 應 為 錯誤2323+Na23 無氣體生成NaAlO +NaHCO+H O Al(OH)CO ,D 沉淀 AgCl 易轉化成沉淀 AgI, 說明碘化銀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銀 , 正確即 K(AgI)<K(AgCl)二、非選擇題19.(2013·北京高考· 27)用含有Al 2O3、SiO2 和少量FeO·xFe2O3 的鋁灰制備Al 2(SO4)3·18H2O。工藝流程如下 (部分操作和條件略 ):.向鋁灰中加入過量稀H2SO4,過

38、濾 ;.向濾液中加入過量KMnO 4 溶液 ,調節溶液的 pH 約為 3;.加熱 ,產生大量棕色沉淀 ,靜置 ,上層溶液呈紫紅色 ;.加入 MnSO4 至紫紅色消失 ,過濾 ;.濃縮、結晶、分離 ,得到產品。(1)H 2SO4 溶解 Al 2O3 的離子方程式是。(2)將 Mn氧化 Fe2+的離子方程式補充完整 :(3)已知 :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Al(OH) 3Fe(OH)2Fe(OH)3開始沉淀3.46.31.5時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完全沉淀4.78.32.8時注:金屬離子的起始濃度為0.1 mol·L -1根據表中數據解釋步驟的目的:。(4)

39、已知 :一定條件下 ,Mn可與 Mn2+反應生成 MnO2。 向 的沉 淀中加 入濃HCl并 加熱 , 能 說明 沉淀中存在MnO 2 的現象是。中加入 MnSO4 的目的是。【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時應注意以下3 點:(1)離子方程式書寫時的注意事項。(2)氧化還原方程式的配平的相關原則質量守恒、電荷守恒以及得失電子守恒。(3)除去混合液中的鐵元素應該將溶液中的Fe2+轉化成 Fe3+,然后再通過調節pH的方法除去。【解析】 (1)氧化鋁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與水。(2)反應中MnMn 2+,Fe2+Fe3+,Mn化學計量數為1,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可知,Fe2+化學計量數為 =5,由元素守恒可知

40、,Fe3+化學計量數為 5,由電荷守恒可知 ,有 H+ 參加反應 ,其化學計量數為 8,根據元素守恒可知 ,有 H2O 生成 ,其化學計量數為 4,方程式配平為 Mn +5Fe2+8H+ Mn 2+5Fe3+4H2O。(3)濾液中含有 Fe2+,由表中數據可知 ,Fe(OH)2 開始沉淀的 pH 大于 Al(OH) 3 完全沉淀的 pH,而 Fe(OH)3 完全沉淀的 pH 小于 Al(OH) 3 開始沉淀的pH,pH 約為 3時,Al3+、Fe2+不能沉淀 ,步驟是將 Fe2+氧化為 Fe3+ 調節pH使3+完全沉淀 ;,Fe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4)MnO

41、2 能將 HCl 氧化為 Cl 2,若有黃綠色氣體生成說明沉淀中存在MnO 2;的上層液呈紫紅色 ,Mn 過量 ,加入MnSO4,由題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 ,Mn可與 Mn2+反應生成 MnO2即除去過量的Mn。,答案 :(1)Al 2O3+6H+2Al 3+3H2O(2)5 8 H+5 4H2O(3)pH 約為 3時,Fe2+和 Al 3+不能形成沉淀 ,而 Fe3+可完全沉淀,故將Fe2+氧化為Fe3+,可使鐵完全沉淀(4)生成黃綠色氣體除去過量的 Mn20.(2013·山東高考· 29)化學反應原理在科研和生產中有廣泛應用。(1)利用“化學蒸氣轉移法”制備TaS2 晶體

42、 ,發生如下反應 :TaS2(s)+2I2(g)TaI4(g)+S2(g)H>0()反應 ()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若 K=1, 向某恒容容器中加入 1 mol I2(g)和足量 TaS2(s),I2(g)的平衡轉化率為。(2)如圖所示 ,反應 ()在石英真空管中進行,先在溫度為T2 的一端放入未提純的TaS2 粉末和少量 I2(g),一段時間后 ,在溫度為 T1 的一端得到了純凈TaS2 晶體 ,則溫度 T1T(填“”“”或“ ”。上述反應體系中循環使用的物質是。2><= )(3)利用 I2 的氧化性可測定鋼鐵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將鋼樣中的硫轉化成H2SO3,然后用一定濃度的

43、 I 2 溶液進行滴定 ,所用指示劑為,滴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時+ 的電離常數 Ka=1×-2· -1則該溫度下NaHSO3(4)25,H2SO3 HS +H10mol L,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水解反應的平衡常數Kh=mol·L-1 ,若向 NaHSO3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則溶液中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解析】(1)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K=,設容器體積為1 L,生成 TaI4 的物質的量為 x,則TaS2(s)+2I2(g)TaI4(g)+S2(g)H>0起始 (mol·L -1)100變化 (

44、mol·L -1)2xxx平衡 (mol·L -1)1-2xxxK=1,x= ,I2 的轉化率為×2÷1×100%66.7%。(2)由所給熱化學方程式 ()可知 ,反應為吸熱反應 ,即當生成TaS2 晶體時 ,體系的溫度要降低 ,即 T1<T2; 反應 () 在真空管中進行時 ,TaS2(s)和 I 2(g) 在右側生成TaI4(g)和 S2(g),TaI4(g)和 S2(g)在左側重新生成 TaS2(s)和 I2(g),因此 I 2(g)消耗又重新生成 ,可循環使用。(3)利用淀粉溶液遇碘顯藍色的原理,可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劑。滴定反應的

45、離子方程式為 I 2+H2SO3+H2O4H+2I- +S。(4)H 2SO3HS+H+ , 其電 離 常數Ka=,NaHSO3 水解時 發生反應:HS+H2OH2SO3+OH-,其水解平衡常數表達式為h=-12mol· -1。若向 NaHSO3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 = =10L只供學習交流用此文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I2,則發生反應I 2+HS+H2O3H+ +S+2I -,溶液酸性增強 ,HS與 H+反應生成H2SO3,導致 c(HS)減小 ,c(H2SO3)增大 ,所以增大。答案 :(1)66.7%(2)<I2(g)(3)淀粉溶液H2SO3+I2+H2O4H+S+2I-(4)10-12增大21.(2013·江蘇高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