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各家學說試題1(考試時間:150分鐘)題 號得 分總 分合計人核分人得 分評 卷 人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并將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綺石論述的虛勞后天之因?( b ) A、酒色 B、藥誤 C、勞倦 D、七情飲食 2、晉唐時期,研究傷寒論的代表醫家是:( a ) A、王叔和 B、王 冰 C、葛 洪 D、楊上善 3、朱肱治傷寒之學從:d A、臟腑立論 B、病因立論 C、病機立論 D、經絡立論 4、增列“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皆屬于燥”一條病機的醫家是:( a ) A、劉完素 B、張從正 C
2、、張元素 D、王清任5、劉完素自制的方劑是:c A、半夏湯 B、犀角地黃湯 C、雙解散 D、梔子鼓湯 6、李東垣的代表著作是:( a ) A、脾胃論 B、中藏經 C、千金方 D、格致余論7、下述哪一條不是劉完素的貢獻?d A、創立“火熱論” B、影響溫病學說的形成 C、啟示攻邪派的形成 D、影響溫補學派的發展 8、對三焦辨證有所創見的醫家是:( c ) A、張元素 B、劉河間 C、羅天益 D、王好古9、李杲升陽益氣治則的代表方劑是:b A、升陽益胃湯 B、補中益氣湯 C、沉香溫胃丸 D、補氣升陽和中湯 10、丹溪認為人身相火寄存的部位是:( b ) A、肝 B、肝腎 C、脾胃 D、心肺 11、
3、張從正認為人之六味是:c A、酸苦甘辛咸澀 B、酸苦淡辛咸澀 C、酸苦甘辛咸淡 D、酸苦甘澀淡咸12、左歸丸的創制所根據的理論是:( b ) A、甘溫除熱 B、陽中求陰 C、陰中求陽 D、滋陰瀉火13、張子和認為影響人體血氣流通的根本原因是:c A、氣虛 B、血虛 C、邪氣 D、氣滯血瘀14、婦人大全良方的作者是:( d ) A、朱丹溪 B、唐宗海 C、葉天士 D、陳自明 15、“郁者,結聚而不得發越也,當升者不升,當降者不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此為傳化失常,六郁之病見矣。”是哪位醫家提出的:aA、戴思恭 B、趙獻可 C、朱丹溪 D、劉河間16、奠定祖國醫學的理論體系的著作是:( a ) A、
4、黃帝針灸 B、黃帝內經 C、黃帝外經 D、難經 17、薛已認為陽氣虛弱不能生陰血者,應選用:b A、補中益氣湯 B、六君子湯 C、四物湯 D、六君子湯加炮姜18、方有執治傷寒之學的學術特點是:( b ) A、維護舊論 B、錯簡重訂 C、按方類證 D、分經審證 19、趙獻可所謂壯水、益火之劑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減,以補:c A、真陽 B、元氣 C、真陰 D、精氣精血20、金元四大家的第一家是:( a ) A、劉完素 B、李 杲 C、張從正 D、朱震亨 21、下列哪一項不是李中梓治療脾腎的方法?dA、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B、飲食傷者,枳殼丸主之 C、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
5、陰翳 D、勞倦傷者,四君子湯主之22、王好古認為陰證出現類似陽證的假熱之象,主要病機是:( b ) A、下虛上盛 B、元陽外脫 C、陰火上沖 D、元陽中脫23、余霖認為疫疹雖諸癥不一,但其病為根本是:c A、邪伏膜原 B、溫邪犯肺 C、熱毒在胃 D、熱邪犯表 24、下列哪位醫家提出“陰無驟補之法,非多服藥不效”?( d ) A、朱丹溪 B、張景岳 C、吳瑭 D、繆希雍 25、吳瑭創制的五汁飲是用以治療:dA、肺腎陰虧 B、肝腎陰傷 C、胃陰不足 D、肺胃津傷 26、首先提出真中、類中說的醫家是:( b ) A、劉守真 B、王履 C、朱震亨 D、李杲 27、治中焦郁積,吳師機選用:dA、清陽膏
6、B、云方膏 C、散陰膏 D、金仙膏28、葉天士養胃陰,常用哪一類藥物?( a ) A、甘平或甘涼 B、甘寒或甘平 C、甘淡或甘寒 D、甘平或甘淡 29、王泰林認為肝病中三者同出一源的是:b A、肝氣肝風肝陽 B、肝氣肝風肝火 C、肝氣肝風肝血 D、肝火肝風肝血 30、王清任處方有兩大類:d A、活血逐瘀和益氣健脾 B、活血逐瘀和益氣補陽 C、補腎填精和益氣溫陽 D、活血逐瘀和益氣溫陽得 分評 卷 人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張從正之“吐法”2、以方類證3、朱肱的經絡說4、龐安時之“寒毒”5、引經報使得 分評 卷 人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7、。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1、河間認為消渴有三,即消渴、和。2、元素擬訂的制方原則有:、濕制法、燥制法、寒制法等。3、張氏論病觀點,有,因邪致病,三個要點。4、戴元禮在治郁用藥方面,指出、撫芎為治郁要藥。5、余霖認為,疫疹由乎,侵及肺胃,布散十二經,治療若非則不足以取效,因之創立清瘟敗毒飲。6、吳師機認為,膏藥的功用,一是,一是。7、晉唐時期,傷寒論的研究主要是對已經散失的傷寒條文進行搜索、整理與編次。這一時期以、為代表醫家。8、錢乙著作很多,但惟有一書流傳下來。其調劑制方,善用。9、李中梓首次明確提出“先天之本在腎”,“后天之本在脾”,并認為“氣血俱要,而補氣在補血之先;陰陽亦需,而在之上。
8、10、張元素認為茯苓雖淡,為天之陽,但氣之薄者,為陽中之,主沉降,所以能利水而泄下;麻黃苦,為地之陰,但味之薄者,為陰中之,主升浮,所以能發汗而升上。得 分評 卷 人四、判斷題(下列命題你認為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1、劉完素對火熱病的治療,分虛實兩大類,認為表證只有用辛溫或甘寒以解表,才是正治。( )2、藥物歸經學說是張元素的創見( )3、溫熱學派實際上可分為溫疫學派和溫病學派兩支。( )4、方有執著重發揮了“營中風”、“衛傷寒”“營衛俱中傷風寒”之論。( )5、治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皮膚不任風寒
9、而生寒熱,選用防風通圣散。( )6、吳瑭對溫疫病的傳變及其證治,提出“九傳”和“九治”的見解。( )7、河間論治雜病,以氣、血、痰、郁為綱。( )8、王好古認為病人開始不煩躁,服藥后出現煩躁不安,此時若脈浮取實大,手足自溫,則預后良好。( )9、師門授受為學派形成的內在因素之一,其主要形式包括親炙和私淑。 ( )10、陳自明論治虛勞之證最有心得。( )得 分評 卷 人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1、 張介賓從哪些方面闡述“真陰論”?2、李杲對內傷熱中證的病因病理有何闡發?3、繆希雍吐血三要法是什么?4、葉桂久病入絡說有哪些內容?5、張從正論補有哪些觀點?中醫各家學說試題
10、21、在傷寒學派中,持錯維護舊論之說的醫家是:bA、俞昌 B、陳修園 C、方有執 D、尤怡 2、明代治傷寒論有成就的醫家有:cA、成無己 B、許叔微 C、方有執 D、郭雍 3、溫補學派的代表醫家是:cA、趙獻可、李中梓、李杲 B、薛立齋、趙獻可、張元素 C、薛立齋、趙獻可、張介賓 D、李中梓、張介賓、繆希雍 4、親炙劉完素之學者有:aA、荊山浮屠 B、常德 C、朱丹溪 D、羅知悌 5、張元素創立了引經報使說,其中,太陽經病的引經藥是:cA、白芍 B、升麻 C、黃柏 D、柴胡 6、王好古所論內傷三陰證,實指:aA、肝脾腎三陰陽虛 B、心脾腎三陰陽虛 C、肺脾腎三陰陽虛 D、肝脾腎三臟陰虛 7、羅
11、天益的學術內容主要是:dA、遣藥制方論 B、相火論C、對命門的闡發 D、對李杲脾胃學說的闡發 8、張從正的汗法,除藥物發汗外,尚包括:aA、導引 B、下乳 C、嚏氣 D、磨積9、朱丹溪的入門弟子是:cA、王倫 B、汪機 C、王履 D、虞摶10、朱丹溪用越鞠丸通治諸郁,其藥物組成有:aA、香附、蒼術、梔子、川芎 B、柴胡、白術、白芍、茯苓C、香附、白術、梔子、撫芎 D、柴胡、蒼術、白芍、茯苓11、清代溫病四大家之一是:dA、余霖 B、吳又可 C、王清任 D、吳鞠通12、薛立齋的學術內容是:bA、陰陽論 B、治病求本 C、氣血論 D、宗氣論13、陳自明在婦科治療用藥方面,首列:bA、四物湯 B、加
12、減四物湯 C、四君子湯 D、補中益氣湯14、吳師機善用膏藥內病外治,其中通治中焦病證者是:cA、云臺膏 B、清陽膏 C、金仙膏 D、散陰膏15、龐安常倡導的病因說是:aA、“寒毒”說 B、“三邪”說 C、“三因”說 D、“雜氣”說16、學派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dA、時代背景 B、醫療實踐 C、個人修養 D、師承授受17、劉完素的學術思想主要是:cA、疫氣論 B、肺胃論 C、六氣化火說 D、陰證論18、張元素的主要學說是臟腑辨證說和:bA、肺胃內傷論 B、遺藥制方論 C、亢害承制論 D、血證論19、陳自明在中醫學上的重要貢獻主要表現在婦產科和:dA、針灸 B、兒科 C、內科 D、外科20、下面哪
13、一項不是李杲認為造成脾胃內傷的病因:cA、勞役過度 B、飲食不節 C、房勞過極 D、精神刺激21、吳瑭治療溫病所創制制的名方是:dA、涼膈散 B、雙解散 C、防風通圣散 D、銀翹散22、羅天益治療食傷脾胃之重者,方選:dA、枳術丸 B、保和丸 C、理中丸 D、木香檳榔丸23、張從正在吐法運用時的禁忌包括:cA、洞泄寒中 B、宿飲灑積 C、自吐不止 D、脅肋刺痛24、提出“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的醫家是:bA劉完素 B李明之 C王好古 D張從正25、丹溪認為人身相火寄存的部位是:bA肝 B肝腎 C脾胃 D心肺26、唐宗海治吐血之第二法為消瘀,其主方是:aA花蕊石散 B瀉心湯 C四物湯 D血
14、府逐瘀湯27、提出“命門動氣”說的醫家是:dA、張介賓 B、薛已C、孫文垣 D、趙獻可28、葉天士創立胃陰說,其養胃陰的主要方法是:aA、甘涼濡潤法 B、酸甘濟陽法C、清養胃陰法 D、益氣養陰法29、我國第一部溫病專著是:(a )A、溫疫論 B、溫熱論C、疫疹一得 D、溫熱經緯30、綜觀中醫學發展史,秦漢醫學的主要成就是:( d )A、形成諸子百家學術爭鳴 B、產生醫經學C、產生經方學派 D、奠定了祖國醫學的理論體系) 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溫病學派:2、以方類證:3、吳瑭的“養陰三法”:4、陰中求陽:5、五郁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15、把答案填8 1、藥物氣味,氣屬陽,氣厚者為陽中之 ;味屬陰,味厚者為陰中之 。2、張潔古提出治脾 ;治胃 的治則。3、朱丹溪在陰虛火旺的治法上創用 ,在處方用藥上,補陰還有 和之分。4、葉桂提出理陽氣須投 顧陰液須投 的名言。5、王清任活血化瘀三個代表方分別是 、 和 。 6、錢乙認為,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 ”;“臟腑揉弱,易虛易實, 。這是小兒生理和病理上的特點。7、方有執對傷寒論太陽篇大加改訂,分為衛中風、 、 三篇。8、葉天士治療虛損病證主要有甘藥培中、 、 等方法。9、李東垣治療內傷熱中證的代表方為 和 。,錯誤四、判斷題(下列命題你認為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的打“×
16、”,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1、王叔和搜集整理散失的傷寒論。( )2、張元素用五運六氣學說闡明臟腑的生理病理特性。( )3、劉完素對表證兼內熱者用防風通圣散來治療。( )4、李杲認為脾胃為元氣之本。( )5、唐容川認為:人之一身,不外陰陽。而陰陽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氣血。( )6、余霖提出“火者疹之苗,疹者火之根。”( )7、劉完素創制清燥救肺湯。( )8、張介賓對陰陽的常與變,認為“常者易知,變者難識。” ( )9、李中梓認為命門如坎卦,一陽陷于二陰之中,是坎中之陽。( )10、唐宗海治療氣虛而血瘀之證,把補氣與活血藥合用,標本同治。()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
17、題,每小題5分,共25分。9 1、補中益氣湯的創制反映了李杲的哪些學術思想? 2、陳自明在婦科方面有什么主要貢獻?3、薛立齋治療脾胃病的四癥四方分別是哪些內容? 4、河間如何闡明風與火熱的關系?5、大補陰丸的的創制體現了朱丹溪的哪些學術思想? 中醫各家學說試題3(考試時間:150分鐘)題 號得 分總 分合計人核分人得 分評 卷 人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并將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1、下列哪一個學派不是在金元時期形成的( c ) A、攻邪學派 B、丹溪學派 C、溫補學派 D、易水學派2、宋金時期,研究傷寒論較有成
18、就的醫家是( b ) A、李杲 B、朱肱 C、柯琴 D、張元素3、下列那一個不是柯琴研究傷寒論的見解( d ) A、以方類證 B、陰陽總綱論 C、六經為百病立法說 D、異氣說4、治療表證兼內熱,河間多選用( c ) A、黃連解毒湯 B、黃連解毒湯合承氣湯 C、雙解散 D、銀翹散合承氣湯5、張元素認為入肝經、瀉肝火的藥物是( c ) A、黃芩 B、木通 C、白芍 D、黃柏6、李杲對內傷病病理變化的觀點之一是( d ) A、心腎不交 B、脾胃虛弱 C、陰虛火旺 D、氣火失調7、羅天益治療脾胃病的特點之一是( b ) A、扶養脾胃 B、健脾消滯兼施 C、益氣升陽 D、補中益氣8、下列那一項不屬于張從
19、正吐法( a ) A、健身法 B、嚏氣法 C、追淚法 D、引涎法9、關于相火的特性,丹溪提出( a ) A、內陰而外陽 B、外陰而內陽 C、陰升陽降 D、陽升陰降10、薛已歸納了對脾胃病治療的四癥、四方,其中以八味丸治療( d ) A、脾胃虛寒 B、肝腎不足 C、脾胃虛弱 D、命門火衰11、吳有性治療溫疫,創制的方劑是( a ) A、達原飲 B、普濟消毒飲 C、清瘟敗毒飲 D、甘露飲12、余霖認為疫疹的病位在( a ) A、胃 B、膜原 C、氣分 D、血分13、吳瑭總結出的辛涼重劑是( c ) A、麻杏石甘湯 B、防風通圣散 C、白虎湯 D、升陽散火湯14、下列那一法是繆希雍治吐血的方法之一(
20、 d ) A、宜止血,不宜行血 B、宜降氣,不宜補肝 C、宜降火,不宜補氣 D、宜補肝,不宜伐肝15、王清任治療氣虛血瘀之證,重用( a ) A、黃芪 B、人參 C、白術 D、黃芪、人參16、后世醫學在下列哪部著作的基礎上形成不同的學術流派和各家學說?c A、扁鵲內經 B、白氏內經 C、黃帝內經 D、傷寒雜病論 17、朱肱治傷寒之學從:d A、臟腑立論 B、病因立論 C、病機立論 D、經絡立論 18、提出“火熱論”的醫家是:d A、張元素 B、朱震亨 C、李 杲 D、劉完素 19、下列哪一項不是張元素論肝臟生理的內容:d A、其經王于春,乃物之始生也 B、其脈弦長曰平 C、足厥陰少陽也 D、其
21、氣嫩而軟、虛而寬 20、李杲認為陰火與元氣的關系是:a A、相互制約,一勝則一負 B、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C、消互消長,保持平衡 D、相互轉化,互為基礎 21、張子和用汗法解表,若少壯氣實之人,宜用:a A、辛涼 B、辛溫 C、辛熱 D、辛平 22、丹溪認為,相火寄于:d A、心肺 B、心腎 C、肺肝 D、肝腎 23、戴元禮認為治郁證要區分中外四氣之異,下列哪一項在不在此列?d A、表里 B、風寒 C、熱濕 D、氣火 24、薛已治療虛證,必言陰虛,此“陰”是指:a A、脾 B、陰精 C、陰血 D、腎 25、張景岳治療陰精不足或陽氣虛耗的患者,以下列哪一方面為主?b A、氣血 B、形體 C、脾腎
22、 D、肝腎 26、吳又可稱為“治疫之全劑”的方劑是:b A、達原飲 B、三消飲 C、白虎湯 D、敗毒散 27、葉天士治絡,強調以何種性味的藥物為治?d A、酸 B、苦 C、甘 D、辛 28、吳瑭創制的大小定風珠是用以治療:a A、肝腎陰傷,虛風暗動 B、邪熱熾盛,熱極生風C、筋脈失養,血虛生風 D、痰熱上擾,竄絡動風29、王清任論氣血的重點是:a A、瘀血證和氣虛血瘀證 B、瘀血證和氣滯血瘀證 C、血虛證和氣虛血瘀證 D、血熱證和氣滯血瘀證30、唐宗海認為:消瘀的主方是:d A、辛字潤肺膏 B、甘露飲 C、瀉心湯 D、花蕊石散得 分評 卷 人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3、)1、按因類證2、溫補學派3、引經報使4、張從正的下法5、丹溪的“相火”得 分評 卷 人三、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1、明清時期形成的主要醫學流派分別是、。2、劉河間將五臟諸病歸納為,將其他諸病歸納為,并增列“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皆屬于”一條。3、李杲治療特點是對脾胃藥物的運用,治療內傷熱中證的用藥法度為和。4、羅天益闡發李杲的脾胃學說,強調飲食所傷,須分;勞倦所傷,當辨。5、戴思恭治郁有中外四氣之異,即、。6、第一個明確指出“為先天之本,為后天之本”的醫家是。7、吳師機指出:“外治之理,即之理,外治之藥,亦即之藥,所異者耳”。 8、首先整理研究傷寒
24、論的醫家是。得 分評 卷 人四、判斷題(下列命題你認為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1、首先全面注解傷寒論的醫家是王叔和。 ( ) 2、朱肱提出“六經地面說”。 ( )3、劉河間認為消渴分為消渴、消中和腎消。 ( )4、張元素認為味薄者為陰中之陰,主沉降,如大黃泄下。( )5、王好古的代表作為儒門事親。 ( )6、張從正論補也頗具特色。 ( )7、繆希雍提出止血、消瘀、寧血、補虛的通治血癥大納。( )8、吳師機認為中焦之病,以藥切粗末,炒香,布包縛臍上,為第一捷法。( ) 9、疫疹一得為首部溫疫專著。 ( )10、趙獻可主張“補脾
25、不如補腎”。 ( )得 分評 卷 人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1、河間如何闡明燥與火熱的關系?2、葉桂治療虛損的方法有哪些?3、丹溪如何論述陽有余陰不足論?4、王好古關于陰證的發病論點有哪些?5、為什么說丹溪解決了陰虛火旺的機理和治療問題?中醫各家學說試題1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并將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評分標準:1、B 2、A 3、D 4、A 5、C 6、A 7、D 8、C 9、B 10、B11、C 12、B 13、C 14、D 15、A 16、A 17、B 18、B
26、 19、C 20、A21、D 22、B 23、C 24、D 25、D 26、B 27、D 28、A 29、B 30、D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評分標準:1、張從正之“吐法”:凡具有涌吐上行祛邪外出作用的治法,統稱為吐法。(3分) 2、以方類證:傷寒論研究中,把一個個方證視為一個個獨立存在的證候,以方名證,按方類證。(3分)3、朱肱的經絡說:朱肱提出傷寒論三陰三陽即為足之六經,并以此來解釋傷寒三陰三陽病證。(3分)4、龐安時之“寒毒”:龐安時認為廣義傷寒的病因均為“寒毒”,只是由于感受邪氣的時間、地域、體質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證候。(3分)5、引經報使:是響導全方主
27、治的效用。即通過某種藥物的引導,使全方對某臟腑經絡的疾病發揮更好的療效。(3分)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評分標準:1、消中 腎消 2、風制法 暑制法 3、論病重邪 祛邪安正 4、香附 蒼術 5、淫熱 石膏 6、拔 截 7、王叔和 孫思邈 8、小兒藥證直訣 成藥 9、養陽 滋陰 10、陰 陽 四、判斷題(下列命題你認為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評分標準:1、× 2、 3、× 4、× 5、× 6、× 7、× 8、 9、 1
28、0、×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評分標準:1、張介賓5個方面闡述“真陰論”:真陰之象:真陰之臟;真陰之用;真陰之病;真陰之治。(每個1分)2、李杲對內傷熱中證的病因病理的闡發:病因:飲食不節、勞役過度、七情所傷。三者常常綜合致病,而以精神因素為先導。(3分)病理:主要有氣火失調和升降失常兩個方面。(2分)3、繆希雍吐血三要法是:首先宜降氣,不宜降火;其次宜行血,不宜止血;最后宜補肝,不宜伐肝。(5分)4、葉桂久病入絡說的主要內容:(5分)病機:病初在經在氣,久則入絡入血。治法:絡以辛為治,或辛潤,或辛溫,或辛咸。用藥:桃仁、歸尾、蒲黃、蘇木等。5、張從正論補
29、觀點:(5分) (1)治病先攻邪,邪去而后言補;(2)損有余即補不足,下中自有補;(3)凡藥皆毒,但可攻邪,邪去則已;(4)倡導食補食療。中醫各家學說課程試題2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并將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評分標準:1、B 2、C 3、C 4、A 5、C 6、A 7、D 8、A 9、C 10、A11、D 12、B 13、B 14、C 15、A 16、D 17、C 18、B 19、D 20、C21、D 22、D 23、C 24、B 25、B 26、A 27、D 28、A 29、A 30、D二、名
30、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評分標準:1、溫病學派:以研究外感溫熱病為中心課題的醫學流派。(3分) 2、以方類證:傷寒論研究中,把一個個方證視為一個個獨立存在的證候,以方名證,按方類證。(3分)3、吳瑭的“養陰三法”:一甲養而澀之,二甲養而鎮之,三甲養而濟之。(3分)4、陰中求陽:張介賓認為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即在補陽時,適當加入少量補陰之品,以達到陰中求陽的效果。(3分)5、五郁:木、火、土、金、水五郁。(3分)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評分標準:1、陽 陰 2、宜守、宜補、宜升 宜和、宜攻、宜降 3
31、、滋陰瀉火 補陰精 補陰血 4、建中 復脈 5、通竅活血湯 血府逐瘀湯 膈下逐瘀湯(或少腹逐瘀湯) 6、全而未壯 易寒易熱 7、營傷寒 營衛俱中傷風寒 8、血肉填精 中下兼顧 9、補中益氣湯 升陽散火湯四、判斷題(下列命題你認為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評分標準:1、 2、× 3、 4、 5、 6、× 7、× 8、 9、× 10、×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評分標準:1、補中益氣湯的創制反映了李杲的學術思想是:(1)脾胃是元氣之本,是精氣升降運動的樞紐
32、。(3分)方中用黃芪(重用)、人參、炙甘草、白術等甘溫之品,以健脾益氣,元氣旺盛,脾陽升發,陰火下潛,燥熱自去;(2)內傷熱中證的病理為氣火失調和升降失常。(2分)方中用升麻、柴胡二藥升提脾胃之清陽,陽升而陰降,陰火自去。2、陳自明在婦科方面的主要貢獻有:論月經,重視先后天;論婦人在室女、已婚和七七天癸數盡三個不同階段的生理、病理特點;突出“婦人以血為基本”的生理、病理特征;擅長調理脾胃、調攝沖任等治法。(5分)3、薛立齋治療脾胃病的四癥四方分別是:飲食不適用枳術丸;脾胃虛弱用四君子;脾胃虛寒用四君子加炮姜;命門火衰用八味丸。(5分)4、河間認為風與火熱的關系是:風屬木,木能生火;熱極可以生風
33、;風火熱可以兼化。故治以清涼之劑。如風邪為病,創防風通圣散,一以祛風,一以清熱。火熱為病,制神芎丸清熱兼以祛風。(5分)5、大補陰丸的的創制體現了朱丹溪論治陰虛火旺,滋陰瀉火的學術思想:病機:陰虛致火旺,火旺致陰虛。治則:補陰必兼瀉火,瀉火也就是補陰。治療:(1)陰精虛相火旺:大補陰丸。熟地、龜板滋陰補腎以制火;黃柏、知母清瀉虛火以存陰。(2)陰血虛而相火旺:四物湯加知柏。四物:滋補陰血以制火;知柏:清瀉虛火以存陰。中醫各家學說課程試題3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并將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評分標準:1.C 2.B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等數學下冊課程總結
- 2024年湖南湘潭高新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2025至2030年耐腐蝕閘閥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安全活動策劃方案
- 2025至2030年組合水療浴池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靜脈輸液的安全管理護理
- 2025至2030年立式燃油氣蒸汽鍋爐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安全生產崗位清單的考核與獎懲
- 礦用80開關介紹
- 2025至2030年電子水底燈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安徽省合肥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測生物學試卷(含答案)
- 物業部團隊建設與管理
- 焊接知識培訓課件模板
- 棱柱棱錐棱臺的表面積與體積課件-高一下學期數學人教A版
-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數學期中試卷(含答案)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歷史 含答案
- 小學生定期體檢教育知識
- 9.1 認識調解與仲裁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
- 叉車司機四級習題庫含參考答案
- 【西安交通大學】2025年電力人工智能多模態大模型創新技術及應用報告
- 遼寧省大連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一模語文試題(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