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信息化標準SH/T X1 2010企業信息化標準編制規范(Rules for draft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standards)××××-××-××發布 ××××-××-××實施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信息管理部 發布*;SH/T X1 2010目 次前言11范圍22規范性引用文件23術語和定義24總則44.1編寫原則44.2基本要求45標準的結構45.1單獨標準的內
2、容劃分45.2標準的層次劃分56標準編寫86.1封面86.2目次86.3前言86.4標準名稱96.5范圍96.6規范性引用文件106.7術語和定義106.8符號和縮略語116.9附錄116.10參考文獻和索引116.11圖和表116.12示例126.13數值的表示126.14量、單位和符號126.15公式126.16參數范圍和公差的標注136.17注136.18書眉146.19標準用詞說明146.20標準中的字號和字體15附錄A層次編號示例17 表 1 標準中要素的分類及編排4表 2 層次及其編號示例5表 3 標準用詞說明15表 4 標準中的字號和字體15 SH/T X1 2010前言本標準的
3、主要編制依據是GB/T 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其目的是規范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信息化標準的結構和編寫格式。本標準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信息化標準編制模板作為本標準的附件,是本標準的組成部分。本標準由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信息管理部提出并歸口。I企業信息化標準編制規則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信息化標準的編制內容和要求。本標準適用于企業信息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的編制。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4、(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1.1-2009 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ISO/IEC Directives-Part 2:2004,Rul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NEQ)GB/T 15496-2003 企業標準體系 要求GB/T 15497-2003 企業標準體系 技術標準體系GB/T 15498-2003 企業標準體系 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體系GB/T 20000.2 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國際標準的規則(ISO/IEC Guide 21-I:2005,
5、Regional or national 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Deliverables-Part 1: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MOD)GB/T 7714-2005 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IS0 690:1987,Documentation-Bibliographic references-Content,form and structure;IS0 690-2:1997,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Bibliogra
6、phic references-Part 2:Electronic documents or parts thereof,NEQ)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規范性要素 normative elements聲明符合標準而需要遵守的條款的要素。3.1.1規范性一般要素 general normative elements描述標準的名稱、范圍,給出對于標準的使用必不可少的文件清單等要素。3.1.2規范性技術要素 technical normative elements規定標準技術內容的要素。3.2資料性要素 informative elements標示標準、介紹標準、提供標準附
7、加信息的要素。3.2.1資料性概述要素 preliminary informative elements標示標準,介紹內容,說明背景、制定情況以及該標準與其他標準或文件的關系的要素。3.2.2資料性補充要素 supplementary informative elements提供有助于標準的理解或使用的附加信息的要素。3.3必備要素 required elements在標準中不可缺少的要素。3.4可選要素 optional elements在標準中存在與否取決于特定標準的具體需求的要素。3.5條款 provision規范性文件內容的表述方式,一般采取陳述、指示、推薦或要求等形式。3.6技術標準
8、 technical standard技術標準是對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事項所制定的標準。對企業而言,企業技術標準是對企業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事項所制定的標準。企業技術標準的形式可以是標準、規范、規程、守則、操作卡、作業指導書等。3.7管理標準 administrative standard對企業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管理事項所制定的標準。注:“管理事項”主要指在企業管理活動中,所涉及的經營管理、設計開發與創新管理、質量管理、設備與基礎設施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安全管理、職業他康管理、環境管理、信息管理等與技術標準相關聯的重復性事物和概念。3.8工作標準 duty stan
9、dard對企業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工作事項所制定的標準。注:“工作事項”主要指在執行相應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時與工作崗位的職責、崗位人員基本技能、工作內容、要求與方法、檢查與考核等有關的重復性事物和概念。4 總則4.1 編寫原則l 標準的內容應貫徹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的方針和政策;l 標準的條款應與現行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相協調;l 標準的內容應便于實施;l 制定標準時,應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采用國際標準應符合GB/T 20000.2的規定。4.2 基本要求l 標準的條款應邏輯嚴謹、結構清晰、語言準確、文字精練、清楚易懂,避免使用模棱兩可的措辭,能被使用人員所理解。編
10、寫標準條款時所使用的助動詞見附錄A;l 標準中某一給定概念應使用相同的術語。對于已定義的概念應避免使用同義詞,所選用的術語應只有唯一的含義;l 當涉及技術方面的要求時,應明確規定具體的技術指標。這些指標應能測量和檢驗;l 編寫系列標準,可充分考慮最新技術水平,為未來的技術發展提供框架;l 標準內容應成熟,凡屬手冊、教材、科技書、產品說明書中一般性、解釋性、常識性的內容不應寫人標準條文。5 標準的結構5.1 單獨標準的內容劃分標準由規范性要素和資料性要素組成。規范性要素中標準主題內容,是編寫企業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的核心。表1給出了單項標準中要素的分類及編排示例,并給出了每個要素所允許的
11、內容。表1中附錄的排列順序與所寫標準不一定完全一致。表 1 標準中要素的分類及編排要素類型要素名稱必備或可選要素表述要素允許的形式及其性質專用語(規范性)規范性資料性資料性概述要素封面必備名稱其他標識內容目次可選目次清單前言必備條文、注、腳注規范性一般要素名稱必備名稱的文字范圍必備條文、圖、表、公式注、腳注規范性引用文件可選引導語/引用文件腳注規范性技術要素術語和定義可選條文、圖、表、公式注、腳注符號和縮略語可選標準主題內容a必備規范性附錄可選資料性補充要素資料性附錄可選條文、圖、表、公式、注、腳注參考文獻可選引用文件、腳注索引可選條文a 包括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中的主題內容。5.2
12、標準的層次劃分一項標準可能具有的層次見表2。層次的詳細編號示例參見附錄A。表 2 層次及其編號示例層次編號示例部分×××.1章條條段列項33.13.1.1無編號列項符號;字母編號a)、b)和下一層次的數字編號1)、2)附錄附錄A5.2.1 部分在標準篇幅過長或內容相互關聯的情況下,可在相同的標準順序號下將一項標準劃分成若干個單獨的部分。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從1開始對部分編號。部分的編號應置于標準順序號之后,并用下腳點與標準順序號隔開。不應將部分再分成分部分。同一標準的各部分的名稱應有相同的引導要素(可選)和主體要素(必備),補充要素應不同,補充要素前均應標明“第
13、15;部分:”(×為阿拉伯數字)。5.2.2 章章是標準內容劃分的基本單元。在每項標準或每個部分中,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從1開始對章編號,該編號左起頂格排。編號應從“范圍”一章開始,一直連續到附錄之前。每一章均應有標題,標題應置于編號之后空一字排。5.2.3 條條是章的細分。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對條編號,該編號左起頂格排。第一層次的條(例如5.1, 5.2等)可分為第二層次的條(例如5.1.1, 5.1.2等),需要時,一直可分到第五層次(例如5.1.1.1.1.1, 5.1.1.1.1.2等)。參見附錄A給出的編號示例。同一層次中有兩個以上(含兩個)的條時才可設條。例如, 在本章中,如果沒
14、有5.1.2條,就不應設5.1.1條。參見信息化標準編制模板。第一層次的條宜給出標題。標題應置于編號之后空一字排 ,并與其后的條文分行。在某一章或條中,同一層次的條,有無標題應統一,例如,5.1.1有標題,則5.1.2也應有標題。5.2.4 段段是章或條中一個不編號的層次。段的條文應左起空兩個字排,換行時頂格排。為了能準確的引用條款,除導語外,應避免在章標題或條標題與下一層次條之間設段(稱為“懸置段”)。5.2.5 列項列項應由一段后跟冒號的文字引出(見以下示例)。在列項的各項之前應使用圓點的列項符號(見示例1)。列項中的項如果需要識別,應使用字母編號(后帶半圓括號的小寫拉丁字母)在各項之前進
15、行標示。在字母編號的列項中,如果需要對某一項進一步細分成需要識別的若干分項,則應使用數字編號(后帶半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在各分項之前進行標示(見示例2)。如果僅需要對某項進一步細分,而不需要識別,則在字母形式的列項下,可使用圓點的列項,見示例3。示例1:儀器中的振動可能產生于:l 轉動部件的不平衡;l 機座的輕微變形;l 滾動軸承;l 氣動負載。示例2:圖形標志與箭頭的位置關系遵守以下規則:a) 圖形標志與箭頭采用橫向排列:1) 箭頭指左向(含左上、左下)時 ,圖形標志應位于右側;2) 箭頭指右向(含右上、右下)時,圖形標志應位于左側;3) 箭頭指上向或下向時,圖形標志宜位于右側。b) 圖形標
16、志與箭頭采用縱向排列:1) 箭頭指下向(含左下、右下)時 ,圖形標志應位于上方;2) 其他情況,圖形標志宜位于下方。示例3:可按下列兩種方式對一項標準的要素分類:a) 由要素的規范性或資料性的性質以及它們在標準中的位置來劃分,可分為:l 資料性概述要素;l 規范性一般和技術要素;l 資料性補充要素。b) 由要素的必備的或可選的狀態來劃分,可分為:l 必備要素;l 可選要素。5.2.6 附錄每個附錄都應在正文中提及。附錄分為規范性附錄(給出標準正文的附加條款)和資料性附錄(給出對理解或使用標準起輔助作用的附加信息,該要素不含要求)。附錄的編號由文字“附錄”和大寫的英文字母組成,字母從“A”開始,
17、例如“附錄A"。附錄標題應置于編號之后空一字排,下方的圓括號內應標明附錄的性質(規范性附錄或資料性附錄)。第一個附錄應另起一面排。通常,每個附錄均宜另起一面排。當有多個附錄而且較短時,也可接排。每個附錄中章、圖、表和數學公式的編號應重新從1開始,編號前應加上表明附錄順序的英文字母,字母后跟下腳點。例如:附錄A中的章用“A.1”、 "A.2”、 “A.3”等表示;附錄B中的圖用“圖B.1”、“圖B. 2”等表示;表用“表B.1”、“表B. 2”等表示;附錄C中的公式用“(C. 1)”、“(C. 2)”等表示。附錄的編排以其在標準正文中出現的先后為序,與附錄的性質無關。6 標準
18、編寫6.1 封面每項標準均應有封面,它應給出標示標準的信息,包括:標準的名稱、英文譯名、層次(“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信息化標準”字樣)、標志、編號、發布日期、實施日期、發布部門等。參見信息化標準編制模板。6.2 目次目次為可選要素,根據需要而設置。一般可依次列出前言、章的標題(需要時可列出有標題的條,層次自定)、附錄的標題、參考文獻,如需要還可列出有標題的圖和表。在目次中應列出完整的標題。“術語和定義”一章應只列出章標題。電子文本的目次應自動生成。6.3 前言每項標準均應有前言。前言中不應包含要求、圖和表,并應排在目次之后。前言由特定部分和基本部分組成。在特定部分應視情況依次給出下列信息:
19、l 對于系列標準或由多個部分組成的標準,在第一項標準或標準的第1部分的前言中應說明標準的預計結構。在系列標準的每一項標準或標準的每一部分的前言中,應列出所有已知的其他標準或其他部分的名稱;l 說明對國際標準、導則、指南或其他文件的采用程度和版本,寫出對應的國際文件的編號、文件名稱的中文譯名,并列出與所采用的國際標準的技術差異和所作的主要編輯性修改。具體方法按GB/T 20000.2的規定;l 說明標準代替或廢除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l 說明與標準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術變化或管理事項、工作事項中的重大改進;l 說明該標準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其他標準或文件的關系;l 說明標準中的附錄哪些是規范性
20、附錄,哪些是資料性附錄。在基本部分應視情況依次給出下列信息:l 本標準由×××單位或部門提出;l 本標準由×××單位歸口;l 本標準起草單位:當需要時可指明負責起草單位和參加起草單位;l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可按對標準的貢獻大小排列);l 本標準主要審定人員;l 本標準批準人;l 本標準由×××單位負責解釋;l 本標準首次發布、歷次修訂或復審確認年、月。如果標準分部分出版,則應將上述列項中的“本標準”改為“本部分”。6.4 標準名稱6.4.1 中文名稱標準名稱的措詞應簡練、明確地突出標準的主題,使之與其他標
21、準區別開來,而不涉及不必要的細節。任何必要的附加信息應在范圍中給出。標準名稱應由幾個盡可能短的獨立要素組成,其順序從一般到具體。通常,應使用不多于下列的三個要素:a) 引導要素(可選),指出該標準所屬的總領域;b) 主體要素(必備),指出在該總領域中處理的主要問題;c) 補充要素(可選),指出主要問題的某一具體方面,或給出細節,將該標準區別于其他標準或同一標準的其他部分。6.4.2 英文名稱根據需要可列出標準的英文名稱。英文名稱應放在封面中文名稱的下面。英文名稱的撰寫要簡明扼要,譯意準確,符合英語規范。英文名稱中各要素第一個單詞的頭一個字母應大寫,其余字母均應小寫。專有名詞無論在任何位置,頭一
22、個字母均應大寫。6.5 范圍范圍為必備要素,它應置于每項標準正文的第1章。范圍的文字應簡潔,以便能作內容提要使用。范圍不應包含要求。范圍的陳述應使用下列表述形式:l “本標準規定了的規則”;l “本標準確立了的原則”;l “本標準給出了的方法”。標準適用性的陳述應由下述引導語引出:l “本標準適用于,也適用于 ”;l “本標準適用于,也可參照執行 ”;l “本標準適用于,不適用于”。當標準分部分編寫時,應將上述中的“本標準” 改為“本部分”。6.6 規范性引用文件引用文件分為規范性引用文件和資料性引用文件;引用方式有注日期引用文件和不注日期引用文件。注日期引用文件應標注年號,不注日期引用文件不
23、標注年號。企業標準可以引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本地區地方標準以及本企業標準,也可以直接引用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和國外企業標準。通常,應采用引用文件中特定條文的方法,而不必重復抄錄需要引用的具體內容。所有規范性引用的文件應在第2章的一覽表中列出,并由如下一段引導語開頭:“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編寫該一覽表時應符合以下要求:l 所列出的標準或文件左起空兩個字起排,不注日期引用時,應自左至右依次寫出標準的代號、順序號,再空一個字寫出標準名稱,換行時頂格排;注日期引
24、用時,標準名稱在年號(用四位數表示)后空一個字排;每個文件之后不加標點符號;l 引用法規或國家行政部門發布的文件時,應列出文號、文件名稱、發布機構的名稱、年號等;l 規范性引用文件的排列次序是: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國內有關文件、ISO標準、IEC標準、ISO或IEC有關文件、其他國際標準以及國際有關文件;l 同類標準按順序號由小到大排列;不同種類標準先按代號字母順序排列,再按順序號排列。該一覽表不應包括:l 非公開的文件;l 資料性引用文件;l 在標準編制過程中參考過的文件。6.7 術語和定義術語和定義為可選要素,應使用引導語:“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術語條目編號頂
25、格排。術語本身另起一行,左起空兩個字起排,其后空一個字接排術語對應的英文詞。術語的定義另起一行空兩個字起排,換行時頂格排。6.8 符號和縮略語符號和縮略語均為可選要素,它給出為理解標準所必需的符號和縮略語一覽表。為了便于標準的編寫,也可將術語、定義、符號、縮略語、單位等放在同一章中 。如果標準中未給出縮略語一覽表,則第一次使用某個縮略語時,應在該縮略語后給出其完整的詞或詞組,并加上圓括號。標準中使用的組織機構的全稱和簡稱(或縮寫)應與這些組織機構所使用的漢語或英語的全稱和簡稱相同。符號和縮略語的編寫按GB/T 1. 1-2009中6.3.3的規定。6.9 附錄附錄放在所有標準條文的后面。規范性
26、附錄在條文中提及時的措辭方式,如“遵照附錄A的規定”、“見附錄B”等。資料性附錄在條文中提及時的措辭方式,如“參見附錄C”等。兩者均為可選要素。附錄的編寫要求按5.2.6的規定。6.10 參考文獻和索引兩者均為可選的資料性補充要素。參考文獻應置于最末一個附錄之后,索引則應作為標準的最后一個要素。文獻清單中每個參考文獻前應在方括號中給出序號。參考文獻的起草可參照GB/T 7714的有關規定。6.11 圖和表6.11.1 圖每幅圖均應在條文中提及并編號。每幅圖宜加圖名,圖的編號與圖名之間空一個字,并置于圖的下方居中位置。從第1章起,圖的編號由“圖”和從1開始的阿拉伯數字組成,例如“圖1”,“圖2”
27、等。圖的編號應一直連續到附錄之前,而與章、條和表的編號無關。標準中附錄中圖的編號方法見5.2.6。只準許對圖作一個層次的細分。分圖應使用字母編號(后帶半圓括號的小寫拉丁字母)例如:圖1可包含分圖a)、b)、c)等,不應使用其他形式的編號(例如:1.1、1.2或1-1、1-2等)。6.11.2 表每張表在條文中均應明確提及并編號。每張表宜加表名,并排在提及該表的相應條文附近。表的編號與表名之間空一個字,并置于表框外上方居中位置。從第1章起,表的編號由“表”和從1開始的阿拉伯數字組成,例如“表1”,“表2"等。表的編號應一直連續到附錄之前。附錄中表的編號方法見5.2.6。表的四周應有邊框
28、線。各欄使用的計量單位應標注在該欄表頭項目名稱下方。但當整個表使用同一計量單位時,應將這個共用的計量單位寫在表的邊框線外右上角處。若表需要轉頁接排時,每個接排的表都應重復表的編號和表頭,表名可省略。編號后加“(續)”,例如“表×(續)”。6.12 示例條文中的示例應只給出對理解或使用標準起輔助作用的附加信息,不應包含要求。示例通常放在所涉及的章、條或段的下面。每條示例另起一行空兩個字起排。標題為 “示例:” 或“示例1:”、“示例2:”、“示例3:”等,可單獨占一行,亦可與示例內容接排。示例中文字換行時頂格排。示例只在同一條中編號。6.13 數值的表示小于1的數值寫成小數形式時,應在
29、小數點符號左側補零。數和數值相乘應使用乘號“×”,而不使用圓點。表示物理量的數值,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后跟法定計量單位的國際符號。數值的有效位數應全部寫出。6.14 量、單位和符號標準中的數學符號、物理量符號、計量單位符號及其他符號代號,應分別符合國家的有關法令和標準規定。標準中應采用國家頒布的法定計量單位。法定計量單位后,可用括弧形式給出習慣用的非法定計量單位和相應的換算因數。在標準條文中列有同一計量單位的一系列數值時,可僅在最末一個數字后面列出計量單位符號。示例:5.0,7.5,10.0,12.5 mm6.15 公式條文中的公式應使用正確的數學形式表示。用字母符號代表不同的量值,其
30、意義應在公式下方以“式中:”為標題依次進行解釋。式中需要解釋的符號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順序,并用破折號與釋文連接。換行時與上行釋文對齊。各行破折號亦應對齊。從第1章起,公式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從1開始連續編號,而與章、條、圖和表的編號無關。公式編號寫在靠右對齊的圓括號中,編號與該公式排在同一行。為了減小排印行距,應盡可能避免使用多于一個層次的上標或下標符號,可適當改寫公式中各量和數值的表達形式。例如:把改寫成a/b,把改寫成0.5。6.16 參數范圍和公差的標注應以不易混淆的方式標注參數范圍和公差。示例1:80 mm×25 mm×50 mm(而不寫成80×25
31、15;50 mm)示例2:80 mm士2 mm示例3:50 mm80 mm示例4:2×lO33×lO3(而不寫成23×103)示例5:7°9°(而不寫成79°)為了避免引起誤解,百分數的公差應該用正確的數學方式表達。示例6:表示范圍,寫成“63%67%”示例7:表示帶公差的中心值時,寫成“(65士2)% ”,不應使用“65士2%”或“65%士2%”的形式。平面角宜用單位度(°)表示,例如,寫作17. 25°不寫作17°15。6.17 注6.17.1 條文的注當需要對標準條文提供說明時可使用條文的注。條文中
32、的注應只給出對理解或使用標準起輔助作用的附加信息,不應包含要求,并置于所涉及的章、條或段的下方,條文中只有一個注時,應在注的第一行文字前標明“注:”。同一章或條中有多條注時,應標明“注1:”、“注2:”、“注3:”等。條文中的注左起空兩個字排,其后接寫注釋文字。6.17.2 條文的腳注當需要對標準條文中的某句話、某個詞提供說明時可使用條文的腳注。條文的腳注用來提供附加信息,應盡量少用。腳注應置于該頁下方,并在頁面的左邊用一條長度為版心寬度1/4的細實線與正文分開。通常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后帶半圓括號)從1開始對條文的腳注進行編號,條文的腳注編號從“前言”開始全文連續,即1)、2)、3)等。在條文
33、中需注釋的詞或句子之后應使用與腳注編號相同的上標數字1)、2)、3)等標明腳注。為了避免和上標數字混淆,有時可用一個或多個星號,即*、*、*等來代替。6.17.3 圖注圖注應置于圖題之上。圖中只有一個注時,應在注的第一行文字前標明“注:”。同一幅圖中有多條注時,應標明“注1:”、“注2:”、“注3:”等。每幅圖的圖注應單獨編號。圖注不應包含要求。如果圖的內容有要求,應使用條文、圖和圖題之間的段給出。6.17.4 圖的腳注當需要對圖形的局部注釋時可使用圖的腳注。圖的腳注應置于圖題之上,圖注之下。圖的腳注用a、b、c等編號,空兩個字起排,換行時與上一行注釋的首字對齊。在圖中需要注釋的位置應以相同字母的上標形式a、b、c等標明腳注。每幅圖的腳注應單獨編號。圖的腳注可包含要求。6.17.5 表注表注應置于表中最后一行。表中只有一個注時,應在注的第一行文字前標明“注:”。同一個表中有多個注時,應標明“注1:”、“注2:”、“注3:”等。每個表的表注應單獨編號。表注不應包含要求。如果對表的內容有要求,應使用條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市高境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次綜合考試試題含解析
- 四川民族學院《機器人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許昌學院《醫學科學研究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宣化科技職業學院《新媒體藝術傳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工業科技學院《結構疲勞與斷裂力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邢臺學院《醫學人文導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一中2025年高三教學測試(二)英語試題含解析
- 嘉應學院《創新方法與實踐(以競賽導向的信息技術創新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二手房房屋買賣合同二零二五年
- 油茶種植承包合同書
- 2024年浙江公路技師學院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專題復習:古詩詞曲梳理復習重點整合
- 2025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教育政策分析試題(含答案)
- 第15課《青春之光》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3年4月1日江蘇省事業單位統考《綜合知識和能力素質》(管理崗客觀題)原卷+答案
- 75%食用酒精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十萬個為什么》整本書閱讀-課件-四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
- 走近湖湘紅色人物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湖南工商大學
- 2023版押品考試題庫必考點含答案
- 01戴明十四條
- 養殖場動物防疫條件管理制度(8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