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碩士畢業論文 題 目: 基于paas云平臺及3g通信技術的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 院 系: 專 業: 班 級: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論文提交日期: 年 月 日論文答辯日期: 年 月 日摘要的臺務 在傳統的醫療護理過程中,不少醫療機構病人就診手續繁瑣、效率較低,由于技術和客觀條件的限制,醫療機構長期以來采取各種手段并沒能有效地簡化就診手續、提升效率并減少醫療差錯的發生。而且往往因為醫療差錯導致醫療機構的聲望造成了惡劣的影響,還給患者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簡化病人的繁瑣就診手續,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效率,降低醫療成本,以實現衛生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為核心的衛生信息化建設
2、成為了當前的熱點。本文旨在設計一個基于移動通信公司現有云服務平臺項目,通過paas(平臺即服務)模式構建醫療信息共享智能醫療云平臺,將當前熱門的3g移動通信技術、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領域,借助云服務平臺打造一個醫療信息實時共享服務,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之間的互動,使大量的醫療監護工作實現網絡化、無線化的應用,實現醫療信息的共享平臺。本文首先研究和分析云計算的模式和技術框架,進而結合醫療信息服務的應用和技術需求,設計了醫療信息共享智能醫療云平臺的規律組成及其結構關系,提出基于paas云平臺及3g通信技術的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的體系結構。將現有的異地異構的衛生信息資源進行有機集成
3、,分析和設計負責數據通信的醫療信息服務總線以及集成服務組件的構成,提出資源集成引擎的設計方案,并進行了云計算存儲技術的研究和設計。最終,給出了基于paas云平臺及3g通信技術的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的實現及運行結果。關鍵詞:云平臺;移動智能醫療;3g;健康服務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of medical care, many medical institutions, patient treatment procedures cumbersome, less efficient,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echno
4、logy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medical institutions have long taken a variety of means did not effectively simplify treatment procedures, improve efficiency and reduce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errors. and often lead to the prestige of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because of medical errors caused bad inf
5、luence, returned to the patient irreparable loss, but also caused huge economic losses.tedious treatment procedures to simplify the patient's medical servic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efficiency, and reduce health care costs, and to achieve health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business collaboration as
6、 the core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current hot spots. this article aims to desig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mpany based on existing cloud services platform project, to build a medical information sharing smart medical cloud platform 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mode, the current
7、popular 3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with cloud services platform in the medical field, to create a real-time sharing of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 interactions between patients and medical personnel, medical inst
8、itutions, medical care network, wireless applications, medical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firstly,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cloud computing model and technical framework, 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technology needs, the design of medical informa
9、tion shared of intelligent medical cloud platform logic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proposed based paas cloud platform and 3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of mobile intelligent medical cloud platform architectur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existing off-site heterogeneous health informa
10、tion resources, responsible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data communication of health information services bus and integrated service components constitute proposed integrated resource engine design, and cloud computing storag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sign. finally, paas cloud platform and 3g co
11、mmunication technology, mobile smart medical cloud platform-based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results.keywords: cloud platform; mobile intelligent medical; 3g; health services 目 錄第一章:序論- 5 -1.1課題研究背景與意義- 5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6 -1.2.1國外進展現狀- 6 -1.2.2國內進展現狀- 7 -1.3 課題研究內容和目標- 8 -第二章 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的需求分析- 9 -2.1
12、用戶分析- 9 -2.2 功能需求- 10 -2.2.1 電子病歷- 10 -2.2.2服務治理- 10 -2.2.3醫療信息- 11 -2.2.4醫療協同- 12 -2.2.5醫療保險查詢- 12 -2.3 技術需求- 12 -2.3.1 角色與安全- 12 -2.3.2 數據集成- 13 -2.3.3 應用集成- 13 -2.3.4 數據存儲- 13 -2.3.5 移動交互- 14 -2.4 本章小結- 14 -第三章 醫療信息云服務的體系結構設計- 15 -3.1醫療信息服務的云計算框架- 15 -3.2 體系結構的分析與設計- 16 -3.3 分布式信息資源集成引擎- 17 -3.4
13、本章小結- 18 -第四章 資源集成引擎的研究與設計- 19 -4.1 醫療信息服務總線- 19 -4.2 資源集成引擎的設計- 20 -4.3 本章小結- 22 -第五章 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門戶的實現- 24 -5.1 門戶基本服務的實現- 24 -5.1.1 用戶治理- 24 -5.1.2 資源節點治理- 25 -5.1.3 系統治理- 25 -5.2 智能醫療云平臺門戶的實現- 25 -5.2.1 公眾門戶- 26 -5.2.2 醫務人員門戶- 27 -5.3 云平臺的wap模型架構- 28 -5.4 本章小結- 29 -結論及展望- 30 -第一章:序論當前,國家整大力監管醫療事業,鼓
14、舞進展信息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展,人們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健康服務質量是進展所趨。利用衛生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技術,可為廣大人民群眾建立起完整的、連續的健康檔案,為跨醫療機構的衛生服務提供支持;醫療工作者可調閱就診患者的診療信息,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減少重復的檢查檢驗,提高服務效率;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可便利地進行疾病疫情的監控分析以及業務監督。衛生信息化可大大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效率,降低醫療成本。建立一個高效、快速的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將異地異構的健康數據整合成一個完整的信息庫,實現衛生信息共享、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是一個重要的進展模式。目前,這已成為許多發達
15、國家衛生信息化進展的重要戰略。1.1課題研究背景與意義當前對衛生信息化的研究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通過衛生信息共享來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效率,降低醫療成本已被公認為衛生信息化建設的進展方向。建立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將分布在各醫療機構的his系統(醫院信息系統)、lis系統(試驗室信息系統)、pacs系統(醫學影像存檔與通訊系統)、婦幼保健系統、打算免疫系統、慢性病治理系統、醫療社保信息系統等異構信息系統中的衛生信息資源進行有機集成,并實現數據信息交換和業務協同,利用智能化手段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與挖掘,為臨床醫學和行政決策提供支持,可極大地提高衛生服務質量和居民的健康水平。一個基于區域共享的完
16、善的醫療信息服務共享平臺可以為個人提供健康檔案治理,完整記錄個人醫療信息、疾病情況,為居民提供針對性的預防保健、營養衛生指導等服務,使得居民可享受高品質的健康服務;醫療機構之間實現檢查檢驗報告的互認共享,在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醫生可以查閱患者的健康檔案和診療信息,迅速掌握患者的健康狀況、疾病史、過敏史等情況,有助于病情分析和治療措施的決策,為廣大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實惠的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部門利用系統集成的醫療數據,隨時掌握醫療衛生服務的各種最新統計數據,實現疾病預警,以及提高業務治理監督的效率。但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醫療衛生條件欠缺,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采納的分散式系統建設模式,即各醫療機構獨立
17、建設封閉系統,通常都存在著投資分散導致的系統質量差、多點維護成本高、建設周期長以及信息準確、可靠性低等一系列問題,若采納自主的集中式系統建設,各級衛生機構又面臨it預算少、一次性投資能力差、缺乏專業的技術支持人員、決策時間長等問題,難以適應新醫改的要求。于此同時出于對病人個人隱私信息安全等因素的考慮,決定了醫療行業在數據隱私方面有更加具體的要求,造成了醫療信息化進展瓶頸。適逢云計算技術在當前整處于高速運用進展階段,云計算能將海量的計算任務分布在大量計算機構成的資源池上,使各種應用系統能夠根據需要獵取計算力、存儲空間和各種軟件服務,在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中,通過云計算所提供的各種虛擬化服務,可以很
18、好地解決現階段所存在的問題。它為上述問題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本文通過研究云計算技術,將云計算的相關技術和理念應用到醫療信息化上,實現分散、異構的醫療信息系統中的醫療信息數據的集成共享,并利用云計算的強大信息存儲和資源共享能力以及3g移動通信技術,打破信息孤島,實現醫療信息的共享與交換,為醫療工作者作出高效準確診斷提供了支持;為居民用戶提供高效、全方位的醫療服務;實現醫療信息化在醫療衛生服務行業的業務協同,建立起協調聯動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公共衛生服務質量的提高??傊瑧迷朴嬎慵夹g建設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將會促進健康服務事業的快速進展。1.2國內外研究現狀1.2.1國外進展現狀歐美等一些發
19、達國家對醫療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較早。1960年,以美國麻省總醫院為代表,開發出了第一代門診電子病歷并投入使用。90年代初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發表了題為“電子病歷是醫療保健的基本技術”的研究報告,總結了40年來建立和實踐病歷記錄計算機化的經驗,全面論述了電子病歷進展的各個方面,提出了推動電子病歷的多項建議。 1993年,在法國馬塞首次召開健康卡系統國際會議,研究電子病歷系統應用及進展等問題。1994年,西門子公司正式推出了多媒體電子病歷記錄系統。1995年,日本厚生省成立電子病歷開發委員會,當年度投入近3億日元用于開發電子病歷系統。而在近十幾年,醫療信息化在開發理念和技術上突飛猛進,歐美等
20、西方發達國家先后展開了國家級或地方級的以電子醫療數據共享為核心的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2000 年,加拿大全球最致命的區域醫療平臺被infoway設計實現,其五層的架構模式已成為醫療信息化的榜樣之作:第一層:基礎架構層;第二層:建立患者、醫療服務機構的統一識別系統;第三層:建立全國性的電子健康檔案系統、藥品信息系統、試驗室信息系統、系統影像系統、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和遠程醫療系統;第四層和第五層分別是互操作性層和應用推廣層。2002 年,澳大利亞開始建設全國性的電子健康檔案系統mediconnect。這個系統主要儲存患者就診的用藥信息,連接機構包括衛生部,保險機構,醫療機構,藥房等。在患者授權前提下
21、,藥劑師和醫生可以查閱患者過去用藥記錄,以幫助采納更加準確的處方。2021年,美國有近12%的醫院使用電子病歷系統,到2021年底增加到20%。2021年,美國總統布什在眾議院的年度國情咨文中,要求在10年內確保絕大多數美國人擁有共享的電子病歷,還準備以此為基礎,建立國家醫療信息體系,據研究人員測算,估量在未來10年內需投入2760億美元。2021年春,英國政府簽署了全球最大一筆民用信息技術采購訂單,這筆為期10年、價值64億英鎊的合同旨在促進醫療衛生信息化,投入重點在電子病歷、網上預約及網上處方等方面。2008 年,隨著云計算概念的提出,微軟、ibm、惠普、英特爾等知名的 it 公司紛紛投入
22、到云計算平臺的開發。利用云計算實現醫療產業信息化的研究也逐步展開,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2010 年 8 月,ibm 公司聯合美國醫療保健巨頭安泰保險公司(aetna)下屬醫療 it 部門activehealth management,建立了一套基于“云計算”的全新協作醫療系統為醫生和康復保健護理機構提供病人實時數據服務。協作醫療(collaborative care),就是從多種途徑收集并整理病人的健康數據信息后,創建一套詳細且更新迅速的病人數據記錄。該數據可以實時更新并為醫療機構和緊急醫療護理提供決定性的建議。在 2010 年 11 月,ehealthtrust 在亞利桑那州開設了全球第一家
23、大型健康檔案銀行(hrb:health record bank),用戶可以存儲并控制他們的醫療信息。醫療機構等客戶通過付費、建立賬戶后即可以訪問患者的醫療數據并接收試驗室和藥物信息及其他電子記錄。并提供可選的套餐,主要用于各類臨床突發事件的報警。其中一個被成為“安心”的突發事件警報服務來自急診科,一旦醫生激活警報,系統將自動通知患者家屬。另外兩個服務是健康和疾病預防警報,該服務也提供各種檢查預約,例如提醒患者何時去做結腸鏡檢查等。由此可見,世界各國對電子病歷建設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通過醫療信息化實現關鍵醫療信息的共享,已經成為醫療衛生業的進展趨勢,同時也成為了醫院信息化的核心。1.2.2國
24、內進展現狀國內醫療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較晚,落后于國外發達國家,醫療信息化的研究上,從應用范圍來看,進展大體經歷了單項業務應用部門級與方面級的應用較完整的醫院信息系統三個階段:一是以經濟治理為核心的經濟治理信息系統(hmis);二是以臨床治理為核心的臨床醫療治理信息系統(cis);三是以區域衛生服務的區域醫療信息網絡平臺治理系統(gmis)隨著國家衛生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2002年衛生部印發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2021年衛生部公布全國衛生信息化進展規劃綱要(2003-2021年),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正式實施,2021年衛生部組織數十家單位制訂出中國醫院信息基本數據集,2021
25、年x新醫改方案中,第十四條首次從政府角度指導了醫藥衛生行業信息系統建設的進展方向。目前國內各大城市三級醫院,包括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發達地區城市的二級醫院正紛紛投入巨資,將醫院信息系統從以收費治理、物資治理為中心的內部治理信息系統,向以病人為中心、以“一卡通”系統、條碼技術、電子病歷、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pacs系統以及lis系統為核心應用的臨床信息共享開放系統快速推進。近年,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先后開展了基于區域的衛生信息化的研究或建設,也取得一定的進展。如北京、上海、廈門、深圳等地已先后建立起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醫療信息化平臺,在部分醫療機構之間實現了診療信息的共享以及為居民建立健康檔
26、案。但由于客觀原因,國內醫療信息化進展不健全,導致中小醫院等醫療服務機構信息系統進展普遍不健全,沒有明確、統一的規范,由于醫療單位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有限,往往會選擇規模較小的軟件公司的系統,而這些軟件公司的信息系統存在諸多問題,在完成醫院信息系統時只注重短期效益,這對當前以及日后的維護、進展都十分不利,不同程度上存在著擴展性差、高成本、維護治理復雜等問題,格外是2003 年sars 重大疫情災害爆發后,暴露出我國因為醫療信息化進展的不健全,導致國家對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機制不健全、公共衛生進展嚴峻滯后的問題??v觀國內各城市醫療信息系統,主要暴露以下缺陷:統一規劃不足:各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
27、設缺乏統一的規范和標準, 治理水平參差不齊;信息缺乏集成:各醫療機構信息化水平不同,各信息系統之間缺乏信息交換機制,在醫療衛生機構內部和醫療 衛生機構之間,以及各業務條線之間形成了眾多的信息孤島,導致基層單 位系統的使用非常困難;模式創新不夠:信息平臺只是技術手段,一定依賴業務模式的創新和治理機制的完善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運行維護困難:各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中人力和財力投入不夠,一定程度減緩了信息化的進展步伐;行政轄區范圍較大,醫療 衛生服務點分散,信息化人力資源貧乏,導致整個系統的運行維護非常困難。兼容性差,信息不對稱:目前大多數區域醫療信息化系統,僅旨在為醫院內部門系統或醫院與醫院之間的
28、工作協同為主要任務,并未能充分考慮患者用戶的使用給感知,使得醫療信息化進展進入瓶頸,忽略了病人與醫院或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1.3 課題研究內容和目標本文針對區域醫療衛生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的需求,利用原有中國移動的云平臺服務模型及3g移動技術的基礎上、融入創新的paas云計算平臺治理模式,針對區域醫療衛生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的需求,研究和設計云計算環境下的醫療及患者醫療信息智能醫療云平臺的解決方案。其核心是以云計算的模式對分散的、異構的醫療機構中的存儲資源、計算資源進行有效地集成,實現互聯互通,通過 paas 的創新模式以及移動3g通信技術向醫療機構和個人提供醫療信息服務。論文主要工作如下
29、:(1)研究和設計了基于云計算的體系結構。分析云計算的模式和技術框架,研究如何在云計算環境下,結合醫療信息服務的應用和技術需求,設計智能醫療云平臺的規律組成及其結構關系,提出醫療信息云平臺的體系結構。(2)研究和設計了醫療信息云計算資源集成引擎。研究如何將異地異構的醫療信息系統中的衛生信息資源進行有機集成。提出負責數據通信的醫療信息服務總線的設計,以及引擎中的一系列集成服務組件構成。(3)研究和設計了醫療信息云計算存儲技術。醫療信息數據類型復雜,針對數據類型特點給出相應的存儲方式;研究如何為分布資源提供存儲治理并提供快速的檢索,滿足資源信息的調閱需求,對分布資源的存儲、注冊、檢索、調閱等服務的
30、實現給出解決方案;研究以數據倉庫的方式,組織主題數據集,提供生成云智能醫療云平臺各種數據分析的使用資源。(4)研究和設計基于3g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個人終端接入和交互技術。研究如何將病人個人移動終端并入醫療信息云平臺體系中,使得病人可以隨時隨地提取個人醫療信息,實現病人與醫療單位、專家醫生等遠程就診及準時跟蹤機制。第二章 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的需求分析2.1 用戶分析要完整構建一個多方互動的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首先需要從平臺中各個角色參加者的需求進行分析,從而建立系統結構基礎。在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的用戶主要為下四類:居民個人(患者);醫療服務機構(包括醫院、婦幼保健院、社區衛生智能醫療云平臺等);公
31、共衛生機構(包括衛生監督所、疾控中心);系統治理員。各方功能需求如下:個人居民(患者):在醫療云平臺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即為患者,平臺為個人提供健康檔案治理,其中信息包括個人的基本資料,包括誕生信息,戶籍信息,聯絡信息,健康信息,家庭健康信息,疾病情況,過敏藥物等。以及隨著用戶個人年齡的增長或疾病的發生等狀態建立起各種專項檔案,如兒童保健、婦女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等專項檔案等,以供各個醫療部門在為病人服務過程中使用。患者用戶可以查詢并更新自己的相關健康檔案信息。醫療云平臺集成患者用戶每次在醫療服務機構的詳細診療信息,患者用戶可以便利的檢索查詢醫囑信息、診療病歷信息、檢查檢驗結果信息、用藥信
32、息等,在到醫療機構就診的時候,可授權主診醫生調閱其健康檔案和診療信息,以便獲得正確臨床決策和幸免重復的檢查。與此同時,智能醫療云平臺可自動地根據診療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分析用戶的就醫情況并作出疾病預警,對比分析檢查檢驗結果,統計藥物的使用情況等。服務中心還會為用戶提供網上預約,衛生保健咨詢,衛生保健科普知識,制定健康打算、疾病危險評估等。醫療服務機構:醫療云平臺使得醫療服務機構在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醫生可以查閱就診患者的健康檔案和診療信息。城市間醫療機構互認共享檢查檢驗報告,無須進行重復的檢查檢驗。在制定治療方案的過程中,為醫生提供處方的治療安全警示、藥物過敏警示、重復檢驗檢查提示,并給出
33、建議。并支持遠程會診,主治醫師還可以通過平臺請專家進行會診,參加會診專家可調閱患者的診療信息,并提出會診意見,進行交流,以幫助主治醫師作出治療方案。公共衛生機構:利用服務集成的醫療數據,實現相關部門與醫療機構信息的互聯互通。平臺可根據區域的個人健康檔案信息自動產生相關的統計分析,統計分析區域的疾病問題順位、主要健康問題、主要死因、高危人群、前 20 位就診原因等內容,以幫助疾病控制中心實時監控突發流行病、傳染病、慢性病的情況;針對區域的情況制定為居民制定健康教育打算。公共衛生監督機構還可通過醫療云平臺隨時查閱醫療衛生行業各種最新的統計數據,為監督部門提供其所需的數據資料,比如醫療服務質量、價格
34、等。加強業務治理的效率。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數據挖掘和分析,提供決策和政策的制定支持,合理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支持衛生監督治理機構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和預警,提高應急處理工作效率。社會保險部門可掌握區域的健康數據,以輔助醫保或農村合作醫療業務的開展和政策的改革完善。系統治理員:對平臺進行治理維護,系統治理員可以進行資源節點的治理,用戶治理以及治理各類用戶的操作權限;對系統的知識庫、元數據等各類數據進行維護治理;進行數據備份與恢復;查看系統的運行日志、安全日志等。2.2 功能需求2.2.1 電子病歷智能醫療云平臺為個人用戶建立維護終身電子病歷及健康檔案,涵蓋診療信息、周期性體檢、婦女保健、兒童保
35、健、老年人保健、打算免疫、打算生育等信息1,包括基本資料、健康史及生活習慣,實現對個人的整個生命周期健康檔案的持續追蹤治理,并實現個人的各個生命階段周期嬰兒、兒童、婦女、青年、中年、老年的特性治理。電子病歷的系統架構是以人的健康為中心,以生命階段、健康和疾病問題、衛生服務活動(或干預措施)作為三個緯度構建的一個規律架構,用于全面、有效、多視角地描述健康檔案的組成結構以及復雜信息間的內在聯絡。通過一定的時序性、層次性和規律性,將人一生中面臨的健康和疾病問題、針對性的衛生服務活動(或干預措施)以及所記錄的相關信息有機地關聯起來。詳細如下:1診療信息:提供用戶在各個醫療機構產生的門診診療信息、住院診
36、療信息、檢查檢驗結果、健康體檢信息等。2兒童保?。航和瘜m棛n案。包括誕生醫學證明信息、新生兒疾病篩查信息、兒童健康體檢信息、兒童接種免疫登記、兒童隨訪記錄、進行兒童營養評價等。3婦女保?。簨D女專項檔案。包括婚前保健服務信息、婦女病情況信息、打算生育技術服務信息、孕產期保健服務與高危治理信息、產前篩查與診斷信息、產檢情況記錄、產后隨訪記錄等。4老人保健: 60 歲以上老人專項檔案。實現針對老年人的定期體檢和上門訪視。老年人的人體功能評價,包括健康狀況、慢性病情況、簡潔精神狀況、生活功能等健康評估;提供老年人疾病預防和自我保健的方案。5疾病治理:建立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腫瘤、結核
37、病、殘疾人、重癥精神疾病等專項檔案治理。對患者展開健康指導,生成隨訪打算,根據隨訪打算對患者進行相應慢性病隨訪,建立相應的慢性病隨訪記錄。2.2.2服務治理為患者用戶提供周到細致的醫療服務。提供全面的醫療機構信息,智能醫療云平臺詳細介紹所有醫療機構的情況,包括科室分布、專科特長、醫療隊伍力量并且提供醫務人員值班信息查詢,并通過電子地圖展示醫療機構的分布情況以及疫情的顯示。個人終端預約,用戶通過各種終端,如手機、web上網等方式輸入預約的相關信息,根據其輸入的預約信息排定預約時間、醫生及科室等信息,記錄最終的預約記錄,并反饋相關預約信息給用戶。醫療專家在線,用戶可以通過智能醫療云平臺門戶網站或手
38、持終端設備與在線專家進行互動交流、咨詢。醫療保健的決策與顧問,系統建立疾病特征庫,用戶可以輸入癥狀來進行自我診斷,并可查詢到相似病歷;用戶也可以自己維護健康記錄,智能醫療云平臺結合診療記錄和健康記錄來進行健康評估和制定健康打算;對檢查檢驗結果作出輔助分析以及可為用戶進行疾病的危險評估。衛生保健科普知識,患者用戶通過身邊的智能終端即可查閱各種衛生保健科普知識,正確指導患者用戶進行日常的預防保健,提高群眾健康知識的認知水平。短信語音平臺,主要通過3g移動通信技術,向患者用戶移動終端發送預約、醫囑提示、病人服藥提醒、免疫接種通知、體檢通知、健康教育等信息。公布各種便民信息與公告,如衛生政策,法規,辦
39、事流程與指南,各醫療機構的診療、藥品收費情況,疾病疫情公告。提供接受用戶對醫療服務進行評價和投訴的平臺。2.2.3醫療信息針對各類型用戶的需求,提供衛生信息資源的查詢統計服務。個人用戶可以查詢自己健康檔案信息和診療信息,通過智能醫療云平臺的門戶網站或個人移動手機,可以查詢到自己的所有診療信息,包括診療病歷信息、檢查檢驗結果信息、醫囑信息、用藥信息、體檢記錄、接種免疫情況以及醫療費用、醫??ú樵兊?。對個人診療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分析用戶的就醫情況并作出疾病預警,對比分析檢查檢驗結果,統計藥物的使用情況,統計醫療費用的情況等。醫務人員在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可以被授權調閱患者的健康檔案、診療信息
40、,檢查檢驗結果信息等。各醫療機構之間互換電子病歷,互通互認檢查檢驗結果,診療經驗進行共享。醫生還可以根據某病例的特征,查詢到相似病例的診療經驗,以輔助臨床決策。智能醫療云平臺建立疾病、藥物、輔助檢查、循證醫學、臨床輔助等相關知識庫,供查詢使用。公共衛生機構可以從智能醫療云平臺獲得決策支持,系統通過智能分析技術實現對醫療信息中心的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形成圖文并茂的分析結果。根據已錄入的個人健康檔案自動產生相關的統計分析,包括社區診斷、血型分類情況分析、既往史疾病統計、家族史疾病統計。統計弱視人群比例、慢性病人群比例、低保人群比例、殘疾人比例。統計結果可供制定健康保健打算參考。系統實現對各種傳染
41、病的實時監控及預警,依據各種傳染病的診斷要素設定的監測要素,主要包括病人的臨床癥狀、體征、檢驗室檢測結果等。對各信息采集點采集到的預先設定的監測要素按傳染病診斷標準進行組合,按時間、地點、人群分布情況計算分析,以統計圖表等多種形式進行直觀、形象化的監控。衛生行政部門可查詢各級醫療機構的情況和相關的統計分析,以進行衛生監督治理。查詢統計內容包括:1、醫療機構的業務收入:門診月總收入、平均處方金額,藥物占處方比例、月總收入、平均每床次收費情況、每月的計免收入等。2、日常工作情況:門診情況、住院情況、專線保健情況、社區建檔率、計生指導、家庭病床隨訪情況、傳染病防治情況等。3、業務數據:醫生工作量統計
42、、相關衛生統計信息報表、衛生專業技術人才信息等。4、醫療服務質量分析:疾病診療分析,醫技診療分析,藥劑使用及效果分析等。2.2.4醫療協同指通過強大的云平臺存儲,集成區域內衛生信息并實現在醫療機構內部或醫療機構之間的醫療信息共享和交換,進而實現各醫療機構或部門在醫療服務業務上的工作協同,以及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等業務條線的縱向衛生業務聯動。醫療業務協同1具體包括:專家遠程咨詢會診、跨醫院轉診、疾病治理聯動、婦幼保健治理聯動、醫療決策支持等。1、專家遠程咨詢會診:支持會診病例的門診或住院病歷、檢查檢驗報告單等資料以及x光片、ct、心電圖、超聲波等醫學影像信息在會診專家之間
43、的遠程共享,同時支持專家與醫生以及異地的患者通過視頻會議系統進行面對面的會診,對病情進行充分的分析和協商,以研究確定治療方案。2、跨醫院轉診:通過醫療云平臺的資源集成后,自動將轉出醫院的信息系統中的相關業務數據(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診療記錄、檢查檢驗報告等)提交到轉入的醫院以供調閱。3、疾病治理聯動:患者手術治療出院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即可通過醫療云平臺獲得相關信息,為患者開展康復指導工作。慢性疾病患者在醫療診斷出疾病后,平臺將疾病報告信息發送到患者所在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醫生對患者進行隨訪。4、婦幼保健治理聯動:產婦分娩在出院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即可通過系統獲得相關信息,并定期為其提供產
44、婦保健服務,為新生兒提供隨訪和兒童打算免疫服務。5、醫療決策支持:利用智能化技術手段對相關醫療數據進行分析與挖掘,再結合以知識庫,為患者用戶、醫生提供重要的決策支持。系統建立智能健康分析系統,分析患者用戶的健康檔案、健康記錄等數據,自動地根據患者用戶的健康狀況,為其制定適合的健康打算,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建立流行病學分析系統,通過綜合各醫療機構的數據,分析與挖掘形成區域衛生信息,為各級決策人員提供疾病流行狀態與預防信息,便于更快更好地做出決策。2.2.5醫療保險查詢患者用戶可隨時通過平臺查詢個人醫療保險使用情況,報銷進度等。2.3 技術需求2.3.1 角色與安全本系統為不同角色的用戶提供一個
45、便利、友好的綜合訪問門戶。在云計算的環境中,通過把各種醫療信息系統、衛生數據資源和互聯網資源、知識庫等統一集成到智能醫療云平臺門戶之下,根據每種用戶的不同需求,形成相應的應用界面,提供其所需的健康服務。智能醫療云平臺門戶根據用戶的不同可劃分為公眾門戶、醫務人員門戶、公共衛生機構門戶。智能醫療云平臺門戶采集、集成、利用來自不同系統的醫療信息,為廣大用戶提供一個友好的環境,對用戶的各種需求都能做出快速反應。被授權的用戶可獲得健康檔案查詢、健康咨詢、健康教育、健康評估等全方位健康服務。支持用戶通過電腦、3g手機終端等多種方式訪問交互服務,享受智能醫療云平臺為其定制的豐富的健康服務。智能醫療云平臺門戶
46、的設計和實現需符合以下幾點原則:(1)良好的可擴展性,能靈活適應未來醫療業務的改變或者新業務的增加,組件之間采納松耦合架構;(2)性能需求,對用戶的醫療信息調閱懇求能在短時間內作出響應,在用戶的并發懇求高峰的情況下,系統能保持穩定,不出現堵塞現象;(3)豐富的終端接入方式,滿足不同角色不同終端的交互。(4)隱私和安全,智能醫療云平臺門戶需采納認證、授權訪問、加密等手段,保證用戶的醫療信息不被非法獵取。2.3.2 數據集成智能醫療云平臺的信息資源需采集自不同的機構和系統,存儲在不同醫療信息系統的診療數據和其它系統的健康記錄需合并到本系統中,供各角色用戶在權限控制下共享和利用。智能醫療云平臺需建立
47、數據集成引擎,通過接口從現有的醫院 his 系統、婦幼保健系統、打算免疫系統、慢性病治理、傳染病治理、衛生監督、社會保險等系統中的醫療衛生服務信息資源整合到智能醫療云平臺,并且保證信息資源的一致性和更新準時性。數據集成引擎作為云平臺與角色用戶應用界面的中間層,實現數據采集、格式轉換、數據加密解密、數據封裝解析和數據導入等功能,而面對不同信息系統的差異,實現多樣化接口,為了規范化數據采集行為,需開發一系列基于不同應用系統的標準化控件。數據集成引擎還一定提供完整的治理功能,比如:節點加入退出的治理、消息治理、監控治理等。引擎通過統一規范和標準,實現醫療衛生信息系統的資源整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并
48、且保證數據交換的高效、可靠、安全等。2.3.3 應用集成為支持醫療機構內部或醫療機構之間在醫療業務上的協同,實現醫院、社區衛生的智能醫療云平臺與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等業務的縱向衛生業務聯動,智能醫療云平臺需要支持跨醫療機構或醫療內部不同信息系統之間的業務流程自動化,即實現、部署和治理跨應用系統業務流程,實現多信息系統之間的應用集成。智能醫療云平臺實現應用集成平臺。應用集成平臺能夠針對不同的業務需求,提供集成的解決方案,并制定應用集成規范,根據規范開發應用的集成控件以及對系統提供封裝的接口,實現系統間互聯互通以及業務流程的自動化。2.3.4 數據存儲醫療信息資源繁多復雜,數據源自于不同的醫療服務
49、、藥物治理、公共衛生、衛生資源等復雜的業務活動,其中包括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類型涉及到數字、文本、圖像、影音、多媒體文件等不同格式。這些數據信息部分保存在智能醫療云平臺,部分保存在各醫療機構源端,因此需提供數據定位服務。智能醫療云平臺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地存儲治理和維護,為各種類型的數據提供適合的存儲方式,并將分散的、不一致的數據組織成便利用戶調閱的一個統一資源視圖,提供優質高效的檢索服務,調閱服務。為確保醫療信息數據的安全以及保障智能醫療云平臺可靠運行,需實現數據的備份和恢復功能,設定數據備份策略,支持自動或手動備份指定的數據,并在需要的時候可進行數據恢復。由于醫療信息的數據量龐大,智能醫療
50、云平臺需提供信息生命周期治理,即采納數據分級存儲機制,通過分級存儲治理軟件將數據存放在不同級別的存儲設備并能實現數據在存儲設備之間的自動遷移。依據信息生命周期治理原則,將當前高活躍數據存儲在高性能的磁盤系統上,將次活躍數據存儲在中檔磁盤設備,將歷史數據存放在磁帶庫或光盤庫。2.3.5 移動交互醫療云平臺開放移動通信協議端口,利用云計算強大的存儲功能,結合移動通信技術,使得用戶角色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應用或者wap門戶進行數據的閱讀與存儲,從而使用戶脫離地域的限制,患者用戶通過手機終端設備進行數據閱讀,醫生持手持終端進行病房巡檢時,即可直接對患者用戶的健康檔案進行取閱及錄入。2.4 本章小結本章
51、首先對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的用戶類型以及每種類型用戶的需求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進而對智能醫療云平臺的功能需求進行了分析和設計,包括健康檔案、查詢統計、醫療服務、監督治理等功能模塊,最終根據功能需求分析和總結了智能醫療云平臺的技術需求,主要的技術核心包括數據集成、數據增值、安全控制、移動訪問等。第三章 醫療信息云服務的體系結構設計結合醫療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需求以及信息資源的現狀,本章提出了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的系統規律組成及其結構關系,并對其中的架構核心展開了協商。3.1醫療信息服務的云計算框架 結合醫療信息服務的需求以及云計算的技術特征,本文提出醫療信息服務云計算框架框構分為 4
52、 層:云計算存儲層、云計算治理層、接口層、用戶層。圖3-1 第一層:云計算存儲層為智能醫療云平臺的基礎信息資源來源,由區域內各醫療機構中的各內部系統組成。;第二層:云計算治理層負責對信息資源進行治理維護,如資源集成、任務治理、資源監控、安全控制,使資源能高效地為醫療信息中心所利用;第三層:接口層主要實現等用戶的授權認證治理、業務治理以及對數據智能分析以獲得決策支持等功能,為上層提供使用云計算資源的接口;第四層:用戶層為廣大用戶提供電子病歷檔案、查詢統計、醫療服務、監督治理等服務。3.2 體系結構的分析與設計移動智能醫療云平臺體系結構的設計目標是實現一個滿足高效性、安全性、可維護性、可擴展性、跨
53、平臺性的架構,設計原則包括以下幾點:(1)良好的可擴展性,能適應系統的各種擴展需求,包括醫療信息系統的接入數量的增加,不同接入方式的支持,以及存儲容量和計算能力的擴張。(2)能滿足多變的業務需求。隨著技術的進展,醫療信息系統的業務會不斷更新,需求也會不斷增加,當新的改變出現時,系統應能平滑升級,而不是進行大規模的修改。(3)結構層次分明,組件間保持松耦合。實現分層架構,層次間功能清楚,組件間維持松耦合的關系,以保證系統具有良好的穩定性,當某一個層次或組件發生改變時,做到影響最小化。(4)多終端兼容性,能適應電腦、手持終端、手機終端等各種不同類型終端的接入協議規范要求。系統架構在云計算平臺上,為
54、各類型用戶提供統一的資源使用門戶。各層次模塊的功能如下:資源集成引擎:這是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功能模塊,實現將異地異構的信息系統中的醫療數據資源進行集成、共享與交換。這些數據來源于各醫療機構的 his 系統、lis系統、pacs 系統、婦幼保健系統、打算免疫系統、慢性病治理系統、醫療社保信息系統。資源集成引擎將通過統一的規范和標準完成從這些系統中采集診療信息的功能,實現異構醫療衛生信息系統的資源整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并且保證數據交換的高效、可靠、安全。數據存儲與治理中心:負責存儲與治理智能醫療云平臺的業務數據、用戶的健康檔案數據、醫學知識庫、元數據,同時提供注冊服務、目錄服務、索引服務、調
55、閱服務,實現對云中分布式數據資源的存儲治理,并優化調閱的效率。建立以多個數據市集組成的數據倉庫,為上層的決策支持系統提供信息資源。數據分析與利用平臺:實現對數據資源的應用和數據增值。主要包括決策支持系統和業務協同服務兩個模塊。決策支持系統建立在數據倉庫之上,使用多維分析和數據挖掘技術,分析用戶的健康檔案、診療記錄等數據,從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以輔助臨床和行政治理決策;業務協同服務實現醫療業務協同和衛生業務的聯動,支持異構業務系統之間的業務聯動和業務流程自動化執行。智能醫療云平臺門戶:本模塊為公眾的智能醫療云平臺門戶,在網絡平臺以及移動通信平臺上為群眾、醫療工作者、衛生治理部門提供其所需的服務。
56、服務主要包括:診療信息查詢、健康記錄查詢、醫療知識查詢,疾病治理、健康提醒、健康打算,網上預約,專家咨詢、遠程會診、信息公布以及統計分析等。云計算服務治理:云計算存儲層的各資源節點實現治理和監督。主要實現資源節點動態加入和退出治理,以提高系統的可擴充性和靈活性;節點的配置治理,如為節點提供唯一的命名,配置節點的連接方式和數據訪問權限等;監視節點的實時運行狀態,并制定失效時的容錯機制。還包括服務治理,計費治理以及安全控制等功能。移動交互模塊:實現平臺自行接入移動通信網絡,對各用戶的移動終端進行醫療信息更新提示、決策提示、服務提示等自動群發功能。同時,實現各移動終端對云計算平臺的訪問。3.3 分布
57、式信息資源集成引擎醫療信息資源集成引擎是整個系統中功能最為重要的、任務最為繁多的一個模塊,它主要提供異構醫療衛生信息系統間資源的整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與交換功能。圖3-2如果集成引擎上的所有任務都由智能醫療云平臺來完成,也即醫療信息系統之間的所有數據共享與交換工作,如數據轉換、消息路由、協議服務等工作都由唯一的一個集成服務模塊來負責,同時,所有的數據采集工作都經該集成服務模塊才能存入健康檔案的存儲中心。那么,當大量的數據懇求同時產生的情況下,智能醫療云平臺的響應速度降低,造成瓶頸。故,本文的設計采納分布式的信息資源集成引擎,在各采集節點即醫療衛生機構端,設置前端集成交換引擎(以下稱前置機),作為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煉油廠智能化與大數據應用考核試卷
- 電氣機械系統的智能化旅游應用考核試卷
- 糖批發企業市場競爭力評估與提升考核試卷
- 8-1數模轉換電子課件
- 朋友和我初二語文作文
- 汽車配件售后服務提升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加工中的設備投資與經濟效益分析案例考核試卷
- 疏散通道的安全標識與規范設置考核試卷
- 碳素材料在化學合成中的催化作用考核試卷
- 手腕康復器材考核試卷
- CJT 306-2009 建設事業非接觸式CPU卡芯片技術要求
- 臨床檢驗儀器與技術復習
- 燃氣設備維修保養合同范本
- 供貨方案及供貨計劃(2篇)
- SYT5405-2019酸化用緩蝕劑性能試驗方法及評價指標
- 內鏡下內痔套扎治療
- (正式版)JBT 14581-2024 閥門用彈簧蓄能密封圈
- (2024年)傳染病培訓課件
- 中職學校招生介紹課件
- 新能源業務開發培訓課件
- 初升高物理暑假銜接班課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