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咿呀咿呀呦含反思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咿呀咿呀呦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小班音樂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咿呀咿呀呦含反思!設計思路:這首樂曲改編自王老先生有塊地,旋律歡快活潑,節奏鮮明,“咿呀咿呀呦”樂句反復出現,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欣賞需要。新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因此在活動設計上,教師力求讓幼兒通過調動多種感官充分辨識固定樂句,充分感受音樂節奏,并借助鋸木頭、擦汗、洗澡等游戲情境幫助幼兒反復體驗、感受音樂的性質,從而體現“玩中學”的教育理念。游戲情境的營造和幼兒想象能力的激發需要借助一定的
2、載體,教師借助一小塊彩色紗巾巧妙地幫助幼兒搭建起想象與表現的平臺,豐富了幼兒表達、表現的手段。活動目標:1.在游戲情境中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特點。2.嘗試辨識反復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呦”,并運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活動準備:1.彩色紗巾、音樂cd、錄音機。2.事先在黑板上畫好圖譜,粉筆一支。活動過程:一、初步感受樂曲(教師和幼兒在脖子上系一塊紗巾進場。)1.聽音樂,尋找其中反復出現的樂句。師
3、: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段特別有趣的音樂,這段音樂里有一句話特別有趣,看看誰能找出來。(師幼一同欣賞樂曲,教師隨音樂節奏輕微擺動身體,當出現“咿呀咿呀呦”樂句時,教師與幼兒目光交流、呼應。)幼:我聽到“”(幼兒哼唱“咿呀咿呀呦”的旋律)、我找到了“咿呀咿呀呦”。師:是這句嗎?“啦咿呀咿呀呦,啦”(教師哼唱樂曲,突出“咿呀咿呀呦”的樂句。)師:你們的耳朵真靈。我們一起來和它打個招呼吧!聽到“咿呀咿呀呦”的時候,請大家揮揮小手,這樣我就知道你們已經找到它了。(師幼一同再次欣賞音樂,教師把手放在耳邊以示專注傾聽。當“咿呀咿呀呦”樂句出現時,教師用欣喜的表情和幼兒揮手互動,或用困惑的表情引導幼兒注意并不
4、是每一樂句都會出現“咿呀咿呀呦”的。)師:呵,這個“咿呀咿呀呦”有點調皮,有時會出來和我們打招呼,有時我們等它好久都不出來。2.根據圖譜尋找固定樂句出現的規律。(出示圖譜,教師隨音樂用粉筆沿波浪線描畫,在樂句“咿呀咿呀呦”出現的時候,用明顯的擺動動作畫出鋸齒線,以突出樂句和音樂節奏。)3.用身體動作表現固定樂句。師:原來“咿呀咿呀呦”會和我們捉迷藏,它不是每一句樂句都出來的。我們再來聽一聽、找一找,聽到“咿呀咿呀呦”的時候就跳跳舞吧!(教師示意幼兒解下紗巾,隨音樂自由做動作,在“咿呀咿呀呦”處揮舞紗巾。)二、表現固定樂句的節奏師:森林里的動物們想要造一座大房子。誰愿意來當小木匠?幼:我愿意。師
5、:小木匠需要一把鋸子來鋸木頭,變變變,我的鋸子變出來。(教師將紗巾拉直,幼兒紛紛模仿。)幼:我的鋸子也變出來了。師:好,我們一起來練練鋸木頭的本領。注意要在“咿呀咿呀呦”出現的時候才能鋸哦!(師幼手持紗巾坐在位子上,聽音樂在固定樂句出現的時候來回拉動紗巾,以表現鋸木頭的情景。)師:本領練好了,看看這里有沒有木頭?(教師將紗巾蓋在頭上,伸展肢體)呀,這里有一棵大樹,哪個小木匠先來試試鋸木頭?(教師請一幼兒合作演示鋸木頭。教師一邊哼唱,一邊示意該幼兒在“咿呀咿呀呦”的樂句處來回在教師手腳關節處拉動紗巾。隨后,教師做出手臂、肩膀等處關節突然垂落的動作,以表示木頭被鋸斷了。)師:大家想不想來鋸木頭?被
6、我摸到頭的小朋友趕緊到前面找個空位置變成一棵大樹吧。三、二、一呀,出現了一片森林!(被邀請的幼兒模仿教師將紗巾蓋在頭上,伸展肢體扮演大樹,教師調整個別幼兒的站位。)師:其他小朋友都來當神氣的小木匠,帶上小鋸子,去找一棵大樹,站在大樹的身邊。(其余幼兒一一對應地尋找合作伙伴,教師根據情況調配,以便每位幼兒都有合作表現的對象。)(幼兒隨音樂合作表現。)師:好嘍!木頭鋸好了,抱著自己的木頭回家吧!(幼兒相擁著回到位子上。)師:鋸木頭好辛苦,趕緊拿毛巾擦擦汗吧!(師幼一同隨音樂表現拿毛巾扇風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出現的時候,按照節奏在臉上輕拍表示擦汗。教師和個別幼兒互動,按節奏給幼兒擦汗。)師:休息
7、好了,我們接著鋸木頭。剛才當小木匠的小朋友現在趕緊變成一棵大樹吧!(幼兒互換角色,合作游戲。)三、結束活動師:木頭鋸好了,小木匠們出了許多汗,一起來洗個澡吧!(教師高舉紗巾并抖動,以表示蓮蓬頭,幼兒自然聚集到教師身邊。)師:拿好你的洗澡海綿球,一起來搓搓搓(幼兒將手中紗巾團成團變成小浴球,和教師一同隨音樂表現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樂句處有節奏地搓洗身體的各個部位。)活動反思:1.挖掘音樂元素音樂的審美感受力是需要通過對音樂元素的感知、理解來獲得的。反復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呦”是這首樂曲中一個非常鮮明的音樂元素,于是所有活動環節就圍繞這最具感染力的樂句而展開。首先,我通過引導幼兒充分地傾聽,
8、讓幼兒主動地尋找樂句、聽辨樂句。接著,我通過演示圖譜,將動態的音樂轉變成靜態的畫面,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樂曲的結構,發現樂句出現的規律。最后,我引導幼兒通過各種不同的肢體動作來進一步表現固定樂句和音樂節奏。2.引起情感共鳴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是在體驗音樂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因此教師必須具備表達和示范自己的音樂感受的能力。在呈現作品的過程中,我努力通過生動的演繹來展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將幼兒帶入充滿感染力的音樂氛圍中。其中包括饒有興趣的傾聽、清晰準確的哼唱、情緒飽滿的示范、生動形象的表現等,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和接受。3.營造情境氛圍音樂審美體驗的獲得是與生活經驗緊密相連的,需要幼兒在一
9、定的情境氛圍中去聯想、遷移。因此在活動中,我力求體現游戲性、情境性和趣味性。一塊小小的紗巾充當了“鋸子”“毛巾”“沐浴球”等,將幼兒帶入不斷變化的游戲情境“鋸木頭”“擦汗”“洗澡”中,使得小班幼兒能饒有興致地反復感受、體驗,借助想象進入表現的情境,發展音樂感受力。同時,兩種不同的紗巾用法又巧妙地將幼兒分成了“大樹”和“小木匠”兩種角色,為幼兒順利地進行分組合作游戲提供了幫助,并體現了一物多用、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在快樂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點評小班音樂活動“咿呀咿呀呦”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黃瓊我覺得咿呀咿呀呦是一個頗具特色又富有學習與研討價值的教學活動,其核心意義在于如何使小班集體教學活動既有情趣又有
10、發展效益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結合我們正在探索的關于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問題,談以下幾點感悟。一、趣味盎然,使教學活動富有魅力這一集體教學活動給人的強烈感受是趣味盎然、充滿魅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營造了一個有情、有趣的音樂“童話世界”,孩子們玩在其中、樂在其中,在感受音樂快樂的同時發展著音樂的智慧和素養。首先,趣在選材上。正如沈老師所分析的那樣,這首樂曲旋律活潑、節奏鮮明,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欣賞需要。其中,“咿呀咿呀呦”的樂句反復出現,充滿童趣,幼兒樂此不疲。集體音樂教學活動材料和內容的選擇,直接影響一個活動的成效。一個有趣又有吸引力的音樂素材可以成為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1、的“催化劑”,提升一個教學活動對幼兒發展的價值。其次,趣在情節中。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營造了一個游戲化的情境:森林、大樹、鋸木、擦汗、洗澡孩子們在有情、有趣的游戲中愉快地感受著,積極地發現著,快樂地學習著。對小班幼兒來說,教學活動游戲化是提升學習品質的一種有效手段。正是由于這個教學活動趣味盎然、富有魅力,便使它有著個別化的區域活動不可替代的功能,有著師幼共建的價值。二、精心預設,使教學活動充滿挑戰和發展價值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精心預設,別具匠心,使之對幼兒更具有挑戰性和發展價值。比如,圖譜的解讀功能。事先,教師在黑板上畫好了四段波浪線,每段波浪線有四個起伏。在活動中,教師隨音樂用粉筆沿波浪線描畫,
12、在樂句“咿呀咿呀呦”出現的時候,用明顯的擺動動作畫出鋸齒線來突出樂句和音樂節奏。寥寥幾筆,雖極其簡單,卻是形象有效的演示,達到了幫助幼兒將動態的、難以確定的音樂轉變成靜態的、可理解的畫面的目的,從而有效地幫助幼兒感受了樂曲的結構,理解了樂句的規律,同時,也使本活動的教學難點“辨識反復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呦,并運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再比如,紗巾的創意運用。一方面,紗巾色彩鮮艷,能喚起幼兒學習的熱情,既有趣又不干擾幼兒傾聽、感受音樂,符合小班幼兒的特點。另一方面,紗巾輕盈、多變,能挑戰幼兒的想象、創造能力。時而,紗巾變
13、成大樹、鋸子;時而,紗巾又成為毛巾、浴球,等等。孩子們在與紗巾的“游戲”中創造性地用各種肢體動作來表現固定樂句,并大膽地進行表達表現。教師的精心預設使教學活動充滿挑戰與發展的意義,挑戰了小班幼兒較準確地感受、把握樂曲的節奏規律并予以回應的音樂欣賞能力,挑戰了小班幼兒運用各種肢體語言來大膽想象、表達表現的能力。可以說,教師充滿智慧的設計使教學活動基本達到了預設的目的,也凸現了其發展的效益。三、有效互動,使教學活動價值優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在現場的互動也是頗有特色的,反映了教師的專業素養。互動中,體現了教師對新課程背景下幼兒園音樂活動的正確理解音樂活動應該姓“音”。教師較好地處理了音樂活動中
14、的節奏、旋律、音高等知識技能與新課程的元素如注重感受、體驗、探索、表現、創造等之間的關系,在與幼兒互動時既有對音樂元素的關注,更有對幼兒全面發展的引導。例如,當孩子們在“大樹”下“鋸木頭”時,教師一方面觀察幼兒對音樂節奏的敏感性、表現力,另一方面更在乎幼兒對音樂形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兩者有機融合,相得益彰。互動中,體現了教師本身的音樂素養與音樂教育能力。在教學中,教師的臉部表情、肢體語言、情緒狀態以及身體的節奏動作等,都反映出教師的音樂素養,并一直感染和影響著幼兒,使音樂活動的價值得到了優化、升華。互動中,還體現了教師其他方面的專業素養。例如,對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對幼兒主動模仿、自主學習精
15、神的欣賞,對幼兒大膽想象、積極創造品質的肯定等,這些都反映了教師對幼兒全面發展的關注。另外,教師與幼兒互動的機智也是值得學習的。有時,她充滿感情地傾聽,接納幼兒的想法;有時,她富有激情地總結,歸納幼兒的經驗;有時,她又饒有興趣地追問,刺激幼兒的想象在這種積極的師幼互動中,孩子們在表達中思考,在學習中成長。總之,這是一個既有情趣又有發展效益的教學活動,體現了新課程對優質集體教學活動的追求。如何使這次活動對幼兒的發展價值更大化、更優化?本人有兩點建議,以供進一步研討。第一,要強化目標意識,不斷思考目標是什么,在活動過程中目標實現的情況如何,有效性怎樣。在這次活動中,“目標一”較好地達到了,而“目標
16、二”感覺還欠些“火候”。因為對小班幼兒來說,“目標二”是一個難點,是一個挑戰。建議在節奏的表現方面再強化一些,運用的手段、方法再多樣一些。如,用拍手、跺腳、唱歌詞等方式,讓幼兒充分地體驗、感受,多樣化地表達、表現,這樣也許更有利于目標的達成。第二,教學的游戲化情境可以更自然、更合理些。活動用“木匠的游戲”貫穿全過程,可樂曲中卻有很多動物的叫聲,這兩者聯系在一起似乎有點牽強。我覺得可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順著樂曲中的小動物來組織、設計游戲化情境,使游戲與樂曲內容更貼近、更匹配;二是如果采用“鋸木頭”的情境,建議盡可能與動物聯系起來,如“現在是小豬在造房子,鋸木頭啦”“現在是小狗在造房子,鋸木頭啦”等,使游戲化情境更自然、更合理,也使教學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氟聚合物(PFA)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橫弓墊矯形鞋墊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柴油機械叉車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林業苗圃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新型建材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感冒藥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平衡式抽油煙機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定制茶包裝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嬰幼兒保健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女式羊毛夾克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高校畢業生招聘9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導游知識培訓課件
- 眼科“一科一品”特色護理服務
- 銀行內控案防警示教育
- 初中勞動測試題及答案
-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課件-高一下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2
- 2024年基金應知應會考試試題
-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 2021年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特許經營用)
- 湖州地方志類文獻
- 材料合同結清證明版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