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南省2013年自考機電設備與管理(獨本)傳感器技術復習資料2013年河南省自考命題組制傳感器技術復習題一、單項選擇題 1、不能用確定的數學公式表達的信號是 C 信號。 ( 第一章,P7)A. 復雜周期 B. 瞬態 C. 非確定信號 D. 隨機2、測量結果的完整表述應包括 A 。 (第二章,P18)A. 測量數據、測量單位及測量誤差 B. 測量數據、測量單位及測量條件C.測量數據、測量單位及測量方法 D. 測量數據、測量單位及測量次數3、在同一測量條件下,對同一被測量進行多次重復測量時,如果誤差按照一定的規律出現,則把這種誤差稱為 B 。 (第二章 P23)A.粗大誤差 B.系統誤差 C.隨機
2、誤差 D.非線性誤差 4、線性度是表示曲線 B 的程度。(第三章,P46)A. 接近真值 B. 偏離擬合直線 C. 正反行程不重合 D. 重復性5、一階系統的動態表征參數是 D 。 (第三章,P49) A.線性度 B.固有頻率 C.阻尼比 D.時間常數6、應變片的靈敏度系數K A 其敏感柵整長應變絲的靈敏度系數K0。(第四章,P58)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確定7、電橋測量電路的作用是把傳感器的參數變化為 C 的輸出。(第四章,P60)A電阻 B電容 C電壓 D電荷8、變間隙式電感傳感器的測量范圍增大時,其靈敏度 ,非線性誤差 。(第五章,P70) DA. 增大,增大 B. 增大,
3、減小 C. 降低,增大 D. 降低,減小9、差動變壓器式傳感器的輸出是交流電壓,只能反映銜鐵位移的大小,不能反映位移的方向。利用 C 能達到辨別移動方向的目的。 (第五章,P74)A.調頻電路 B.放大電路 C.相敏檢波電路 D.交流電橋10、電感式和電容式傳感器采用差動連接的目的是 D 。(第五章,P70)A改善回程誤差 B提高固有頻率 C提高精度 D提高靈敏度11、電容傳感器做成差動式之后,靈敏度 ,而且非線性誤差 。(第六章,P84)BA. 提高,增大 B. 提高,減小 C. 降低,增大 D. 降低,減小 12、變極距式電容傳感器的靈敏度與 。(第六章,P82) A A極距成反比 B極距
4、成正比 C極距平方成反比 D極距平方成正比13、沿石英晶體的光軸Z的方向施加作用力, 。(第七章,P92) AA. 晶體不產生壓電效應 B. 在晶體的電軸X方向產生電荷C. 在晶體的機械軸Y方向產生電荷 D. 在晶體的光軸Z方向產生電荷14、壓電式傳感器適合于測量 。(第七章 ,P97) BA靜態量 B動態量 C電荷量 D位移量15、導致霍爾元件產生不等位電勢的原因有多種,以下論述中, 不是產生不等位電勢的原因。(第八章,P104) CA.霍爾電極安裝位置不對稱或不在同一等電位面上 B.半導體材料不均勻C.環境溫度發生變化 D.激勵電極接觸不良16、霍爾電極除了輸出交流不等位電勢外,還有寄生直
5、流電勢,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B 。(第八章,P104)A.激勵電流發生變化 B.激勵電極與霍爾電極接觸不良,兩霍爾電極大小不對稱C.環境溫度發生變化 D.元件所處位置的磁感應強度發生變化17、光敏電阻受到一定波長范圍的光照時, 阻值(亮電阻)急劇 ,電路中電流迅速 。(第九章,P112) CA. 增大,減小 B. 增大,增大 C. 減小,增大 D. 減小,減小18、光敏二極管工作時,其上 。(第九章,P114) BA. 加正向電壓 B. 加反向電壓 C. 不需加電壓 D. 加正向、反向電壓都可以19、兩種不同材料的導體A、B接觸時產生接觸電勢eAB(T),當導體電子濃度NANB時,有 。(第十
6、章,P139) DA.接觸電勢eAB(T)不存在 B.接觸電勢eAB(T)0 C.接觸電勢eAB(T)0 D.接觸電勢eAB(T)020、下列物理量中可以用氣敏傳感器來測量的是 。(第十一章,P155) CA. 位移量 B. 濕度 C. 煙霧濃度 D. 速度21、非周期信號的頻譜是 。(第一章,P15)A A.連續的 B.離散的 C.基頻的整數倍D.脈沖函數22、以下 可用來判別和剔除粗大誤差?(第二章,P30)CA.殘差觀察法 B.實驗對比法 C.3準則 D.馬利科夫判據23、在正態分布的隨機誤差的數字特征中,算術平均值反映 。 (第二章,P26)AA.隨機誤差的分布中心 B.隨機誤差的分布
7、范圍 C.誤差極限 D.測量結果的精度 24、若為有限次測量的標準偏差估計,則算術平均值的標準方差估計值為= 。(第二章,P27)BA. B. C. D. 25、 傳感器屬于有源型傳感器。 (第三章,P45) AA壓電式 B電阻式 C電感式 D電容式26、半導體應變片具有 等優點。 (第四章,P57)AA靈敏度高 B溫度穩定性好 C參數一致性高 D接口電路簡單27、在相同工作條件下,對同一被測物理量進行多次連續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性越好,說明該傳感器的 。(第三章,P47)CA線性度越好 B靈敏度越高 C重復性越好 D穩定性越好28、直流電橋的平衡條件是 。 (第四章,P60)CA相鄰橋臂阻值乘
8、積相等 B相鄰橋臂阻值之和相等C相對橋臂阻值乘積相等 D相對橋臂阻值比值相等29、在線性范圍內變形的彈性體,當其受力發生變形時,長度發生變化,產生應變,這種效應稱 。 (第四章,P56)AA. 應變效應 B.光電效應 C.壓電效應 D.霍爾效應30、卡拉OK用的話筒,內有傳感器其中有一種是動圈式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彈性膜片后面粘接一個輕小的金屬線圈,線圈處于永磁體的磁場中,當聲波使膜片振動時,就將聲音信號轉換為電信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第8章,P107) BA. 該傳感器是根據電流的磁效應工作的 B. 該傳感器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工作的C. 膜片振動時,穿過金屬線圈的磁通量不變 D. 膜片振動
9、時,金屬線圈中不產生感應電勢31、下列不屬于零點殘余電壓產生的原因的是 。 (第五章,P74) CA. 電氣參數不對稱 B. 幾何尺寸不對稱 C. 相敏檢波電路 D. 磁性材料的非線性32、差動變隙式自感傳感器的兩只電感線圈接成交流電橋的相鄰橋臂,另外兩只橋臂由電阻組成,測量時電橋輸出電壓與銜鐵位移的大小成 。 (第五章,P70)AA. 正比 B. 反比 C. 指數關系 D. 正弦函數關系33、用電容式傳感器測量固體或液體物位時,應該選用 。(第六章,P85) CA 雙介電變極距型 B 變面積型 C 變介質型 D.差動變極距型34、差動式變極距型電容式傳感器比單一式結構的傳感器靈敏度提高了 。
10、(第六章,p84) A A. 一倍 B. 二倍 C. 三倍 D. 四倍35、石英晶體測量加速度基于哪個物理效應 。( )(第七章,p92) BA. 熱電效應 B. 壓電效應 C. 橫向效應 D. 霍爾效應36、在電介質極化方向施加電場, 電介質產生變形的現象稱為 。(第七章,p90)BA. 正壓電效應 B. 逆壓電效應 C. 橫向壓電效應 D. 縱向壓電效應37、霍爾元件用半導體材料制成,體積小,結構簡單,可以測量 。(第八章,p107)BA. 濕度; B. 轉速; C. 溫度; D. 酒精濃度38、在下列光電器件中,屬于外光電效應的器件是 。(第九章 p111)AA.光電管 B.光敏電阻 C
11、.光敏二極管 D.光電池39、光敏二極管工作時,光電流隨著光照度增大而 。(第九章,p114) BA. 減小 B. 增大 C 不變 D. 變為零40、DS18B20是 傳感器。(第十章,p149)AA. 溫度 B. 壓力 C. PH值 D. 濕度 41、已知一信號的直流分量為零,交流分量的幅值不為零,則該信號的 。( 第一章,P11)AA. 方差等于均方值 B. 方差等于零 C. 均值等于均方值 D. 均方值等于零42.、貝塞爾公式利用有限次測量數據對測量值的總體方差進行估計,試指出下面各式哪個是貝塞爾公式的正確表示 _ _ 。(第二章,P27)BA. B. C. D.43、被測量真值是 _
12、_ 。 (第二章 P26)BA. 都是可以準確測定的 B. 在某一時空條件下是客觀存在的,但很多情況下不能準確確定 C. 全部不能準確測定 D. 客觀上均不存在,因而無法測量。 44、傳感器的組成部分中,直接感受到被測物理量的是 。(第三章,P43) BA. 轉換元件 B. 敏感元件 C. 轉換電路 D. 放大元件 45、二階系統的頻域表征參數是 。 (第三章,P51) BA.線性度 B.固有頻率 C. 上升時間D.時間常數46、差動電橋由環境溫度變化引起的誤差為 。(第四章,P60) DA. B. C. D. 0 47、利用相鄰雙臂橋檢測的應變式傳感器,為使其靈敏度高、非線性誤差小 。(第四
13、章,P62) AA. 兩個橋臂應當分別用應變量變化相反的工作應變片 B. 兩個橋臂都應當用兩個工作應變片串聯 C. 兩個橋臂都應當用大電阻值工作應變片 D. 兩個橋臂應當分別用應變量變化相同的工作應變片 48、自感式傳感器的線圈匝數為N,磁路的磁阻為Rm,則自感為 。(第五章,P68) AA. N2/Rm B. Rm/N C. N/Rm D. N2/Rm2 49、自感傳感器的原理公式為 。 (第五章,P69) DA. B. C. D. 50、金屬探測器依靠 工作。 (第五章,P76) DA應變效應B. 壓電效應 C. 光電效應 D. 電渦流效應51、變介質型電容式傳感器不能夠檢測的物理量有 。
14、 (第六章,P85) BA. 厚度B. 角位移 C. 液位 D. 濕度 52、電容傳感器的電容與 。(第六章,P81) BA有效面積成反比B有效面積成正比C有效面積平方成反比 D有效面積平方成正比53、玻璃破碎報警器使用的傳感器為 。(第七章,P99) CA. 應變式傳感器 B. 電渦流傳感器 C. 壓電加速度傳感器D. 光電開關54、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是 傳感器。 (第七章 ,P97)DA. 結構型B. 適于測量直流信號的 C. 適于測量緩變信號的 D. 適于測量動態信號的55、下列不屬于霍爾元件的主要技術參數的是 。(第八章,P104) DA.不等位電勢和不等位電阻 B.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
15、C.寄生直流電勢 D.接觸電勢56、磁電感應式傳感器是 測量。(第八章,P109) DA. 可以靜態 B. 可以動態 C. 可以靜態和動態D.僅用于動態57、固體半導體攝像元件CCD 是一種 。(第九章,P121) CA. PN結光電二極管電路 B. PNP 型晶體管集成電路 C. MOS型晶體管開關集成電路 D. NPN型晶體管集成電路58、按照工作原理分類,固體圖像式傳感器屬于 。(第九章,P123) AA. 光電式 B. 電容式 C. 壓電式 D. 磁電式59、熱電偶測溫溫度與電勢成為單值函數的條件是 。(第十章,P140) CA. 分別保持熱電偶兩端溫度恒定B. 保持熱電偶兩端溫度差恒
16、定 C. 保持熱電偶冷端溫度恒定 D. 保持熱電偶熱端溫度恒定60、半導體色敏器件中, 的P-N結有較好的 靈敏度。 (第十一章,P162) AA. 淺, 藍紫光 B. 淺, 紅外光 C. 深, 藍光D. 深, 紫光61、屬于時限信號的是 信號。( 第一章,P7)BA. 周期信號 B. 矩形脈沖 C. 指數信號 D. 隨機信號62、下列不屬于按測量方式分類的是 。(第二章,P18) CA. 偏差式測量 B. 零位式測量 C. 直接測量 D. 微差式測量63、下列不屬于相對誤差的有 。 (第二章 P22) BA. 實際相對誤差 B. 固有誤差 C. 分貝誤差 D. 引用誤
17、差 64、 是表示被測量的單位變化引起的輸出變化量。(第三章,P46) BA. 線性度 B. 靈敏度 C. 重復性 D. 遲滯性65、傳感器的靜態標定是給傳感器輸入已知不變的 ,測其輸出。(第三章,P54) CA. 標準電量 B. 正規電量 C. 標準非電量D. 正規非電量66.、電阻應變片產生溫度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第四章,P59) AA. 電阻絲的溫度系數不同 B. 試件與電阻絲的線膨脹系數相同C. 電阻絲承受應力方向不同 D. 電阻絲與試件材料不同67、在電阻應變片溫度補償中,不屬于線路補償方法的項為 。(第四章,P60) CA. 半橋電路 B. 全橋電路 C.選擇合適的敏感柵 D.
18、利用熱電阻調制供橋電壓68、自感式傳感器的線圈匝數為N,磁路的磁阻為Rm,則自感為 。(第五章,P68) AA. N2/Rm B. Rm/N C. N/Rm D. N2/Rm2 69、下列不屬于差動整流電路優點的是 。(第五章,P75)DA . 結構簡單B. 分布電容影響小 C. 便于遠距離傳輸 D. 需要相位調整70、理論上,差動變隙式自感傳感器的銜鐵處于中心位置時,輸出電壓 。(第五章,P70) DA. 最大 B. 最小且不為零 C. 小于零 D. 為零71、差動式自感傳感器比單個自感傳感器,非線性誤差 ,靈敏度 。(第六章,P84)CA. 提高,增大 B. 提高,減小 C. 降低,增大
19、D. 降低,減小 72.、變極距式電容傳感器極距減小時,靈敏度K與非線性誤差 。 (第六章,P82) B A. 同時降低 B. 同時增大 C. K增大、差減小 D. K降低、增大73、沿石英晶體的機械軸Y的方向施加電場, 。(第七章,P92)CA. 晶體不產生壓電效應 B. 在晶體的電軸X方向產生最大變形C. 在晶體的機械軸Y方向產生最大變形 D. 在晶體的光軸Z方向產生最大變形74、低頻壓電信號更適宜于使用 放大。 (第七章 ,P97)BA. 電壓放大器 B. 電荷放大器 C. 兩者都可以 D. 兩者都不能75、以下論述中, 不是產生不等位電勢的原因。(第八章,P104)CA.霍爾電極安裝位
20、置不對稱或不在同一等電位面上 B.半導體材料不均勻C.環境溫度發生變化 D.激勵電極接觸不良76、為了減小霍爾元件的溫度誤差,可采用除了 以外的其他措施。(第八章,P105)DA. 選用溫度系數小的元件 B. 采用恒溫措施C. 采用恒流源 D. 采用穩定的磁場77、以下依靠光生伏特效應工作的器件為 。(第九章,P112) CA. 光敏電阻 B. 光敏二極管 C. 光電池 D. 光電開關78、當光敏晶體管集電極加上相對于發射極為正的電壓而不接基極時,集電結 C 。(第九章,P114) A. 加正向、反向電壓均可B. 加正向電壓 C 加反向電壓 D 不需加電壓 79、形成熱電勢的兩個必要條件是 。
21、(第十章,P138) DA.兩種導體的材料相同,兩接點處的溫度相同B.兩種導體的材料相同,兩接點處的溫度不同C.兩種導體的材料不同,兩接點處的溫度相同D.兩種導體的材料不同,兩接點處的溫度不同 80、下列物理量中不屬于氯化鋰濕敏電阻結構組成的是 。(第十一章,P158)CA. 引線 B. 基片 C. 電阻柵絲D. 感濕層81、描述周期信號的數學工具是 。(第一章,P13) BA. 相關函數 B. 傅葉級數 C. 傅立葉變換 D. 拉普拉斯變換82、復雜周期信號的頻譜是 。(第一章,P15) BA. 連續的 B. 離散的 C. 脈沖函數 D.sinc函數83、對二階傳感器輸入周期信號,則其輸出信
22、號將保持 C 。(第三章,P52)A. 幅值不變,頻率、相位改變 B. 相位不變,幅值、頻率改變C. 頻率不變,幅值、相位改變 D. 幅度、頻率、相位是頻率量的函數84、二階傳感器系統的阻尼率越大,則其對階躍輸入時的響應曲線超調量 B 。(第三章,P50)A. 越大 B. 越小 C. 無影響 D. 線性變化85、描述傳感器輸入/輸出關系的傳遞函數中,H(s)的分母與 C 有關。(第三章,P49)A. 輸入量x(t) B. 輸入點的位置 C. 傳感器結構 D. 傳感器線性度86、電渦流傳感器是利用 材料的電渦流效應工作的。(第五章,P76)AA. 金屬導電 B. 半導體 C. 非金屬 D. 賽鋼
23、材料87、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頻率應該 其固有頻率。(第七章,P99) C A. 遠高于 B. 等于 C. 遠低于 D. 可以等于固有頻率88、石英晶體沿機械軸受到正應力時,則會在垂直于 B 的表面上產生電荷量。(第七章,P92)A. 機械軸 B. 電軸 C. 光軸 D. 中心軸89、金屬絲應變片在測量構件的應變時,電阻的相對變化主要由 B 來決定。(第四章,P57)A. 貼片位置的溫度變化 B. 電阻絲幾何尺寸的變化 C. 電阻絲材料的電阻率變化 D. 電阻絲受壓強度90、電容傳感器中,靈敏度最高的是 C 。(第六章,P81)A. 面積變化型 B. 介質變化型 C. 極距變化型 D. 各
24、種類型無差別91、動態測試中,電橋的輸出量通常采用 C 。(第四章,P60)A. 電阻量 B. 電流量 C. 電壓量 D. 電感量92、電阻應變儀常用交流供橋的原因是 B 。A. 為了提高電橋的靈敏度 B. 為了使放大器設計簡單及提高抗電源干擾能力C. 可以使用相敏檢波電路 D. 可以提高共模抑制比93、為了保證實現極距變化型差動電容傳感器的差動工作,傳感器的兩個電容應當連接成 C 。(第6章,P81)A. 并聯電路 B. 串聯電路 C. 電橋電路 D. 差動電路94、如果一信號的自相關函數呈現一定周期的不衰減,則說明該信號 B 。(第1章,P12)A. 均值不為零 B. 含有周期分量 C.
25、各態歷經的 D. 噪聲信號95、兩個同頻方波的互相關函數曲線是 C 。(第1章,P12)A. 余弦波 B. 方波 C. 三角波 D. 鋸齒波96. 磁電感應式傳感器適用于 C 的測量. (第8章,P109)A. 靜態應力 B. 位移參量 C. 旋轉體角速度D. 液位測量97、光電式傳感器是將被測量的變化轉換為 A 的元件或器件。(第9章,P111)A. 光量變化 B. 電信號 C. 光電效應 D. 光調制信號98、聲表面波傳感器是利用聲表面波技術和 B 系統技術,將各種非電量信息的變化轉換為聲表面波振蕩器振蕩頻率的變化的裝置。(第12章,P181)A. 電子振蕩 B. 微機電 C. DSP處理
26、 D. 信號調理99、智能傳感器的網絡化是 A 技術和計算機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第12章,P166)A. 智能傳感 B. 計算機控制 C. 應用物理 D. 微電子技術100、紅外接近視覺傳感器主要感知傳感器與對象物的 A ,通常用于智能機器人等設備。(第13章,P185) A. 接近程度 B. 視場信息 C. 形狀感知 D. 色彩感知101、組成測試的各個操作過程構成了測試系統。一個典型的測試系統由 B 、信號調理電路和信息處理、顯示記錄儀器等三部分組成。(緒論,P1)A.信號測試電路 B.傳感器. C. 信號處理電路 D. 信號分析電路102、離散時間信號又稱時域離散信號,通常可分為 C
27、 和數字信號。(第一章,P8)A. 時域信號 B. 頻域信號 C. 采樣信號 D. 階躍信號103、獲取被測量與標準量的比值的方法,稱為測量方法。按獲得測量值的方法可分為:直接測量、間接測量、 A 。(第二章,P18)A. 組合測量 B. 動態測量 C. 靜態測量 D. 接觸測量104、誤差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種,主要包括絕對誤差、相對誤差、 C 、附加誤差和容許誤差。(第二章,P22)A. 系統誤差 B.粗大誤差 C. 基本誤差 D. 隨機誤差 105、按誤差的性質或誤差所呈現的規律,誤差可分為隨機誤差、 D 和粗大誤差。(第二章,P23)A. 引用誤差 B. 測量誤差 C. 相對誤差 D. 系
28、統誤差106、系統誤差判斷方法主要有理論分析法、 B 、殘差觀察法以及準則檢測法。(第二章,P29)A. 測量比較法 B. 實驗比較法 C. 理論分析法 D. 殘差分析法107、傳感器的靜態特性是指被測量的值處于 B 時輸出與輸入之間的關系。(第三章,P45)A. 靜止狀態 B. 穩定狀態 C. 變化狀態 D. 波動狀態108、傳感器內部因素主要取決于傳感器本身的性能,主要包括線性度、 B 、遲滯性、重復性、溫漂、零漂等靜態性能指標。(第三章,P45)A. 時間常數 B. 靈敏度 C. 通頻帶 D. 工作頻率109、按 A 分,可以將傳感器分為位移傳感器、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等
29、。(P45)A. 測量類型 B. 工作原理 C. 傳感器的能源 D.使用方法110、變氣隙厚度式自感傳感器,當自感傳感器線圈匝數和氣隙面積一定時,電感量L與氣隙厚度 C 。(第五章,P69)A. 大小不變 B. 不成比例 C. 成反比 D. 成正比111、自感傳感器的測量電路有交流電橋式、 B 和諧振式等幾種。(第五章,P71)A. 直流電橋式 B. 變壓器電橋式C. 變阻器電橋式 D. 變流器電橋式112、根據電渦流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被測量可以轉換為 D 的變化,因此用于渦流式傳感器的測量電路主要是諧振電路。(第五章,P79)A. 線圈電流 B. 線圈電壓 C. 線圈電阻 D. 線圈阻抗1
30、13、利用電阻應變片將應變轉化為電阻變化的傳感器稱為 D 。(P56)A. 電阻式傳感器 B. 電容式傳感器C. 電感式傳感器D. 應變式傳感器 114、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提高傳感器的靈敏度,減小 B 和克服某些外界因素對測量的影響,通常將傳感器做成差動的形式。(第六章,P83)A. 線性誤差 B. 非線性誤差 C. 粗大誤差 D. 隨機誤差115、考察壓電材料的受壓情況,設壓電材料的壓電常數為d,受壓力F作用后產生的電荷為Q,則有Q= C 。(第七章,P90)A. d/F B. d+F C. d·F D. F/d116、光敏電阻又稱光導管,由 A 材料制成,是純電阻器件。(第九章,
31、P112)A. 半導體 B. 導體 C. 金屬 D. 非金屬117、電耦合器件是由若干個電荷耦合單元組成的,其基本單元是 B 電容器。(第六章,P121) A. CMOS B. MOS C. CCD D. CDD118、從工程應用看,智能傳感器不斷向 A 和、柔性化方向發展。(第十二章,P166)A. 網絡化 B. 大眾化 C. 簡易化 D. 自動化119、周期性信號的頻譜具有以下特征: B 、諧波性、收斂性。(第一章,P15)A. 連續性 B. 離散型 C. 脈沖性 D. 隨機性120、靈敏度是指被測量的單位變化引起的輸出變化量,用S表示。當輸入和輸出完全呈 C 關系時,S為常數。(第三章,
32、P46)A. 反比 B. 非線性 C. 線性 D. 曲線121、信號的分類中,時限信號可分為時域有限信號和 C 。(第一章,P7)A.平穩隨機信號 B. 確定信號 C. 時域無限信號 D. 瞬變信號122、周期性信號的頻譜具有以下特征: B 、離散型、收斂性。(第一章,P15)A. 連續性 B.諧波性 C. 脈沖性 D. 隨機性123、按信號的 D 分,信號可分為時限信號和頻限信號。(第一章,P6)A. 描述角度 B. 可實現角度 C. 取值連續性 D. 分析域124、誤差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種,主要包括絕對誤差、相對誤差、 C 、附加誤差和容許誤差。(第二章,P22)A. 系統誤差 B.粗大誤差
33、 C. 基本誤差 D. 隨機誤差 125、靈敏度是指被測量的單位變化引起的輸出變化量,用S表示。當輸入和輸出完全呈 B 關系時,S為常數。(第三章,P46)A. 反比 B.線性 C. 非線性 D. 曲線126、隨機誤差具有以下特征 :單峰性、 A 和對稱性。(第二章,P26)A. 有界性 B.無界性 C.線性 D. 非線性127、傳感器由敏感元件和 B 組成。(第三章,P43)A. 轉換電路 B. 轉換元件 C. 輔助電源 D. 電信號128、傳感器的線性度是指傳感器的輸入輸出關系對理想線性關系的 C 。(第三章,P46)A. 擬合程度 B. 比例關系 C. 偏離程度 D. 相似程度129、電
34、阻應變片有金屬應變片和半導體應變片兩種。其中半導體應變片的靈敏度系數一般 A 金屬應變片。(第四章,P57)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不等于130.、變氣隙厚度式自感傳感器,當自感傳感器線圈匝數和氣隙面積一定時,電感量L與氣隙厚度 C 。(第五章,P69)。A. 大小不變 B. 不成比例 C. 成反比 D. 成正比131、互感式傳感器是把被測量的變化轉換成 B 互感的變化。(第五章,P73)A. 直流電橋 B. 變壓器 C. 變阻器 D. 變流器132、通常把傳感器L和電容器C接入一個振蕩回路中,其振蕩頻率f= A 。(第5章,P72)A. B. C. D. 133、變極距型電
35、容傳感器是將被測量的變化轉化成極板 C 的變化,從而使電容量發生變化。(第六章,P81)A. 厚度 B. 相對位移 C. 間距 D. 面積134、電容式傳感器的測量電路中,運算放大器式電路的放大倍數非常大,且輸入阻抗 B ,這一點使運算放大電路可以作為比較理想的測量電路。(第六章,P86)A. 很低 B. 很高 C. 不變 D. 線性增長135、相關函數描述兩個信號的 B 。(第一章,P12)A.時域 B. 相似程度 C.頻域 D. 概率密度136、非周期信號的頻譜在頻率上的分布是 A 。(第一章,P15)A. 連續的 B. 離散的 C. 發散的 D. 不定137、霍爾元件由霍爾片、 B 、殼
36、體組成。(第八章,P103)A. 導線 B. 引線 C. 電阻絲 D. 電容138、非確定信號是指無法用明確的數學關系式來描述的信號,反映的是一種 A 。(第二章,P19)A. 隨機過程 B. 動態過程 C. 確定過程 D. 靜態過程139、為了適應不同的溫度要求和測量,熱電偶結構形式有普通型熱電偶、鎧裝熱電偶和 C 。(第十章,P143)A. 考銅熱電偶 B.康銅熱電偶 C. 薄膜熱電偶 D. 鎳硅熱電偶140、按輸出信號的類型,集成溫度傳感器可分為電壓型和 B 。(第十章,P151)A. 電阻型 B. 電流型 C. 電感性 D. 電容型二、多項選擇題1 系統誤差判斷方法主要有 。( )(第
37、二章, P29) ABDEA. 理論分析法 B. 殘差觀察法 C. 3準則 D. 實驗比較法 E. 準則校驗法2. 傳感器屬于無源型傳感器。( ) (第三章,P45) BCDA壓電式 B電阻式 C電感式D電容式 E. 熱電式3. 用電容式傳感器測量位移時,應該選用 。( )(第六章,P85) ABCDA 雙介電層變極距型 B 變面積型 C 變介質型 D 差動式變極距型 E. 無法測量4. 下列屬于壓電材料的是 。( )(第七章,P92) ABCA. 石英晶體 B. 壓電陶瓷 C. 高分子壓電材料 D. 電阻應變片 E.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5、電容式傳感器能夠測量的物理量有 。(第六章,P84,P
38、85,P88)ABCDA. 位移 B. 壓力 C. 加速度D. 厚度 E. 磁場強度6、下列物理量中能采用電感式傳感器測量的有 。 ( ABCDE )(第五章,P75,P80)A. 轉速 B. 直線位移 C. 厚度 D. 應變 E. 振動加速度7、下列測量方法屬于非接觸測量法的有 。( CDE )(第二章,P21)A. 水銀溫度計測溫 B. 稱重 C. 紅外測溫 D. 碼盤測速 E. 激光測距8、傳感器動態特性指標包括 。( ABDE )(第五章,P51)A. 時間常數 B. 固有頻率 C. 靈敏度 D. 超調量 E. 阻尼比9、影響霍爾傳感器霍爾電勢輸出的參數有 。( ABCD )(第八章,
39、P102)A. 霍爾系數 B. 控制電流I C. 磁感應強度B D. 霍爾片厚度d E. 霍爾元件長度10、智能傳感器的特點包括 。( ABCDE )(第十二章,P171)A. 精度高 B. 可靠性高 C. 分辨率高 D. 自適應性強 E. 性價比高11、信號調理電路的主要功能有 。( ABD )(緒論,P1)A. 放大B. 濾波 C. 顯示 D. 調制解調 E. 信號采集12. 周期信號的頻譜具有的特征為 。( ABC ) (第一章,P15)A離散性B諧波性 C收斂性 D周期性 E. 對稱性13、光纖傳感器能實現 參數測量。( ABCDE )(第九章,P127)A. 位移 B. 壓力 C.
40、應變 D. 振動 E. 溫度14、以下屬于傳感器靜態特性的有 。( ABCDE ) (第三章,P45)A. 線性度 B. 靈敏度 C. 重復性D. 遲滯性 E. 溫漂15、傳感器電容作為振蕩器諧振回路的一部分,當被測量使傳感器電容量發生變化時,振蕩器的振蕩頻率也隨之變化,其輸出經 變成電壓輸出。( ABC )(第六章,P86) A. 限幅 B. 放大 C. 鑒頻D. 濾波 E. 數字化16、以下屬于微型傳感器特點的是 。( ABCD )(第十一章,P176)A. 體積小、重量輕 B. 功耗低 C. 性能好 D. 便于集成化 E. 測量范圍大17、典型的測試系統由 、信號調理電路和信息處理、 等
41、三部分組成。(緒論,P1)ACA. 傳感器 B. 示波器 C. 顯示記錄儀器D. 放大電路 E. 電橋電路 18、開發新型傳感器的途徑主要有 等方面。 (緒論,P4)ABCA. 新型功能性材料 B. 新現象 C. 新技術 D. 微電子技術 E. 信息處理技術19、周期信號的頻譜具有 等特征。 (第一章,P15)ACEA. 離散型 B. 隨機性 C. 諧波性 D. 周期性 E. 收斂性20、現代智能傳感器在功能上具有的特點為 。(第12章,P172)ABCDA. 運算處理 B. 記憶存儲 C. 通訊功能 D. 自診斷21、物體吸收了光能后轉換為電子能力從而產生電效應,主要可分為 兩種。(第9章,
42、P111)ADA. 外光電效應 B. 光電導效應 C. 光生伏特效應D. 內光電效應22. 根據科研角度的不同,信號具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其中,確定信號有簡諧周期信號、 。(第一章,P6) ACDA. 復雜周期信號 B. 復雜非周期信號 C. 準周期信號 D. 瞬變信號 E. 連續時間信號23. 測量方法按測量方式分為:零位式測量、 。(第二章,P19) BCA. 靜態測量 B. 偏差式測量 C. 微差式測量 D. 等精度測量 E. 組合測量24. 誤差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種,主要包括絕對誤差、相對誤差、基本誤差、附加誤差和容許誤差。其中相對誤差又分為 。(第二章,P22) ABCDA. 實際相對誤
43、差 B. 示值相對誤差C. 引用誤差 D. 分貝誤差 E. 系統絕對誤差25. 傳感器按工作原理可分為電參量式傳感器、磁電式傳感器、壓電式傳感器、 。(第三章,P45) ACDA. 半導體式傳感器 B. 溫度式傳感器C.光電式傳感器 D. 熱電式傳感器 E. 加速度傳感器26. 電容式傳感器根據其電容器變化的參數,可分為變極距型, 。(第六章,P81) ABA. 變面積型 B. 變介電常數型 C. 變體積型 D. 變電容型 E. 變極電常數型27、系統誤差的判別方法:有實驗比較法、 。(第二章,P29) ACDA. 殘差觀察法 B. 殘余檢測法 C. 理論分析法 D. 準則檢測法 E. 誤差分析法28、金屬應變片對電阻絲材料有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 。(第四章,P57)ABCA. 靈敏度系數大 B. 電阻溫度系數小C. 良好的機械加工性 D. 電阻溫度系數大 E. 靈敏度系數小29、對于外光電效應,入射光譜成分不變時, ,逸出的電子數越多。(第六章,P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吉林省通榆一中2025屆高三第一次摸底歷史試題含解析
- 沈陽音樂學院《鋼琴基礎(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影視鑒賞與視聽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宜城環科園聯盟市級名校2025屆高中畢業班新課程教學質量監測卷生物試題含解析
- 蘭州工業學院《食品工程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信息安全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內蒙古磴口縣2025年中考物理試題命題比賽模擬試卷(6)含解析
- 2025年英語四六級考試真題及答案
- 晉中學院《即興彈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美世-崗位管理
- 中考物理模擬試卷講評課課件
- DB32T 3921-2020 居住建筑浮筑樓板保溫隔聲工程技術規程
- 跨越架施工方案
- 流動團員管理服務告知書
- 人民幣全版(錢幣)教學打印版word版
- 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第五版)第10章綜合案例
- 高考理綜試題答題技巧方法!課件
- 購物中心租金修正測算
- 行書典范《蘭亭序》鑒賞PPT共32頁課件
- 一體化泵站檢測報告(共6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